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9篇文章
< 1 2 3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宁波地区儿童肺吸虫病3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吕海涛 沈腾腾 郑吉善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86-288,共3页
目的分析宁波地区肺吸虫病患儿的临床特征,为儿童肺吸虫病的临床诊治提供依据,减少误诊率。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儿科确诊的儿童肺吸虫病病例共36例,回顾性分析患儿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情况。结果 36例患儿年龄... 目的分析宁波地区肺吸虫病患儿的临床特征,为儿童肺吸虫病的临床诊治提供依据,减少误诊率。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儿科确诊的儿童肺吸虫病病例共36例,回顾性分析患儿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情况。结果 36例患儿年龄3.4岁-12岁,平均年龄6.6岁,其中男20例,女16例,城区22例,农村14例;29例发病前有生吃或烤吃溪蟹、淡水虾病史,7例有下水游泳捕捉溪蟹或饮用生溪水史。临床症状以咳嗽咳痰、发热、胸闷胸痛、腹痛为主。36例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及绝对值计数均增高,31例血IgE明显升高,36例肺吸虫血清抗体检测均阳性。32例患儿胸部CT显示以为肺内斑片影及胸腔积液为主的异常表现。头颅MRI检查2例存在肺吸虫脑病影像学表现。36例患儿在确诊后均给予吡喹酮治疗,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宁波地区儿童肺吸虫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应详细询问患儿的饮食及生活习惯病史,并结合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IgE检测结果及影像学资料综合分析,从而早期诊断及治疗,减少误诊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吸虫 临床表现 回顾性分析
下载PDF
宁波市乡镇卫生院剖宫产现状及相关因素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张檀 毛芬菁 陈燕玉 《上海预防医学》 CAS 2001年第4期182-182,188,共2页
关键词 宁波市 乡镇卫生院 剖宫产 调查
下载PDF
宁波市出生缺陷情况分析
3
作者 陈燕玉 毛芬菁 王晓理 《上海预防医学》 CAS 1996年第12期549-550,共2页
宁波市出生缺陷情况分析浙江省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315010陈燕玉,毛芬菁,王晓理出生缺陷可造成胎婴儿死亡,也可导致大量儿童患病和残疾,因此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引为重视的卫生问题。我市于1993年起在慈溪、奉化、鄞县、宁... 宁波市出生缺陷情况分析浙江省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315010陈燕玉,毛芬菁,王晓理出生缺陷可造成胎婴儿死亡,也可导致大量儿童患病和残疾,因此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引为重视的卫生问题。我市于1993年起在慈溪、奉化、鄞县、宁海、海曙、江北、镇海7个县(市)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生缺陷 情况分析 浙江省宁波市 发生率 唇腭裂 《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 出生缺陷监测 巨细胞病毒 神经管畸形 最佳围产保健
下载PDF
宁波市城区婴儿先天性心脏病监测情况分析
4
作者 陈燕玉 孙玉琴 《上海预防医学》 CAS 1997年第7期303-304,共2页
关键词 先心病 婴儿先天性心脏病 宁波市 监测情况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 超声心动图检查 室间隔缺损 房间隔缺损 生活质量 漏报调查
下载PDF
基于FMEA模型的质控护理对儿童扁桃体术后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胡锡芬 徐思思 +1 位作者 朱亚凤 张永波 《浙江创伤外科》 2023年第2期401-403,共3页
目的探讨基于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模型的质控护理对儿童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后恢复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于2021年1月在儿童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后应用基于FMEA模型的质控护理,找出护理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失效模式,制... 目的探讨基于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模型的质控护理对儿童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后恢复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于2021年1月在儿童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后应用基于FMEA模型的质控护理,找出护理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失效模式,制定整改措施,并协助指导临床医护人员实施。选择基于FMEA模型的质控护理实施前(2020年5月至2020年12月)和实施后(2021年1月至2021年6月)在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行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的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实施前后护理方式不同,分为研究组(82例)和对照组(60例),分析比较两组患儿术后恢复情况(PRiC问卷)、疼痛情况(FPS-R量表)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计算风险优先指数(RPN),确定有4项失效模式需要进行整改,基于FMEA模型提出了相应的质量护理整改措施。术后3、5d,研究组PRiC、FPS-R得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10%)明显低于对照组(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FMEA模型的质控护理能够明显促进儿童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后恢复,缓解患儿术后疼痛,降低不良反应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 儿童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 质控护理 风险优先指数
下载PDF
15773例儿童非故意伤害特征研究
6
作者 沈裕 陈健 +1 位作者 寿铁军 俞蓓蓉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6期3282-3289,共8页
背景儿童非故意伤害是威胁儿童健康的主要原因,但多数是可预防的,各地的发生率和分布特征不同,根据当地特征制订相适应的预防措施是必要的。目的分析宁波市单中心儿童非故意伤害的临床特征,为制订相适应的预防与治疗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背景儿童非故意伤害是威胁儿童健康的主要原因,但多数是可预防的,各地的发生率和分布特征不同,根据当地特征制订相适应的预防措施是必要的。目的分析宁波市单中心儿童非故意伤害的临床特征,为制订相适应的预防与治疗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8月—2021年7月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急诊科就诊的0~17岁非故意伤害患儿的临床资料(年龄、性别、户籍、来院方式及院前应急救护情况、就诊时间、来院时长、受伤地点、发生原因、受伤部位、治疗结局、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参考国际疾病分类法(ICD-10)对非故意伤害进行分类,并根据患儿的年龄将其分为婴儿期(n=1225)、幼儿期(n=5116)、学龄前期(n=4447)、学龄期(n=3219)和青春期(n=1766),比较患儿不同临床资料在非故意伤害类型上的差异。结果共收集15773例患儿临床资料,平均年龄为(5.3±3.6)岁,男女比为1.56∶1。幼儿期伤害以跌倒/坠落伤、烧烫伤、腔道异物、中毒、钝器伤、电击伤为主,学龄前期以道路交通伤害为主,学龄期以锐器伤为主;患儿以农村户籍为主(9329/15773,59.15%),跌倒/坠落伤、道路交通伤害、烧烫伤、腔道异物、锐器伤、电击伤、溺水患儿以农村户籍为主;跌倒/坠落伤、道路交通伤害、溺水患儿以自驾来院为主;跌倒/坠落伤、道路交通伤害、烧烫伤、中毒、锐器伤、电击伤、溺水患儿以无院前应急救护为主。患儿非故意伤害多发生于夏季(4301/15773,27.27%),道路交通伤害、烧烫伤多发生于夏季,钝器伤、电击伤多发生于秋季,咬伤多发生于春、秋季,7月和2月分别为患儿非故意伤害高发与低发月份,12:00和20:00为1日的就诊高峰期;道路交通伤害的来院时长低于其他类型的非故意伤害(P<0.05);非故意伤害主要发生在家庭(14396/15773,91.27%);儿童非故意伤害发生原因前三位分别是跌倒坠落伤(12375/15773,78.46%),道路交通伤害(835/15773,5.29%)和烧烫伤(583/15773,3.70%);非故意伤害发生部位多为头部(5015/15773,31.79%),婴儿期、学龄前期、学龄期患儿以头部伤害为主,幼儿期、青春期患儿以双上肢为主;溺水患儿的住院率、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高于其他类型的非故意伤害(P<0.05)。结论宁波市儿童非故意伤害多发于幼儿期,农村男童为主,主要为跌倒坠落伤和道路交通伤害,夏季高发,受伤以头部为主,儿童的不同特征会影响非故意伤害类型的发生,不同非故意伤害类型也会影响患儿的来院方式、来院时长、院前应急救护情况和住院结局。因此,应根据儿童特征针对性地开展宣教工作来减少儿童非故意伤害的发生,也要根据患儿非故意伤害类型制订合理的临床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非故意伤害 特征分析 预防 回顾性研究
下载PDF
单纯性肥胖儿童T细胞免疫功能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2
7
作者 吕兰秋 傅君芬 +2 位作者 梁黎 郑乐朋 黄应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751-753,共3页
目的探讨单纯性肥胖症儿童的T细胞免疫功能及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对符合诊断标准的45例单纯性肥胖症儿童测定其腹围、身高、体重,计算体块指数(BMI)。运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其T细胞亚群,同时测定空腹血糖、血脂、胰岛素及微量元素,并与20... 目的探讨单纯性肥胖症儿童的T细胞免疫功能及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对符合诊断标准的45例单纯性肥胖症儿童测定其腹围、身高、体重,计算体块指数(BMI)。运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其T细胞亚群,同时测定空腹血糖、血脂、胰岛素及微量元素,并与20例正常儿童相比较。结果肥胖组的CD3+、CD4+、CD4+/CD8+、NK细胞的比例(64.56%±7.04%,31.31%±5.33%,1.16%±0.29%,13.40%±4.01%)明显低于正常儿童(68.35%±5.25%,35.85%±3.41%,1.44%±0.21%,15.80%±1.64%,P均<0.05)。且CD3+、CD4+、CD4+/CD8+、血甘油三酯、血胆固醇、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BCI)与BMI密切相关(r=-0.556、-0.378、-0.674、0.622、0.512、-0.428、0.785,P均<0.01)。经多因素回归分析,细胞免疫功能(CD4+/CD8+)与腹围、肥胖BMI、血脂及胰岛素的抵抗密切相关。结论单纯性肥胖症儿童存在T细胞免疫功能受损和血微量元素的紊乱。免疫功能受损与肥胖BMI、血脂及胰岛素的抵抗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性肥胖症 儿童 T细胞免疫
下载PDF
医院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及考核研究 被引量:14
8
作者 翁永才 张启华 +3 位作者 严敏华 郑毅 李一萍 鲍建国 《卫生经济研究》 2004年第9期44-46,共3页
关键词 医院绩效 卫生主管部门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评价指标体系 考核 角度 研究 收入 业绩 目标
下载PDF
儿童铅污染防治效果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钱莹莹 张檀 +6 位作者 陈意振 王晓理 许国章 卞玲玲 应亚男 叶亚媛 庄优兰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81-483,共3页
目的:了解我市儿童血铅水平,进一步探讨铅污染防治措施。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在海曙区、鄞州区、慈溪市、奉化市抽取0~6岁儿童1704例进行血铅水平测定、相关因素调查及环境样本铅测定。结果:0—6岁儿童血铅均值为54.2μg/L、≥... 目的:了解我市儿童血铅水平,进一步探讨铅污染防治措施。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在海曙区、鄞州区、慈溪市、奉化市抽取0~6岁儿童1704例进行血铅水平测定、相关因素调查及环境样本铅测定。结果:0—6岁儿童血铅均值为54.2μg/L、≥100μg/L者占9.33%,较5年前铅中毒发生率40.77%有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01)。不同地域儿童的血铅水平有明显差异(P〈0.01),慈溪市儿童的血铅水平较高与其环境样本铅含量较高相关。被动吸烟、经常喝色素饮料、不常剪指甲3个因素与儿童铅污染水平呈正相关。通过3—6个月的随访。有95%的轻度铅中毒儿童只对家人进行预防铅污染科普知识宣教,未加用任何药物干预。血铅水平降至100μg/L以下。结论:宁波市经过5年的努力,儿童铅污染防治的效果明显。使用无铅汽油和对家长进行铅污染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是降低儿童血铅水平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血铅水平 相关因素 防治效果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诊断儿童气管支气管异物 被引量:14
10
作者 卢智慧 张永波 +3 位作者 张新刚 杨一晖 寇翠萍 张建丽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87-89,共3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儿童气管支气管异物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近2年159例初诊为儿童气管异物的患者,其中155例术前常规行多层螺旋CT扫描,所有病例均在24 h内行支气管镜检查辅助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并通过分析同期门诊同时行胸...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儿童气管支气管异物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近2年159例初诊为儿童气管异物的患者,其中155例术前常规行多层螺旋CT扫描,所有病例均在24 h内行支气管镜检查辅助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并通过分析同期门诊同时行胸部X线和多层螺旋CT检查的35例疑似病例,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优越性。结果 155例多层螺旋CT扫描结果中除外2例误诊,1例漏诊外,另外152例的结果与支气管镜检查结果一致,直接显示有异物影149例(96.1%),肺气肿表现128例(82.6%),肺不张表现14例(9.0%),肺炎表现55例(35.5%),纵膈气肿5例(3.2%)。同期门诊中行胸部X线检查的35例疑似病例中,误诊2例,漏诊3例。结论多层螺旋CT优于胸部X线,在儿童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断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物 气管 支气管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支气管镜检查
下载PDF
儿童中枢神经系统表面含铁血黄素沉积症5例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徐健 高继勇 +3 位作者 高军 廖海波 王琦民 梅海炳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8年第2期313-317,共5页
目的探讨儿童中枢神经系统表面含铁血黄素沉积症(SSCNS)临床表现和磁共振(MRI)影像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2014年2月~2016年10月间收治的5例经临床和MRI影像检查确诊的儿童SSCNS患者资料,5例患儿... 目的探讨儿童中枢神经系统表面含铁血黄素沉积症(SSCNS)临床表现和磁共振(MRI)影像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2014年2月~2016年10月间收治的5例经临床和MRI影像检查确诊的儿童SSCNS患者资料,5例患儿均行MRI常规扫描、梯度回波T2*加权(GRE-T2*WI)序列以及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序列扫描,分析其临床表现和MRI信号特征。结果 5例患儿中:有2例患儿单侧听力进行性减退,1例Barbinski征阳性,3例患儿有头疼或头晕病史,1例患儿单侧视力减退,1例患儿有癫痫病史。MRI影像中:T2WI、GRET2*WI和SWI分别在左侧额下回皮质表面、右侧额叶皮质表面、右侧颞叶皮质表面、左顶叶局部皮质表面和右侧外侧裂池下方的颞叶皮质表面覆盖线条样低信号影;病变在T1WI序列上呈低信号,显示不明显。结论儿童SSCNS临床表现有别于成人;MRI是其首选检查方法,GRE-T2*WI序列显示SSCNS较为直观,SWI序列显示病变敏感性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含铁血黄素沉积 中枢神经系统 儿童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成人和儿童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5
12
作者 方春艳 范小琴 +3 位作者 屠友权 张玲 罗巧二 黄明海 《中国医刊》 CAS 2018年第7期749-752,共4页
目的比较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成人和儿童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8月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422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成人患者及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儿童神经内科收治的468例特发性面神经麻... 目的比较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成人和儿童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8月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422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成人患者及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儿童神经内科收治的468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包括209例成人患者和232例儿童患者)和观察组(包括213例成人患者和236例儿童患者)。对照组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比较各组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成人观察组痊愈率为47.89%(102例),与成人对照组(30.14%,63例)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儿童观察组痊愈率为65.25%(154例),与儿童对照组(48.28%,112例)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儿童观察组的痊愈率明显高于成人观察组,无效率明显低于成人观察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儿童对照组的痊愈率明显高于成人对照组,无效率明显低于成人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应用鼠神经生长因子疗效提高的百分比在儿童和成人中差异无显著性(P>0.05)。所有患者治疗后4周均未发生皮疹、腹泻等不良反应,少许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未经处理自行恢复。结论在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中,儿童预后较成人好;应用鼠神经生长因子较常规治疗疗效显著,其疗效提高的百分比在儿童和成人中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神经生长因子 疗效
下载PDF
儿童分泌性中耳炎3541例疗效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甘雨 魏炯洲 +1 位作者 杨一晖 张建丽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7年第10期1338-1339,共2页
关键词 分泌性中耳炎 儿童 “波氏球”吹张法
下载PDF
儿童生长迟缓与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崇毅 骆纯才 +2 位作者 俞小梅 张建萍 陈意振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268-270,共3页
为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与矮小症的关系,60名7~12岁青春发育前矮小病儿作两种生长激素(GH)药物激发试验,GH峰值<10μg/L为生长激素缺乏症(GHD)组(n=30),GH峰值>10μg/L为非GHD组(n=30)。结果:GHD组血清IGFBP3值... 为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与矮小症的关系,60名7~12岁青春发育前矮小病儿作两种生长激素(GH)药物激发试验,GH峰值<10μg/L为生长激素缺乏症(GHD)组(n=30),GH峰值>10μg/L为非GHD组(n=30)。结果:GHD组血清IGFBP3值(完全性GHD组66.95nmol/L±44.48nmol/L和部分性GHD组96.98nmol/L±43.49nmol/L)显著低于非GHD组(131.97nmol/L±27.53nmol/L)和对照组(149.42nmol/L±31.31nmol/L),P<0.01和P<0.01。以正常对照组的血清IGFBP3值的x-2s设定为正常值低限,发现GHD组中IGFBP3低于x-2s的有18例(18/30例),敏感度为60%,非GHD组中IGFBP3高于x-2s有29例(29/30例),特异度为96.7%,得出阳性预测值为94.7%,阴性预测值为70.7%,试验的准确度为78.3%。提示GHD矮小儿童血清IGFBP3水平低于正常儿童,血清IGFBP3值降低可高度预测出其GH激发试验的不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FBP3 生长激素缺乏症 特发性矮小症 儿童
下载PDF
小剂量肝素钙对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T辅助细胞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康国贵 周江瑾 +2 位作者 康友群 丁薇莎 郭立申 《江西医药》 CAS 2004年第6期397-399,共3页
目的探讨小剂量肝素钙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患儿血清T辅助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用ELISA法检测肝素钙组(I组)、泼尼松组(II组)和正常对照组(III组)用药前及用药后1个月血清IL-2及IL-6水平。结果血清IL-2水平用药后I组上升显著高于II组... 目的探讨小剂量肝素钙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患儿血清T辅助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用ELISA法检测肝素钙组(I组)、泼尼松组(II组)和正常对照组(III组)用药前及用药后1个月血清IL-2及IL-6水平。结果血清IL-2水平用药后I组上升显著高于II组,与III组比较已无显著差异;II组虽有上升,但与用药前比无显著差别,与III组比仍在较低水平。血清IL-6水平用药后I组下降显著高于II组,与正常组比较已无显著差别;II组虽有下降,但与III组比仍在较高水平。结论小剂量肝素钙能提高PNS患儿血清IL-2浓度,降低其血清IL-6水平,对Th1/Th2细胞有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剂量肝素 血清IL-6 T辅助细胞因子 用药后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IL-2 正常 高水平 结论 上升
下载PDF
匹多莫德辅治学龄前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5
16
作者 章建富 竺胜伟 《安徽医药》 CAS 2007年第11期987-987,共1页
关键词 匹多莫德 呼吸道感染 疗效观察
下载PDF
孟鲁司特治疗儿童哮喘伴过敏性鼻炎25例 被引量:8
17
作者 寇翠萍 康国贵 《中国药业》 CAS 2010年第19期66-67,共2页
目的观察哮喘伴过敏性鼻炎(AR)儿童服用孟鲁司特(顺尔宁)后对鼻炎症状的影响。方法选择轻度持续性哮喘患儿50例,分为Ⅰ组25例(伴AR20例,占80.00%)和Ⅱ组25例(伴AR19例,占76.00%)治疗。在为期12周的研究中,Ⅰ组患儿睡前口服孟鲁司特4mg,... 目的观察哮喘伴过敏性鼻炎(AR)儿童服用孟鲁司特(顺尔宁)后对鼻炎症状的影响。方法选择轻度持续性哮喘患儿50例,分为Ⅰ组25例(伴AR20例,占80.00%)和Ⅱ组25例(伴AR19例,占76.00%)治疗。在为期12周的研究中,Ⅰ组患儿睡前口服孟鲁司特4mg,Ⅱ组患儿雾化吸入布地奈德500μg,均为每天1次,且每天记录鼻炎症状(鼻塞、流涕、喷嚏、鼻痒)和眼部症状(流泪、眼痒、眼部红肿)并评分。结果服用孟鲁司特后第4周,患儿的鼻炎症状和眼部症状明显改善,各评分值与入院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改善程度继续提高。布地奈德组患儿吸入药物后第4周,鼻炎症状和眼部症状也有所减少,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间眼部症状改善情况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孟鲁司特可显著减少轻中度哮喘伴AR儿童的鼻炎和眼部症状,是治疗哮喘伴过敏性鼻炎的有效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鲁司特 哮喘 过敏性鼻炎
下载PDF
医院感染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金惠铭 程雯 唐敏霞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8年第22期3470-3471,共2页
关键词 医院感染 质量控制
下载PDF
黄芪颗粒对儿童单纯性肾病综合征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9
19
作者 李白恩 康国贵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7年第7期413-414,共2页
目的:观察黄芪颗粒对小儿单纯性肾病综合征(SNS)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38例初治SNS患儿随机分黄芪颗粒治疗组(I组,n=22)和泼尼松对照组(Ⅱ组,n=16)。两组均采用泼尼松中程疗法,I组在此基础上给黄芪颗粒口服,每次1包(15g)... 目的:观察黄芪颗粒对小儿单纯性肾病综合征(SNS)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38例初治SNS患儿随机分黄芪颗粒治疗组(I组,n=22)和泼尼松对照组(Ⅱ组,n=16)。两组均采用泼尼松中程疗法,I组在此基础上给黄芪颗粒口服,每次1包(15g),1日2次,疗程3~6个月。观察各组用药前和用药3个月后血清、尿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lL-2R)及血浆IgG、leA、IgM的变化。结果:血清slL-2R用药后I组下降显著高于Ⅱ组[(248±54)U/ml比(511±72)U/ml,q=8.472,P〈0.01],与正常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248±54)U/ml比(245±61)U/ml,q=0.112,P〉0.05],而Ⅱ组仍显著高于正常组[(511±72)U/ml比(245±61)U/ml,q=9.074,P〈0.01]。尿slL-2R与血清slL-2R一样也发生上述显著变化。血浆IgG用药后I组上升显著高于Ⅱ组[(480.6±128.9)mg/dl比(346.6±100.4)mg/dl,q=4.54,P〈0.01],与正常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480.6±128.9)mg/dl比(503.0±169.0)mg/dl,q=0.849,P〉0.05],而Ⅱ组仍显著低于正常组[(346.6±100.4)mg/dl比(503.0±169.0)mg/dl,q=5.435,P〈0.01]。血浆lea、IgM用药前后两组比较均无差别。结论:黄芪在佐治SNS中具有降低SNS患儿血、尿slL-2R水平和增加血浆IgG浓度的作用,从而提高了惠儿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性肾病综合征 黄芪颗粒 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 免疫球蛋白
下载PDF
指导性功能锻炼在儿童强直性脊柱炎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7
20
作者 戴霞华 李寅洁 《中医正骨》 2015年第10期78-80,共3页
目的:探讨指导性功能锻炼在儿童强直性脊柱炎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3年6月至2015年3月,采用指导性功能锻炼对16例强直性脊柱炎儿童进行护理。男12例,女4例。年龄10-16岁,中位数14岁。病程10个月至6年,中位数3.5年。根据强直性脊... 目的:探讨指导性功能锻炼在儿童强直性脊柱炎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3年6月至2015年3月,采用指导性功能锻炼对16例强直性脊柱炎儿童进行护理。男12例,女4例。年龄10-16岁,中位数14岁。病程10个月至6年,中位数3.5年。根据强直性脊柱炎1984年美国纽约修订标准分级,0级4例、Ⅰ级8例、Ⅱ级3例、Ⅲ级1例。护理干预后观察患者脊柱活动度及腰骶部压痛情况。结果:所有患者疼痛症状明显缓解,脊柱及肢体关节活动功能均有较大程度改善。干预半个月、1个月及3个月后,Schober试验测量值由干预前(4.21±0.47)cm增高至(4.58±0.43)cm、(4.83±0.26)cm及(5.15±0.26)cm,晨僵时间由干预前(6.01±1.48)min降至(4.84±1.24)min、(4.20±1.42)min及(3.34±1.33)min,腰骶部压痛评分由干预前(1.68±0.70)分降至(0.94±0.68)分、(0.88±0.62)分及(0.63±0.62)分。结论:指导性功能锻炼可以缓解强直性脊柱炎儿童的疼痛症状,有助于促进其脊柱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炎 强直性 儿童 功能锻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