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4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浙江省番茄早疫病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21
1
作者 王连平 王汉荣 +2 位作者 茹水江 梁训义 杨曙东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2002年第6期320-325,共6页
对番茄早疫病菌(Alternariasonali)研究表明:PDA、PSA是其最适合培养基,pH2~12菌丝均能生长,pH6~8生长较快。该菌在5~35℃均能生长,其中,最适温度为25~30℃;在5~35℃分生孢子均能萌发,适宜温度为25~30℃;分生孢子致死温度为50℃(1... 对番茄早疫病菌(Alternariasonali)研究表明:PDA、PSA是其最适合培养基,pH2~12菌丝均能生长,pH6~8生长较快。该菌在5~35℃均能生长,其中,最适温度为25~30℃;在5~35℃分生孢子均能萌发,适宜温度为25~30℃;分生孢子致死温度为50℃(10min)。该菌对多种单糖、双糖和多糖等碳源及有机氮、无机氮等氮源都能利用。葡萄糖、蔗糖和甘露糖为最适碳源;酪氨酸、甘氨酸、天门冬酰氨为最适氮源。该菌在一般培养基上不经过特别处理,一般不产孢或很难产孢,紫外线照射促进产孢,番茄汁培养基结合紫外线照射可产生大量分生孢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 早疫病 生物学特性 番茄 早疫病菌
下载PDF
浙江省稻瘟病菌有性世代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金敏忠 柴荣耀 张庆生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1993年第3期179-181,共3页
研究稻瘟病菌有性世代,对于明确稻瘟病菌的分类学地位,病菌的遗传、生态及起源等问题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因而受到国内外许多研究者的重视。自1971年Hebert最早报道在人工培养条件下,由马唐[Digitaria sanguinalis(L.)scop]上分离的草瘟菌... 研究稻瘟病菌有性世代,对于明确稻瘟病菌的分类学地位,病菌的遗传、生态及起源等问题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因而受到国内外许多研究者的重视。自1971年Hebert最早报道在人工培养条件下,由马唐[Digitaria sanguinalis(L.)scop]上分离的草瘟菌[Pyricularia grisea(Cooke)sacc.]能产生有性世代以来,这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我国沈瑛等于1989年首次报道了“稻瘟病菌有性世代的初步研究”结果。为了解浙江省稻瘟病菌有性世代的形成能力,交配型及其地理分布,我们于1990~1992年进行了是项研究,现将主要结果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瘟病菌 有性世代 水稻 浙江
下载PDF
浙江省番茄叶霉病病原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茹水江 陈笑芸 +3 位作者 戴丹丽 王汉荣 宁国云 赵沛忠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2002年第1期38-41,共4页
浙江省番茄叶霉病菌FulviafulvaCiferri菌丝在大麦、淀粉培养基上生长最快。菌丝在pH值 3~ 12范围内均能生长 ,pH为 4 .0~ 8.0时菌落扩展速度较快 ,生长最适pH值为 5 .0~ 6 .0。该菌在 10~ 30℃范围内均能生长 ,最适温度为 2 2℃。... 浙江省番茄叶霉病菌FulviafulvaCiferri菌丝在大麦、淀粉培养基上生长最快。菌丝在pH值 3~ 12范围内均能生长 ,pH为 4 .0~ 8.0时菌落扩展速度较快 ,生长最适pH值为 5 .0~ 6 .0。该菌在 10~ 30℃范围内均能生长 ,最适温度为 2 2℃。分生孢子在pH值为 3.0~ 9.0之间均能萌发 ,最适pH值为 4 .0~ 5 .0。分生孢子在 4~ 35℃温度范围内均能萌发 ,最适温度为 2 0~ 2 5℃。 4 5℃处理 5min ,分生孢子便失去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叶霉病 生物学特性 病原菌 浙江
下载PDF
浙江省长瓜炭疽病病原菌鉴定及其病原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王汉荣 茹水江 +2 位作者 郭仁裕 滕敏忠 邱鸿奎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2000年第2期84-88,共5页
根据病原菌的形态特征、培养性状和致病性测定 ,浙江省长瓜炭疽病病原菌鉴定为Col letotriclumorbiculare (Berk .& .Mont.)Arx。OMA ,Czapek ,PDA是最适合该菌的培养基 ,菌丝在pH为 5~ 8生长较快 ,pH为 7~ 12时都能产生分生孢子 ... 根据病原菌的形态特征、培养性状和致病性测定 ,浙江省长瓜炭疽病病原菌鉴定为Col letotriclumorbiculare (Berk .& .Mont.)Arx。OMA ,Czapek ,PDA是最适合该菌的培养基 ,菌丝在pH为 5~ 8生长较快 ,pH为 7~ 12时都能产生分生孢子 ,pH为 10~ 11时分生孢子和拟菌核产生量最多 ,pH在 6~ 8之间孢子萌发率最高。该菌在 10~ 30℃均能生长 ,其中 2 5℃为最适 ,分生孢子萌发最适温度为 2 5℃。该菌对多种单糖、双糖和多糖都能利用 ,蔗糖、葡萄糖和甘露糖为最适碳源 ,而氮源中有机氮比无机氮有利于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的形成 ,酪蛋白水解物、谷氨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瓜 炭疽病 症状 病原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浙江省番茄青枯病菌生化型研究初报 被引量:6
5
作者 林美琛 陈华平 +1 位作者 陆民强 杨海明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105-106,共2页
番茄青枯病是我国南方各省普遍发生、为害严重的茄果类作物病害。青枯病菌Pseudomonas Solna-cearum Smith具有多变性,存在着不同的生化型。本文报道浙江省番茄青枯病菌生化型研究的初步结果。
关键词 番茄 青枯病 病菌 生化型
下载PDF
浙江省柑桔害虫初步调查及害虫名录 被引量:7
6
作者 叶兴祥 叶琪明 +6 位作者 李振 包环玉 陈道茂 金莉芬 郑晔 陈卫民 王强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1996年第5期257-268,共12页
据1985-1994年在浙江省柑桔产区进行的调查和积累的历史资料,初步查明,浙江省柑桔害虫有428种,隶属3个纲13个目79个科。
关键词 柑桔类果树 浙江 虫害 调查
下载PDF
浙江省桔园几种适用杀虫剂的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6
7
作者 李振 叶兴祥 +1 位作者 包环玉 李康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2000年第6期390-392,共3页
研究了几种适用于桔园的杀虫剂在浙江省柑桔园施用后的残留与降解情况。结果表明 ,杀扑磷、敌灭灵、害极灭及莫比朗的降解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 ,在柑桔和土壤中的半衰期分别为30 3,6.2 ,2 4 .4 ,12 .7d和 5.4 ,9.0 ,34 .1,9.2d。并对其... 研究了几种适用于桔园的杀虫剂在浙江省柑桔园施用后的残留与降解情况。结果表明 ,杀扑磷、敌灭灵、害极灭及莫比朗的降解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 ,在柑桔和土壤中的半衰期分别为30 3,6.2 ,2 4 .4 ,12 .7d和 5.4 ,9.0 ,34 .1,9.2d。并对其作出安全性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留 降解 杀扑磷 安全性评价 杀虫剂 桔园
下载PDF
近40年来浙江省早稻推广品种的性状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石春海 孙国昌 +2 位作者 吴建国 毛雪琴 申宗坦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2001年第6期352-356,共5页
分析了近 4 0年来浙江省推广早籼稻品种的性状改良趋势。在 6 0— 90年代推广品种的播齐历期除 70年代较长外 ,其它年代选育品种都在 78天左右。近年来选育品种的株高有所增加 ,其营养生长更为旺盛。品种穗部性状 (穗长、每穗颖花数和... 分析了近 4 0年来浙江省推广早籼稻品种的性状改良趋势。在 6 0— 90年代推广品种的播齐历期除 70年代较长外 ,其它年代选育品种都在 78天左右。近年来选育品种的株高有所增加 ,其营养生长更为旺盛。品种穗部性状 (穗长、每穗颖花数和每穗实粒数 )随着选育年代的推后而递增 ,分别为 6 0年代选育品种的 10 3.1%~ 10 5 .1% ,10 4 .9%~ 12 2 .8%和 10 6 .4 %~ 133.4 %。与 6 0年代选育的品种相比较 ,70— 90年代品种的抗瘟性和抗谱已分别从 3.5级提高到 2 .7级和 4 4 .2 %提高到 5 4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 早稻 推广品种 性状分析 产量育种 抗性育种
下载PDF
浙江省水稻田杂草发生种类及危害 被引量:36
9
作者 王强 何锦豪 +3 位作者 李妙寿 戴余有 施德 叶贵标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2000年第6期317-324,共8页
198 6~ 2 0 0 0年由科研、推广及管理 8家单位组成的浙江省农田杂草研究协作组在浙江省嘉兴、杭州、金华和温州 4个农区 ,对水稻田杂草发生种类和危害程度开展全面系统调查 ,涉及早稻、晚稻、单季稻、秧田等各种耕作稻制和直播、抛秧... 198 6~ 2 0 0 0年由科研、推广及管理 8家单位组成的浙江省农田杂草研究协作组在浙江省嘉兴、杭州、金华和温州 4个农区 ,对水稻田杂草发生种类和危害程度开展全面系统调查 ,涉及早稻、晚稻、单季稻、秧田等各种耕作稻制和直播、抛秧、旱育秧等不同轻型栽培方式。调查结果 ,浙江省水稻田共有杂草 4 1科 77属 131种和 2变种 ,其中主要杂草 2 1科 35属 4 1种和 1变种 ,如稗草、千金子、双穗雀稗、异型莎草、空心莲子草、鸭舌草、矮慈菇、节节菜、牛毛毡、丁香蓼等。杂草危害以单季稻田最重 ,晚稻田次之 ,早稻田最轻 ;早稻田杂草群落简单 ,以稗草占绝对优势 ,而晚稻田群落较为复杂 ,由稗草和阔叶草及莎草共同构成群落。一些杂草在局部地区造成严重危害。同时 ,直播田和抛秧田杂草危害重于常规移栽田 ,旱育秧田杂草种类多于常规水育秧田。长期使用除草剂 ,使常规栽培稻田一年生杂草发生减轻 ,而多年生杂草危害上升 ,但稗草仍为主要恶性杂草。最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草名录 群落结构 危害率 浙江省 水稻田
下载PDF
浙江省无土栽培系统内果菜类病害发生种类调查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汉荣 茹水江 +3 位作者 贝亚维 陈笑芸 顾秀慧 高春先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33-34,共2页
关键词 无土栽培系统 苗期病害 发生种类 定植后病害 葫芦科蔬菜 茄科蔬菜
下载PDF
浙江省麦田和油菜田杂草发生种类及危害 被引量:16
11
作者 张人君 何锦豪 +4 位作者 郑晋元 李妙寿 茅富亭 陈传权 魏福香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2000年第6期308-316,共9页
198 6~ 1988年在浙江省嘉兴、杭州、金华和温州 4个农区 ,对大小麦和油菜田杂草发生种类和危害程度开展全面系统调查 ,涉及 6个市、2 3个县 (市 )和 1个大型农场 ,计 70 0 0多块样田 ,取样面积约 667hm2 。调查结果 ,浙江省大小麦和油... 198 6~ 1988年在浙江省嘉兴、杭州、金华和温州 4个农区 ,对大小麦和油菜田杂草发生种类和危害程度开展全面系统调查 ,涉及 6个市、2 3个县 (市 )和 1个大型农场 ,计 70 0 0多块样田 ,取样面积约 667hm2 。调查结果 ,浙江省大小麦和油菜田共有杂草 50科 2 77种 ,杂草群落结构复杂 ,危害程度较高 ,杂草群落组成与地域、地势、土质、前茬作物及耕作习惯等有关。最后提出大小麦和油菜田杂草防除对策和措施 ,并附浙江省大小麦和油菜田杂草名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草 危害率 浙江省 发生种类 麦田 油菜田
下载PDF
水稻主要抗瘟基因对浙江省稻瘟病菌小种的抗性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金敏忠 陶心兰 +1 位作者 柴荣耀 张庆生 《浙江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177-180,共4页
稻瘟病是影响水稻高产、稳产的重要病害。利用抗病品种是防治稻瘟病最经济有效的措施。为了因地制宜地选育和利用抗病品种。
关键词 水稻 抗病性 稻瘟病 抗性分析
下载PDF
浙江省水稻纹枯病菌对井岗霉素的抗药性测定 被引量:15
13
作者 金梅松 蒋文烈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1997年第3期127-130,共4页
通过对采自浙江省11个地(市)25个县(市)的144个水稻纹枯病菌菌株和21个泰国野生敏感菌株的抗药性测定,表明浙江省水稻纹枯病菌群体及个体对井岗霉素的敏感度与野生菌株没有明显差异,证实了浙江省水稻纹枯病菌对井岗霉素... 通过对采自浙江省11个地(市)25个县(市)的144个水稻纹枯病菌菌株和21个泰国野生敏感菌株的抗药性测定,表明浙江省水稻纹枯病菌群体及个体对井岗霉素的敏感度与野生菌株没有明显差异,证实了浙江省水稻纹枯病菌对井岗霉素没有产生抗药性,尽管它在浙江已使用了20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纹枯病菌 井岗霉素 抗药性
下载PDF
浙江桔园昆虫群落营养结构研究Ⅱ*蚜虫类亚群落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本昌 叶琪明 +3 位作者 李振 叶兴祥 金莉芬 郑晔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1996年第5期271-273,共3页
本文报道了我省桔园昆虫群落中蚜虫类的亚群落结构。调查发现,柑桔蚜虫至少有7种,蚜虫天敌100余种。初步弄清了蚜虫类亚群落的食物网络关系。
关键词 柑桔 昆虫 生物群落 蚜虫类 浙江
下载PDF
浙江省与菲律宾水稻白叶枯病菌致病性的比较 被引量:3
15
作者 谢关林 翁锦屏 Twing Wah Mew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1989年第2期72-77,共6页
1986~1988年利用6个中国鉴别品种对239个浙江菌株进行致病性测定后,选取其中有代表性的菌株37个与菲律宾0—Ⅵ小种群的7个代表菌,在中国(6个)和国际(5个)两套鉴别品种上进行反复鉴定比较。经电算统计结果显示,浙江省目前存在着与菲律... 1986~1988年利用6个中国鉴别品种对239个浙江菌株进行致病性测定后,选取其中有代表性的菌株37个与菲律宾0—Ⅵ小种群的7个代表菌,在中国(6个)和国际(5个)两套鉴别品种上进行反复鉴定比较。经电算统计结果显示,浙江省目前存在着与菲律宾相似的一个无毒型和三个致病型,即0型(无毒型)与菲律宾的0型(无毒型);Ⅰ型与小种Ⅴ;Ⅱ型与小种Ⅰ;Ⅴ型与小种Ⅲ。尚未发现毒力较强的小种群Ⅱ、Ⅳ和Ⅵ。无论是浙江还是菲律宾菌株。在与品种的互作中均以强互作和弱互作两种形式表现,但以后者为主。两套鉴别品种均具有鉴别能力,而各自则更适用于本国白叶枯菌的鉴别。菌型监测结果,Ⅱ和Ⅲ型仍是浙江优势菌型,同时须重视新出现的Ⅴ型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白叶枯病 病菌 防治
下载PDF
浙江省水稻病虫害可持续治理的模式和今后发展的思考 被引量:1
16
作者 俞晓平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1999年第6期271-279,共9页
本文综述了浙江省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的研究和应用现状,揭示了现行综合防治策略与技术的特点和局限性。论文重点说明了“九五”浙江省水稻病虫害可持续治理项目的研究成果、治理模式和技术,以及研究结果的特点和先进性。立足于浙江省... 本文综述了浙江省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的研究和应用现状,揭示了现行综合防治策略与技术的特点和局限性。论文重点说明了“九五”浙江省水稻病虫害可持续治理项目的研究成果、治理模式和技术,以及研究结果的特点和先进性。立足于浙江省水稻生产的现状,在总结国内外有关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浙江省现代农业水稻病虫害可持续协调治理中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新思路和新的研究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病虫害 可持续治理 治理模式 浙江省
下载PDF
《浙江植物病虫志》上未记述的9种柑桔、蔬菜病害
17
作者 叶琪明 叶兴祥 +2 位作者 李振 包环玉 金立新 《浙江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96-97,共2页
《浙江植物病虫志》上未记述的9种柑桔、蔬菜病害叶琪明,叶兴祥,李振,包环玉,金立新(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富阳市农业局植保站)近几年来,作者对本省柑桔、蔬菜病虫及其主要病虫种群演变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了《... 《浙江植物病虫志》上未记述的9种柑桔、蔬菜病害叶琪明,叶兴祥,李振,包环玉,金立新(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富阳市农业局植保站)近几年来,作者对本省柑桔、蔬菜病虫及其主要病虫种群演变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了《浙江植物病虫志》上未记述的9种病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桔类果树 蔬菜 病害 浙江
下载PDF
浙江不同地区棉红铃虫酯酶同工酶比较研究
18
作者 吕仲贤 吴晓晶 叶恭银 《科技通报》 1990年第5期276-278,共3页
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EG)方法分析浙江四个不同棉区棉红铃虫幼虫自然种群的酯酶同工酶,表明不同种群的酶谱及其活性有明显的差异。慈溪种群酶带数最多,为9条;东阳、海盐种群次之,均为7条;萧山种群最少,仅有5条。但各种群都有着共... 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EG)方法分析浙江四个不同棉区棉红铃虫幼虫自然种群的酯酶同工酶,表明不同种群的酶谱及其活性有明显的差异。慈溪种群酶带数最多,为9条;东阳、海盐种群次之,均为7条;萧山种群最少,仅有5条。但各种群都有着共同的较为稳定的4条酶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红铃虫 酯酶 同功酶 浙江
下载PDF
浙江省棉红铃虫性信息素规范化测报方法及其应用初报
19
作者 杨樟法 吕仲贤 《浙江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136-138,共3页
自棉红铃虫(Pectinophora gossypillaSaunders)性信息素应用于测报以来,先后在全省22个产棉县(市)推广应用。根据我们在慈溪、萧山、余姚、椒江、平湖等主要棉区10多年的试验、验证,摸索出了一套利用性信息素规范化测报棉红铃虫发生的模... 自棉红铃虫(Pectinophora gossypillaSaunders)性信息素应用于测报以来,先后在全省22个产棉县(市)推广应用。根据我们在慈溪、萧山、余姚、椒江、平湖等主要棉区10多年的试验、验证,摸索出了一套利用性信息素规范化测报棉红铃虫发生的模式,在生产上发挥了较好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红铃虫 性信息素 测报法 浙江
下载PDF
水稻稻瘟病防治策略和21世纪研究展望 被引量:151
20
作者 孙国昌 杜新法 +1 位作者 陶荣祥 孙漱沅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289-292,共4页
我国水稻稻瘟病经过数十年的研究,防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取得了明显的进展。面向21世纪,我国水稻稻瘟病研究将进一步深化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加强对稻瘟病菌变异机制、水稻品种抗瘟性“丧失”机理、持久抗瘟性及生物技术在稻... 我国水稻稻瘟病经过数十年的研究,防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取得了明显的进展。面向21世纪,我国水稻稻瘟病研究将进一步深化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加强对稻瘟病菌变异机制、水稻品种抗瘟性“丧失”机理、持久抗瘟性及生物技术在稻瘟病研究中的应用等重点领域的研究,从而促进防治研究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防治体系,达到持续控制稻瘟病灾变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稻瘟病 防治策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