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千万工程”视角下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内涵与机制研究——基于浙江省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实践 被引量:12
1
作者 何佑勇 徐汉梁 +3 位作者 虞舟鲁 邱乐丰 邱问心 王珂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988-2998,共11页
研究总结“千万工程”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内涵特征,并揭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助力“千万工程”实施的机制,基于“千万工程”开展以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成功案例,总结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实施的多种模式,剖析新时期“千万工程”视角下的全... 研究总结“千万工程”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内涵特征,并揭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助力“千万工程”实施的机制,基于“千万工程”开展以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成功案例,总结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实施的多种模式,剖析新时期“千万工程”视角下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实施矛盾,并提出相关建议,助力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促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研究发现:“千万工程”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在内涵目标上具有一致性,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在乡村空间资源配置、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人居环境品质提升等方面支撑“千万工程”的实施,不同条件下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已形成相应模式与经验,对未来与“千万工程”的协同实施发展,进一步全面保护与利用乡村土地资源,实现乡村振兴,推动共同富裕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万工程”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 乡村振兴 整治模式
下载PDF
我国返乡农民工创业与土地流转关系的研究评述 被引量:6
2
作者 韩璐 包贵萍 《当代经济管理》 CSSCI 2017年第5期30-35,共6页
采用文献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探究返乡农民工在家乡当地创业对其土地流转所带来的种种影响,以期在已有对土地流转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范式上进行更深入的理论补充和归纳评述。研究结果:国内外学界对土地流转的研究现状可从4个视角分析,... 采用文献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探究返乡农民工在家乡当地创业对其土地流转所带来的种种影响,以期在已有对土地流转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范式上进行更深入的理论补充和归纳评述。研究结果:国内外学界对土地流转的研究现状可从4个视角分析,即从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和法学等方面展开论述。经济学中的土地供需均衡和理性人思想以及政府管制、土地产权界定均对返乡农民工创业产生影响,进而影响返乡农民工土地流转意愿。研究结论:今后我国返乡农民工土地流转行为研究应从以下3个方面进行深化和拓展:政府普惠金融和土地市场运作对农民工创业的影响带来的土地流转影响;从产权规范角度细究其对土地流转的影响;深入探究面向农民工心理因素的土地流转行为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返乡农民工创业 土地流转 政府管制 社会资本
下载PDF
长三角城市群城乡建设用地时空关联特征及其利用效益研究 被引量:19
3
作者 朱从谋 李武艳 徐保根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63-70,共8页
研究目的:探讨长三角城市群城乡建设用地时空关联特征及其利用效益水平,为优化城乡建设用地结构、提升城乡建设用地利用效益提供依据。研究方法:双变量空间自相关模型、耦合协调度模型以及轨迹分析法。研究结果:(1)近25年来长三角城市... 研究目的:探讨长三角城市群城乡建设用地时空关联特征及其利用效益水平,为优化城乡建设用地结构、提升城乡建设用地利用效益提供依据。研究方法:双变量空间自相关模型、耦合协调度模型以及轨迹分析法。研究结果:(1)近25年来长三角城市群城乡建设用地年均增长3.92%,增长区域主要集中在浙北、苏南以及沿江地带,同时,城市建设用地与农村居民点分布存在显著空间关联并不断增强;高—高值区域主要位于苏南和环杭州湾地区,呈现“Z”型空间增长格局;低—低值区位于城市群西南山地地区。(2)1990—2015年该地区城乡建设用地利用效益稳步提升,在空间分布上由南北空间差异逐渐演化成核心—边缘空间差异格局。(3)长三角城市群城乡建设用地结构—功能耦合协调格局可划分为主导协调区、核心协调区和潜在协调区,呈现由南向北依次递减分布。研究结论:可根据区域内城乡建设用地结构—功能协调分区制定差异化调控策略以促进城乡建设用地利用效益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城乡建设用地 时空关联 利用效益 耦合协调度 长三角城市群
下载PDF
浙江沿海城市化时空格局演变及其对生境质量的影响——基于InVEST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潘艺 鲍海君 +1 位作者 黄玲燕 祝锦霞 《上海国土资源》 2020年第3期18-24,共7页
采用InVEST模型和GIS空间分析方法,测度1980-2015年期间浙江沿海城市化时空格局分异特征及其生境质量演变规律。结果表明:(1)35年间,浙江沿海城市建设用地持续扩张,北部沿海城市以及宁波市的建设用地强度最高,温台地区相对较弱。嘉兴市... 采用InVEST模型和GIS空间分析方法,测度1980-2015年期间浙江沿海城市化时空格局分异特征及其生境质量演变规律。结果表明:(1)35年间,浙江沿海城市建设用地持续扩张,北部沿海城市以及宁波市的建设用地强度最高,温台地区相对较弱。嘉兴市建设扩张最为迅速,舟山市扩张最为缓慢,且各区县建设扩张强度差距逐渐加大。(2)从空间格局看,沿海建设用地扩张整体呈现北部强于南部、近海强于内陆的趋势。其景观变化呈显著空间自相关性,景观格局由蔓延式、破碎化、形状复杂逐渐向集聚态势转变。以杭州、宁波、温州为核心的“三大都市经济圈”发展格局已显雏形。(3)资源禀赋限制生境质量的总体水平,而产业发展与建设用地剧烈扩张导致浙江沿海生境持续退化,尤其在环杭州湾和核心城市区域的生境较差。随着海洋经济战略推进,宁波—舟山区域优势凸显,近15年舟山市主要海岛生境质量明显退化。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新基础设施建设背景下,浙江沿海区域要摸清城市空间生态基地,强化对社会经济—生态系统耦合的多元互动过程的理解,优化“分级、分区、分类”用途管控和城市系统精细布局,重视新型基础设施升级的空间赋能效应,提升城市空间韧性和治理效能,优化促进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沿海 城市化 时空格局 空间自相关 景观格式指数 生境质量 InVEST模型
下载PDF
“标准地”政策促进现代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张艳彬 耿槟 +4 位作者 梁颖 许调娟 徐保根 曾新 张悦悦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88-697,共10页
为实现现代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各级政府实施一系列产业政策助推现代农业产业落地,“标准地”供地管制政策在调控和引导现代农业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凸显。本文基于浙江省21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调研数据,构建“标准地”政策对现代农... 为实现现代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各级政府实施一系列产业政策助推现代农业产业落地,“标准地”供地管制政策在调控和引导现代农业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凸显。本文基于浙江省21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调研数据,构建“标准地”政策对现代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制,实证分析“标准地”政策对现代农业产业落地的影响因素,探讨“标准地”政策促进现代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机制。研究结果显示,“标准地”相关因素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表明影响现代农业产业落地的各因素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标准地”政策对于现代农业产业落地具有较强吸引作用。标准地控制指标精细化、标准地信用监管建设、政府服务建设、标准地土地产权管理、挤出效应认知回归系数依次为1.43、1.35、1.28、0.98、0.94,表明这5个因素对现代农业产业落地意愿影响较大。建议面向促进现代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通过健全“标准地”控制指标体系,建立统一严格的区域监管体系,维护市场发展秩序,精简审批程序,建立区域分类指南等措施,细化“标准地”供地模式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地 供地管制 现代农业产业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基于集对分析的土地生态补偿标准评估方法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徐保根 韩璐 邵雅萍 《上海国土资源》 2018年第3期64-68,77,共6页
以土地生态补偿与经济发展相关性分析为基础,研究提出与经济发展相协调、可操作性较强的土地生态补偿标准评估方法。利用集对分析、参与式评估方法,探讨了这一评估方法的集对分析基本原理、方法步骤,并进行实例检验。综合研究认为:在土... 以土地生态补偿与经济发展相关性分析为基础,研究提出与经济发展相协调、可操作性较强的土地生态补偿标准评估方法。利用集对分析、参与式评估方法,探讨了这一评估方法的集对分析基本原理、方法步骤,并进行实例检验。综合研究认为:在土地生态补偿标准评估中采取集对分析方法有现实意义。应用目前的成本法、意愿调查等评估方法测算的最低补偿标准,用预期收益损失法、收益意愿评估等最高补偿标准是相对客观确定的,但最高、最低标准的差异大,具体的补偿标准究竟是何值则又是不确定的。根据已有评估成果,应用集对分析方法可进一步分析相关不确定性因素,得到依据更充分的土地生态补偿评估结果,为土地生态补偿双方谈判提供相关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生态补偿标准 评估方法 不确定性分析 集对分析
下载PDF
基于价值链视角的高技术产业用地效率变化研究——以浙江省为例 被引量:2
7
作者 韩璐 孟鹏 +1 位作者 吴昊 曾新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6-34,共9页
研究目的:从价值链视角分析高技术产业用地效率时空变化特征,为提升高技术产业用地效率、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及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方法:DEA-Malmquist指数模型法。研究结果:(1)从价值链整体来看,2014—2016年浙江省整... 研究目的:从价值链视角分析高技术产业用地效率时空变化特征,为提升高技术产业用地效率、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及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方法:DEA-Malmquist指数模型法。研究结果:(1)从价值链整体来看,2014—2016年浙江省整体高技术产业用地效率呈现增长的趋势,且全要素生产率改善上升了9.8%。(2)从价值链分阶段来看,若调整投入要素数量及结构,浙江省高技术产业用地可节约679.78 hm^(2),约占全省高技术产业用地面积的5.56%。在产出阶段,全省中间成果产出向最终成果产出的转化效率较低。(3)从价值链的时空变化来看:在时间变化上,2014—2016年整体用地效率呈先升后降状态;在空间布局上,2014—2015年呈西北向东南递减的趋势,2015—2016年表现为南北高、中间低的态势。研究结论:总体用地效率提高主要得益于技术进步和规模效率变化,成果转化率不高关键在于技术效率偏低,而提升整个产业链的用地效率主要是如何降低土地要素投入冗余,因此,针对价值链全阶段,提出调整初始投入的规模和结构、加快中间成果的技术转化率、优化最终成果的时空布局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地效率变化 DEA-Malmquist指数模型 高技术产业 价值链 投入产出效率
下载PDF
失地农民创业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意向—情境—行为”理论模型与实证检验 被引量:19
8
作者 韩璐 鲍海君 唐云峰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5期117-124,共8页
失地农民的生存与发展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而创业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借鉴创业行为理论和创业事件理论,采用扎根理论方法建立失地农民创业的"意向—情境—行为"理论模型,挖掘失地农民创业行为产生的影响机理,并... 失地农民的生存与发展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而创业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借鉴创业行为理论和创业事件理论,采用扎根理论方法建立失地农民创业的"意向—情境—行为"理论模型,挖掘失地农民创业行为产生的影响机理,并通过样本数据进行验证。研究发现:创业意向是创业行为的内驱因素,主要通过渴求知觉和可行知觉起作用;征地情境调节着创业意向与创业行为间的关系,征地区位、创业政策对创业意向与行为关系的调节显著,安置方式对创业意向与行为关系的调节不显著,补偿金额对创业意向与行为关系的调节呈边际递减趋势。因此,应培育失地农民创业意向,引导其创业行为;同时制定失地农民创业政策,促进其创业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地农民 意向—情境—行为模型 征地情境 创业意向 创业政策
下载PDF
城镇化进程中底层群体创业行为演化机制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韩璐 鲍海君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39-43,共5页
文章基于结构方程模型(SEM),对城镇化进程中底层群体创业行为的作用路径进行了研究,报告了城镇化进程中底层群体创业行为影响状况,通过采用扎根理论方法,展开问卷调查,发展和完善底层群体在城镇化过程中的创业行为发生的意识—情境—行... 文章基于结构方程模型(SEM),对城镇化进程中底层群体创业行为的作用路径进行了研究,报告了城镇化进程中底层群体创业行为影响状况,通过采用扎根理论方法,展开问卷调查,发展和完善底层群体在城镇化过程中的创业行为发生的意识—情境—行为理论,得出的研究结论为:成就动机、创新导向、社会资本、市场机会、征地区位、补偿金额、创业政策等变量对城镇化进程中底层群体的创业行为产生直接和间接路径影响,但其影响路径和影响程度都存在差异。同时就如何提升城镇化进程中底层群体创业行为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以期实现促进城镇化进程中底层群体创业的产生,为城镇化进程中底层群体的生计与发展、社会的长治久安提供决策参考的研究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 底层群体 创业行为 社会保障
下载PDF
中等收入国家技术企业孵化的方法创新——基于全球经验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江庆勇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82-89,共8页
本文聚焦于中等收入国家技术企业孵化的方法创新。由于传统的企业孵化管理存在不重视科技商业化、面临资金实力与选择能力的悖论、中间阶段责任主体缺位和搜寻网络的缺失等问题,很多国家开展了孵化管理的方法创新。成功的经验可以概括... 本文聚焦于中等收入国家技术企业孵化的方法创新。由于传统的企业孵化管理存在不重视科技商业化、面临资金实力与选择能力的悖论、中间阶段责任主体缺位和搜寻网络的缺失等问题,很多国家开展了孵化管理的方法创新。成功的经验可以概括为主动搜寻网络方法,本文为这种方法提供了一个理论分析基础。主动搜寻网络建立在既有的创业支撑体系基础之上,政府作为系统整合者发挥作用,以培养创业早期阶段私人部门的搜寻和重新组合能力为中心,通过加强各创业支撑网络节点之间的联系与互动来改进这一体系,提升创业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 孵化周期 搜寻网络 早期资本
下载PDF
浙江省耕地多功能价值时空变化与权衡-协同关系 被引量:47
11
作者 朱从谋 李武艳 +2 位作者 杜莹莹 许红卫 王珂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4期263-272,共10页
耕地多功能价值的时空演变与权衡-协同关系测度对于深化耕地可持续利用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以经济快速发展地区浙江省为例,采用价值量化方法对2000、2010和2015年浙江省耕地多功能进行价值评估并分析其时空变化特征。运用Spearma... 耕地多功能价值的时空演变与权衡-协同关系测度对于深化耕地可持续利用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以经济快速发展地区浙江省为例,采用价值量化方法对2000、2010和2015年浙江省耕地多功能进行价值评估并分析其时空变化特征。运用Spearman秩相关系数法、双变量空间自相关模型以及可拓展随机性环境影响评估(StochasticImpactsby Regression on Population,Affluence and Technology,STIRPAT)模型探究耕地多功能之间的权衡-协同关系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2000—2015年浙江省耕地多功能总价值下降,地均耕地多功能价值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其中气体调节、水源涵养和社会保障功能价值下降明显,食物生产和美学景观功能价值增加;耕地多功能总价值在空间上呈现北高南低的分布格局,2000—2015年大部分县市耕地多功能总价值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西南山地丘陵区耕地多功能总价值有所提升。2)浙江省耕地多功能之间主要表现为协同关系,各项功能之间的协同-权衡关系存在空间异质性;2000—2015年,浙江省耕地多功能协同关系总体减弱,在空间上主要表现为高值协同区减少。3)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地均农业机械总动力对耕地多功能总价值有负面影响,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有助于耕地多功能总价值的提升。该研究成果可为科学划定耕地利用与保护区,促进耕地多功能的协同利用和提升耕地资源价值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模型 耕地 权衡 协同 多功能 浙江省
下载PDF
被动城镇化的底层群体创业机会影响因素研究
12
作者 韩璐 鲍海君 张荣荣 《价值工程》 2017年第16期175-176,共2页
中国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的同时,带来了被动城镇化的底层群体的就业问题。就业是民生之本,以创业促进就业是提高该群体就业的有效方法,而创业的首要问题是创业机会识别。本文分析创业机会理论基础上,构建了被动城镇化的底层群体创... 中国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的同时,带来了被动城镇化的底层群体的就业问题。就业是民生之本,以创业促进就业是提高该群体就业的有效方法,而创业的首要问题是创业机会识别。本文分析创业机会理论基础上,构建了被动城镇化的底层群体创业机会影响因素框架,并分析了创业机会识别过程的各个影响因素。研究发现,被动城镇化的底层群体创业主要受创业者特质和创业环境两个方面影响,因此,引导更多的被动城镇化的底层群体创业,要从这两方面出发提出相应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动城镇化的底层群体 创业机会 创业者特质 创业环境
下载PDF
中国城市PM_(2.5)污染对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及支付意愿研究 被引量:25
13
作者 刘倩倩 党云晓 +1 位作者 张文忠 魏璐瑶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096-2106,共11页
利用2015年中国40个城市大规模问卷调查数据,采用贝叶斯多层级有序分类响应模型探讨了PM_(2.5)污染对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进而核算居民为减轻PM_(2.5)污染的支付意愿。研究发现:PM_(2.5)污染对主观幸福感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PM_(2.5)... 利用2015年中国40个城市大规模问卷调查数据,采用贝叶斯多层级有序分类响应模型探讨了PM_(2.5)污染对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进而核算居民为减轻PM_(2.5)污染的支付意愿。研究发现:PM_(2.5)污染对主观幸福感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PM_(2.5)污染每增加1个单位,主观幸福感将下降0.040个百分点;家庭月收入对主观幸福感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家庭月收入每增加1个单位,主观幸福感将提升0.026个百分点。支付意愿不仅受到家庭收入水平的影响,还受到居民所处城市空气质量的影响;在承受PM_(2.5)污染的最初阶段,居民为改善空气质量的支付意愿最高。居民为改善空气质量愿意支付的金额平均为226元,占家庭月总收入的2.27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_(2.5)污染 幸福感 支付意愿 多层级有序分类响应模型
原文传递
1979—2020年杭州市富阳区土地利用对耕层土壤有机碳储量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邱乐丰 虞舟鲁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91-297,共7页
土地利用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变化影响显著,在制定土地政策时,必须考虑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碳储量的动态影响。以杭州市富阳区为研究对象,探讨了1979—2006年间土地利用变化对碳储量的影响,并预测评价了县区级土地利用规划政策对土... 土地利用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变化影响显著,在制定土地政策时,必须考虑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碳储量的动态影响。以杭州市富阳区为研究对象,探讨了1979—2006年间土地利用变化对碳储量的影响,并预测评价了县区级土地利用规划政策对土壤碳库的影响。结果显示:研究区1979—2006年间土地利用变化导致全区植被碳总量损失为273. 4 Gg,表层土壤(0—20 cm)有机碳总量损失为771. 0 Gg,建设占用耕地和林地是导致土壤碳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预测2006—2020年间研究区植被碳损失的年均速率将减至25. 93 kg·hm^(-2),土壤有机碳损失的年均速率将减至27. 48 kg·hm^(-2)。制定合理政策和有效措施来保护林地,抑制建设用地增长,扭转土壤碳损失趋势势在必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库存 植被碳 碳密度 土地利用规划 城市化 造林
下载PDF
国外生态修复研究进展评述 被引量:19
15
作者 张瑶瑶 鲍海君 余振国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06-114,共9页
研究目的:系统总结国外生态修复研究的重点进展和主流共识,为把握未来生态修复研究的前沿态势提供参考。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研究结果:按照生态修复的“目标导向—技术方法—成效评价”的框架进行梳理,现有研究在生态修复的对象及尺... 研究目的:系统总结国外生态修复研究的重点进展和主流共识,为把握未来生态修复研究的前沿态势提供参考。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研究结果:按照生态修复的“目标导向—技术方法—成效评价”的框架进行梳理,现有研究在生态修复的对象及尺度、生态学及社会经济文化目标、各类型生态系统及要素的修复技术方法、成效评价维度及指标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研究进展,但总体而言,目前生态修复研究存在理论—实践—政策之间知识转移欠缺、生态学与社会经济学科交叉研究不足、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的研究缺乏等问题。研究结论:理论—实践—政策耦合研究、生态学—社会经济学科交叉研究、气候变化—生态修复联动研究等可能是未来生态修复领域的重点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生态 生态修复 综述 研究展望
下载PDF
种植类型变化对耕地系统韧性影响的关键阈值研究 被引量:13
16
作者 祝锦霞 潘艺 +3 位作者 张艳彬 邱乐丰 徐保根 兰德举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9-58,共10页
研究目的:构建基于恢复力指数的耕地系统韧性分析的理论框架,探讨存量”非粮化”耕地系统韧性的变化、关键阈值、适应性治理路径,为存量”非粮化”耕地的刚性管制与弹性调控提供依据。研究方法:状态空间矢量模法、非参数分析法、专家咨... 研究目的:构建基于恢复力指数的耕地系统韧性分析的理论框架,探讨存量”非粮化”耕地系统韧性的变化、关键阈值、适应性治理路径,为存量”非粮化”耕地的刚性管制与弹性调控提供依据。研究方法:状态空间矢量模法、非参数分析法、专家咨询法等。研究结果:(1)根据耕地系统种植类型变化产生的“内部”和“外部”效应,构建“内部”本底质量保障和“外部”资源环境支撑为基础的耕地系统恢复力评价指标体系;(2)根据耕地系统自组织性决定其韧性特性的理论,松阳县扦插茶叶耕地系统恢复力指数0.74和0.75是系统塑性变形阶段和非稳定态变形阶段划分的关键指数,需要在关键时间节点(7年)适时回流保证粮食生产,保持系统韧性有效应对外部冲击。研究结论:(1)耕地系统韧性变化具有阶段性,种植扦插茶叶的耕地在种植7年前后应及时复耕,保护耕地粮食生产能力;(2)存量”非粮化”耕地系统韧性变化的阈值效应显著,建议优先治理已达到或即将达到耕地系统恢复临界点的存量”非粮化”耕地,避免造成耕地功能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社会—生态系统 状态空间模型 韧性 非参数检验 韧性阈值
下载PDF
基于Cobb-Douglas生产函数的高技术产业用地行业错配及其产出缺口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韩璐 鲍海君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37-46,共10页
研究目的:探索高技术产业用地行业错配程度,为优化高技术产业用地配置和提供差别化的产业资源要素配置策略提供理论参考。研究方法:Cobb-Douglas生产函数。研究结果:(1)不同行业高技术产业对投入资源要素依赖不同,制造业和服务业不同行... 研究目的:探索高技术产业用地行业错配程度,为优化高技术产业用地配置和提供差别化的产业资源要素配置策略提供理论参考。研究方法:Cobb-Douglas生产函数。研究结果:(1)不同行业高技术产业对投入资源要素依赖不同,制造业和服务业不同行业间全要素生产率存在差异性。总体上制造业主要依赖于资本要素和土地要素的投入,而服务业主要依赖于劳动力要素投入,但是服务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明显高于制造业的全要素生产率。(2)不同行业高技术产业用地配置不充分与不均衡,制造业和服务业之间用地存在错配问题。(3)不同行业高技术产业用地错配缺口存在差异。从总体来看,高技术产业之间的用地错配形成的产出缺口较大,服务业比制造业的用地错配缺口更大。从分行业来看,制造业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和其他制造业3种类型的用地错配缺口较大;服务业中信息服务业的用地错配缺口较大。研究结论:纠偏高技术产业用地错配问题关键在于如何平衡产业间的用地配置问题。建议调整产业结构和资源要素在行业间配置方向,按照不同行业实施差别化的资源要素配置策略,从而更加充分地发挥市场对资源要素的配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管理 高技术产业 用地错配 COBB-DOUGLAS生产函数 全要素生产率 相对扭曲系数
下载PDF
基于决策树模型的水稻镉超标空间识别及预测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院民 陈东湘 +3 位作者 仝桂杰 颜道浩 李富富 吴绍华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475-1483,共9页
为探究水稻籽粒中Cd元素的超标风险及其与环境要素之间的关系,筛选了11个环境因子,基于决策树模型,识别出影响水稻Cd超标的主控因子,并建立超标空间预测技术。结果表明,距交通运输用地距离、土壤有机质含量和无定形铁含量为研究区水稻C... 为探究水稻籽粒中Cd元素的超标风险及其与环境要素之间的关系,筛选了11个环境因子,基于决策树模型,识别出影响水稻Cd超标的主控因子,并建立超标空间预测技术。结果表明,距交通运输用地距离、土壤有机质含量和无定形铁含量为研究区水稻Cd超标的主控因子。经验证,提取的研究区水稻籽粒Cd超标识别规则的精度为85.71%。进一步运用隶属度空间制图法,以有限的样点对研究区水稻籽粒Cd超标进行空间分布预测制图,分类精度达到91.67%,该结果精度比单纯的决策树和传统插值制图方法都有较大提高。构建的决策树模型能较好地预测水稻籽粒Cd超标的空间分布,对研究区水稻Cd超标空间识别与分区管控有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决策树 CD 水稻籽粒 识别规则 隶属度制图
下载PDF
基于熵权TOPSIS模型的耕地生态补偿政策绩效评价与关联分析--以浙江省开化县为例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艳彬 梁颖 +2 位作者 耿槟 顾明哲 徐保根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800-2808,共9页
研究耕地生态补偿政策绩效对耕地生态保护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以浙江省开化县为研究区,构建县级耕地生态补偿政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使用熵权法评价2007—2020年开化县耕地生态补偿政策绩效,并通过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分析耕地生态补偿政... 研究耕地生态补偿政策绩效对耕地生态保护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以浙江省开化县为研究区,构建县级耕地生态补偿政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使用熵权法评价2007—2020年开化县耕地生态补偿政策绩效,并通过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分析耕地生态补偿政策绩效的关键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开化县耕地生态补偿政策综合绩效在2007—2020年总体呈上升趋势,虽在2009年和2013年出现短暂下跌,但很快继续上涨,2015年开始保持稳定平缓。农户耕地生态补偿积极性和农村居民人均年收入对耕地生态补偿政策综合绩效的影响较大。该研究结果说明耕地生态补偿政策发挥了较好的效果,有继续实施的必要性。本研究关于耕地生态补偿政策绩效的评价及关联分析,对完善和创新耕地生态补偿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生态补偿政策 绩效评价 熵权 关联度
下载PDF
长三角一体化区域工业用地价格空间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梁颖 耿槟 鲍海君 《上海国土资源》 2019年第2期20-23,共4页
工业用地价格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已成为长三角一体化区域产业发展的研究热点。本文基于长三角区域206个县(市、区)2018年工业用地出让价格数据,采用变异系数分析区域工业用地价格空间差异性,构建多元回归模型分析区域工业用地价格空... 工业用地价格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已成为长三角一体化区域产业发展的研究热点。本文基于长三角区域206个县(市、区)2018年工业用地出让价格数据,采用变异系数分析区域工业用地价格空间差异性,构建多元回归模型分析区域工业用地价格空间差异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在长三角一体化区域存在一定程度的工业用地价格空间差异,城市间工业用地价格差异大于城市内部工业用地价格差异,工业用地价格空间差异主要受工业产出效率、工业用地资源、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管制、工业从业人员、工业能源消耗等因素影响。文章同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用地价格 空间差异 长江三角洲 一体化发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