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器智造拓疆土,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显锋芒
1
作者 王建安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25年第1期1-4,共4页
瓣膜性心脏病是全球范围内心血管疾病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病率和死亡率正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而显著增加。瓣膜性心脏病已成为我国心血管疾病负担中不可忽视的因素,对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产生了深远影响[1]。如何优化诊断与治疗策略,... 瓣膜性心脏病是全球范围内心血管疾病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病率和死亡率正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而显著增加。瓣膜性心脏病已成为我国心血管疾病负担中不可忽视的因素,对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产生了深远影响[1]。如何优化诊断与治疗策略,改善患者预后,已成为当前医学界的重要挑战。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围绕瓣膜性心脏病的流行病学、诊断、治疗和预后管理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2024年我国学者通过自主创新和多学科协作,不断将国产器械、临床研究及循证证据推向国际舞台,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智慧”的诊疗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瓣膜性心脏病 心血管疾病 诊疗体系 多学科协作 流行病学 治疗和预后 全球范围 自主创新
下载PDF
百花齐放,促进中国二尖瓣介入治疗事业蓬勃发展
2
作者 朱齐丰 刘先宝 王建安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5期241-243,共3页
二尖瓣反流(mitral regurgitation,MR)是最常见的瓣膜疾病之一,其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高,75岁以上人群发病率高达10%以上[1-2]。高龄重症二尖瓣反流是临床治疗的难点,患者往往因心功能低下、合并症多、高龄等因素无法耐受外科手术,... 二尖瓣反流(mitral regurgitation,MR)是最常见的瓣膜疾病之一,其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高,75岁以上人群发病率高达10%以上[1-2]。高龄重症二尖瓣反流是临床治疗的难点,患者往往因心功能低下、合并症多、高龄等因素无法耐受外科手术,经导管二尖瓣介入治疗凭借其创伤小的优势为这些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群发病率 二尖瓣反流 瓣膜疾病 外科手术 MITRAL 经导管 介入治疗 创伤小
下载PDF
机器学习驱动的冠心病风险评估:1999至2018年NHANES数据分析
3
作者 卢金 胡豪畅 +5 位作者 修佳明 杨艳芳 朱齐丰 戴晗怡 刘先宝 王建安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75-1186,共12页
目的:全球冠心病(coronary artery heart disease,CHD)发病率居高不下,给公共卫生系统带来了极大的负担和挑战。有效预防和早期诊断CHD成为减轻这一负担的关键策略。本研究致力于探索运用先进的机器学习技术来提高CHD早期筛查和风险评... 目的:全球冠心病(coronary artery heart disease,CHD)发病率居高不下,给公共卫生系统带来了极大的负担和挑战。有效预防和早期诊断CHD成为减轻这一负担的关键策略。本研究致力于探索运用先进的机器学习技术来提高CHD早期筛查和风险评估的准确性。方法:纳入美国国家卫生和营养调查(National Health and Nutrition Examination Survey,NHANES)数据库1999至2018年49490名研究对象,将数据集按7꞉3划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以研究对象是否被告知患有CHD为因变量(输出变量),并以此为依据分为CHD组和非CHD组。通过查阅CHD相关危险因素的文献,最终纳入68个自变量。分析研究对象的变量特征,并比较其在CHD组与非CHD组之间差异。采用机器学习算法随机森林(randomForest_4.7-1.1)和XGBoost(xgboost_1.7.7.1)进行变量选择。综合分析这2种算法识别出的重要性排名前10的变量,选取这2个算法共同认定的变量。使用广义线性模型来分析变量与CHD之间的关系,采用经典的逻辑回归构建CHD风险预测模型。使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评估模型在区分CHD和非CHD个体方面的能力;采用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进行校准测量,评估预测值与实际CHD比例之间的一致性;应用决策曲线评估模型风险预测的临床益处;采用诺谟图直观展示最终模型风险评分。结果:总人群的年龄为(49.53±18.31)岁,男性占51.8%。与非CHD组相比,CHD组患者的年龄较大[(69.05±11.32)岁vs(48.67±18.07)岁,P<0.001],女性比例更高(67.1%vs 47.4%,P<0.001),且在体重指数、收缩压、舒张压和吸烟等经典心血管危险因素上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此外,CHD组与非CHD组在能量摄入量、维生素E、维生素K、钙、磷、镁、锌、铜、钠、钾、硒等非经典心血管影响因素上的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最终确定了6个与CHD发生最相关的关键变量。并构建CHD风险预测模型如下:logit(p)=−7.783+0.074×年龄+0.003×肌酐−0.003×血小板+0.257×糖化血糖蛋白+0.003×尿酸+0.101×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变异系数。模型在预测CHD方面表现出优异的判别能力,其准确度为0.712,AUC值为0.841。校准曲线显示在训练集和测试集中,预测概率与实际值之间有良好的一致性,表明模型稳定、可靠。决策曲线表明该模型在不同阈值概率范围内提供了净效益,支持其在临床决策中的应用潜力。结论:本研究利用机器学习技术识别可能的CHD风险因素,并成功开发了一个简洁且实用的临床预测模型。未来需要进一步前瞻性临床队列研究验证其在临床应用中的潜力,使其能够在实际医疗环境中提供有效的心血管疾病预防和干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机器学习 美国国家卫生和营养调查 风险评估 危险因素
下载PDF
非编码RNA调控心脏重构与再生
4
作者 高峰 陈静海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02-309,共8页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大量的非编码RNA(non-coding RNAs,nc RNAs)在基因的表达调控、细胞和机体的生理功能维持与病理环境调节方面都有重要作用,其中主要包括微小RNA(micro RNAs,mi RNAs)和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s,ln...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大量的非编码RNA(non-coding RNAs,nc RNAs)在基因的表达调控、细胞和机体的生理功能维持与病理环境调节方面都有重要作用,其中主要包括微小RNA(micro RNAs,mi RNAs)和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s,lnc RNAs).心脏重构与再生是心血管疾病领域的关键问题,其调控过程非常复杂,包括表观遗传、转录、转录后及翻译水平的调控.大量研究发现在转录后水平,mi RNAs通过负性调节靶标的表达调控心脏发育、疾病及再生进程.近期研究揭示,lnc RNAs在心脏发育和疾病中具有潜在的作用,可通过表观遗传、转录及转录后水平发挥作用.lnc RNAs已成为继mi RNAs之后的又一重要的调节性非编码RNA.就非编码RNA在心脏重构及再生进程中的调控作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 长链非编码RNA 心脏重构 心脏再生
下载PDF
干细胞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研究现状
5
作者 王建安 吴祥 陈涵 《心电与循环》 2013年第5期350-351,368,共3页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尤其是急性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通常伴随着缺血缺氧引起的大量心肌细胞丢失和功能不全。随着技术的革新与研究的深入,近年来人们对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病因、发病机制与干预的认识越来越明晰,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干细胞治疗 急性ST段抬高 功能不全 细胞丢失 缺血缺氧 发病机制
下载PDF
斯坦福大学生物交叉学科项目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对医学专业研究生交叉培养的思考 被引量:4
6
作者 任探琛 朱旸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22年第8期673-675,共3页
工业的发展和知识大爆发推动形成了现在界限分明的学科分类,对高等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随着当今时代科技的进一步发展以及所面临科学问题的复杂性,突破单一学科壁垒走向跨学科融合成为了越来越重要的发展趋势。培养具有跨学科背景的复... 工业的发展和知识大爆发推动形成了现在界限分明的学科分类,对高等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随着当今时代科技的进一步发展以及所面临科学问题的复杂性,突破单一学科壁垒走向跨学科融合成为了越来越重要的发展趋势。培养具有跨学科背景的复合型人才,也成为了世界高等教育的共同发展方向。2020年9月教育部、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要促进交叉学科发展,培养关键领域核心技术高层次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培养模式 研究生教育改革 斯坦福大学 高等教育 高层次人才 培养关键 复合型人才 学科分类
下载PDF
心脏瓣膜病介入治疗的变革与展望——技术创新驱动未来
7
作者 王建安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2025年第3期165-169,共5页
心脏瓣膜病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重要健康问题,尤其在老龄化社会中,其发病率和病死率持续上升。在中国,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心脏瓣膜病的负担愈加沉重。传统的外科手术在治疗高龄或伴有多种合并症的患者时,存在较高风险。近年来,经导管... 心脏瓣膜病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重要健康问题,尤其在老龄化社会中,其发病率和病死率持续上升。在中国,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心脏瓣膜病的负担愈加沉重。传统的外科手术在治疗高龄或伴有多种合并症的患者时,存在较高风险。近年来,经导管介入治疗技术取得了显著进展,成为全球心脏瓣膜病治疗的重要选择。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心脏瓣膜病介入治疗的最新进展,包括关键研究、技术创新、临床应用以及未来研究的方向。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技术的不断拓展和经导管二、三尖瓣介入治疗的成功应用使得心脏瓣膜病的治疗手段更加多样化,且国产器械在全球临床试验中的应用也日益增多,展示了中国在这一领域的技术突破和市场潜力。未来,随着多组学与人工智能的结合、新型瓣膜器械的发展和无植入治疗的突破等,心脏瓣膜病的介入治疗将在精准性、安全性和耐久性方面取得进一步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瓣膜病 经导管介入治疗 国产器械 技术创新
原文传递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与动脉粥样硬化 被引量:6
8
作者 徐银川 陈晓锋 +2 位作者 Alan Daugherty 吕红 王建安 《中华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11-512,共2页
动脉粥样硬化是脂质在血管壁的异常堆积而引起的慢性血管炎症,据估计,90%的心肌梗死,60%的缺血性脑卒中以及大多数的心力衰竭均可由其引起。经典的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in-angiotensin system,RAS)作为调节机体血压的关键内分泌系统... 动脉粥样硬化是脂质在血管壁的异常堆积而引起的慢性血管炎症,据估计,90%的心肌梗死,60%的缺血性脑卒中以及大多数的心力衰竭均可由其引起。经典的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in-angiotensin system,RAS)作为调节机体血压的关键内分泌系统,目前认为它是调节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重要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动脉粥样硬化 缺血性脑卒中 内分泌系统 血管炎症 心肌梗死 心力衰竭 血管壁
原文传递
不同程度缩窄主动脉弓致小鼠心肌肥厚及心力衰竭的评价与比较 被引量:6
9
作者 王迎超 赵菁 +3 位作者 张玲 南金良 钟智伟 朱伟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027-1030,共4页
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heartfailure,CHF)是高血压、缺血性心肌病和心瓣膜病等许多心血管疾病终末期的临床表现。不同的心衰模型,其作用原理、制备方法和模型特点各异,目前常用的造模方法有:药物腹腔注射、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 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heartfailure,CHF)是高血压、缺血性心肌病和心瓣膜病等许多心血管疾病终末期的临床表现。不同的心衰模型,其作用原理、制备方法和模型特点各异,目前常用的造模方法有:药物腹腔注射、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快速起搏致心动过速心肌病及通过缩窄主动脉造成压力超负荷等。其中缩窄主动脉弓可以通过增加心脏后负荷诱导左室向心性肥厚并最终导致心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主动脉弓 心肌肥厚 缩窄 冠状动脉左前降支 心动过速心肌病 小鼠 缺血性心肌病
原文传递
通脉养心丸提取物对大鼠离体肠系膜动脉的舒张作用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周小娟 孔祥敏 +5 位作者 王迎超 蒋程 金兆祥 艾乐 张玲 王毅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3期4672-4677,共6页
为研究通脉养心丸提取物(TMYX)对大鼠离体肠系膜动脉的舒张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采用在大鼠离体肠系膜动脉血管上观察累积浓度TMYX对基础状态血管、苯肾上腺素(PE,1×10^-5 mol·L^-1)和氯化钾(KCl,60 mmol·L^-1)预收缩... 为研究通脉养心丸提取物(TMYX)对大鼠离体肠系膜动脉的舒张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采用在大鼠离体肠系膜动脉血管上观察累积浓度TMYX对基础状态血管、苯肾上腺素(PE,1×10^-5 mol·L^-1)和氯化钾(KCl,60 mmol·L^-1)预收缩的血管环的作用,并观察去除血管内皮细胞对TMYX舒张作用的影响。进一步采用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L-硝基-精氨酸甲酯(L-NAME)和环氧合酶抑制剂吲哚美辛预孵育观察TMYX的舒血管效果。同时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上观察TMYX对细胞NO释放和一氧化氮合酶eNOS磷酸化的影响。结果发现,TMYX在1~750 mg·L^-1对基础状态的内皮完整血管张力无明显影响,对KCl预收缩的内皮完整血管也无明显舒缩作用。但TMYX能有效舒张苯肾上腺素收缩的大鼠肠系膜动脉,最大舒张率为(64.71±10.03)%。用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L-NAME,1×10^-4 mol·L-1)预孵育或去除肠系膜动脉血管内皮后,TMYX的最大舒张率分别降为(35.77±8.93)%,(25.85±10.84)%,与未加L-NAME组和内皮完整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但吲哚美辛对TMYX的舒张作用没有影响。此外TMYX 50 mg·L^-1可以显著增加人脐静脉内皮细胞P-eNOS的蛋白表达,促进NO释放,而L-NAME处理后则下调细胞P-eNOS蛋白表达水平,抑制NO的释放。结果说明TMYX具有内皮依赖性的血管舒张作用,其对苯肾上腺素预收缩的大鼠离体肠系膜动脉的舒张作用与一氧化氮-环磷酸鸟苷(NO-cGMP)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脉养心丸 肠系膜 血管舒张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一氧化氮
原文传递
不同剂量无水乙醇对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化学消融的疗效
11
作者 陈国威 蒋峻 项美香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741-743,共3页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ypertrophic obstructive cardiomyopathy,HOCM)是一种以室间隔非对称性肥厚、左心室流出道(ieft ventricular outflow-tract gradient,LVOT)梗阻为特点的心肌病,是肥厚型心肌病的一种特殊类型,临床表现为...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ypertrophic obstructive cardiomyopathy,HOCM)是一种以室间隔非对称性肥厚、左心室流出道(ieft ventricular outflow-tract gradient,LVOT)梗阻为特点的心肌病,是肥厚型心肌病的一种特殊类型,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难治性心绞痛、晕厥,甚至猝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 化学消融 无水乙醇 疗效 患者 剂量 左心室流出道 肥厚型心肌病
原文传递
非编码RNAs在心肌细胞增殖与心脏再生中的作用
12
作者 董晓璇 蒲林彬 陈静海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 CAS CSCD 2022年第8期1509-1519,共11页
心肌梗死以高发病率、高致死率的特点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并造成了极大的社会经济负担。促进心肌细胞增殖与再生是修复缺血导致的心脏损伤的关键。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非编码RNAs参与调控心肌细胞的增殖与再生。该文总结了小RNAs(microRNA... 心肌梗死以高发病率、高致死率的特点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并造成了极大的社会经济负担。促进心肌细胞增殖与再生是修复缺血导致的心脏损伤的关键。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非编码RNAs参与调控心肌细胞的增殖与再生。该文总结了小RNAs(microRNAs,miRNAs)、长链非编码RNAs(long non-coding RNAs,lncRNAs)以及环状RNAs(circular RNAs,circRNAs)参与调控心肌细胞增殖与再生、修复损伤心脏及其相关的分子机制。此外,该文还展望了非编码RNAs促进心肌细胞增殖的潜在治疗作用以及心脏损伤后应用RNA治疗进行再生修复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细胞增殖 基因治疗 非编码RNAS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