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海某三甲医院利奈唑胺非敏感肠球菌的流行趋势、分布特征与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张艳君 万玉香 +5 位作者 马炜 黄晓春 徐丽 邓嫦姿 林佳 秦琴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62-1167,共6页
目的了解上海某三甲医院利奈唑胺非敏感肠球菌的流行趋势、分布特征及其耐药性,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和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动化仪器方法、纸片扩散法(K-B法)和E-test方法对2018年1月—2022年12月分离的菌株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 目的了解上海某三甲医院利奈唑胺非敏感肠球菌的流行趋势、分布特征及其耐药性,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和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动化仪器方法、纸片扩散法(K-B法)和E-test方法对2018年1月—2022年12月分离的菌株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参照2022版CLSI M100-S32标准判断药敏结果。结果共分离出非重复利奈唑胺非敏感肠球菌(linezolid non-sensitive Enterococcus,LNSE)142株,其中粪肠球菌128株(90.1%),屎肠球菌13株(9.2%),鸟肠球菌1株(0.7%)。5年非敏感粪肠球菌(linezolid non-sensitive E.faecalis,LNSEFA)平均检出比例(128/1621,7.9%)高于非敏感屎肠球菌(linezolid non-sensitive E.faecium,LNSEFM)(13/1075,1.2%),2019—2022年LNSE检出率明显高于2018年。分离菌株数位于前三位的标本类型是尿(50.4%),分泌物(20.6%),引流液(17.7%),分离菌株数位于前五位的科室是门诊(22.0%)、泌尿外科(19.2%)、重症医学科(10.6%)、肛肠外科(9.9%)、烧伤科(9.2%)。药敏结果显示LNSEFA对抗生素的耐药率多数高于利奈唑胺敏感粪肠球菌(linezolid sensitive E.faecalis,LSEFA),但对青霉素和呋喃妥因的耐药率低于LSEFA,LNSEFA和LSEFA二者对磷霉素、青霉素G、呋喃妥因、氨苄西林敏感率较高,对万古霉素非敏感率为0。LNSEFM对四环素、高浓度链霉素的耐药率高于利奈唑胺敏感屎肠球菌(linezolidsensitive E.faecium,LSEFM),对青霉素、氨苄西林、呋喃妥因和万古霉素耐药率低于LSEFM。LNSEFM对万古霉素耐药率为0,而LSEFM对万古霉素耐药率为0.6%。结论LNSE近几年呈上升趋势,对多数抗生素耐药形势严峻,应加强对其监测,指导抗生素的合理使用,预防和控制此类耐药菌在院内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奈唑胺 肠球菌 耐药性 流行趋势
下载PDF
甲胎蛋白异质体在肝脏疾病诊断及预后价值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王娟(综述) 贺琤雯(审校)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1年第11期1629-1631,共3页
原发性肝癌(PLC)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它是因肝内胆管细胞或肝细胞变异或受到致病菌侵袭导致的恶性肿瘤,具有较高的病死率。早期诊断与治疗是延长患者生存周期,提高治疗效果的关键。甲胎蛋白(AFP)异质体AFP-L3是《原发性肝癌诊疗规... 原发性肝癌(PLC)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它是因肝内胆管细胞或肝细胞变异或受到致病菌侵袭导致的恶性肿瘤,具有较高的病死率。早期诊断与治疗是延长患者生存周期,提高治疗效果的关键。甲胎蛋白(AFP)异质体AFP-L3是《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1年版)》推荐的PLC诊断指标,它具有灵敏度高和特异度高等特点[1]。作为肝癌细胞特异性生成的AFP亚型,它与癌细胞增殖程度密切相关,并在肝脏疾病的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中起重要作用[2-3]。鉴于AFP异质体在肝脏疾病中的重要作用,笔者对AFP异质体的检测方法及其与肝脏疾病诊断、预后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胎蛋白异质体 肝脏疾病 诊断 预后
下载PDF
外周血NEUT-X参数、超敏CRP及降钙素原检测在儿童上呼吸道细菌感染诊断中的价值探讨 被引量:9
3
作者 颜宇飞 陈燕 +2 位作者 李灵筠 吴亲芳 秦琴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3期123-125,共3页
目的比较和探讨外周血NEUT-X参数、超敏CRP(hs-CRP)及降钙素原(PCT)在儿童上呼吸道细菌感染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以健康体检儿童(对照组,n=191)为对照,检测上呼吸道细菌感染患儿(上呼吸道细菌感染组,n=215)外周血NEUT-X参数、hs-CRP及... 目的比较和探讨外周血NEUT-X参数、超敏CRP(hs-CRP)及降钙素原(PCT)在儿童上呼吸道细菌感染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以健康体检儿童(对照组,n=191)为对照,检测上呼吸道细菌感染患儿(上呼吸道细菌感染组,n=215)外周血NEUT-X参数、hs-CRP及PCT水平。结果儿童上呼吸道细菌感染组外周血NEUT-X参数为1 403.17±45.82,hs-CRP为32.4±1.8mg/L,PCT为0.61±0.07ng/ml,均高于对照组(1 325.61±32.53,3.5±0.4mg/L,0.20±0.05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587,7.539,3.986,均P<0.05)。儿童上呼吸道细菌感染诊断时,血清PCT的ROC曲线下面积最大为0.849,其次为外周血NEUT-X参数0.811及hs-CRP 0.792。外周血NEUT-X参数,hs-CRP及PCT三者联合检测其敏感度为0.938,特异度为0.885,均显著高于三者单独检测,其诊断效能最高。结论外周血NEUT-X参数,hs-CRP及PCT升高均可单独作为儿童上呼吸道细菌感染的指标,三者联合检测可作为儿童上呼吸道细菌感染诊断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上呼吸道细菌感染 外周血NEUT-X参数 降钙素原 超敏C反应蛋白
下载PDF
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0
4
作者 黄晓春 马炜 +5 位作者 刘云 万玉香 李亚周 张艳君 邓嫦姿 秦琴 《海军医学杂志》 2022年第1期60-64,83,共6页
目的了解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的流行状况及耐药特征,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及感控部门对多重耐药菌防控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临床分离的CRE菌株,采用仪器法(MIC法)和纸片扩散法(K⁃B法)对上述菌株进行药敏试验... 目的了解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的流行状况及耐药特征,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及感控部门对多重耐药菌防控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临床分离的CRE菌株,采用仪器法(MIC法)和纸片扩散法(K⁃B法)对上述菌株进行药敏试验,按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标准对结果进行判定。采用WHONET 5.6软件和SPSS 2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及分析。结果5年9973株肠杆菌科细菌中共检出CRE菌株887株(8.89%)。其中以肺炎克雷伯菌为主(609株,68.66%),其次分别为大肠埃希菌(95株,10.71%)、阴沟肠杆菌复合群(90株,10.15%)、产气克雷伯菌(25株,2.82%)及奇异变形杆菌(23株,2.59%);CRE菌株主要分布在烧伤科(203株,22.89%)、急救科(160株,18.04%)及心外科(102株,11.50%)等。与50岁以下患者相比,50岁以上的患者明显增多(P<0.05)。标本主要来源于痰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338株,38.11%)。药敏结果显示,CRE菌株除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头孢吡肟耐药率稍低(58.1%和59.3%)外,对其余临床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均>60%。结论CRE检出率逐年上升,临床分布广泛,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大多呈现高耐药性,临床医护人员应通过早期筛查CRE、严格执行隔离措施、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等手段来预防和减少CRE院内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 抗菌药物 耐药性
下载PDF
血浆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对非小细胞肺癌诊断和预后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赵硕 王欣 《海军医学杂志》 2023年第3期246-250,共5页
目的研究血浆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eart⁃type fatty acid⁃binding protein,H⁃FABP)对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诊断及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1年11月4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52... 目的研究血浆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eart⁃type fatty acid⁃binding protein,H⁃FABP)对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诊断及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1年11月4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52例NSCLC患者(研究组)和270例非肺癌患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和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血浆H⁃FABP水平在NSCLC诊断和预后评估中的价值。结果血浆H⁃FABP水平诊断肺癌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74(95%CI:0.70~0.78,P<0.01)。有吸烟史、饮酒史、淋巴结转移以及TNM[T(肿瘤原发灶的情况,tumor),N(区域淋巴结受累情况,node),M(远处转移,metastasis)]分期较高的肺癌患者中血浆H⁃FABP水平较高(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有吸烟史、有饮酒史、有淋巴结转移以及TNM分期Ⅲ/Ⅳ期、血浆H⁃FABP高水平与NSCLC患者预后不良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有吸烟史、有饮酒史、有淋巴结转移、TNM分期为Ⅲ/Ⅳ期、血浆H⁃FABP高表达均是NSCLC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血浆H⁃FABP是NSCLC的诊断标志物,高水平的血浆H⁃FABP与NSCLC患者不良预后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 预后
下载PDF
“检验医学”遇上“人工智能” 被引量:14
6
作者 陈鸣 崔巍 +2 位作者 陈瑜 郭玮 刘善荣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0年第5期513-517,531,共6页
陈鸣:人工智能(AI)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兴学科,其发展最早可溯源至20世纪50年代,1956年McCarthy在美国达特默斯的一次学术会议上第一次提出“人工智能”的概念。近年来,随着AI... 陈鸣:人工智能(AI)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兴学科,其发展最早可溯源至20世纪50年代,1956年McCarthy在美国达特默斯的一次学术会议上第一次提出“人工智能”的概念。近年来,随着AI相关学科发展、理论建模、技术创新、软硬件的整体发展,AI技术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2017年7月8日国务院印发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正式将AI上升到国家发展规划高度,其中针对医疗领域提出了“推广应用人工智能治疗新模式新手段,建立快速精准的智能医疗体系”的任务部署。我国检验医学发展从原始的手工检验起步,经历了半自动化分析到全自动化分析的检验现代化阶段,目前正处在全实验室自动化和实验室信息化时代,而AI可能为检验医学的下一步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目前,以专家系统(MES)、人工神经网络(ANN)、数据挖掘(DM)为支撑的AI技术在疾病诊断、提升检验流程自动化程度、个体化结果的分析和DM等医学检验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期主持人邀请了国内从事智能检验研究的多位专家,一起来探讨AI技术目前在智能检验领域的优势与挑战,同时对下一步AI技术领域的方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检验医学 质量控制 数据管理 床旁检验
下载PDF
肺癌患者化疗后肺部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7
7
作者 王建英 王珊珊 +3 位作者 朱俊 黄晓春 万玉香 刘云 《检验医学》 CAS 2022年第4期356-359,共4页
目的了解肺癌患者化疗后肺部感染病原菌的构成及其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20年12月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70例化疗后发生肺部感染的肺癌患者呼吸道样本,分离、鉴定病原菌,并进行体外药物敏感性试验... 目的了解肺癌患者化疗后肺部感染病原菌的构成及其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20年12月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70例化疗后发生肺部感染的肺癌患者呼吸道样本,分离、鉴定病原菌,并进行体外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170例呼吸道样本中共检出202株非重复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127株(62.9%),居前3位的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35株,17.3%)、鲍曼不动杆菌(28株,13.9%)和肺炎克雷伯菌(26株,12.9%);革兰阳性菌56株(27.7%),分离率最高的是金黄色葡萄球菌(35株,17.3%);真菌19株(9.4%)。革兰阴性菌中,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分别为22.8%、40.7%、3.8%。革兰阳性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为88.6%,未检出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耐药的革兰阳性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检出率为28.6%。结论肺癌患者化疗后肺部感染主要病原菌为革兰阴性菌,主要致病菌的耐药形势不容忽视,临床应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化疗 肺部感染 病原菌 耐药性
下载PDF
VITEK 2 Compact检测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对阿米卡星药敏结果的准确性评价 被引量:7
8
作者 刘云 万玉香 +3 位作者 马炜 李亚周 黄晓春 秦琴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1期133-136,共4页
目的评价VITEK 2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简称VITEK 2Compact)及与之配套的AST-GN13卡检测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对阿米卡星药物敏感性结果的准确性。方法分别采用VITEK 2Compact,纸片扩散法(K-B法)和E-test法检测临床分离的14... 目的评价VITEK 2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简称VITEK 2Compact)及与之配套的AST-GN13卡检测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对阿米卡星药物敏感性结果的准确性。方法分别采用VITEK 2Compact,纸片扩散法(K-B法)和E-test法检测临床分离的147株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对阿米卡星的敏感性。结果 147株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对阿米卡星的药敏检测中,K-B法和E-test法的结果完全一致。其中,5株VITEK 2Compact,K-B法和E-test法三种检测方法结果一致,4株均为敏感,1株均为耐药;142株VITEK 2Compact和E-test法结果不一致,VITEK2Compact结果敏感或中介,而E-test法和K-B法结果耐药。结论 VITEK 2Compact在检测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对阿米卡星的敏感性时会出现不准确的结果,临床工作中需要用K-B法或者其他方法验证后方能报告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对阿米卡星的药敏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ITEK 2 Compact 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 阿米卡星 纸片扩散法 E-TEST法
下载PDF
临床真菌血流感染的菌株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9
9
作者 刘云 黄晓春 +3 位作者 万玉香 马炜 李亚周 秦琴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4期81-82,86,共3页
目的分析临床真菌血流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特征,为真菌血流感染的诊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12月临床真菌血流感染的菌株分布及药敏试验结果。结果共分离264例真菌。近平滑念珠菌检出率最高(53.79%),其次是... 目的分析临床真菌血流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特征,为真菌血流感染的诊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12月临床真菌血流感染的菌株分布及药敏试验结果。结果共分离264例真菌。近平滑念珠菌检出率最高(53.79%),其次是角膜假丝酵母(13.63%)和白念珠菌(7.58%)。检出念珠菌数前三位科室依次为普外科(32.58%)、心血管外科(21.59%)和胸外科(8.33%)。对氟康唑、伊曲康唑和伏立康唑的敏感率,白念珠菌均为100%;近平滑念珠菌分别为100%,99.3%和100%;角膜假丝酵母分别为94.4%,19.4%和97.2%。对于5-氟胞嘧啶,白念珠菌敏感率100%,近平滑念珠菌和角膜假丝酵母的敏感率仅为70.4%和11.1%。三者对两性霉素B的敏感率≥95%。结论近平滑念珠菌是该院临床血流感染最常见的真菌,绝大部分念珠菌对抗真菌药物的敏感率较高。要高度重视病原学监测,规范临床抗真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血流感染 念珠菌 抗真菌药物 耐药性
下载PDF
NLR在SARS-CoV-2感染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0
10
作者 颜宇飞 金一鸣 +2 位作者 刘明利 邓雪梅 秦琴 《检验医学》 CAS 2020年第7期637-639,共3页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感染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70例SARS-CoV-2感染患者作为感染组、50例同期发热门诊患者作为发热组、50名体检健康人群作为健康组,检测各组血常规及C反...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感染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70例SARS-CoV-2感染患者作为感染组、50例同期发热门诊患者作为发热组、50名体检健康人群作为健康组,检测各组血常规及C反应蛋白(CRP)。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NLR、白细胞(WBC)计数、CRP、淋巴细胞百分比(LYMPH%)诊断SARS-CoV-2感染的效能。结果与健康组比较,感染组NLR、CRP明显升高(P<0.001),淋巴细胞绝对数(LYMPH#)、LYMPH%明显降低(P<0.001);发热组NLR、CRP升高(P<0.05),LYMPH#、LYMPH%降低(P<0.05)。感染组NLR高于发热组(P<0.05),CRP、LYMPH#、LYMPH%与发热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WBC计数3个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NLR、WBC计数、CRP、LYMPH%诊断SARSCoV-2感染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18、0.397、0.695和0.785。结论 NLR在SARS-CoV-2感染的鉴别诊断中有较高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下载PDF
1例输入性恶性疟原虫重症感染漏诊漏检的原因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薇薇 严帅 +3 位作者 查玲 金梦媛 龚德军 刘善荣 《临床检验杂志》 CAS 2019年第9期719-720,共2页
疟疾,是一种经按蚊传播的常见寄生虫病,流行在热带、亚热带和温带,主要是非洲地区。同时,也是中国维和人员、维和医院医务人员及军队在国际交流时需要警惕的感染性疾病之一。随着国际经贸往来愈加频繁,输入性疟疾成为了主要临床类型,201... 疟疾,是一种经按蚊传播的常见寄生虫病,流行在热带、亚热带和温带,主要是非洲地区。同时,也是中国维和人员、维和医院医务人员及军队在国际交流时需要警惕的感染性疾病之一。随着国际经贸往来愈加频繁,输入性疟疾成为了主要临床类型,2017年全国首次实现了无本地感染疟疾病例[1]。本文结合1例外院漏诊漏检恶性疟原虫的病例,探讨漏诊漏检原因,意在提高临床医生和检验人员对疟原虫感染的警惕,及早诊断,避免延误治疗,降低重症疟疾发生的风险及疾病继发性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疟原虫 输入性疟疾 血小板减少 漏检 漏诊
下载PDF
肠道菌群在肝细胞癌中的作用及治疗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殷鼎威(综述) 井杰(审校) 《实用肿瘤学杂志》 CAS 2023年第3期281-286,共6页
肝细胞癌(HCC)是全世界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的肿瘤之一。由于肠道与肝脏有着密切而特殊的关系,肠道菌群可通过肠道与肝脏间的相互作用来影响慢性肝病,促进HCC的发生发展。本文着重介绍肠道菌群通过肠渗漏及MAMPs-Toll样受体、菌群失衡及... 肝细胞癌(HCC)是全世界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的肿瘤之一。由于肠道与肝脏有着密切而特殊的关系,肠道菌群可通过肠道与肝脏间的相互作用来影响慢性肝病,促进HCC的发生发展。本文着重介绍肠道菌群通过肠渗漏及MAMPs-Toll样受体、菌群失衡及其代谢产物、调节肿瘤微环境等方式促进HCC的发生发展。通过靶向肠道菌群,如抗生素杀灭有害菌群、拮抗剂抑制TLR、益生菌平衡失调菌群及FMT改善肠道菌群等为HCC的治疗提供新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肠道菌群 慢性肝病 肿瘤治疗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sCD163测定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5
13
作者 颜宇飞 陈奇 +4 位作者 李灵筠 姚春艳 朱荣荣 陈燕 秦琴 《海军医学杂志》 2019年第1期51-53,共3页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血清s CD163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了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在上海市控江医院就诊的88名RA患者和85名健康个体的血清s CD163含量,分析其与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血...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血清s CD163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了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在上海市控江医院就诊的88名RA患者和85名健康个体的血清s CD163含量,分析其与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和DAS-28评分之间的关系。结果 RA患者血清s CD163含量[(798±245) ng/ml]较健康个体[(426±240) ng/ml]明显增高,且与患者的CRP、ESR、NLR和DAS-28均呈正相关。结论 RA患者的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处于过度活化状态。s CD163可以用于评价RA患者的疾病活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单核巨噬细胞 sCD163 固有免疫
下载PDF
可解释人工智能在疾病诊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井杰 王蓓蕾 刘善荣 《检验医学》 CAS 2021年第9期976-980,共5页
可解释人工智能(XAI)是基于人工智能(AI)原则构建的可被用户理解和信任的AI系统,在检验医学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文章立足于检验医学的研究现状,结合XAI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实现方法,重点阐述基于知识图谱的XAI技术在检验医学领域... 可解释人工智能(XAI)是基于人工智能(AI)原则构建的可被用户理解和信任的AI系统,在检验医学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文章立足于检验医学的研究现状,结合XAI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实现方法,重点阐述基于知识图谱的XAI技术在检验医学领域的研究思路,并展望检验XAI在疾病诊疗中的应用前景,及其研发面临的挑战和应用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解释人工智能 检验医学 知识图谱
下载PDF
和谐使命任务检验物资筹备 被引量:1
15
作者 韩利华 刘耀婷 +1 位作者 侯金睿 秦阳华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20年第4期332-334,共3页
通过回顾总结和谐使命-2018任务检验物资筹备及医疗服务实际情况,总结检验科物资准备、设备调试和人员培训的经验和不足,并针对任务特点对下一步和谐使命检验科工作的开展进行相关讨论和探讨。
关键词 和谐使命 检验科 物资筹备
下载PDF
2017-2021年住院患者梅毒抗体检出分布及分析
16
作者 金牡丹 殷鼎威 井杰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2年第S02期56-59,共4页
目的分析上海市奉贤区中医医院(下称该院)近5年住院患者梅毒抗体检出分布,为梅毒预防和控制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收集2017-2021年该院进行梅毒血清学检测的住院患者临床病史和检测结果,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年间进行梅毒血清学检测... 目的分析上海市奉贤区中医医院(下称该院)近5年住院患者梅毒抗体检出分布,为梅毒预防和控制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收集2017-2021年该院进行梅毒血清学检测的住院患者临床病史和检测结果,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年间进行梅毒血清学检测的住院患者共25976例,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PPA)法检出阳性871例,阳性率3.35%(871/25976)。TPPA和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双阳性289例,双阳性率1.11%(289/25976)。男性梅毒抗体阳性率和双阳率均高于女性。TPPA法阳性率最高的是51~60岁年龄组,双阳率最高的是61~70岁年龄组。梅毒检出阳性率最高的科室是内分泌科,其次为呼吸科。梅毒RPR效价≥1∶8阳性占比最高的年龄组是61~70岁年龄组(46.15%)。结论应重视梅毒防治工作,加大梅毒检测和宣教力度,重点关注男性群体和老年群体。检出率较高科室医务人员应注意防护,减少职业暴露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抗体 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 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
下载PDF
常规检验大数据在胃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17
作者 贾音 孙婷婷 +8 位作者 刘海东 秦琴 朱俊 熊康 康金松 蓝欢 伍小凤 聂明明 刘善荣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97-203,共7页
目的评估非特异性检验指标组成的预测模型在胃癌早期诊断中的可行性。方法从上海长海医院的电子病案系统数据库中,共纳入2010年1月1日至2019年4月30日的24615例病例记录,包括10497例胃癌,5198例胃癌前疾病,和8920名健康体检。通过分层... 目的评估非特异性检验指标组成的预测模型在胃癌早期诊断中的可行性。方法从上海长海医院的电子病案系统数据库中,共纳入2010年1月1日至2019年4月30日的24615例病例记录,包括10497例胃癌,5198例胃癌前疾病,和8920名健康体检。通过分层随机抽样,将研究人群分为验证集、训练集和测试集。对所有实验室变量进行数据处理和质量控制后,通过梯度增强决策树、随机森林、支持向量机和人工神经元网络这4种机器学习算法,选择随机森林作为最优机器学习算法和诊断效能分组,使用后向逐步回归法训练数据,构建最佳特征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模型的诊断效能。结果本研究建立了由22个常规检验项目组成的诊断模型V22,诊断早期胃癌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08,敏感度为85.7%;特异度为91.9%。对癌胚抗原(CEA)阴性胃癌,V22也显示出较高的诊断准确率0.813,AUC为0.801。结论V22是一个有临床应用价值的胃癌辅助诊断模型,可以很好的区分早期胃癌和由健康组和癌前疾病组成的对照组,对早期胃癌的检出率优于传统的肿瘤标志物CE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胃肿瘤 大数据 实验诊断
原文传递
基于检验大数据的结直肠癌风险预测模型建立与验证 被引量:16
18
作者 郭杰 刘海东 +4 位作者 韦琴 陈泽辉 王建英 杨帆 刘善荣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914-920,共7页
目的通过机器学习算法挖掘常规检验大数据构建结直肠癌(CRC)风险预测模型。方法收集长海医院2013年1月1日至2019年6月30日结肠镜检查者,收集2010年1月1日至2019年6月30日全院门诊和住院患者,根据肠镜联合病理结果标注或参照ICD-10编码,... 目的通过机器学习算法挖掘常规检验大数据构建结直肠癌(CRC)风险预测模型。方法收集长海医院2013年1月1日至2019年6月30日结肠镜检查者,收集2010年1月1日至2019年6月30日全院门诊和住院患者,根据肠镜联合病理结果标注或参照ICD-10编码,分别纳入CRC组和非CRC组。采用极限梯度提升(Xgboost)、人工神经网络(ANN)、支持向量机(SVM)、随机森林(RF)4种机器学习算法挖掘入组患者的所有常规检验项目数据,选择模型特征并建立CRC的分类模型。在2019年7月1日至2020年8月31日长海医院所有就诊者对模型效能进行前瞻性验证,并验证模型对<50岁患者及粪隐血阴性患者CRC鉴别能力。结果采用XgBoost算法构建了包含粪隐血,癌胚抗原、红细胞分布宽度、淋巴细胞计数、白蛋白/球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7个特征的CRC风险预测模型CRC-Lab7。模型在验证集与前瞻性验证集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99和0.816,明显高于粪隐血(AUC为0.68和0.706)。CRC-Lab7对50岁以下及粪隐血阴性的CRC也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AUC分别为0.84和0.69)。结论本研究通过挖掘常规检验大数据建立了CRC风险预测模型,模型效能优于粪隐血,且对粪隐血阴性及小于50岁人群的CRC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机器学习 实验诊断 大数据 风险预测
原文传递
人工智能在检验医学应用研发中的问题剖析及应对策略 被引量:4
19
作者 贾音 康金松 刘善荣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892-896,共5页
人工智能在检验医学中的应用研究已经成为检验发展的重要方向,但人工智能技术在产品应用研发过程中仍存在机器学习模型缺乏可解释性、人才队伍缺乏、安全隐患众多等问题。其原因可能有数据集质量不高、研究设计偏差、人才培养机制不健... 人工智能在检验医学中的应用研究已经成为检验发展的重要方向,但人工智能技术在产品应用研发过程中仍存在机器学习模型缺乏可解释性、人才队伍缺乏、安全隐患众多等问题。其原因可能有数据集质量不高、研究设计偏差、人才培养机制不健全、立法和监管不到位等。针对这些形成原因,可以采取相应对策,包括建立数据录入和采集规范,制定数据标注管理标准、做好模型的风险分析,加强复合型人才培养,健全监督管理体系等。确保检验医学领域应用的人工智能产品能够在提升诊断效率、减少误诊和漏诊率的前提下,切实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验医学 人工智能
原文传递
胰腺肿瘤患者血流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郑杰 朱俊 +4 位作者 刘云 万玉香 李亚周 赵硕 黄晓春 《中华胰腺病杂志》 CAS 2021年第3期183-186,共4页
目的探讨胰腺肿瘤患者发生血流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间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有明确病原学依据的胰腺肿瘤合并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血培养分离病原菌,采用最小抑菌浓度法(MIC法)和纸... 目的探讨胰腺肿瘤患者发生血流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间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有明确病原学依据的胰腺肿瘤合并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血培养分离病原菌,采用最小抑菌浓度法(MIC法)和纸片扩散法(K-B法)对血培养阳性菌株进行药敏试验,分析胰腺肿瘤患者发生血流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结果1372例胰腺肿瘤患者中发生血流感染116例(8.5%)。血培养共分离出156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需氧菌127株(81.4%),以大肠埃希菌(42株)、肺炎克雷伯菌(34株)、铜绿假单胞菌(12株)为主;革兰阳性需氧菌25株(16.0%),以屎肠球菌(11株)、粪肠球菌(3株)、咽峡炎链球菌(3株)为主;厌氧菌4株(2.6%)。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为90.5%,对头孢哌酮联合舒巴坦的耐药率为2.4%。肺炎克雷伯菌对哌拉西林的耐药率为20.6%,对头孢哌酮联合舒巴坦的耐药率为5.9%。铜绿假单胞菌除对亚胺培南耐药率达41.7%,未发现对头孢哌酮联合舒巴坦耐药菌株。肠球菌属和咽峡炎链球菌对红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85.7%和33.3%,未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菌株。结论胰腺肿瘤患者血流感染发生率较高,对此临床应了解病原菌的分布并行耐药性的监测,合理使用抗生素,以期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干预血流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细菌感染 抗药性 细菌 病原菌 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