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浙江近海海洋鱼类增殖放流现状分析
被引量:2
- 1
-
-
作者
陈欣怡
徐开达
李鹏飞
王好学
周永东
王孟佳
-
机构
浙江海洋大学海洋与渔业研究所
浙江海洋大学水产学院
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农村农业部重点渔场渔业资源科学观测实验站、浙江省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
-
出处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23年第9期128-135,共8页
-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9YFD0901204、2020YFD0900804、2019YFD0901205)
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2021C02047)。
-
文摘
20世纪80年代以来,浙江近海的主要渔业资源呈现衰退趋势,因此从2000年至今相关单位持续开展人工增殖放流以修复渔业资源。文章基于2017—2021年浙江近海鱼类增殖放流统计数据作出分析,对比放流资金、放流数量、放流物种等变化趋势得出:2017—2021年主要在浙江近海12处重要的增殖放流海域投放了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黑鲷(Acanthopagrus schlegelii)、黄姑鱼(Nibea albiflora)、条石鲷(Oplegnathus fasciatus)等16种海洋鱼类,累计投入放流资金11 285.9万元,投放海洋鱼类苗种共计46 799.8万尾,其中标志鱼投入共330.1万元,放流苗种48.8万尾。调查和文献报道显示,增殖放流对增加浙江近海海洋鱼类生物资源量、恢复海洋鱼类群落结构、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促进海洋渔业的发展等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根据调研情况和相关文献梳理了增殖放流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改进建议,以期为今后科学规范实施增殖放流提供参考。
-
关键词
渔业资源
增殖放流
浙江近海
-
Keywords
Fishery resources
Proliferation and release
Zhejiang offshore
-
分类号
S9
[农业科学—水产科学]
P74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