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3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浙江省近海海洋捕捞渔船异地停靠信息提取与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范秀梅 张胜茂 +3 位作者 杨胜龙 王斐 程田飞 朱文斌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03-209,共7页
根据船籍港管理制度要求,所有渔船必须在休渔期返回船籍港停靠休渔,渔船不能到非船籍港停靠。为调查渔船异地休渔情况,该研究提出一种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船位数据提取渔船异地停靠信息的方法。首先查找出渔船停船时段,选择停船时间... 根据船籍港管理制度要求,所有渔船必须在休渔期返回船籍港停靠休渔,渔船不能到非船籍港停靠。为调查渔船异地休渔情况,该研究提出一种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船位数据提取渔船异地停靠信息的方法。首先查找出渔船停船时段,选择停船时间较长的时间段,获得该停船时段内渔船停靠地的经度和纬度,利用高德地图提供的逆地址查询Web服务,获取停船地点所属的省、市、区县,然后将停船地址与船籍港对比,判断渔船是否属于异地停靠。以浙江省为例,选用2018年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船位数据,提取浙江省渔船异地停靠的信息,并进行统计分析,得到跨省停靠休渔的渔船占比为2.60%,省内跨市停靠的占比为5.53%,市内夸区县停靠的占比为14.74%,该方法能够快速提取和统计渔船的异地停靠信息,为休渔期渔船管理的信息化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渔船 渔业 监控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异地停靠
下载PDF
基于贻贝指示的海洋微塑料污染生物监测前处理技术评估与优化
2
作者 黄辉 吴桢 宋凯 《海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3-132,共10页
基于贻贝指示的海洋微塑料污染生物监测是一种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监测方法,然而目前该法前处理技术包含贻贝组织消解和微塑料密度分离操作多样,且各操作方案的科学性有待验证,导致利用该法得到的海洋微塑料污染监测结果准确性难以保证... 基于贻贝指示的海洋微塑料污染生物监测是一种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监测方法,然而目前该法前处理技术包含贻贝组织消解和微塑料密度分离操作多样,且各操作方案的科学性有待验证,导致利用该法得到的海洋微塑料污染监测结果准确性难以保证且数据不易对比。为全面评估多种贻贝组织消解和微塑料密度分离操作的准确性,并获得一种高效经济和可靠的前处理技术方案,本研究开展4种常见消解法(混合酸消解法、氢氧化钾消解法、芬顿消解法和蛋白酶K消解法)对比试验和3种浮选液(氯化钠饱和溶液、碘化钠饱和溶液和甲酸钾饱和溶液)微塑料密度分离试验,评估不同消解法对贻贝组织消解效率和对海洋中常见微塑料的形貌、光谱特征和回收率的影响及不同浮选液的微塑料分离效果,并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对消解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芬顿消解法兼具对贻贝组织的高消解性和对微塑料的低破坏性,可作为优选消解方法,且经优化后,该法在H2O2(30%)体积40 mL,Fe^(2+)浓度0.020 mol/L,温度59℃,pH 3.7和消解时间24 h条件下,对10 g贻贝组织的消解率达96.7%。同时本研究证实甲酸钾饱和溶液可替代氯化钠和碘化钠饱和溶液,用于高效分离提取消解液中的微塑料。以上研究的开展为基于贻贝指示的海洋微塑料污染生物监测前处理技术完善和标准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微塑料 生物监测 前处理技术 芬顿消解法 甲酸钾
下载PDF
浙江省生态养护型海洋牧场建设现状、问题与未来 被引量:7
3
作者 胡扬杰 梁君 +4 位作者 徐汉祥 方佩儿 郭爱 赵瑞 周永东 《浙江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2年第5期373-381,共9页
海洋牧场作为人类获取优质蛋白的“蓝色粮仓”,被称为“第六次海水养殖浪潮”的雏形。浙江省海洋牧场建设以生态养护型为主,在改善海域生态环境及修复渔业资源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基于浙江省生态养护型海洋牧场的现状,总结凝练了... 海洋牧场作为人类获取优质蛋白的“蓝色粮仓”,被称为“第六次海水养殖浪潮”的雏形。浙江省海洋牧场建设以生态养护型为主,在改善海域生态环境及修复渔业资源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基于浙江省生态养护型海洋牧场的现状,总结凝练了4个鲜明特点,分析了海洋牧场建设中在项目管理、经济效益、资金投入和科技发展等方面上存在的突出问题,并借鉴我国沿海其他省市海洋牧场建设的成功经验,以生态修复、渔业改革、转型发展和碳中和目标等角度为出发点提出科学建议,以期为推进我国养护型海洋牧场体系建设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省 生态养护型 海洋牧场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浙江省部分水产养殖场产地环境质量评价
4
作者 何依娜 胡红美 +4 位作者 郭远明 钟志 梅光明 尤炬炬 金衍健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32期96-98,100,共4页
[目的]调查浙江温州、舟山、绍兴等地35家水产养殖场水环境和底质环境质量状况。[方法]2014年对浙江温州、舟山、绍兴等地35家水产养殖场水环境和底质环境质量状况开展调查,并用单项污染指数法对水产养殖场产地环境质量现状进行评价。[... [目的]调查浙江温州、舟山、绍兴等地35家水产养殖场水环境和底质环境质量状况。[方法]2014年对浙江温州、舟山、绍兴等地35家水产养殖场水环境和底质环境质量状况开展调查,并用单项污染指数法对水产养殖场产地环境质量现状进行评价。[结果]海水、淡水和底质样品各检测参数污染指数均小于1,说明水产养殖场水环境和底质环境均符合无公害水产品生产基地的标准要求,目前环境状况良好,适合生产无公害水产品。但个别海水养殖场水质中总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铜和底质中铜、铬等参数以及个别淡水养殖场水质中总大肠菌群、镉、氟化物和底质中铜、铅、铬等参数污染指数均接近1,有潜在超标隐患。[结论]该研究可为制定水产品质量安全相关政策提供基础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品 产地环境质量 评价
下载PDF
浙江省甲壳类水产品中重金属总汞含量调查分析
5
作者 何依娜 胡红美 +1 位作者 梅光明 张小军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第19期258-258,262,共2页
2015年对杭州、温州、舟山地区共155个甲壳类样品开展调查,品种包括梭子蟹和虾蛄,环节覆盖生产和流通。调查参数为总汞。其中,30个梭子蟹样品同时进行分组织检测,包括肌肉和内脏。本次调查实际检测样本数为215个。结果表明,215个实测样... 2015年对杭州、温州、舟山地区共155个甲壳类样品开展调查,品种包括梭子蟹和虾蛄,环节覆盖生产和流通。调查参数为总汞。其中,30个梭子蟹样品同时进行分组织检测,包括肌肉和内脏。本次调查实际检测样本数为215个。结果表明,215个实测样本数总汞全部有检出,浓度为0.002 2~0.076 0 mg/kg,均远小于叶GB 2762-201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曳规定的甲基汞限量0.5 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壳类水产品 总汞 调查分析 浙江省
下载PDF
绿色渔业视角下推动舟山海洋牧场建设的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吴伟 傅宇 郭远明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0年第23期94-95,共2页
近年来中国海洋环境受污染严重,且人为破坏渔业资源现象时有发生,水域荒漠化现象严重,进一步遏制了中国海洋渔业的发展。中共十九大以来,绿色发展理念一直指导着各行各业的发展,发展“绿色渔业”已成为中国海洋渔业工作的关键一环。海... 近年来中国海洋环境受污染严重,且人为破坏渔业资源现象时有发生,水域荒漠化现象严重,进一步遏制了中国海洋渔业的发展。中共十九大以来,绿色发展理念一直指导着各行各业的发展,发展“绿色渔业”已成为中国海洋渔业工作的关键一环。海洋牧场对海洋生态环境的修复以及恢复渔业资源的影响日趋显著,也推动着蓝色海洋绿色、可持续发展。浙江省积极出台相关文件,促进浙江海洋牧场的发展,为浙江地区海洋牧场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以舟山海洋牧场为重点研究对象,从其发展现状中找出开发模式、技术基础、管理经验和资金政策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从绿色渔业视角提出了促进舟山海洋牧场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舟山 绿色渔业 海洋牧场
下载PDF
菌藻共生生物膜在养殖尾水处理中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则伍各 李铁军 +3 位作者 乔玲 袁涛 郭远明 任成喆 《水产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27-340,共14页
中国是水产养殖大国[1],2022年,我国水产品总量为6.87×10^(7)t,其中人工养殖水产品产量为5.57×10^(7)t,占全年水产品总产量的81%以上[2]。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和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养殖环境的污染问题受到越来越广泛的... 中国是水产养殖大国[1],2022年,我国水产品总量为6.87×10^(7)t,其中人工养殖水产品产量为5.57×10^(7)t,占全年水产品总产量的81%以上[2]。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和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养殖环境的污染问题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在水产养殖过程中,为提高水产品的产量,养殖人员会向养殖水域中投入外源性饵料,但投入的饵料只有少部分会被吸收利用,大约75%的饵料则以氮和磷的形式残留在养殖水体中[3-4],从而导致养殖水质恶化[5],不仅会影响养殖生物的生长发育,养殖尾水直接排放还会破坏邻近海域的生态平衡,威胁水体生物的多样性[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藻共生 水产养殖 尾水处理 生态修复 微生物
下载PDF
浙江近海曼氏无针乌贼春、秋季群体形态比较分析
8
作者 刘姝含 徐开达 +2 位作者 刘连为 隋宥珍 吴天 《水产学杂志》 2025年第1期51-55,共5页
2022年春季(3月—4月)和秋季(10月—11月)在浙江近海禁渔区线以西海域(27°0′~31°0′N,120°0′~124°0′E)设115个调查站位,采用4个航次底拖网采集曼氏无针乌贼(Sepiella japonica)样本,近海张网、拖虾作业补充取样... 2022年春季(3月—4月)和秋季(10月—11月)在浙江近海禁渔区线以西海域(27°0′~31°0′N,120°0′~124°0′E)设115个调查站位,采用4个航次底拖网采集曼氏无针乌贼(Sepiella japonica)样本,近海张网、拖虾作业补充取样,测量全长、胴长、胴宽、头长、眼径、眼间距、腕足(1~4)、触腕长,及触穗长12个长度形态指标,利用独立样本t检验、主成分分析和判别分析研究该海域曼氏无针乌贼春季、秋季群体的形态差异。结果表明,曼氏无针乌贼春季、秋季群体胴长/全长差异显著,胴宽/全长、头长/全长、触腕长/全长和触穗长/全长差异极显著;主成分分析构建了2个反映形态特征的主成分,主成分1主要体现在眼部和胴长的差异,主成分2主要体现在腕足和头部差异。11个形态指标在判别分析中的综合判别正确率为81.3%,经交叉验证判别率为80.7%。研究表明,曼氏无针乌贼春季、秋季群体存在一定差异,秋季群体腕足指标接近于人工养殖群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曼氏无针乌贼 春季、秋季群体 形态差异 多元统计分析
下载PDF
浙江省自然海区梭子蟹重金属残留现状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尤炬炬 刘琴 +3 位作者 鲍静姣 何依娜 孙秀梅 祝银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第21期190-190,203,共2页
于2015年对浙江省自然海区68个梭子蟹样品进行了总汞、无机砷、铅、镉4种重金属含量的分析与测定。结果表明,镉含量远大于总汞、无机砷、铅的含量;总汞和无机砷在不同生物组织中含量未有显著变化,而铅、镉含量明显在内脏当中更高。
关键词 梭子蟹 重金属 残留 浙江省 自然海区
下载PDF
石墨化炭黑去除水产养殖尾水中恩诺沙星残留的研究
10
作者 李梦妍 齐梦钰 +3 位作者 吴佳龙 李铁军 胡红美 张小宁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85-795,共11页
本研究探究并评价了石墨化炭黑(graphitized carbon black,GCB)吸附去除水产养殖环境中恩诺沙星(enrofloxacin,ENR)的能力。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拉曼光谱以及Zeta电位对石墨化炭黑进行表征,探讨了p H值、吸附温... 本研究探究并评价了石墨化炭黑(graphitized carbon black,GCB)吸附去除水产养殖环境中恩诺沙星(enrofloxacin,ENR)的能力。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拉曼光谱以及Zeta电位对石墨化炭黑进行表征,探讨了p H值、吸附温度(T)、恩诺沙星初始质量浓度(C0)、吸附时间(t)对石墨化炭黑吸附恩诺沙星的影响。同时,从吸附热力学和吸附动力学等方面探究了石墨化炭黑对恩诺沙星的吸附机制。结果表明,石墨化炭黑对恩诺沙星具有良好的吸附能力,吸附过程符合伪二级动力学模型和弗罗因德利希(Freundlich)吸附等温模型。在p H=7、C0=200 mg/L、T=35℃的条件下,石墨化炭黑对溶液中恩诺沙星的吸附能力最强,最大吸附量可达74.43 mg/g。此外,石墨化炭黑对实际加标养殖淡水和加标养殖海水中恩诺沙星残留具有较好的吸附去除能力,单位吸附量分别为(32.47±0.99)、(31.84±1.46)mg/g。综上所述,石墨化炭黑具有去除实际水产养殖尾水中恩诺沙星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化炭黑 恩诺沙星 吸附 去除 水产养殖环境
下载PDF
浙江省近岸海域表层水体中微塑料分布与组成特征 被引量:7
11
作者 周筱田 赵雯璐 +3 位作者 李铁军 吴伟 郭远明 杨承虎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71-379,共9页
2019年9月—10月,在浙江省近岸海域(平湖、岱山、三门、瑞安和苍南海域)采集20个站位的表层水体,对海水中微塑料丰度、化学成分、形状和颜色等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浙江省近岸海域所有调查站位表层水体中普遍存在微塑料,且各海域海... 2019年9月—10月,在浙江省近岸海域(平湖、岱山、三门、瑞安和苍南海域)采集20个站位的表层水体,对海水中微塑料丰度、化学成分、形状和颜色等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浙江省近岸海域所有调查站位表层水体中普遍存在微塑料,且各海域海水中微塑料平均丰度存在差异,其中:三门海域微塑料平均丰度最高,达240个/m^(3);瑞安海域微塑料平均丰度最低,为70个/m^(3)。所有站位微塑料丰度范围为40~320个/m^(3),平均丰度为144个/m^(3);其化学成分主要是聚酯纤维(38.9%)和纤维素(人造丝)(30.6%);形状多为纤维状(86.1%),其次为碎片状(12.5%)和薄膜状(1.4%);颜色以灰色(25.0%)、蓝色(23.6%)和白色(19.4%)为主。特征分析显示,浙江省近岸海域表层水体中微塑料主要来源于纺织业、渔业和居民生活污水。同时,受风力、海流、径流和海水稀释的影响,微塑料在近岸海域水体中分布不均。与国内其他采用类似的研究方法的结果相比,浙江省近岸海域微塑料丰度处于一个较低水平。本研究可为浙江省近岸海域中微塑料的迁移及其污染风险评估提供重要的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省 近岸海域 表层海水 微塑料 分布
下载PDF
浙江省领海基点海岛现状监测和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冲 康波 +2 位作者 蒋婵娟 张佳期 徐开达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20年第8期7-12,共6页
为及时掌握领海基点及其标志建设、领海基点海岛开发利用以及领海基点海岛周边海域生态环境等状况,文章采用卫星影像、无人机航摄和现场巡查相结合的监测方式,对浙江省领海基点海岛标志、地形地物、植被、地质灾害、人类活动、开发利用... 为及时掌握领海基点及其标志建设、领海基点海岛开发利用以及领海基点海岛周边海域生态环境等状况,文章采用卫星影像、无人机航摄和现场巡查相结合的监测方式,对浙江省领海基点海岛标志、地形地物、植被、地质灾害、人类活动、开发利用状况和周边海域生态环境进行监测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浙江省领海基点海岛保护状况总体较好,周边海域海水符合第一类和第二类海水水质标准,地形地貌无明显变化;部分领海基点海岛出现海蚀崖、海蚀沟和岩体裂缝并有海钓活动痕迹,部分领海基点方位点标志碑由于风暴浪的冲击存在局部损毁的现象。后续应对损毁领海基点方位点标志碑开展整修和维护工作;对已发生和可能发生的崩塌和滑坡等地质灾害进行常态化监测;在掌握海岛生态系统现状的基础上建立评估机制,开展海岛生态系统健康评估;积极与利益相关部门开展联系和沟通,形成领海基点海岛保护协调制度;进一步加强对领海基点海岛保护的宣传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海基点 海岛保护 生态环境 植被 地质灾害
下载PDF
水产品中全氟化合物的分析方法和分布特征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3
作者 李佩佩 龙举 +2 位作者 方益 严忠雍 张小军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35-744,共10页
综述了不同水产品(无脊椎动物、贝类、鱼类、海鸟、哺乳动物等)样品中全氟化合物(PFCs)的提取方法(有机溶剂-水提取、碱性消化提取、离子对液液提取、加压液体萃取以及超声萃取)、净化方法(二氧化硅柱层析、分散石墨化碳和/或弱阴离子... 综述了不同水产品(无脊椎动物、贝类、鱼类、海鸟、哺乳动物等)样品中全氟化合物(PFCs)的提取方法(有机溶剂-水提取、碱性消化提取、离子对液液提取、加压液体萃取以及超声萃取)、净化方法(二氧化硅柱层析、分散石墨化碳和/或弱阴离子交换固相萃取、混合模式固相萃取;QuEChERS或分散固相萃取;反向液液萃取;凝胶渗透色谱;低温冷冻去脂)、测定方法[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湍流色谱-串联质谱法(TFC-MS/MS)、纳升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nano LC-MS/MS)、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法(UPLC-TOF-MS)]和分布物征的研究进展,并对其进行了展望(引用文献76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氟化合物 水产品 前处理方法 测定方法 分布特征 综述
下载PDF
浙江温州地区海产品中石油烃的含量分析及膳食风险评估
14
作者 何依娜 张小军 +1 位作者 陈霞霞 胡红美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7期75-81,共7页
目的掌握浙江温州地区海产品中石油烃的污染状况及其对人群膳食暴露影响。方法采集2022年浙江温州地区30个品种217批次海产品,取各样品可食部分,经组织匀质后,经6mol/L氢氧化钠溶液40℃恒温振荡皂化6 h、二氯甲烷萃取、旋转蒸发浓缩至... 目的掌握浙江温州地区海产品中石油烃的污染状况及其对人群膳食暴露影响。方法采集2022年浙江温州地区30个品种217批次海产品,取各样品可食部分,经组织匀质后,经6mol/L氢氧化钠溶液40℃恒温振荡皂化6 h、二氯甲烷萃取、旋转蒸发浓缩至干、脱芳石油醚复溶,取上清液采用分子荧光仪测定其石油烃含量。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和商值法分别评价其污染程度和膳食暴露健康风险。结果所有海产品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石油烃检出(范围1.06~26.60mg/kg,均值9.73mg/kg),其中13.4%的样品中石油烃含量超出NY5073—2006《无公害食品水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限量》中规定的限值,分别为缢蛏、泥蚶、馒头蟹。总体上检出浓度依次排序,养殖贝类>海捕头足类>海捕蟹>海捕虾>海捕鱼>养殖藻类。所测海产品石油烃危害商在0.01226~0.30760之间,均小于1,致癌风险指数范围为4.9×10^(-7)~7.6×10^(-5),小于1×10^(-4),其中养殖贝类中缢蛏、泥蚶、贻贝的危害商和致癌风险指数相对较高。结论浙江温州地区海产品中石油烃的健康风险较低,但应密切关注长期或大量食用缢蛏、泥蚶、贻贝带来的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产品 石油烃 健康风险评估 膳食风险评估
原文传递
短链氯化石蜡的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15
作者 胡红美 李铁军 +4 位作者 方益 谢颖 施赞宇 庞皓东 郭远明 《浙江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3期251-259,共9页
简要介绍了SCCPs的理化特性、全球生产和使用情况以及环境分布,系统综述了不同环境介质中SCCPs的萃取、净化方法和气相色谱—质谱法、二维气相色谱法、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等仪器分析技术,为今后全面的评估SCCPs的生态健康暴露风险,进... 简要介绍了SCCPs的理化特性、全球生产和使用情况以及环境分布,系统综述了不同环境介质中SCCPs的萃取、净化方法和气相色谱—质谱法、二维气相色谱法、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等仪器分析技术,为今后全面的评估SCCPs的生态健康暴露风险,进行污染物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链氯化石蜡 理化性质 生产和使用 样品前处理 仪器分析
下载PDF
生产和流通环节水产品中喹诺酮类抗生素污染特征及健康风险评估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龙举 杨军 +2 位作者 梅光明 何依娜 胡红美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23年第9期185-190,共6页
以养殖水产品为分析对象,采用超高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对2019年某省生产和流通环节的38个品种685批次水产品中6种喹诺酮类抗生素(QNs)含量进行定量检测,同时评估居民摄入水产品中恩诺沙星的健康风险。结果显示,20.73%的水产品存在不同... 以养殖水产品为分析对象,采用超高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对2019年某省生产和流通环节的38个品种685批次水产品中6种喹诺酮类抗生素(QNs)含量进行定量检测,同时评估居民摄入水产品中恩诺沙星的健康风险。结果显示,20.73%的水产品存在不同程度的QNs检出,不合格样品占2.34%,洛美沙星与培氟沙星均为未检出,其余4种QNs检出率为0.44%~16.64%。总体上检出浓度,蛙类>淡水鱼>龟鳖类>海水鱼>虾类>蟹类。检出的水产品以恩诺沙星、环丙沙星为主。水产品中恩诺沙星的健康风险处于较低水平,但应密切关注长期或大量食用蛙类、龟鳖类带来的健康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环节 流通环节 喹诺酮类 水产品 健康风险
下载PDF
基于孢子粘附功能的大型海藻生态修复技术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毕远新 苗航 +1 位作者 王惠杰 杨起帆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60-167,共8页
为实现大型海藻人工移植高效、节约和可持续性,研究基于大型海藻孢子的粘附特性,于2020年4月,初选了几种食品添加剂作为粘附剂,与铜藻(Sargassum horneri)孢子混合后,通过室内外涂覆实验观察孢子附着、萌发和生长情况,筛选出最优的粘附... 为实现大型海藻人工移植高效、节约和可持续性,研究基于大型海藻孢子的粘附特性,于2020年4月,初选了几种食品添加剂作为粘附剂,与铜藻(Sargassum horneri)孢子混合后,通过室内外涂覆实验观察孢子附着、萌发和生长情况,筛选出最优的粘附剂,并通过铜藻孢子低温保存实验研究解决延长海藻人工移植周期问题。结果表明:(1)海藻酸钠是一种较好的海藻孢子粘附剂,由其制成的铜藻孢子黏液,黏度越大、数量越多对孢子的保护作用越强,可有效阻碍水流冲刷与稀释的影响,增强孢子的附着几率,铜藻孢子黏液潮下带涂抹实验的孢子移植成活密度可达278 ind./m^(2),但在潮间带喷涂实验中仅在受波浪和水流影响小的位点获得了较好的移植效果;(2)铜藻孢子低温保存实验延长了海藻孢子的移植周期,铜藻受精卵经低温[(7±3)℃)]保存23d后仍具备附着能力,但需结合粘附剂的使用才能确保孢子在水流扰动条件下实现有效附着;(3)孢子黏液技术可广泛应用于大型海藻孢子的人工育苗与移植,主要包括室内均匀喷涂技术、水面喷洒移植技术、潮间带喷涂技术、潮下带涂抹技术和人工鱼礁或藻礁喷涂移植技术等。研究为大型海藻移植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有望在粘附剂开发、喷涂方法及设备研究上获得突破起到促进作用,并为我国海藻场的生态修复研究及大型海藻人工移植技术的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海藻 铜藻 孢子黏液 粘附剂 人工移植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水产品中链霉素的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方益 李佩佩 +2 位作者 严忠雍 陈思 张帅 《山东化工》 CAS 2017年第20期67-69,共3页
建立了水产品中链霉素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方法。水产品样品经三氯乙酸溶液水解提取,固相萃取柱净化,经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通过优化前处理与色谱条件,链霉素在1.0~50ng/m L范围内具有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0.995以... 建立了水产品中链霉素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方法。水产品样品经三氯乙酸溶液水解提取,固相萃取柱净化,经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通过优化前处理与色谱条件,链霉素在1.0~50ng/m L范围内具有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0.995以上,水产品样品平均回收率在81%~105%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3.8%~9.5%之间,定量检出限为10.0μg/kg,该方法高效、灵敏、准确,可广泛应用于水产品中链霉素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 链霉素 水产品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水产加工品中酞酸酯类增塑剂的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方益 何鹏飞 +1 位作者 严忠雍 李佩佩 《中国食品》 2018年第22期149-152,共4页
本文建立了水产加工品中酞酸酯类增塑剂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方法。样品经正己烷提取,提取液过中性氧化铝-无水硫酸钠固相小柱,用依次用5mL二氯甲烷-正己烷(1∶9)混合溶液、5mL乙酸乙酯-正己烷(1∶4)混合溶液洗脱目标物,旋... 本文建立了水产加工品中酞酸酯类增塑剂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方法。样品经正己烷提取,提取液过中性氧化铝-无水硫酸钠固相小柱,用依次用5mL二氯甲烷-正己烷(1∶9)混合溶液、5mL乙酸乙酯-正己烷(1∶4)混合溶液洗脱目标物,旋蒸定容,经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检测分析。通过优化前处理与色谱条件,酞酸酯类增塑剂在5.0ng/mL-100ng/mL范围内具有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在0.995以上,样品平均回收率在73%-105%,相对标准偏差在2.2%-9.2%,定量检出限为1.0ug/kg。实验证明:该方法灵敏、准确、高通量,可广泛应用于水产加工品中酞酸酯类增塑剂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酞酸酯类增塑剂 水产加工品 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
下载PDF
微塑料污染现状及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0
作者 谢颖 施赞宇 +2 位作者 庞皓东 李铁军 胡红美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24年第2期105-110,共6页
微塑料分布广泛、粒径小,可以作为各种毒素的载体出现在环境中,危害人类健康和诱导生物多样性丧失,受到了公众的普遍重视。因此,寻找准确、高效的微塑料污染检测分析方法对环保领域意义深远。文章重点综述了微塑料在大气、水体环境、土... 微塑料分布广泛、粒径小,可以作为各种毒素的载体出现在环境中,危害人类健康和诱导生物多样性丧失,受到了公众的普遍重视。因此,寻找准确、高效的微塑料污染检测分析方法对环保领域意义深远。文章重点综述了微塑料在大气、水体环境、土壤、沉积物、生物体中的污染状况以及自然环境中微塑料的萃取、净化、鉴别和定量分析技术,并阐述了近年来目视法、拉曼光谱法、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和热解气相色谱/质谱法在微塑料检测中的应用,为微塑料的检测与监管提供宝贵资料,为未来微塑料去除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塑料 污染现状 检测方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