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索子宫内膜癌术后感染的影响因素及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20年2月于浙江省衢州市妇幼保健院接受治疗的126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发生感染分为感染组(n=24)和未感染组(n=...目的探索子宫内膜癌术后感染的影响因素及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20年2月于浙江省衢州市妇幼保健院接受治疗的126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发生感染分为感染组(n=24)和未感染组(n=102)。观察并分析两组一般资料,对比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1个月内病死率和不同时间点PD-1+CD3^(+)细胞比例变化情况。结果感染组简化急性生理评分(SAPSⅡ)低于未感染组(P<0.05)。感染组与未感染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感染组手术出血量、1个月内病死率高于未感染组(P<0.05)。感染组与未感染组术前PD-1+CD3^(+)细胞比例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感染组术后1 d、术后3 d、术后7 d PD-1+CD3^(+)细胞比例与未感染组相比较上升(P<0.05)。SAPSⅡ评分、PD-1+CD3^(+)细胞比例是影响子宫内膜癌妇女术后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D-1+CD3^(+)细胞比例对子宫内膜癌妇女术后感染的预测效能较高,接收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下面积(0.95%CI)为0.788(0.665~0.933)。结论子宫内膜癌患者发生感染后SAPSⅡ评分具有较大的变化,术后感染患者手术出血量和1个月内病死率较高,且术后感染发生后PD-1+CD3^(+)细胞比例变化明显。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索子宫内膜癌术后感染的影响因素及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20年2月于浙江省衢州市妇幼保健院接受治疗的126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发生感染分为感染组(n=24)和未感染组(n=102)。观察并分析两组一般资料,对比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1个月内病死率和不同时间点PD-1+CD3^(+)细胞比例变化情况。结果感染组简化急性生理评分(SAPSⅡ)低于未感染组(P<0.05)。感染组与未感染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感染组手术出血量、1个月内病死率高于未感染组(P<0.05)。感染组与未感染组术前PD-1+CD3^(+)细胞比例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感染组术后1 d、术后3 d、术后7 d PD-1+CD3^(+)细胞比例与未感染组相比较上升(P<0.05)。SAPSⅡ评分、PD-1+CD3^(+)细胞比例是影响子宫内膜癌妇女术后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D-1+CD3^(+)细胞比例对子宫内膜癌妇女术后感染的预测效能较高,接收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下面积(0.95%CI)为0.788(0.665~0.933)。结论子宫内膜癌患者发生感染后SAPSⅡ评分具有较大的变化,术后感染患者手术出血量和1个月内病死率较高,且术后感染发生后PD-1+CD3^(+)细胞比例变化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