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益气活血方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伴焦虑抑郁疗效观察
1
作者 沈聪 胡攀伟 +6 位作者 杨梦琪 董静静 杨红 张保华 张勤华 齐聪 章晓乐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5年第2期185-189,203,共6页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方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伴焦虑抑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2021年1月—2022年6月诊治的92例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伴焦虑抑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平均分为中药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中药组...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方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伴焦虑抑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2021年1月—2022年6月诊治的92例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伴焦虑抑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平均分为中药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中药组给予益气活血方治疗,对照组给予布洛芬胶囊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异位内膜囊肿体积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2组治疗1个月经周期、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及停药后1个月经周期VAS评分、HAMA评分、HAMD评分和中药组停药后3个月经周期VAS评分、HAMA评分、HAMD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5);中药组治疗1个月经周期后VAS评分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2组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停药后1个月经周期、停药后3个月经周期VAS评分及治疗1个月经周期、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停药后1个月经周期、停药后3个月经周期HAMA评分和HAMD评分均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中药组血清CA125水平及异位内膜囊肿体积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及同期对照组(P均<0.05)。中药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7%(1/46),对照组为6.52%(3/46),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活血方可有效持久减轻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痛经程度及焦虑抑郁状态,且可抑制内异灶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活血方 子宫内膜异位症 痛经 焦虑 抑郁
下载PDF
自制蛇白柏洗液治疗肾虚湿热型老年性阴道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5
2
作者 章晓乐 季锋 +2 位作者 张保华 张翠英 张琼 《西部中医药》 2023年第5期102-104,共3页
目的:观察自制中药蛇白柏洗液治疗肾虚湿热型老年性阴道炎的疗效。方法:将老年性阴道炎患者160例采取多中心随机方法分为治疗组82例与对照组78例,治疗组予自制蛇白柏洗液阴道冲洗,对照组予甲硝唑栓置于阴道后穹隆处,治疗7天后比较两组... 目的:观察自制中药蛇白柏洗液治疗肾虚湿热型老年性阴道炎的疗效。方法:将老年性阴道炎患者160例采取多中心随机方法分为治疗组82例与对照组78例,治疗组予自制蛇白柏洗液阴道冲洗,对照组予甲硝唑栓置于阴道后穹隆处,治疗7天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阴道健康评分、实验室指标及阴道镜下阴道黏膜变化情况,同时观察远期疗效及主要兼症改善率和复发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阴道健康评分、阴道清洁度、阴道镜下阴道黏膜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制蛇白柏洗液可减轻肾虚湿热型老年性阴道炎患者临床症状,改善阴道分泌物的实验室指标、改善阴道黏膜充血,且安全性高,复发率低,效果优于甲硝唑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性阴道炎 肾虚湿热型 蛇白柏洗液 甲硝唑栓 临床观察
下载PDF
测定肾体积及肾血流对糖尿病肾病分期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4
3
作者 陈菊萍 刘玲 +1 位作者 江怡 赵唤昌 《中国超声诊断杂志》 2003年第9期702-704,共3页
目的 :探讨测定肾体积及肾血流对糖尿病肾病分期的临床价值。方法 :6 0例 型糖尿病患者按 2 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 (UAER)分成三组与 2 0例正常对照组比较 ,分析肾体积及肾血流与糖尿病肾病(DN)分期的关系。结果 :DN ~ 期肾体积增... 目的 :探讨测定肾体积及肾血流对糖尿病肾病分期的临床价值。方法 :6 0例 型糖尿病患者按 2 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 (UAER)分成三组与 2 0例正常对照组比较 ,分析肾体积及肾血流与糖尿病肾病(DN)分期的关系。结果 :DN ~ 期肾体积增大 (P<0 .0 1) ,晚期 ( ~ 期 )肾体积明显缩小 (P<0 .0 1)。肾血流在 DN ~ 期虽首先表现为肾动脉舒张末期血流速度 (Vmin)轻度下降 ,阻力指数 (RI)轻度增高 ,但与正常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0 .0 5 )。 DN 期 Vmin下降、 RI增高 (P<0 .0 1)。晚期则肾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 (Vmax)、 Vmin明显降低 (P<0 .0 0 1) ,RI明显增高 (P<0 .0 0 1)。 RI0 .70是 DN ~ 期的分界 ,RI>0 .8则提示终末期肾衰的到来 ,预后极差。结论 :测定肾体积和肾血流有助于 DN的分期及了解预后 ,有利于临床早期干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体积 肾血流 糖尿病肾病 并发症 临床资料 肾动脉
下载PDF
影像学检查对嗜铬细胞瘤定位定性的诊断价值
4
作者 刘定益 张翀宇 +3 位作者 廖飞 周彦 吴瑜璇 祝宇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03年第10期580-582,共3页
目的 :总结B超、CT、13 1I MIBG及IVU对嗜铬细胞瘤 (Pheo)定位、定性诊断的作用。方法 :对 14 6例Pheo均行B超、IVU检查 ,其中 14 0例另行CT检查 ,4 2例行13 1I MIBG检查。结果 :B超、CT、13 1I MIBG对Pheo的定位诊断符合率依次是 94 .... 目的 :总结B超、CT、13 1I MIBG及IVU对嗜铬细胞瘤 (Pheo)定位、定性诊断的作用。方法 :对 14 6例Pheo均行B超、IVU检查 ,其中 14 0例另行CT检查 ,4 2例行13 1I MIBG检查。结果 :B超、CT、13 1I MIBG对Pheo的定位诊断符合率依次是 94 .5 %、97.1%和 85 .7%。IVU有利于术前泌尿系功能与形态以及肾与Pheo之间关系的了解。结论 :B超和CT对Pheo定位诊断有很高的准确率 ,13 1I MIBG有利于多发和恶性Pheo转移灶的发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铬细胞瘤 诊断显像
下载PDF
牵张成骨区牙移动动物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8
5
作者 娄新田 房兵 +1 位作者 沈国芳 江凌勇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11年第1期21-25,共5页
目的:建立双侧下颌骨牵张成骨区快速正畸牙移动的实验动物模型,为其后的系列研究建立可靠的实验平台。方法:选择8只牙列完整的Beagle犬,其中4只犬建立双侧下颌骨牵张成骨动物模型,牵张完成后即刻以150g力远中移动下颌第三前磨牙进入牵... 目的:建立双侧下颌骨牵张成骨区快速正畸牙移动的实验动物模型,为其后的系列研究建立可靠的实验平台。方法:选择8只牙列完整的Beagle犬,其中4只犬建立双侧下颌骨牵张成骨动物模型,牵张完成后即刻以150g力远中移动下颌第三前磨牙进入牵张成骨区;另外4只犬拔除双侧下颌第四前磨牙后3个月,以150g力远中移动下颌第三前磨牙。实验中,每周加力1次,拍摄X线片并记录牙移动速率。牙移动8周后,观察实验牙及其牙周组织特点。结果:接受牵张成骨手术的4只犬,双侧下颌骨均被成功延长1cm,前牙出现反合,无实验犬死亡。实验牙借助自制的持续加力装置移动进入牵张成骨区。实验组牙移动显著快于对照组,X线观察实验组牙移动进入牵张成骨区,牙根未见明显吸收。组织学观察压力侧牙槽骨和牙周膜未出现不可逆性损伤。结论:以Beagle犬为实验对象,用成品牵张成骨器借助种植支抗钉和自制的牙移动装置远中移动下颌第三前磨牙,可建立可靠的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骨 牵张成骨 牙移动 动物模型
原文传递
超声控释载尿激酶缓释给药系统的体外实验 被引量:6
6
作者 孙伟 段友容 +3 位作者 刘卫东 亓雪莲 贺宇波 严志忠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73-176,共4页
目的应用高分子材料Pluronic P-105,制备载尿激酶缓释给药系统,低频超声(US)控制尿激酶释放。方法设立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检测对象为单纯尿激酶溶液,实验组检测对象为载尿激酶P-105缓释给药系统,浓度均为100 kU·L^(-1)。并根据... 目的应用高分子材料Pluronic P-105,制备载尿激酶缓释给药系统,低频超声(US)控制尿激酶释放。方法设立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检测对象为单纯尿激酶溶液,实验组检测对象为载尿激酶P-105缓释给药系统,浓度均为100 kU·L^(-1)。并根据是否应用超声,每组分为超声组和非超声组;实验超声组根据超声时间再分为6组(0 h,1h,6 h,24 h,48 h,72 h)。通过气泡上升法,计算各组尿激酶释放的情况。结果实验组中,超声应用各时间段内释放的尿激酶量,与同时间段未超声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而非超声时间段内,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各超声时间段内尿激酶释放量和对照组即刻释放的尿激酶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可以制备载尿激酶Pluronic P- 105缓释给药系统,超声可控制给药系统释放尿激酶,为高血压性脑出血的微侵袭外科治疗提供一种更为有效的清除残余血肿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出血 高血压性 尿纤溶酶原激活物 迟效制剂 超声处理
下载PDF
导航辅助早期微侵袭治疗高血压性基底核区脑出血 被引量:16
7
作者 夏寒松 刘向阳 +1 位作者 赵明珠 刘卫东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13-216,共4页
目的探讨神经导航辅助下早期微创治疗高血压性基底核区脑出血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高血压性基底核区脑出血(导航组)的临床资料,均在神经导航辅助下行经额部单孔穿刺血肿,吸除大部分血肿后留置引流。并与同期常规开颅手... 目的探讨神经导航辅助下早期微创治疗高血压性基底核区脑出血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高血压性基底核区脑出血(导航组)的临床资料,均在神经导航辅助下行经额部单孔穿刺血肿,吸除大部分血肿后留置引流。并与同期常规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31例(开颅组)进行比较。结果导航组:手术时间30-120 min,平均(60±21)min;平均住院时间(14±6)d;出院时基本痊愈11例,显著进步11例,进步7例,无变化2例,死亡1例。开颅组:手术时间110-270 min,平均(161±42)min;平均住院时间(38±31)d;出院时基本痊愈5例,显著进步7例,进步11例,无变化1例,恶化1例,死亡6例。导航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开颅组(P〈0.01);导航组术后病人病死率明显低于开颅组(P〈0.01),而基本痊愈率明显高于开颅组(P〈0.01)。结论神经导航辅助下早期微创治疗高血压性基底核区脑出血,可明显改善病人预后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出血 高血压性 脑血管基底神经节出血 神经导航 神经外科手术
下载PDF
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血压变化及对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26
8
作者 张文波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7年第6期358-361,共4页
目的探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后的血压变化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98例行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AI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溶栓后收缩压(SBP)下降与否分为观察组(58例,SBP下降)和对照组(40... 目的探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后的血压变化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98例行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AI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溶栓后收缩压(SBP)下降与否分为观察组(58例,SBP下降)和对照组(40例,SBP未下降),对比两组静脉溶栓后2h及24h的血压值变化,分析溶栓后血压值变化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者溶栓前及溶栓后24h的NIHS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溶栓2h和溶栓24h后的SBP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溶栓后2h SBP、溶栓后24h SBP、溶栓前NIHSS评分与患者预后呈负相关关系。对照组的颅内出血率、症状性颅内出血率和死亡率均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 rt-PA静脉溶栓治疗AIS具有确切疗效,溶栓后2h及24h的收缩压水平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收缩压偏低者预后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静脉溶栓 血压 预后
下载PDF
PLU方案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疗效分析
9
作者 陈德义 黄贤俊 +1 位作者 唐学洵 胡志刚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3年第1期46-48,53,共4页
目的 探讨低剂量顺铂 (LD DDP)、口服甲酰四氢叶酸钙 (CF)及优福定 (UFT)联合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客观疗效及毒性反应。方法 随机用LD DDP、口服CF及UFT治疗方案 (PLU方案 )与静脉CF及 5 氟尿嘧啶 ( 5 Fu)治疗方案 (LF方案 )治疗... 目的 探讨低剂量顺铂 (LD DDP)、口服甲酰四氢叶酸钙 (CF)及优福定 (UFT)联合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客观疗效及毒性反应。方法 随机用LD DDP、口服CF及UFT治疗方案 (PLU方案 )与静脉CF及 5 氟尿嘧啶 ( 5 Fu)治疗方案 (LF方案 )治疗未曾化疗的转移性结直肠癌 61例 ,其中PLU组 3 0例 ,LF组 3 1例。结果 PLU组和LF组的有效率分别为 3 3 .3 % ( 10 / 3 0 )及 19.4% ( 6/ 3 1) ,两组有效率统计差别无显著性 (P >0 .0 5 )。PLU组的中位生存期为 11.2个月 ,LF组为 10 .3个月 ,两组的中位生存期亦无显著差别 (P >0 .0 5 )。口腔粘膜炎、血白细胞减少的发生率PLU组都较LF组低 (P <0 .0 5 ) ;恶心呕吐、腹泻及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PLU组与LF组相近 (P >0 .0 5 )。两组发生的毒性反应大多数为Ⅰ~Ⅱ度 ,LF组各项≥Ⅲ度的毒性反应率之和较高 (P <0 .0 5 )。结论 PLU方案一线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近期疗效较佳、相对安全 ,应用也方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化学疗法 联合治疗
下载PDF
髓内钉治疗老年性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5
10
作者 华筠毅 黄伟杰 +1 位作者 戴明华 吴洪亮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18年第2期89-91,共3页
目的探讨髓内钉治疗老年性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49例老年粉碎性肱骨近端骨折(NeerⅡ~Ⅳ型)患者,按内固定方式分为两组,分别采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LPHP组)和肱骨近端髓内钉(... 目的探讨髓内钉治疗老年性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49例老年粉碎性肱骨近端骨折(NeerⅡ~Ⅳ型)患者,按内固定方式分为两组,分别采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LPHP组)和肱骨近端髓内钉(IPHN组)进行固定。分析两组患者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及影像学资料。结果 IPHN组术后早期(1~3个月)Constant-Murley评分均高于LPHP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远期(术后6个月)随访结果显示,两组Constant-Murley评分和治愈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髓内钉可促进老年性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早期恢复,但其远期效果无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近端骨折 髓内钉 老年患者
下载PDF
同侧腮腺Warthin瘤合并腺泡细胞癌临床病理观察 被引量:2
11
作者 姚敏 申丽 +1 位作者 高金芳 张锦荣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6期436-438,I0016,共4页
目的提高对唾腺多发肿瘤的认识和警惕性,探讨Warthin瘤和腺泡细胞癌的起源。方法采用HE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1例同侧腮腺Warthin瘤合并腺泡细胞癌的病理形态及CK7、CK19、34βE12和Ki-67等的表达,并结合文献进行复习讨论。结果腮腺... 目的提高对唾腺多发肿瘤的认识和警惕性,探讨Warthin瘤和腺泡细胞癌的起源。方法采用HE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1例同侧腮腺Warthin瘤合并腺泡细胞癌的病理形态及CK7、CK19、34βE12和Ki-67等的表达,并结合文献进行复习讨论。结果腮腺深部肿瘤最大径2·7cm,为典型的Warthin瘤组织结构;同侧腮腺浅叶内结节最大径0·8cm,组织学为腺泡细胞癌;Warthin瘤上皮成分和腺泡细胞癌CK7、CK19和34βE12均(+),但前者分布有规律,后者分布紊乱,其表达与正常腮腺组织的小导管和闰管上皮相似。结论同侧腮腺同时发生Warthin瘤和腺泡细胞癌十分罕见,免疫组化支持腮腺Warthin瘤和腺泡细胞癌起源于未梢导管细胞或“多潜能”储备细胞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 WARTHIN瘤 腺泡细胞癌 免疫组化
下载PDF
PD-L1表达、CD8^(+)TIL密度与食管鳞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辅叶 刘永红 +3 位作者 董国娟 麦麦提江·莫明 阿力木尼亚孜·亚森 伍健 《海南医学》 CAS 2023年第1期76-81,共6页
目的 探讨新疆莎车县维吾尔族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患者程序性死亡-配体1 (PD-L1)表达和CD8阳性肿瘤浸润淋巴细胞(CD8^(+)TIL)密度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6年6月至2021年6月期间新疆莎车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67例ESCC患... 目的 探讨新疆莎车县维吾尔族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患者程序性死亡-配体1 (PD-L1)表达和CD8阳性肿瘤浸润淋巴细胞(CD8^(+)TIL)密度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6年6月至2021年6月期间新疆莎车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67例ESCC患者的组织蜡块。ESCC根治标本制备组织芯片,采用χ^(2)检验分析PD-L1表达、CD8^(+)TIL密度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Kaplan-Meier法分析PD-L1表达、CD8^(+)TIL密度与患者总生存期(OS)的关系,并绘制生存曲线图;单因素和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回归分析和OS相关的危险因素;Kaplan-Meier法分析PD-L1表达和CD8^(+)TIL密度不同亚组与OS的关系。结果 PD-L1表达在不同肿瘤浸润深度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D-L1高表达组易发生深部浸润;CD8^(+)TIL密度在有无淋巴结转移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8^(+)TIL低密度组易发生淋巴结转移;PD-L1表达在不同CD8^(+)TIL密度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D-L1高表达组CD8^(+)TIL密度较高;Kaplan Meier单因素生存分析结果显示,PD-L1低表达或CD8^(+)TIL高密度组预后较好;单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PD-L1低表达或CD8^(+)TIL高密度组患者预后较好(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D-L1表达和CD8^(+)TIL密度是预测ESCC预后的有效指标(P<0.05);Kaplan Meier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各亚组间,PD-L1低表达/CD8^(+)TIL高密度亚组预后最好,PD-L1高表达/,CD8^(+)TIL低密度亚组预后最差。结论 PD-L1表达和CD8^(+)TIL密度可以作为判断ESCC患者预后的有效标志物,联合使用抗血管生成药物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可能为某些免疫治疗预后较差的亚组提供新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状细胞癌 程序性死亡-配体1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 临床病理因素 预后
下载PDF
腹腔镜辅助腰大池-腹腔分流术治疗交通性脑积水疗效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龚良 钱忠心 +6 位作者 孙伟 叶树铭 刘向阳 赵鸿 郑佳佳 赵建华 朱骏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1年第4期440-443,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腰大池-腹腔分流术治疗交通性脑积水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交通性脑积水患者60例,随机分为腹腔镜下腰大池-腹腔分流术组(腹腔镜组)和常规开腹手术组(传统手术组),每组各3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分流管腹腔端置入时间及置...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腰大池-腹腔分流术治疗交通性脑积水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交通性脑积水患者60例,随机分为腹腔镜下腰大池-腹腔分流术组(腹腔镜组)和常规开腹手术组(传统手术组),每组各3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分流管腹腔端置入时间及置管准确率、术后并发症(分流管堵塞、感染)发生率、远期生活质量评分(Karnofsky评分)。结果腹腔镜组患者的平均腹腔端置入时间[(35±5.5)min]明显短于传统手术组[(20±1.5)min](P<0.001),并发症发生率(感染率3.3%;堵管率0)也明显低于常规手术组(感染率13.3%;堵管率16.7%),分流管腹腔端置管准确率(100%)明显高于对照组(7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001)。术后6个月后随访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分,结果显示腹腔镜组患者的远期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传统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行腰大池-腹腔分流术不仅手术时间短、置管准确率高;而且术后并发症少,对患者的远期生活质量有良好的改善作用,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腰池-腹腔分流术 交通性脑积水
下载PDF
后路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型骨折疗效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华筠毅 黄伟杰 罗涛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2年第7期607-609,共3页
目的探讨后路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7-02~2010-11收治的51例胸腰椎爆裂型骨折患者,其中采用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33例(6钉组),跨伤椎双平面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18例(4钉组)。所有... 目的探讨后路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7-02~2010-11收治的51例胸腰椎爆裂型骨折患者,其中采用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33例(6钉组),跨伤椎双平面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18例(4钉组)。所有患者术前、术后、随访均行X线检查,测量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值和Cobb's角。术后随访3~24个月,平均13.5个月。结果三椎均顺利完成椎弓根螺钉植入,放置横连杆。螺钉位置及稳定性能良好,无切口感染,无脊髓神经症状加重。伤椎前缘高度和Cobb's角恢复满意。术后随访1年,6钉组效果优于4钉组(P=0.002,)。结论后路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型骨折可增加骨折固定的稳定性,有效恢复和维持伤椎高度,矫正后凸畸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爆裂型骨折 短节段固定 椎弓根螺钉 伤椎
下载PDF
肾混合性上皮间质肿瘤1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姚敏 申丽 张锦荣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8-78,共1页
患者男性,28岁。体检发现右肾上极囊性占位6个月,无腰酸、腰痛,无肉眼血尿。近1年有血压升高史,服药不规律。B超示右肾上极囊性占位。肾盂造影示右肾上盏拉长变平,右肾上极见巨大类圆形软组织影,考虑右肾上极占位。
关键词 肾肿瘤 混合性上皮间质肿瘤 免疫组化
原文传递
102例经直肠超声引导活检前列腺癌声像图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赵云歆 江怡 +3 位作者 王颖 姚广力 康慧莉 梅将军 《昆明医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72-75,共4页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声像图特征,提高前列腺癌活检阳性率.方法对血清PSA>4 ng/mL或直肠指检异常的患者行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不同穿刺部位的标本分别标记送病理检查,对102例确诊为前列腺癌的患者的病理结果与声像图对照分析...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声像图特征,提高前列腺癌活检阳性率.方法对血清PSA>4 ng/mL或直肠指检异常的患者行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不同穿刺部位的标本分别标记送病理检查,对102例确诊为前列腺癌的患者的病理结果与声像图对照分析.结果 102例患者中二维声像图未提示明显异常38例(占37%),前列腺外周带或移行带见结节26例(占25%),外周带、移行带分界不清30例(占29%),前列腺见明显低回声团块8例(占8%).彩色多普勒显示:未见明显异常75例,局部血流汇聚或血管绕行8例,血流弥漫性增多10例,血流减少9例.二维声像图和彩色多普勒对显示前列腺癌的敏感性分别为63%(64/102)和26%(27/102).结论前列腺外腺低回声结节、前列腺内外腺界不清、前列腺团块、彩色血流汇聚或绕行的结节均高度提示前列腺癌,是穿刺活检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经直肠超声 活检 病理
下载PDF
手术治疗大脑前动脉远端外伤性假性动脉瘤(附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1
17
作者 赵明珠 Sugie Akira +2 位作者 Yagi Ryokichi Kobata Hikoshi 刘卫东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0年第10期594-596,共3页
目的探讨外伤性颅内假性动脉瘤的临床表现、病理特点、影像学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患者男性,34岁,因车祸致重型闭合性颅脑损伤,表现为大量脑内血肿和脑室、蛛网膜下腔出血。经急诊头颅CT、CTA和DSA检查拟诊为左侧大脑前动脉远端假性... 目的探讨外伤性颅内假性动脉瘤的临床表现、病理特点、影像学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患者男性,34岁,因车祸致重型闭合性颅脑损伤,表现为大量脑内血肿和脑室、蛛网膜下腔出血。经急诊头颅CT、CTA和DSA检查拟诊为左侧大脑前动脉远端假性动脉瘤,并行外科手术治疗。结果术中清除血肿后证实左侧大脑前动脉远端分叉处血管裂伤,用10-0的尼龙线缝合了裂伤的血管壁。术后DSA复查假性动脉瘤消失且胼胝体缘动脉主干供血良好。考虑为大脑前动脉分叉处的剪切力造成了动脉裂伤。结论外伤性颅内假性动脉瘤罕见,易频发再破裂,致残率高,在颅脑损伤的临床诊治上需引起神经外科医生足够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假性动脉瘤 大脑前动脉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全麻与腰硬联合麻醉方式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临床效果比较 被引量:1
18
作者 瞿煦临 顾晓辉 周磊 《中外医疗》 2019年第9期22-24,82,共4页
目的分析临床全麻与腰硬联合麻醉方式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方便选取的2013年4月—2018年4月收取的120例接受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并且按照住院的顺序分成两组各60例,其中一组给予全麻治疗也称... 目的分析临床全麻与腰硬联合麻醉方式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方便选取的2013年4月—2018年4月收取的120例接受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并且按照住院的顺序分成两组各60例,其中一组给予全麻治疗也称之为全麻组,另外一组给予腰硬联合麻醉,因此,称之为腰硬联合麻醉组。分析临床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率、治疗后临床指标和不同时间点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结果经过以下表格分析可以有效得知,腰硬联合麻醉组应用的麻醉方式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临床效果(88.4%)要远远高于全麻组(5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41,P<0.05),此外,全麻组患者在手术后出现的不良反应率(46.7%)要高出腰硬联合麻醉组(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32,P<0.05),临床采用腰硬联合麻醉组在治疗后的临床指标情况(18.32±0.32)mL,(41.23±2.35)min,(12.34±4.32)min,(4.34±2.34)h也要优于全麻组(138.52±0.45)mL,(248.90±0.32)min,(23.32±2.09)min,(8.43±4.67)h,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后,全麻组的不同时间点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要低于腰硬联合麻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临床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方法,可以有效提升临床患者的治疗效果,并且减少手术后出现的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宣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麻 腰硬联合麻醉 髋关节置换术 临床效果
下载PDF
索他洛尔对运动时QTc和JTc间期的影响
19
作者 李剑 王建安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7年第5期419-421,共3页
目的探讨生理运动状态下索他洛尔对心室复极作用的影响。方法以随机、双盲、索他洛尔、普萘洛尔和安慰剂进行自身对照,对30例入选的健康志愿者,进行活动平板运动试验;对体表心电图上校正的QT间期(QTc)和校正的JT间期(JTc)进行分析。结... 目的探讨生理运动状态下索他洛尔对心室复极作用的影响。方法以随机、双盲、索他洛尔、普萘洛尔和安慰剂进行自身对照,对30例入选的健康志愿者,进行活动平板运动试验;对体表心电图上校正的QT间期(QTc)和校正的JT间期(JTc)进行分析。结果与服普萘洛尔和安慰剂比较,静息状态时索他洛尔对QTc和JTc的延长作用最显著。运动过程中,服索他洛尔、普萘洛尔和安慰剂的QTc和JTc都缩短,其中服索他洛尔的JTc缩短最显著,其JTc的缩短率(ΔJTc%)大于服普萘洛尔和安慰剂(8.83%±6.09%vs2.70%±6.20%和5.73%±5.83%,P<0.001和P<0.05)。并且运动过程中服索他洛尔的ΔJTc%与运动心率呈显著正相关(r=0.148,P<0.01)。结论索他洛尔显著延缓静息状态下的心室复极,在运动过程中与普萘洛尔和安慰剂比较,索他洛尔延缓心室复极的作用呈现出进行性减弱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索他洛尔 心室复极 运动试验
下载PDF
左膝关节外伤致关节腔积气一例
20
作者 王培勇 顾文权 +1 位作者 唐韩成 谭仰明 《放射学实践》 2003年第2期82-82,共1页
关键词 左膝关节外伤 关节损伤 关节腔积气 病因 诊断 病例报告 并发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