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KV—CBCT对头颈部肿瘤治疗摆位误差及靶区物理剂量学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孙龙 《浙江临床医学》 2017年第6期1117-1118,共2页
目的旨在探讨KV-CBCT对头颈部肿瘤治疗摆住误差及靶区放疗物理剂量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首次做调强放疗头颈部肿瘤患者2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X、Y和Z轴摆住误差主要分布于.3-3mm,显著高于其他误差区间(P〈0.... 目的旨在探讨KV-CBCT对头颈部肿瘤治疗摆住误差及靶区放疗物理剂量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首次做调强放疗头颈部肿瘤患者2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X、Y和Z轴摆住误差主要分布于.3-3mm,显著高于其他误差区间(P〈0.001),X轴摆位误差.5.42-6.52。均值(0.59±1.13);Y轴摆位误差.8.79-6.34,均值(-0.24±1.62);Z轴摆位误差.7.54-3.26,最小为-7.54,均值(0.21±1.54)。治疗后X轴、Y轴和Z轴线性误差均显著低于校位前(扣10.562,P=0.0032;t=8.562,P=0.0074和t=-11.436,P=0.0021),治疗后Z轴旋转误差显著对于矫正前(t=5.298,P=0.012)。摆位误差在.3-3mm范围内计划B对肿瘤靶区和危及器官平均剂量和原计划相近(P〉0.05)。结论KV-CBCT能够有效纠正头颈部肿瘤患者放射治疗摆位误差和靶区、危及器官放疗物理剂量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V-CBCT 头颈部肿瘤 摆位误差 物理剂量学
下载PDF
CT引导下^(125)Ⅰ粒子植入治疗难治性盆腔恶性肿瘤 被引量:13
2
作者 郑家平 俞炎平 +2 位作者 邵国良 胡福军 狄小云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5期343-345,共3页
目的评价CT引导下125Ⅰ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盆腔难治性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探讨粒子植入技术。方法23例盆腔恶性肿瘤,均为术后复发接受化疗和(或)根治量放疗肿瘤仍进展患者,瘤体最大径3.5~7.0 cm,平均4.5 cm。粒子植入术前1~3 d行模拟C... 目的评价CT引导下125Ⅰ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盆腔难治性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探讨粒子植入技术。方法23例盆腔恶性肿瘤,均为术后复发接受化疗和(或)根治量放疗肿瘤仍进展患者,瘤体最大径3.5~7.0 cm,平均4.5 cm。粒子植入术前1~3 d行模拟CT扫描,采用治疗计划系统(TPS)制定粒子植入计划,根据处方剂量求出术中所需125Ⅰ粒子的总活度并算出治疗粒子数量。在CT引导下经皮穿刺植入125Ⅰ粒子。其中6例患者粒子植入前或后接受髂内动脉灌注化疗。结果单个瘤体内首次植入粒子数为9~75粒,平均27粒。6例接受髂内动脉灌注化疗共14个疗程。粒子植入术后72 h~4周,下肢疼痛和(或)肛门、会阴周围疼痛坠胀不适,完全缓解5例,部分缓解11例,有效率69.6%(16/23)。术后随访2~34个月,中位随访21个月,部分缓解(PR)18例;无变化(SD)4例;进展(PD)1例,总有效率78.3%(18/23)。死亡3例,存活20例,最长生存时间34个月。结论CT引导下125Ⅰ粒子植入对盆腔难治性恶性肿瘤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恶性肿瘤 难治性 近距离放射疗法 ^125粒子
下载PDF
肿瘤精确放疗技术进展 被引量:27
3
作者 颜桂明 陈国付 张飞燕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5年第2期164-166,共3页
放射治疗是恶性肿瘤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放疗技术的发展也突飞猛进,开展的各种精确放疗,对于减轻患者不良反应,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放射治疗 调强 螺旋断层 立体定向 影像引导
下载PDF
胸部肿瘤放疗患者双手放置方式对摆位误差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陈国付 方临明 胡晓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099-1101,1106,共4页
目的探讨胸部肿瘤患者放疗中双手放置方式对摆位误差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4年6月浙江省肿瘤医院放疗科接受调强放疗的40例胸部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放疗时双手放置方式的不同分为甲组(双手抱肘置于额头上,n=21)和乙... 目的探讨胸部肿瘤患者放疗中双手放置方式对摆位误差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4年6月浙江省肿瘤医院放疗科接受调强放疗的40例胸部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放疗时双手放置方式的不同分为甲组(双手抱肘置于额头上,n=21)和乙组(双手置于身体两侧,n=19)。每例患者行CT模拟定位,勾画肿瘤靶区和累及器官,制定放疗计划。治疗第1周,每次治疗前行机载锥形束CT(CBCT)扫描,以后每周扫描1次,共扫描9次。对两组患者肿瘤靶区的平移摆位误差进行测量。结果甲组患者左右方向、上下方向摆位误差小于乙组(P<0.05);两组患者前后方向摆位误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患者左右方向、上下方向校准频率小于乙组(P<0.05);两组患者前后方向校准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部肿瘤放疗患者双手放置方式对摆位误差有影响,双手抱肘置于额头上的方式引起的摆位误差较小。如果患者因各种原因无法采用双手抱肘置于额头上的方式而采用双手置于身体两侧的方式时,应对目前所使用的体架以及热塑膜进行改进以利于降低摆位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部肿瘤 摆位误差 双手放置方式
下载PDF
两种不同优化算法在胸部肿瘤调强放射治疗计划中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杨一威 商海焦 +4 位作者 单国平 翁邓胡 李剑龙 李浦 狄小云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15年第2期276-280,共5页
目的:研究直接子野优化(DMPO)算法与多目标优化(MCO)算法在胸部肿瘤放射治疗计划设计优化过程中的差异。方法:选取20例食管癌患者,将患者在Pinnacle3计划系统的CT图像、勾画的靶区、设计参数和剂量信息等资料,通过DicomRT协议从Pinnacle... 目的:研究直接子野优化(DMPO)算法与多目标优化(MCO)算法在胸部肿瘤放射治疗计划设计优化过程中的差异。方法:选取20例食管癌患者,将患者在Pinnacle3计划系统的CT图像、勾画的靶区、设计参数和剂量信息等资料,通过DicomRT协议从Pinnacle3计划系统传输到Ray Station计划系统中。保持照射野设置、处方剂量不变,改用MCO算法重新优化治疗计划,比较两种优化算法在剂量分布、靶区适形指数(CI)与靶区均匀指数(HI)、危及器官(OAR)剂量、计划设计与执行效率的差异性。结果:两种算法优化的计划结果均能基本满足临床剂量要求,与DMPO相比,MCO计划靶区PGTV适形指数CIpgtv和均匀指数HIpgtv以及靶区PTV的适形指数CIptv均差别不大,但危及器官的受量明显小于前者,其中肺的V10、V20、V30、平均剂量Dmean-l,心脏的V30、V40和平均剂量Dmean-h以及脊髓最大剂量D1cm3-s和平均剂量Dmean-s,均存在显著性差异;从计划的设计时间上来看,MCO计划组明显短于DMPO计划组,而从执行效率上来看,两者差异不大。结论:对于食管癌同期加量三维调强放疗计划,与DMPO算法相比,MCO算法可得到更低的OAR剂量,并且在临床应用上明显提高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化算法 直接子野优化 多目标优化 食管癌
下载PDF
胸部肿瘤放疗体位固定技术的现状 被引量:6
6
作者 张飞燕 陈国付 单国平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6年第17期3020-3021,3024,共3页
体位固定技术是胸部肿瘤放射治疗的重要环节,良好的体位固定技术可以有效降低摆位误差,提高放射治疗的质量,给患者带来收益。临床上常见的胸部肿瘤放疗体位固技术有真空垫以及体膜等两种方法。本文通过复习文献结合临床实践简单阐述了... 体位固定技术是胸部肿瘤放射治疗的重要环节,良好的体位固定技术可以有效降低摆位误差,提高放射治疗的质量,给患者带来收益。临床上常见的胸部肿瘤放疗体位固技术有真空垫以及体膜等两种方法。本文通过复习文献结合临床实践简单阐述了目前所使用胸部放疗体位固定技术的优缺点以及可改进的技术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部肿瘤 放射治疗 体位固定
下载PDF
咬口器作为头颈部肿瘤放疗口腔支架的摆位误差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陈国付 方临明 +3 位作者 单国平 王彬冰 陈维军 姜锋 《浙江临床医学》 2015年第12期2148-2149,共2页
目的 探讨咬口器作为口腔支架在头颈部肿瘤放疗应用中的可行性.方法 收集2014年1月至12月间应用口腔支架进行放疗的21例头颈部肿瘤患者,分成甲乙两组,甲组为应用咬口器10例,乙组应用软木塞11例,应用锥形束CT(CBCT)影像分别对两组患者... 目的 探讨咬口器作为口腔支架在头颈部肿瘤放疗应用中的可行性.方法 收集2014年1月至12月间应用口腔支架进行放疗的21例头颈部肿瘤患者,分成甲乙两组,甲组为应用咬口器10例,乙组应用软木塞11例,应用锥形束CT(CBCT)影像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摆位误差比较.结果 咬口器患者作为放疗用口腔支架其摆位误差在左右、上下、前后各方向分别为:(1.42±1.21) mm、(1.63±1.25) mm、(1.91±1.13) mm;软木塞组患者摆位误差分别为:(2.11±1.82) mm、(2.82±1.43) mm、(3.01±1.61) mm.咬口器组的摆位误差较小.结论 咬口器作为口腔支架在头颈部肿瘤放疗中摆位误差较小,值得推广,但患者张口困难,张口程度无法达到咬口器的孔径大小时,则软木塞可作为一种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肿瘤 放疗 口腔支架
下载PDF
蒙卡剂量算法(XVMC)在胸部肿瘤调强放射治疗计划设计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
8
作者 刘吉平 王彬冰 +2 位作者 杨静 白雪 张莉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10年第5期2087-2089,共3页
目的:比较蒙卡剂量算法(Monte Carlo)和笔形束剂量算法(Finite Site Pencil Beam)在胸部肿瘤调强放射治疗计划设计中对计划结果的影响。方法:在MONACO(CMS)治疗计划系统中,分别使用其内嵌的光子蒙卡(XVMC)剂量算法和笔形束剂量算法,对5... 目的:比较蒙卡剂量算法(Monte Carlo)和笔形束剂量算法(Finite Site Pencil Beam)在胸部肿瘤调强放射治疗计划设计中对计划结果的影响。方法:在MONACO(CMS)治疗计划系统中,分别使用其内嵌的光子蒙卡(XVMC)剂量算法和笔形束剂量算法,对5例胸部肿瘤病例比较其靶区和危及器官的剂量。结果:蒙卡方法得到的结果和笔形束算法的结果相差较大。结论:对于组织密度差异较大的胸部肿瘤病例,特别是使用调强放射治疗技术时,用XVMC剂量算法评估放射治疗计划更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卡剂量算法 调强放射治疗
下载PDF
早期鼻咽癌肿瘤容积对综合治疗影响的探讨
9
作者 王方正 王连聪 +6 位作者 付真富 陈晓钟 张鸿未 王敏华 李斌 江海涛 徐敏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8年第8期615-617,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鼻咽癌肿瘤容积在综合治疗中的影响价值。方法:将60例经病理确诊的初治早期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和治疗组(B组)。所有鼻咽癌患者行CT模拟定位,用计算机软件系统计算出大体肿瘤容积(GTV)。A组给予单纯常规放射治... 目的:探讨早期鼻咽癌肿瘤容积在综合治疗中的影响价值。方法:将60例经病理确诊的初治早期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和治疗组(B组)。所有鼻咽癌患者行CT模拟定位,用计算机软件系统计算出大体肿瘤容积(GTV)。A组给予单纯常规放射治疗,B组采用常规分割放射治疗和PF方案同步化疗。结果:原发灶完全缓解率A组80.0%,B组96.7%,χ2=4.043,P=0.044。A组Ⅰ、Ⅱ级与Ⅲ、Ⅳ级急性皮肤反应分别为90.0%和10.0%,B组分别为80.0%和20.0%,χ2=1.176,P=0.278;A组急性黏膜炎反应分别为83.3%和16.7%,B组分别为66.7%和33.3%,χ2=2.222,P=0.136。结论:对GTV>25cm3的早期鼻咽癌同步放化疗是安全可行的,其远期并发症,如严重张口困难和后组颅神经损伤有待进一步观察和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放射疗法 鼻咽肿瘤/药物疗法 肿瘤容积
下载PDF
浅析^125I粒子植入治疗恶性肿瘤
10
作者 毛仙芝 狄小云 《中华临床医学杂志》 2008年第4期50-52,共3页
近10年来,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肿瘤的近距离放射治疗逐渐受到临床医生的关注和重视,在临床上应用迅速发展,其中^125I粒子是粒子植入治疗中最常用的一种粒子源。与外放射治疗相比,其优点是连续低剂量长时间的放疗,对正常组织的影响... 近10年来,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肿瘤的近距离放射治疗逐渐受到临床医生的关注和重视,在临床上应用迅速发展,其中^125I粒子是粒子植入治疗中最常用的一种粒子源。与外放射治疗相比,其优点是连续低剂量长时间的放疗,对正常组织的影响最少。有学者认为有效的治疗剂量与肿瘤细胞的倍增时间有关,如果肿瘤倍增时间较短,需用开始剂量高的放疗方法,因此,近距离组织间放疗对于倍增时间较长的肿瘤组织更为合适。现结合近年文献进行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5I粒子植入治疗 恶性肿瘤 近距离组织间放疗 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 肿瘤倍增时间 近距离放射治疗 临床医生 外放射治疗
下载PDF
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与局部晚期胰腺癌放疗效果的关系 被引量:1
11
作者 周钗 凌新 陈华江 《中国乡村医药》 2016年第6期59-60,共2页
目的评价治疗前血清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和糖类抗原19-9(CA19-9)水平与局部晚期胰腺癌放疗效果的关系。方法 75例局部晚期胰腺癌患者,观察总生存时间。结果近期临床有效率为24.0%(18/75),1年生存率为29.3%,血清CEA、CA125... 目的评价治疗前血清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和糖类抗原19-9(CA19-9)水平与局部晚期胰腺癌放疗效果的关系。方法 75例局部晚期胰腺癌患者,观察总生存时间。结果近期临床有效率为24.0%(18/75),1年生存率为29.3%,血清CEA、CA125和CA19-9水平与局部晚期胰腺癌近期临床疗效有关,血清CA125增高与不良预后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CEA、CA125和CA19-9水平能够预测近期疗效,血清CA125是局部晚期胰腺癌预后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放疗 癌胚抗原 糖类抗原125 糖类抗原19-9
下载PDF
螺旋断层放疗联合热疗治疗局部晚期肿瘤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12
作者 王鲁通 徐裕金 +1 位作者 张重寅 王振华 《中国现代医生》 2017年第26期23-26,共4页
目的观察分析螺旋断层放疗联合热疗治疗局部晚期肿瘤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局部晚期恶性肿瘤患者9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7)与对照组(n=47),对照组患者给予螺旋断层放疗,观察组... 目的观察分析螺旋断层放疗联合热疗治疗局部晚期肿瘤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局部晚期恶性肿瘤患者9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7)与对照组(n=47),对照组患者给予螺旋断层放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之上给予热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客观有效率、局部控制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细胞免疫指标水平、体液免疫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细胞免疫指标水平、体液免疫指标水平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螺旋断层放疗联合热疗治疗能够有效改善局部晚期肿瘤患者的免疫能力,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效果满意,具有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断层放疗 热疗 局部晚期肿瘤 免疫功能
下载PDF
肿瘤患者放射治疗时的心理干预研究
13
作者 周华娟 《温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6期577-578,共2页
癌症不同于一般的病疼,其不仅仅对患者的生命造成巨大威胁,对患者自身及家庭的心理也造成巨大的压力,这种精神上的压力直接影响着疾病的治疗。因此,作为一个临床的医护人员,在治疗癌症的同时,探讨肿瘤患者放射治疗时的不良心理特... 癌症不同于一般的病疼,其不仅仅对患者的生命造成巨大威胁,对患者自身及家庭的心理也造成巨大的压力,这种精神上的压力直接影响着疾病的治疗。因此,作为一个临床的医护人员,在治疗癌症的同时,探讨肿瘤患者放射治疗时的不良心理特征,并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干预,不但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也将大大有益于患者治疗后的病情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患者 心理特征 干预措施 比较分析
下载PDF
胸部肿瘤患者不同固定装置放射治疗的摆位体会
14
作者 蔡栩如 金诚 陈国付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4年第30期186-186,共1页
随着精确放疗(precision radiotherapy,PT)时代的到来,除了精确定位技术(precise localization)精确放疔计划技术(precise planning)外,精确治疗技术(precise treatment)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胸部肿瘤患者因体型、体重、胸式呼吸过... 随着精确放疗(precision radiotherapy,PT)时代的到来,除了精确定位技术(precise localization)精确放疔计划技术(precise planning)外,精确治疗技术(precise treatment)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胸部肿瘤患者因体型、体重、胸式呼吸过重、进食过多、皮肤牵拉、重复摆位等所引起的摆位误差,笔者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部 肿瘤患者 固定装置 放射治疗 精确定位技术 重复摆位 治疗技术 胸式呼吸 临床实践 精确放疗 摆位误差 综述 体重 体型 时代 皮肤 进食 放疔
下载PDF
2014~2017年浙江省某医院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苏锋 单国平 《医学信息》 2019年第7期140-142,共3页
目的掌握医院放射工作人员外照射个人剂量水平,为职业辐射防护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2014年1月~2017年12月医院放射工作人员外照射个人剂量值为分析对象,按照《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中的个人剂量限制为标准,依据《职业性... 目的掌握医院放射工作人员外照射个人剂量水平,为职业辐射防护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2014年1月~2017年12月医院放射工作人员外照射个人剂量值为分析对象,按照《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中的个人剂量限制为标准,依据《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的要求采用热释光方法,在工作时间连续监测全体放射工作人员外照射剂量,对不同工作场所的人员以工作地点为单位进行分组,比较外照射计量水平。结果放射工作人员4年集体剂量当量为179.12人·mSv,人均年有效剂量为0.44 mSv/年,低于5 mSv/年,其中98.27%的放射工作人员年有效剂量低于1 mSv/年;18类不同工作场所的放射工作人员中,4年人均年有效剂量最高的是CT室的工作人员,为0.48 mSv/年,其次是1号服务台的工作人员0.36 mSv/年,不同工作场所的工作人员年有效剂量存在较大差异。结论浙江省某医院医疗放射工作人员的放射防护条件良好,但放射工作人员的防护仍应值得重视,同时应加强放射工作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照射 个人剂量 热释光 放射防护 有效剂量 放射工作人员
下载PDF
放疗技术与放射性肺损伤:高剂量小体积还是低剂量大体积? 被引量:14
16
作者 喻冰琪 王谨 +3 位作者 徐裕金 苏峰 单国平 陈明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752-757,共6页
放射治疗是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目前使用的主流技术是三维适形放疗(three-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ation therapy,3D-CRT)和调强适形放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两者各具特点。本文综述近年来两种放疗技... 放射治疗是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目前使用的主流技术是三维适形放疗(three-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ation therapy,3D-CRT)和调强适形放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两者各具特点。本文综述近年来两种放疗技术治疗肺癌的文献,重点讨论放射剂量在肺内的分布与放射性肺炎的关系,即高剂量分布在较小的肺体积与低剂量分布在较大的肺体积,两者哪种更易引发放射性肺炎(radiation pneumonitis,R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放射性肺炎 三维适形放疗 调强适形放疗
下载PDF
肺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中两种固定技术摆位误差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5
17
作者 李玉成 程品晶 +4 位作者 陈维军 许亚萍 李建龙 王振华 张强克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600-604,共5页
目的:比较分析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中使用热塑体模和负压真空垫两种体位固定方式治疗肺癌患者分次间的摆位误差,并比较两种摆位的时间。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1月间浙江省肿瘤医院121例体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肺癌患者,分为... 目的:比较分析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中使用热塑体模和负压真空垫两种体位固定方式治疗肺癌患者分次间的摆位误差,并比较两种摆位的时间。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1月间浙江省肿瘤医院121例体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肺癌患者,分为热塑体模组(A组)43例,真空负压垫组(B组)78例。在每次治疗之前使用锥形束CT(cone-beam CT,CBCT)进行扫描,再进行手动配准得出患者左右(X轴)、上下(Y轴)、前后(Z轴)方向的摆位误差,比较两组的摆位误差大小,并记录其摆位时间。结果:A组和B组X方向的摆位误差分别为0.16 0.09/0.25 0.11 cm,(P<0.05),在Y轴方向摆位误差分别为0.27 0.13/0.25 0.15 cm,(P>0.05),在Z轴方向的摆位误差分别为0.19 0.13/0.26 0.12 cm,(P<0.05),A组和B组平均摆位时间分别为57.66 s/58.09 s,(P>0.05)。结论:在X轴和Z轴方向上A组优于B组,在Y轴方向上无明显差异,A组摆位时间低于B组。在使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治疗肺癌患者时在不考虑患者年龄、心肺功能时热塑体模无疑是最好的固定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锥形束CT 摆位误差 体位固定
下载PDF
基于断层调强放射治疗中扇形束兆伏级CT数据分析鼻咽癌的摆位误差 被引量:9
18
作者 王方正 蒋春儿 +4 位作者 杨双燕 郁欢欢 徐敏 时建芳 傅真富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490-1493,共4页
目的:基于断层调强放射治疗中扇形束兆伏级断层扫描数据分析鼻咽癌治疗分次间的摆位误差,探讨影响摆位误差的因素。方法:37例鼻咽癌患者于2015年2-9月期间接受断层调强放射治疗。所有患者分别于每日常规摆位后、断层调强放射治疗前行断... 目的:基于断层调强放射治疗中扇形束兆伏级断层扫描数据分析鼻咽癌治疗分次间的摆位误差,探讨影响摆位误差的因素。方法:37例鼻咽癌患者于2015年2-9月期间接受断层调强放射治疗。所有患者分别于每日常规摆位后、断层调强放射治疗前行断层扫描,并与计划断层扫描匹配,获取误差数据。通过MPTV=2.5∑+0.7σ(MPTV:计划靶体积边界;∑:系统误差;σ:随机误差)计算MPTV。结果:患者校正前三维方向和旋转角度的误差绝对值均值分别为左右(2.102±0.040 6)mm;头尾方向(1.490±0.034 8)mm;前后方向(1.306±0.335)mm和旋转(1.392±0.038 4)度。对应的各方向MPTV为左右方向为3.467 5 mm,头尾方向为2.979 5 mm,前后方向为2.888 5 mm。分次间三维方向位移随时间逐渐增加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体重下降和颈部淋巴结退缩影响摆位误差。结论:鼻咽癌调强放疗计划设计时均匀外放3 mm得到PTV并不合适,应个体化设计;同时摆位误差随治疗时间逐渐增大,在线纠正摆位误差保证了断层调强放疗的精确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MVCT 摆位误差 计划靶区 断层治疗
下载PDF
直肠癌术后容积旋转调强和静态调强放疗的剂量学研究 被引量:15
19
作者 李浦 单国平 +2 位作者 狄小云 毛仙芝 赵凯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13年第3期4115-4117,4129,共4页
目的:比较直肠癌术后患者瓦里安容积旋转调强(RapidARC)和静态调强(Intensity Modulated Radiotherapy,IMRT)两种调强放疗技术的剂量学差异。方法:应用ADAC Pinnacle V9.2放疗计划系统,对20例直肠癌术后患者分别设计Rapid Arc和IMRT放... 目的:比较直肠癌术后患者瓦里安容积旋转调强(RapidARC)和静态调强(Intensity Modulated Radiotherapy,IMRT)两种调强放疗技术的剂量学差异。方法:应用ADAC Pinnacle V9.2放疗计划系统,对20例直肠癌术后患者分别设计Rapid Arc和IMRT放射治疗计划,处方量统一为50.4 Gy分28次照射,比较这两种治疗计划中靶区和危及器官的剂量学差异,以及这两种计划的机器跳数(MU)和治疗时间。结果:两组治疗计划靶区的Dmean、Dmin、Dmax、Dmean、V95%、CI、HI相近,无统计学意义(P>0.05);膀胱和小肠的V50,小肠Dmax,以及左右股骨头的V50、Dmean两种计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apid ARC计划的膀胱和小肠的Dmean、总机器跳数和治疗时间明显低于IMR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直肠癌术后患者的放射治疗中,RapidArc和IMRT放射治疗计划的靶区剂量相近。RapidArc减少了膀胱和小肠的平均剂量、总的MU,缩短了治疗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pidArc技术 IMRT技术 放射治疗 剂量学
下载PDF
^(125)碘粒子组织间放疗时医护人员辐射安全的研究 被引量:13
20
作者 毛仙芝 黄中柯 +1 位作者 狄小云 李浦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2期567-568,603,共3页
目的:探讨125碘(125I)粒子组织间放射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的辐射安全。方法:利用便携式辐射探测仪分别监测22例恶性肿瘤患者植入125碘粒子整个过程中操作人员手掌、胸部及眼睛等部位的照射量率,然后通过相关公式计算相应部位的年剂量当量... 目的:探讨125碘(125I)粒子组织间放射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的辐射安全。方法:利用便携式辐射探测仪分别监测22例恶性肿瘤患者植入125碘粒子整个过程中操作人员手掌、胸部及眼睛等部位的照射量率,然后通过相关公式计算相应部位的年剂量当量,最后依据国家标准GB18871《电离辐射防护与辐时源安全基本标准》进行安全性评估。结果:通过对治疗过程的监测和换算,医护人员手掌、胸部和眼睛等部位无屏蔽状态下年剂量当量最大值分别为(222.45±11.7)mSv/a、(12.75±1.2)mSv/a和(25.5±1.65)mSv/a,而在进行有效屏蔽时年剂量当量最大值则明显降低,分别为(30.26±2.55)mSv/a、(0.45±0.06)mSv/a和(0.84±0.09)mSv/a,远远低于国家标准GB18871《电离辐射防护与辐时源安全基本标准》中的年剂量当量限值。结论:125碘粒子组织间放疗对医护人员不会造成确定性的辐射危害,是安全的、可接受的。但仍需要重视潜在照射的危险性。在开展该治疗方法时要严格控制适应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125碘粒子 剂量当量 放射治疗 辐射安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