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感染H7N9禽流感与甲型H1N1流感重症肺炎的临床及CT影像学特点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冯江 郑洁怀 +1 位作者 程乾刚 陈华忠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2017年第11期335-336,339,共3页
目的通过对人感染H7N9禽流感与甲型H1N1流感重症肺炎的临床及CT影像学特点的分析及探讨,为以后的临床工作,提供一定价值的参考。方法选择获得临床确诊的人感染H7N9禽流感患者15例和甲型H1N1流感重症肺炎患者25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 目的通过对人感染H7N9禽流感与甲型H1N1流感重症肺炎的临床及CT影像学特点的分析及探讨,为以后的临床工作,提供一定价值的参考。方法选择获得临床确诊的人感染H7N9禽流感患者15例和甲型H1N1流感重症肺炎患者25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表现、并发症以及治疗转归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对2组患者进行CT影像学检查,并对检查结果展开对比分析。结果经对比发现,H7N9患者气促、呼吸困难、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率,入住ICU患者所占比例均显著高于H1N1患者(P<0.05);H7N9组患者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率、死亡率显著高于H1N1组患者(P<0.05),好转率显著低于H1N1组(P<0.05);H7N9患者CT检查发现小叶间隔变厚、胸腔积液、网格状密度影表现高于H1N1患者(P<0.05)。结论人感染H7N9禽流感患者的基础疾病较H1N1患者多,并且病情发展迅速,死亡率高,经CT检查可以对H7N9和H1N1患者的影像特征进行客观反映,对于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7N9禽流感 甲型H1N1流感 重症肺炎 体层摄影
下载PDF
Toll样受体4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燕飞 朱坚胜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66-768,F0003,共4页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问题之一,全球约3.5亿慢性HBV携带者,每年大约有60万人死于急性、慢性HBV感染[1]。我国慢性HBV感染者主要来自围产期和婴幼儿时期的感染,由于免疫系统不健全,多数发展为慢性感染,是引起肝硬...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问题之一,全球约3.5亿慢性HBV携带者,每年大约有60万人死于急性、慢性HBV感染[1]。我国慢性HBV感染者主要来自围产期和婴幼儿时期的感染,由于免疫系统不健全,多数发展为慢性感染,是引起肝硬化、肝癌的主要原因之一[2]。HBV感染后,机体通过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反应杀死或抑制感染细胞内的病毒复制,控制HBV感染[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LL样受体4 淋巴细胞反应 乙型肝炎病毒 病毒复制 携带者 特异性配体 信号通路 免疫反应 树突状细胞 固有免疫
下载PDF
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3例 被引量:1
3
作者 王素云 沈春莲 +4 位作者 吴丽花 蒋丽娟 陈晶 王玲玲 陈华忠 《中国乡村医药》 2013年第3期43-44,共2页
近几年在河南、安徽等地相继出现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SFTSV)感染后引起的疾病,其中少数患者病情危重,因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我院感染科于2011年6月,首例在浙江省内确诊后。相继收治了3例患者,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病毒感染 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多脏器功能衰竭 布尼亚病毒 病情危重 感染后 感染科 浙江省
下载PDF
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2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林玲 林希 +1 位作者 汤永志 陈华忠 《中国乡村医药》 2016年第20期21-22,共2页
新型布尼亚病毒(SFTSV)是布尼亚病毒科白蛉病毒属的一种新型变异病毒,多由虫媒传播,若迁延不治病死率高达30%。我院于2011年6月首次诊断并报道了浙江省SFTSV所致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1]。现回顾我院收治的22例SFTSV感染病例,报... 新型布尼亚病毒(SFTSV)是布尼亚病毒科白蛉病毒属的一种新型变异病毒,多由虫媒传播,若迁延不治病死率高达30%。我院于2011年6月首次诊断并报道了浙江省SFTSV所致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1]。现回顾我院收治的22例SFTSV感染病例,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收集我院2011年6月至2016年3月确诊的SFTSV感染住院患者22例,其中男12例,女10例;年龄31~79岁,其中31~40岁4例(18.2%),41~50岁6例(27.3%),51~60岁7例(31.8%),61~70岁3例(13.6%),>71岁2例(9.1%);发病至入院时间1~7天,平均(4.0±1.2)天。患者发病前均生活在台州市丘陵、山地等农村地区,均为农民,其中4例(18.2%)患者主诉有明确蜱虫叮咬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感染 临床分析 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布尼亚病毒 住院患者 变异病毒 虫媒传播 感染病例
下载PDF
C反应蛋白水平在肝硬化和重型肝炎继发感染早期的诊断意义 被引量:1
5
作者 程乾刚 《江西医药》 CAS 2007年第7期599-601,共3页
目的探讨CRP作为肝硬变和重型肝炎继发感染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60例肝炎肝硬化、重型肝炎继发感染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CRP)浓度。结果继发感染前后CRP水平呈显著正相关,而感染控制前后则呈显著负相关,感染未能控制... 目的探讨CRP作为肝硬变和重型肝炎继发感染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60例肝炎肝硬化、重型肝炎继发感染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CRP)浓度。结果继发感染前后CRP水平呈显著正相关,而感染控制前后则呈显著负相关,感染未能控制导致死亡患者持续高水平。结论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与感染密切相关,动态观察血清CRP水平有助于肝炎肝硬化和重型肝炎继发感染的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反应蛋白 肝硬化
下载PDF
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并发房室传导阻滞1例
6
作者 李阿利 陈晶 +1 位作者 燕飞 陈华忠 《中国乡村医药》 2017年第5期57-58,共2页
以发热伴血小板减少为主要表现的新发感染性疾病,少数重症患者因多脏器损害救治无效死亡[1],该类疾病被定义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并证实新布尼亚病毒是其病原体。2011年6月我科确诊了浙江省首例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引起... 以发热伴血小板减少为主要表现的新发感染性疾病,少数重症患者因多脏器损害救治无效死亡[1],该类疾病被定义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并证实新布尼亚病毒是其病原体。2011年6月我科确诊了浙江省首例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引起的SFTS病例[2],现将笔者遇到的1例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并发房室传导阻滞的情况,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室传导阻滞 病毒感染 并发 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感染性疾病 多脏器损害 布尼亚病毒 主要表现
下载PDF
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并发心房颤动2例
7
作者 李阿利 燕飞 +1 位作者 刘均艳 陈华忠 《中国乡村医药》 2016年第7期51-52,共2页
新型布尼亚病毒是我国新发现的布尼亚病毒科白岭病毒属的新病毒,并证实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与该病毒感染相关[1].自2011年6月我科确诊了浙江省首例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引起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例以来[2],我院确诊新型... 新型布尼亚病毒是我国新发现的布尼亚病毒科白岭病毒属的新病毒,并证实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与该病毒感染相关[1].自2011年6月我科确诊了浙江省首例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引起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例以来[2],我院确诊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病例数日渐增多,现报道两例继发心房颤动病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感染 心房颤动 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布尼亚病毒 并发 病例数 新病毒 浙江省
下载PDF
优质护理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8
作者 施爽爽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2期0028-0031,共4页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治疗中要注意护理管理,对患者的护理价值分析,并且要对优质护理措施实施的意义进行分析,探究这种措施实施的具体方法和价值。方法 研究时间为2022年1月~2023年9月,研究对象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对优质护理...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治疗中要注意护理管理,对患者的护理价值分析,并且要对优质护理措施实施的意义进行分析,探究这种措施实施的具体方法和价值。方法 研究时间为2022年1月~2023年9月,研究对象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对优质护理措施价值评估。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肝功能直接胆红素(umol/L)、天冬氨酸转氨酶(U/L)、丙氨酸转氨酶(U/L)干预前没有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肝功能有差异,(P=0.001/0.001/0.003<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依从度96.00(48/50)和86.00(43/50),有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有差异(P<0.05)。两组护理满意度为94.00%(47/50)和80.00%(40/50),有差异,(P=0.001<0.05)。结论 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护理管理中采取优质护理措施可以改善患者肝功能,患者的依从度比较高,对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高,这种推广在临床上应用有较大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护理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 护理管理
下载PDF
高压氧治疗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并发脑炎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9
作者 虞邦映 李阿利 +1 位作者 陈华忠 樊留博 《中国现代医生》 2017年第25期132-134,共3页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是由一种新布尼亚科病毒引起的疾病,以发热、血小板减少和多脏器功能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该病发病急,病情进展快,病死率约12%~30%,部分患者病情加重会出现神志不清、抽搐、烦躁等神经系统症状。我院近1年来收治...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是由一种新布尼亚科病毒引起的疾病,以发热、血小板减少和多脏器功能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该病发病急,病情进展快,病死率约12%~30%,部分患者病情加重会出现神志不清、抽搐、烦躁等神经系统症状。我院近1年来收治了1例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引起脑炎患者,采用高压氧配合临床的综合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回顾性分析患者的诊治经过并进行文献复习,提高对该疾病合并脑炎的认识及诊治,做到早诊断,早治疗,以降低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布尼亚病毒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高压氧 脑炎
下载PDF
台州市COVID-19患者临床及随访情况分析
10
作者 葛政明 洪卢晓 何泽宝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22年第10期924-928,共5页
目的分析台州市COVID-19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出院后随访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101例COVID-19确诊患者的一般情况、实验室检查指标、胸部CT等,并比较重型和普通型COVID-19患者间的临床指标。追踪出院后患者2周、4周复诊情况。结果101例COVID... 目的分析台州市COVID-19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出院后随访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101例COVID-19确诊患者的一般情况、实验室检查指标、胸部CT等,并比较重型和普通型COVID-19患者间的临床指标。追踪出院后患者2周、4周复诊情况。结果101例COVID-19确诊病例中重型28例(27.72%)、普通型73例(72.28%);39例(38.61%)有湖北疫区接触史,55例有家属患病,平均潜伏期6.90 d,平均确诊时间4.51 d,平均年龄(48.28±13.88)岁,男性多于女性(3∶2)。重型患者更多的出现发热、咳嗽、咳痰、肌肉酸痛、气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10.61、10.61、4.63、7.25、15.30,P均<0.05),重型患者CD^(4+)、CD^(8+)、CD^(4+)/CD^(8+)、CD^(3+)T细胞均低于普通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分别=-3.33、-1.99、-2.87、-3.79,P均<0.05),IL-6、IL-10则高于普通型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分别=3.22、3.09,P均<0.05)。核酸平均转阴时间25 d,随访2周发现20例(19.80%)患者新冠核酸再次阳性,均无症状,胸部CT病灶均明显吸收,随访4周仍有3例(2.97%)患者核酸阳性。结论重型患者临床症状重,免疫细胞下降程度大,机体免疫损伤程度重。出院患者仍有一定的新冠核酸复阳率,因此出院后需要继续隔离观察,同时复查新冠核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VID-19 临床特征 随访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及糖脂代谢和血清炎症因子的关系
11
作者 燕飞 吴春松 +2 位作者 刘均艳 陈妤 徐飞飞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07-1011,共5页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及糖脂代谢、血清炎症因子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9月-2022年9月386例于临海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健康体检人群的临床资料,根据所选研究对象13C-尿素呼气试验结果将其分为Hp...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及糖脂代谢、血清炎症因子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9月-2022年9月386例于临海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健康体检人群的临床资料,根据所选研究对象13C-尿素呼气试验结果将其分为Hp感染阳性组(124例,13C-尿素呼气试验阳性参考值≥4)、Hp感染阴性组(262例,13C-尿素呼气试验阳性参考值<4)。比较两组一般资料、糖脂代谢、肝功能指标及炎症因子水平,并予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Hp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Hp感染阳性组NAFLD发生率为44.35%,高于Hp感染阴性组的24.05%(P<0.05);Hp感染阳性组全血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2h血糖(2hPG)、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水平均高于Hp感染阴性组(P<0.05);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低于Hp感染阴性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NAFLD、全血FPG、2hPG、血清LDL-C、TG、IL-6、IL-10、TNF-α、IFN-γ高表达及血清HDL-C低表达是Hp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Hp感染与NAFLD相关,且其可引起糖脂代谢紊乱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异常变化,临床可据此及时筛查并治疗Hp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感染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炎症因子 糖脂代谢 健康体检人群 13C-尿素呼气试验
原文传递
利福喷丁胶囊联合盐酸乙胺丁醇治疗肺结核的临床疗效分析
12
作者 李梅梅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4期0076-0078,共3页
分析不同药物治疗肺结核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2月-2023年2月时间段内我院收治的50例肺结核患者,回顾行分析临床资料,随机划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实施不同治疗方案。将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分组比较。结果 观察组疾病治疗有效性较对照... 分析不同药物治疗肺结核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2月-2023年2月时间段内我院收治的50例肺结核患者,回顾行分析临床资料,随机划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实施不同治疗方案。将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分组比较。结果 观察组疾病治疗有效性较对照组高,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观察组患者IL-6(166.37±40.53)ng/ml、IFN-Υ(26.81±4.25)ug/ml、TNF-ɑ(225.63±36.86)ug/ml与对照组患者IL-6(165.38±41.13)ng/ml、IFN-Υ(25.57±4.64)ug/ml、TNF-ɑ(223.15±36.27)ug/ml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IL-6(35.29±9.69)ng/ml、IFN-Υ(10.24±2.05)ug/ml、TNF-ɑ(89.23±14.26)ug/ml较对照组患者IL-6(80.23±10.76)ng/ml、IFN-Υ(16.70±2.38)ug/ml、TNF-ɑ(138.62±19.57)ug/ml低,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25例患者发生血小板减少、肝功能损伤、胃肠道反应、神经功能损伤占比4.00%(1/25)、0.00%(0/25)、0.00%(0/25)、0.00%(0/25)较对照组25例患者发生血小板减少、肝功能损伤、胃肠道反应、神经功能损伤占比4.00%(1/25)、4.00%(1/25)、4.00%(1/25)、4.00%(1/25)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 肺结核采用利福喷丁胶囊联合盐酸乙胺丁醇有助于治疗有效性的进一步提升,同时在改善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和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方面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福喷丁胶囊 盐酸乙胺丁醇 肺结核 临床疗效
下载PDF
优质护理模式下人性化护理干预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中的应用
13
作者 张玲萍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6期0138-0140,共3页
优质护理模式下人性化护理干预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以我院2021年1月到2023年1月收诊的100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为对象,对优质护理模式下的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价值进行分析。结果 护理前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焦虑评... 优质护理模式下人性化护理干预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以我院2021年1月到2023年1月收诊的100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为对象,对优质护理模式下的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价值进行分析。结果 护理前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68.45±5.65、44.52±3.12、69.58±6.32、43.12±3.06和68.74±5.58、56.32±4.32、69.75±6.38、54.26±4.26,有差异,(P<0.05)。心理领域、生活领域、社会领域、环境领域、独立性领域维度的评分分别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理后88.45±4.21分、87.45±4.25分、89.45±4.32分、90.32±4.32分、90.45±4.38分和74.58±4.12分、75.45±4.13分、76.45±4.26分、78.45±4.57分、79.40±4.62分,有差异,(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依从性评估用药情况、定期复查、生活方式、总分3.35±0.65分、3.45±0.54分、3.58±0.45分、3.63±0.48分和3.26±0.68分、2.38±0.61分、2.46±0.68分、2.85±0.67分,有差异,(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很满意、一般满意、满意度、不满意90.00(45/50)、4.00(2/50)、6.00(3/50)、94.00(47/50)和72.00(36/50)、8.00(4/50)、20.00(10/50)、80.00(40/50),P=0.001、0.047、0.001、0.001,有差异,(P<0.05)。结论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优质护理模式下人性化护理干预实施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负面情绪与生活质量,患者对治疗工作更为依从,对护理工作十分满意,有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护理模式 人性化护理干预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 应用
下载PDF
影响脓毒血症输血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分析
14
作者 郑倩倩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2期0056-0059,共4页
分析脓毒血症输血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随机选择2018年11月-2021年11月脓毒血症患者18例,并根据患者是否输血设置成A组(输血,6例)、B组(未输血,12例),将2组的相关指标进行对比分析。根据患者是否出现脓毒症休克将A组设置成A1组(死... 分析脓毒血症输血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随机选择2018年11月-2021年11月脓毒血症患者18例,并根据患者是否输血设置成A组(输血,6例)、B组(未输血,12例),将2组的相关指标进行对比分析。根据患者是否出现脓毒症休克将A组设置成A1组(死亡,2例)和A2组(未死亡,4例)、A3组(休克,1例)和A4组(未休克,5例)。对脓毒血症患者输血预后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在Hb、PCT、CRP、APTT、Fib、LAC、住院天数指标中,A组为(74.45±15.78)g/L、(13.75±27.20)ng/mL、(80.41±81.94)mg/mL、(43.41±22.65)s、(3.02±1.74)g/L、(3.45±4.21)mmol/L、(20.65±18.75)d,B组为(100.30±21.96)g/L、(6.78±18.10)ng/mL、(46.63±67.90)mg/mL、(33.32±12.85)s、(4.02±1.78)g/L、(1.96±2.74)mmol/L、(14.11±10.98)d,A组和B组患者相比,2者差异显著,(P<0.05)。经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发现,脓毒血症输血患者预后受到自身Hb水平和红细胞储存天数的影响。结论 脓毒血症输血患者预后受到患者自身Hb水平和红细胞储存天数的影响。因此,脓毒血症患者在输注红细胞时应尽量选择具有较短储存时间的红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血症 输血 预后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促肝细胞生长素治疗重症肝炎致严重不良反应2例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素云 金桂仙 +1 位作者 冯江 林巧燕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1期4047-4048,共2页
病例1患者男,65岁,农民。因乏力、腹胀、纳差、尿黄1周,拟诊为“病毒性肝炎,戊型,急性黄疸型”人院。无药物过敏史。人院时神志清,精神软,皮肤巩膜黄染明显,生命体征正常,心肺无异常,腹软,肝右肋下3cm,质软,有触痛,肝区... 病例1患者男,65岁,农民。因乏力、腹胀、纳差、尿黄1周,拟诊为“病毒性肝炎,戊型,急性黄疸型”人院。无药物过敏史。人院时神志清,精神软,皮肤巩膜黄染明显,生命体征正常,心肺无异常,腹软,肝右肋下3cm,质软,有触痛,肝区有叩击痛。血化验:A坍2170U/L,AST1762U/L,TB180μmol/L,DB129.1μmol/L,IB50.9μmol/L,HEV-IgM(+),PT14.9s,血常规正常,尿常规:尿胆红素(++),尿胆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肝炎 促肝细胞生长素 严重不良反应 治疗 病毒性肝炎 急性黄疸型 药物过敏史 巩膜黄染
下载PDF
HBV相关肝病患者外周血NK细胞PD-1、Tim-3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9
16
作者 赵小瑜 周妮 +3 位作者 汤永志 林希 陈华忠 朱坚胜 《医学研究杂志》 2017年第5期51-54,59,共5页
目的了解HBV相关肝病患者外周血NK细胞表面PD-1、Tim-3的表达情况,探讨PD-1和Tim-3的表达与血清HBV-DNA载量的相关情况。方法选择HBV感染相关肝病患者74例,其中CHB患者30例,LC患者24例,HCC患者20例,健康对照18例。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NK... 目的了解HBV相关肝病患者外周血NK细胞表面PD-1、Tim-3的表达情况,探讨PD-1和Tim-3的表达与血清HBV-DNA载量的相关情况。方法选择HBV感染相关肝病患者74例,其中CHB患者30例,LC患者24例,HCC患者20例,健康对照18例。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NK细胞表面PD-1、Tim-3表达,荧光定量PCR检测HBV-DNA量,ELISA法检测细胞因子分泌水平。统计各组患者PD-1和Tim-3的表达率,比较各组差异,分析其与病情的相关性。结果 CHB、LC、HCC组外周血NK细胞表面PD-1和Tim-3的表达率分别为34.46%±7.31%、59.09%±12.35%、61.49%±15.26%和19.18%±6.05%、28.64%±11.20%、31.24%±11.85%,均高于对照组(P<0.01),LC组和HCC组明显高于CHB组(P<0.01),LC组和HCC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在CHB组,PD-1的表达率与HBV-DNA呈负相关关系(R=-0.437,P=0.033)。CHB、LC、HCC各组血清中细胞因子TNF-α和IFN-γ水平分别为0.66±0.63、0.75±0.66、0.85±0.71和1.76±0.88、1.83±1.23、1.60±0.53,均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结论 HBV相关肝病患者NK细胞表面PD-1、Tim-3表达均增加,且与病情严重程度有关,增加表达的PD-1与血清HBV-DNA载量存在负相关性,HBV肝病各组血清TNF-α、IFN-γ分泌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自然杀伤细胞 程序性死亡受体-1 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
下载PDF
认知行为干预对肺癌化疗患者癌性疲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9
17
作者 朱丽 侯幼华 +2 位作者 黄依馨 林玲 吕冬青 《中国现代医生》 2018年第21期89-92,共4页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肺癌化疗患者癌性疲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0月在我院化疗的肺癌患者共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两组患者均予以常规肺癌化疗,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肺癌化疗患者癌性疲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0月在我院化疗的肺癌患者共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两组患者均予以常规肺癌化疗,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认知行为干预。两组患者均干预6个月,分别在干预前后评估癌性疲乏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干预6个月后,两组患者PES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下降(P<0.05或P<0.01),且治疗后观察组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两组患者生活质量SF-36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上升(P<0.05或P<0.01),且观察组患者上升幅度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结论认知行为干预用于肺癌化疗患者的疗效优于常规干预,能显著减轻患者的癌性疲乏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化疗 认知行为干预 癌性疲乏 生活质量
下载PDF
拉米夫定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的2年随访观察 被引量:6
18
作者 陈华忠 王赓歌 余彤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5期2382-2384,共3页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病人的疗效。方法22例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患者均给予拉米夫定片100mg/d,口服治疗18月以上,最长约36月。最初2 ̄8周给予复方甘草酸单胺、白蛋白及利尿剂等对症治疗。不采用其他抗病毒、抗纤维...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病人的疗效。方法22例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患者均给予拉米夫定片100mg/d,口服治疗18月以上,最长约36月。最初2 ̄8周给予复方甘草酸单胺、白蛋白及利尿剂等对症治疗。不采用其他抗病毒、抗纤维化、降酶等药物治疗。3例发生YMDD变异患者给予阿德福韦或拉米夫定加保肝治疗。定期检测肝功能、HBV-DNA、免疫学标志、肝纤维化指标等。结果拉米夫定治疗6月时能有效抑制HBV-DNA,患者肝功能各项指标均有一定改善。治疗12和24个月除发生YMDD变异的患者外,患者肝纤维化指标明显下降,生物化学完全应答。结论拉米夫定能减轻肝硬化失代偿患者的肝病严重程度,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时间,近期疗效满意。但长期应用拉米夫定有发生病毒变异、病情加重,甚至危及生命可能。发生病毒变异后应及时选用新的抗病毒药,并积极进行保肝治疗,以免出现危及生命的严重后果。拉米夫定的长期疗效仍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肝硬化 拉米夫定
下载PDF
复方鳖甲软肝片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肝后肝硬化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15
19
作者 邵辉 陈晶艳 陈华忠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2017年第6期122-123,共2页
目的 研究复方鳖甲软肝片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肝后肝硬化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浙江省台州医院2014年6月-2016年12年收治的100例乙肝后肝硬化患者为本次研究过程中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2组,每组患者各为5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 目的 研究复方鳖甲软肝片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肝后肝硬化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浙江省台州医院2014年6月-2016年12年收治的100例乙肝后肝硬化患者为本次研究过程中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2组,每组患者各为5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恩替卡韦治疗,试验组患者进行复方鳖甲软肝片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比较分析2组患者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2.0%,试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呕吐2例,不良反应率为4.0%,对照组呕吐、头痛9例,不良反应率为18.0%.试验组不良反应率(4.0%)显著低于对照组(1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鳖甲软肝片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肝后肝硬化临床效果较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不良反应率,安全性较高,具有临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鳖甲软肝片 恩替卡韦 乙肝后肝硬化 安全性
下载PDF
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致分裂样精神障碍反应1例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素云 邵辉 +2 位作者 陈晶 林巧燕 陈华忠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932-1932,共1页
患者女,57岁,因“乏力3年.再发2周”于2010年12月7日以“慢性中度乙型病毒性肝炎”收住病房。患者3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乏力、纳差,查肝功能异常,在当地医院予“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护肝抗病毒治疗后好转,定期复查肝功能无明... 患者女,57岁,因“乏力3年.再发2周”于2010年12月7日以“慢性中度乙型病毒性肝炎”收住病房。患者3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乏力、纳差,查肝功能异常,在当地医院予“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护肝抗病毒治疗后好转,定期复查肝功能无明显异常。半年前查肝功能正常、HBV—DNA低于检测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裂样精神障碍 雷贝拉唑钠 肠溶胶囊 乙型病毒性肝炎 肝功能异常 反应 抗病毒治疗 阿德福韦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