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级显微外科淋巴管-静脉吻合术治疗头面部淋巴水肿:病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1
作者 任振虎 顾仕林 +3 位作者 季彤 何悦 张志愿 郑有卯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23年第3期306-308,共3页
近年来,四肢及躯干淋巴水肿的外科治疗逐步受到关注,但头面部淋巴水肿的关注度较低。本文报告1例超级显微外科技术下淋巴管-静脉吻合术(lymphatic-venous anastomosis,LVA)治疗头面部淋巴水肿病例,并结合相关文献,就其发生机制、临床表... 近年来,四肢及躯干淋巴水肿的外科治疗逐步受到关注,但头面部淋巴水肿的关注度较低。本文报告1例超级显微外科技术下淋巴管-静脉吻合术(lymphatic-venous anastomosis,LVA)治疗头面部淋巴水肿病例,并结合相关文献,就其发生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进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面部淋巴水肿 淋巴管-静脉吻合术 超级显微外科
原文传递
交互性带教在手足外科新护士临床教育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蒋燕飞 易利奇 张亚萍 《中国乡村医药》 2022年第2期66-67,共2页
目的观察基于迷你临床演练评估(Mini-CEX)的交互性带教在手足外科新护士临床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该院手足外科新护士28人,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4人。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方法,观察组采用交互性带教方... 目的观察基于迷你临床演练评估(Mini-CEX)的交互性带教在手足外科新护士临床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该院手足外科新护士28人,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4人。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方法,观察组采用交互性带教方法。比较两组新护士Mini-CEX评价量表评分、专科理论与操作技能考核评分及对带教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面谈、体格检查、人文关怀、临床判断、沟通技能、组织效能、整体表现评分高于对照组,专科理论、操作技能考核评分及对带教的总满意者占比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交互性带教方式有利于提升手足外科新护士的临床实践能力,提高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改善临床教学质量,并提高带教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迷你临床演练评估 交互性带教 手足外科 新护士
下载PDF
手指末节离断再植术中微型静脉皮瓣修复皮肤软组织缺损临床效果分析
3
作者 黄振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0024-0026,共3页
本研究旨在深入了解微型静脉皮瓣修复手术在治疗手指末节断裂并伴有软组织缺损的患者时的治疗效果。在2020年1月至2023年6月期间,我们随机选择了我院收治的末节离断并伴有软组织缺损的患者进行研究,共计85例,并将其分为研究组(43例)和... 本研究旨在深入了解微型静脉皮瓣修复手术在治疗手指末节断裂并伴有软组织缺损的患者时的治疗效果。在2020年1月至2023年6月期间,我们随机选择了我院收治的末节离断并伴有软组织缺损的患者进行研究,共计85例,并将其分为研究组(43例)和参照组(42组)。在这项研究中,对实验组患者实施了微型静脉皮瓣手术,而参照组患者则接受了邻指皮瓣手术。本研究旨在比较这两组患者在皮瓣愈合、手指关节活动范围、受伤手指的感觉功能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对比两组皮瓣愈合率,未发现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的关节活动功能表现出了显著的优越性,其优良率高达95.34%(41/43),远高于参照组的76.19%(32/42),并且这种差异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意义(P<0.05);研究小组的感官功能表现出了显著的优越性,其优良率高达93.02%(40/43),远高于参照组的71.42%(30/42),并且这种差异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意义(P<0.05);对于两组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未发现任何显著差异(P>0.05)。结论 对于手指末端断裂并伴随软组织损伤的病人,采用微型静脉皮瓣修复技术可以显著提高关节的活动和感觉功能,其效果远胜于使用邻近的指皮瓣修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静脉皮瓣修复术 手指末节离断 皮肤软组织 效果分析
下载PDF
阶段性康复护理干预在手外伤带蒂皮瓣术后患者护理中应用价值
4
作者 郑秀秀 陈妮妮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4期0129-0132,共4页
对比不同护理介入到行手外伤带蒂皮瓣术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研究时间段为2021年9月-2023年9月,研究对象为在我院接受手外伤带蒂皮瓣术治疗的8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急于不同护理。比较效果。结果 观察组应用效果较对照组优异,(P... 对比不同护理介入到行手外伤带蒂皮瓣术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研究时间段为2021年9月-2023年9月,研究对象为在我院接受手外伤带蒂皮瓣术治疗的8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急于不同护理。比较效果。结果 观察组应用效果较对照组优异,(P<0.05)。结果 阶段性康复护理措施应用在接受带蒂皮瓣术治疗手外伤患者护理中能够起到良好效果,其有助于恢复患者的关节功能,减轻其疼痛严重程度,有效减少其发生相关并发症风险,使手术治疗效果得到有效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阶段性康复护理干预 手外伤带蒂皮瓣术 应用价值
下载PDF
盐酸左氧氟沙星滴耳液联合地塞米松注射液治疗中耳炎的疗效观察
5
作者 潘佳欢 郑敏翔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9期0072-0074,共3页
观察中耳炎采用不同药物治疗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3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中耳炎患者临床资料,随机设置成观察组(盐酸左氧氟沙星滴耳液联合地塞米松注射液)和对照组(盐酸左氧氟沙星滴耳液)。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中耳炎采用不同药物治疗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3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中耳炎患者临床资料,随机设置成观察组(盐酸左氧氟沙星滴耳液联合地塞米松注射液)和对照组(盐酸左氧氟沙星滴耳液)。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性、炎症介质、听力阈值和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存在显著优势,(P<0.05)。结论 中耳炎患者在采用盐酸左氧氟沙星滴耳液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地塞米松注射液,有助于治疗有效性和安全性的提高,同时在减轻血清炎症介质水平以及降低听力阈值和生存质量方面也能够产生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左氧氟沙星滴耳液 地塞米松注射液 中耳炎 临床疗效
下载PDF
胫腓神经麻醉下针刀治疗足跟痛的疗效观察
6
作者 郑敏翔 潘佳欢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1期0060-0062,共3页
研究的工作主要旨在深入系统细致地全面探究分析了在胫腓神经麻醉方法指导作用下产生的采用下针刀技术进行治疗后的足跟隐痛问题的临床实际疗效。方法目的与原则研究目的方法的选取主要参考选择了于我院2020年6月间至2022年6月间共三年... 研究的工作主要旨在深入系统细致地全面探究分析了在胫腓神经麻醉方法指导作用下产生的采用下针刀技术进行治疗后的足跟隐痛问题的临床实际疗效。方法目的与原则研究目的方法的选取主要参考选择了于我院2020年6月间至2022年6月间共三年临床阶段收治了解到情况的共近80例的慢性足跟痛症的患者,并在同时还依据信封法的基本原则而将按其病程分组均可再分为两个治疗常规组及四个试验治疗常规组,各含病例约40例。常规组术中可以采用足底神经局部麻醉下的下针刀穿刺法治疗,试验组手术中则还可酌情采用胫腓神经麻醉后的局部下针刀治疗。对这对两组麻醉患者的体表平均静脉麻醉和镇痛麻醉效果的评价指数(包括麻醉起效时间、持续阻滞时间、拔管时间、下床活动时间)等指标、健康状态及术后生活质量指数等(使用SF-36评分)各项指标以及这两组病人不同麻醉疼痛耐受时间段范围内的病人的体表平均静脉总动脉静压峰值指数和平均总心率指标分别进行了作进行了比较。结果我们发现在以上两个临床试验组病人评价中,患者的持续麻醉起效的时间、持续的脊髓阻滞时间、拔管的时间评分和下床活动的持续时间评分结果均是远要优于其他临床试验常规组评价的(P<0.05)平均值。结论 研究认为在足跟痛的手术治疗中,胫腓神经麻醉下采用针刀依然是更为理想的方案。这一方案不仅可以保证患者生命体征的稳定性,加强麻醉的效果,还能够对患者后续的生活质量进行改善。因此,这一手术方案值得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刀 局部封闭 足跟痛
下载PDF
束束缝合联合逐层梳理缝合法治疗急性闭合跟腱断裂 被引量:3
7
作者 顾仕林 王成 +1 位作者 何冰心 郑有卯 《临床骨科杂志》 2022年第6期890-893,共4页
目的 探讨束束缝合联合逐层梳理缝合法治疗急性闭合跟腱断裂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束束缝合联合逐层梳理缝合法治疗21例急性闭合跟腱断裂患者。末次随访时采用AOFAS踝关节评分、疼痛VAS评分、膝关节活动度、踝关节活动度评价疗效。结果... 目的 探讨束束缝合联合逐层梳理缝合法治疗急性闭合跟腱断裂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束束缝合联合逐层梳理缝合法治疗21例急性闭合跟腱断裂患者。末次随访时采用AOFAS踝关节评分、疼痛VAS评分、膝关节活动度、踝关节活动度评价疗效。结果 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23(15.0±4.3)个月。术后切口均甲级愈合,无切口感染、皮肤坏死或感觉麻木以及腓肠神经损伤等症状。末次随访:MRI检查显示跟腱连续性存在,跟腱T_(1)WI中等信号影,PDWI+FS序列呈中等信号影;AOFAS踝关节评分86~98分,其中优15例,良6例;疼痛VAS评分0~2分;膝关节屈曲113°~135°、伸直0°~10°;踝关节背伸20°~30°、跖屈30°~40°。结论 束束缝合联合逐层梳理缝合法治疗急性闭合跟腱断裂有利于术后踝关节功能的恢复,患者可早期功能锻炼,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腱断裂 手术切口 束束缝合 逐层梳理缝合法
下载PDF
Pannx1通道阻滞剂对急性癫痫小鼠海马谷氨酸能神经元电生理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倪红 郑卜真 +4 位作者 王恩 柯绍发 马传花 王皖芬 罗莎 《浙江医学》 CAS 2021年第11期1160-1163,共4页
目的研究Pannx1通道阻滞剂对急性癫痫小鼠海马谷氨酸能神经元电生理变化的影响。方法将45只C57 Thy1-YFP小鼠分为癫痫组、Pannx1组和对照组,各15只。Pannx1组在建模前1 h予腹腔注射甲氟喹溶液,癫痫组、Pannx1组建模成功后,3组小鼠直接... 目的研究Pannx1通道阻滞剂对急性癫痫小鼠海马谷氨酸能神经元电生理变化的影响。方法将45只C57 Thy1-YFP小鼠分为癫痫组、Pannx1组和对照组,各15只。Pannx1组在建模前1 h予腹腔注射甲氟喹溶液,癫痫组、Pannx1组建模成功后,3组小鼠直接断头取脑,制作脑片,在人工脑脊液中孵育后,利用膜片钳技术,进行电位记录。观察并比较3组小鼠海马谷氨酸能神经元动作电位峰间距(ISI)和自发兴奋性突触后电流(sEPSC)的间隔和幅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癫痫组ISI值明显缩短,sEPSC间隔缩短、幅度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Pannx1组较癫痫组ISI值延长,sEPSC间隔增大、幅度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急性癫痫小鼠海马谷氨酸能神经元兴奋性升高;使用甲氟喹后有抗癫痫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谷氨酸能神经元 Pannx1通道阻滞剂 甲氟喹
下载PDF
甲氟喹对急性癫痫小鼠认知功能的影响研究
9
作者 倪红 郑卜真 +4 位作者 王恩 柯绍发 王皖芬 马传花 罗莎 《浙江医学》 CAS 2021年第24期2627-2630,共4页
目的探讨甲氟喹对急性癫痫小鼠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30只C57 Thy1-YFP小鼠随机分为癫痫组、甲氟喹组和对照组。前2组小鼠采用匹鲁卡品腹腔注射建立癫痫模型,建模前甲氟喹组腹腔注射甲氟喹注射液,其余2组腹腔注射0.9%氯化钠注射液。建... 目的探讨甲氟喹对急性癫痫小鼠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30只C57 Thy1-YFP小鼠随机分为癫痫组、甲氟喹组和对照组。前2组小鼠采用匹鲁卡品腹腔注射建立癫痫模型,建模前甲氟喹组腹腔注射甲氟喹注射液,其余2组腹腔注射0.9%氯化钠注射液。建模成功后利用Morris水迷宫实验测定并比较3组小鼠的认知功能,主要指标包括逃避潜伏期和穿越平台次数。结果定位航行试验第1天,癫痫组、甲氟喹组小鼠逃避潜伏期均明显长于对照组(均P<0.05),而癫痫组与甲氟喹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2~5天,癫痫组、甲氟喹组小鼠逃避潜伏期均明显长于对照组(均P<0.05),但甲氟喹组均短于癫痫组(均P<0.05)。第6天空间探索试验中,癫痫组、甲氟喹组小鼠穿越平台次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均P<0.05),但甲氟喹组多于癫痫组(P<0.05)。结论甲氟喹控制小鼠癫痫发作的同时,还能改善其空间学习及记忆能力,显著提高癫痫小鼠的认知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谷氨酸能神经元 Pannx1通道阻断剂 甲氟喹 认知功能
下载PDF
吻合动静脉的耳轮离断再植术10例治疗体会
10
作者 郭宇华 郑有卯 +1 位作者 吴立志 梁璐 《中国乡村医药》 2021年第7期3-4,共2页
耳廓突出于头面部,位置表浅,易受外伤,组织菲薄,外形特殊,再植难度较大,术后坏死,影响患者容貌。我们采用吻合动静脉的耳轮离断再植术治疗耳轮离断10例,获得满意效果,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我院手足外科2012年5月至2020年1月收... 耳廓突出于头面部,位置表浅,易受外伤,组织菲薄,外形特殊,再植难度较大,术后坏死,影响患者容貌。我们采用吻合动静脉的耳轮离断再植术治疗耳轮离断10例,获得满意效果,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我院手足外科2012年5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耳轮离断患者10例,均急诊行吻合动静脉的耳轮离断再植术。男7例,女3例;年龄15~58岁,平均38岁;其中锐器切割伤、咬伤各3例,车祸伤、重物砸伤各2例。伤后就诊时间2.5~6.0小时,平均住院10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静脉 伤后就诊时间 耳轮 离断再植术 手足外科 治疗体会 车祸伤 临床资料
下载PDF
内镜逆行阑尾炎治疗术20例护理配合
11
作者 林佳佳 陈姬雅 杨里里 《中国乡村医药》 2017年第21期72-73,共2页
急性阑尾炎是最常见的急腹症,临床上除抗感染治疗外,开腹或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是最主要的手段。然而,人们发现阑尾能够分泌多种物质(如消化酶、激素等)、调节肠道菌群,并对多种疾病(如恶性淋巴瘤、肠癌等)具有免疫功能[1]。因此,我院对... 急性阑尾炎是最常见的急腹症,临床上除抗感染治疗外,开腹或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是最主要的手段。然而,人们发现阑尾能够分泌多种物质(如消化酶、激素等)、调节肠道菌群,并对多种疾病(如恶性淋巴瘤、肠癌等)具有免疫功能[1]。因此,我院对急慢性阑尾炎患者行内镜下逆行阑尾炎治疗术(ERAT),手术安全,患者恢复时间短,痛苦少,疗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阑尾炎 内镜逆行 治疗术 护理配合 急慢性阑尾炎 抗感染治疗 阑尾切除术 恶性淋巴瘤
下载PDF
经皮微创小切口联合富血小板血浆治疗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疗效评价 被引量:1
12
作者 金岩泉 郑杰 +1 位作者 欧阳代明 郭翱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1年第10期953-955,共3页
跟腱是人体最大的肌腱群,即腓肠肌和比目鱼肌肌腹下端移行的腱性结构,止于跟骨结节,是人体最粗最大的肌腱之一,对机体行走、站立和维持平衡有着重要意义。据流行病学统计,跟腱断裂发生率18/10万,男性多于女性,年龄在30-50岁之间,约占运... 跟腱是人体最大的肌腱群,即腓肠肌和比目鱼肌肌腹下端移行的腱性结构,止于跟骨结节,是人体最粗最大的肌腱之一,对机体行走、站立和维持平衡有着重要意义。据流行病学统计,跟腱断裂发生率18/10万,男性多于女性,年龄在30-50岁之间,约占运动损伤的6%-18%^([1])。运动中的超负荷张力是跟腱断裂的直接原因,而诸如跟腱退行性改变、结缔组织病以及治疗中使用糖皮质激素、喹诺酮等药物也是重要影响因素,此外还包括直接外伤。富血小板血浆因含有大量的生长因子,故被作为修复组织损伤的新兴疗法,在口腔、烧伤、整形、骨科领域应用广泛,对辅助治疗慢性难愈性创面^([2])、膝关节骨性关节炎^([3])及肩袖损伤^([4])等有效,而关于这方面的基础研究及动物模型^([5-6])也有较多报道,这为本研究提供了可靠的临床及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 富血小板血浆 跟腱断裂
下载PDF
抗生素骨水泥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
13
作者 陶伟业 蒋燕飞 《健康研究》 CAS 2022年第1期114-117,120,共5页
目的探讨抗生素骨水泥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临床价值。方法将糖尿病足溃疡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采用常规清创和负压封闭引流治疗,观察组创面加用抗生素骨水泥覆盖。治疗前和治疗3、7、15 d后,观察2组患者创面细菌培养阳性数;比较2组... 目的探讨抗生素骨水泥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临床价值。方法将糖尿病足溃疡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采用常规清创和负压封闭引流治疗,观察组创面加用抗生素骨水泥覆盖。治疗前和治疗3、7、15 d后,观察2组患者创面细菌培养阳性数;比较2组治疗前和治疗15 d后足背动脉血流速度、血管内径、阻力指数(RI)及搏动指数(PI)、血清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皮生长因子(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含量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计算肉芽组织面积、覆盖率和生长率;记录2组住院时间、手术次数和创面完全愈合时间。结果治疗3 d、7 d、15 d后,2组创面细菌培养阳性数明显降低,且观察组各时间点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手术次数和创面完全愈合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肉芽组织面积、覆盖率、生长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炎症因子水平下降,血流动力学指标及VEGF、EGF、bFGF水平升高,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生素骨水泥治疗可减少糖尿病足溃疡患者的住院时间,纠正血流动力学异常,加速创口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骨水泥 糖尿病足溃疡 感染 炎症反应
下载PDF
游离鱼际穿支皮瓣修复手指指腹缺损 被引量:1
14
作者 郑有卯 宋达疆 +3 位作者 杨洋 王艺霖 王成 黄文华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63-167,共5页
目的探讨游离鱼际穿支皮瓣在手指外伤性指腹缺损修复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9年9月-2021年11月,浙江省台州医院手足外科对79例手指外伤导致指腹缺损患者行游离鱼际穿支皮瓣移植修复手术。本组男51例,女28例,年龄17~52(37.5±5.2)... 目的探讨游离鱼际穿支皮瓣在手指外伤性指腹缺损修复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9年9月-2021年11月,浙江省台州医院手足外科对79例手指外伤导致指腹缺损患者行游离鱼际穿支皮瓣移植修复手术。本组男51例,女28例,年龄17~52(37.5±5.2)岁,其中示指指腹缺损34例、中指15例、环指26例、小指4例。所有病例均采用游离鱼际穿支皮瓣进行修复,皮瓣面积为2.0 cm×2.5 cm~3.0 cm×3.5cm。所有鱼际穿支皮瓣以鱼际区域的穿支动脉和皮下浅静脉为蒂,分别与指掌侧固有动脉和指背静脉吻合,同时携带皮下神经与指掌侧固有神经缝接以重建皮瓣感觉。术中发现,27例鱼际优势穿支来源于桡动脉掌浅支,21例来源于掌浅弓,11例来源于拇指指掌侧固有动脉掌指关节穿支,10例来源于桡动脉,10例来源于拇主要动脉。本组皮瓣携带的神经来源于桡神经浅支24例、前臂外侧皮神经终末支22例、正中神经掌侧支33例。手术时间为(96.7±10.7) min。皮瓣供区全部直接闭合,无需植皮。随访方法大部分为门诊,外地及不方便来院的患者采用电话或微信方式进行。结果本组穿支皮瓣均完全成活,皮瓣供区均顺利愈合。随访时间为(20.5±3.8)个月,修复手指指腹外形不臃肿,质地满意,皮瓣TPD为(5.6±0.9) mm,皮瓣供区仅遗留线形瘢痕,鱼际功能无明显影响。结论鱼际穿支皮瓣血管解剖恒定,可以重建皮瓣感觉,皮瓣质地及厚度与手指相似,是一种适合用于修复手指指腹缺损的较理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际 穿支皮瓣 指腹缺损 感觉重建 显微外科技术
原文传递
手部毁损伤急诊回植修复与重建 被引量:5
15
作者 林涧 吴立志 +3 位作者 林加福 刘蔡钺 张天浩 王之江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06-208,共3页
目的报告手部严重毁损性离断急诊回植修复与重建的方法和疗效。方法自2008年5月至2017年2月,我们对45例手部严重复杂创伤患者,急诊采用不同的回植方法进行修复重建手功能。结果术后42例回植指全部存活,2例局部边缘坏死,经换药创面... 目的报告手部严重毁损性离断急诊回植修复与重建的方法和疗效。方法自2008年5月至2017年2月,我们对45例手部严重复杂创伤患者,急诊采用不同的回植方法进行修复重建手功能。结果术后42例回植指全部存活,2例局部边缘坏死,经换药创面愈合。1例再植3指,存活1指,坏死2指,行坏死指体清除,残端缝合术。经1至3年随访,42例全部存活的再植指皮肤色泽红润,感觉、捏、持、提、拉等功能和外形恢复满意,生活能够自理。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优4例、良25例、可12例、差1例,优良率为69.0%。结论利用有限的残余指体进行回植修复,重建功能,是治疗手部毁损性离断伤较为理想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损伤 显微外科手术 毁损伤 重建
原文传递
大腿远端穿支蒂螺旋桨皮瓣修复膝关节周围创面72例 被引量:5
16
作者 林涧 吴立志 +3 位作者 刘蔡钺 张天浩 王之江 张娟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27-232,共6页
目的探讨大腿远端穿支蒂螺旋桨皮瓣转位修复膝关节周围软组织缺损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1月-2019年10月,共收治膝关节周围软组织缺损72例,男43例,女29例,年龄17~83岁,缺损面积为4.0 cm×3.0 cm^22.0 cm×13.0 cm。根据大... 目的探讨大腿远端穿支蒂螺旋桨皮瓣转位修复膝关节周围软组织缺损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1月-2019年10月,共收治膝关节周围软组织缺损72例,男43例,女29例,年龄17~83岁,缺损面积为4.0 cm×3.0 cm^22.0 cm×13.0 cm。根据大腿远端穿支蒂螺旋桨皮瓣的穿支血管的起源、走行、分支、分布和血管网吻合的解剖学依据,结合膝关节周围创面缺损部位、大小、形状等特点,设计穿支皮瓣并进行修复,其中应用股外侧远端穿支蒂螺旋桨皮瓣(LDF)9例,膝降动脉穿支蒂螺旋桨皮瓣(DGF)53例,腘窝直接动脉穿支蒂螺旋桨皮瓣(DPF)10例。皮瓣切取面积为4.5 cm×3.5 cm^24.0 cm×14.0 cm,供区直接缝合或游离全厚皮片覆盖。术后采取门诊随访(78%)、电话随访(15%)和微信随访(7%),评估患者创面修复的术后疗效和皮瓣早期、后期肿胀程度。结果本组72例皮瓣,其中65例术后全部成活,7例皮瓣远端边缘坏死(LDF 2例、DGF 4例、DPF 1例),给予换药处理,术后供、受区创面完全愈合。经3~72个月随访,修复后的膝关节不臃肿畸形,色泽、弹性与周围正常皮肤接近,皮瓣TPD为7~10 mm,创面愈合瘢痕较小。根据疗效评价:满意48例(其中LDF 4例、DGF 39例、DPF 5例)、一般24例(其中LDF 5例、DGF 14例、DPF 5例)。皮瓣肿胀程度评价:早期:Ⅰ度40例(其中LDF 4例、DGF 31例、DPF 5例)、Ⅱ度20例(其中LDF 3例、DGF 14例、DPF 3例)、Ⅲ度10例(其中LDF 2例、DGF 7例、DPF 1例)、IV度2例(其中DGF 1例、DPF 1例);后期:I度55例(其中LDF 6例、DGF 41例、DPF 8例)、Ⅱ度15例(其中LDF 2例、DGF 12例、DPF 1例)、Ⅲ度2例(其中LDF 1例、DPF 1例)。根据膝关节损害的功能评定:优17例(其中LDF 2例、DGF 12例、DPF 3例)、良35例(其中LDF 4例、DGF 27例、DPF 4例)、中20例(其中LDF 3例、DGF 14例、DPF 3例),总体优良率为73%,膝关节活动和稳定性基本正常,未发现膝部疼痛影响学习和生活。结论大腿远端穿支蒂螺旋桨皮瓣转位修复膝关节周围缺损创面,疗效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桨皮瓣 穿支皮瓣 膝降动脉 腘窝直接动脉 修复
原文传递
足部严重创伤修复与重建 被引量:1
17
作者 林涧 吴立志 +3 位作者 陶文全 张天浩 王之江 林加福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SCD 2022年第5期558-564,共7页
目的探讨足部严重创伤采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与重建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11月至2019年10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崇明)和温州医科大学附属浙江省台州医院收治的足部严重创伤患者, 均采用显微外科吻合技术急诊原位... 目的探讨足部严重创伤采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与重建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11月至2019年10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崇明)和温州医科大学附属浙江省台州医院收治的足部严重创伤患者, 均采用显微外科吻合技术急诊原位回植修复+二期显微外科组织移植技术精准重建, 恢复足部功能和外形。根据足部损伤部位、范围、平面、程度等特点进行评估, 设计手术方案, 急诊在显微镜下进行患足有效清创和残余组织原位回植修复。根据患足一期组织回植成活情况, 二期采用显微外科组织移植技术精准修复缺损与功能重建。术后定期随访, 根据术后足部皮肤成活情况、色泽弹性、外观形态、供区瘢痕、皮肤感觉、感染控制、患者认可度指标进行疗效评价, 按照皮瓣肿胀4级判断标准进行足部肿胀程度评价;根据足部损伤术后疼痛程度、关节屈伸范围、畸形程度和行走能力进行足部活动功能评价。结果共选择足部严重创伤患者23例, 男15例, 女8例, 年龄17~69岁, 平均38.5岁;左足10例, 右足13例。23例中一期原位回植修复成活15例;足底内侧部分皮肤坏死给予二期植皮处理2例, 皮瓣移植修复足跟部分皮肤坏死1例, 前足底皮肤坏死伴感染2例, 皮瓣或骨皮瓣移植修复足背皮肤坏死感染合并骨缺损3例。术后23例获6~48个月随访, 平均18.5个月, 创面完全愈合, 皮肤色泽、弹性与周围正常皮肤接近, 足部无明显臃肿畸形, 足底感觉功能恢复均为S3~S4级, 瘢痕较小, 行走自由, 无明显跛行。术后疗效评价:满意16例, 一般7例;足部肿胀程度评价:早期为Ⅰ度3例, Ⅱ度10例, Ⅲ度8例, Ⅳ度2例;后期为Ⅰ度15例, Ⅱ度6例, Ⅲ度2例。活动功能评价:优3例、良13例、中7例, 优良率约为69.6%(16/23)。结论采用显微外科技术进行足部严重创伤的修复与重建, 恢复足部功能与外形, 疗效可靠, 患者满意, 是目前治疗足部严重创伤的有效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 显微外科技术 修复与重建 临床疗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