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工业固废-水泥协同固化工程弃土配比优选 被引量:2
1
作者 余静 俞峰 +1 位作者 陈鑫 厉帅康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168-2176,共9页
为了推进工业固废资源化,同时有效提高工程弃土的利用率。选用高炉矿渣、钢渣、磷石膏3种常见的工业固废协同水泥,复配聚羧酸减水剂,对工程弃土进行固化处理。通过D-最优混料试验,确定固化剂的最优配合比为高炉矿渣:钢渣∶磷石膏∶水泥... 为了推进工业固废资源化,同时有效提高工程弃土的利用率。选用高炉矿渣、钢渣、磷石膏3种常见的工业固废协同水泥,复配聚羧酸减水剂,对工程弃土进行固化处理。通过D-最优混料试验,确定固化剂的最优配合比为高炉矿渣:钢渣∶磷石膏∶水泥∶聚羧酸=59.9∶5∶20∶15∶0.1,在该配方下固化土的7 d无侧限抗压强度达到了5583 kPa。利用X射线衍射(diffraction of X-rays,XRD)试验和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试验对新型固化剂固化土的微观结构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固化土中生成大量的丝状物、针状物和絮状物,使孔隙减小,土体结构更加紧密。该研究成果不仅可为工业固废和工程弃土资源化处理提供参考,同时也为工程弃土二次利用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具有较好的工程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固废 工程弃土 固化剂 D-最优混料设计 微观结构
下载PDF
箍筋环扣连接预制混凝土叠合梁受剪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张玲聪 卢旦 +3 位作者 崔暘 赵张源 施佳君 杨博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06-111,共6页
为了方便现场施工,提出了一种箍筋环扣连接预制混凝土新型叠合梁。设计制作了不同剪跨比的4个预制混凝土叠合梁试件(包括"凹"形和"凸"形叠合梁各2个)和2个现浇对比梁试件,进行单调集中加载试验。通过对试件的破坏... 为了方便现场施工,提出了一种箍筋环扣连接预制混凝土新型叠合梁。设计制作了不同剪跨比的4个预制混凝土叠合梁试件(包括"凹"形和"凸"形叠合梁各2个)和2个现浇对比梁试件,进行单调集中加载试验。通过对试件的破坏形式、荷载-挠度曲线、钢筋应变等进行分析,系统地研究了箍筋制作工艺以及箍筋连接长度等因素对叠合梁受剪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各试件均发生剪切破坏,环扣连接箍筋能有效传递梁内剪力;"凸"形叠合梁的纵筋应变分布与现浇梁基本一致,"凹"形叠合梁与现浇梁的纵筋应变差异较大;新型叠合梁的破坏荷载和初始刚度分别比现浇梁平均提高约7%和4%;"凹"形叠合梁在构件受力性能、制作工艺和现场施工便利性等方面均优于"凸"形叠合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制混凝土叠合梁 箍筋环扣连接 单调加载试验 受剪性能
下载PDF
低温型套筒灌浆料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杨杨 卢旭峰 刘金涛 《新型建筑材料》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49-52,共4页
为改善低温环境下(10℃)套筒灌浆料的性能,分析了不同类型早强剂对低温套筒灌浆料流动度、膨胀率和抗压强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甲酸钙和硫酸钠的掺入可以显著提高灌浆料的3 d和28 d抗压强度,但其1 d龄期抗压强度不符合JG/T 408—201... 为改善低温环境下(10℃)套筒灌浆料的性能,分析了不同类型早强剂对低温套筒灌浆料流动度、膨胀率和抗压强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甲酸钙和硫酸钠的掺入可以显著提高灌浆料的3 d和28 d抗压强度,但其1 d龄期抗压强度不符合JG/T 408—2013《钢筋连接用套筒灌浆料》要求。当自制早强剂掺量为0.4%时,灌浆料的1、3、28 d抗压强度分别达到43.6、69.0、90.1 MPa,较对照组分别提高了136.9%、37.7%和21.3%,其流动度、膨胀率和抗压强度均符合JG/T 408—2013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套筒灌浆料 低温环境 早强剂 力学性能
下载PDF
新型GS固化土与水泥土的力学特性对比研究 被引量:17
4
作者 陈鑫 俞峰 +3 位作者 洪哲明 潘黎芳 刘兴旺 李瑛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111-1121,共11页
GS(Gypsum-Slag)土体硬化剂是一种由水泥、钢渣、矿渣和脱硫石膏及其他外加剂组成的新型土体固化材料。将GS土体硬化剂和水泥两种固化剂固化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和电镜扫描试验,研究固化土的应力-应变曲线以及土... GS(Gypsum-Slag)土体硬化剂是一种由水泥、钢渣、矿渣和脱硫石膏及其他外加剂组成的新型土体固化材料。将GS土体硬化剂和水泥两种固化剂固化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和电镜扫描试验,研究固化土的应力-应变曲线以及土质、固化剂掺量、龄期对固化土力学性能的影响,观察其微观结构,进而对比分析GS土体硬化剂和水泥的特性,并进行现场试验加以验证。研究结果表明:相比水泥土,GS固化土应力-应变曲线存在明显峰值;GS固化土和水泥土的强度均随着掺量和龄期正增长,且GS固化土的长期强度更高;GS固化土和水泥土变形模量分别是其抗压强度的31.11~77.24倍和23.24~71.62倍;GS固化土现场成桩的完整性优于水泥土。相比水泥土,GS固化土具有强度增长快、后期强度高、经济效益好的特点,可较好满足地下工程和路基工程等土体加固应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S土体硬化剂 水泥土 无侧限抗压强度 变形模量 试验
下载PDF
既有-新增排桩双层支挡结构开挖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唐德琪 俞峰 +1 位作者 陈奕天 刘念武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039-1048,共10页
在既有地下室以下增设地下空间,常面临既有支护桩与新增支护桩构成双层支挡结构的开挖工况,这是传统开挖设计方法未涉及的新问题。通过大比尺模型试验,以内外双层支护桩排间距为主要参数,研究其对支护结构性能演变、排间土压力的影响。... 在既有地下室以下增设地下空间,常面临既有支护桩与新增支护桩构成双层支挡结构的开挖工况,这是传统开挖设计方法未涉及的新问题。通过大比尺模型试验,以内外双层支护桩排间距为主要参数,研究其对支护结构性能演变、排间土压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排间距减小,新增支护桩位移与弯矩逐渐增大,由嵌固作用转变为主要受力结构。开挖至既有支护桩失效退出工作后,新增支护桩位移与弯矩突增,最大弯矩点下移。既有支护桩背单位土压力随开挖逐渐减小,达到主动极限状态后主动土压力随排间距增大而增大,并接近朗肯主动土压力分布线。通过各试验桩背主动土压力数据分析拟合,建立了以排间距、土体内摩擦角、桩土摩擦角为参数并考虑土拱效应的既有支护桩背主动土压力预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增层 模型试验 支挡结构 位移 内力 土压力
原文传递
既有建筑地下增层双层悬臂排桩承载性状及优化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唐德琪 俞峰 +2 位作者 黄祥国 刘念武 谢征兵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A01期182-192,共11页
在既有地下室以下增设地下空间,常面临既有支护与新增支护构成双层支挡结构的开挖工况,这是传统开挖设计方法未涉及的新问题。基于室内模型试验结果,采用有限元分析该特殊支挡结构承载机理和破坏模式,以及既有-新增支护桩排间距、长度... 在既有地下室以下增设地下空间,常面临既有支护与新增支护构成双层支挡结构的开挖工况,这是传统开挖设计方法未涉及的新问题。基于室内模型试验结果,采用有限元分析该特殊支挡结构承载机理和破坏模式,以及既有-新增支护桩排间距、长度比等参数对基坑安全系数和支挡结构受力分担的影响。研究表明:随排间距减小,基坑安全系数不断增大,新增支护桩由主动区土置换体转变为主要受荷结构,双层支挡结构产生整体倾覆破坏;排间距较大时,既有支护桩单独发生倾覆破坏,土体滑移面被限制于排间土体,而新增支护桩及其桩背土体受影响较小。在一定长度范围内,新增支护桩桩长的增加可明显提升基坑安全系数及其受力分担效果,且排间距越小其作用越明显。通过对新增-既有两级支护桩的弯矩最大值差值、总和及支护安全系数的综合评价,得到新增支护桩布置的最优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增层 有限元 支挡结构 破坏模式 安全系数
原文传递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套筒灌浆质量检测方法应用现状 被引量:31
7
作者 施佳君 胡国锋 +3 位作者 章雪峰 张洪杰 陈文豪 杨博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2期545-549,共5页
总结了目前我国装配整体式建筑中套筒灌浆质量的检测方法。介绍了这些检测方法的原理和优缺点,这些检测方法包括超声波检测法、工业CT检测法、预埋传感器法、冲击回波检测法、工业内窥镜检测法和坐标定位检测法等。最后预测了套筒灌浆... 总结了目前我国装配整体式建筑中套筒灌浆质量的检测方法。介绍了这些检测方法的原理和优缺点,这些检测方法包括超声波检测法、工业CT检测法、预埋传感器法、冲击回波检测法、工业内窥镜检测法和坐标定位检测法等。最后预测了套筒灌浆质量检测方法在今后一段时期内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 套筒灌浆 检测方法
原文传递
水泥-矿渣基早强固化剂制备及固化土宏微观性能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厉帅康 俞峰 +1 位作者 陈鑫 余静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3964-3977,4005,共15页
为提高工业废渣的利用率,选用磷石膏、高炉矿渣、硅酸钠代替部分水泥并对土样进行固化处理。通过D-最优混料设计,得出3与7 d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回归方程,并计算得到最优质量配合比。使用最优配方固化土样,测得3和7 d无侧限抗压强度分别达4... 为提高工业废渣的利用率,选用磷石膏、高炉矿渣、硅酸钠代替部分水泥并对土样进行固化处理。通过D-最优混料设计,得出3与7 d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回归方程,并计算得到最优质量配合比。使用最优配方固化土样,测得3和7 d无侧限抗压强度分别达4.88和5.84 MPa。通过因素间交互分析结果,得出固化材料的最优掺量范围。通过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固化土微观机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最优固化土相比水泥固化土水化反应更完全,颗粒间连接更密实,结构更稳定。最后通过对最优配方进行环境效益与经济性评价,得出该配方在强度、环境效益、经济性等方面均要优于水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废渣 早强固化剂 D-最优混料设计 最优配合比 无侧限抗压强度 微观机理
下载PDF
箍筋环扣连接叠合梁受剪性能与数值模拟研究
9
作者 崔暘 张玲聪 +2 位作者 杨博 卢旦 黄昱涵 《施工技术(中英文)》 CAS 2022年第4期5-11,40,共8页
为解决现有装配式混凝土叠合梁在施工现场安装纵筋困难问题,设计一种箍筋环扣连接的新型装配式混凝土叠合梁。为进一步研究搭接箍筋对叠合梁受剪性能的影响,设计制作2组6个箍筋环扣连接预制混凝土叠合梁试件进行单调静力加载试验,分析... 为解决现有装配式混凝土叠合梁在施工现场安装纵筋困难问题,设计一种箍筋环扣连接的新型装配式混凝土叠合梁。为进一步研究搭接箍筋对叠合梁受剪性能的影响,设计制作2组6个箍筋环扣连接预制混凝土叠合梁试件进行单调静力加载试验,分析其破坏形式、荷载-挠度曲线及混凝土应变和钢筋应力等,探讨试件剪跨比、箍筋间距等参数对叠合梁受剪承载力的影响及其破坏机理,并与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新型叠合梁与现浇梁均为剪切破坏,箍筋环扣连接形式能有效传递梁内剪力;所有叠合梁均未发生沿叠合面的水平开裂,预制层与后浇层混凝土黏结完好;搭接箍筋处连接可靠,传力性能良好;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 预制混凝土 叠合梁 箍筋环扣 受剪性能 数值模拟
下载PDF
杭州市金桥北路市政综合管廊基坑施工技术 被引量:1
10
作者 郭旭东 徐俊 +1 位作者 王宁 陈鑫 《山西建筑》 2020年第18期75-78,共4页
随着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地下空间开发不断趋向深、大、密等特征,紧邻建筑物的基坑项目越来越多。结合杭州某综合管廊项目基坑工程,探讨软土环境和富水条件下基坑的围护结构工艺手段,解决复杂地质条件下基坑降水、分层分块开挖、支撑安... 随着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地下空间开发不断趋向深、大、密等特征,紧邻建筑物的基坑项目越来越多。结合杭州某综合管廊项目基坑工程,探讨软土环境和富水条件下基坑的围护结构工艺手段,解决复杂地质条件下基坑降水、分层分块开挖、支撑安装、周边环境保护等工程施工难点,并采用信息化施工技术对管廊项目实时分析反馈,保护基坑安全施工和邻近结构的正常稳定。该工程可为相关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土地区 施工技术 环境保护 信息化
下载PDF
地下管廊基坑工程鲁棒性分析及风险评估
11
作者 黄柏 孙靖涵 +1 位作者 林统 楼恺俊 《浙江建筑》 2021年第1期25-29,共5页
基于小应变土体硬化模型,以杭州市富阳区金桥北路市政综合管廊基坑为工程案例,应用PLAXIS 2D数值模拟软件,建立富阳典型黏土地区土体小应变硬化模型的土体参数取值方法;基于鲁棒性设计理论,对确定性设计方法、可靠度设计方法以及鲁棒性... 基于小应变土体硬化模型,以杭州市富阳区金桥北路市政综合管廊基坑为工程案例,应用PLAXIS 2D数值模拟软件,建立富阳典型黏土地区土体小应变硬化模型的土体参数取值方法;基于鲁棒性设计理论,对确定性设计方法、可靠度设计方法以及鲁棒性设计方法进行风险评估比较。结果表明:小应变土体硬化模型适用于杭州富阳地区;小应变土体硬化模型中的各岩土参数比例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岩土力学参数变异系数及变异系数的标准差对地下综合管廊围护墙支护结构各破坏模式的失效概率均有影响,地下综合管廊设计中运用岩土鲁棒性设计可降低工程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体小应变硬化模型 地下综合管廊 有限元分析 岩土鲁棒性
下载PDF
渠式切割装配式地下连续墙受力性状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洪哲明 俞峰 +3 位作者 陈鑫 潘黎芳 刘兴旺 李瑛 《建筑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44-51,共8页
渠式切割装配式地下连续墙(Trench cutting Assembled Diaphragm wall,TAD)具有绿色环保、施工效率高及环境扰动微小等特征,是近年研发的一种新型支护方式。在杭州市某原位试验场地,测定了开挖过程中该新型围护结构的工作性状。实测结... 渠式切割装配式地下连续墙(Trench cutting Assembled Diaphragm wall,TAD)具有绿色环保、施工效率高及环境扰动微小等特征,是近年研发的一种新型支护方式。在杭州市某原位试验场地,测定了开挖过程中该新型围护结构的工作性状。实测结果结合Plaxis-3D软件数值分析后发现,随着开挖深度的增加,墙体位移和弯矩不断增大,围护结构最大位移点下移,直至开挖面附近;围护结构顶端弯矩取决于顶部连接方式,当顶部连接方式为混凝土顶板时,围护结构整体工作性能更好;水泥土墙的厚度和强度对墙体影响较小。结果表明,渠式切割装配式地下连续墙具备适用性,可替代传统地下连续墙与止水帷幕组合结构,并可配合盖板暗挖法用于地下管廊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渠式切割装配式地下连续墙 受力性状 墙体弯矩 基坑开挖 原位试验 数值模拟
原文传递
敞口管型桩压入对既有受荷桩基承载性状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磊 俞峰 潘静杰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243-2251,共9页
基于经典桩侧摩阻力公式和圆孔扩张理论,优化考虑土压力系数、土塞增长率、扩孔塑性半径等问题,计算新增管桩的植入对在役桩承载性状的影响.对比分析有限元的软件与理论计算结果,发现管型桩贯入引致的桩间土挤土效应,使在役桩侧摩阻力... 基于经典桩侧摩阻力公式和圆孔扩张理论,优化考虑土压力系数、土塞增长率、扩孔塑性半径等问题,计算新增管桩的植入对在役桩承载性状的影响.对比分析有限元的软件与理论计算结果,发现管型桩贯入引致的桩间土挤土效应,使在役桩侧摩阻力在一定深度范围内增加,且桩长越长、桩间距越小,贡献越明显.新增桩与在役桩的距离小于3倍桩径,会形成局部群桩效应,使群桩协同工作时的桩顶沉降增加;距离大于6倍桩径,管型桩压入对既有桩侧摩阻力、群桩协同工作效应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增层 敞口管型桩 在役桩 承载性状 群桩效应
下载PDF
开挖诱发坑内既有基桩附加内力的模型试验 被引量:4
14
作者 唐德琪 俞峰 +2 位作者 黄祥国 陈海兵 夏唐代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457-1466,共10页
既有建筑下挖改造引起的基坑被动区土体侧移会对坑内基桩承载性产生重要影响.通过室内模型试验研究坑内基桩在被动区土体侧移作用下的桩身受力特性,重点分析支护结构与坑内基桩距离、开挖深度、桩顶竖向荷载及承台约束高度对基桩弯矩和... 既有建筑下挖改造引起的基坑被动区土体侧移会对坑内基桩承载性产生重要影响.通过室内模型试验研究坑内基桩在被动区土体侧移作用下的桩身受力特性,重点分析支护结构与坑内基桩距离、开挖深度、桩顶竖向荷载及承台约束高度对基桩弯矩和剪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悬臂式支护开挖条件下,被动区土体位移模式呈倒三角形,基桩弯矩和剪力沿桩身分布具有多个异号峰值,桩身自上而下可分为开挖裸露段、被动受荷段和主动作用段.基桩与支护水平间距越小、基坑下挖深度越大,基桩各部位弯矩和剪力越大,且竖向受荷和桩身侧向变形的耦合效应将使桩身弯矩变大.桩顶约束高度的改变会对基桩弯矩和剪力产生影响,在其他条件相同时,约束高度越大,基桩弯矩和剪力越小.研究结果可为地下增层工程的设计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增层 模型试验 基桩 弯矩 剪力
下载PDF
分节预制地下连续墙型钢拼接式接头技术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王坤为 黄栩 +2 位作者 黄大明 胡大柱 刘念武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1075-1079,共5页
地下连续墙是地下工程基坑施工的主要围护结构形式。预制地下连续墙结构具有墙身质量可控、节约材料、加快施工速度等方面的优势。然而,由于预制场地、构件运输及起吊能力等因素制约,预制地下连续墙墙身长度受限,成为影响推广应用的主... 地下连续墙是地下工程基坑施工的主要围护结构形式。预制地下连续墙结构具有墙身质量可控、节约材料、加快施工速度等方面的优势。然而,由于预制场地、构件运输及起吊能力等因素制约,预制地下连续墙墙身长度受限,成为影响推广应用的主要问题之一。针对此问题,本文对大深度分节预制装配式地下连续墙上下分节墙幅的横向接头展开研究,提出一种型钢拼接式横向分节接头,并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横向接头的受力变形特点,对横向接头的承载力及刚度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型钢拼接式横向分节接头的承载力与刚度与均质地下连续墙接近,能够满足基坑开挖与结构回筑阶段的要求。该种形式的分节预制下连续墙在上海某地铁基坑中进行了实际工程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深度 分节 预制地下连续墙 型钢拼接 横向接头
原文传递
渠式切割水泥土墙内嵌型钢围护结构原位工作性状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正之 许明秀 +1 位作者 郭旭东 洪哲明 《浙江建筑》 2021年第1期30-33,共4页
以杭州市富阳区金桥北路的地下综合管廊项目为依据,通过选取紧邻既有建筑物的施工段,利用实测数据,简要分析了该典型施工段内,以等厚度水泥土地下连续墙(即TRD工法)内插型钢且结合混凝土、钢支撑为核心的基坑围护结构,在管廊顺作法过程... 以杭州市富阳区金桥北路的地下综合管廊项目为依据,通过选取紧邻既有建筑物的施工段,利用实测数据,简要分析了该典型施工段内,以等厚度水泥土地下连续墙(即TRD工法)内插型钢且结合混凝土、钢支撑为核心的基坑围护结构,在管廊顺作法过程中的变形特征,论证了在施工过程中应尽早完成地下结构的主体部分,同时减少无支撑条件下的基坑暴露时间,并提出相关的施工技术改进建议,可以为类似的工程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D 地下管廊 既有建筑物 实测分析
下载PDF
黏性土中钢管桩承载力的静力触探设计方法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磊 俞峰 王子郡 《工业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63-169,共7页
基于静力触探试验(CPT)指标的钢管桩承载力设计方法目前大多适用于砂性土。在前人工作基础上,提出了针对黏性土地基的钢管桩承载力CPT设计方法。通过引入最终土塞率指标来考虑土塞效应,并对应力折减、挤土效应、侧阻退化、桩端影响区等... 基于静力触探试验(CPT)指标的钢管桩承载力设计方法目前大多适用于砂性土。在前人工作基础上,提出了针对黏性土地基的钢管桩承载力CPT设计方法。通过引入最终土塞率指标来考虑土塞效应,并对应力折减、挤土效应、侧阻退化、桩端影响区等关键问题做优化考虑。经过与原位试桩实测数据的对比,表明该方法的预测精度比已有方法提升明显,与针对砂性土的已有设计方法合并使用,可实现天然成层土地基中钢管桩承载力的工程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管桩 静力触探 黏性土 疲劳退化 桩端影响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