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D打印手术训练模型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泌尿外科手术术前访视中的应用研究
1
作者 喻晓芬 何茫茫 袁琳琳 《机器人外科学杂志(中英文)》 2025年第3期421-426,共6页
目的:探讨3D打印手术训练模型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泌尿外科手术术前访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4月—2023年9月浙江省人民医院接受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泌尿外科手术的150例患者,并按照收治的时间顺序分组。2023年4月—2023年6月收治... 目的:探讨3D打印手术训练模型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泌尿外科手术术前访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4月—2023年9月浙江省人民医院接受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泌尿外科手术的150例患者,并按照收治的时间顺序分组。2023年4月—2023年6月收治的74例患者纳入对照组,2023年7月—2023年9月收治的76例患者纳入观察组。观察组采用3D打印手术训练模型联合口述及视频宣教术前访视模式,对照组采用口述及视频宣教术前访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访视前、麻醉诱导前焦虑与信息需求评分,以及术前1 d 6:00(T0)、术日早上6:00(T1)、术后第1 d 6:00(T2)、术后第3 d 6:00(T3)不同时间点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血管紧张素Ⅱ(AngⅡ)、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醇(Cor)、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各生理应激指标变化;比较两组患者访视前、麻醉诱导前手术认知度及术前准备完善率。结果:麻醉诱导前,观察组的焦虑和手术信息需求评分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麻醉诱导前的评分低于访视前(P<0.001)。与术前时间点相比,两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的各指标呈下降趋势;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在T1时间点的IL-6、AngⅡ、ACTH、Cor、MAP及HR各生理应激指标更低(P<0.05),在T0、T2、T3时间点各指标的数值相近(P>0.05);两组组内各生理应激指标总体分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1)。麻醉诱导前观察组手术认知度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前准备完善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3D打印手术训练模型联合口述及视频宣教的术前访视模式能有效降低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泌尿外科手术患者的心理应激反应和生理应激反应,提高患者手术认知度及术前准备完善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技术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 泌尿外科手术 术前访视
下载PDF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护理中的应用
2
作者 喻晓芬 何茫茫 《机器人外科学杂志(中英文)》 2025年第1期134-140,共7页
目的:探讨基于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的手术护理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6月浙江省人民医院实施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的21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2021年6月—... 目的:探讨基于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的手术护理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6月浙江省人民医院实施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的21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2021年6月—2021年12月收治的110例患者采用传统护理模式(对照组),2022年1月—2022年6月收治的106例患者采用基于ERAS理念护理模式(干预组)。比较两组访视前、麻醉诱导前焦虑和信息需求评分,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低体温发生率、麻醉诱导前及手术结束离室前的下肢静脉血流情况、首次下床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住院时间、术后8 h、24 h、48 h疼痛数字评分表(NRS)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组麻醉诱导前焦虑和信息需求低于对照组(P<0.001);术中低体温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20);下肢静脉血流情况优于对照组(P=0.031)。干预组首次下床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8h、24h、48hNRS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ERAS理念的手术护理模式可减轻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中患者术前焦虑与信息需求程度,减少术中低体温、下肢静脉血流淤滞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缓解术后疼痛,促进患者术后快速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康复外科 手术室护理 前列腺癌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 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
下载PDF
模块化培训模式在机器人手术配合训练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3
作者 喻晓芬 何茫茫 《机器人外科学杂志(中英文)》 2022年第3期217-223,共7页
目的:总结模块化培训模式在机器人手术系统辅助腹腔镜手术配合中护士的培训经验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并总结2017年9月-2019年9月浙江省人民医院机器人手术配合护士运用模块化培训的方法。该培训体系包括3个模块:第1阶段为初级模块培... 目的:总结模块化培训模式在机器人手术系统辅助腹腔镜手术配合中护士的培训经验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并总结2017年9月-2019年9月浙江省人民医院机器人手术配合护士运用模块化培训的方法。该培训体系包括3个模块:第1阶段为初级模块培训,包括机器人理论学习和专科理论学习,并在培训前后对护士进行两个学习内容的分别考核;第2阶段为中级模块培训,包括操作技能、观看经典手术视频、模具仿真培训,并在培训前后对护士模具仿真培训的准备时间、对接时间及应急处理时间分别进行计时;第3阶段为高级模块培训,即参与临床实践。对每名护士培训前后得分及操作完成时间进行比较。结果:护士经初级模块培训后的考试成绩及中级模块培训后的操作完成时间明显优于培训前(P<0.05),且进入高级模块培训的所有护士经导师监督下完成3例手术后均能独立进行机器人手术配合。结论:模块化培训模式能显著提高护士机器人手术配合的工作技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手术系统 手术室护理 护士 模块化培训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