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HAP值在XGBoost MRI模型中鉴别腮腺恶性肿瘤与Warthin瘤的价值
1
作者 张潇涵 朱翰林 +1 位作者 韩志江 杨海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462-466,共5页
目的:探讨SHAP值在极端梯度提升(Extreme gradient boosting,XGBoost)MRI模型中鉴别腮腺恶性肿瘤(Malignant tumor,MT)与Warthin瘤(Warthin tumor,WT)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2例22枚MT和38例51枚WT的MRI资料,分析瘤体... 目的:探讨SHAP值在极端梯度提升(Extreme gradient boosting,XGBoost)MRI模型中鉴别腮腺恶性肿瘤(Malignant tumor,MT)与Warthin瘤(Warthin tumor,WT)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2例22枚MT和38例51枚WT的MRI资料,分析瘤体形态、位置和强化方式,以及T_(1)WI、T_(2)WI、FS-T_(1)WI、FS-T_(2)WI影像征象,经单因素分析筛选有统计学意义的征象,纳入XGBoost模型,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敏感度、特异度评价模型诊断效能。通过可解释机器学习模型(Shapley additive explanations,SHAP)值对模型进行分析,明确各MRI征象在模型中的权重。结果:22枚MT和51枚WT中,持续性强化(P<0.05)、形态不规则(χ^(2)=20.707,P<0.05)、非尾叶(χ^(2)=8.911,P<0.05)、T_(2)WI高信号(χ^(2)=7.581,P<0.05)、FS-T_(1)WI等低信号(P<0.05)、FS-T_(2)WI高信号(χ^(2)=9.016,P<0.05)对鉴别两者有统计学意义,且均更常见于MT中。将6项单因素纳入XGBoost模型分析得出AUC为0.847,敏感度为77.3%,特异度为92.2%;6种MRI征象绝对平均SHAP值为0.21~0.99,其中形态不规则权重最大。结论:形态不规则、T_(2)WI高信号、持续性强化、FS-T_(2)WI高信号、非尾叶、FS-T_(1)WI等低信号对MT和WT鉴别的权重存在差异,对各MRI征象的准确识别,有利于对两者精准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肿瘤 腺淋巴瘤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CT钙化分型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6
2
作者 杨海 韩志江 +1 位作者 雷志锴 胡群辉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861-863,共3页
目的:探讨CT钙化分型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426例492枚甲状腺钙化结节的CT影像,包括良性结节404枚、恶性结节88枚。根据钙化形态,将其分为微钙化、粗钙化、环状钙化,分析不同钙化形态... 目的:探讨CT钙化分型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426例492枚甲状腺钙化结节的CT影像,包括良性结节404枚、恶性结节88枚。根据钙化形态,将其分为微钙化、粗钙化、环状钙化,分析不同钙化形态在良、恶性结节中的分布,并统计微钙化在恶性结节诊断中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准确度。结果:本组492枚甲状腺钙化结节中,微钙化在良、恶性结节中分别占25.2%(102/404)和36.4%(32/88)(χ^2=4.506,P=0.034),微钙化在恶性结节诊断中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准确度分别为36.4%、84.4%、23.9%和67.9%。粗钙化和环状钙化在良、恶性结节中分别占61.6%(249/404)和51.1%(45/88)(χ^2=3.311,P=0.069)、13.1%(53/404)和12.5%(11/88)(χ^2=0.024,P=0.876)。结论:CT检查中,尽管微钙化在甲状腺恶性结节中更常见,但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低,而粗钙化和环状钙化在良、恶性结节中的分布无统计学意义,提示在钙化结节的CT诊断中,需要结合其它征象综合分析,而不能以钙化形态作为良、恶性判断的唯一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结节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下载PDF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的CT、MRI诊断 被引量:2
3
作者 胡群辉 胡吉波 胡红杰 《浙江临床医学》 2014年第6期979-981,共3页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Intraductal papillary mucinous neoplasm,IPMN)是一种较少见的起源于胰腺导管上皮的囊性肿瘤,由于对这种特殊类型的胰腺肿瘤认识不足,容易将其与其它一些胰腺黏液瘤混淆。本文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Intraductal papillary mucinous neoplasm,IPMN)是一种较少见的起源于胰腺导管上皮的囊性肿瘤,由于对这种特殊类型的胰腺肿瘤认识不足,容易将其与其它一些胰腺黏液瘤混淆。本文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邵逸夫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5例IPMN患者临床及CT、MRI资料,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术前诊断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 MRI诊断 CT NEOPLASM 胰腺导管上皮 邵逸夫医院 囊性肿瘤 胰腺肿瘤
下载PDF
直径〉1.0cm的甲状腺乳头状癌多种CT征象的多因素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杨海 舒艳艳 +1 位作者 韩志江 雷志锴 《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 CAS 2018年第1期51-54,60,共5页
目的对比多种CT征象在直径〉1.0 cm PTC和结节性甲状腺肿(nodular goiters,NG)中的分布,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统计多种CT征象在PTC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组织学证实的277例288枚直径〉1.0 cm的PTC的CT表现,包括... 目的对比多种CT征象在直径〉1.0 cm PTC和结节性甲状腺肿(nodular goiters,NG)中的分布,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统计多种CT征象在PTC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组织学证实的277例288枚直径〉1.0 cm的PTC的CT表现,包括结节形态、咬饼征、微钙化及增强后范围缩小/模糊,并与同期直径〉1.0 cm的231例276枚NG的CT征象相比较,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多种CT征象进行统计,并计算阳性CT征象及其联合在PTC诊断中的敏感度及特异度。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结节形态不规则、咬饼症、微钙化及增强后范围缩小/模糊均更常见于PTC中,OR值分别为17.249(95% CI 8.954~33.227)、23.697(95% CI 11.653~48.188)、4.536(95% CI 2.031~10.132)、4.672(95% CI 8.954~8.999),单一CT征象诊断PTC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31.3%~82.3%和83.3%~93.1%,3种或42种CT征象组合诊断PTC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24.0%~70.5%和96.7%~100%,CT征象组合诊断PTC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19.1%~61.5%和99.6%~100%。结论尽管结节形态、咬饼征、微钙化及增强后范围缩小/模糊是诊断PTC的重要征象,但多种征象的OR值存在较大差异,对这些差异的准确识别,及联合多种CT征象可明显提高PTC诊断的特异度,从而减少误诊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结节性甲状腺肿 甲状腺乳头状癌 钙化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