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浙江省淡水鱼类增殖放流研究进展
1
作者 鲁一平 刘家璇 +1 位作者 郭爱环 原居林 《现代农业科技》 2023年第13期189-193,共5页
本文收集并整理了浙江省历年淡水鱼类养殖放流数据、放流技术以及相关文献,阐述了浙江省淡水鱼类增殖放流理论基础、政策保障和发展历程,分析了增殖放流中存在的问题,包括放流鱼类应激反应、无计划放流对生态平衡的影响和放流鱼苗规格... 本文收集并整理了浙江省历年淡水鱼类养殖放流数据、放流技术以及相关文献,阐述了浙江省淡水鱼类增殖放流理论基础、政策保障和发展历程,分析了增殖放流中存在的问题,包括放流鱼类应激反应、无计划放流对生态平衡的影响和放流鱼苗规格对渔业资源的影响。最后得出结论:浙江省淡水渔业增殖放流人员除仍持续进行增殖放流工作之外,还应加强自然水域种群监测,及时评估放流效果,避免放流效果不佳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水鱼类 增殖放流 渔业资源 浙江省
下载PDF
我国淡水增养殖系统温室气体排放的时空特征研究进展
2
作者 张政 刘梅 +6 位作者 周聃 罗凯 练青平 邹松保 陈光美 许巧情 原居林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53-162,共10页
【目的】综述4种主要淡水增养殖系统温室气体(N_(2)O、CO_(2)和CH_(4))排放时空特征、各区域温室气体排放量与增温潜势,提出相应减排措施,为助力农业领域尽早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提供参考。【方法】根据不同系统温室气体排放研究,总... 【目的】综述4种主要淡水增养殖系统温室气体(N_(2)O、CO_(2)和CH_(4))排放时空特征、各区域温室气体排放量与增温潜势,提出相应减排措施,为助力农业领域尽早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提供参考。【方法】根据不同系统温室气体排放研究,总结不同系统的时空排放特征,估算我国内陆不同增养殖系统的排放系数,在此基础上得到各个省份区域单位面积和单位产量的年排放量与增温潜势。【结果】除集约化养殖外,稻渔综合种养、大水面增殖、半集约化养殖温室气体排放均存在明显的时空变化特征:以秦岭淮河为分界,不同模式温室气体排放存在南北差异,各养殖水域内部也存在较高的空间变异性;时间排放特征主要受温度影响,在夏秋高温季节CH_(4)、CO_(2)和N2O的排放强度更大,同时存在明显的昼夜变化。其中N2O排放系数依次为集约化(产量系数26.10 g·kg^(-1),面积系数157.67 g·m^(-2))>稻渔综合种养(4.11 g·kg^(-1),0.40 g·m^(-2))>大水面增殖和半集约化(0.43 g·kg^(-1),0.19 g·m^(-2)),CH_(4)的排放系数最高出现在大水面增殖(189.02 g·kg^(-1),76.37 g·m^(-2)),CO_(2)的排放系数最高出现在稻渔综合种养(3357.24 g·kg^(-1),1079.36 g·m^(-2))。【结论】我国淡水增养殖系统为温室气体的排放源,存在较明显的时空变化特征,准确编制淡水增养殖系统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是实现农业“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一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水增养殖 温室气体 增温潜势 时空特征 排放通量
下载PDF
基于线粒体D-loop区序列的4个黄尾鲴养殖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
3
作者 刘士力 陈大伟 +5 位作者 郑建波 程顺 蒋文枰 迟美丽 夏冯博 李飞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11期139-145,共7页
【目的】黄尾鲴(Xenocypris davidi)是以腐殖质、有机碎屑为饵料,兼食浮游生物和底栖动物的的淡水经济鱼类,是浙江省自然水域鱼类增殖放流的主要品种之一。了解人工繁育对黄尾鲴遗传多样性的影响,可为自然水域黄尾鲴的增殖放流策略设计... 【目的】黄尾鲴(Xenocypris davidi)是以腐殖质、有机碎屑为饵料,兼食浮游生物和底栖动物的的淡水经济鱼类,是浙江省自然水域鱼类增殖放流的主要品种之一。了解人工繁育对黄尾鲴遗传多样性的影响,可为自然水域黄尾鲴的增殖放流策略设计和实施提供参考。【方法】对浙江长兴、八里店、双浦和湖南醴陵4个黄尾鲴养殖群体的线粒体DNA(mtDNA)D-loop序列进行PCR扩增和测序,通过序列分析研究4个群体的遗传多样性。【结果】黄尾鲴线粒体D-loop序列长度为1038~1093 bp,碱基A+T含量(65.3%)显著高于C+G含量(34.7%),平均转换/颠换比值(TS/TV)为4.6。在128条黄尾鲴的D-loop序列中共检测到101个变异位点,包括97个简约信息位点;界定了19种单倍型,其中长兴、双浦、八里店和醴陵群体的单倍型数目分别为5、12、4和2;单倍型多样性(h)介于0.226~0.915之间,核苷酸多样性(π)介于0.00640~0.01433之间。4个黄尾鲴养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具有一定差异,不同养殖群体间遗传距离为0.03782~0.88756,遗传分化系数为0.78903(P<0.01),群体内变异占整个遗传变异的21.10%,其中长兴群体和八里店群体的遗传分化系数最低,双浦和醴陵群体的遗传分化系数最高,遗传变异主要发生在群体间。【结论】4个黄尾鲴养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具有一定差异。黄尾鲴遗传变异和种群结构的信息可为其遗传多样性变化的研究提供参考,有助于黄尾鲴的资源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尾鲴 线粒体DNA(mtDNA) D-loop序列 遗传多样性 遗传结构
下载PDF
翘嘴鲌及翘嘴鲌“全雌1号”氨氮胁迫下的生理应答反应及耐受性分析
4
作者 蒋文枰 程顺 +5 位作者 刘士力 郑建波 迟美丽 杭小英 彭苗 李飞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4-139,共6页
【目的】探究翘嘴鲌及翘嘴鲌“全雌1号”在氨氮胁迫下的生理应答反应及耐受性,为新品种选育和健康养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在预试验确定96 h氨氮半致死浓度(96 h LC_(50))的基础上,研究不同浓度(0、8、16 mg/L)氨氮... 【目的】探究翘嘴鲌及翘嘴鲌“全雌1号”在氨氮胁迫下的生理应答反应及耐受性,为新品种选育和健康养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在预试验确定96 h氨氮半致死浓度(96 h LC_(50))的基础上,研究不同浓度(0、8、16 mg/L)氨氮对翘嘴鲌及翘嘴鲌“全雌1号”存活指标、肝脏组织学、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1)翘嘴鲌及翘嘴鲌“全雌1号”的死亡率随氨氮浓度与胁迫时间的增加而升高,在8和16 mg/L浓度下,翘嘴鲌“全雌1号”的死亡率更低;(2)组织学观察显示,随着氨氮浓度与胁迫时间的增加,肝血窦逐渐增大,局部破损增加,出现肝细胞融合,细胞轮廓与空泡界限模糊的现象增多。低浓度胁迫96 h与高浓度胁迫48 h和96 h均造成肝脏出现较大的病理学组织损伤。(3)SOD活性检测显示,对照组SOD活性稳定,而高、低浓度组则均呈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的趋势,且高浓度组高于低浓度组。同时,翘嘴鲌“全雌1号”增幅更大,降幅更小,其在相同氨氮浓度与胁迫时间下SOD活性较翘嘴鲌高。【结论】翘嘴鲌“全雌1号”较普通翘嘴鲌具有更强的氨氮抗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翘嘴鲌 翘嘴鲌“全雌1号” 氨氮胁迫 生理应答反应 耐受性
下载PDF
富春江富阳段浮游动物群落结构时空变化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3
5
作者 王俊 刘金殿 +2 位作者 张爱菊 郝雅宾 周志明 《江苏农业科学》 2020年第14期283-290,共8页
2018年7月、2019年7月对富春江富阳段浮游动物和水质各进行1次调查,共发现浮游动物35属66种,其中原生动物8属20种,轮虫16属30种,枝角类6属9种,桡足类5属7种。2018年7月,富阳段浮游动物平均丰度为19.7 ind./L,平均生物量为0.93 mg/L,各... 2018年7月、2019年7月对富春江富阳段浮游动物和水质各进行1次调查,共发现浮游动物35属66种,其中原生动物8属20种,轮虫16属30种,枝角类6属9种,桡足类5属7种。2018年7月,富阳段浮游动物平均丰度为19.7 ind./L,平均生物量为0.93 mg/L,各大类种类数量较为均衡;2019年7月,浮游动物平均丰度为19.0 ind./L,平均生物量为0.15 mg/L,种类以原生动物和轮虫为主,2次采样浮游动物群落有明显差异。2018年7月,发现5个浮游动物功能群;2019年7月发现7个浮游动物功能群,说明水体的自净能力更强。典范对应分析表明,水温、叶绿素a含量、总磷含量、总氮含量和溶解氧含量是与富阳段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相关性较强的环境因子,其中与水温、叶绿素a含量、总磷含量和总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溶解氧含量在一定范围内呈显著负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春江富阳段 浮游动物 时空变化 环境因子 群落结构 水质
下载PDF
钱塘江水域秋季着生藻类群落特征与水环境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3
6
作者 何海生 刘金殿 +5 位作者 张爱菊 郝雅宾 王俊 罗伟 肖善势 周志明 《江苏农业科学》 2020年第13期292-297,共6页
为探究钱塘江水域着生藻类群落结构多样性,2018年9月对该水域16个采样点的着生藻类种类组成、密度与生物量、多样性指数和7项水质指标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1)钱塘江流域16个采样点共采集到着生藻类7门130种(属),其中硅藻门83种(属),绿... 为探究钱塘江水域着生藻类群落结构多样性,2018年9月对该水域16个采样点的着生藻类种类组成、密度与生物量、多样性指数和7项水质指标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1)钱塘江流域16个采样点共采集到着生藻类7门130种(属),其中硅藻门83种(属),绿藻门28种(属),蓝藻门13种(属),裸藻门3种(属),隐藻门、甲藻门和黄藻门各1种(属)。(2)钱塘江着生藻类群落结构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性。砂砾低质生境容易干扰着生藻类群落结构的稳定性。(3)透明度(SD)、叶绿素a含量(Chla)、水温(T)和pH值是钱塘江水域着生藻类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其中T和pH值与钱塘江着生藻类群落结构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塘江 着生藻类 群落结构 生物多样性 水环境因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