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3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伴淋巴样间质的微结节型胸腺肿瘤17例临床病理与形态学分化谱系分析
1
作者 秦积龙 何萍 +4 位作者 范蕾 林晓东 姚小飞 侯鹏 魏建国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3-29,共7页
目的探讨伴淋巴样间质的微结节型胸腺肿瘤(micronodular thymic neoplasms with lymphoid stroma,MNN)的临床病理学及免疫表型特征、形态学分化谱系。方法收集17例MNN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免疫组化SP法进行检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17例... 目的探讨伴淋巴样间质的微结节型胸腺肿瘤(micronodular thymic neoplasms with lymphoid stroma,MNN)的临床病理学及免疫表型特征、形态学分化谱系。方法收集17例MNN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免疫组化SP法进行检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17例MNN中男性10例,女性7例,男女比为1.4∶1,年龄5~73岁,中位年龄55岁。肿瘤最大径1.4~6.0 cm,平均3.7 cm。Masaoka分期:Ⅰ期9例,Ⅱ期8例;TNM分级:17例均为Ⅰ期。随访时间2~97个月,平均随访50个月,所有患者均无复发。镜检:肿瘤呈结节状,间质大量淋巴细胞浸润伴淋巴滤泡形成。其中11例肿瘤结节细胞巢规则,瘤细胞形态温和。4例见肿瘤结节细胞巢不规则,细胞巢呈舌状及出芽式浸润淋巴样间质,瘤细胞多角形,伴轻~中度异型性。2例见肿瘤结节融合呈巢片状,部分呈条索状及岛状,可见粉刺样坏死,瘤细胞上皮样,核空泡状,见明显大核仁,间质见宽大的胶原纤维。11例为伴淋巴样间质的微结节型胸腺瘤(micronodular thymic thymomas with lymphoid stroma,MNT),4例为不典型MNT,2例为伴淋巴样间质的微结节型胸腺癌(micronodular thymic carcinomas with lymphoid stroma,MNC)。免疫表型:肿瘤细胞弥漫表达p40及CK19,间质淋巴细胞表达CD20,不典型MNT灶性表达CD5,p53>40%阳性,MNC弥漫表达CD5、CD117及p53。17例EBER原位杂交均阴性。结论MNN根据肿瘤细胞结节是否规则、细胞学的异型性、核分裂象、坏死及免疫表型特征,形成从良性至恶性(MNT→不典型MNT→MNC)的连续性形态学分化谱系。MNN为低度侵袭性肿瘤,预后相对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结节胸腺瘤 微结节胸腺癌 不典型微结节胸腺瘤 淋巴样间质 分化谱系
下载PDF
FH缺陷型嗜铬细胞瘤和副神经节瘤的临床病理和分子分析
2
作者 魏建国(摘译) 方三高(审校)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846-846,共1页
高达40%的嗜铬细胞瘤(PCCs)和副神经节瘤(PGLs)属于遗传性肿瘤。富马酸水合酶(FH)的胚系突变/缺失导致遗传性平滑肌瘤病和肾细胞癌综合征,其主要表现为FH缺陷型子宫/皮肤平滑肌瘤和肾细胞癌(RCCs),这些肿瘤的特征是FH的免疫组织化学(IHC... 高达40%的嗜铬细胞瘤(PCCs)和副神经节瘤(PGLs)属于遗传性肿瘤。富马酸水合酶(FH)的胚系突变/缺失导致遗传性平滑肌瘤病和肾细胞癌综合征,其主要表现为FH缺陷型子宫/皮肤平滑肌瘤和肾细胞癌(RCCs),这些肿瘤的特征是FH的免疫组织化学(IHC)表达缺失和(或)2SC染色阳性。作者调查了FH缺陷型PCC/PGL的发生率、形态学和临床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神经节瘤 肾细胞癌 嗜铬细胞瘤 平滑肌瘤病 皮肤平滑肌瘤 缺陷型 表达缺失 胚系突变
下载PDF
涎腺微分泌性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
3
作者 安风仙 王正岩 +2 位作者 赵阳 张学东 魏建国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3年第6期545-548,共4页
目的探讨涎腺微分泌性腺癌(MSA)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分析工作中遇到的1例腭部MSA的临床病理、免疫表型及分子病理特征等,复习相关文献。结果男性,48岁,腭部无痛性肿物20天入院。大体检查肿块直径1.2 cm;镜下瘤... 目的探讨涎腺微分泌性腺癌(MSA)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分析工作中遇到的1例腭部MSA的临床病理、免疫表型及分子病理特征等,复习相关文献。结果男性,48岁,腭部无痛性肿物20天入院。大体检查肿块直径1.2 cm;镜下瘤细胞主要呈小管状、管囊状,管腔内可见嗜碱性分泌物,瘤细胞扁平,胞质嗜酸,纤维黏液样基质为主。免疫表型:CK7、S-100、P63和SOX10均弥漫阳性;SMA局灶阳性;荧光原位杂交检测SS18基因断裂重排阳性。结论MSA是以MEF2C::SS18融合为特征的单相性低级别涎腺性癌,以微囊和小管结构为主,内衬嗜酸性细胞或扁平的闰管样细胞,腔内可见丰富的嗜碱性分泌物和数量不等的黏液样基质。术中冷冻及常规切片易低诊或误诊为良性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涎腺 微分泌性腺癌 临床病理特征 免疫表型 SS18
原文传递
Ki-67标记指数在滤泡性甲状腺肿瘤中的预后作用:一家三级医院甲状腺中心20年经验
4
作者 Hellgren LS Stenman A +2 位作者 Paulsson JO 方三高(译) 魏建国(校)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3年第4期F0003-F0003,共1页
甲状腺滤泡性癌(FTC)和滤泡性腺瘤(FTA)需组织病理仔细鉴别,前者的预后主要基于肿瘤大小和侵袭范围,而高危病例缺乏精确的免疫组化标记物。作者试图用Ki-67来区分FTC和FTA并识别预后不良的FTC,为此收集了所在单位1999年以来818例甲状腺... 甲状腺滤泡性癌(FTC)和滤泡性腺瘤(FTA)需组织病理仔细鉴别,前者的预后主要基于肿瘤大小和侵袭范围,而高危病例缺乏精确的免疫组化标记物。作者试图用Ki-67来区分FTC和FTA并识别预后不良的FTC,为此收集了所在单位1999年以来818例甲状腺滤泡性肿瘤,其中包括516例FTA、252例FTC、50例恶性潜能未定的滤泡性肿瘤(FT-UMP)。研究仅包括真性无功能的滤泡性肿瘤,而毒性腺瘤、玻璃样梁状肿瘤、低分化成分和/或乳头状甲状腺癌与髓样癌共存,以及恶性潜能未定的高分化肿瘤(WDT-UMPs)均被排除在外。结果显示,嗜酸细胞肿瘤或“Hürthle细胞”滤泡性甲状腺肿瘤共75例。FTC通常体积大于FTA(41 mm vs.31 mm,P<0.001),FTC患者平均年龄比FTA的大(55岁vs.50岁,P<0.001),而FTC和FTUMP之间无显著差异。在分析了患者手术年龄、性别、原发肿瘤大小、Ki-67增殖指数、有无甲状腺外播散(ETE)、包膜侵犯、血管侵犯、嗜酸细胞分化及pTNM分期各个参数后,发现手术年龄、Ki-67增殖指数和ETE的存在是转移/复发性疾病(无病生存)独立预测因子,而Ki-67增殖指数和手术时年龄是预测患者死于疾病的独立因素。血管浸润被定义为血管内瘤栓外层与纤维蛋白相连或轮廓超出肿瘤包膜,若判定困难,可水平切片、van Gieson染色和/或行内皮免疫组化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滤泡性 增殖指数 甲状腺肿瘤 肿瘤包膜 三级医院 标记指数 高危病例 无病生存
原文传递
多层螺旋CT对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价值及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6
5
作者 徐利军 文阳 +1 位作者 王伯胤 王伟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9年第2期165-168,共4页
目的:分析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CT表现及临床病理特点,评价MSCT对该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手术病理证实的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MSCT及病理资料。结果:38例GIST发生在胃18例,小肠14例,食管和直肠各1例;良性12例(9例发... 目的:分析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CT表现及临床病理特点,评价MSCT对该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手术病理证实的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MSCT及病理资料。结果:38例GIST发生在胃18例,小肠14例,食管和直肠各1例;良性12例(9例发生在胃),潜在恶性6例(胃4例,小肠2例),恶性20例(胃9例,小肠11例);良性者知径1-5cm,密度均匀,增强均匀强化(10/12),恶性肿块直径6-19cm,内可见变性坏死、囊变形成灶性低密度区,并呈不均匀强化(20/24)。本组对GIST的定位和定性准确率分别为92.1%(35/38)和89.4%(34/38)。免疫组化CD117和CD34阳性表达者32例,6例CD117或者CD34阳性。结论:MSCT检查在显示GIST的部位、形态、大小和内部结构,以及初步鉴别肿瘤良恶性上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间质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涎腺分泌性癌4例临床病理特征 被引量:8
6
作者 张雷 魏建国 +1 位作者 许梅 孔令非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87-190,共4页
目的探讨涎腺分泌性癌(mammary analogue secretory carcinoma,MASC)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MASC的临床病理学及免疫表型特征,并进行随访。结果 4例患者中2例女性,2例男性。年龄20~72岁,平均52.2... 目的探讨涎腺分泌性癌(mammary analogue secretory carcinoma,MASC)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MASC的临床病理学及免疫表型特征,并进行随访。结果 4例患者中2例女性,2例男性。年龄20~72岁,平均52.2岁。4例镜下均呈浸润性生长,形成微囊、囊性-乳头状、腺管状或实性巢状、片状生长结构;部分腺管状腔内或微囊类似甲状腺滤泡;4例均未观察到坏死、神经或脉管侵犯现象。免疫表型:4例S-100蛋白、Mammaglobin、SOX10均呈弥漫强阳性;3例GATA-3弥漫强阳性;4例p63和DOG-1均阴性。结论 MASC是一种低度恶性的涎腺上皮源性肿瘤,免疫组化标记S-100蛋白、Mammaglobin、SOX10和DOG-1及联合应用对MASC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较大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涎腺肿瘤 乳腺样分泌性癌 分泌性癌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胃丛状纤维黏液瘤2例临床病理学观察 被引量:5
7
作者 岳振营 魏建国 +1 位作者 董艳光 李文雪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172-1174,共3页
目的探讨胃丛状纤维黏液瘤(plexiform angiomyxoid myofibroblastic tumor,PAM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PAMT的临床病理资料,行胃镜、HE及免疫组化Eli Vision法染色,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例1,男性,34... 目的探讨胃丛状纤维黏液瘤(plexiform angiomyxoid myofibroblastic tumor,PAM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PAMT的临床病理资料,行胃镜、HE及免疫组化Eli Vision法染色,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例1,男性,34岁;例2,女性,50岁。临床均表现上腹部不适、疼痛。胃镜检查示2例肿瘤均位于胃窦部,肿物向胃腔内突出。镜下见肿瘤在胃壁之间呈丛状或大小不等的多结节状生长,与胃壁平滑肌交错排列,肿瘤富于小的薄壁血管,细胞间富含黏液样或纤维黏液样基质;瘤细胞核呈梭形或卵圆形,核仁不明显,胞质轻度嗜酸性,细胞异型性不明显。免疫表型:梭形瘤细胞主要表达α-SMA和MSA,DOG1、CD117、CD34和S-100均阴性。电镜示肿瘤有肌纤维母细胞分化。结论 PAMT是一种罕见的有独特组织学特征的胃间叶性肿瘤,好发于胃窦部,需与其他胃间叶源性肿瘤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丛状纤维黏液瘤 间叶源性肿瘤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子宫颈腺样基底细胞癌4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张冬梅 赵芳 +3 位作者 魏建国 郑珍 冯卫中 梁文清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229-1232,共4页
目的探讨子宫颈腺样基底细胞癌(adenoid basal carcinoma,AB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对4例子宫颈ABC进行检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4例患者均为中老年女性,除1例子宫颈出现接触性出血... 目的探讨子宫颈腺样基底细胞癌(adenoid basal carcinoma,AB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对4例子宫颈ABC进行检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4例患者均为中老年女性,除1例子宫颈出现接触性出血外,其余3例均无临床症状。镜检:所有病例均伴有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s,HSIL)并累及腺体。上皮下可见肿瘤细胞呈巢团状或条索状在间质内浸润性生长,瘤细胞小而一致,类似基底样细胞,周边细胞呈栅栏状排列。瘤巢中可见腺腔样结构,局灶有不同程度的鳞状细胞分化。1例伴浸润性非角化性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SCC)。免疫表型:p63在ABC及SCC中均高表达,部分成熟鳞状细胞巢区域染色减弱,局灶腺样分化区域腺腔细胞染色缺失。p16在ABC基底样及腺样区域及SCC中均呈弥漫强阳性。Ki-67增殖指数在HSIL区域较高,基底样细胞中Ki-67增殖指数显著降低。SCC的Ki-67指数明显高于ABC。结论子宫颈ABC是一种罕见的肿瘤类型,形态学具有一定的迷惑性,存在漏诊或误诊的风险。偶尔可合并其他类型的肿瘤。患者临床症状不明显,预后好,故应与其它类型的肿瘤进行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肿瘤 腺样基底细胞癌 鳞状细胞癌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卡波西型血管内皮瘤29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张雷 魏建国 +1 位作者 侯梦 孔令非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95-299,共5页
目的探讨卡波西型血管内皮瘤(Kaposiform hemangioendothelioma,KHE)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29例KHE的组织病理学特征和免疫表型进行观察,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9例KHE中,男性15例,女性14例,除... 目的探讨卡波西型血管内皮瘤(Kaposiform hemangioendothelioma,KHE)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29例KHE的组织病理学特征和免疫表型进行观察,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9例KHE中,男性15例,女性14例,除1例患者年龄25岁外,其余均﹤1岁;发生于浅表皮肤28例,包括四肢15例、头颈部5例、躯干4例、腋窝1例、多部位同时累及3例,盆腔内1例。临床表现为局限或弥漫的皮肤无痛性斑块,其中16例伴卡梅现象。镜下肿瘤由增生的小血管和梭形细胞构成,呈不规则结节状或分叶状分布,浸润性生长,梭形细胞呈束状排列,并见上皮样细胞和梭形细胞排列成巢,似肾小球样结构,后者边缘有月牙状血管裂隙形成。免疫表型:瘤细胞VEGFR-3、CD31、CD34、ERG强阳性,部分细胞SMA和D2-40阳性,Glut-1和HHV8恒定阴性,上皮样细胞CK阴性。结论 KHE是一种罕见的好发于婴幼儿和年轻成人的中间型局部侵袭性血管源性肿瘤,诊断主要靠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化标记,须与簇状血管瘤、婴儿血管瘤、先天性血管瘤、梭形细胞血管瘤、疣状静脉畸形和卡波西肉瘤等鉴别,肿瘤扩大切除是治疗KHE的最佳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波西型血管内皮瘤 卡梅现象 临床病理
下载PDF
化生性胸腺瘤5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雷 关会娟 +3 位作者 魏建国 杨斌凤 罗荣奎 孔令非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100-1103,共4页
目的探讨化生性胸腺瘤(metaplastic thymoma,MT)的临床病理特点、免疫表型、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收集5例MT的临床病理资料行光镜观察及免疫组化染色,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女性4例,男性1例,平均年龄49. 2岁。临床均表现为前... 目的探讨化生性胸腺瘤(metaplastic thymoma,MT)的临床病理特点、免疫表型、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收集5例MT的临床病理资料行光镜观察及免疫组化染色,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女性4例,男性1例,平均年龄49. 2岁。临床均表现为前纵隔肿块,肿瘤最大径6. 5~12. 0 cm,界限清楚或有包膜,切面呈均质、实性,质韧,灰白、灰黄色。镜下肿瘤显示双相分化特点,上皮细胞与梭形细胞交错分布并相互移行。上皮细胞呈岛状排列并相互吻合,细胞轻度异型,可见核沟和核内假包涵体;梭形细胞形态温和,呈束状排列;两种类型细胞中核分裂象均罕见。免疫表型:上皮细胞CK(AE1/AE3)呈强阳性,EMA呈灶阳性,CD20呈阴性,Ki-67增殖指数为1%~4%;梭形细胞vimentin呈弥漫阳性,EMA呈弱阳性,CD20呈阴性;间质淋巴细胞CD3呈阳性,Td T呈阴性。患者均无重症肌无力,术后无复发和转移。结论 MT是一种罕见的低度恶性的胸腺肿瘤,其独特的双相性组织学特征及免疫表型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瘤 化生性 免疫组织化学 鉴别诊断
下载PDF
肺纤维腺瘤4例并临床病理学观察 被引量:3
11
作者 岳振营 蒋君男 +3 位作者 魏建国 王慧 董艳光 李文雪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298-1300,共3页
目的 探讨肺纤维腺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收集4例肺纤维腺瘤的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行HE和免疫组化EnVision法染色,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者男性、女性各2例,发病年龄29~58岁(平均43岁)。4例肿物与周... 目的 探讨肺纤维腺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收集4例肺纤维腺瘤的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行HE和免疫组化EnVision法染色,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者男性、女性各2例,发病年龄29~58岁(平均43岁)。4例肿物与周围肺组织境界清楚,但无明显包膜,其形态与发生在乳腺的纤维腺瘤十分相似,肿瘤组织由立方状细胞形成的腺管样结构和其间的梭形细胞形成的纤维性间质构成。免疫表型:腺样结构CK、EMA、TTF-1均阳性;梭形间质细胞CK、EMA、TTF-1均阴性,而vimentin阳性。结论 肺纤维腺瘤是一种非常罕见的良性肿瘤,由于其缺乏特征性的临床表现易误诊,确诊需在HE形态学的基础上,结合免疫组化进行诊断与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纤维腺瘤 鉴别诊断
下载PDF
肺唾液腺型肿瘤13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冬梅 梁文清 +1 位作者 左淑英 魏建国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62-465,共4页
目的探讨肺唾液腺型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肺唾液腺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免疫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13例临床诊断为肺肿瘤行肺切除术或楔形切除术,病理确诊为腺样囊腺癌(adenoid cystic ca... 目的探讨肺唾液腺型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肺唾液腺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免疫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13例临床诊断为肺肿瘤行肺切除术或楔形切除术,病理确诊为腺样囊腺癌(adenoid cystic carcinomas,ACC)最多见(6/13,46. 2%),黏液表皮样癌(mucoepidermoid carcinomas,MEC)次之(4/13,30. 8%),多形性腺瘤(pleomorphic adenoma,PA)(2/13,15. 4%)及肌上皮癌少见(1/13,7. 7%)。ACC肿瘤细胞呈筛孔状或小管状排列,由导管细胞和肌上皮细胞构成,导管细胞嗜酸性,形成真性腺腔结构。MEC可见大小不等的囊腔,囊腔衬里细胞由典型的黏液细胞构成,周边中间型细胞胞质透亮。肺肌上皮癌细胞圆形、胞质透亮,由纤维血管间隔分割,可见肿瘤性坏死。肺PA由两种细胞构成,排列成腺管样结构,腔内含红染分泌物,部分区域由梭形细胞构成,束状排列。免疫表型:肿瘤细胞不同程度的表达CK、p63、S-100、SMA等。结论肺原发唾液腺肿瘤非常罕见,诊断需综合临床资料、病理学形态及免疫表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唾液腺型肿瘤 腺样囊性癌 黏液表皮样癌 临床病理
下载PDF
乳腺非霍奇金淋巴瘤误诊为乳腺癌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吴永芳 魏建国 +2 位作者 许春伟 张博 李晓兵 《临床与病理杂志》 CAS 2015年第5期873-877,共5页
目的:探讨乳腺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及病理特点,减少误诊误治。方法:对所获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病理科诊断为乳腺非霍奇金淋巴瘤1例病例的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例主因发现双乳肿物一月余,行抗炎治疗后肿物无明显变... 目的:探讨乳腺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及病理特点,减少误诊误治。方法:对所获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病理科诊断为乳腺非霍奇金淋巴瘤1例病例的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例主因发现双乳肿物一月余,行抗炎治疗后肿物无明显变化,临床以双乳肿物,初步考虑"乳腺癌"收入院。入院后行PET-CT及腹部CT发现:除了双乳高代谢肿物外,还可见腹盆腔、右肾、右侧髂肌及左侧肛提肌外旁等多发占位,病理穿刺结果开始考虑为乳腺低分化癌并多发转移,后经过免疫组织化学证实为乳腺非霍奇金T细胞性淋巴瘤,类型为ALK阴性的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结论:乳腺非霍奇金淋巴瘤临床及病理类型少见,易误诊为低分化癌,应加强对乳腺淋巴瘤的临床及病理学特征的认识并仔细分析病情,以避免或减少误诊误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 非霍奇金淋巴瘤 低分化癌 误诊
下载PDF
肺上皮样血管内皮细胞瘤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9
14
作者 钟敏华 袁晓露 +1 位作者 魏建国 孙爱静 《实用癌症杂志》 2012年第1期58-60,共3页
目的分析肺上皮样血管内皮瘤(PEH)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对1例原发性PEH的临床病理和免疫组织化学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相关文献复习。结果 CT检查示双肺多发性结节,行肺部肿物切除术。光镜下肿瘤为境... 目的分析肺上皮样血管内皮瘤(PEH)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对1例原发性PEH的临床病理和免疫组织化学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相关文献复习。结果 CT检查示双肺多发性结节,行肺部肿物切除术。光镜下肿瘤为境界清楚的嗜酸性结节,中心可见均一的类似淀粉样变或软骨瘤的透明变性组织;瘤细胞呈上皮样,也可呈实性巢状,瘤细胞出现脂肪样空泡,有的空泡内含单个红细胞,实为新生的原始血管;细胞异型不明显,核分裂像罕见。免疫组化结果:肿瘤组织中表达CD34、CD31、Ⅷ因子、Vimentin、CK等标记物。结论 PEH是1种罕见的低度恶性肿瘤,好发于中年女性,临床表现无明显特异性,诊断该病需结合影像学及病理学相关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样血管内皮瘤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原发肺黏液表皮样癌活检、冷冻与常规病理特征的对比分析及MAML2基因重排的意义 被引量:2
15
作者 秦积龙 魏建国 +4 位作者 刘海平 姚小飞 林晓东 范蕾 何萍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181-1186,共6页
目的探讨原发肺黏液表皮样癌(pulmonary mucoepidermoid carcinoma,PMEC)活检、冷冻与常规病理特征及MAML2基因重排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51例PMEC的活检、冷冻与常规切片的病理特征,采用FISH检测MAML2基因重排情况。结果男性38例,女... 目的探讨原发肺黏液表皮样癌(pulmonary mucoepidermoid carcinoma,PMEC)活检、冷冻与常规病理特征及MAML2基因重排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51例PMEC的活检、冷冻与常规切片的病理特征,采用FISH检测MAML2基因重排情况。结果男性38例,女性13例,男女比为2.9∶1,年龄范围8~81岁,中位年龄50岁。肿瘤最大径0.7~8.0 cm,平均3.2 cm。病理学分级:低级别26例,高级别25例。28例行活检,21例诊断为PMEC,7例诊断为其它类型的肿瘤。23例行术中冷冻病理检查,8例诊断为PMEC,15例诊断为其它类型肺恶性肿瘤。常规石蜡切片中40例(40/51,78.4%)镜下见肿瘤间质出现淋巴浆细胞浸润,形成肿瘤相关淋巴增生(tumour associated lymphoid proliferation,TALP)。MAML2基因重排总检出率为68.6%(35/51),其中低级别组检出率为84.6%(22/26),高级别组检出率为52%(13/25)。MAML2基因重排与低级别、临床分期早(Ⅰ~Ⅱ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临床分期、病理学分级、MAML2基因重排、治疗方案均与患者总生存期延长显著相关(P<0.05)。结论TALP对PMEC的诊断具有重要提示作用,患者预后好的因素包括临床分期早、病理学分级为低级别、MAML2基因重排阳性及手术+辅助治疗/全身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黏液表皮样癌 活检诊断 冷冻诊断 MAML2基因重排
下载PDF
胃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易误诊为胃癌1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俊 魏建国 +6 位作者 许春伟 吴永芳 王怀涛 王海艳 张博 邵云 李晓兵 《临床与病理杂志》 CAS 2015年第7期1423-1427,共5页
目的:探讨胃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及病理特点,减少误诊误治。方法:对所获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病理科诊断为胃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1例病例的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例胃镜检查发现胃窦见直径约6.0 cm以前壁和大... 目的:探讨胃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及病理特点,减少误诊误治。方法:对所获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病理科诊断为胃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1例病例的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例胃镜检查发现胃窦见直径约6.0 cm以前壁和大弯侧为主、浸润生长的、周边不规则的溃疡型隆起,中央污秽苔,并见紫蓝色血痂,诊断为胃体窦交界部溃疡型癌。后经我院活检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结果证实为非霍奇金淋巴瘤,类型考虑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结论:胃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临床及病理类型少见,易误诊为低分化癌,应加强对胃淋巴瘤的临床及病理学特征的认识并仔细分析病情,以避免或减少误诊误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低分化癌 误诊
下载PDF
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的病理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7
作者 魏建国 袁晓露 孙爱静 《医学研究杂志》 2015年第2期162-165,共4页
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是一种发病极为罕见的肾脏恶性肿瘤,主要见于儿童和青年。它在遗传学、发病机制、组织病理学、治疗及预后等方面都有其独特的一面。本文对其相关特点进行综述。
关键词 Xp11.2易位/TFE3 肾癌 遗传学 病理学 研究进展
下载PDF
胰腺实体-假乳头状肿瘤32例临床病理分析及TFE3表达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
18
作者 曹钟 魏建国 +3 位作者 岑红兵 秦灵芝 廖伟 敖启林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62-166,共5页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solid-pseudopapillary neoplasms, SPN)的临床病理特征及转录因子E3(transcription factor E3, TFE3)表达在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32例胰腺SPN中TFE3、β-catenin、CD10、CK、vimentin、...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solid-pseudopapillary neoplasms, SPN)的临床病理特征及转录因子E3(transcription factor E3, TFE3)表达在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32例胰腺SPN中TFE3、β-catenin、CD10、CK、vimentin、Syn、CD56、AR、PR的表达,40例胰腺非SPN分别为17例神经内分泌肿瘤(neuroendocrine tumor, NET)、15例导管腺癌(duct adenocarcinoma, DACC)、3例腺泡细胞癌(acinar cell carcinoma, ACC)、3例神经内分泌癌(neuroendocrine carcinoma, NEC)和2例胰母细胞瘤作为对照组,分析TFE3在SPN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β-catenin、CD10、CK、vimentin、Syn、CD56、AR、PR在胰腺SPN和非SPN中均呈不同程度表达。32例胰腺SPN中TFE3阳性位于肿瘤细胞核,其中28例呈弥漫强阳性,4例呈局部阳性,阳性率为100.0%(32/32);胰腺非SPN中有3例NET、1例NEC和1例ACC呈TFE3阳性,阳性率为12.5%(5/40);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01)。TFE3对胰腺SPN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100.0%和87.5%。TFE3、β-catenin和CD10三者联合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3.8%和100.0%,优于TFE3和TFE3联合β-catenin或CD10检测。结论 TFE3在肿瘤细胞核中呈强阳性表达模式是胰腺SPN独特的免疫表型特征;TFE3联合β-catenin、CD10检测具有高敏感性和高特异性,可以作为诊断胰腺SPN的重要诊断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实性-假乳头状肿瘤 TFE3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琥珀酸脱氢酶缺陷型肾细胞癌的临床病理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9
作者 张冬梅 魏建国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63-665,共3页
琥珀酸脱氢酶(succinate dehydrogenase,SDH)缺陷型肾细胞癌是2016版肾脏肿瘤分类纳入的一种新的肾细胞癌亚型。由于国内各种专业书籍对其描述较少,且仍未被多数病理医师所认识,因此该文对该肿瘤的主要临床病理学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 琥珀酸脱氢酶(succinate dehydrogenase,SDH)缺陷型肾细胞癌是2016版肾脏肿瘤分类纳入的一种新的肾细胞癌亚型。由于国内各种专业书籍对其描述较少,且仍未被多数病理医师所认识,因此该文对该肿瘤的主要临床病理学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发病机制及其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肾细胞癌 琥珀酸脱氢酶 缺陷 基因突变 文献综述
下载PDF
结直肠癌组织中K-ras基因突变的分子病理学检测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许春伟 张博 +7 位作者 魏建国 张立英 宋业颖 王怀涛 吴永芳 邵云 李晓兵 田玉旺 《临床与病理杂志》 CAS 2015年第2期215-219,共5页
目的: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探讨K-ras基因突变情况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收集71例结直肠癌石蜡组织,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K-ras基因状态。结果:结直肠癌中K-ras基因突变率为35.22%(25/71),发现7种突变(Gly12Asp,Gly12Val,Gly1... 目的: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探讨K-ras基因突变情况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收集71例结直肠癌石蜡组织,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K-ras基因状态。结果:结直肠癌中K-ras基因突变率为35.22%(25/71),发现7种突变(Gly12Asp,Gly12Val,Gly12Cys,Gly12Ser,Gly12Ala,Gly12Arg和Gly13Asp),其中1例为Gly12Val和Gly12Arg双突变,其中56.00%(14/25)的突变发生在第十二密码子的第二位碱基,且最常见类型为Gly12Asp。K-ras基因突变率在男性组中低于女性组(χ2=7.904,P=0.005),在无淋巴结转移组中低于有淋巴结转移组(χ2=5.851,P=0.0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K-ras基因突变与其他临床病理参数(年龄、肿瘤位置、浸润深度、组织学类型及Dukes’分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女性或有淋巴结转移结直肠癌患者K-ras基因突变多见,可作为筛查是否进行分子靶向治疗的重点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荧光定量PCR 结直肠癌 K-RAS基因 突变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