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美两国海军医院船病理室比较及思考 被引量:1
1
作者 朱焱 白辰光 《海军医学杂志》 2022年第12期1325-1326,共2页
医院船是重要的海上医疗救治平台,为了更好地执行人道主义救援和海外医疗任务等非战争军事任务,中美两国的大型医院船均设置了病理室。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将中美两国海军大型医院船病理室进行比较,并根据我国“和平方舟”医院船的实... 医院船是重要的海上医疗救治平台,为了更好地执行人道主义救援和海外医疗任务等非战争军事任务,中美两国的大型医院船均设置了病理室。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将中美两国海军大型医院船病理室进行比较,并根据我国“和平方舟”医院船的实际情况,建议在固定设置病理室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布局、依托保障医院做好装备维护和人员配备、携行模块化装备开展石蜡切片和细胞检查工作、增设数字病理装备实施远程病理诊断,以期病理室在今后的任务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保障作用,提升医院船整体医疗服务质量和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船 病理室 和平方舟 “仁慈”号
下载PDF
临床病理基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之教与学 被引量:2
2
作者 高依莎 何亚运 +4 位作者 卢艳花 杨慧玲 史晓辰 胡豪 何妙侠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06-1108,共3页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医学生毕业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院校医学类专业本科及以上学生毕业后需要以住院医师的身份接受临床实践能力的系统化、规范化培训,其目的是着力提高年轻医师的临床实践能力[1]。临床病理培训基地充当年轻病...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医学生毕业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院校医学类专业本科及以上学生毕业后需要以住院医师的身份接受临床实践能力的系统化、规范化培训,其目的是着力提高年轻医师的临床实践能力[1]。临床病理培训基地充当年轻病理医师接受全方位病理知识培训和健康成长的摇篮,担负着为各级医院输送合格病理医师的重要任务。病理医师的主责、主业是做好疾病的病理诊断,并且病理诊断被誉为疾病的最终诊断,因此病理医师的培养具有专业特殊性,以显微镜诊断为基础,涵盖知识内容广泛,涉及疾病种类繁多[2]。本文遵循中国医师协会2022年修订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的要求,以六大核心胜任力为导向,为培养能够独立规范从事临床病理科专业常见疾病诊断工作的病理科医师,提出以下几点值得在临床病理住培基地带教师资和住培医师学习中推广的教学体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病理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教学
下载PDF
“三层四模”军事病理学教育体系的构建
3
作者 蒋英杰 栗境铎 白辰光 《海军医学杂志》 2024年第4期344-346,共3页
军事病理学是军事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意义重大且事关卫勤建设全局,但该学科尚未形成完整的培养体系。本研究主要立足于军事院校病理学教学现况,着眼于未来战争,坚持“为战育人”的鲜明导向,深入分析军队病理学工作者在军事科研前... 军事病理学是军事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意义重大且事关卫勤建设全局,但该学科尚未形成完整的培养体系。本研究主要立足于军事院校病理学教学现况,着眼于未来战争,坚持“为战育人”的鲜明导向,深入分析军队病理学工作者在军事科研前沿、卫勤保障、人才培养等方面的紧迫任务。结合学科特点和实践探索,创新性地提出了“三个层次”“四个模块”的建设理念,探索论证军事病理学教育体系建设的系统性路径,并归纳整理了一系列军事特色鲜明的教学内容、学习方式及实践主题,以期将军事病理学教育贯穿于培养“适应多样化任务的复合型卫勤保障人才”的全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事病理学 医学教育 病理技术 未来战争 卫勤保障
下载PDF
结直肠癌组织中KRAS、NRAS及BRAF基因突变状态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被引量:17
4
作者 孙耀华 汪润秋 +3 位作者 赵静 李雪莹 杨慧玲 白辰光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3-57,共5页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组织中KRAS、NRAS及BRAF基因突变状态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接受根治手术治疗的1205例结直肠癌患者的肿瘤组织标本,采用突变扩增阻滞系统检测KRAS、NRAS、BRAF基因的突变状态。1205例患者中,<40岁88例,40...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组织中KRAS、NRAS及BRAF基因突变状态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接受根治手术治疗的1205例结直肠癌患者的肿瘤组织标本,采用突变扩增阻滞系统检测KRAS、NRAS、BRAF基因的突变状态。1205例患者中,<40岁88例,40~岁663例,≥60岁454例;男722例,女483例;原发于右半结肠244例,左半结肠300例,直肠661例;普通型腺癌1029例,黏液腺癌176例;低分化132例,高/中分化1073例;肿瘤最大径<4 cm者498例,≥4 cm者707例;区域淋巴结转移510例;pTNM分期Ⅰ期212例,Ⅱ期439例,Ⅲ/Ⅳ期554例。结果:1205例结直肠癌组织中共检出KRAS基因突变538例(44.6%),NRAS基因突变33例(2.7%),BRAF基因突变38例(3.2%),不存在交叉突变。KRAS基因突变在黏液腺癌、高/中分化癌组织中的检出率高于普通型腺癌、低分化癌(P<0.05)。不同临床病理特征结直肠癌组织中NRAS基因突变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40岁的患者中未检出。原发于右半结肠、黏液腺癌、低分化、肿瘤最大径≥4 cm、有淋巴结转移、pTNM分期Ⅲ/Ⅳ期的癌组织中BRAF基因突变检出率更高(P<0.05)。结论:KRAS基因突变与结直肠癌组织学类型和肿瘤分化程度关系密切,BRAF基因突变与多种不良预后相关临床病理特征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KRAS NRAS BRAF 临床病理特征
下载PDF
涎腺上皮-肌上皮癌的影像与病理特征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李帅 蒋慧 彭雯佳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14-219,共6页
目的:分析涎腺上皮-肌上皮癌的影像和病理特征.提高对该罕见肿瘤的认识。方法:回顾性收集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例发生于唾液腺的上皮-肌上皮癌临床资料,分析其影像和病理表现。结果:5例涎腺上皮-肌上皮癌中有3例发生... 目的:分析涎腺上皮-肌上皮癌的影像和病理特征.提高对该罕见肿瘤的认识。方法:回顾性收集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例发生于唾液腺的上皮-肌上皮癌临床资料,分析其影像和病理表现。结果:5例涎腺上皮-肌上皮癌中有3例发生于腮腺、2例发生于颌下腺。CT或MRI表现为类圆形或分叶状肿块,除1例呈囊性为主外,余4例在影像学上呈实性,边界较清晰,CT呈软组织密度,MRI的T2WI呈不均匀稍高信号、T1WI呈等信号,对比增强后较明显强化。病理上有4例表现符合经典的上皮-肌上皮癌特征,有1例未见典型双层腺管样结构伴多发小囊变(小囊在影像上不可见)。有2例病理可见明确侵袭性生长,影像表现为较大肿块(短径>3 cm)且边界突出于涎腺轮廓。结论:涎腺上皮-肌上皮癌在影像上表现为孤立性边界清晰的肿块,较大者可囊变,实性部分强化明显,确诊须依靠全面的病理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涎腺 上皮-肌上皮癌 计算机体层成像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磁共振3D DANTE CUBE序列对动脉管壁的定量评估:与病理比较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赵海燕 陈玉坤 +5 位作者 陈录广 蒋慧 陈士跃 李帅 彭雯佳 陆建平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11-116,123,共7页
目的定量评价基于延迟交变章动调整激发(delay alternating with nutation for tailored excitation,DANTE)预脉冲3D CUBE磁共振序列对动脉管壁成像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材料与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喂养加腹主动脉内膜拉伤手术制作12只新西... 目的定量评价基于延迟交变章动调整激发(delay alternating with nutation for tailored excitation,DANTE)预脉冲3D CUBE磁共振序列对动脉管壁成像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材料与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喂养加腹主动脉内膜拉伤手术制作12只新西兰大白兔的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同期普通饲料喂养8只作为对照组。运用3.0 T磁共振扫描仪对腹主动脉行冠状位黑血DANTE预备的CUBE容积扫描,包括T1WI和T2WI序列,而后行病理HE染色及高清数字化扫描。对磁共振图像进行横轴位重建,测量磁共振和病理图像管腔面积(lumen area,LA)、血管总面积(total area,TA),计算管壁面积(wall area,WA),WA=TA-LA,以及计算标准化管壁指数(normalized wall index,NWI),NWI=WA/TA。T1WI和T2WI的NWI分别用NWI_(T1)和NWI_(T2)表示。根据病理图片勾画血管壁外膜内边缘和外膜外边缘,相应的NWI分别用NWI_(P1)和NWI_(P2)表示。比较影像和病理定量指标在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并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ICC)、Bland-Altman plots评估磁共振序列之间、磁共振与病理之间的NWI一致性。结果最终19只兔(实验组1只磁共振成像检查前死亡)纳入统计。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LA明显较小(T1WI,P=0.033;T2WI,P<0.0001)、NWI明显较大(T1WI,P<0.0001;T2WI,P<0.0001)。整体一致性分析发现,NWI_(T1)和NWI_(T2)之间的一致性较好(ICC=0.7552),NWI_(T1)或NWI_(T2)与NWI_(P1)的一致性次之(ICC=0.438;ICC=0.444),NWI_(T1)或NWI_(T2)与NWI_(P2)的一致性最差(ICC=0.285;ICC=0.292)。实验组的一致性分析与上述结果类似。对照组中,NWI_(T1)和NWI_(T2)之间的一致性也较好(ICC=0.6304),但NWI_(T1)或NWI_(T2)与NWI_(P1)的一致性较差(ICC=-0.1917;ICC=-0.05949),NWI_(T1)或NWI_(T2)与NWI_(P2)的一致性也较差(ICC=-0.1989;ICC=-0.1441)。结论3D DANTE CUBE的T1WI和T2WI可以量化区分兔腹主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管壁与正常管壁,且这两个常用加权序列之间的一致性较好。根据与病理的一致性分析,DANTE CUBE序列测量的NWI相对接近病理图像中血管外膜内边缘测量的结果,但总体而言一致性欠佳,在管壁菲薄的正常血管比较中尤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血管壁 动脉粥样硬化 斑块 黑血成像 延迟交变章动调整激发
下载PDF
免疫组化技术和常规技术在肿瘤病理诊断中的效果比较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徐晶晶 党启华 +2 位作者 孙兴月 姜可 张顺民 《系统医学》 2022年第13期41-44,共4页
目的探讨免疫组化技术和常规技术在肿瘤病理诊断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2月—2021年2月在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疑似肿瘤患者135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均进行免疫组化技术和常规技术诊断,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技术... 目的探讨免疫组化技术和常规技术在肿瘤病理诊断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2月—2021年2月在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疑似肿瘤患者135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均进行免疫组化技术和常规技术诊断,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技术诊断正确率、两种诊断依从度。结果免疫组化技术诊断正确率94.07%高于常规技术77.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043,P<0.05);免疫组化技术患者诊断满意度94.07%高于常规技术患者满意度80.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633,P<0.05)。免疫组化技术患者诊断相关评分中信任感、生理问题均高于常规技术患者,免疫组化技术患者心理顾虑评分低于常规技术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常规技术,应用免疫组化技术于肿瘤病理诊断中效果显著,提升诊断正确率以及患者诊断依从度,利于临床诊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组化技术 常规技术 肿瘤患者 诊断正确率
下载PDF
SMARCA4缺失型非小细胞肺癌12例临床病理特征 被引量:1
8
作者 倪响 胡小木 白辰光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871-874,共4页
目的探讨SMARCA4缺失型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SMARCA4缺失型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行HE及免疫组化染色,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12例标本中根治标本6例,穿刺标本6例,患者平均年龄65岁,男性11例,女性1... 目的探讨SMARCA4缺失型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SMARCA4缺失型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行HE及免疫组化染色,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12例标本中根治标本6例,穿刺标本6例,患者平均年龄65岁,男性11例,女性1例。其中9例有长期吸烟史。眼观:肿瘤最大径1~6.8 cm,均为灰白色肿物,伴有坏死和出血。镜下见肿瘤均由弥漫一致的大圆细胞构成,成片分布,填充肺泡腔式生长,可见坏死及核分裂象。免疫表型:肿瘤细胞CK及CK7均弥漫阳性,vimentin、TTF-1、NapsinA、CgA、CD34、ALK、ROS1、NUT均阴性,INI-1均阳性,Hep Par1均不同程度阳性。除1例腺鳞癌(鳞状细胞癌区域SMARCA4阳性)外,其余11例肿瘤细胞SMARCA4均完全阴性。1例肿瘤细胞CD56、Syn少量阳性,1例SALL4少量阳性,其余肿瘤细胞上述标志物均阴性。3例部分肿瘤细胞p63及p40阳性,余肿瘤细胞均阴性。4例肿瘤细胞SOX2阳性。2例p53为突变型,其余为野生型。7例CK5/6不同程度阳性。9例Ki-67增殖指数>70%,3例增殖指数为20%~30%。分子检测均未检出ALK及EGFR基因突变。11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5~23个月,8例存活,3例死亡,中位生存时间为15个月。结论SMARCA4缺失型非小细胞肺癌是一种少见的肺癌类型,其预后好于胸部SMARCA4缺陷的未分化肿瘤,借助免疫组化有助于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非小细胞肺癌 SMARCA4缺失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原发性肝脏指状突树突细胞肉瘤临床病理特征 被引量:1
9
作者 陈鸿远 董辉 +3 位作者 俞花 朱玉瑶 余秋凤 钱尤雯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69-173,共5页
目的 探讨肝脏指状突树突细胞肉瘤(interdigitating dendritic cell sarcoma, IDCS)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分子改变、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 收集2例肝脏IDCS的临床资料,行HE、免疫组化染色及分子检测,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并复习... 目的 探讨肝脏指状突树突细胞肉瘤(interdigitating dendritic cell sarcoma, IDCS)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分子改变、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 收集2例肝脏IDCS的临床资料,行HE、免疫组化染色及分子检测,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者女性,年龄分别为39、67岁,肿瘤与周围肝组织分界清楚。镜下见肿瘤组织呈弥漫片、巢状分布,有凝固性坏死,对周围肝窦有侵犯,细胞卵圆形或多边形、细胞胞界不清、胞质嗜酸,核大空泡状,核膜及核仁明显,部分可见核沟,核分裂象易见,间质内有大量小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可见一定数量的嗜酸性粒细胞。免疫表型:vimentin、S-100、Fascin、CD68和CD163均阳性,CD4部分阳性,CD1a、Langerin(CD207)、CD21、CD23、CD35等均阴性,Ki-67增殖指数为10%~30%;MMR蛋白均阳性,微卫星检测均为微卫星稳定型。EBER原位杂交检测均为阴性;未检测到B细胞及T细胞克隆性重排。二代测序结果示:1例存在ERBB2、IDH1、FGFR3和KRAS基因错义突变,1例存在ERBB2、BRAF V600E和CREBBP基因错义突变。结论 原发性肝脏IDCS是一种极为罕见的组织细胞/树突细胞肿瘤,恶性度高,确诊主要依靠病理形态学及免疫组化检测,需与组织细胞肉瘤、Langerhans细胞肉瘤、转移性黑色素瘤等进行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肿瘤 指状突树突细胞肉瘤 分子遗传学特征 ERBB2突变
下载PDF
基于伤病特征的岛礁医院卫勤保障改进措施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艳芳 刘翠 +1 位作者 邱志涛 李恒宇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21年第3期229-231,共3页
岛礁医院疾病谱与内陆医院有明显不同,因此在医院管理方面有其特殊性。通过常见疾病谱分析,疾病预防工作十分重要,医院在职能上应加强基层巡诊、科普宣教和科学训练指导工作的比重。此外,很多特有疾病与岛礁饮食和环境卫生有直接的关系... 岛礁医院疾病谱与内陆医院有明显不同,因此在医院管理方面有其特殊性。通过常见疾病谱分析,疾病预防工作十分重要,医院在职能上应加强基层巡诊、科普宣教和科学训练指导工作的比重。此外,很多特有疾病与岛礁饮食和环境卫生有直接的关系,建议医院可以增设营养和防疫相关科室。危重患者虽然数量不多,但救治难度大,涉及前出接伤员和医疗后送的问题,因此需要制定严格的后送标准、详细的治疗预案。可以通过远程会诊的方式,将后方综合医院的医疗资源运用到南海医疗救治中,通过信息化网络、继续教育培训等方式,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和人才梯队建设,使岛礁医院建设日趋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岛礁医院 军事医学 患者后送
下载PDF
膀胱浆细胞样尿路上皮癌的临床和病理学特征
11
作者 宋瑞祥 陈星晔 +5 位作者 张振声 白辰光 王辉清 礼嵩 周铁 许传亮 《上海医学》 CAS 2021年第10期745-748,共4页
目的探讨膀胱浆细胞样尿路上皮癌(plasmacytoid urothelial carcinoma,PUC)的临床和病理组织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5年9月—2019年12月收治的5例膀胱浆细胞样尿路上皮癌PUC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方式、病理... 目的探讨膀胱浆细胞样尿路上皮癌(plasmacytoid urothelial carcinoma,PUC)的临床和病理组织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5年9月—2019年12月收治的5例膀胱浆细胞样尿路上皮癌PUC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方式、病理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特征和预后。结果4例PUC患者为男性,1例为女性,平均年龄为77岁(范围66~85岁),随访6~67个月。3例非肌层浸润(T 1期)PUC患者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随访期内无肿瘤复发;1例肌层浸润(T 3期)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术后10个月死亡;1例行抗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免疫治疗3次,随访6个月死亡。光学显微镜下,H-E染色见PUC细胞呈弥漫浸润性生长,肿瘤细胞核呈偏心性,含有丰富的嗜酸性细胞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见细胞角蛋白7(CK7)、低分子细胞角蛋白(CAM 5.2)、GATA结合蛋白3(GATA-3)、尿路上皮特异蛋白3抗体(uroplakinⅢ,UPK3)和CD138表达均呈阳性。结论PUC为膀胱癌的罕见亚型,预后较差,目前尚无统一的治疗方案,可参照膀胱尿路上皮癌的治疗原则,亦可早期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浆细胞样 尿路上皮癌 临床特征 病理学 临床 治疗
下载PDF
AR、SKP2、SOX10、PD-L1及TIL表达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意义
12
作者 刘娟 殷丽娟 范德生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2期162-172,共11页
目的:探索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AR)、S期激酶相关蛋白2(S-phase kinase-associated protein 2,SKP2)、性别决定区Y相关的HMG盒含因子10(sry-related HMG box-containing factor 10,SOX10)、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death-l... 目的:探索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AR)、S期激酶相关蛋白2(S-phase kinase-associated protein 2,SKP2)、性别决定区Y相关的HMG盒含因子10(sry-related HMG box-containing factor 10,SOX10)、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death-ligand 1,PD-L1)及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tumor infiltrating lymphocyte,TIL)在三阴性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根据苏木精-伊红染色(hematoxylineosin, HE)染色切片评判109例TNBC瘤巢内TIL的比例,采用Leica Bond-Max全自动免疫组化仪检测TNBC组织中AR、SKP2、SOX10、PD-L1的表达。分析以上各生物指标与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并采用kaplan-Meier、Log-rank进行生存分析。结果:95例患者获得随访,中位随访时间为48个月,中位无病生存时间(disease-free survival, DFS)为42个月,中位总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 OS)48个月。在TNBC中,AR阳性表达与淋巴结转移阴性(P=0.009)、肿瘤最大径<2 cm(P=0.008)相关,TIL高表达与低级别TNBC相关(P=0.007),SKP2阳性表达与神经/脉管侵犯阳性(P=0.011)、高级别TNBC相关(P=0.002),SOX10阳性表达与淋巴结转移阳性(P=0.022)、高级别TNBC(P=0.005)相关,PD-L1阳性表达与淋巴结转移阳性(P=0.020)、神经/脉管侵犯阳性(P=0.006)、高级别TNBC(P=0.042)相关。生存分析显示,SKP2、SOX10阳性表达与更差的DFS(P=0.007、P<0.001)和OS(P=0.013、P<0.001)相关,TIL高表达与更好的DFS(P=0.016)及OS(P=0.004)相关。在生物表志物的联合表达中,AR+/SKP2-、AR+/SOX10-与更好的DFS(P=0.004、P<0.001)及OS(P=0.007、P=0.001)相关,SOX10+/低TIL、PD-L1+/低TIL与更差的DFS(P<0.001、P=0.008)及OS(P=0.001、P=0.002)相关,AR-/低TIL者具有更差的OS(P=0.014)。SKP2(HR=4.143,95%CI为1.578~10.875)、SOX10(HR=7.578,95%CI为2.067~27.782)的阳性表达是影响TNBC患者DFS的独立预后因子,SKP2(HR=3.758,95%CI为1.400~10.084)、SOX10(HR=5.131,95%CI为1.316~20.000)及TIL(HR=0.375,95%CI为0.154~0.917)的阳性表达是TNBC患者OS的独立预后因子(P均<0.05)。结论:在TNBC中,AR阳性、TIL高表达与具有更好预后的临床病理特征相关,SKP2、SOX10和PD-L1与具侵袭性的临床病理特征相关。SKP2、SOX10及TIL表达与TNBC预后相关,提示这些生物指标可能成为TNBC新的预后因子,同时它们也有可能成为潜在的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阴性乳腺癌 雄激素受体 S期激酶相关蛋白2 性别决定区Y相关的HMG盒含因子10 程序性死亡配体1 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
原文传递
全自动免疫组化染色仪比较不同抗原修复液对p53的染色结果 被引量:4
13
作者 吴兴旗 党啟华 +1 位作者 徐晶晶 张顺民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63-664,共2页
p53是一种与人类肿瘤相关性极高的抑癌基因,其参与细胞周期的调控。准确检测p53的表达对肿瘤诊断、治疗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1]。基因测序是检测其突变的金标准,但在实际工作中,免疫组化法检测p53表达最为简便实惠。抗原修复技术是影响... p53是一种与人类肿瘤相关性极高的抑癌基因,其参与细胞周期的调控。准确检测p53的表达对肿瘤诊断、治疗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1]。基因测序是检测其突变的金标准,但在实际工作中,免疫组化法检测p53表达最为简便实惠。抗原修复技术是影响免疫组化染色结果的重要因素,其中以抗原修复液的pH值和加热条件最为关键[2]。随着全自动免疫组化染色仪的广泛应用,免疫组化流程更加规范化,操作更加标准化,但抗原修复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原修复 修复液 全自动免疫组化染色仪 P53
下载PDF
角色扮演法在医学免疫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14
作者 郭猛 刘艳芳 +3 位作者 刘娟 钱程 卢梦玉 郭振红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399-2403,2407,I0001,I0002,共8页
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作为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在学习医学免疫学中存在学习动力不足、缺乏主动思考等问题。角色扮演法融合了构建主义学习理论、情景学习理论及多元智能理论,在临床医学教育中取得了较好的课堂效果,但其在免疫学教学中的应... 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作为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在学习医学免疫学中存在学习动力不足、缺乏主动思考等问题。角色扮演法融合了构建主义学习理论、情景学习理论及多元智能理论,在临床医学教育中取得了较好的课堂效果,但其在免疫学教学中的应用尚缺乏研究。本研究探讨了角色扮演法在医学免疫学教学中的应用,通过创设具体场景让学生模拟不同免疫元素在其中的作用,以提高课程的互动性和学习趣味性,并通过随堂测验、问卷调查和成绩分析等方法评估教学效果。结果显示角色扮演法显著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知识点理解记忆和考试成绩。研究具体实践中,角色扮演法可与思政元素结合,进一步提高学习效果,并增强学生阅读前沿文献、开展免疫学研究的积极性。该方法也对教师的专业素养和组织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并需要较多的课时和空间资源。未来的研究需要探索角色扮演法在不同教育层次中的普适性,并考虑其与课堂思政的融合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色扮演法 医学免疫学 教学策略 学生参与
下载PDF
膀胱低级别肌纤维母细胞增生1例报道
15
作者 应毅蝶 曾蜀雄 +2 位作者 刘星辰 张振声 许传亮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2024年第1期96-96,F0003,共2页
低级别肌纤维母细胞增生(low-grade myofibroblastic proliferations,LGMP)比较罕见,最常见于肺部,在泌尿系统出现概率较低[1]。目前对其认识尚不充分,多为散在的病例报道。我院泌尿外科于2018年7月收治1例LGMP患者,现报告如下,并结合... 低级别肌纤维母细胞增生(low-grade myofibroblastic proliferations,LGMP)比较罕见,最常见于肺部,在泌尿系统出现概率较低[1]。目前对其认识尚不充分,多为散在的病例报道。我院泌尿外科于2018年7月收治1例LGMP患者,现报告如下,并结合文献复习进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 肿瘤 交界性肿瘤 低级别肌纤维母细胞增生 炎性肌纤维母细胞肿瘤 梭形细胞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胰腺癌新辅助治疗后病理评估的挑战和研究进展
16
作者 朱凌宇 蒋慧 +1 位作者 郭世伟 金钢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3-187,共5页
胰腺癌的综合治疗已经进入了新辅助时代,这为手术标本的病理评估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因目前尚缺乏新辅助治疗后胰腺癌手术切除标本病理学检查和报告的规范化指南,不同机构在病理取材、病理学肿瘤退缩分级评估和切缘评估等方面存在差... 胰腺癌的综合治疗已经进入了新辅助时代,这为手术标本的病理评估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因目前尚缺乏新辅助治疗后胰腺癌手术切除标本病理学检查和报告的规范化指南,不同机构在病理取材、病理学肿瘤退缩分级评估和切缘评估等方面存在差异,这极大损害了研究结果间的可比性。笔者通过梳理胰腺癌新辅助治疗后上述病理参数评估存在的争议和困难,为临床诊疗提供循证证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学 外科 胰腺肿瘤 新辅助治疗 病理评估 取材 切缘
原文传递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联合天然煅烧骨对颅骨缺损修复作用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陈铁楼 张新海 +7 位作者 许兵 徐东升 王世峰 秦卫民 刘进 王海彗 王晓熙 任正波 《口腔医学》 CAS 2018年第11期970-975,共6页
目的探讨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latelet rich fibrin,PRF)和天然煅烧骨(calcined natural bovine bone,CBB)对颅骨缺损修复疗效,为骨缺损修复提供依据。方法选18只成年兔在颅骨左右侧分别制作10 mm直径大小圆形骨缺损,分为实验1组(植入CBB... 目的探讨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latelet rich fibrin,PRF)和天然煅烧骨(calcined natural bovine bone,CBB)对颅骨缺损修复疗效,为骨缺损修复提供依据。方法选18只成年兔在颅骨左右侧分别制作10 mm直径大小圆形骨缺损,分为实验1组(植入CBB)、实验2组(植入PRF和CBB)和对照组(不植骨)。在术后4周、12周、20周取颅骨标本,分别行甲苯胺蓝染色、四环素荧光染色、影像学CT测定各组骨缺损区新骨形成面积、成骨速度、移植物吸收和骨密度值。结果在术后4周、12周和20周时实验1组和实验2组新骨形成速度、成骨面积、成骨钙化程度及骨密度值均大于对照组;实验2组成骨面积和骨密度大于实验1组(P<0.05),中央网孔内成骨明显;对照组在12周和20周新骨形成明显减少。结论 CBB对颅骨缺损修复有明显疗效,PRF可促进CBB对骨缺损修复作用,可能与PRF的骨诱导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煅烧骨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 颅骨缺损 骨移植 疗效
下载PDF
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术前评估直肠癌肿瘤出芽等级的价值 被引量:8
18
作者 周振 沈浮 +4 位作者 陆海迪 王敏杰 白辰光 王颢 邵成伟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79-384,共6页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各灌注参数术前评估直肠癌肿瘤出芽(TB)等级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72例经病理证实的局部进展期直肠癌(LARC)患者的临床、DCE-MRI及术后病理资料。2名医师分别在术前DCE-MRI伪彩图上勾画靶区...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各灌注参数术前评估直肠癌肿瘤出芽(TB)等级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72例经病理证实的局部进展期直肠癌(LARC)患者的临床、DCE-MRI及术后病理资料。2名医师分别在术前DCE-MRI伪彩图上勾画靶区,得到半定量灌注参数:平均强化时间(MTE)、达峰时间(TTP)、最大上升斜率(MSI)及正性增强积分(PEI),计算各参数的组内相关系数(ICC),分析各参数与术后病理TB等级的相关性。将出芽1级及2级纳为低-中级别TB组,3级纳为高级别TB组,绘制各灌注参数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结果:最终LARC患者纳入高级别TB组7例,中-低级别TB组65例。2名医师测量得到的MSI、MTE、PEI、TTP各参数ICC值分别为0.724、0.980、0.803、0.743。参数PEI和MSI与TB等级呈正相关(P<0.05)。参数PEI与MSI的ROC分析均表现出比较好的诊断效能,AUC分别为0.910及0.784,准确度分别为87.5%与63.9%。结论:DCE-MRI的参数指标PEI和MSI与LARC肿瘤出芽等级之间具有相关性,对术前定量分析肿瘤出芽等级具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肿瘤出芽 磁共振成像 动态增强
下载PDF
念珠菌与消化道肿瘤关系的相关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9
作者 孙耀华 白辰光 《中国真菌学杂志》 CSCD 2021年第2期137-140,共4页
念珠菌是寄生在人体皮肤表面、消化道、呼吸道及阴道等多处的一种常见的微生物,在一般情况下,念珠菌并不会引发疾病,但当宿主免疫力减弱时,如患有恶性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长期使用抗生素、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等等,则很可能引发机体感... 念珠菌是寄生在人体皮肤表面、消化道、呼吸道及阴道等多处的一种常见的微生物,在一般情况下,念珠菌并不会引发疾病,但当宿主免疫力减弱时,如患有恶性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长期使用抗生素、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等等,则很可能引发机体感染,而感染引起的炎症可驱动一部分恶性肿瘤[1]。近年研究发现,念珠菌除了参与诱导免疫、促进炎症感染等生理病理活动以外,对消化道肿瘤的发生发展也具有一定影响,探讨其与消化道肿瘤的关系可为消化道肿瘤的诊断及治疗寻找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念珠菌 消化道肿瘤 炎症
下载PDF
乙状结肠癌伴肝巨大转移灶患者的MDT诊疗 被引量:2
20
作者 于冠宇 王薇 +9 位作者 龚海峰 隋金珂 朱晓明 沈浮 白辰光 杨继金 张火俊 李刚 周伟平 张卫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21年第6期483-489,共7页
本文介绍1例乙状结肠癌伴肝巨大转移灶的多学科专家组(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诊疗过程。该病例初诊时乙状结肠癌即伴肝右叶巨大多发转移灶,病理证实为腺癌,鼠类肉瘤病毒癌基因(Kirsten rat sarcoma viral oncogene,KRAS)基因突变... 本文介绍1例乙状结肠癌伴肝巨大转移灶的多学科专家组(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诊疗过程。该病例初诊时乙状结肠癌即伴肝右叶巨大多发转移灶,病理证实为腺癌,鼠类肉瘤病毒癌基因(Kirsten rat sarcoma viral oncogene,KRAS)基因突变型,肝转移瘤因切除后剩余肝脏体积不足,考虑为潜在可切除,经MDT讨论后行4个周期m FOLFOXIRI三药化疗方案(氟尿嘧啶+奥沙利铂+伊立替康)联合贝伐珠单抗靶向治疗先行缩瘤转化治疗,化疗后评估肝转移灶较前缩小,乙状结肠病灶退缩良好,第2次MDT讨论考虑具备手术条件,进行门静脉栓塞(portal vein embolization,PVE)代偿性增大左肝体积后,行腹腔镜辅助乙状结肠切除术+开腹肝转移瘤切除术。术后m FOLFOXIRI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6个周期,后因化疗耐受不佳改卡培他滨联合贝伐珠单抗维持治疗,术后近1年发现肝脏转移复发,再次引入m FOLFOXIRI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无效,行肝脏转移瘤切除术,后因新发肝脏转移和盆腔淋巴结转移予以口服呋喹替尼治疗维持,近期肝脏新发转移灶,行根治性切除术,术后恢复佳。该病例考虑了患者意愿、个人身体状况并结合MDT团队的意见,通过转化治疗+PVE术后腹腔镜结合开腹同期切除乙状结肠癌伴肝巨大转移灶,有效控制疾病进展,患者获得较好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状结肠癌 肝转移瘤 肝门静脉栓塞 腹腔镜结合开腹手术 多学科诊疗团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