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妇科肿瘤患者对护士人文关怀行为感知现状与分析
1
作者 徐菲 何惠萍 +1 位作者 刘金炜 杨金金 《健康研究》 CAS 2023年第3期277-280,285,共5页
目的通过护患双方对护士关怀行为的评价,了解护士所提供的关怀与患者感受到关怀的匹配情况,为有效提高妇科护士人文关怀能力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基于患者视野的护理关怀行为需求调查问卷对187例妇科肿瘤住院患者及其... 目的通过护患双方对护士关怀行为的评价,了解护士所提供的关怀与患者感受到关怀的匹配情况,为有效提高妇科护士人文关怀能力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基于患者视野的护理关怀行为需求调查问卷对187例妇科肿瘤住院患者及其责任护士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护患双方对护理关怀行为的感知情况,并分析不同资料患者间护患关怀行为感知匹配度的差异。结果共调查162例患者,患者对护理关怀行为的感知率(76.54%)低于护士关怀行为执行率(96.29%);在心理与社会支持方面的关怀行为,患者的感知率(62.35%)及护士执行率(76.54%)均为一级指标中最低;护患双方在参与决策的关怀行为匹配度最低(70.27%)。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龄、文化程度、病程、宗教信仰、婚姻状况、子女及家庭经济情况的妇科肿瘤患者间,对关怀行为的感知匹配度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科肿瘤患者对护理关怀行为的感知度较低,尤其是年龄较小、未婚、经济情况差的患者。护理人员在心理与社会支持方面的关怀行为还需进一步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肿瘤 关怀行为 感知现状
下载PDF
基于子宫内膜结构与子宫螺旋动脉血流参数构建人工授精妊娠预测模型及验证 被引量:1
2
作者 庾广聿 范嘉琪 +5 位作者 陈施蓓 高磊磊 余晴 周超 于春梅 金珍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3061-3068,共8页
背景:现子宫内膜结构及子宫螺旋动脉血流参数对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artificial insemination by husband,AIH)妊娠率的影响水平尚不明确,该研究通过校准其他混杂因素后,确定了其独立影响因素,并构建了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效能... 背景:现子宫内膜结构及子宫螺旋动脉血流参数对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artificial insemination by husband,AIH)妊娠率的影响水平尚不明确,该研究通过校准其他混杂因素后,确定了其独立影响因素,并构建了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效能。目的:基于子宫内膜结构及子宫螺旋动脉血流参数构建AIH临床妊娠预测模型及验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1年1月于常州市妇幼保健院接受AIH助孕治疗患者共1299例,将其中1182例未临床妊娠者纳入未妊娠组,117例临床妊娠者纳入妊娠组;通过1∶1倾向评分匹配,妊娠组与未妊娠组各匹配成功93例;采用单、多因素分析筛选子宫内膜结构及子宫螺旋动脉血流参数对AIH结局的影响因素,通过受试者工作曲线确定各独立影响因素的最佳截断值,限制性立方样条法分析各独立影响因素对AIH妊娠影响的风险趋势,临床决策曲线与临床影响曲线对该联合预测模型的临床应用效能进行检验。结果与结论:①倾向评分后妊娠组与未妊娠组各非内膜因素均无显著统计学意义,数据具有较好的均衡性(P>0.05);②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内膜下血管化指数、血流指数、血管化血流指数、子宫动脉阻力指数、子宫动脉搏动指数、收缩期最高血流速度/舒张期末血流速度、基底子宫内膜到外子宫肌层内层平均交界区、最大交界区厚度为AIH妊娠的影响因素(P<0.05);③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基底子宫内膜到外子宫肌层内层平均交界区厚度、子宫动脉搏动指数、血管化血流指数为AIH妊娠的独立影响因素,影响大小依次为血管化血流指数>基底子宫内膜到外子宫肌层内层平均交界区厚度>子宫动脉搏动指数;④受试者工作曲线显示,血管化血流指数的曲线下面积为0.704(0.629,0.779),最佳截断值为6.26;基底子宫内膜到外子宫肌层内层平均交界区厚度的曲线下面积为0.660(0.582,0.739),最佳截断值为6.38;子宫动脉搏动指数的曲线下面积为0.642(0.563,0.721),最佳截断值为1.18;⑤限制性立方样条曲线显示,当血管化血流指数>6.24时,其对AIH妊娠具有显著的正影响趋势;基底子宫内膜到外子宫肌层内层平均交界区厚度≤6.55 mm时,其对AIH妊娠具有显著的正影响趋势;当子宫动脉搏动指数>1.27时,其对AIH妊娠具有负影响风险;⑥临床决策曲线与临床影响曲线显示,该联合预测模型在阈概率值为0.17-0.93时具有临床最大净获益,且在该阈概率范围内损失与获益的比值始终小于1,显示出该联合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临床效能;⑦结果表明,通过倾向评分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校正子宫内膜外其他混杂因素后,基底子宫内膜到外子宫肌层内层平均交界区厚度、子宫动脉搏动指数、血管化血流指数为AIH妊娠的独立影响因素,通过对其最佳截断值的确定与风险趋势性评估,证实该联合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与临床应用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超声检测 子宫内膜结构 子宫螺旋动脉血流参数 夫精人工授精 预测模型
下载PDF
加速康复外科在预防妇科腹腔镜手术术后恶心呕吐的应用效果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王敏敏 王靖婧 +2 位作者 褚明晨 庞林华 陈慧飞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2期210-212,共3页
目的探究和分析加速康复外科护理理念在预防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从2018年6月—2018年12月期间在浙江省天台县人民医院接受腹腔镜手术的所有妇科患者当中随机选取60例对照组和65例观察组两组患者作为本... 目的探究和分析加速康复外科护理理念在预防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从2018年6月—2018年12月期间在浙江省天台县人民医院接受腹腔镜手术的所有妇科患者当中随机选取60例对照组和65例观察组两组患者作为本次临床试验研究的观察与分析对象,对照组的60例患者在住院期间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的65例患者则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加速康复外科护理理念,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观察和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NRS疼痛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分别为9.23%和4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的首次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的NRS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NRS疼痛评分比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5.38%,比对照组患者75%的护理满意度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实施加速康复外科护理理念能够有效减少患者术后的恶心呕吐发生率和疼痛评分,缩短患者的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可以进行临床使用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手术 恶心呕吐 加速康复外科 应用效果
下载PDF
妇科恶性肿瘤患者自我益处发现影响因素及与正念水平的相关性 被引量:6
4
作者 倪影月 郑小聪 庄素媚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9年第10期1620-1622,共3页
自我益处的发现以及积极心理情绪能够调控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神经内分泌变化,改善身心健康,提高患者免疫力,有助于患者参与积极的康复活动[1].近年来有报道显示,正念对个体的健康结局有积极的影响,它与一些疾病的预后有关,如慢性疼痛、... 自我益处的发现以及积极心理情绪能够调控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神经内分泌变化,改善身心健康,提高患者免疫力,有助于患者参与积极的康复活动[1].近年来有报道显示,正念对个体的健康结局有积极的影响,它与一些疾病的预后有关,如慢性疼痛、负性情绪、药物成瘾、失眠等[2],但正念与妇科恶性肿瘤患者自我益处发现的关系尚未见报道.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索妇科恶性肿瘤患者自我益处发现影响因素及其与正念的相关性,为今后临床护理工作者最大程度地提高患者自我益处发现水平,以积极心理干预为依据最终提高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临床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恶性肿瘤患者 相关性 内分泌变化 护理工作者 心理情绪 身心健康 康复活动
下载PDF
宫腔镜联合妇科千金胶囊治疗人流术后宫腔粘连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5
作者 王珍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18年第18期75-76,共2页
目的探析宫腔镜联合妇科千金胶囊治疗人流术后宫腔粘连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3月~2017年5月在我院治疗人流术后宫腔粘连的患者共5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例数均等。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联合宫腔镜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 目的探析宫腔镜联合妇科千金胶囊治疗人流术后宫腔粘连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3月~2017年5月在我院治疗人流术后宫腔粘连的患者共5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例数均等。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联合宫腔镜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妇科千金胶囊治疗,分别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月经来潮所需时间、子宫内膜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6.00%>76.00%);月经来潮所需时间、子宫内膜情况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常规常规药物联合宫腔镜治疗相比,加用妇科千金胶囊不仅利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更利于改善人流术后宫腔粘连的情况,以及改善子宫内膜情况,促进月经恢复正常来潮,该治疗方法具有独特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镜 妇科千金胶囊 人流术 宫腔粘连 效果
下载PDF
筋膜入路平台配合常规腹腔镜器械行单孔腹腔镜妇科手术10例分析
6
作者 杨晓莉 刘金炜 聂静雅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19年第7期639-640,I0001,共3页
单孔腹腔镜手术(laparoendoscopic single site surgery,LESS)一般采用脐部作为入路切口,在减轻腹壁创伤及提高美容效果方面表现的更为出色,带给患者更多的人文关怀[1,2]。LESS一般需专用入路平台和特殊单孔器械,但其费用昂贵,加重患者... 单孔腹腔镜手术(laparoendoscopic single site surgery,LESS)一般采用脐部作为入路切口,在减轻腹壁创伤及提高美容效果方面表现的更为出色,带给患者更多的人文关怀[1,2]。LESS一般需专用入路平台和特殊单孔器械,但其费用昂贵,加重患者的经济负担[3,4]。本次研究基于筋膜入路平台配合常规器械行LESS,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器械 腹腔镜妇科手术 入路 单孔 筋膜 surgery 腹腔镜手术 美容效果
下载PDF
扶正解毒清带汤联合干扰素治疗HR-HPV持续感染68例
7
作者 卢丹丹 陈芳芳 韩清平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23年第3期593-595,共3页
宫颈癌为全球发病率最高的妇科生殖道恶性肿瘤,在我国虽然不同地区其发病率差异较大,但有逐年上升和年轻化趋势,已成为威胁女性生命健康的重大社会问题[1]。研究显示宫颈癌的发病与高危人乳头瘤病毒(HR-HPV)持续感染密切相关[2]。目前... 宫颈癌为全球发病率最高的妇科生殖道恶性肿瘤,在我国虽然不同地区其发病率差异较大,但有逐年上升和年轻化趋势,已成为威胁女性生命健康的重大社会问题[1]。研究显示宫颈癌的发病与高危人乳头瘤病毒(HR-HPV)持续感染密切相关[2]。目前尚缺乏HR-HPV清除药物,干扰素具有广谱抗病毒、调节免疫的作用,为临床常用治疗药,治疗高危型HPV感染仍存争议[3]。研究显示传统中草药通过多靶点效应治疗HPV感染,具有提高HPV转阴率、降低病毒载量、调节机体免疫等作用[4],且价格低廉,副作用少,故中西医结合治疗成为药物干预HPV感染的新趋势[5]。本研究笔者自拟扶正解毒清带汤治疗HR-HPV持续感染患者获得良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治疗 广谱抗病毒 生殖道恶性肿瘤 传统中草药 扶正解毒 HPV感染 清带汤 女性生命
下载PDF
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的效果 被引量:25
8
作者 金碧辉 杜炜杰 +2 位作者 陈莉锋 方向明 王鑫炎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4年第30期58-61,共4页
目的探讨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的效果及输卵管盆腔病变程度对不孕症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对2010年7月~2012年7月浙江省人民医院妇科收治的92例输卵管不孕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47... 目的探讨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的效果及输卵管盆腔病变程度对不孕症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对2010年7月~2012年7月浙江省人民医院妇科收治的92例输卵管不孕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47例,对照组4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治疗,对照组采用宫腔镜下进行插管通液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输卵管再通情况及再阻塞的情况,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下腹持续性疼痛例数及妊娠率。分析输卵管病变程度与妊娠的关系。结果观察组输卵管阻塞再通率(89.41%)明显高于对照组(73.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术后2个月再阻塞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出现持续性下腹疼痛,观察组1例(2.13%)明显少于对照组3例(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均未见子宫穿孔及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观察组患者术后2年妊娠率(53.19%)明显高于对照组(2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出现2例输卵管妊娠,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输卵管病变程度越重,术后妊娠率越低(P〈0.05);两组中轻度粘连患者的妊娠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治疗输卵管性不孕可明显提高输卵管阻塞的复通率及患者术后妊娠率,且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镜 腹腔镜 不孕症 输卵管阻塞
下载PDF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联合术前应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治疗大子宫肌瘤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91
9
作者 蒋珊珊 胡京辉 沈燕 《中国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4,共4页
目的分析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联合术前应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 RH-a)治疗子宫体积>孕12周子宫肌瘤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09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子宫体积>孕12周的46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前给予亮丙... 目的分析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联合术前应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 RH-a)治疗子宫体积>孕12周子宫肌瘤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09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子宫体积>孕12周的46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前给予亮丙瑞林皮下注射3~6针,治疗后1个月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观察药物治疗前后子宫及肌瘤体积的变化、血红蛋白的变化、肌瘤相关症状的变化、用药后的副反应、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有无并发症和随访术后肌瘤是否复发等情况。结果 46例患者在Gn RH-a治疗前B超检查测定子宫平均体积(705.47±282.37)cm^3,治疗后平均体积(331.95±84.53)cm^3,缩小59.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n RH-a治疗前B超检查测定子宫肌瘤平均体积(237.59±138.46)cm^3,治疗后平均体积(81.59±46.44)cm^3,缩小65.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n RH-a治疗前血红蛋白值为(97.80±20.19)g/L,治疗后血红蛋白值为(119.63±12.06)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无1例中转开腹。术后随访时间3个月~5年,均恢复良好,无明显手术并发症。结论术前应用Gn RH-a治疗子宫肌瘤,可以显著缩小肌瘤体积、提高患者血红蛋白水平,从而使子宫体积>孕12周的肌瘤患者能够完成保留子宫的微创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
下载PDF
腹腔镜下宫颈悬吊术在盆腔脏器脱垂及压力性尿失禁诊治中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杜炜杰 陈利友 +3 位作者 刘金炜 胡京辉 方向明 汪晓菁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37-339,343,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宫颈悬吊术在治疗盆腔脏器脱垂及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价值。方法在腹腔镜下使用无张力阴道吊带(TVT)进行宫颈悬吊术治疗56例子宫脱垂及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分析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并随访治疗效果。结...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宫颈悬吊术在治疗盆腔脏器脱垂及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价值。方法在腹腔镜下使用无张力阴道吊带(TVT)进行宫颈悬吊术治疗56例子宫脱垂及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分析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并随访治疗效果。结果平均手术时间45min,平均术中出血10mL,平均术后住院时间5d。56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36个月,尚未出现复发病例。结论腹腔镜宫颈悬吊术作为一种全新的治疗盆腔脏器脱垂及压力性尿失禁的手术方法,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复发率低,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宫颈悬吊术 盆腔脏器脱垂 压力性尿失禁
下载PDF
球囊子宫支架预防宫腔粘连术后再粘连形成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6
11
作者 方向明 杜炜杰 +1 位作者 王鑫炎 陈莉锋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3年第36期61-64,共4页
目的探讨球囊子宫支架预防宫腔粘连术后再粘连形成及减少子宫出血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3年3月浙江省人民医院妇科收治的宫腔粘连患者106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3例。观察组给予宫腔镜下电切割术+球囊... 目的探讨球囊子宫支架预防宫腔粘连术后再粘连形成及减少子宫出血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3年3月浙江省人民医院妇科收治的宫腔粘连患者106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3例。观察组给予宫腔镜下电切割术+球囊子宫支架放置术+宫内节育器放置术+人工周期治疗,对照组给予宫腔镜下电切割术+宫内节育器放置术+人工周期治疗。术后1、3个月随访,均予宫腔镜检查,观察并比较两组宫腔形态恢复情况、术后出血量、月经恢复情况、再粘连发生情况及感染、子宫穿孔、大出血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2.45%)高于对照组(79.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3个月后,研究组宫腔粘连率(20.75%、7.55%)低于对照组(33.96%、16.98%),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出血量及并发症总发生率[(121.37±24.19)mL、13.21%)]低于对照组[(198.61±29.37)mL、52.83%],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月经恢复率(88.68%)高于对照组(66.04%),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球囊子宫支架预防宫腔粘连术后再粘连形成效果显著,可有效预防宫腔粘连,减少子宫出血及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囊子宫支架 宫腔粘连 术后再粘连 子宫出血 疗效
下载PDF
腹腔镜手术在儿童卵巢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2
作者 刘金炜 杜炜杰 +2 位作者 胡京辉 王鑫炎 方向明 《中国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974-977,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在儿童卵巢肿瘤治疗中的效果及注意事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7月-2013年12月该院运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的38例儿童卵巢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病例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无1例中转开腹,无术中并发症发生。行卵巢肿瘤剥除...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在儿童卵巢肿瘤治疗中的效果及注意事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7月-2013年12月该院运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的38例儿童卵巢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病例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无1例中转开腹,无术中并发症发生。行卵巢肿瘤剥除术35例,其中5例为卵巢囊肿蒂扭转,经复位后卵巢血供良好。3例早期生殖细胞肿瘤最终行患侧卵巢输卵管切除。手术平均时间(35±15)min,术后12~24 h肛门恢复排气,术后恢复良好,平均住院时间(4±1)d。33例随访8个月~7年,患儿无生长发育异常。3例生殖细胞肿瘤患儿随访24~51个月,未发现肿瘤复发征象。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儿童卵巢肿瘤具有损伤小、术后恢复快及并发症少等优点。术前要注意患者的选择,术中注意气腹压力的控制,注意卵巢功能的保护及遵循无瘤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腹腔镜手术 儿童
下载PDF
子宫动脉栓塞联合宫腔镜专用取物钳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附28例分析 被引量:11
13
作者 方向明 杜炜杰 +1 位作者 金碧辉 陈莉锋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03-606,共4页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联合宫腔镜专用取物钳在剖宫产瘢痕妊娠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3年1月在该院行子宫动脉栓塞术后,于宫腔镜或宫腹腔镜联合监视下,以宫腔镜专用取物钳行病灶清除术的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28例,观察...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联合宫腔镜专用取物钳在剖宫产瘢痕妊娠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3年1月在该院行子宫动脉栓塞术后,于宫腔镜或宫腹腔镜联合监视下,以宫腔镜专用取物钳行病灶清除术的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28例,观察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 28例患者均接受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次日均采用宫腔镜专用取物钳行病灶清除术,其中17例患者行宫腹腔镜联合监视下手术,11例患者行宫腔镜监视下手术。所有患者平均年龄(30.90±3.28)岁,停经时间(51.47±6.42)d,剖宫产次数(1.20±0.41)次,距离前次剖宫产的时间(4.27±2.84)年,术前子宫前峡部肌层的厚度(3.75±1.70)mm,B超提示前峡部包块大小(28.71±13.25)mm,术前HCG值(22 822.66±19 664.71)mIU/mL,手术时间(41.85±9.91)min,术后24 h血红蛋白下降值(13.12±5.15)g/L、总住院时间(8.32±4.79)d,术后HCG下降至正常的时间(25.81±8.15)d。所有患者均一次手术获得成功,术后1周复查B超均未提示妊娠物残留,术中、术后无并发症。结论子宫动脉栓塞联合宫腔镜专用取物钳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瘢痕妊娠 子宫动脉栓塞 宫腔镜
下载PDF
宫腔镜检查在绝经后子宫出血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9
14
作者 蒋珊珊 胡京辉 +1 位作者 沈鹤萍 杜炜杰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946-949,共4页
目的探讨宫腔镜检查在绝经后子宫出血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61例绝经后子宫出血患者行宫腔镜检查,镜下定位取材,并行病理检查。结果绝经后子宫出血以良性病变为主,以子宫内膜息肉发病率最高,其次为萎缩性子宫内膜、子宫黏膜下肌瘤;宫腔... 目的探讨宫腔镜检查在绝经后子宫出血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61例绝经后子宫出血患者行宫腔镜检查,镜下定位取材,并行病理检查。结果绝经后子宫出血以良性病变为主,以子宫内膜息肉发病率最高,其次为萎缩性子宫内膜、子宫黏膜下肌瘤;宫腔镜检查与病理诊断总的符合率为89.08%,符合率从高到底依次为子宫黏膜下肌瘤、子宫内膜息肉、萎缩性子宫内膜、子宫内膜炎、子宫内膜增生及子宫内膜癌。结论宫腔镜检查具有直观性、准确性及全面性,是诊断绝经后子宫出血的首选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镜 绝经后子宫出血 诊断
下载PDF
水囊引导下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完全纵隔子宫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鑫炎 杜炜杰 +2 位作者 胡京辉 刘金炜 曾文杰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50-652,共3页
目的探讨水囊引导下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完全纵隔子宫可行性。方法对31例完全纵隔子宫患者采用水囊指示法下宫腔镜电切术,并对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中术后并发症、妊娠率及足月产率进行分析。结果 31例均在腹腔镜监视下1次完成手术;... 目的探讨水囊引导下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完全纵隔子宫可行性。方法对31例完全纵隔子宫患者采用水囊指示法下宫腔镜电切术,并对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中术后并发症、妊娠率及足月产率进行分析。结果 31例均在腹腔镜监视下1次完成手术;无术中并发症发生;宫腔镜手术时间2.3~10.2min,平均(6.7±3.3)min;出血量极少;术后住院天数3~6d,平均(3.4±1.7)d;术后3个月再次宫腔镜检查发现1例(3.2%)有轻度宫腔内膜状粘连;术后2年妊娠27例(87.1%);足月产19例(61.2%)。结论水囊引导下宫腔镜电切术是治疗完全纵隔子宫简便、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全纵隔子宫 宫腔镜 妊娠率
下载PDF
腹腔镜下乙状结肠粘连分离术332例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倩倩 杜炜杰 +2 位作者 陈利友 方向明 胡京辉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071-1074,共4页
目的评价腹腔镜下乙状结肠粘连分离术的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 2008年1月1日~2008年12月31日行妇科腹腔镜手术1116例,入组837例,对其中存在乙状结肠粘连的332例行腹腔镜下粘连分离术,分析手术后左下腹牵拉痛及便秘的改善情况。结果手术... 目的评价腹腔镜下乙状结肠粘连分离术的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 2008年1月1日~2008年12月31日行妇科腹腔镜手术1116例,入组837例,对其中存在乙状结肠粘连的332例行腹腔镜下粘连分离术,分析手术后左下腹牵拉痛及便秘的改善情况。结果手术成功率100%,无1例中转开腹,手术方式简单,耗时1~3min,出血量0.5~2.0mL,无严重并发症发生。332例患者中术前12个月有左下腹牵拉痛占57.83%,便秘占55.12%。粘连程度与上述症状发生率有相关性(P<0.01)。40.66%曾被误诊为附件炎。粘连分离术后随访12个月,不同粘连程度的牵拉痛及便秘发生率均较术前明显下降(P<0.01)。结论乙状结肠粘连在人群中发生率高,误诊率高。腹腔镜下乙状结肠粘连分离术手术方式简单,耗时短,并发症极少,对牵拉痛及便秘治疗效果好,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 腹腔镜 乙状结肠粘连 便秘
下载PDF
鲜益母草胶囊对人工流产术后临床效果分析及月经恢复情况观察 被引量:17
17
作者 王倩倩 杜炜杰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49-251,共3页
目的:探讨鲜益母草胶囊对人工流产术后临床效果分析及月经恢复情况观察,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将纳入的200例人工流产术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两组除常规使用抗生素外,对照组于人工流产术... 目的:探讨鲜益母草胶囊对人工流产术后临床效果分析及月经恢复情况观察,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将纳入的200例人工流产术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两组除常规使用抗生素外,对照组于人工流产术后不使用其他任何药物治疗,观察组口服鲜益母草胶囊治疗;两组疗效均为10 d;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疗效、术后阴道出血量、阴道持续出血时间、月经恢复正常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92.00%)明显高于对照组(75.00%),且差异统计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阴道出血时间(4.86±0.43)d明显短于对照组(7.39±0.45)d,且阴道出血量多患者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正常月经恢复时间(26.36±4.18)d明显短于对照组(43.59±4.83)d,且差异统计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鲜益母草胶囊对于人工流产术后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且能够明显缩短恢复正常月经时间,降低阴道出血量,对于临床具有重要研究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益母草胶囊 人工流产 月经恢复
原文传递
腹腔镜治疗子宫内膜癌临床效果观察与分析 被引量:8
18
作者 胡京辉 刘金炜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688-691,共4页
目的对腹腔镜和开腹手术治疗子宫内膜癌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随机选择2009年1月~2012年12月子宫内膜癌患者112例,腹腔镜手术患者63例,为观察组,经腹手术患者49例,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治疗效果、术中和术后基本... 目的对腹腔镜和开腹手术治疗子宫内膜癌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随机选择2009年1月~2012年12月子宫内膜癌患者112例,腹腔镜手术患者63例,为观察组,经腹手术患者49例,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治疗效果、术中和术后基本情况及并发症等,并对患者进行1年随访。结果两组治疗效果、清扫淋巴结数目和术后复发结果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的平均出血量为(248.52±27.63)mL,低于对照组(341.47±39.72)mL(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为(176.48±4.76)min,多于对照组(148.27±6.26)min(P〈0.05);观察组术后体温恢复时间、排气时间和膀胱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为(2.92±0.63)d、(24.52±2.04)h、(8.16±0.76)d和(11.19±0.88)d,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为12.70%(8/63),低于对照组22.45%(11/49)(P〈0.05)。观察组盆腔感染和深静脉血栓/肺栓塞分别为1.59%(1/63)和0.00%(0/63),均低于对照组8.16%(4/49)和4.08%(2/49)(P〈0.05)。结论两种术式均可有效治疗宫内膜癌,腹腔镜手术术后恢复更快,并发症更少,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经腹手术 子宫内膜癌 并发症
下载PDF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两种缝合方式对血红蛋白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6
19
作者 曾文杰 杜炜杰 赵小峰 《浙江医学》 CAS 2014年第17期1482-1484,共3页
子宫肌瘤是妇科最常见的子宫良性肿瘤,目前临床上已普遍采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进行治疗,但术中出血多少与术后血红蛋白(Hb)水平下降存在明显不一致性,因此有学者推测术后创面的持续渗血是导致术后Hb下降的主要原因,认为采用... 子宫肌瘤是妇科最常见的子宫良性肿瘤,目前临床上已普遍采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进行治疗,但术中出血多少与术后血红蛋白(Hb)水平下降存在明显不一致性,因此有学者推测术后创面的持续渗血是导致术后Hb下降的主要原因,认为采用合适的缝合方式能有效减少术后创面持续渗血。为了进一步验证这一观点,笔者选取本科近年来采用单纯间断分层或全层缝合后+连续缝合方法患者的资料,与采用单纯间断分层或全层缝合方法患者的资料进行比较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 血红蛋白水平 缝合方式 术后创面 子宫良性肿瘤 缝合方法 全层缝合 术中出血
下载PDF
腹腔镜下间隙解剖观察阴道三水平理论的关键解剖结构 被引量:14
20
作者 赵小峰 陈功立 +5 位作者 雷玲 吴晓梅 刘世凯 汪俊涛 胡滨 吕卫国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29-337,共9页
目的:在宫颈癌腹腔镜手术中观察并验证阴道三水平理论的关键解剖结构,为盆腔器官脱垂患者手术提供依据。方法:20例宫颈癌患者C型子宫切除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手术时在腹腔镜下基于自然间隙暴露阴道三水平理论相关解剖结构,观察分析其结构... 目的:在宫颈癌腹腔镜手术中观察并验证阴道三水平理论的关键解剖结构,为盆腔器官脱垂患者手术提供依据。方法:20例宫颈癌患者C型子宫切除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手术时在腹腔镜下基于自然间隙暴露阴道三水平理论相关解剖结构,观察分析其结构特征及承力方向。结果:Ⅰ水平主要的坚韧韧带样结构是子宫骶韧带,其作用力方向在骶骨方向,起主要的顶端固定作用,而主韧带区域主要是血管淋巴管及周围疏松结缔组织,缺乏坚韧结缔组织结构,其连接于髂内血管系统;Ⅱ水平阴道侧方未发现坚韧结缔组织连接于盆筋膜腱弓,盆筋膜腱弓是盆膈上筋膜的边缘,与闭孔内肌筋膜交界,表面光滑,紧贴肛提肌于近阴道中下三分之一交界处融合于阴道筋膜。游离输尿管隧道时可以发现输尿管子宫动脉交叉附近位置前后壁均有致密结缔组织结构,即膀胱宫颈韧带,固定膀胱三角的两个侧角,起自宫颈阴道而终止于膀胱肌层。结论:肛提肌上方的盆底筋膜韧带支撑主要围绕阴道而成,而肛提肌以上的筋膜韧带结构呈两个平行面,可基于"阴道核心"和"双层吊床"解剖特征进行盆底重建手术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检查 阴道/解剖学和组织学 骨盆底/解剖学和组织学 骨盆底/外科学 子宫脱垂/病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