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良根治术与标准根治术在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刘岩 《浙江创伤外科》 2018年第5期1001-1002,共2页
目的探讨改良根治术与标准根治术在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本院乳腺癌患者9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观察组采取改良根治术治疗,对照组采取标准根治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目的探讨改良根治术与标准根治术在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本院乳腺癌患者9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观察组采取改良根治术治疗,对照组采取标准根治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根治术在乳腺癌患者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存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根治术 标准根治术 乳腺癌 应用效果
下载PDF
上颌窦黏膜囊肿对牙槽嵴顶入路上颌窦底提升术的影响研究
2
作者 王海宇 许琪 《浙江创伤外科》 2022年第4期651-652,共2页
目的 探讨上颌窦黏膜囊肿(MSMC)对牙槽嵴顶入路上颌窦底提升术(TSFE)的影响。方法 筛选2018年6月至2020年11月在医院就诊的上颌后牙缺失骨量不足伴MSMC的患者32例,在不摘除MSMC的情况下,经牙槽嵴顶入路MSFE同期植入种植体37枚。检测种... 目的 探讨上颌窦黏膜囊肿(MSMC)对牙槽嵴顶入路上颌窦底提升术(TSFE)的影响。方法 筛选2018年6月至2020年11月在医院就诊的上颌后牙缺失骨量不足伴MSMC的患者32例,在不摘除MSMC的情况下,经牙槽嵴顶入路MSFE同期植入种植体37枚。检测种植相关指标;比较术前与术后骨高度变化、黏膜囊肿对种植体周围成骨的影响。结果 术前上颌窦底牙槽嵴厚度(5.47±2.65)mm,种植体穿入上颌窦内(2.91±1.47)mm。37颗种植体与周围骨组织融合生长良好。37个种植位点术前及术后骨高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影像学检测黏膜囊肿面积,术前为(193.73±113.44好的)mm~2,术后当日为(140.43±74.39)mm~2,术后6个月为(156.91±91.30)mm~2。经统计,与术前相比,术后当日MSMC面积明显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23,P=0.015);与术前相比,术后6个月的黏膜囊肿面积相比未见统计学意义(t=1.430,P=0.079)。结论 MSMC的存在对牙槽嵴顶入路上TSFE的实施与种植体周围成骨不会产生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窦底提升术 上颌窦 牙种植 黏膜囊肿
下载PDF
腋部正中神经海绵状血管瘤一例 被引量:1
3
作者 林君 张伟平 吴亮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80-480,共1页
患者 男,32岁.以发现右腋窝肿块5年伴手指麻木4年余收治入院.患者5年前无意间发现右腋窝处一肿块,于当地医院就诊,行肿块探查术,术中见肿块与正中神经包绕,因技术原因未切除肿块,仅行肿块病理检查为“海绵状血管瘤”,建议转上级医院治疗... 患者 男,32岁.以发现右腋窝肿块5年伴手指麻木4年余收治入院.患者5年前无意间发现右腋窝处一肿块,于当地医院就诊,行肿块探查术,术中见肿块与正中神经包绕,因技术原因未切除肿块,仅行肿块病理检查为“海绵状血管瘤”,建议转上级医院治疗,因病情未影响生活、工作未予进一步治疗,后逐渐出现右手1~3指麻木、胀痛,前臂肌肉萎缩,曾行介入治疗,无明显好转.临床检查:右腋窝外侧至上臂近端见一直径约15 cm肿块略突起于皮肤,轻度压痛,活动度可,边界清楚,肘关节伸屈良好,前臂正中神经走行处Tinel征阳性,前臂内侧肌肉萎缩(+),刺痛觉减退,腕关节伸屈活动良好,大鱼际肌肉萎缩(+),大鱼际及拇示中指麻木,刺痛觉减退,各指伸屈活动良好,对掌活动良好,肌力M4+.B超示:右侧腋下软组织内实质性肿块,良性可能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状血管瘤 正中神经 腋窝肿块 腋部 手指麻木 肌肉萎缩 医院治疗 实质性肿块
原文传递
背阔肌移位重建肩外展功能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1
4
作者 崔文兰 张伟平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1期30-31,共2页
目的探讨肩上举功能重建术的护理方法及疗效。方法对7例需重建肩外展功能的患者均采用背阔肌移位重建肩上举功能,术后采用肘、腰部管型石膏固定。术前进行心理疏导,简单介绍术后患肢的姿势及石膏托的形状,术后进行详细的体位、石膏... 目的探讨肩上举功能重建术的护理方法及疗效。方法对7例需重建肩外展功能的患者均采用背阔肌移位重建肩上举功能,术后采用肘、腰部管型石膏固定。术前进行心理疏导,简单介绍术后患肢的姿势及石膏托的形状,术后进行详细的体位、石膏托松紧度、注意事项及伤口情况的观察。结果7例患者伤口均一期愈合,石膏对皮肤及重要组织未造成压疮及损伤。经过6-12个月随访,患者的功能恢复达到预期效果。结论掌握肩上举功能重建的护理要点对于提高手术效果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阔肌移位 重建肩外展 护理
原文传递
腹腔镜微创手术对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5
作者 焦艳红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10期89-91,共3页
对腹腔镜微创手术在治疗异位妊娠患者中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20年8月我院收治的78例典型异位妊娠患者作为实验研究对象。采取不同手术方式将这78位患者分为腹腔镜组与开腹组两组,每组患者39例,其中腹腔镜组采... 对腹腔镜微创手术在治疗异位妊娠患者中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20年8月我院收治的78例典型异位妊娠患者作为实验研究对象。采取不同手术方式将这78位患者分为腹腔镜组与开腹组两组,每组患者39例,其中腹腔镜组采取腹腔镜微创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开腹组采取传统的开腹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同时对腹腔镜组与开腹组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详细观察。结果:腹腔镜组与开腹组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差异不显著(P>0.05),开腹组其余手术相关指标均高于腹腔镜组,并发症发生率15.28%高于腹腔镜组2.56%,两种差异较为明显(P<0.05)。结论:在治疗异位妊娠中采用腹腔镜微创手术:用药较少、对患者机体损伤小、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病痛轻微、并发症较少,临床疗效显著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该方法对治疗异位妊娠是较为理想的手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微创 异位妊娠 临床疗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