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南黎族中学生地中海贫血流行现状及罕见基因型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胡俊杰 陈鑫苹 +10 位作者 王洁 张继业 李晓娟 赵立强 徐卫华 余永娟 文海峰 文书 李凌云 陈雪银 符生苗 《广东医学》 CAS 2018年第10期1471-1477,共7页
目的研究海南黎族地区地中海贫血(地贫)流行现状及对黎族人群地贫罕见基因型分析。方法以黎族地区民族中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血细胞分析、血红蛋白电泳和常见地贫基因型检测,血细胞分析和血红蛋白电泳结果与常见地贫基因检测结果不相符... 目的研究海南黎族地区地中海贫血(地贫)流行现状及对黎族人群地贫罕见基因型分析。方法以黎族地区民族中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血细胞分析、血红蛋白电泳和常见地贫基因型检测,血细胞分析和血红蛋白电泳结果与常见地贫基因检测结果不相符的黎族样本进行珠蛋白基因测序。结果 3 934例黎族和2 611例汉族研究对象中,地贫基因携带率分别为57.24%、21.56%,其中α地贫基因携带率分别为52.19%和19.11%,均以-α3.7、-α4.2基因型为主;β地贫基因携带率分别为1.86%和1.95%,且均以CD41-42基因型为主;α合并β地贫基因携带率分别为3.20%和0.50%,黎族基因型种类多且以-α3.7/CD41-42、-α3.7/-α4.2/CD41-42、-α4.2/CD41-42型为主;203例黎族样本进行DNA测序后发现3例罕见基因型,发生率为0.076%。结论海南省是地贫的高发区,黎族人群的地贫发生率和基因异常检出率明显高于汉族人群,且黎族人群中存在地贫罕见基因型,具有重要的遗传资源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黎族 血细胞分析 血红蛋白电泳 基因检测 测序
下载PDF
对海南省210例散发性先天性单纯性心脏病患者NKX2-5、GATA4、ZIC3基因突变的筛选研究
2
作者 李青蔓 郭丰 +7 位作者 凌奕 李慧慧 刘芳芳 刘辉 温壮飞 孙薇薇 刘亦恒 张海英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19期1472-1478,共7页
目的:心脏发育异常可导致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是国内外最常见的先天性畸形,已知NKX2-5、GATA4和ZIC3基因突变可引起CHD。本实验探讨了海南省NKX2-5、GATA4、ZIC3基因突变和散发性先天性单纯性心脏病之间的关系... 目的:心脏发育异常可导致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是国内外最常见的先天性畸形,已知NKX2-5、GATA4和ZIC3基因突变可引起CHD。本实验探讨了海南省NKX2-5、GATA4、ZIC3基因突变和散发性先天性单纯性心脏病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10例散发性CHD患者,提取患者血液DNA,扩增目的基因片段,利用高分辨熔解曲线(high-resolution melting,HRM)技术和DNA测序技术,分析NKX2-5、GATA4和ZIC3基因的序列。结果:对210例CHD患者NKX2-5、GATA4、ZIC3基因测序,发现7个基因突变,包括1个NKX2-5杂合错义突变(c.178G>T),GATA4的3个杂合突变(c.677C>T,c.928A>G,c.1123G>A),ZIC3的3个杂合突变(c.19G>C,c.1255C>G,c.1348C>T)。其中NKX2-5(c.178G>T)、GATA4(c.1123G>A)、ZIC3(c.19G>C,c.1255C>G,c.1348C>T)为新突变位点。通过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这些基因突变为致病性突变。结论:在210例患者中发现了7个基因突变,首次报道海南省NKX2-5、GATA4和ZIC3的基因突变与CHD发病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基因突变 NKX2-5 GATA4 ZIC3
下载PDF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用于治疗妇产科感染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5
3
作者 匡海燕 胡春霞 +3 位作者 周小飞 张若 陈丽娟 陈春妃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3年第30期5916-5918,5944,共4页
目的:分析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妇产科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132例妇科门诊或者住院感染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6例患者。观察组患者采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对照组患者采... 目的:分析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妇产科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132例妇科门诊或者住院感染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6例患者。观察组患者采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治疗,治疗7-15天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6.96%,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细菌清除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基本相当,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各种妇产科感染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哌酮钠 舒巴坦钠 妇产科 感染 疗效
原文传递
宫颈环形电切术联合纳米银凝胶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5
4
作者 王小萍 李慧 +2 位作者 冯少涓 欧月兰 刘芳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8年第7期1443-1445,共3页
【目的】探讨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联合纳米银凝胶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5年3月至2017年2月在本院诊治的cIN患者96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LEEP切除术,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 【目的】探讨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联合纳米银凝胶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5年3月至2017年2月在本院诊治的cIN患者96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LEEP切除术,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纳米银凝胶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术后情况、并发症及治疗前后免疫球蛋白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83%(46/4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17%(38/48),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阴道流血量少于对照纽,阴道流血持续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4周、8周创面愈合率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免疫球蛋白A(IgA)、IgM及IgG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d0.05);观察组术后阴道分泌物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EEP刀联合纳米银凝胶治疗CIN患者,可促进创面快速愈合,增强疗效,提高机体免疫能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治疗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治疗 电外科手术 凝胶类
原文传递
超声心动图评估利托君防治早产时对孕妇心脏结构及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崔晓菁 吴嗣泽 +2 位作者 林诗彬 郑晓妹 陈蝶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15期1187-1190,1195,共5页
目的:研究超声心动图评估利托君防治早产时对妊娠者心脏结构及功能可能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因有早产征象来本院就诊住院且无利托君应用禁忌证中晚期妊娠者共112例,首先根据妊娠者用药时间及妊娠数目不同分组:A组(首次应用利托君48 h,... 目的:研究超声心动图评估利托君防治早产时对妊娠者心脏结构及功能可能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因有早产征象来本院就诊住院且无利托君应用禁忌证中晚期妊娠者共112例,首先根据妊娠者用药时间及妊娠数目不同分组:A组(首次应用利托君48 h,双胎妊娠)、B组(末次应用利托君,双胎妊娠)、C组(首次应用利托君48 h,单胎妊娠)、D组(末次应用利托君,单胎妊娠)4组;其次将单胎妊娠者按照用药时间及孕妇年龄不同分组:E组(首次应用利托君48 h,单胎适龄)、F组(末次应用利托君,单胎适龄)、G组(首次应用利托君48 h,单胎高龄)、H组(末次应用利托君,单胎高龄)4组。应用超声心动图对妊娠者进行检查,记录心脏各项参数(左房收缩末期前后径、左房收缩末期左右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右房舒张末期内径、右室舒张末期内径、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后壁厚度、左心室射血分数、舒张早期最大峰值流速、舒张晚期最大峰值流速、收缩期主动脉瓣最大峰值流速、三尖瓣反流速度、心包积液)进行比较。结果:A组与B组心脏各项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C组比较,LAD1、LVD、EF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D组比较,仅E峰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组与G组比较,仅PE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组与H组比较,LVD、E峰、TRVmax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利托君防治早产期间孕妇心脏结构及功能可能发生一定变化,超声心动图检查可以早期发现孕妇心脏结构、大小和功能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早产 利托君 超声心动图
下载PDF
腹腔镜术后联用诺雷德治疗卵巢巧克力囊肿的效果 被引量:4
6
作者 刘芳 李慧 冯少涓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9年第4期565-567,共3页
目的 :探讨腹腔镜术后联用诺雷德治疗卵巢巧克力囊肿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5月—2016年2月在澄迈县人民医院妇产科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122例卵巢巧克力囊肿患者,根据术后用药方案分为两组,各61例。对照组采取孕三烯酮治疗,观察组采取... 目的 :探讨腹腔镜术后联用诺雷德治疗卵巢巧克力囊肿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5月—2016年2月在澄迈县人民医院妇产科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122例卵巢巧克力囊肿患者,根据术后用药方案分为两组,各61例。对照组采取孕三烯酮治疗,观察组采取诺雷德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5. 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 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用药后两组的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但观察组雌二醇(E2)等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妊娠率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巧克力囊肿后联合诺雷德治疗,疗效佳,激素水平恢复良好,可提高妊娠率,降低复发率,具有较好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巧克力囊肿 腹腔镜手术 诺雷德
下载PDF
母体用药及母体细胞色素P450遗传多态性与新生儿罹患先天性心脏病的相关性分析
7
作者 吴小妹 李慧 +1 位作者 王丽 胡春霞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88-594,共7页
目的研究母亲怀孕早期用药及细胞色素P450(CYP450)遗传多态性与后代先天性心脏病(CHD)的关联性。方法选取127名CHD胎儿产妇为观察组,132名非CHD胎儿产妇为对照组。调查双方特征及用药史,检测CYP450多态性。用Logistic回归分析产妇药物... 目的研究母亲怀孕早期用药及细胞色素P450(CYP450)遗传多态性与后代先天性心脏病(CHD)的关联性。方法选取127名CHD胎儿产妇为观察组,132名非CHD胎儿产妇为对照组。调查双方特征及用药史,检测CYP450多态性。用Logistic回归分析产妇药物使用与CYP450基因变异与后代CHD风险关联。结果观察组产妇使用促排卵药、降压药、抗生素、抗抑郁药、预防流产药、中药等后代CHD风险高于对照组(P<0.05)。rs1065852基因型中A/T和T/T及rs16947基因型中C/G和G/G相较各自基因型均增加后代CHD风险。母体CYP450基因rs1065852风险基因型(A/T或T/T)及怀孕早期用药可增加后代CHDs风险(P<0.05);CYP450基因rs16947风险基因型(C/G或G/G)同样会增加后代CHDs风险(P<0.05)。结论母体怀孕早期使用药物可能与后代患CHD有关,CYP450的rs1065852和rs16947位点与子代先天性心脏病风险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母体用药 细胞色素P450遗传多态性
下载PDF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联合利妥昔单抗治疗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及相关因子的表达 被引量:7
8
作者 柯维强 陈祥慧 +2 位作者 陈小玲 孟杰 马燕琳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15-920,共6页
背景:目前国内已有较多采用利妥昔单抗联合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报道,但其作用机制还不是很明确。目的:对比分析利妥昔单抗联合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与利妥昔单抗治疗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效果与相关因子水... 背景:目前国内已有较多采用利妥昔单抗联合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报道,但其作用机制还不是很明确。目的:对比分析利妥昔单抗联合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与利妥昔单抗治疗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效果与相关因子水平的变化。方法:选择96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62例,女34例,年龄20-75岁。48例采用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方案(对照组),另48例采用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方案(试验组),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随访记录患者生存期,治疗前、化疗6个疗程后及移植后6个月,检测两组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及白细胞介素17水平。结果与结论:①试验组患者均采集到了足够的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回输CD34+细胞数为(3.6±0.6)×106/kg,回输后中性粒细胞植入时间为(11.1±1.2)d,血小板植入时间为(12.3±2.4)d;②试验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1%,56%,P<0.05);③从确诊开始至随访结束,试验组生存率为79%、无进展生存率为50%,对照组生存率为56%、无进展生存率为31%,两组间生存率与无病生存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④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⑤治疗前与化疗6个疗程后,两组间3种细胞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与治疗前比较,两组化疗6个疗程后的白细胞介素17水平升高(P<0.05),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水平降低(P<0.05);与化疗6个疗程后比较,试验组移植后6个月的白细胞介素17水平升高(P<0.05)、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水平降低(P<0.05),对照组3种细胞因子水平无显著变化(P<0.05);⑥结果表明,利妥昔单抗联合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可提高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生存期,其作用途径可能与调控白细胞介素17、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利妥昔单抗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 移植 白细胞介素17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下载PDF
月经期第二代头孢菌素与甲硝唑联用结合非月经期理疗治疗妇科盆腔炎性疾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1
9
作者 李友霞 张岩 +1 位作者 孙玉娟 李盈 《中国性科学》 2019年第11期89-92,共4页
目的探讨月经期第二代头孢菌素与甲硝唑联用并结合非月经期理疗治疗妇科盆腔炎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9月陵水黎族自治县人民医院88例妇科盆腔炎性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分为月经期组和月经期+非月经期... 目的探讨月经期第二代头孢菌素与甲硝唑联用并结合非月经期理疗治疗妇科盆腔炎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9月陵水黎族自治县人民医院88例妇科盆腔炎性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分为月经期组和月经期+非月经期组,每组44例。月经期组采取月经期第二代头孢菌素头孢呋辛酯分散片联合甲硝唑治疗,月经期+非月经期组则采取月经期第二代头孢菌素头孢呋辛酯分散片联合甲硝唑加上非月经期理疗治疗。比较月经期组、月经期+非月经期组效果;症状改善时间、实验室指标恢复正常值时间;治疗前后患者炎症敏感监测值;副反应。结果月经期+非月经期组效果、症状改善时间、实验室指标恢复正常值时间、炎症敏感监测值相比较月经期组更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副反应月经期+非月经期组与月经期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月经期第二代头孢菌素与甲硝唑联用并结合非月经期理疗治疗妇科盆腔炎性疾病的效果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经期第二代头孢菌素 甲硝唑 非月经期理疗治疗 盆腔炎性疾病 临床疗效
下载PDF
甲状腺功能减退与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符梅沙 吴小妹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0年第11期1354-1356,共3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减退与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妊娠24~28周产检的87例GDM孕妇为GDM组,同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选取同期正常60例孕妇为正...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减退与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妊娠24~28周产检的87例GDM孕妇为GDM组,同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选取同期正常60例孕妇为正常组。检测两组血糖指标、甲状腺激素水平,探讨GDM孕妇甲状腺功能与糖代谢指标的关系。结果GDM组空腹静脉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餐后2h血糖(2hPG)以及糖化血红蛋白(glycated hemoglobin A1c,HbAlc)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与正常组相比,GDM组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水平明显升高,血清游离甲状腺素4(free thyroxine,FT4)水平则降低(P<0.05);两组孕妇血清游离甲状腺素3(free triiodothyronine,FT3)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GDM组FBG、2hPG、HbAlc水平与血清TSH水平呈显著正相关,与FT4水平呈显著负相关(P<0.05);而血清FT3水平与血糖指标无显著相关性(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FBG、2hPG、HbAlc及TSH水平升高,FT4水平降低是导致GDM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妊娠期甲状腺功能与GDM患者血糖指标密切相关,甲状腺功能减退是导致GDM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 甲状腺功能 血糖 相关性
下载PDF
可吸收止血微球在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招莉 孙立莉 +3 位作者 黄燕 张婷 李慧 李波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23年第6期536-539,共4页
目的探究可吸收止血微球在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3月海南省妇女儿童医学中心收治的80例行剖宫产术的前置胎盘孕妇,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预防性止血措施,观... 目的探究可吸收止血微球在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3月海南省妇女儿童医学中心收治的80例行剖宫产术的前置胎盘孕妇,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预防性止血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可吸收止血微球治疗。比较2组患者术中和术后24 h出血量、出血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子宫切除率,比较2组患者术前、术后24 h凝血功能[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及应激指标[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皮质醇(Cor)、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结果观察组术中、术后24 h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出血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24 h观察组APTT、PT、TT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FIB水平较对照组高(P<0.05)。术后24 h观察组血清NE、E、Ang-Ⅱ、Cor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2组患者子宫切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吸收止血微球应用于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效果显著,可有效减少术中及术后出血量,缩短出血时间,改善凝血功能,减轻术后应激,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吸收止血微球 前置胎盘 剖宫产 凝血功能 应激反应
下载PDF
环孢素A调节自噬对人滋养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徐秋霞 马燕琳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20年第5期429-432,共4页
目的探讨环孢素A(CsA)调节自噬对人滋养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细胞分为对照组、氧化应激组、低剂量CsA(2μmol/L)组和高剂量CsA(4μmol/L)组。流式细胞仪检测HTR-8/SVneo滋养细胞凋亡,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检测丙二醛(MDA),... 目的探讨环孢素A(CsA)调节自噬对人滋养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细胞分为对照组、氧化应激组、低剂量CsA(2μmol/L)组和高剂量CsA(4μmol/L)组。流式细胞仪检测HTR-8/SVneo滋养细胞凋亡,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检测丙二醛(MDA),化学比色法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化学荧光法检测活性氧(ROS),Western blot检测蛋白表达。结果对照组、氧化应激组、低剂量CsA组和高剂量CsA组HTR-8/SVneo细胞凋亡率分别为4.24%±0.72%、38.15%±4.63%、27.24%±3.16%、18.45%±2.28%,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sA组细胞MDA和ROS显著低于氧化应激组(P<0.01),且高剂量CsA组低于低剂量CsA组(P<0.01);CsA组细胞SOD显著高于氧化应激组(P<0.01),且高剂量CsA组高于低剂量CsA组(P<0.01)。对照组、氧化应激组、低剂量CsA组和高剂量CsA组HTR-8/SVneo细胞自噬蛋白LC3Ⅱ表达的相对灰度值分别为0.23±0.05、0.11±0.02、0.38±0.07、0.75±0.13,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CsA可以增强滋养细胞自噬,对氧化应激损伤诱发的滋养细胞凋亡起到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孢素A 滋养细胞 氧化应激 凋亡 自噬
下载PDF
子痫前期患者胎盘微小RNA-30d表达与内质网应激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韦秋圆 黄素静 +1 位作者 王茹 马燕琳 《发育医学电子杂志》 2021年第4期287-291,共5页
目的探讨微小RNA-30d(micro-RNA-30d,miR-30d)异常表达与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S)的关系,以及其在子痫前期致病中的作用。方法2018年10月至2019年9月在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产科收治的子痫前期患者30例为研究对... 目的探讨微小RNA-30d(micro-RNA-30d,miR-30d)异常表达与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S)的关系,以及其在子痫前期致病中的作用。方法2018年10月至2019年9月在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产科收治的子痫前期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同时选择同期在本院正常分娩产妇30例作为对照组。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胎盘组织中miR-30d表达,免疫组化学染色检测胎盘组织中CHOP、激活转录因子6(activating transcription factor 6,ATF6)、葡萄糖调节蛋白78(glucose regulatory protein 78,GRP78)蛋白表达,并分析miR-30d与胎盘组织中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同源蛋白(CCAAT enhancer binding protein homologous protein,CHOP)、ATF6、GRP78等蛋白表达的相关性。采用t检验、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中miR-30d表达的2^(-△△Ct)值为0.308±0.07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0.115±0.0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子痫前期胎盘组织中CHOP、ATF6和GRP78 ERS标志蛋白表达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中miR-30d表达与CHOP(r=0.517,P<0.05)、ATF6(r=0.452,P<0.05)和GRP78(r=0.484,P<0.05)ERS标志蛋白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miR-30d高表达,升高的miR-30d激活了ERS,可能是导致子痫前期发生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痫前期 微小RNA-30d 内质网应激
下载PDF
腹腔镜骶前神经切断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疼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9
14
作者 周小丹 谢春丽 符洪梅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9年第8期865-867,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骶前神经切断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慢性疼痛的临床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8年6月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慢性盆腔疼痛患者80例,按照简单化随机分组法将... 目的探讨腹腔镜骶前神经切断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慢性疼痛的临床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8年6月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慢性盆腔疼痛患者80例,按照简单化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选择子宫内膜异位病灶切除治疗(n=40),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方法的基础上增加腹腔镜骶前神经切断术(n=40)。观察对比两组疼痛缓解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时间、术后进食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疼痛缓解率(87. 5%)明显优于对照组(62. 5%)(P <0. 05),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51. 17±19. 28 min vs. 48. 97±16. 44 min)、术中出血量(63. 67±12. 34 ml vs. 60. 95±13. 22 ml)、术后排气时间(1. 76±0. 35 d vs. 1. 72±0. 31 d)、术后下床时间(1. 31±0. 39 d vs. 1. 30±0. 34d)、术后进食时间(1. 31±0. 31 d vs. 1. 26±0. 32 d)以及住院时间(13. 44±3. 62 d vs. 13. 95±3. 41 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慢性疼痛治疗中,在子宫内膜异位病灶切除术基础上增加腹腔镜骶前神经切断术,能够有效缓解慢性疼痛,对患者伤害较小,术后康复较好,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慢性疼痛 腹腔镜骶前神经切断术
下载PDF
沉默或抑制TAK1表达能够通过NF-κB信号通路改善卵巢癌细胞的紫杉醇耐药性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青慧 李波 +3 位作者 胡传翠 聂明朝 郑小妹 金克龙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76-582,共7页
目的:探究利用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或转化生长因子β活化激酶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activated kinase 1,TAK1]抑制剂5Z-7-oxozeaenol进行靶向沉默或抑制TAK1表达对卵巢癌细胞紫杉醇(taxol)耐药... 目的:探究利用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或转化生长因子β活化激酶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activated kinase 1,TAK1]抑制剂5Z-7-oxozeaenol进行靶向沉默或抑制TAK1表达对卵巢癌细胞紫杉醇(taxol)耐药性的影响及相关作用机制。方法:应用RT-PCR与Western blot检测TAK1在正常卵巢上皮细胞与卵巢癌细胞系中的表达,并筛选TAK1 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较高与较低的卵巢细胞OVCAR3和SKOV3进行研究;使用siRNA转染技术下调OVCAR3和SKOV3细胞中的TAK1表达,RT-PCR进行验证转染效率;将OVCAR3或SKOV3细胞分为三组:si-NC+taxol组、si-TAK1+taxol组和si-NC+taxol+5Z-7-oxozeaenol组;CCK-8法检测紫杉醇对各组卵巢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_(50)值),Tunel荧光染色检测紫杉醇对各组细胞的介导凋亡发生率,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中NF-κB信号通路IκBα(p-IκBα/IκBα)与p65(p-p65/p65)的磷酸化水平和凋亡相关蛋白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使用SKOV3细胞建立卵巢癌裸鼠皮下移植瘤,并将小鼠分为四组:control组、si-NC+taxol组、si-TAK1+taxol组和si-NC+taxol+5Z-7-oxozeaenol组,监测肿瘤生长,免疫组化检测TAK1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并再次使用Tunel荧光染色与Western blot检测各组裸鼠肿瘤组织中的细胞凋亡率与NF-κB信号通路IκBα、p65的磷酸化水平和cleaved caspase-3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卵巢上皮细胞相比,TAK1 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在卵巢癌细胞系中的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且在OVCAR3细胞中的表达水平最高,而在SKOV3细胞中表达最低;利用siRNA转染成功下调了OVCAR3与SKOV3细胞中TAK1表达;与si-NC+taxol组相比,si-TAK1+taxol组与si-NC+taxol+5Z-7-oxozeaenol组紫杉醇的IC_(50)值明显降低(P<0.05),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P<0.05),细胞中IκBα与p65的磷酸化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而cleaved caspase-3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裸鼠体内实验结果表明,与control组相比,si-NC+taxol组、si-TAK1+taxol组与si-NC+taxol+5Z-7-oxozeaenol组的肿瘤重量和生长速度均明显降低(P<0.05),且肿瘤组织中TAK1的蛋白表达强度明显下降(P<0.05),NF-κB信号通路IκBα、p65的磷酸化水平亦显著降低(P<0.05),而细胞凋亡率与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加(P<0.05),其中与si-NC+taxol组相比,si-TAK1+taxol组与si-NC+taxol+5Z-7-oxozeaenol组中上述检测指标的变化趋势更为显著(P<0.05)。结论:本研究通过体内外实验表明TAK1是卵巢癌发生紫杉醇耐药性的重要分子,而通过沉默或抑制TAK1的表达可能通过抑制NF-κB信号通路的活化水平促进紫杉醇诱导的细胞凋亡,从而提高肿瘤对紫杉醇的化疗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转化生长因子β活化激酶1 紫杉醇 NF-ΚB信号通路
下载PDF
miR-107对卵巢癌细胞免疫逃逸的调控和紫杉醇耐药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青慧 李波 +2 位作者 胡传翠 聂明朝 郑小妹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734-743,共10页
目的:探讨微小RNA-107(miR-107)通过丝裂原活化蛋白3激酶7(MAP3K7)调控卵巢癌细胞免疫逃逸对紫杉醇(TAX)耐药性的影响,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293T细胞分为miR-NC组(转染miR-NC)和miR-107 mimics组(转染miR-107 mimics)。采用浓度梯度... 目的:探讨微小RNA-107(miR-107)通过丝裂原活化蛋白3激酶7(MAP3K7)调控卵巢癌细胞免疫逃逸对紫杉醇(TAX)耐药性的影响,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293T细胞分为miR-NC组(转染miR-NC)和miR-107 mimics组(转染miR-107 mimics)。采用浓度梯度递增法处理卵巢癌SKOV3细胞,获得TAX耐药细胞SKOV3/TAX。SKOV3/TAX细胞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TAX(给予4.0μmol·L^(-1)TAX)组、TAX+miR-107 mimics(给予4.0μmol·L^(-1)TAX且转染miR-107 mimics)组和TAX+miR-107 mimics+pcDNA-MAP3K7(给予4.0μmol·L^(-1)TAX且转染miR-107 mimics和pcDNA-MAP3K7)组;分别与人外周血淋巴细胞HPBL共培养,分为HPBL组、HPBL+SKOV3/TAX组、HPBL+SKOV3/TAX+TAX组、HPBL+SKOV3/TAX+TAX+miR-107 mimics组和HPBL+SKOV3/TAX+TAX+miR-107 mimics+pcDNA-MAP3K7组。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检测细胞中miR-107表达水平,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107和MAP3K7的靶向关系,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中MAP3K7和FAS蛋白表达水平,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结果:与人卵巢上皮细胞HOSEpic比较,卵巢癌细胞中miR-107表达水平降低(P<0.05)。MAP3K7的3´-UTR与miR-107存在靶向结合位点。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与miR-NC组比较,过表达miR-107组野生型MAP3K7的荧光素酶活性降低(P<0.01)。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过表达miR-107组细胞中MAP3K7蛋白表达水平低于miR-NC组(P<0.01)。RT-qPCR检测,与空白对照组比较,TAX组SKOV3/TAX细胞中miR-107 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1);与TAX组比较,TAX+miR-107 mimics组SKOV3/TAX细胞中miR-107 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TAX组SKOV3/TAX细胞中MAP3K7和FAS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1);与TAX组比较,TAX+miR-107 mimics组SKOV3/TAX细胞中MAP3K7和FAS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或P<0.01);与TAX+miR-107 mimics组比较,TAX+miR-107 mimics+pcDNA-MAP3K7组SKOV3/TAX细胞中MAP3K7和FAS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或P<0.01)。与HPBL+SKOV3/TAX组比较,HPBL+SKOV3/TAX+TAX组HPBL细胞中FAS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细胞凋亡率降低(P<0.05);与HPBL+SKOV3/TAX+TAX组比较,HPBL+SKOV3/TAX+TAX+miR-107 mimics组HPBL细胞中FAS蛋白表达水平和细胞凋亡率降低(P<0.05);与HPBL+SKOV3/TAX+TAX+miR-107 mimics组比较,HPBL+SKOV3/TAX+TAX+miR-107 mimics+pcDNA-MAP3K7组HPBL细胞中FAS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1),且细胞凋亡率降低(P<0.0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TAX组SKOV3/TAX细胞存活率降低(P<0.05);与TAX组比较,TAX+miR-107 mimics组SKOV3/TAX细胞存活率降低(P<0.05)。与TAX+miR-107 mimics组比较,TAX+miR-107mimics+pcDNA-MAP3K7组SKOV3/TAX细胞存活率明显升高(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TAX组SKOV3/TAX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5);与TAX组比较,TAX+miR-107组SKOV3/TAX细胞凋亡率升高(P<0.05);与TAX+miR-107 mimics组比较,TAX+miR-107 mimics+pcDNA-MAP3K7组细胞凋亡率降低(P<0.05)。结论:miR-107在SKOV3/TAX细胞中呈低表达,且miR-107通过抑制MAP3K7的表达,抑制SKOV3/TAX细胞免疫逃逸,缓解卵巢癌细胞TAX耐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微小RNA-107 免疫逃逸 紫杉醇 耐药
下载PDF
LYPD1通过Akt通路促进卵巢癌恶性行为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亚芳 郑小妹 +4 位作者 劳海红 赵晓红 张芳芳 查平 张春雨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22-527,共6页
目的探讨卵巢癌组织中LYPD1表达以及其对卵巢癌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和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用GEPIA和Oncomine数据库分析正常对照组织和卵巢癌组织中LYPD1 mRNA的表达水平,采用GEPIA网站在线分析LYPD1表达与卵巢癌患者预后的关系。采... 目的探讨卵巢癌组织中LYPD1表达以及其对卵巢癌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和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用GEPIA和Oncomine数据库分析正常对照组织和卵巢癌组织中LYPD1 mRNA的表达水平,采用GEPIA网站在线分析LYPD1表达与卵巢癌患者预后的关系。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 PCR)检测卵巢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LYPD1 mRNA表达。采用CCK-8方法检测LYPD1表达对卵巢癌A2780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LYPD1表达对A2780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检测LYPD1对ERK和Akt信号通路的影响。结果 Oncomine、TCGA数据库均显示卵巢癌组织中LYPD1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1)。q PCR结果显示,在癌旁正常组织、Ⅰ+Ⅱ期、Ⅲ+Ⅳ期卵巢癌组织中LYPD1 mRNA的表达水平分别为1. 07±0. 63、5. 24±1. 59、8. 14±1. 94,3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GEPIA网站在线分析结果显示,LYPD1表达与卵巢癌预后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R=0. 85,P=0. 2)。PCMVLYPD1组24、48、72、96 h的细胞增殖活性均高于对照组;而LYPD1 shRNA组24、48、72、96 h的细胞增殖活性均低于对照组。PCMV-LYPD1组G1期细胞比率高于对照组[(72. 08±3. 16)%vs.(58. 53±2. 8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沉默LYPD1表达提高Akt磷酸化水平(P<0. 05)。结论 LYPD1通过Akt信号途径调控卵巢癌恶性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LYPD1 细胞周期 增殖 AKT
下载PDF
HPV L1壳蛋白、p16蛋白联合细胞学检测对宫颈SIL的检出能力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青慧 郑小妹 +2 位作者 万珍玲 赵晓红 张亚芳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21年第10期1425-1430,共6页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L1壳蛋白、p16蛋白联合液基薄层细胞学(TCT)在宫颈鳞状上皮内瘤变(SIL)中的检测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海南省妇女儿童医学中心治疗的宫颈病变患者21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病理检查结果分为慢性...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L1壳蛋白、p16蛋白联合液基薄层细胞学(TCT)在宫颈鳞状上皮内瘤变(SIL)中的检测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海南省妇女儿童医学中心治疗的宫颈病变患者21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病理检查结果分为慢性宫颈炎45例,SIL 136例(LSIL患者72例,HSIL患者64例),宫颈鳞状细胞癌(SCC)患者29例,所有患者均行TCT检查,分别采用免疫细胞化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HPV L1壳蛋白和p16蛋白。结果不同宫颈病变患者HPV L1壳蛋白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694,P<0.01),进一步每两组间比较结果显示,HSIL患者HPV L1壳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慢性宫颈炎和LSIL患者(χ^(2)值分别为19.207、35.743,P<0.01),SCC患者HPV L1壳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慢性宫颈炎、LSIL患者和HSIL患者(χ^(2)值分别为34.380、50.625、9.426,P<0.01)。不同宫颈病变患者p16蛋白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7.317,P<0.01),进一步每两组间比较结果显示LSIL患者p16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慢性宫颈炎患者(χ^(2)=21.914,P<0.01),HSIL患者p16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慢性宫颈炎和LSIL患者(χ^(2)值分别为53.889、12.106,P<0.01),SCC患者p16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慢性宫颈炎、LSIL患者和HSIL患者(χ^(2)值分别为53.139、18.016、5.077,P<0.05),提示随着宫颈病变进展,p16蛋白阳性表达率逐渐升高。TCT联合HPV L1、p16诊断HSIL及以上病变的灵敏度和阳性预测值显著高于单独TCT检查(χ^(2)值分别为11.160、4.501,P<0.05),而特异度和阴性预测值显著低于单独TCT检查(χ^(2)值分别为6.710、5.293,P<0.05)。所有患者随访12个月后复诊,各组患者疾病进展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248,P<0.01),进一步每两组间比较结果显示HPV L1(-)p16(+)表达患者疾病进展发生率显著高于HPV L1(-)p16(-)、HPV L1(+)p16(-)、HPV L1(+)p16(+)表达患者(χ^(2)值分别为21.306、10.857、8.284,P<0.01)。结论HPV L1壳蛋白、p16蛋白联合TCT检查在SIL诊断中有较好的价值,同时HPV L1、p16表达与疾病进展有关,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 L1壳蛋白 P16蛋白 液基薄层细胞学 宫颈鳞状上皮内瘤变
下载PDF
HBD-2、pgrmc1、HIF 1α在胎膜早破患者体内变化意义研究
19
作者 周玲 符梅沙 喻灿阳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2年第2期350-353,共4页
目的观察胎膜早破患者的β2防御素(HBD-2)、孕酮受体膜组分1(pgrmc1)、缺氧诱导因子1α(HIF 1α)水平,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8月在海口市琼山区妇幼保健院接受治疗的胎膜早破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体检的... 目的观察胎膜早破患者的β2防御素(HBD-2)、孕酮受体膜组分1(pgrmc1)、缺氧诱导因子1α(HIF 1α)水平,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8月在海口市琼山区妇幼保健院接受治疗的胎膜早破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体检的健康孕妇50例为对照。比较两组HBD-2、pgrmc1、HIF 1α、炎症因子水平,并分析胎膜早破患者HBD-2、pgrmc1、HIF 1α与炎症因子水平的相关性。结果胎膜早破组患者的HBD-2、HIF 1α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grmc1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胎膜早破组患者的IL-6、CRP、TNF-α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胎膜早破患者HBD-2、HIF 1α水平与IL-6、CRP、TNF-α水平正相关,pgrmc1与IL-6、CRP、TNF-α水平负相关(P<0.05)。结论胎膜早破患者的HBD-2、HIF 1α水平较高,pgrmc1水平较低,且与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膜早破 HBD-2 HIF 相关分析
下载PDF
金鸡胶囊联合甲硝唑呋喃唑酮栓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刘芳 李慧 +1 位作者 冯少涓 吴冬琼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19年第2期460-463,共4页
目的探讨金鸡胶囊联合甲硝唑呋喃唑酮栓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12月在澄迈县人民医院治疗的慢性盆腔炎患者12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63例)和治疗组(63例)。对照组患者隔日睡前取甲硝唑呋喃唑酮栓1枚置于阴道... 目的探讨金鸡胶囊联合甲硝唑呋喃唑酮栓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12月在澄迈县人民医院治疗的慢性盆腔炎患者12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63例)和治疗组(63例)。对照组患者隔日睡前取甲硝唑呋喃唑酮栓1枚置于阴道后穹窿部,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口服金鸡胶囊,4粒/次,3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15 d。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视觉模拟评分(VAS)和症状积分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85.71%,显著低于治疗组的96.8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hs-CRP和MCP-1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血清hs-CRP和MCP-1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和症状积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患者VAS评分和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7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4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金鸡胶囊联合甲硝唑呋喃唑酮栓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鸡胶囊 甲硝唑呋喃唑酮栓 慢性盆腔炎 超敏C反应蛋白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视觉模拟评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