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皮下“Z”字缝合在心血管疾病大口径鞘管介入术后股静脉穿刺点止血中的应用
1
作者 袁亿里 王忠凯 +1 位作者 郭志福 江薇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8-121,共4页
目的评价皮下“Z”字缝合用于大口径鞘管撤除后股静脉穿刺点止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12月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63例行心房颤动冷冻消融或无导线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的患者。心房颤动冷... 目的评价皮下“Z”字缝合用于大口径鞘管撤除后股静脉穿刺点止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12月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63例行心房颤动冷冻消融或无导线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的患者。心房颤动冷冻消融患者使用外径为16F的鞘管,无导线起搏器植入患者使用外径为27F的鞘管。采用信封法按照1∶1的比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通过“8”字缝合(132例)和皮下“Z”字缝合(131例)2种方式对股静脉穿刺点止血,比较两组患者的缝合操作时间、止血效果、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舒适度。结果两组患者的缝合操作时间、即刻止血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皮下“Z”字缝合组术后Kolcaba的舒适状况量表的生理维度得分[(17.8±1.6)分vs(12.7±2.2)分]、心理维度得分[(33.1±2.7)分vs(26.4±3.5)分]及总分[(84.2±3.4)分vs(73.5±5.6)分]均高于“8”字缝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皮下“Z”字缝合可实现大口径鞘管撤除后股静脉穿刺点的安全和有效止血,且患者的舒适度优于“8”字缝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大口径鞘管介入治疗 股静脉穿刺 皮下“Z”字缝合 止血
原文传递
心房颤动冷冻球囊消融术中膈神经损伤预防策略研究进展
2
作者 彭荣兵 于曼丽 郭志福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9-243,共5页
心房颤动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具有高发病率和高致残率,给社会和经济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多数心房颤动起源于肺静脉,因此肺静脉隔离是导管消融治疗心房颤动的主要术式。冷冻球囊消融具有损伤可逆、手术时间短、患者手术体验佳等优点... 心房颤动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具有高发病率和高致残率,给社会和经济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多数心房颤动起源于肺静脉,因此肺静脉隔离是导管消融治疗心房颤动的主要术式。冷冻球囊消融具有损伤可逆、手术时间短、患者手术体验佳等优点,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成为心房颤动的一线治疗方案。与射频消融相比,冷冻球囊消融发生膈神经损伤的风险相对更高,尤其是在对右侧肺静脉冷冻消融期间。本文旨在讨论冷冻球囊消融治疗心房颤动过程中预防膈神经损伤的策略,例如冷冻消融的温度监控、球囊操作的策略(即球囊放气、近端封堵、膈神经起搏等),以总结经验,从而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冷冻消融 膈神经损伤 预防
原文传递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小鼠血浆中人参皂苷Rh2浓度
3
作者 席鑫 丁新月 +2 位作者 法菁菁 黄新苗 刘宗军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8-272,共5页
目的建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测定小鼠血浆中人参皂苷Rh2(GRh2)血药浓度,为GRh2的药代动力学研究及应用提供临床前数据支持。方法C57BL/6小鼠灌胃7.5 mg/kg GRh2,于给药后5 min、10 min、15 min、30 min、1 h、2 h、4 h、8 h... 目的建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测定小鼠血浆中人参皂苷Rh2(GRh2)血药浓度,为GRh2的药代动力学研究及应用提供临床前数据支持。方法C57BL/6小鼠灌胃7.5 mg/kg GRh2,于给药后5 min、10 min、15 min、30 min、1 h、2 h、4 h、8 h收集全血0.03 mL,全血离心分离血清后用0.1%甲酸乙腈处理,经氮气(40℃)吹干后用50.0µL含100 ng/mL双氯芬酸钠的50%甲醇溶液复溶,室温条件下涡旋混匀5 min后放入自动进样器中进样分析。色谱柱为Waters BEHC18(2.1 mm×50.0 mm,1.7μm),流动相为0.1%甲酸水溶液和含0.1%甲酸的乙腈溶液,流速为0.60 mL/min,柱温40℃,进样体积1.00µL。采用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模式,多反应监测。建立标准曲线,计算血药浓度并建立血药浓度-时间曲线,计算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含药血浆标准曲线线性范围为100~40000 ng/mL,相关系数(r)为0.9960。内标归一化后GRh2基质效应因子分别为1.09、1.06、1.00(在0.8~1.2之间),表明无明显的基质效应。精密度和准确度结果显示GRh2每一浓度水平样品的平均实测浓度为103、333、23800、35000 ng/mL,平均批间标准差在6.47~1120 ng/mL,批间RSD在1.5%~8.3%,平均批间准确度偏差在93.3%~111.1%。GRh2的长期稳定性、短期稳定性、反复冻融性、提取回收率均良好。药代动力学实验结果显示GRh2灌胃给药小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参数Tmax、Cmax分别为(1.42±1.01)h、(1251±495)ng/mL,表明GRh2的体内吸收利用率较高,具有良好的成药性。结论所建立的LC-MS/MS准确、可靠,可用于小鼠血浆中GRh2的浓度测定及其药代动力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苷RH2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药代动力学 血药浓度
原文传递
急性心肌梗死3526例的远期预后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陈卫省 马丽萍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487-1494,共8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远期死亡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07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的AMI患者资料,并对院内生存的患者进行随访,通过Cox生存分析和ROC曲线探讨AMI患者远期...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远期死亡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07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的AMI患者资料,并对院内生存的患者进行随访,通过Cox生存分析和ROC曲线探讨AMI患者远期死亡的影响因素及其预测价值。结果共纳入AMI患者4868例,其中院内死亡261例,失访1081例,共随访至3526例患者。高龄、糖尿病、吸烟及血肌酐、脂蛋白a、肌钙蛋白升高是AMI患者远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发病年龄每增加1岁远期死亡风险增加7.5%(HR=1.075,95%CI 1.064~1.086,P<0.001),吸烟者发生AMI后的远期死亡风险是不吸烟者的1.261倍(HR=1.261,95%CI 1.023~1.555,P<0.05),糖尿病患者发生AMI后的远期死亡风险是无糖尿病患者的1.307倍(HR=1.307,95%CI 1.073~1.592,P<0.01)。院内行急诊或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使用他汀类药物、使用β受体阻滞剂和血细胞比容升高是AMI患者远期死亡的保护因素,其中行急诊或择期PCI治疗者远期死亡风险分别降低46.9%和54.8%(HR=0.531,95%CI 0.398~0.707,P<0.001;HR=0.452,95%CI 0.353~0.580,P<0.001),使用他汀类药物的患者远期死亡风险降低39.2%(HR=0.608,95%CI 0.408~0.906,P<0.05),使用β受体阻滞剂的患者远期死亡风险降低17.7%(HR=0.823,95%CI 0.678~0.998,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除年龄(AUC值为0.773)外,血肌酐、脂蛋白a、血细胞比容、肌钙蛋白对AMI患者远期死亡的预测价值均较低(AUC值分别为0.636、0.564、0.667、0.524)。结论急诊或择期行PCI治疗、使用他汀类药物、使用β受体阻滞剂能够改善AMI患者的远期预后,而高龄、糖尿病、吸烟则会增加远期死亡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随访 远期死亡率 预后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中急性右冠状动脉闭塞致心室颤动1例报告
5
作者 王忠凯 秦爱红 +3 位作者 黄松群 郭志福 曹江 黄新苗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95-1198,共4页
1病例资料患者男,68岁,因“反复心悸3年,加重1个月”于2021年1月15日入院。近3年无明显诱因间断出现心悸,患者未就诊治疗。2020年10月16日突发左侧肢体无力,于我院急诊行静脉溶栓治疗,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1病例资料患者男,68岁,因“反复心悸3年,加重1个月”于2021年1月15日入院。近3年无明显诱因间断出现心悸,患者未就诊治疗。2020年10月16日突发左侧肢体无力,于我院急诊行静脉溶栓治疗,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检查示右侧大脑中动脉M1段重度狭窄,同步予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术。术后长期口服阿司匹林及他汀药物治疗。本次入院前1个月患者心悸症状加重,至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持续性房颤,给予口服胺碘酮200 mg每日1次治疗,心悸症状缓解不明显。既往无心绞痛发作史,否认高血压、糖尿病等病史,无吸烟、酗酒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射频消融术 冠状动脉痉挛 心室颤动
原文传递
回顾性分析住院患者心电图QT间期延长的科室分布及病因
6
作者 张芹 王竸婧 +6 位作者 赵耀 曹城玮 王倩 程梓萌 蒙绪良 黄新苗 秦永文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70-375,共6页
目的分析住院患者心电图出现QT间期延长的科室分布及病因。方法入选2019年1月30日至2022年7月27日于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心电图检查且诊断为长QT间期(校正QT间期≥500 ms)的患者61例,收集患者基线资料,分析所在... 目的分析住院患者心电图出现QT间期延长的科室分布及病因。方法入选2019年1月30日至2022年7月27日于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心电图检查且诊断为长QT间期(校正QT间期≥500 ms)的患者61例,收集患者基线资料,分析所在科室及引起QT间期延长的病因。结果61例QT间期延长住院患者中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和肿瘤分别占50.8%(31例)、45.9%(28例)、23.0%(14例)和8.2%(5例)。QT间期延长患者的住院科室主要集中在急诊科(45.9%,28例)和心血管内科(31.1%,19例)。QT间期延长的病因主要为药物(44.3%,27例)、冠心病(26.2%,16例)及电解质紊乱(24.6%,15例)。引起QT间期延长的药物中,常见的药物为Ⅲ类抗心律失常药、抗生素(喹诺酮类和大环内酯类)及5-羟色胺受体拮抗剂等。61例QT间期延长住院患者中,有3例(4.9%)发生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6例(9.8%)住院期间死亡。结论住院患者中,QT间期延长多见于急诊科和心血管内科,绝大多数为获得性QT间期延长,常见的病因包括药物、冠心病及电解质紊乱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图 QT间期延长 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 抗心律失常药
原文传递
急性脑出血合并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QRS波电交替1例报告
7
作者 王陈林 张芹 黄新苗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8-252,共5页
1病例资料患者女,74岁,于我院神经内科就诊期间突发意识不清、瞳孔对光反射消失、呼吸停止、脉搏不可触及,立即转入抢救室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及静脉输液等抢救措施。2021年5月14日08:15进入抢救室后测量血压为235/184 mmHg(1 mmHg... 1病例资料患者女,74岁,于我院神经内科就诊期间突发意识不清、瞳孔对光反射消失、呼吸停止、脉搏不可触及,立即转入抢救室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及静脉输液等抢救措施。2021年5月14日08:15进入抢救室后测量血压为235/184 mmHg(1 mmHg=0.133 kPa),完善头颅+胸部CT、心电图、血常规、心肌损伤和心力衰竭标志物、新型冠状病毒抗体与核酸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急性脑出血 心电图 QRS波电交替
原文传递
左心耳电隔离在心房颤动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刘超 赵海娟 +1 位作者 赵腾 郭志福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88-193,共6页
近年来,多项研究证实左心耳与心房颤动的触发及维持密切相关,且左心耳电隔离(LAAEI)策略可有效改善心房颤动消融治疗的预后,减少心房颤动复发。目前LAAEI主要通过射频消融或冷冻球囊消融、外科干预、LARIAT装置结扎等策略实现,但加深对... 近年来,多项研究证实左心耳与心房颤动的触发及维持密切相关,且左心耳电隔离(LAAEI)策略可有效改善心房颤动消融治疗的预后,减少心房颤动复发。目前LAAEI主要通过射频消融或冷冻球囊消融、外科干预、LARIAT装置结扎等策略实现,但加深对其并发症的认识很有必要,尤其是术后潜在的血栓事件或卒中。本文主要就左心耳的解剖学特征及LAAEI的临床治疗进展、相关并发症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心耳电隔离 心房颤动 射频消融术 血栓事件 卒中
原文传递
一种心腔内超声指导下的犬房间隔穿刺方法 被引量:1
9
作者 赵腾 赵耀 +6 位作者 刘超 赵海娟 李珂 黄松群 郭志福 曹江 黄新苗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72-376,共5页
目的探索一种心腔内超声(ICE)指导下的犬房间隔穿刺方法。方法对10只体重为10~15 kg的健康犬进行ICE指导下的房间隔穿刺术。肌内注射阿托品后经留置针推入丙泊酚诱导麻醉,顺利诱导后行气管插管,采用异氟烷吸入维持。经皮穿刺双侧股静脉... 目的探索一种心腔内超声(ICE)指导下的犬房间隔穿刺方法。方法对10只体重为10~15 kg的健康犬进行ICE指导下的房间隔穿刺术。肌内注射阿托品后经留置针推入丙泊酚诱导麻醉,顺利诱导后行气管插管,采用异氟烷吸入维持。经皮穿刺双侧股静脉后置入鞘管,经右侧鞘管送入房间隔穿刺针至上腔静脉并指向12点钟方向,经左侧鞘管送入ICE导管至右心房构建HomeView切面。将ICE导管打P弯后顺时针旋转,逐渐显示出主动脉根部、房间隔和卵圆窝,调整ICE导管使卵圆窝位于切面中心后固定ICE导管,整体回撤房间隔穿刺针及鞘管并缓慢顺时针旋转至3点钟方向,穿刺针、鞘滑落至卵圆窝时,可见“帐篷征”。固定穿刺鞘,推送穿刺针,穿过房间隔时“帐篷征”消失,推注肝素盐水确认,固定穿刺针,推送穿刺鞘,可见“双轨征”。退出穿刺针,肝素盐水冲管后置入左心房两圈半导丝,在切面中可见左心房两圈半导丝盘绕在左心房。术后处死5只实验犬并解剖心脏,观察有无心包腔积液及穿刺位置,其余犬30 d后处死并解剖心脏观察并发症情况。结果10只犬全部穿刺成功,其中9只犬一次性穿刺成功。手术操作时间为(5.2±1.4)min,透视时间为(24.9±4.5)s。即刻处死5只犬后解剖心脏,未见心包腔血性液体,房间隔穿刺点位于卵圆窝中心位置;其余犬术后30 d未见心肌损伤、血肿等并发症。结论ICE指导下的犬房间隔穿刺方法操作简便,有效性及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间隔穿刺术 心腔内超声 动物实验 手术时间 并发症
原文传递
国产三维心脏电生理标测系统用于左侧房室旁路射频消融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经股动脉逆行法与经房间隔穿刺法比较 被引量:1
10
作者 赵海娟 刘超 +7 位作者 黄松群 李珂 赵耀 黄新苗 周炳炎 秦爱红 郭志福 曹江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62-366,共5页
目的探究左侧房室旁路消融经股动脉逆行法与经房间隔穿刺法的优劣及评价国产三维心脏电生理标测系统的性能。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设计,自2019年7月至2020年8月入选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30例,术前行心电生理检查确定为左侧房室旁... 目的探究左侧房室旁路消融经股动脉逆行法与经房间隔穿刺法的优劣及评价国产三维心脏电生理标测系统的性能。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设计,自2019年7月至2020年8月入选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30例,术前行心电生理检查确定为左侧房室旁路并具有导管射频消融适应证,以1∶1的比例将患者随机分配至经股动脉逆行组和经房间隔穿刺组。在国产三维心脏电生理标测系统(Columbus■系统)指导下行左侧房室旁路射频消融术,比较两组患者的靶点标测成功率、术后即刻消融成功率、X线曝光时间、X线辐射剂量、手术时间、术中及术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两组的靶点标测成功率和术后即刻消融成功率均为100%。经房间隔穿刺组的手术时间[(75.40±22.27)min]、X线曝光时间[384(310,510)s]和X线辐射剂量[93(63,123)mGy]与经股动脉逆行组的[(83.80±39.96)min、369(340,989)s和154(56,184)mGy]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经股动脉逆行组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为6.7%(1/15),经房间隔穿刺组无不良事件发生,两组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国产三维心脏电生理标测系统可清晰显影导管电极,导管操作性能良好,能够顺利定位,贴靠满意。结论国产三维心脏电生理标测系统可安全、有效地用于左侧房室旁路的射频消融,经房间隔穿刺法和经股动脉逆行法2种消融策略在手术时间、X线曝光时间与剂量、不良事件发生率等方面没有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电生理标测系统 左侧房室旁路 射频消融术 穿刺术 房间隔
原文传递
导管消融联合左心耳封堵在心房颤动患者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赵耀 赵腾 +6 位作者 赵海娟 李珂 黄松群 白元 曹江 郭志福 黄新苗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936-942,共7页
心房颤动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其症状可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并增加患者缺血性脑卒中和心力衰竭的发生风险。导管消融术能有效缓解心房颤动患者的症状,但目前还没有足够的证据表明其可降低脑卒中的发生率。左心耳封堵术是心房颤... 心房颤动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其症状可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并增加患者缺血性脑卒中和心力衰竭的发生风险。导管消融术能有效缓解心房颤动患者的症状,但目前还没有足够的证据表明其可降低脑卒中的发生率。左心耳封堵术是心房颤动卒中预防的有效手段,导管消融联合左心耳封堵的一站式手术适用于高脑卒中、高脑出血风险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本文综述了心房颤动导管消融联合左心耳封堵一站式手术的安全性、有效性及其疗效的影响因素,以供临床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导管消融术 左心耳封堵 一站式
原文传递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伴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及间歇性左右束支阻滞1例报告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芹 于曼丽 黄新苗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70-472,共3页
1病例资料患者男,86岁,因“反复头晕伴呼吸急促5 h”于2020年3月16日急诊入院。入院时无典型心前区疼痛,急诊查12导联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律(心房率94 min^(-1),心室率50 min^(-1)),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逸搏心律并完全性左束支阻滞(图1A)... 1病例资料患者男,86岁,因“反复头晕伴呼吸急促5 h”于2020年3月16日急诊入院。入院时无典型心前区疼痛,急诊查12导联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律(心房率94 min^(-1),心室率50 min^(-1)),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逸搏心律并完全性左束支阻滞(图1A)。患者既往高血压病史5年,血压最高165/100 mmHg(1 mmHg=0.133 kPa),平日口服硝苯地平片降压,具体不详。入院1 h后复查12导联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律(心房率99 min^(-1),心室率37 min^(-1)),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伴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逸搏心律并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滞(图1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左右束支传导阻滞 心电图
原文传递
导管消融作为心房颤动一线治疗方案:进展与思考 被引量:7
13
作者 黄松群 郭志福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49-354,共6页
心房颤动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早期有效控制心房颤动发作并减少并发症是其治疗重点。鉴于导管消融是有创治疗手段,既往指南均推荐导管消融作为心房颤动的二线治疗策略。近年来随着导管消融技术的进步和优化,导管消... 心房颤动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早期有效控制心房颤动发作并减少并发症是其治疗重点。鉴于导管消融是有创治疗手段,既往指南均推荐导管消融作为心房颤动的二线治疗策略。近年来随着导管消融技术的进步和优化,导管消融有望取代抗心律失常药物成为心房颤动的一线治疗方案。本文系统介绍了导管消融作为心房颤动一线治疗方案的探索,并探讨了有望成为心房颤动一线治疗的一些新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导管消融 脉冲电场消融 冷冻消融 射频消融
原文传递
口服普罗帕酮中毒致死患者心电图表现1例报告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陈林 张芹 黄新苗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82-384,共3页
1病例资料患者女,10岁,因与家人发生矛盾,口服普罗帕酮(100 mg)约50片后出现头晕、呕吐,伴抽搐及神志不清,被家属发现后呼叫120救护车送入院,于救护车上患者血压已测量不出。送至我院儿科急诊时,患者呼之不应,双侧瞳孔散大、无脉搏。202... 1病例资料患者女,10岁,因与家人发生矛盾,口服普罗帕酮(100 mg)约50片后出现头晕、呕吐,伴抽搐及神志不清,被家属发现后呼叫120救护车送入院,于救护车上患者血压已测量不出。送至我院儿科急诊时,患者呼之不应,双侧瞳孔散大、无脉搏。2020年9月16日22:20立即给予胸外按压,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多次静脉注射肾上腺素、多巴胺、碳酸氢钠等药物抢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罗帕酮 中毒 死亡 心电图
原文传递
左心房心房扑动射频消融治疗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柯嘉伟 黄松群 +1 位作者 黄新苗 马丽萍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23年第5期425-429,共5页
心房扑动(房扑)是一种大折返性心律失常,与心房颤动关系密切,二者经常共存。导管消融术已成为房扑的一线治疗措施,但随访发现患者消融术后新发房性心律失常比例仍然较高。左心房房扑与典型右心房房扑相比机制更为复杂,常与各种原因导致... 心房扑动(房扑)是一种大折返性心律失常,与心房颤动关系密切,二者经常共存。导管消融术已成为房扑的一线治疗措施,但随访发现患者消融术后新发房性心律失常比例仍然较高。左心房房扑与典型右心房房扑相比机制更为复杂,常与各种原因导致的左心房纤维化有关,且左心房周围毗邻结构也较复杂,对安全有效地消融造成一定困难。随着高精密度标测系统和消融能量的发展,左心房房扑机制越来越清晰,这为左心房房扑实施有效透壁消融终止房扑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心房心房扑动 射频消融 三维电解剖标测
下载PDF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心脏毒性及其防治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樊剑 周慈航 +1 位作者 周小丹 于曼丽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445-1450,共6页
免疫检查点分子参与T细胞的功能调节,防止其攻击自身组织,在免疫反应稳态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在免疫系统受到抑制时可恢复机体免疫系统对肿瘤的杀伤能力,为多数恶性肿瘤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治疗方法,现已成为肿瘤... 免疫检查点分子参与T细胞的功能调节,防止其攻击自身组织,在免疫反应稳态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在免疫系统受到抑制时可恢复机体免疫系统对肿瘤的杀伤能力,为多数恶性肿瘤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治疗方法,现已成为肿瘤治疗的研究热点。然而,在恶性肿瘤治疗中,ICIs的广泛应用导致了心血管系统的免疫相关不良事件,其中心脏毒性是较常见的ICIs相关免疫毒性反应之一,如心肌病、心肌炎和致命性心力衰竭,但常常易被人们忽视。本文就不同ICIs对心脏的不良反应及其防治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检查点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恶性肿瘤 心脏毒性
原文传递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误诊为心房颤动1例报告 被引量:1
17
作者 樊剑 周小丹 +1 位作者 周慈航 于曼丽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46-348,共3页
1病例资料患者女,45岁,因“反复心慌、乏力1年余”于2020年12月7日就诊于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既往于当地多家医院就诊。当地医院12导联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均提示心房颤动(以下简称房颤)伴室内传导阻滞... 1病例资料患者女,45岁,因“反复心慌、乏力1年余”于2020年12月7日就诊于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既往于当地多家医院就诊。当地医院12导联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均提示心房颤动(以下简称房颤)伴室内传导阻滞、频发室性早搏;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示双房、左心室扩大(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6.5 cm),二尖瓣中量反流,三尖瓣中大量反流,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为30%;冠状动脉造影阴性。根据心脏超声检查结果,在排除冠心病、高血压、瓣膜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酒精性心肌病所引起的心脏扩大原因后,当地医院诊断为心力衰竭、房颤、扩张型心肌病,建议行射频消融术,患者表示拒绝并要求前往上级医院就诊。2020年9月8日患者曾因“阵发性发颤”收至我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心电图、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等检查结果与之前相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心房颤动 电生理学 心电图
原文传递
过氧化物酶体特异性绿色荧光蛋白腺病毒载体的构建
18
作者 江天行 刘育鹏 +5 位作者 李阳 宋晓伟 赵仙先 郭志福 史承勇 吴弘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315-1320,共6页
目的构建一种特异性标记过氧化物酶体的GFP腺病毒载体。方法设计含过氧化物酶体信号肽的GFP序列,PCR法扩增该序列片段,并将其与腺病毒穿梭质粒载体pAdTrack连接,然后将连接产物转化到大肠埃希菌DH5α感受态细胞中获得重组质粒并测序鉴... 目的构建一种特异性标记过氧化物酶体的GFP腺病毒载体。方法设计含过氧化物酶体信号肽的GFP序列,PCR法扩增该序列片段,并将其与腺病毒穿梭质粒载体pAdTrack连接,然后将连接产物转化到大肠埃希菌DH5α感受态细胞中获得重组质粒并测序鉴定。重组质粒经限制性内切酶PmeⅠ酶切线性化后,转化到含腺病毒骨架质粒pAdEasy-1的BJ5183感受态细胞中进行同源重组。重组腺病毒质粒经限制性内切酶PacⅠ酶切线性化后感染293A细胞,进行病毒包装,得到含过氧化物酶体信号肽的Ad-GFP-Peroxi重组腺病毒颗粒。用腺病毒Ad-GFP-Peroxi和不含过氧化物酶体信号肽的腺病毒Ad-GFP感染培养的大鼠心肌细胞H9C2,48 h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绿色荧光强弱。将用Ad-GFP-Peroxi腺病毒感染的H9C2细胞分为正常培养组和1%O2浓度培养组,培养24 h后于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并进行荧光信号聚集情况分析。结果含过氧化物酶体信号肽的GFP腺病毒载体构建成功。与不含过氧化物酶体信号肽的腺病毒Ad-GFP相比,含过氧化物酶体信号肽的腺病毒Ad-GFP-Peroxi能够特异性显示大鼠心肌细胞H9C2内过氧化物酶体的分布,且缺氧培养的H9C2细胞内过氧化物酶体分布出现聚集现象。结论利用同源重组方法成功构建了过氧化物酶体特异性GFP腺病毒,其对大鼠心肌细胞H9C2有较高的感染效率,共聚焦显微镜下可以明确显示心肌细胞内过氧化物酶体的分布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细胞 腺病毒 绿色荧光蛋白 过氧化物酶体 共聚焦显微镜
原文传递
利妥昔单抗治疗磷脂酶A2受体相关膜性肾病合并系膜增生及新月体形成1例报告
19
作者 柯嘉伟 任伟夫 +3 位作者 边琪 孙婧 梅小斌 董睿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339-1342,共4页
1病例资料患者男,47岁,因“反复水肿伴蛋白尿2年余”于2021年12月21日就诊于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内科。该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4年、痛风病史2年。患者于2019年2月24日起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水肿及晨起后眼睑水肿... 1病例资料患者男,47岁,因“反复水肿伴蛋白尿2年余”于2021年12月21日就诊于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内科。该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4年、痛风病史2年。患者于2019年2月24日起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水肿及晨起后眼睑水肿,自觉尿泡沫增多,未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性肾病 新月体 肾病综合征 磷脂酶A2受体 利妥昔单抗
原文传递
超声漏诊的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后残余分流并发溶血1例报告
20
作者 陈乾 张莎 +3 位作者 白元 许旭东 赵仙先 秦永文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30-532,共3页
1病例资料患者男,78岁,因“发现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3年,劳累后头晕胸闷1年”于2020年8月9日收入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患者3年前健康体检时心脏超声发现VSD,无不适主诉。1年前劳累后出现头... 1病例资料患者男,78岁,因“发现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3年,劳累后头晕胸闷1年”于2020年8月9日收入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患者3年前健康体检时心脏超声发现VSD,无不适主诉。1年前劳累后出现头晕、胸闷,休息后可缓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间隔缺损封堵术 残余分流 溶血 心脏超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