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6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洋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效果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18
1
作者 梁君 《中国渔业经济》 2013年第5期122-134,共13页
渔业资源增殖放流的效果是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渔业生产者和渔业科研单位共同关注的问题,也是增殖放流实践中的重要内容。基于国内外研究现状、多年海洋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实践和水生生物增殖放流相关标准,对影响增殖放流效果的苗种质量、... 渔业资源增殖放流的效果是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渔业生产者和渔业科研单位共同关注的问题,也是增殖放流实践中的重要内容。基于国内外研究现状、多年海洋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实践和水生生物增殖放流相关标准,对影响增殖放流效果的苗种质量、生态容纳量、放流策略、放流后期管理等4个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各因素的影响程度、影响范围以及后果等问题,提出解决对策,指出在海洋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实施过程中应该以理论指导实践,以实践验证理论,使我国增殖放流工作建立起科学的长效机制和一套完善的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渔业资源 增殖放流 效果 因素 对策
下载PDF
浙江省围填海工程对海洋生态环境和渔业资源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李铁军 徐丹 +1 位作者 徐汉祥 郭远明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第18期213-214,219,共3页
近年来,浙江省城镇化和各项建设的快速发展,土地资源的稀缺已经制约了经济的快速发展。虽然围海造地解决了制约经济发展的土地问题,但大规模围海造地对浙江海域的海洋生态环境带来了一定影响。本文根据围填海工程的特点和渔业资源分布状... 近年来,浙江省城镇化和各项建设的快速发展,土地资源的稀缺已经制约了经济的快速发展。虽然围海造地解决了制约经济发展的土地问题,但大规模围海造地对浙江海域的海洋生态环境带来了一定影响。本文根据围填海工程的特点和渔业资源分布状况,阐述了围填海工程快速发展给浙江海域海洋生态环境和渔业资源带来的影响,并对如何合理地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将填海工程对渔业资源和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提出了几点建议、对策与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填海 渔业资源 海洋生态环境 影响 建议 浙江省
下载PDF
浙江省朱家尖附近海域渔业资源调查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朱剑 钟志 +3 位作者 张玉荣 祝银 金衍健 李子孟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第2期246-246,250,共2页
依据2016年3月朱家尖水域渔业资源调查资料,研究朱家尖水域鱼类密度的时空分布,分析优势种、生物多样性等因素对鱼类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春季渔业资源生物4类33种。调查海域的渔业资源重量和尾数密度最大种类分别是鱼类和虾类。调查... 依据2016年3月朱家尖水域渔业资源调查资料,研究朱家尖水域鱼类密度的时空分布,分析优势种、生物多样性等因素对鱼类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春季渔业资源生物4类33种。调查海域的渔业资源重量和尾数密度最大种类分别是鱼类和虾类。调查海域优势种均是东海沿岸常见种类。调查海域渔业资源生物多样性指数、丰度指数和均匀度分布水平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家尖 渔业资源 拖网渔获物 生物多样性
下载PDF
浙江近海甲壳类资源增殖放流现状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王孟佳 徐开达 +5 位作者 王好学 周永东 李鹏飞 朱凯 陈欣怡 陈璐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24年第1期136-144,共9页
甲壳类作为增殖放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有效地养护、补充自然海域的渔业资源。文章基于2017-2021年浙江省甲壳类增殖放流数据及相关文献资料,系统梳理了甲壳类放流种类与数量、放流资金等的年间变化趋势及放流海域、放流规格的空间、... 甲壳类作为增殖放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有效地养护、补充自然海域的渔业资源。文章基于2017-2021年浙江省甲壳类增殖放流数据及相关文献资料,系统梳理了甲壳类放流种类与数量、放流资金等的年间变化趋势及放流海域、放流规格的空间、数量分布,结果显示:浙江省2017-2021年甲壳类增殖物种有日本对虾(Penaeus japonicus)、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中国对虾(Penaeus chinensis)等6个种类,共计放流522045.5万只,投入资金3320.2万元,其中放流量、投入资金最多的是日本对虾,放流量最少的是拟穴青蟹,投入资金最少的是葛氏长臂虾,放流区域涉及温州、宁波、台州、舟山等市,各区域间的放流布局不平衡,且主要集中在小、中规格。文章将对浙江近海甲壳类放流物种存在的效果评估工作不足、个别增殖物种放流效果不佳、甲壳类放流储备物种少等问题提出针对性建议,以期为今后完善科学的增殖放流管理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殖放流 浙江近海 甲壳类
下载PDF
浙江沿海水域石首鱼科资源量估算分析
5
作者 金梓慧 徐开达 +5 位作者 张洪亮 周永东 龙翔宇 詹炜 马文静 徐菲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6-165,共10页
为了解该海域石首鱼科资源量状况,根据2019-2021年每年春季(4月)、秋季(11月)浙江近岸水域(27°00′~31°00′N,120°30′~123°45′E)底拖网调查资料,采用扫海面积法等方法得到其优势度、生物量密度、尾数密度和现存... 为了解该海域石首鱼科资源量状况,根据2019-2021年每年春季(4月)、秋季(11月)浙江近岸水域(27°00′~31°00′N,120°30′~123°45′E)底拖网调查资料,采用扫海面积法等方法得到其优势度、生物量密度、尾数密度和现存资源量,研究了调查海区主要经济石首鱼科的季节和空间数量分布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浙江近岸石首鱼科3年平均生物量密度为140.7 kg/km^(2),秋季均高于春季,且南部区域最高;调查年份现存资源量从高到低的鱼种分别为鮸(Miichthys miiuy)、银姑鱼(Pennahia argentata)和小黄鱼(Larimichthy polyactis);与历史资料相比,资源量整体逐渐好转。本研究结果可为浙江近海渔业资源的养护技术研发和可持续利用提供基础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评估 石首鱼科 浙江沿海渔业 扫海面积法
下载PDF
基于贻贝指示的海洋微塑料污染生物监测前处理技术评估与优化
6
作者 黄辉 吴桢 宋凯 《海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3-132,共10页
基于贻贝指示的海洋微塑料污染生物监测是一种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监测方法,然而目前该法前处理技术包含贻贝组织消解和微塑料密度分离操作多样,且各操作方案的科学性有待验证,导致利用该法得到的海洋微塑料污染监测结果准确性难以保证... 基于贻贝指示的海洋微塑料污染生物监测是一种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监测方法,然而目前该法前处理技术包含贻贝组织消解和微塑料密度分离操作多样,且各操作方案的科学性有待验证,导致利用该法得到的海洋微塑料污染监测结果准确性难以保证且数据不易对比。为全面评估多种贻贝组织消解和微塑料密度分离操作的准确性,并获得一种高效经济和可靠的前处理技术方案,本研究开展4种常见消解法(混合酸消解法、氢氧化钾消解法、芬顿消解法和蛋白酶K消解法)对比试验和3种浮选液(氯化钠饱和溶液、碘化钠饱和溶液和甲酸钾饱和溶液)微塑料密度分离试验,评估不同消解法对贻贝组织消解效率和对海洋中常见微塑料的形貌、光谱特征和回收率的影响及不同浮选液的微塑料分离效果,并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对消解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芬顿消解法兼具对贻贝组织的高消解性和对微塑料的低破坏性,可作为优选消解方法,且经优化后,该法在H2O2(30%)体积40 mL,Fe^(2+)浓度0.020 mol/L,温度59℃,pH 3.7和消解时间24 h条件下,对10 g贻贝组织的消解率达96.7%。同时本研究证实甲酸钾饱和溶液可替代氯化钠和碘化钠饱和溶液,用于高效分离提取消解液中的微塑料。以上研究的开展为基于贻贝指示的海洋微塑料污染生物监测前处理技术完善和标准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微塑料 生物监测 前处理技术 芬顿消解法 甲酸钾
下载PDF
海洋渔业资源评估模型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丁伟康 梁君 +3 位作者 张亚洲 吴昊 周永东 吴天 《浙江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2年第6期558-568,582,共12页
海洋渔业资源关乎人类的优质蛋白获取量,实施渔业资源评估是摸清“家底”的一种有效途径。然而,有效开展渔业资源评估的种类仅占所有渔业的10%,且部分是在数据有限或缺乏的情况下进行的。随着计算机的运算能力不断加强,渔业资源评估模... 海洋渔业资源关乎人类的优质蛋白获取量,实施渔业资源评估是摸清“家底”的一种有效途径。然而,有效开展渔业资源评估的种类仅占所有渔业的10%,且部分是在数据有限或缺乏的情况下进行的。随着计算机的运算能力不断加强,渔业资源评估模型也在不断完善,但仍存在模型繁多和系统性不强等问题。本研究按时间发展顺序,阐述了渔业资源评估模型的历史演进和发展脉络,系统梳理了国内外模型对输入数据与输出结果的优点和不足、应用对象与使用区域等。参考主流分类方法将渔业资源评估模型系统分为单物种、多物种和生态系统三大类,整理了不同模型的应用场景,概述了对目标种群进行评估的最佳适配模型,为将来渔业资源进行精准评估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渔业资源 评估 模型 种群动态 生态系统模型
下载PDF
浙江省过洋渔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郭爱 朱华潭 +2 位作者 徐云 朱文斌 陈峰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7年第8期27-32,共6页
浙江省为远洋渔业大省,但远洋渔业产业结构不均衡,过洋渔业有进一步的发展潜力。文章介绍浙江省过洋渔业发展现状,分析目前浙江省在亚洲、南美洲、非洲和大洋洲主要入渔国的资源状况和发展前景,从面临的挑战和有利的条件进一步分析浙江... 浙江省为远洋渔业大省,但远洋渔业产业结构不均衡,过洋渔业有进一步的发展潜力。文章介绍浙江省过洋渔业发展现状,分析目前浙江省在亚洲、南美洲、非洲和大洋洲主要入渔国的资源状况和发展前景,从面临的挑战和有利的条件进一步分析浙江省过洋渔业的发展形势。在此基础上,结合当前国家远洋渔业政策,提出浙江省过洋渔业的发展建议,包括统一思想认识,转变发展方式;强化政策支持,解决发展短板;调整捕捞作业结构,促进平衡发展;鼓励兼并重组,培育现代规模企业;加快渔船建造和改造,提升渔船现代化水平;加强制度建设,保障健康发展;明确安全职责,促进合法合规生产;加大科技投入,加强科技支撑;从严培训教育,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强化行业自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洋渔业 过洋渔业 入渔国 国际合作
下载PDF
浙江岱山岛附近海域春秋季渔业资源调查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朱剑 张玉荣 +2 位作者 严忠雍 金衍健 李子孟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第14期252-254,共3页
依据2015年5月、10月岱山岛水域渔业资源调查资料,研究岱山岛水域鱼类密度的时空分布,分析优势种、生物多样性等因素对鱼类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春季渔业资源生物3类23种,秋季3类21种。秋季的平均渔业资源重量密度和渔业资源尾数密度... 依据2015年5月、10月岱山岛水域渔业资源调查资料,研究岱山岛水域鱼类密度的时空分布,分析优势种、生物多样性等因素对鱼类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春季渔业资源生物3类23种,秋季3类21种。秋季的平均渔业资源重量密度和渔业资源尾数密度都明显小于春季。秋季的平均渔业资源尾数密度则是春季的1.6倍,春季的平均渔业资源重量密度为秋季平均重量密度的2.0倍。春季和秋季优势种均是东海沿岸常见种类。调查海域渔业资源生物多样性指数、丰度指数和均匀度分布水平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岱山岛 渔业资源 拖网渔获物 生物多样性
下载PDF
浙江金塘岛附近海域春秋季渔业资源调查研究
10
作者 朱剑 张玉荣 +1 位作者 严忠雍 金衍健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32期1-3,14,共4页
[目的]为了了解金塘岛附近海域的渔业资源量现状。[方法]利用2013年5月和10月金塘岛水域渔业资源调查资料,研究金塘岛水域鱼类密度的时空分布,分析优势种、生物多样性等因素对鱼类分布的影响。[结果]春季渔业资源生物3类26种,秋季3类21... [目的]为了了解金塘岛附近海域的渔业资源量现状。[方法]利用2013年5月和10月金塘岛水域渔业资源调查资料,研究金塘岛水域鱼类密度的时空分布,分析优势种、生物多样性等因素对鱼类分布的影响。[结果]春季渔业资源生物3类26种,秋季3类21种。春季的平均渔业资源质量密度和渔业资源尾数密度都明显大于秋季。春季的平均渔业资源质量密度为秋季平均质量密度的2.2倍,春季的平均渔业资源尾数密度则是秋季的5.6倍。春季和秋季优势种均是东海沿岸常见种类。调查海域渔业资源生物多样性指数、丰度指数和均匀度分布水平偏低。[结论]应加强金塘海域生态环境、生物资源繁殖保护,促使其渔业资源总体价值和游泳动物多样性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塘岛 渔业资源 拖网渔获物 生物多样性
下载PDF
2018年春季浙江梅山海域春季渔业资源调查研究
11
作者 朱剑 祝银 +2 位作者 金衍健 李子孟 许丹 《山东化工》 CAS 2018年第21期176-179,共4页
依据2018年4月梅山水域渔业资源调查资料,研究梅山水域鱼类密度的时空分布,分析优势种、生物多样性等因素对鱼类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春季渔业资源生物4类24种。调查海域的渔业资源重量和尾数密度最大种类都是虾类。调查海域优势种均... 依据2018年4月梅山水域渔业资源调查资料,研究梅山水域鱼类密度的时空分布,分析优势种、生物多样性等因素对鱼类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春季渔业资源生物4类24种。调查海域的渔业资源重量和尾数密度最大种类都是虾类。调查海域优势种均是东海沿岸常见种类。调查海域渔业资源生物多样性指数、丰度指数和均匀度分布水平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山 渔业资源 拖网渔获物 生物多样性
下载PDF
“大食物观”背景下浙江省水产品有效供给研究
12
作者 陈科宇 葛慧 +4 位作者 袁帆 玄文丹 宋之琦 陈俊琳 朱文斌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24年第10期60-67,共8页
水产品有效供给是粮食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树立“大食物观”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文章运用微观经济学供给与需求相关理论和资料分析法,基于2013—2022年的《中国渔业统计年鉴》《浙江省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对浙江省水产品的供... 水产品有效供给是粮食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树立“大食物观”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文章运用微观经济学供给与需求相关理论和资料分析法,基于2013—2022年的《中国渔业统计年鉴》《浙江省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对浙江省水产品的供给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浙江省水产品发展主要存在多元化水产品持续稳定供给增长乏力、水产品精深加工技术有待提升、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有待加强等问题,相应的解决对策包括拓宽水产品供给多元化渠道、提高水产品精深加工水平及加强水产品安全监管等。浙江省水产品有效供给应以捕捞业发展为主,同时兼顾水产养殖业和水产品加工业协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食物观 浙江省 水产品 有效供给
下载PDF
浙江沿岸产卵场春、夏季鱼类资源密度和群落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胡翠林 张亚洲 +6 位作者 李德伟 朱文斌 蒋日进 李鹏飞 王洋 周永东 张洪亮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84-995,共12页
根据2015年4月(春季)和7月(夏季)在浙江沿岸产卵场进行的渔业资源底拖网调查资料,采用多重比较(LSD)和分类回归树(CART)方法研究了浙江沿岸产卵场春、夏季群落多样性和鱼类资源的变化,以及多样性与诸多环境因子(生物和非生物)的关系,结... 根据2015年4月(春季)和7月(夏季)在浙江沿岸产卵场进行的渔业资源底拖网调查资料,采用多重比较(LSD)和分类回归树(CART)方法研究了浙江沿岸产卵场春、夏季群落多样性和鱼类资源的变化,以及多样性与诸多环境因子(生物和非生物)的关系,结果表明:(1)该水域春季共捕获鱼类92种,隶属17目50科77属,夏季捕获鱼类114种,隶属16目59科92属;(2)春季全区生物量平均为434.40 kg/km^2,中部和南部生物量差异极显著(P=0.005),全区尾数密度平均为58.42千尾/km^2,不同区域差异不显著;夏季全区生物量平均为1532.73 kg/km^2,北部生物量与中部差异极显著(P=0.000),与南部差异显著(P=0.017),全区尾数密度平均为205.50千尾/km^2,北部尾数密度与南部差异显著(P=0.034),其他区域间差异不显著;(3)春季H′平均值为1.52,D平均值为2.18,北部和南部D差异显著(P=0.048),其他区域间H′和D差异均不显著;夏季H′平均值为1.34,D平均值为1.81,中部和北部H′差异极显著(P=0.000),和南部差异接近极显著(P=0.01),北部和中部D差异显著(P=0.039),其他区域间差异不显著;(4)CART分析表明,影响春季多样性和丰富度的主要因素有水深、浊度和溶氧;秋季多样性水平主要受的水深、桡足类、温度和浊度的影响;(5)从空间和时间上与其他水域的多样性水平相比较得出,在空间上,纬度与H′并不存在简单的线性关系,但当纬度跨度比较大时,低纬度水域的H′值明显高于高纬度水域的H′值;在时间上,多样性水平较2008年明显升高,但与2011年的调查结果相近,表明产卵场(南部)近几年渔业生态环境处于相对较稳定的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卵场 鱼类资源 群落多样性 分类回归树
下载PDF
浙江省海洋牧场建设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14
14
作者 王伟定 梁君 +3 位作者 毕远新 丰美萍 周珊珊 虞宝存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6年第3期181-185,共5页
对照国外海洋牧场建设,中国仍处于初期建设阶段,尚未形成系统。首批20个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的确定将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正确决策,它标志着中国海洋牧场建设进入了新的轨道。未来一段时间内浙江省将会高起点、高标准地推进海洋牧场建... 对照国外海洋牧场建设,中国仍处于初期建设阶段,尚未形成系统。首批20个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的确定将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正确决策,它标志着中国海洋牧场建设进入了新的轨道。未来一段时间内浙江省将会高起点、高标准地推进海洋牧场建设工作。本文分析了中国和浙江省海洋牧场建设的现状,重点介绍了东极海洋牧场建设的实践经验,并展望了浙江省海洋牧场建设的未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牧场 东极 现状 展望
下载PDF
巴基斯坦海洋渔业现状与合作开发对策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陈峰 蒋日进 +2 位作者 朱文斌 郭爱 张洪亮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6年第12期13-18,共6页
巴基斯坦南濒阿拉伯海,深海渔业资源丰富。我国应充分利用巴基斯坦发展渔业的契机和中巴友好的有利因素,本着互惠互利、共同开发的原则,推进中巴两国更深层次的渔业合作。文章回顾近年来巴基斯坦海洋渔业发展现状,对其海洋捕捞品种、渔... 巴基斯坦南濒阿拉伯海,深海渔业资源丰富。我国应充分利用巴基斯坦发展渔业的契机和中巴友好的有利因素,本着互惠互利、共同开发的原则,推进中巴两国更深层次的渔业合作。文章回顾近年来巴基斯坦海洋渔业发展现状,对其海洋捕捞品种、渔船渔具、渔港建设、深海渔业政策以及中巴渔业合作历史和模式等进行详细剖析,分析未来两国开展渔业合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渔业 共同开发 国际合作 远洋渔业 一带一路
下载PDF
浙江省体验式休闲渔业的经济效益比较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周永东 吴反修 +4 位作者 张洪亮 徐开达 朱文斌 王忠明 王志慧 《浙江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9-64,共6页
根据2017-2018年调查数据,综合分析了浙江海洋休闲渔业企业的经营效益、休闲渔业体验方式与传统捕捞方式之间资源利用效率。结果表明:休闲渔业企业的效益较好,调研的14家休闲渔业企业,2017年休闲渔船年产值近1亿元,休闲渔船平均年利润率... 根据2017-2018年调查数据,综合分析了浙江海洋休闲渔业企业的经营效益、休闲渔业体验方式与传统捕捞方式之间资源利用效率。结果表明:休闲渔业企业的效益较好,调研的14家休闲渔业企业,2017年休闲渔船年产值近1亿元,休闲渔船平均年利润率52.4%,平均单船年产值49.2万元。但休闲渔业企业经营效益的地区差异和休闲体验方式的效益差异明显。与传统海洋捕捞方式比较,体验式拖网休闲渔船取得的经济效益是传统拖网船的18倍以上,且休闲渔业生产方式的资源利用效率和单位能耗效率更优,两者的最大单位资源效率比和单位能耗效率比分别为25:1和3:1,体现了休闲渔业较好的服务价值和生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闲渔业 经济效益 体验方式 浙江
下载PDF
浙江省近海海洋捕捞渔船异地停靠信息提取与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范秀梅 张胜茂 +3 位作者 杨胜龙 王斐 程田飞 朱文斌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03-209,共7页
根据船籍港管理制度要求,所有渔船必须在休渔期返回船籍港停靠休渔,渔船不能到非船籍港停靠。为调查渔船异地休渔情况,该研究提出一种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船位数据提取渔船异地停靠信息的方法。首先查找出渔船停船时段,选择停船时间... 根据船籍港管理制度要求,所有渔船必须在休渔期返回船籍港停靠休渔,渔船不能到非船籍港停靠。为调查渔船异地休渔情况,该研究提出一种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船位数据提取渔船异地停靠信息的方法。首先查找出渔船停船时段,选择停船时间较长的时间段,获得该停船时段内渔船停靠地的经度和纬度,利用高德地图提供的逆地址查询Web服务,获取停船地点所属的省、市、区县,然后将停船地址与船籍港对比,判断渔船是否属于异地停靠。以浙江省为例,选用2018年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船位数据,提取浙江省渔船异地停靠的信息,并进行统计分析,得到跨省停靠休渔的渔船占比为2.60%,省内跨市停靠的占比为5.53%,市内夸区县停靠的占比为14.74%,该方法能够快速提取和统计渔船的异地停靠信息,为休渔期渔船管理的信息化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渔船 渔业 监控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异地停靠
下载PDF
浙江舟山绿色石化区域水质特征研究
18
作者 薛彬 陈海航 +1 位作者 郭建波 李铁军 《广州化工》 CAS 2024年第19期129-132,共4页
为了了解舟山绿色石化基地的水质特征,2021年5月对基地2个水体单元,完成了9个站位水质调查,进行时空对比研究,结果显示:(1)在海域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中,无机氮在全部站位、活性磷酸盐部分站位劣于第四类海水水质标准,其他常规水质参数均... 为了了解舟山绿色石化基地的水质特征,2021年5月对基地2个水体单元,完成了9个站位水质调查,进行时空对比研究,结果显示:(1)在海域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中,无机氮在全部站位、活性磷酸盐部分站位劣于第四类海水水质标准,其他常规水质参数均符合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2)绿色石化基地内外水质保持一致,营养盐指标略有改善。(3)工程实施前后,各项水质指标变化不大,除营养盐外,各项指标均符合一类水质标准。无机氮浓度有所下降,活性磷酸盐有所上升,磷酸盐的变化与外部海水的整体变化趋势一致;(4)综合时间、空间的纵横向分析比较,舟山绿色石化基地水质保持稳定,内、外部海水水质保持一致,石化特征污染物均未检出,体现了绿色石化的环保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舟山 绿色 石化 水质
下载PDF
犬牙南极鱼类渔业资源利用现状 被引量:3
19
作者 虞宝存 朱文斌 +2 位作者 陈峰 张龙 徐开达 《河北渔业》 2013年第7期12-14,共3页
基于南极海洋生物资源保护委员会最近发布的数据及其它相关报道,概述近年来犬牙南极鱼属的水域分布、捕捞产量年间变化及其渔业管理现状等,以期对我国远洋渔业生产未来发展有所参考。
关键词 犬牙南极鱼 渔业资源 现状
下载PDF
嵊泗马鞍列岛海域国家级海洋牧场渔业资源增殖养护效果评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亚洲 蒋日进 梁君 《浙江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2年第5期466-472,共7页
以嵊泗马鞍列岛海域国家级海洋牧场建成初期(2018年10月)和进一步养护3 a后(2021年10月)的底拖网渔业资源数据,评价海洋牧场渔业资源养护效果;结合同步调查环境数据的海水温度(T)、盐度(S)、DO、COD、水深以及饵料资源密度,对大黄鱼资... 以嵊泗马鞍列岛海域国家级海洋牧场建成初期(2018年10月)和进一步养护3 a后(2021年10月)的底拖网渔业资源数据,评价海洋牧场渔业资源养护效果;结合同步调查环境数据的海水温度(T)、盐度(S)、DO、COD、水深以及饵料资源密度,对大黄鱼资源分布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嵊泗马鞍列岛海域国家级海洋牧场进一步养护3 a后,鱼类、甲壳类和贝类的种类数分别增加了11种、6种和4种;渔业资源平均尾数密度从140.76×10^(3) ind.·km^(-2)提高到143.71×10^(3) ind.·km^(-2),平均尾数密度提高了1.02倍;平均质量密度从1721.18 kg·km^(-2)提高到2174.24 kg·km^(-2),平均质量密度提高了1.26倍。特别是重点增殖养护种类大黄鱼,平均尾数密度从0.34×10^(3) ind.·km^(-2)提高到1.61×10^(3) ind.·km^(-2),平均尾数密度提高了4.74倍;平均质量密度从16.54 kg·km^(-2)提高到146.69 kg·km^(-2),平均质量密度提高了8.87倍。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2021年秋季嵊泗马鞍列岛海域国家级海洋牧场大黄鱼资源分布主要受海洋牧场海域底层海水盐度、温度及DO影响。嵊泗马鞍列岛海域国家级海洋牧场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渔业生境,对渔业资源的养护和增殖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牧场 养护效果 大黄鱼 环境因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