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入路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效果及预后观察
1
作者 伍强军 柳钦 辛百龙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23年第10期58-61,共4页
目的对比经额叶上沟入路与经外侧裂入路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HICH)的效果及预后。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2年1月丽水市中心医院收治的HICH患者210例,依据手术入路的不同分为A组(经额叶上沟入路行血肿清除术,102例)和B... 目的对比经额叶上沟入路与经外侧裂入路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HICH)的效果及预后。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2年1月丽水市中心医院收治的HICH患者210例,依据手术入路的不同分为A组(经额叶上沟入路行血肿清除术,102例)和B组(经外侧裂入路行血肿清除术,108例)。对比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颅内压、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神经营养因子[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神经因子(BDNF)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炎性因子[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及C反应蛋白(CRP)]、脑部血流动力学指标、术后并发症及预后情况。结果B组血肿清除率高于A组(t=3.551,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相近(t=0.321、1.939、1.198,P>0.05)。B组术后3 d颅内压、NIHSS评分、PCT、IL-6及CRP水平低于A组(t=7.798、6.699、34.638、17.399、18.201,均P<0.05)。B组术后3 d NGF、BDNF及IGF-1水平高于A组(t=14.067、4.208、8.604,均P<0.05)。B组术后7 d大脑总动脉收缩期外周阻力低于A组(t=3.506,P<0.05),平均血流速度、平均血流量高于A组(t=2.581、2.650,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χ^(2)=0.646,P>0.05)。B组预后良好率高于A组(χ^(2)=8.238,P<0.05)。结论经外侧裂入路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治疗HICH的血肿清除效果较好,并可改善患者近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脑出血 神经内镜 血肿清除术 额叶上沟入路 外侧裂入路
下载PDF
经迷路入路切除大型听神经瘤(附5例报告)
2
作者 王保平 张翼 +2 位作者 胡乐农 叶锦平 何士科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01年第3期169-170,共2页
关键词 听神经瘤 迷路入路 手术方法
下载PDF
盐酸丁咯地尔治疗颅脑损伤疗效观察 被引量:16
3
作者 叶锦平 王保平 +3 位作者 梅一民 林伟 张翼 何士科 《中国药师》 CAS 2002年第6期364-365,共2页
目的:观察盐酸丁咯地尔治疗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163例颅脑损伤病人使用盐酸丁咯地尔药物治疗,以106例未用盐酸丁咯地尔治疗作对照观察。结果:有效率治疗组74.85%,对照组为55.66%,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盐酸... 目的:观察盐酸丁咯地尔治疗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163例颅脑损伤病人使用盐酸丁咯地尔药物治疗,以106例未用盐酸丁咯地尔治疗作对照观察。结果:有效率治疗组74.85%,对照组为55.66%,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盐酸丁咯地尔治疗颅脑损伤,对提高生存质量、降低死残率、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丁咯地尔 治疗 颅脑损伤 疗效 神经活化药物
原文传递
脑室外引流加序贯腰穿脑脊液净化治疗重型脑室出血 被引量:2
4
作者 叶锦平 何士科 +3 位作者 梅祎民 王保平 张翼 林伟 《浙江临床医学》 2006年第7期758-759,共2页
关键词 脑脊液净化治疗 重型脑室出血 侧脑室外引流 脑室内注入尿激酶 侧脑室穿刺置管 腰大池置管引流 序贯 开颅血肿清除 内科治疗
下载PDF
高血压脑出血脑内小血肿钻孔置管引流临床观察
5
作者 麻伟兴 王保平 +4 位作者 何士科 叶锦平 梅袆民 张翼 林伟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5年第2期126-127,共2页
关键词 脑内小血肿 高血压脑出血 临床观察 钻孔 2004年3月 微侵袭技术 置管引流术 1999年 保守治疗 推广应用 手术治疗 治疗患者 生存率 幕上 疗效
下载PDF
支架治疗出血性大脑后动脉单纯夹层一例
6
作者 赵瑞 许奕 +5 位作者 洪波 赵文元 黄清海 李强 何士科 刘建民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1年第11期596-597,共2页
患者男,48岁。闪突发头痛5d,外院CT提示脚间池、环池偏右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图1a),遂因“大脯后动脉灾层”于2009年2月26日入住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神经外科。既往无高血压、糖尿病及外伤史。Hunt—Hess分级为I级。外院行DS... 患者男,48岁。闪突发头痛5d,外院CT提示脚间池、环池偏右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图1a),遂因“大脯后动脉灾层”于2009年2月26日入住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神经外科。既往无高血压、糖尿病及外伤史。Hunt—Hess分级为I级。外院行DSA榆查,显爪右侧大脑后动脉P1段夹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后动脉 动脉瘤 夹层 蛛网膜下腔出血 支架
下载PDF
巴曲酶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7
作者 王益丽 《海峡药学》 2012年第9期109-110,共2页
目的探讨巴曲酶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观察其临床疗效,评价其应用价值。方法对2009年10月~2011年6月在本院治疗的8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2例)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42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巴曲酶进行治... 目的探讨巴曲酶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观察其临床疗效,评价其应用价值。方法对2009年10月~2011年6月在本院治疗的8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2例)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42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巴曲酶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恢复及预后情况。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2.9%和71.4%,治疗组好于对照组,两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患者死亡率和残疾率均好于对照组,但是两组间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巴曲酶进行治疗,其效果显著,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巴曲酶 临床疗效 护理
下载PDF
神经外科开展延续性护理的实践与效果 被引量:5
8
作者 雷海燕 项万红 邹君英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14年第12期2131-2132,共2页
目的:探讨分析神经外科开展延续性护理的实践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12月间收治的神经外科各类患者共1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即积极治疗及专科护理,出院时进行出院指导。观察组... 目的:探讨分析神经外科开展延续性护理的实践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12月间收治的神经外科各类患者共1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即积极治疗及专科护理,出院时进行出院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延续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在Barthel指数评分和Fugl-Meyer指数评分方面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神经外科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能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 延续性护理 效果
原文传递
三通管在脑室引流中的应用
9
作者 赖立英 周根芝 刘秀梅 《现代护理》 2006年第16期1565-1565,共1页
关键词 一次性三通管 脑室引流 侧脑室外引流 脑室内灌注 出血患者 综合治疗 灌注冲洗 生理盐水
下载PDF
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抗生素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1
10
作者 项万红 张燕芬 +1 位作者 雷海燕 叶伟红 《中国现代医生》 2014年第32期90-92,96,共4页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抗生素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也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120例,将120例患儿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两组患儿均予β-内酰胺类抗生素或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抗生素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也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120例,将120例患儿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两组患儿均予β-内酰胺类抗生素或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等持续静滴,同时配合其他对症治疗。对照组实施随机对症护理,干预组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包括心理护理、密切观察病情、保持呼吸道通畅、用药护理、并发症的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疗效,两组患儿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血常规恢复正常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及两组患儿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包括静脉炎、皮疹、消化道反应、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结果治疗后,干预组的痊愈率达50.0%,总有效率达96.7%.对照组患儿的痊愈率35.0%,总有效率78.3%,两组患儿治疗后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干预组患儿无一例发生静脉炎,其不良反应发生率5.0%(3/60),对照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20.0%(12/60),干预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儿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血常规恢复正常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抗生素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采取包括心理、用药、并发症的护理等针对性的措施,可以提高临床治疗的疗效,缩短住院时间,使患儿尽快康复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支气管肺炎 抗生素 针对性的护理干预 并发症
下载PDF
永存舌下动脉伴前交通动脉瘤一例 被引量:2
11
作者 余峰 何士科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587-588,共2页
患者女,62岁。既往有高血压病史,于2009年10月31日突发头痛伴进行性意识障碍5h入院。CT提示脑室内积血,右侧直回血肿形成。入院时患者Hunt-HessⅣ级。急症脑血管造影显示原始舌下动脉(primitive hypoglossal artery,PHA)在左侧颈内... 患者女,62岁。既往有高血压病史,于2009年10月31日突发头痛伴进行性意识障碍5h入院。CT提示脑室内积血,右侧直回血肿形成。入院时患者Hunt-HessⅣ级。急症脑血管造影显示原始舌下动脉(primitive hypoglossal artery,PHA)在左侧颈内动脉的C2水平发出,穿过舌下神经管和基底动脉吻合,左侧椎动脉未见显影,前交通动脉显示不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存舌下动脉 前交通动脉瘤 血管造影
下载PDF
丹参注射液联合尼莫地平对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后脑血管痉挛的防治作用观察 被引量:6
12
作者 章学媛 王益丽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16年第6期729-730,共2页
颅内动脉瘤是局部血管异常改变所引起的脑血管的瘤样突起,属于常见急性脑血管病,病情受外伤、局部和全身疾病的影响,具有高危性[1],可引发蛛网膜下腔出血等严重并发症[2]。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具有对脑组织创伤较小及并发症少等优点,治疗... 颅内动脉瘤是局部血管异常改变所引起的脑血管的瘤样突起,属于常见急性脑血管病,病情受外伤、局部和全身疾病的影响,具有高危性[1],可引发蛛网膜下腔出血等严重并发症[2]。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具有对脑组织创伤较小及并发症少等优点,治疗颅内动脉瘤安全有效,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患者的致残可能性[3-4];许多研究显示,血管内栓塞治疗的疗效显著优于手术治疗[5],目前已成为颅内动脉瘤的重要治疗手段[6]。但由于该术式需要长时间血管内留置导管,加之栓塞材料的刺激等因素,患者合并脑血管痉挛(cerebral vascular spasm,CVS)的几率较高[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脑血管痉挛 急性脑血管病 局部血管异常 颅内动脉瘤 瘤样突起 蛛网膜下腔出血 血管内栓塞治疗 栓塞材料 留置导管 高危性
下载PDF
四黄止痛散外敷预防尼莫地平所致静脉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3
作者 叶芬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16年第6期738-739,共2页
尼莫地平是迄今为止发现的选择性扩张脑血管作用最强的钙拮抗剂,是目前美国高血压学会指南中推荐的唯一有效防治脑血管痉挛的药物[1]。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脑血管痉挛的发生率为70%,脑血管痉挛是SAH病人致死、致残的重要原因[2]... 尼莫地平是迄今为止发现的选择性扩张脑血管作用最强的钙拮抗剂,是目前美国高血压学会指南中推荐的唯一有效防治脑血管痉挛的药物[1]。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脑血管痉挛的发生率为70%,脑血管痉挛是SAH病人致死、致残的重要原因[2]。因此,尼莫地平注射液是治疗脑血管疾病必不可少的药物,在神经外科应用广泛,而且用药时间较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止痛散 药物外渗 血管痉挛 美国高血压学会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血管疾病 静脉给药 脑血管意外 临床观察 选择性扩张
下载PDF
深低温停循环与脑损伤
14
作者 黄学才 徐蔚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外科版)》 2008年第7期70-72,共3页
深低温停循环(deep hypothermic circulatory arrest,DHCA)在复杂心血管畸形的矫治过程中具有明显的优点,为外科医生提供良好的手术视野和较充足的操作时间。目前神经外科技术日趋成熟和完美,但仍有一些手术,如后交通巨大动脉瘤... 深低温停循环(deep hypothermic circulatory arrest,DHCA)在复杂心血管畸形的矫治过程中具有明显的优点,为外科医生提供良好的手术视野和较充足的操作时间。目前神经外科技术日趋成熟和完美,但仍有一些手术,如后交通巨大动脉瘤、脑血管畸形、颅底及脑干附近肿瘤等手术较困难,术中风险较大,病死率较高,应用DHCA可以降低此类手术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低温停循环 脑损伤 手术视野 神经外科技术 脑干附近肿瘤 手术风险 心血管畸形 巨大动脉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