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矛盾型消极依恋对小学生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被引量:2
1
作者 盛静恩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8年第2期61-62,65,共3页
在心理辅导工作实践中,发现来访学生有困难不会求助,人际关系不和谐居多,他们往往注意力不集中,焦虑紧张、怕黑、怕鬼等,呈矛盾型消极依恋症状。本文分析了矛盾型消极依恋形成原因:这些学生由于从小父母外出打工,或祖父母抚养及其他种... 在心理辅导工作实践中,发现来访学生有困难不会求助,人际关系不和谐居多,他们往往注意力不集中,焦虑紧张、怕黑、怕鬼等,呈矛盾型消极依恋症状。本文分析了矛盾型消极依恋形成原因:这些学生由于从小父母外出打工,或祖父母抚养及其他种种原因,导致没有在三岁前与母亲形成安全依恋,他们感受不到父母的支持与关爱。解决方案包括提出修复亲子关系,提升自我价值;科学训练,提升注意力;多种手段缓减焦虑等应对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矛盾型消极依恋 自我价值 提升注意力
下载PDF
小学科学实验中异常数据的成因与对策研究——以《抵抗弯曲》一课为例
2
作者 徐孟琪 《基础教育论坛》 2019年第30期72-74,共3页
通过实验收集数据、分析数据是科学探究过程中的重要一环,但在小学科学实验中我们会发现,通过同样的实验材料和实验方法得出来的实验数据却有很大的差别,因这些数据不会影响实验结论的得出,常被教师忽视。教师应该准确理解教材的编写意... 通过实验收集数据、分析数据是科学探究过程中的重要一环,但在小学科学实验中我们会发现,通过同样的实验材料和实验方法得出来的实验数据却有很大的差别,因这些数据不会影响实验结论的得出,常被教师忽视。教师应该准确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来设计、优化实验过程,尽可能使实验过程及得出来的数据比较科学,这样的教学才更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科学实验 异常数据 应对策略
下载PDF
借助图式表征 优化阅读教学——以人教版《最后一头战象》教学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俞海强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2017年第4期31-34,共4页
小学生对文本信息的获取时常停留在文字符号上,缺少对应的潜在图式的支撑,导致对文本的认知存在偏差或无法正确理解文本。教师需要在阅读教学中实现图式的价值功能。以人教版《最后一头战象》为例,教学可以围绕“激活图式”“完善图... 小学生对文本信息的获取时常停留在文字符号上,缺少对应的潜在图式的支撑,导致对文本的认知存在偏差或无法正确理解文本。教师需要在阅读教学中实现图式的价值功能。以人教版《最后一头战象》为例,教学可以围绕“激活图式”“完善图式”“运用图式”三方面展开,有效帮助学生在阅读教学中建构和利用图式,以便对文本形成正确、多维、深刻的理解,培养学生主动阅读的习惯,促进阅读能力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式 激活 完善 运用
下载PDF
如何理解“口算除法”的算理
4
作者 白丹娜 宋煜阳 《教学月刊(小学版)(数学)》 2022年第7期53-54,共2页
理解“整十整百数(几百几十数)除以整十数”的口算除法算理,可以设计以下活动。一、情境引入,理解除法含义教师出示题目:一共有80面彩旗,每人装扮20面,需要几人?让学生列式后,教师提问:“为什么用除法计算?”二、自主表征,初步理解算理1... 理解“整十整百数(几百几十数)除以整十数”的口算除法算理,可以设计以下活动。一、情境引入,理解除法含义教师出示题目:一共有80面彩旗,每人装扮20面,需要几人?让学生列式后,教师提问:“为什么用除法计算?”二、自主表征,初步理解算理1.教师提问:“80÷20怎么计算呢?”让学生在学习单上画一画、写一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提问 情境引入 算理 除法计算 口算除法 画一画 写一写 自主
下载PDF
聚焦过程体验,形成数据分析观念——以人教版“条形统计图”一课为例
5
作者 白丹娜 《数学教学通讯》 2020年第19期34-35,共2页
过程是学生的学习之路,在过程中有所体验,这是对学习活动有效性的体现。在"统计与概率"的教学中尤其重视统计的过程,在过程中体现数据分析观念。"条形统计图"是正式认识统计图的起始课,通过与第一学段以活动为主的... 过程是学生的学习之路,在过程中有所体验,这是对学习活动有效性的体现。在"统计与概率"的教学中尤其重视统计的过程,在过程中体现数据分析观念。"条形统计图"是正式认识统计图的起始课,通过与第一学段以活动为主的教学相链接,通过经历用调查活动过程、图表对比过程、数据读取过程,实现多样化的过程体验,帮助学生建立数据收集意识,辨析整理方法特点,提升数据分析能力,在数据处理过程的完善中让学生形成数据分析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程体验 数据分析观念
下载PDF
谁来帮我找回笑容——家庭教育不当导致行为异常个体辅导案例
6
作者 丁慧娜 《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 2018年第13期51-52,共2页
一个原本忠厚老实、行为中规中矩的孩 子,在一次综合实践活动课上突然像变了个人似的, 产生了仇视他人、冷漠孤僻、扰乱课堂等异常行为, 不仅强烈抗拒沟通,并且异常行为的出现频率开始 上升,严重影响了其个人学习生活和班级的秩序... 一个原本忠厚老实、行为中规中矩的孩 子,在一次综合实践活动课上突然像变了个人似的, 产生了仇视他人、冷漠孤僻、扰乱课堂等异常行为, 不仅强烈抗拒沟通,并且异常行为的出现频率开始 上升,严重影响了其个人学习生活和班级的秩序。本 文将阐述通过应用“同理”技术、环境微调、“代币”疗 法等辅导技术对该学生进行个体辅导的过程及效 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异常 家庭教育 个体辅导
下载PDF
创设英语“第二课堂”,提升学生口语能力
7
作者 钟佩丽 《小学时代》 2020年第24期20-20,共1页
英语作为我们学习的第二语言,受语言环境的限制,学习的时间都集中在课堂的40分钟,教师们都变着法子来提高这40分钟的课堂效率。但课堂教学时间毕竟短暂也有限,想让每一个孩子都有充分练习的机会是很难做到的。在我校,多数学生都是外来... 英语作为我们学习的第二语言,受语言环境的限制,学习的时间都集中在课堂的40分钟,教师们都变着法子来提高这40分钟的课堂效率。但课堂教学时间毕竟短暂也有限,想让每一个孩子都有充分练习的机会是很难做到的。在我校,多数学生都是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学生的口语能力要比其他兄弟学校薄弱,许多孩子学习英语的自觉性也相对较差,他们除了在课上说英语,课后几乎很少会去读和说。那么我校学生的口语能力该如何逐步提高呢?笔者认为可以从英语“第二课堂”入手,通过从校园视听系统的建立和课外活动的开展两大方面创设英语“第二课堂”,促进学生口语能力的综合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 第二课堂 口语
下载PDF
口算能力测查分析与教学启示
8
作者 邬盼盼 白丹娜 王婵丹 《教学月刊(小学版)(数学)》 2020年第7期13-16,共4页
口算是运算的基础。测查学生的口算综合能力,可从测查方案制订、测查数据分析这两方面进行,并据此建立区域口算能力参照常模,针对口算算法相似度高、容易产生负迁移等现象,提出增加理法表征比较、立足单元整体教学、想笔算教口算的教学... 口算是运算的基础。测查学生的口算综合能力,可从测查方案制订、测查数据分析这两方面进行,并据此建立区域口算能力参照常模,针对口算算法相似度高、容易产生负迁移等现象,提出增加理法表征比较、立足单元整体教学、想笔算教口算的教学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算 评价指标 教学建议
下载PDF
诸音“合”璧 共济均衡——音乐自然小班跨年级合班教学策略研究
9
作者 王英 《中小学音乐教育》 2018年第7期3-7,共5页
核心素养的提出为教育方针与具体教学实践的关联搭建了桥梁,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宗旨,“保基础,有拓展”成为第二轮新课程实施以来的主流教育方向,面对教育巨大冲击的山区学校,在学校基础课程尚未开齐与艺术教育师资短缺的情况下... 核心素养的提出为教育方针与具体教学实践的关联搭建了桥梁,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宗旨,“保基础,有拓展”成为第二轮新课程实施以来的主流教育方向,面对教育巨大冲击的山区学校,在学校基础课程尚未开齐与艺术教育师资短缺的情况下,形成了严重的城乡艺术教育不均衡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实践 “合” 合班 年级 小班 自然 音乐 教育方针
原文传递
以“减”论道,描绘教师发展新景致
10
作者 孙科峰 《山西教育(管理版)》 2021年第7期75-76,共2页
叶澜教授指出:“没有教师生命质量的提升,就很难有高的教育质量;没有教师精神的解放,就很难有学生精神的解放;没有教师的主动发展,就很难有学生的主动发展;没有教师的教育创造,就很难有学生的创造精神。”可见,教师在教育工作中的重要... 叶澜教授指出:“没有教师生命质量的提升,就很难有高的教育质量;没有教师精神的解放,就很难有学生精神的解放;没有教师的主动发展,就很难有学生的主动发展;没有教师的教育创造,就很难有学生的创造精神。”可见,教师在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当前社会对教师的要求和期望越来越高,教师负担也越来越重,各种消极现象随之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澜 教师生命 教师负担 创造精神 消极现象 对教师的要求 重要性
原文传递
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受挫行为的调控策略
11
作者 范伟东 江世林 《综合实践活动研究》 2019年第9期48-50,共3页
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一系列的学习困难,在一次或多次尝试解决而失败后,会导致挫折感的形成.这种挫折感的形成主要受到活动主题内容脱离实际、学习方式不适应、受合作同伴影响和教师指导不当等方面因素的影响,表现出学... 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一系列的学习困难,在一次或多次尝试解决而失败后,会导致挫折感的形成.这种挫折感的形成主要受到活动主题内容脱离实际、学习方式不适应、受合作同伴影响和教师指导不当等方面因素的影响,表现出学习兴趣丧失、探究动力缺乏、情绪状态低迷等状况.对此可采用情境迁移、信号暗示、激凝控制、反应代价等策略对学生的后续学习活动进行调控,促使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受挫事件转化为教育资源,以提高学生的抗挫力和活动效率,促进学习活动的顺利完成和学生的健康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挫折 抗挫力 调控
原文传递
地方历史人物类主题活动的课程价值与有效实施
12
作者 江世林 史燕儿 《综合实践活动研究》 2017年第3期20-22,共3页
综合实践活动专题是指围绕特定活动内容和要求而开展的主题综合实践活动,如乡土资源开发涉及面广,包括自然景观、地域特色、文物古迹、地名沿革、历史变迁以及民间艺术、民俗风情、历史人物等等,体现鲜明的地域性要求,具有浓郁的地方特... 综合实践活动专题是指围绕特定活动内容和要求而开展的主题综合实践活动,如乡土资源开发涉及面广,包括自然景观、地域特色、文物古迹、地名沿革、历史变迁以及民间艺术、民俗风情、历史人物等等,体现鲜明的地域性要求,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根据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现状,开发和利用乡土资源,开展地方历史人物类主题探究活动,追寻名卿贤士足迹,开展研究性学习,形成学校综合实践活动专题研究,对于实施新课程和提高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综合效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