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0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GIS及气候-土壤-地形因子的浙江省茶树栽培适宜性评价 被引量:90
1
作者 金志凤 黄敬峰 +3 位作者 李波 罗列万 姚益平 李仁忠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31-236,I0005,共7页
进行茶树栽培精细化的综合区划研究可为浙江省茶叶产业的规划布局提供科学依据。该文根据茶叶产量与气象、地形、土壤条件的相关分析,提出了茶树栽培综合区划指标为4个气候因子(年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的积温、极端最低气温≤-13℃出... 进行茶树栽培精细化的综合区划研究可为浙江省茶叶产业的规划布局提供科学依据。该文根据茶叶产量与气象、地形、土壤条件的相关分析,提出了茶树栽培综合区划指标为4个气候因子(年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的积温、极端最低气温≤-13℃出现的频率和4-10月的平均相对湿度)、2个土壤因子(土壤类型和土壤质地)和3个地形因子(坡度、坡向和海拔高度)。应用混合插值法(趋势面模拟+残差内插)对气候因子进行了细网格推算;采用加权指数求和法,建立了茶树栽培的综合区划评估模型,借助GIS技术,计算了综合评估指数的分布规律,参照土地利用现状,屏蔽不宜栽培区域,将浙江省茶树栽培区域划分为适宜、较适宜和不适宜3个等级,完成茶树专题综合区划图。结果表明,浙江省适宜茶树栽培的地域面积约占46.40%,主要分布在海拔高度为600~900m的半高山地区;较适宜区占44.94%,多分布在600m以下的平原、丘陵和低山区或介于900~1200m的山区;不适宜区占8.66%,为1200m以上的高山地区。结合茶叶生产现状,对浙江省茶树栽培的适宜性进行了分区评述,为浙江茶叶生产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GIS) 区域规划 模型 空间插值 适宜性评价 茶树 浙江省
下载PDF
浙江省桑树青枯病菌生理小种及生化型的测定 被引量:14
2
作者 吕志强 王汉荣 +4 位作者 周勤 王连平 方丽 茹水江 叶伟清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2007年第4期306-309,共4页
从浙江临安、桐庐发生青枯病的桑树的根、茎部分经分离纯化得217个桑树青枯病菌分离物,从217个分离物菌株中选择16个典型菌株进行研究,经离体水培接种试验,表明这些分离物均引起桑枝"凋萎"症状,其形态、大小、染色反应、培养... 从浙江临安、桐庐发生青枯病的桑树的根、茎部分经分离纯化得217个桑树青枯病菌分离物,从217个分离物菌株中选择16个典型菌株进行研究,经离体水培接种试验,表明这些分离物均引起桑枝"凋萎"症状,其形态、大小、染色反应、培养性状与对照番茄青枯菌相近,但生长速度较慢。参照Haywind的标准,这些菌株均为雷尔氏菌的生理小种1,75%为青枯菌的生化型Ⅴ,25%为青枯菌的生化型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树 青枯病 生理小种 生化型
下载PDF
浙江省茶叶加工环境现状与优化改造对策 被引量:6
3
作者 毛祖法 罗列万 陆德彪 《中国茶叶》 2004年第1期17-19,共3页
关键词 浙江 茶叶加工 发展现状 初制茶厂 优化改造 管理机制 龙头企业 茶叶机械 科研投入
下载PDF
浙江省初制茶厂的优化改造 被引量:8
4
作者 陆德彪 毛祖法 《茶叶》 2004年第4期192-194,共3页
剖析浙江省初制茶厂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提出了初制茶厂优化改造的目标与要求 ,明确了推进初制茶厂优化改造的配套措施。
关键词 初制 制茶 茶厂 浙江 优化改造 推进 配套措施 目标 存在问题 现状
下载PDF
浙江省名优茶产业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毛祖法 罗列万 +2 位作者 陆德彪 俞燎远 金晶 《中国茶叶加工》 2012年第2期9-12,共4页
浙江省名优茶产业结构合理,产量产值屡创新高,发展态势良好,但浙江仍面临采摘劳动力严重短缺、生产成本大幅上升、产业组织化程度不高、产业附加值不高等主要问题。本文针对浙江省名优茶产业发展的现状及问题,提出推动其名优茶产业可持... 浙江省名优茶产业结构合理,产量产值屡创新高,发展态势良好,但浙江仍面临采摘劳动力严重短缺、生产成本大幅上升、产业组织化程度不高、产业附加值不高等主要问题。本文针对浙江省名优茶产业发展的现状及问题,提出推动其名优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若干对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优茶产业 可持续发展 主要问题 对策措施
下载PDF
浙江省十大名茶产业现状与发展思路 被引量:18
6
作者 俞燎远 《茶叶》 2004年第4期195-196,202,共3页
关键词 名茶生产 西湖龙井 贡茶 径山 重影 茶叶 茶产业 跨跃式发展 浙江 品牌
下载PDF
第二届浙江省十大名茶评选、指标及其它 被引量:3
7
作者 陆德彪 《茶叶》 2009年第3期133-135,139,共4页
关键词 浙江名茶 浙江省 评选 无性系良种 机械化加工 无公害生产 产业化进程 鱼米之乡
下载PDF
浙江省杨梅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 被引量:19
8
作者 孙钧 《浙江柑橘》 2005年第4期34-36,共3页
杨梅是我省最具特色的优势农产品,栽培历史悠久,品种资源丰富.近年来杨梅产业发展迅猛,已成为我省第二大水果产业,深入研究我省杨梅产业的现状、问题,制定合理科学的发展对策,对促进我省杨梅产业持续稳定的发展意义深远.
关键词 产业现状 发展对策 杨梅 浙江省 优势农产品 资源丰富 产业发展 水果产业
下载PDF
浙江省特色优势茶叶基地建设成效与思路 被引量:3
9
作者 俞燎远 《茶叶》 2007年第2期98-100,共3页
本文分析了浙江省特色优势茶叶生产基地建设基本概况、建设成效、存在问题,提出了加强省十大名茶生产基地建设、加大项目全程监督管理、适时扩大优势区域范围的思路。
关键词 浙江 茶叶 基地建设
下载PDF
浙江省梨业发展现状与对策探讨 被引量:8
10
作者 孙钧 《柑桔与亚热带果树信息》 2005年第2期11-13,共3页
梨是浙江的传统水果,也是我省三大水果产业之一,近年来已成为全省各地发展农村经济、农民脱贫致富的一个主导产业.充分认识我省梨产业现状,制定积极的市场应变对策,对促进浙江梨产业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梨产业 农民脱贫 水果产业 浙江省 发展现状 对策探讨 致富 持续 促进 农村经济
下载PDF
2010年浙江省柑橘产销形势分析与对策建议 被引量:1
11
作者 徐云焕 孙钧 张林 《浙江柑橘》 2010年第4期37-38,共2页
1柑橘生产形势分析1.1面积逐步下调据最近调查统计,浙江省2010年柑橘面积11.33×10^4hm^2(170余万亩),呈继续下调趋势。柑橘面积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衢州、丽水等产区通过实施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控,缩减柑橘面积,发展效益更好的... 1柑橘生产形势分析1.1面积逐步下调据最近调查统计,浙江省2010年柑橘面积11.33×10^4hm^2(170余万亩),呈继续下调趋势。柑橘面积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衢州、丽水等产区通过实施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控,缩减柑橘面积,发展效益更好的其他水果和农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省 柑橘 产销形势 生产形势 优化调控 产业结构 面积 农产品
下载PDF
浙江省桃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10
12
作者 周慧芬 《现代农业科技》 2011年第9期390-390,396,共2页
浙江省是我国桃主产区之一,介绍了该省桃的生产现状和产业发展优势,分析指出了品种结构不合理、标准化生产技术到位率不高、品牌不强等制约桃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提出了加大优新品种推广力度,加快标准果园建设,加大品牌建设力度和开发... 浙江省是我国桃主产区之一,介绍了该省桃的生产现状和产业发展优势,分析指出了品种结构不合理、标准化生产技术到位率不高、品牌不强等制约桃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提出了加大优新品种推广力度,加快标准果园建设,加大品牌建设力度和开发休闲观光功能等发展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产业 现状 对策 浙江省
下载PDF
浙江省茶树良种工作现状与种业体系建设构想 被引量:1
13
作者 罗列万 《中国茶叶》 2004年第6期7-9,共3页
关键词 种业体系 农业产业发展 农业产品 支撑作用 部门 生产力水平 现代农业 茶树良种 繁育 品种选育
下载PDF
浙江省蚕桑生产服务体系建设现状及其发展思路 被引量:5
14
作者 潘美良 《中国蚕业》 2011年第2期49-54,共6页
概述了浙江省蚕桑生产服务体系建设状况;总结了服务体系建设的主要做法与成效;并在分析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整合资源的方法,到"十二五"期末,在全省逐步构建完成以政府办的公益型与民间企业、合... 概述了浙江省蚕桑生产服务体系建设状况;总结了服务体系建设的主要做法与成效;并在分析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整合资源的方法,到"十二五"期末,在全省逐步构建完成以政府办的公益型与民间企业、合作社为主的服务型机构两大主体为支撑的新型蚕桑生产服务体系的总体思路;建议加大服务体系建设扶持力度、加强基层蚕桑公共服务机构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农技推广服务联接机制、发展壮大蚕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龙头企业等民间农业服务组织、探索制定蚕桑风险基金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桑生产 服务体系 发展对策
下载PDF
浙江省蚕种质资源开发利用评价 被引量:3
15
作者 周金钱 《浙江农业科学》 2010年第3期657-659,共3页
浙江省是全国较早开展蚕种质资源利用的省份,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经历了利用地方品种、自主开发新品种、推广引进品种3个阶段,实现了蚕品种的5次更换,有力地促进了浙江省蚕业科技进步。进入21世纪以来,出现了生产上对蚕品种更新的迫切... 浙江省是全国较早开展蚕种质资源利用的省份,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经历了利用地方品种、自主开发新品种、推广引进品种3个阶段,实现了蚕品种的5次更换,有力地促进了浙江省蚕业科技进步。进入21世纪以来,出现了生产上对蚕品种更新的迫切要求和缺少可供选择的新品种的尖锐矛盾。建议积极实施以建立"一库五点"为主要内容的《浙江省蚕种质资源规划》,整合优化浙江蚕种质资源和育种技术力量,加快新品种的选育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质资源 利用 开发 评价
下载PDF
浙江省果树栽培史考 被引量:3
16
作者 柏德玟 《浙江柑橘》 2000年第1期10-12,4,共4页
关键词 浙江 果树 栽培史 农业史
下载PDF
2004年浙江省茶叶产销形势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俞燎远 《上海茶叶》 2005年第1期6-7,共2页
茶叶是浙江省大宗传统优势经济作物,在地方经济和出口创汇中占有重要地位。2004年,我省通过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强产品质量管理,加强品牌整合宣传,加快经营模式创新,取得了茶叶总产量略增、总产值大幅增长的成绩,带动了茶叶产业... 茶叶是浙江省大宗传统优势经济作物,在地方经济和出口创汇中占有重要地位。2004年,我省通过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强产品质量管理,加强品牌整合宣传,加快经营模式创新,取得了茶叶总产量略增、总产值大幅增长的成绩,带动了茶叶产业在农村与农业中地位的显著提高,为我省农业结构调整、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作出了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04年 浙江 茶叶生产 茶叶销售 质量管理 品牌战略 产业化发展
下载PDF
浙江省茶业“十一五”发展探索 被引量:1
18
作者 罗列万 《中国茶叶加工》 2006年第1期3-6,共4页
关键词 浙江省 茶业 “十五”期间 茶叶产业 无公害化 工程实施 优化改造 科技进步 农产品 良种化
下载PDF
2010年浙江省水果产销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周慧芬 《浙江柑橘》 2011年第1期5-6,共2页
浙江水果资源丰富,栽培历史悠久,是浙江省农业十大主导产业之一,在全省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010年围绕着打造浙江“精品果业”的总体目标,水果产业加快转型升级,通过水果产业提升项目的实施,产业格局更趋合理,... 浙江水果资源丰富,栽培历史悠久,是浙江省农业十大主导产业之一,在全省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010年围绕着打造浙江“精品果业”的总体目标,水果产业加快转型升级,通过水果产业提升项目的实施,产业格局更趋合理,果品质量显著提高,销售形势好于上年,产值再创历史新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果产业 浙江省 产销分析 栽培历史 农业增效 资源丰富 主导产业 农民增收
下载PDF
2011年浙江省柑橘产销形势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林 《浙江柑橘》 2011年第4期12-13,共2页
近年来,浙江省实施柑橘产业提升项目,以优化品种、品质、品牌建设为目标,大力推广无公害、标准化生产,优质栽培,采后商品化处理等技术,全面提高了柑橘品质、效益和品牌知名度,提升了产业化程度。但随着全国柑橘产量的增加,浙江... 近年来,浙江省实施柑橘产业提升项目,以优化品种、品质、品牌建设为目标,大力推广无公害、标准化生产,优质栽培,采后商品化处理等技术,全面提高了柑橘品质、效益和品牌知名度,提升了产业化程度。但随着全国柑橘产量的增加,浙江省正面临国际、国内市场的挑战,竞争势必变得更为激烈。为此柑橘生产者、经营者要不断了解柑橘产销形势,尽量依据市场规律,合理安排产销,确保柑橘产业稳定发展。现将2011年全省柑橘产销形势分析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产业 产销形势 浙江省 采后商品化处理 标准化生产 品牌知名度 优化品种 品牌建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