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7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康复志愿者的社会支持系统在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与效果
1
作者 张永芳 蔡喜喜 +4 位作者 俞佳 倪建芬 俞洋 王方正 蒋春儿 《世界肿瘤研究》 CAS 2024年第4期166-175,共10页
乳腺癌患者在带病生存期间需要承受较大的来自身体疾病本身、家庭、社会等方面的压力。这些问题都将影响乳腺癌患者的疾病发展和转归,并且影响到患者的生活,使生命质量有所下降。通过建立乳腺癌康复志愿者团队,定期对康复志愿者进行规... 乳腺癌患者在带病生存期间需要承受较大的来自身体疾病本身、家庭、社会等方面的压力。这些问题都将影响乳腺癌患者的疾病发展和转归,并且影响到患者的生活,使生命质量有所下降。通过建立乳腺癌康复志愿者团队,定期对康复志愿者进行规范化培训。乳腺癌康复志愿者每周一次进行病房探视,开展同伴支持活动;开设艺术社团,培养兴趣爱好,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发挥志愿者的专业特长,对患者进行法律援助和心理疏导;对患者开设就业技能培训和就业推荐。而且将这些进行推广宣传,让更多患者受益。文章旨在通过分析基于乳腺癌康复志愿者的社会支持系统应用成效,以期为乳腺癌全程化管理提供理论依据。The 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 need to bear greater pressure from the physical disease itself, family, society and other aspects during the survival period. These problems will affect the progression and outcome of the disease, and the life of patients, so that the quality of life has declined. Through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rehabilitation volunteers with breast cancer, they will receive regular training every period. The rehabilitation volunteers visited the ward once a week to carry out peer support activities. At the same time, they set up art clubs, and cultivate interests and hobbies. They gave full play to the professional expertise of volunteers, provided legal aid and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and provided employment skills training and recommendations for patients. So that these will be promoted to benefit more patients. This study aims to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whole-process management of breast cancer by analyzing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social support system based on rehabilitation volunteers with breast canc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恶性肿瘤 康复志愿者 社会支持系统 应用 成效
下载PDF
年轻乳腺癌康复志愿者创伤后成长的调查与分析
2
作者 蒋春儿 张永芳 +4 位作者 蔡喜喜 俞佳 倪建芬 俞洋 王方正 《护理学》 2024年第5期602-611,共10页
目的:探讨年轻乳腺癌康复志愿者创伤后成长的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创伤后成长量表对52例年轻乳腺癌康复志愿者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年轻乳腺癌康复志愿者创伤后成长总分为(84.88 ± 12.414)分。不同文化程度(F = 3.215, P =... 目的:探讨年轻乳腺癌康复志愿者创伤后成长的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创伤后成长量表对52例年轻乳腺癌康复志愿者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年轻乳腺癌康复志愿者创伤后成长总分为(84.88 ± 12.414)分。不同文化程度(F = 3.215, P = 0.047)、参加康复志愿服务活动的次数和时间(F = 5.333, P = 0.025)对年轻乳腺癌康复患者创伤后成长得分有显著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年轻乳腺癌康复志愿者的创伤后成长水平高于一般年轻乳腺癌患者的创伤后成长水平,参加康复志愿者活动的次数越多、时间越长,创伤后成长的水平越高。医护人员应积极创造条件并发展年轻乳腺癌患者康复后成为康复志愿者,不仅能为正在治疗的患者带来获益,也能促进康复志愿者创伤后成长,感悟生命的真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恶性肿瘤 年轻 康复志愿者 创伤后成长 调查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乳腺癌患者癌症相关认知功能障碍体验的Meta整合
3
作者 刘卉 吴婉英 +2 位作者 方群英 梁冠冕 李敬仪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35-1340,共6页
目的:整合乳腺癌患者癌症相关认知功能障碍体验的质性研究结果,为医护人员进行症状管理提供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国内外数据库中关于乳腺癌患者癌症相关认知功能障碍生活体验的质性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4年5月31日,采用汇集性整合... 目的:整合乳腺癌患者癌症相关认知功能障碍体验的质性研究结果,为医护人员进行症状管理提供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国内外数据库中关于乳腺癌患者癌症相关认知功能障碍生活体验的质性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4年5月31日,采用汇集性整合方法对结果进行整合分析。结果:共纳入15篇文献,提炼出50个研究结果,归纳为6个新的类别,综合成3个整合结果:患者对认知功能下降的感知及原因、癌症相关认知功能障碍对患者造成多方面的影响、患者主动适应认知功能下降并希望获得外界更多支持。结论:认知功能下降是乳腺癌患者真实存在的问题,对患者造成众多影响,医护人员应该重视患者认知功能下降主诉并予以干预,帮助其改善认知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认知功能障碍 质性研究 Meta整合 循证护理学
原文传递
外周血IL-2水平状态与淋巴细胞亚群比例的关系在乳腺良恶性肿瘤之间的区别 被引量:4
4
作者 邹德宏 杨红健 +4 位作者 谢尚闹 凌雨田 钱丽娟 俞洋 丁小文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7年第9期680-682,共3页
目的:分析外周血白细胞介素2(IL-2)水平与淋巴细胞亚群比例的关系在乳腺良恶性肿瘤患者之间的区别及临床意义。方法:用流式荧光免疫微球分析技术检测46例乳腺癌及41例乳腺增生症伴乳腺纤维腺瘤形成患者外周血Th1/Th2细胞因子水平,用流... 目的:分析外周血白细胞介素2(IL-2)水平与淋巴细胞亚群比例的关系在乳腺良恶性肿瘤患者之间的区别及临床意义。方法:用流式荧光免疫微球分析技术检测46例乳腺癌及41例乳腺增生症伴乳腺纤维腺瘤形成患者外周血Th1/Th2细胞因子水平,用流式荧光免疫标记技术检测患者外周血CD25+IL-2受体细胞(CD25+IL-2R)、CD3+总T淋巴细胞(CD3+T)、CD4+辅助T辅助细胞(CD4+TH)、CD8+杀伤/抑制T细胞(CD8+TCS)、CD56+NK细胞(CD56+NK)和CD19+总B淋巴细胞(CD19+B)比例。结果:外周血IL-2水平和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在乳腺良恶性肿瘤患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乳腺癌中,IL-2水平在检测线以下组(IL-2=0)与检测线以上组(IL-2>0)比较,CD25+IL-2R细胞、CD4+TH细胞和CD56+NK细胞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IL-2水平呈负相关;在乳腺良性肿瘤中,IL-2水平在检测线以下组(IL-2=0)与检测线以上组(IL-2>0)比较,CD19+B淋巴细胞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IL-2水平呈负相关。结论:乳腺癌患者外周血IL-2水平状态与IL-2-R细胞、Th细胞、NK细胞比例呈负相关,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外周血IL-2水平状态与总B淋巴细胞比例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白细胞介素2 淋巴细胞亚群 流式细胞术 流式免疫荧光微球技术
下载PDF
超声引导微创旋切系统在乳腺良性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5
作者 陈杰 谢尚闹 +1 位作者 莫文菊 李永峰 《中国现代医生》 2016年第1期55-57,61,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微创旋切系统与常规开放手术在治疗乳腺良性肿瘤中的效果。方法将2014年9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328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根据手术方案分为研究组150例和对照组178例,研究组实施超声引导下的微创旋切手术,对照组则实施常...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微创旋切系统与常规开放手术在治疗乳腺良性肿瘤中的效果。方法将2014年9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328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根据手术方案分为研究组150例和对照组178例,研究组实施超声引导下的微创旋切手术,对照组则实施常规开放手术,术后随访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愈合时间、术后瘢痕大小等,并采用调查问卷了解患者的手术满意度。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手术切除率分别为98.0%和99.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愈合时间、术后瘢痕长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1%(P〈0.05);随访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研究组总体满意度为96.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2%(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的麦默通微创旋切系统用于乳腺良性肿瘤的治疗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安全性高且手术美观程度好的特点,比常规开放手术更具优势,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良性肿瘤 微创手术 MAMMOTOME旋切系统 开放手术
下载PDF
磁共振波谱检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尿液代谢生物标志物预测化疗敏感性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何向明 邹德宏 +2 位作者 张永芳 赵帅 顾金苹 《浙江医学》 CAS 2023年第10期1040-1047,共8页
目的通过磁共振波谱(NMR)代谢组学方法探讨不同化疗敏感性的三阴性乳腺癌(TNBC)患者尿液中的差异性代谢生物标志物,为早期预测患者新辅助化疗(NAC)敏感性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12月在浙江省肿瘤医院接受NAC的TNBC患者52例... 目的通过磁共振波谱(NMR)代谢组学方法探讨不同化疗敏感性的三阴性乳腺癌(TNBC)患者尿液中的差异性代谢生物标志物,为早期预测患者新辅助化疗(NAC)敏感性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12月在浙江省肿瘤医院接受NAC的TNBC患者52例,根据疗效分为病理完全缓解(pCR)患者8例(pCR组),病理部分缓解(pPR)患者28例(p PR组),病理稳定(pSD)患者16例(pSD组)。通过NMR测定3组患者尿液的代谢物谱图并进行多元统计分析。根据K-近邻算法(KNN)分类判别,寻找潜在的判别标志物,并利用ROC曲线计算AUC进行评估。结果3组患者年龄、BMI、Ki-67、月经状态和肿瘤分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根据患者尿液NMR代谢谱图并结合主成分分析,发现3组患者尿液的代谢表型有所不同。根据KNN分类判别,在尿液寻找出19种代谢物作为潜在的生物标志物。根据ROC的AUC值评估,发现蛋氨酸是潜在的生物标志物,预测pCR组、pPR组和pSD组TNBC化疗敏感性的AUC分别为0.8324、0.9539和0.8264(均P<0.05)。结论不同化疗敏感性的TNBC患者具有不同的尿液代谢表型,其中蛋氨酸可以作为区别不同化疗敏感性患者的代谢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阴性乳腺癌 代谢组学 代谢表型 代谢标志物 KNN分类
下载PDF
即刻植入物乳房重建失败风险列线图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7
作者 竺美珍 毛洁飞 +1 位作者 王跃珍 方军 《浙江医学》 CAS 2024年第14期1501-1506,共6页
目的评估即刻植入物乳房重建(IBR)失败的风险因素,构建列线图模型并验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浙江省肿瘤医院行即刻IBR手术的241例患者,按7∶3随机分为训练组(169例)和验证组(72例)。训练组依据重建失败(RF)是否发生... 目的评估即刻植入物乳房重建(IBR)失败的风险因素,构建列线图模型并验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浙江省肿瘤医院行即刻IBR手术的241例患者,按7∶3随机分为训练组(169例)和验证组(72例)。训练组依据重建失败(RF)是否发生,分为RF组(10例)和非RF组(159例),比较并分析两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RF的独立风险因素,建立列线图模型;绘制ROC曲线,评估模型预测即刻IBR术后RF的效能;绘制校准曲线,评估即刻IBR术后发生RF的一致性。结果高BMI、植入物体积>86.30%、辅助化疗(ACT)是即刻IBR术后RF的独立风险因素(均P<0.05)。基于BMI、淋巴结手术方式、植入物体积、补片使用和ACT这5个变量构建列线图模型,模型预测训练组即刻IBR术后RF的AUC为0.920,预测验证组的AUC为0.930;模型的Brier评分为0.040。校准曲线显示,实际观察和模型预测之间存在较好的一致性。结论列线图模型能够较好预测即刻IBR术后RF的风险,有助于指导临床早期干预R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房植入物 乳房重建 重建失败 列线图
下载PDF
乳腺癌胸肌间淋巴结存在率及阳性率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9
8
作者 李涛 谢尚闹 +2 位作者 郑炳初 邹德宏 刘贵森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564-566,共3页
探讨乳腺癌胸肌间淋巴结(IPNs)存在率、阳性率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426例行IPNs病理检查的乳腺癌患者,记录其IPNs存在或转移的情况,分析其与年龄、临床分期、病理类型、原发肿瘤的部位、肿块大小、尖群淋巴结的关系。结果:IPNs存在率为... 探讨乳腺癌胸肌间淋巴结(IPNs)存在率、阳性率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426例行IPNs病理检查的乳腺癌患者,记录其IPNs存在或转移的情况,分析其与年龄、临床分期、病理类型、原发肿瘤的部位、肿块大小、尖群淋巴结的关系。结果:IPNs存在率为21.1%,阳性率为5.9%。IPNs阳性患者原发肿瘤较大,尖群淋巴结阳性率高。结论:IPNs应被重视,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特别是原发肿瘤较大或可直接触及肿大的胸肌间淋巴结时,IPNs应被清扫并单独送病检。对IPNs重视和正确评价有助于确定更正确的治疗方案,从而可能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胸肌 淋巴结
下载PDF
蒽环类药物对乳腺癌患者血清ER、VEGF-C、VEGFR-3及E-cadherin影响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陈道宝 陈波 +2 位作者 杨红健 俞星飞 封伟亮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2015年第6期137-139,共3页
目的探讨蒽环类药物对乳腺癌患者血清ER、VEGF-C、VEGFR-3及E-cadherin的影响。方法收集收治的乳腺癌患者43例,按用药不同随机分为实验组22例和对照组21例。两组分别按实验方案基于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患者血清VEGF-C、VEGFR-3水平以及乳... 目的探讨蒽环类药物对乳腺癌患者血清ER、VEGF-C、VEGFR-3及E-cadherin的影响。方法收集收治的乳腺癌患者43例,按用药不同随机分为实验组22例和对照组21例。两组分别按实验方案基于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患者血清VEGF-C、VEGFR-3水平以及乳腺组织ER、E-cadherin水平进行检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VEGF-C、VEGFR-3水平较低(P<0.05);ER水平较低(P<0.05);E-cadherin水平较高(P<0.05)。结论蒽环类药物能显著降低乳腺癌患者ER、VEGF-C、VEGFR-3水平,升高E-cadherin水平,对临床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蒽环类药物 乳腺癌 ER VEGF-C VEGFR-3 E-CADHERIN
下载PDF
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乳腺癌患者病理分级关系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陈道宝 杨红健 +2 位作者 陈波 俞星飞 封伟亮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2015年第5期121-123,共3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血清中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TPS)、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关系的研究。方法选取收治的原发性乳腺癌女性患者68例,乳腺纤维瘤的女性患者36例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检测法检测2组患者血清中TPS和V...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血清中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TPS)、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关系的研究。方法选取收治的原发性乳腺癌女性患者68例,乳腺纤维瘤的女性患者36例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检测法检测2组患者血清中TPS和VEGF水平,比较实验组TPS和VEGF水平与TNM分期及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实验组患者TPS和VEG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实验组TPS、VEGF水平低于术前水平(P<0.01);TPS、VEGF水平在乳腺癌0期与Ⅰ期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着肿瘤分期增加,TPS、VEGF上升(P<0.05);VEGF表达水平在肿瘤直径≤2 cm组明显低于肿瘤直径>2 cm组(P<0.05)。腋下淋巴结转移组与腋下淋巴结无转移组患者血清中TPS和VEGF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PS浓度水平在雌激素受体阴性、孕激素受体阴性中明显高于雌激素和孕激素阳性组(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血清中TPS、VEGF水平呈现高表达状态,TPS、VEGF水平表达与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乳腺癌 病理特征
下载PDF
人参皂甙Rg3对实验性小鼠大肠肿瘤的预防作用 被引量:16
11
作者 丁小文 郑树 彭佳萍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6年第1期19-22,共4页
目的:研究人参皂甙Rg3对二甲肼(DMH)诱导的小鼠大肠肿瘤的预防作用及机制。方法:以DMH诱导小鼠大肠肿瘤,诱癌第8周起予以不同浓度Rg3,观察Rg3对大肠肿瘤的化学预防作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Rg3对小鼠肠肿瘤MVD的影响以及Rg3对VEGF蛋白的表... 目的:研究人参皂甙Rg3对二甲肼(DMH)诱导的小鼠大肠肿瘤的预防作用及机制。方法:以DMH诱导小鼠大肠肿瘤,诱癌第8周起予以不同浓度Rg3,观察Rg3对大肠肿瘤的化学预防作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Rg3对小鼠肠肿瘤MVD的影响以及Rg3对VEGF蛋白的表达影响。结果:相比于阳性对照组,不同浓度Rg3能够减少小鼠大肠癌发生率40%~50%,P<0.05;平均荷瘤数减少50%~60%,P<0.05;腺癌百分率减少30%~40%,P<0.05。相比于对照组(17.71±6.08),Rg3能够明显减少实验组小鼠肿瘤组织中的MVD(9.74±4.22),P<0.05。Rg3能够抑制小鼠肠肿瘤组织中VEGF蛋白的表达,P<0.05。结论:Rg3能够抑制DMH诱导的小鼠大肠肿瘤的发生,这种预防作用同Rg3对VEGF和MVD的抑制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甙 肠肿瘤/动物 实验 二甲基肼类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两种新辅助化疗方案对乳腺癌患者近期疗效及生存率的影响 被引量:13
12
作者 李永峰 陈杰 +2 位作者 谢尚闹 杨红健 孟旭莉 《中国现代医生》 2015年第32期84-86,共3页
目的探讨两种新辅助化疗方案对乳腺癌患者近期疗效及生存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2月-2012年4月我院收治的63例乳腺癌患者,按照新辅助化疗方案的不同分为TE组23例和TEC组40例,其中TE组患者采用多西他赛+表柔比星方案化疗,TEC组患者则... 目的探讨两种新辅助化疗方案对乳腺癌患者近期疗效及生存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2月-2012年4月我院收治的63例乳腺癌患者,按照新辅助化疗方案的不同分为TE组23例和TEC组40例,其中TE组患者采用多西他赛+表柔比星方案化疗,TEC组患者则采用多西他赛+表柔比星+环磷酰胺方案化疗,对比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及3年生存率。结果 TE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8.3%(18/23),TEC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0.0%(32/4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年生存率统计结果显示,TE组患者生存17例,生存率为73.9%,TEC组患者生存37例,生存率为92.5%,TEC组患者的3年生存率显著高于T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西他赛、表柔比星、环磷酰胺的新辅助化疗方案用于乳腺癌患者的疗效确切,3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多西他赛联合表柔比星方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新辅助化疗 近期疗效 生存率
下载PDF
男性乳腺癌预后因素分析 被引量:19
13
作者 孟旭莉 谢尚闹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526-527,共2页
关键词 影响因素 病理分类 男性乳腺癌 预后
下载PDF
腋窝前哨淋巴结所在群切除替代ALND治疗早期乳腺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杨红健 邹德宏 +7 位作者 俞洋 陈道宝 丁小文 孟旭莉 宗祥云 肖必文 孙文勇 邓甬川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08年第4期342-344,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乳腺癌外科腋窝处理的理想方法,明确腋窝前哨淋巴结(SLN)所在淋巴结群切除替代单纯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的假阴性率是否较明显降低,从而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传统的腋窝淋巴结解剖学分群方法,对170例符合入组条件... 目的探讨早期乳腺癌外科腋窝处理的理想方法,明确腋窝前哨淋巴结(SLN)所在淋巴结群切除替代单纯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的假阴性率是否较明显降低,从而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传统的腋窝淋巴结解剖学分群方法,对170例符合入组条件的病例手术中先行腋窝SLNB,再行SLN所在腋淋巴结群的清扫,最后行全腋窝淋巴结清扫(ALND),对SLN、SLN所在腋淋巴结群的其它淋巴结、腋窝其余的淋巴结分三组送病理检查,比较SLNB与SLN所在淋巴结群切除活检预测腋淋巴结状态的差异。结果SLNB总成功率为99.4%(169/170),SLNB5例假阴性,假阴性率9.6%(5/52),敏感性90.4%(47/52),准确率97.0%(164/169);阳性预测值100.0%,阴性预测值95.9%。SLN所在淋巴结群切除活检预测腋淋巴结状态仅1例假阴性,假阴性率1.9%(1/52),敏感性98.1%(51/52),准确率99.4%(168/169);阳性预测值100.0%(51/51),阴性预测值99.2%(117/118)。结论腋窝SLN所在淋巴结群切除活检预测腋淋巴结状态的假阴性率较单纯SLNB明显降低(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外科学 乳腺肿瘤/病理学 前哨淋巴结活组织检查 假阴性反应 淋巴结切除术
下载PDF
导丝定位在经乳晕旁切口切除乳腺隐匿性病灶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时开元 钱超文 +2 位作者 陈丽羽 王立平 陈道宝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1年第5期692-694,共3页
目的:探讨术前超声引导下导丝定位在经乳晕旁切口切除乳腺隐匿性病灶中的价值。方法:96例女性患者共175枚病灶,术前超声引导下选择乳晕旁穿刺点行乳腺病灶导丝定位,术中做乳晕旁弧形切口,沿导丝切除病灶。结果:175枚乳腺病灶超声引导下... 目的:探讨术前超声引导下导丝定位在经乳晕旁切口切除乳腺隐匿性病灶中的价值。方法:96例女性患者共175枚病灶,术前超声引导下选择乳晕旁穿刺点行乳腺病灶导丝定位,术中做乳晕旁弧形切口,沿导丝切除病灶。结果:175枚乳腺病灶超声引导下导丝定位成功率100%。术中一次性沿导丝成功切除病灶169枚(96.57%),6枚(3.43%)病灶滑脱,通过进一步探察或术中超声最终全部切除。最终病理证实良性病灶174枚,恶性1枚。结论:术前超声引导下选择乳晕旁穿刺点导丝定位,使一些触诊困难的乳腺病灶行乳晕旁切口成为可能,并且手术时间短、腺体损伤小、病理取材方便,为一种新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隐匿性病灶 导丝定位 乳晕切口 介入性超声
下载PDF
数字乳腺X线金属丝三维立体定位技术在乳腺隐匿性病灶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12
16
作者 陈淑君 戴罡 +2 位作者 陈杰 吴伟 邵峰 《中国现代医生》 2015年第6期74-77,共4页
目的通过乳腺X线金属丝三维立体定位技术定位乳腺隐匿性病灶,引导手术区段切除病灶,并根据病理冰冻结果,最终决定手术方式,并评价该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4月-2014年5月期间临床不可触及的乳腺隐匿性病灶行乳腺X线金... 目的通过乳腺X线金属丝三维立体定位技术定位乳腺隐匿性病灶,引导手术区段切除病灶,并根据病理冰冻结果,最终决定手术方式,并评价该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4月-2014年5月期间临床不可触及的乳腺隐匿性病灶行乳腺X线金属丝三维立体定位术的患者资料,共160例,162处病灶,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7-71岁,中位年龄47.0岁。根据术前乳腺钼靶片确定病灶穿刺点和路径,行金属丝三维立体定位,行乳腺肿块区段切除术后取得病理结果。结果一次定位准确率为96.9%(157/162)。病理结果共发现38处恶性病灶,占总病灶数百分比为23.5%,其中13处为导管内原位癌,25处为浸润性导管癌。其中仅有2处病灶瘤体直径〉3 cm,余36处病灶瘤体直径≤3 cm,属于早期乳腺癌,早期乳腺癌的比例高达94.7%。癌前病变异型导管增生16处,占总病灶数百分比为9.9%。发现良性病灶共108处,占总病灶数百分比66.7%。良性病变的患者年龄27-66岁,中位年龄47.0岁。恶性病变的患者年龄30-70岁,中位年龄48.5岁。其中导管内乳头状瘤患者年龄30-56岁,中位年龄47.0岁。结论数字乳腺X线金属丝三维立体定位技术定位隐匿性乳腺病变,尤其是可疑恶性钙化灶,一次定位成功率高,操作并发症少,提高了早期乳腺癌的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钙化 乳房X线摄影术 导丝定位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导丝定位在触诊阴性的BI-RADSⅣ类及以上乳腺病变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7
作者 时开元 徐栋 +2 位作者 范林音 何向明 吴鹏 《中国现代医生》 2018年第17期99-102,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导丝定位在触诊阴性的BI-RADSⅣ类及以上乳腺病变中的临床价值及应用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2017年6月150例女性患者,临床触诊阴性且超声提示BI-RADSⅣ类及以上,术前通过超声引导下导丝定位,选择合理的...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导丝定位在触诊阴性的BI-RADSⅣ类及以上乳腺病变中的临床价值及应用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2017年6月150例女性患者,临床触诊阴性且超声提示BI-RADSⅣ类及以上,术前通过超声引导下导丝定位,选择合理的穿刺点,定位针尽可能与皮肤垂直,术中沿导丝切除病灶。结果150例患者共检出BI-RADSⅣ类及以上乳腺病灶157枚,超声引导下导丝定位成功率100%,手术切除率100%。病理证实良性病例数100例,病灶107枚,恶性病例数50例,病灶50枚。良性病例行区段切除,恶性病例其中31例实施保乳手术,19例实施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恶性病例穿刺点均一并手术切除,且未有因穿刺点选择不当而影响手术切口选择的病例。结论术前超声引导下导丝定位可以精准切除触诊阴性的BI-RADSⅣ类及以上乳腺病变。定位针尽可能与皮肤垂直,合理选择进针点,可以快速准确的切除病灶,又不会影响恶性病例后续手术切口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导丝定位 乳腺肿瘤 BI-RADS
下载PDF
乳腺多发性纤维腺瘤的腔镜治疗 被引量:3
18
作者 陈道宝 杨红健 +3 位作者 谢尚闹 陈杰 洪尚仁 潘晓峰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8年第3期251-252,共2页
目的探讨腔镜治疗乳腺多发性纤维腺瘤的可行性。方法经超声检查结合细针细胞学检查诊断乳腺多发性纤维腺瘤12例。选择腋窝小切口入路,钝性分离乳腺后间隙,充气建立乳腺后间隙手术气腔,腹腔镜下切除共58个纤维腺瘤,术中冰冻切片。结果12... 目的探讨腔镜治疗乳腺多发性纤维腺瘤的可行性。方法经超声检查结合细针细胞学检查诊断乳腺多发性纤维腺瘤12例。选择腋窝小切口入路,钝性分离乳腺后间隙,充气建立乳腺后间隙手术气腔,腹腔镜下切除共58个纤维腺瘤,术中冰冻切片。结果12例肿瘤均在腹腔镜下成功切除,无手术并发症。手术时间40~150min,平均80min。术后1个月乳房形态良好,乳头感觉正常。12例术后随访1~36个月,平均18.5月,乳房表面无瘢痕,无肿瘤复发,患者对美容效果满意。结论经乳腺后间隙入路,腔镜治疗乳腺多发性纤维腺瘤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纤维腺瘤 乳腺后间隙 腹腔镜
下载PDF
绝经前高危复发乳腺癌辅助内分泌治疗的最佳方案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封伟亮 陈道宝 +3 位作者 陈波 乔恩奇 俞星飞 杨红健 《浙江医学》 CAS 2018年第3期235-239,共5页
目的探讨绝经前激素受体阳性高危复发乳腺癌患者辅助内分泌治疗的最佳方案。方法选择绝经前高危复发乳腺癌患者共15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50例。T组:他莫昔芬(TAM);G+T组:戈舍瑞林+TAM;G+A组:戈舍瑞林+阿那曲唑。观察并随访患者的3年无... 目的探讨绝经前激素受体阳性高危复发乳腺癌患者辅助内分泌治疗的最佳方案。方法选择绝经前高危复发乳腺癌患者共15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50例。T组:他莫昔芬(TAM);G+T组:戈舍瑞林+TAM;G+A组:戈舍瑞林+阿那曲唑。观察并随访患者的3年无病生存(DFS)率和4年总生存(OS)率。结果中位随访49个月,G+A组3年DFS率为90.00%,显著高于T组(74.00%)(χ~2=5.986,P<0.05),高于G+T组(84.0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764,P>0.05),3组的4年OS率分别为T组89.50%,G+T组92.9%,G+A组95.7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组中Her-2阳性者,3年DFS率显著低于Her-2阴性者(P<0.05)。在Her-2阳性者中,G+A组的3年DFS率显著高于G+T组和T组(P<0.05)。在淋巴结转移数目≥10枚、年龄≤40岁者中,G+A组的3年DFS率显著高于T组(均P<0.05)。不良反应3组各有不同,但均可耐受。结论对绝经前激素受体阳性的高危复发乳腺癌患者,卵巢功能抑制联合芳香化酶抑制剂的疗效优于单用TAM,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绝经前 内分泌治疗 卵巢功能抑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