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南地区eNOS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相关性分析
1
作者 张绚 武慧韬 +9 位作者 张琦 林桂玲 尹溪语 许文露 王喆 贺梓蔓 刘颖 弥龙 庄燕苹 宫爱民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86-991,共6页
目的探讨海南地区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收集2020年1月-2022年12月在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及海南省人民医院的海南籍SLE患者(SLE组,n=214)及健康对照者(对照组... 目的探讨海南地区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收集2020年1月-2022年12月在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及海南省人民医院的海南籍SLE患者(SLE组,n=214)及健康对照者(对照组,n=214)的血液样本,通过SNaPshot测序技术检测两组eNOS基因rs3918188、rs1799983及rs1007311位点的碱基情况,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eNOS基因上述3个目的位点的基因型、等位基因及基因模型(显性模型、隐性模型、超显性模型)与SLE遗传易感性之间的相关性。采用HaploView4.2软件分析各位点的单倍体与SLE遗传易感性的关系。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rs3918188位点中,CC基因型及C等位基因是SLE遗传易感性的危险因素(CCvs.AA:OR=2.449,P<0.05;Cvs.A:OR=2.133,P<0.001)。在rs3918188位点的隐性模型中,与AA+AC基因型携带者比较,CC基因型携带者的SLE发生风险增高(OR=2.774,P<0.001);而在该位点的超显性模型中,与AA+CC基因型携带者比较,AC基因型携带者的SLE发生风险降低(OR=0.385,P<0.001)。此外,在基因型、等位基因型以及3种基因模型中,rs1799983和rs1007311的多态性均与SLE的易感性无明显相关(P>0.05)。单倍型分析显示,eNOS基因的rs1007311和rs1799983位点之间存在强连锁不平衡,但单倍型与SLE的遗传易感性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海南地区eNOS基因rs3918188位点的CC基因型和C等位基因可能是SLE的危险因素,而在超显性模型下该位点AC基因型携带者的SLE发生风险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 单核苷酸多态性
下载PDF
多系统结核误诊恶性肿瘤1例
2
作者 石鹏 战跃福 陈建强 《新发传染病电子杂志》 2025年第1期82-85,共4页
目前肺结核及肺外多发结核的发生率仍较高,但对于肺外结核的确诊率较低。骨关节结核多继发于肺结核,以腰椎结核的发生率最高,表现为脊柱后凸畸形、椎旁脓肿以及骨质破坏。颅内结核的发生多由结核分枝杆菌经血行播散入脑,分为脑膜及脑实... 目前肺结核及肺外多发结核的发生率仍较高,但对于肺外结核的确诊率较低。骨关节结核多继发于肺结核,以腰椎结核的发生率最高,表现为脊柱后凸畸形、椎旁脓肿以及骨质破坏。颅内结核的发生多由结核分枝杆菌经血行播散入脑,分为脑膜及脑实质结核。泌尿生殖系统结核中前列腺结核相对罕见,影像及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诊断困难。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1例67岁男性患者的罕见前列腺增生伴前列腺结核合并腰椎及颅内多发结核的诊断及治疗过程。患者因夜尿增多、排尿费力1年,加重2月就诊,既往无发热及肺结核病史。前期结合临床及影像学检查高度怀疑前列腺癌并远处转移,最后经病理活检确定为前列腺结核,现总结诊断及治疗过程,旨在提高对肺外结核的诊疗水平,减少漏诊、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结核 腰椎结核 颅内结核 抗结核治疗 前列腺癌
下载PDF
腹部脏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磁共振成像影像学表现及病理学特征
3
作者 施玉森 苏兰芳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700-702,706,共4页
目的:探讨腹部脏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磁共振成像(MRI)影像学表现及病理学特征。方法:选取腹部脏器DLBCL患者54例为研究对象,观察腹部脏器DLBCL患者MRI影像学表现。HE染色观察癌组织病理学特征,免疫组化染色检测癌组织中Ki-67和... 目的:探讨腹部脏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磁共振成像(MRI)影像学表现及病理学特征。方法:选取腹部脏器DLBCL患者54例为研究对象,观察腹部脏器DLBCL患者MRI影像学表现。HE染色观察癌组织病理学特征,免疫组化染色检测癌组织中Ki-67和多发性骨髓瘤癌基因1(MUM1)表达。结果:54例DLBCL患者腹部脏器DLBCL以胃肠道占据首位,占比61.11%,其余依次为脾(14.81%)、肝脏(7.41%)、肾上腺(7.41%)、肾脏(3.70%)、阴茎睾丸(3.70%)及胰腺(1.85%)。MRI影像学多表现为T1加权像(T1WI)呈稍低或明显低信号,T2加权像(T2WI)则为稍高信号,弥散加权成像(DWI)提示弥散受限明显,增强扫描表现多为弱强化或中度强化。HE染色结果显示,54例DLBCL患者穿刺组织内可见大量异型增生细胞,呈弥漫片状分布,细胞核大、深染。免疫组化结果显示,Ki-67阳性患者39例共54个病灶,阴性15例共19个病灶;MUM1阳性患者37例共50个病灶,阴性17例共23个病灶。腹部脏器DLBCL患者T2WI信号、ADC值与癌组织Ki-67、MUM1表达相关(均P<0.05)。结论:腹部脏器DLBCL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可辅助病理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腹部肿瘤 磁共振成像 病理学特征 Ki-67 多发性骨髓瘤癌基因1
下载PDF
^(18)F-PSMA-1007 PET/CT与mp-MRI对前列腺癌的检测效能及与病理分级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周云舒 陈晓华 +6 位作者 陈志强 张若弟 刘世莉 王卓 张少茹 李鹏 李艳梅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1-76,96,共7页
目的探讨18氟标记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1007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fluorine-18 prostate specific membrane antigen 1007-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18)F-PSMA-1007 PET/CT)与多参数磁共振成像(multi-par... 目的探讨18氟标记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1007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fluorine-18 prostate specific membrane antigen 1007-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18)F-PSMA-1007 PET/CT)与多参数磁共振成像(multi-paramete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p-MRI)单独及联合对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的检测效能,并比较最大标准化摄取值(maximum standardized uptake value,SUV_(max))、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SUV_(max)/ADC、T1、T2、质子密度(proton density,PD)值与PCa病理分级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20年4月至2022年9月疑似PCa并拟行穿刺活检或手术的患者病例,最终50例患者被纳入研究,其中42例确诊PCa。按照国际泌尿病理协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Urological Pathology,ISUP)分级共分为5组,包括中高级别组(分级≥4)25例和低级别组(分级1~3)17例,比较不同分组的SUV_(max)、ADC及SUV_(max)/ADC的差异。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SUV_(max)、ADC、SUV_(max)/ADC、T1、T2、PD值之间的相关性及分别与ISUP分级的相关性。以病理为金标准,分析^(18)F-PSMA-1007 PET/CT与mp-MRI单独及联合对前列腺良恶性的检测效能。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敏感度和特异度,评价SUV_(max)、ADC、SUV_(max)/ADC及联合参数诊断效能,通过DeLong检验比较AUC间的差异。结果PCa高级别组与低级别组的ADC值、SUV_(max)、SUV_(max)/AD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50例患者的ADC值与SUV_(max)呈负相关性(r=-0.516,P<0.05),42例确诊PCa患者的ADC值与ISUP分级呈负相关(r=-0.616,P<0.05),SUV_(max)、SUV_(max)/ADC与ISUP分级呈正相关(r=0.549、0.639,P均<0.05)。20例完成定量磁共振图像编译(magnetic resonance image compilation,MAGiC)序列患者T1、T2、PD值与ISUP分级无相关性(r=0.045、0.202、0.028,P均>0.05);T1、T2值与ADC值呈正相关(r=0.616,r=0.756,P均<0.05),PD值与ADC值呈负相关(r=-0.506,P<0.05)。SUV_(max)与T1、T2、PD值没有明显相关性(r=-0.132,r=-0.422,r=0.230,P均>0.05)。ROC曲线分析显示,SUV_(max)的AUC为0.9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以7.80为临界值,诊断PCa的敏感度为83.33%,特异度为100.00%;ADC值的AUC为0.9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以1.20×10^(-3)mm^(2)/s为临界值,诊断PCa的敏感度为95.24%,特异度为87.50%;SUV_(max)/ADC的AUC为0.9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以6.43×10^(3)为临界值,诊断PCa的敏感度为90.48%,特异度为100%;SUV_(max)和ADC联合的AUC为0.9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以0.85为临界值,诊断PCa的敏感度为90.48%,特异度为100.00%。结论联合^(18)F-PSMA-1007 PET/CT与mp-MRI可以提高对PCa的诊断效能;ADC值、SUV_(max)及SUV_(max)/ADC能够区分低危与中高危PC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前列腺特异度膜抗原 弥散加权成像 最大标准化摄取值 表观弥散系数 磁共振成像 肿瘤分级
下载PDF
基于多序列MRI影像组学联合VASARI特征预测胶质瘤IDH1突变状态
5
作者 陈晓华 张若弟 +4 位作者 周云舒 刘世莉 张少茹 王卓 陈志强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38-1145,共8页
目的:探讨基于多序列MRI影像组学特征结合伦勃朗视觉感受图像(VASARI)特征集的联合模型预测胶质瘤异柠檬酸脱氢酶1(IDH1)突变状态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两个中心的452例胶质瘤患者的临床病理和术前MRI资料,按照3:2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 目的:探讨基于多序列MRI影像组学特征结合伦勃朗视觉感受图像(VASARI)特征集的联合模型预测胶质瘤异柠檬酸脱氢酶1(IDH1)突变状态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两个中心的452例胶质瘤患者的临床病理和术前MRI资料,按照3:2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n=271)和验证集(n=181)。提取并分析22个VASARI特征,使用单-多因素逻辑回归(LR)分析筛选预测IDH1状态的独立预测因素,并构建VASARI模型。基于T 2WI、T 2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T 2-FLAIR)和增强后T 1WI(CE-T 1WI)提取并筛选最佳影像组学特征,计算影像组学评分(Rad-score),以极限梯度提升(XGBoost)为分类器构建影像组学模型。将筛选的VASARI特征与Rad-score纳入多因素LR分析,建立联合模型。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和Delong检验评估和比较模型性能,绘制决策曲线分析(DCA)和校准曲线以评估模型的临床实用性和校准度。结果:VASARI特征集中的F1、F4、F7和F11是预测IDH1突变状态的独立预测因素。筛选出了11个最优影像组学特征并得到Rad-score,构建影像组学模型。联合模型的AUC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均高于VASARI模型和影像组学模型(训练集分别为0.952、0.872、0.882,验证集分别为0.938、0.890、0.8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Delong检验,P<0.05);影像组学模型与VASARI模型的AU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CA显示在一定危险阈值范围内,联合模型的净收益最大,临床实用性最好;校准曲线显示3个模型的校准度良好,其中联合模型的校准度最好。结论:基于多序列MRI影像组学模型、VASARI模型可有效预测胶质瘤IDH1突变状态,两者联合应用有助于提高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异柠檬酸脱氢酶 突变状态 磁共振成像 影像组学 伦勃朗视觉感受图像
下载PDF
沿血管周围空间扩散张量成像分析在类淋巴系统障碍相关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6
作者 程诗桐 王晓成(综述) 陈建强(审校) 《疑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496-499,共4页
脑类淋巴系统是脑组织废物代谢清除的主要路径,与多种神经退行性系统疾病有关。目前评价脑类淋巴系统的技术有限且皆多为有创检查,沿血管周围空间扩散张量成像分析(DTI-ALPS)作为一种非侵入性成像技术,能够通过量化沿血管周围通道的水... 脑类淋巴系统是脑组织废物代谢清除的主要路径,与多种神经退行性系统疾病有关。目前评价脑类淋巴系统的技术有限且皆多为有创检查,沿血管周围空间扩散张量成像分析(DTI-ALPS)作为一种非侵入性成像技术,能够通过量化沿血管周围通道的水扩散率来评估人体类淋巴系统功能而越来越受到临床关注。文章对DTI-ALPS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进展及其作用机制进行综述,并进一步提出目前DTI-ALPS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研究中存在的局限,为与类淋巴系统障碍相关的神经疾病的深入研究提供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淋巴系统 神经系统疾病 沿血管周围间隙扩散张量图像分析 血管周围间隙
下载PDF
无需缝合外科嵌入式小鼠原位肝癌肿瘤模型的复制及应用价值
7
作者 应卓鹏 方贾栩 +2 位作者 杨小红 战跃福 陈建强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6期26-32,共7页
目的探讨无需缝合的外科嵌入式方法在复制小鼠原位肝癌(HCC)肿瘤模型中的应用,并评估该模型在肿瘤生物学研究中的价值。方法通过体外培养Hepa1-6细胞至适宜浓度,并采用小动物一体式麻醉系统对C57 BL/6J小鼠实施麻醉。该研究采用细胞法... 目的探讨无需缝合的外科嵌入式方法在复制小鼠原位肝癌(HCC)肿瘤模型中的应用,并评估该模型在肿瘤生物学研究中的价值。方法通过体外培养Hepa1-6细胞至适宜浓度,并采用小动物一体式麻醉系统对C57 BL/6J小鼠实施麻醉。该研究采用细胞法、挂线法和嵌入法复制原位肝癌移植瘤模型,并对手术时长、小鼠复苏时间及存活率进行比较。此外,通过MRI技术动态监测肿瘤的形成过程,并对比3种方法的肿瘤成瘤率、单瘤率及腹壁肿瘤种植率。通过病理学检测评估肿瘤组织的结构和病理特征。结果细胞法组手术时间较挂线法组短(P<0.05),嵌入法组手术时间较挂线法组短(P<0.05),细胞法组与嵌入法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法组复苏时间较挂线法组短(P<0.05),嵌入法组复苏时间较挂线法组短(P<0.05),细胞法与嵌入法复苏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结果显示,挂线法组肿瘤呈块状生长,可见分隔及类圆形伪影,局部观察受限。细胞法组肿瘤呈片状不规则生长,可见多发肿瘤。嵌入法组肿瘤呈团块状均匀生长,边缘较清。细胞法组模型复制后第7天平均肿瘤体积较挂线法组大(P<0.05),嵌入法组模型复制后第7天平均肿瘤体积较挂线法组小(P<0.05),细胞法组与嵌入法组模型复制后第7天平均肿瘤体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模型复制后第21天平均肿瘤体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平均肿瘤重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单瘤率、腹壁肿瘤种植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嵌入法组单瘤率较细胞法组高(P<0.05)。各组成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结果示,各组肿瘤细胞呈巢状分布,排列紧密,核深染呈分裂象,肿瘤浸润肝组织,符合肝癌病理学特点。结论采用嵌入法复制的原位移植瘤小鼠模型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可重复性高,为肝癌的相关基础实验研究及在体动态监测提供了一种重要的实验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原位移植瘤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眼眶肿瘤及瘤样病变的MRI影像学表现 被引量:14
8
作者 弥龙 李小华 +2 位作者 刘旭东 陈红 施玉森 《海南医学》 CAS 2018年第3期376-380,共5页
目的总结眼眶肿瘤及类肿瘤病变的MRI特点,探讨其诊断思路。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2013年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且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5例眼眶肿瘤的MRI表现,归纳总结每种病变的好发部位、形态、边界、信号特点及强化方式,并结合文献找... 目的总结眼眶肿瘤及类肿瘤病变的MRI特点,探讨其诊断思路。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2013年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且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5例眼眶肿瘤的MRI表现,归纳总结每种病变的好发部位、形态、边界、信号特点及强化方式,并结合文献找出疾病的具有诊断价值的影像学共同特征。结果本组35例眼眶肿瘤中,泪腺区肿瘤6例,包括多形性腺瘤4例及腺样囊性癌2例,呈等T1稍长T2信号,增强后中度-明显强化。视神经鞘膜脑膜瘤3例,呈等T1等T2信号,增强中度-明显强化。血管类病变10例,包括海绵状血管瘤9例及静脉畸形1例,海绵状血管瘤呈长T1长T2信号,增强明显强化。神经鞘瘤4例,3例合并囊变,呈长T1长T2信号,增强后实性成分明显强化。淋巴瘤5例,呈等T1等T2信号,增强后轻-中度强化。皮样囊肿1例,短或等T1、长T2信号,增强无强化。骨膜下脓肿1例,增强环形强化。神经纤维瘤、纤维肉瘤各1例,信号呈等或稍长T1、等或长T2信号,增强明显强化。炎性假瘤3例,呈等T1等T2信号,增强后中度-明显强化。结论 MRI可清晰显示肿瘤的大小、形态、内部结构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对眼眶肿瘤及瘤样病变的定位、定量及定性诊断有较大的价值,可提供较好的诊断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眶 眼眶肿瘤 类肿瘤病变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CT血管造影与经颈动脉多普勒超声对老年颈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7
9
作者 王小龙 洪超 李治群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325-2328,共4页
目的探讨CT血管造影与经颈动脉多普勒超声对老年颈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接受检查的老年颈动脉狭窄患者127例的数据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CT血管造影和经颈动脉多普勒超声的检查图像质量、颈动脉狭窄程度。以数字减影血管造... 目的探讨CT血管造影与经颈动脉多普勒超声对老年颈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接受检查的老年颈动脉狭窄患者127例的数据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CT血管造影和经颈动脉多普勒超声的检查图像质量、颈动脉狭窄程度。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的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对比CT血管造影和经颈动脉多普勒超声的斑块显示情况、对颈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结果全部患者CT血管造影和经颈动脉多普勒超声的检查图像质量及颈动脉狭窄程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方法,共检出钙化斑块78例,脂质斑块98例,混合斑块84例,CT血管造影和经颈动脉多普勒超声的各类斑块显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血管造影和经颈动脉多普勒超声的诊断特异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血管造影的诊断约登指数和Kappa值均高于经颈动脉多普勒超声。两种诊断方法的诊断灵敏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颈动脉狭窄患者影像学检查过程中,CT血管造影的诊断效果略优于经颈动脉多普勒超声,但在使用中具有一定局限性,建议综合两种方法联合应用,结合考虑结果完成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造影 经颈动脉多普勒超声 颈动脉狭窄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早期诊断 斑块
下载PDF
3D-CCTA对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评估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弥龙 李小华 +4 位作者 王军 姚远 刘旭东 涂蓉 施玉森 《海南医学》 CAS 2017年第4期603-606,共4页
目的探讨三维影像冠状动脉CT成像(3D-CCTA)对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评估的可行性。方法选择我院2013-2015年怀疑或诊断为冠心病的50例患者,年龄35~82岁,体质量指数(BMI)<30㎏/cm2,心率均<80次/min,行3D-CCTA检查,得到VR、MIP、MPR图像... 目的探讨三维影像冠状动脉CT成像(3D-CCTA)对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评估的可行性。方法选择我院2013-2015年怀疑或诊断为冠心病的50例患者,年龄35~82岁,体质量指数(BMI)<30㎏/cm2,心率均<80次/min,行3D-CCTA检查,得到VR、MIP、MPR图像。参照美国心脏协会(AHA)的冠状动脉15段分法,对冠状动脉各节段的狭窄情况进行统计,计算3D-CCTA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并比较3D-CCTA与X线冠状动脉造影(CAG)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一致性。结果 50例患者3D-CCTA检查共有640个可评价节段,其中,150段存在不同程度狭窄,CAG共评价冠状动脉656段,其中,143段有不同程度狭窄,3D-CCTA和CAG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相符合者共127段,两者均诊断为正常者共478段。3D-CCTA诊断冠脉狭窄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各为92.3%、96.3%、88.3%和97.6%,正确率为94.5%。结论 3D-CCTA评估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有较大的优势,与CAG一致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冠状动脉 三维影像冠状动脉CT成像 冠状动脉造影
下载PDF
MRI多参数联合评分对腮腺肿瘤的定性诊断价值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治群 孙笑芬 +5 位作者 徐钐 万江花 施玉森 李蕊蕊 刘旭东 张业雨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114-1120,共7页
目的:探讨MRI多参数联合评分对腮腺肿瘤的定性诊断价值。方法:搜集2016年1月至2022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经手术病理确诊的腮腺肿瘤患者,所有患者术前均接受过多模态MRI检查,包括MRI平扫、扩散加权成像(DWI)和动态增强扫描(DCE),采用ROC曲... 目的:探讨MRI多参数联合评分对腮腺肿瘤的定性诊断价值。方法:搜集2016年1月至2022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经手术病理确诊的腮腺肿瘤患者,所有患者术前均接受过多模态MRI检查,包括MRI平扫、扩散加权成像(DWI)和动态增强扫描(DCE),采用ROC曲线分析MRI多参数联合评分(MPCS)鉴别腮腺良、恶性肿瘤的效能。结果:共纳入腮腺肿瘤患者116例,其中良性肿瘤75例(64.7%),恶性肿瘤41例(35.3%)。MRI平扫图像中良、恶性肿瘤的边界和形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病灶位置和信号均匀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肿瘤的平均ADC值为(1.15±0.22)×10^(-3)mm^(2)/s,恶性肿瘤的平均ADC值为(0.95±0.17)×10^(-3)mm^(2)/s,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肿瘤的TIC曲线以A型最多(43/75,57.3%),恶性肿瘤则以C型曲线最多(29/41,70.7%)。良性肿瘤的MR多参数联合评分平均分值为(2.23±1.23)分,恶性肿瘤为(5.00±1.05)分,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MPCS鉴别诊断腮腺良、恶性肿瘤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4,明显高于ADC值(0.75)和TIC曲线分型(0.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PCS为3分时鉴别良恶性肿瘤的效能最高,AUC为0.88,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7.8%和88.0%,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0.0%和93.0%,准确率为87.9%,约登指数为0.76。结论:MRI多参数联合评分可有效鉴别腮腺良、恶性肿瘤,是腮腺肿瘤术前定性评估的重要检查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肿瘤 磁共振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动态增强 诊断 鉴别
下载PDF
不同T、M分期前列腺癌小视野体素内不相干运动弥散加权成像参数特征 被引量:5
12
作者 陈志强 宋娜 +4 位作者 张少茹 张丹 王卓 蔡磊 马爱玲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853-1856,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T、M分期前列腺癌小视野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VIM)弥散加权成像(DWI)参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接受前列腺MR常规序列成像和小视野IVIM-DWI的不同临床T、M分期及Gleason评分前列腺癌患者,观察其间标准表观弥散系数(ADC_(st... 目的观察不同T、M分期前列腺癌小视野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VIM)弥散加权成像(DWI)参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接受前列腺MR常规序列成像和小视野IVIM-DWI的不同临床T、M分期及Gleason评分前列腺癌患者,观察其间标准表观弥散系数(ADC_(standard))、扩散系数(D)、伪扩散系数(D)及快速扩散分数(f)差异,分析临床T、M分期及Gleason评分与上述参数的相关性。结果不同T分期前列腺癌ADC_(standard)、D及f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中,ADC_(standard)和f在T2与T3期、T2与T4期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D在T2与T4期、T3与T4期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不同M分期及不同Gleason评分前列腺癌ADC_(standard)和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前列腺癌T分期与ADC_(standard)、D及f呈负相关(r=-0.69、-0.75、-0.53,P均<0.05),M分期和Gleason评分均与ADC_(standard)(r=-0.34、-0.50,P均<0.05)及D(r=-0.43、-0.53,P均<0.05)呈负相关。结论不同T分期前列腺癌ADC_(standard)、D及f存在差异,且T分期与三者均呈负相关;不同M分期前列腺癌ADC_(standard)和D存在差异,且M分期与二者均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肿瘤分期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 弥散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颈动脉CTA和超声在动脉斑块和狭窄患者中的诊断效果及影像学特点 被引量:10
13
作者 李韩建 陈春美 +1 位作者 徐钐 王小龙 《河北医学》 CAS 2020年第7期1084-1087,共4页
目的:探究颈动脉CTA和超声在动脉斑块和狭窄患者中的诊断效果及影像学特点.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我院就诊的颈动脉斑块和狭窄患者8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颈动脉超声及CTA检查,分别比较两种方法判断斑块性质和狭窄情况的准确度,并... 目的:探究颈动脉CTA和超声在动脉斑块和狭窄患者中的诊断效果及影像学特点.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我院就诊的颈动脉斑块和狭窄患者8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颈动脉超声及CTA检查,分别比较两种方法判断斑块性质和狭窄情况的准确度,并分析其影像学特点.结果:80例患者共160条颈动脉,两种方法斑块诊断阳性率均为68.75%,一致性为100%,两种方法对于软斑块及混合斑块性质分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钙化斑块判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动脉超声及CTA对于易损斑块的诊断阳性率分别为50.00%、36.36%,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方法对于颈动脉狭窄程度分类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动脉彩超及CTA在颈动脉斑块的性质及狭窄程度方面互有优势,合理应用两种检测方法可以提高诊断符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CTA 颈动脉超声 动脉斑块 动脉狭窄
下载PDF
3.0 T MAGIC弛豫时间定量技术在新生儿急性胆红素脑病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艳 张小羽 +6 位作者 刘岭岭 李鹏 刘世莉 陈志强 张社宁 邱银萍 杨萍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65-70,97,共7页
目的探讨MAGIC弛豫时间定量技术评估新生儿急性胆红素脑病(acute bilirubin encephalopathy,ABE)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前瞻性纳入2020年10月至2022年6月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PICU因黄疸入院确诊的ABE患儿32例(ABE组),高胆红素血症患儿71例... 目的探讨MAGIC弛豫时间定量技术评估新生儿急性胆红素脑病(acute bilirubin encephalopathy,ABE)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前瞻性纳入2020年10月至2022年6月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PICU因黄疸入院确诊的ABE患儿32例(ABE组),高胆红素血症患儿71例(高胆组),同期44例正常足月儿(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所有被纳入研究对象均于出生后10 d内在我院完成头颅磁共振MAGIC检查,并测量双侧苍白球、壳核、丘脑腹外侧核、内囊后肢、内囊前肢、大脑脚6个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的弛豫值(TI、T2)及质子密度(proton density,PD)值;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各组间T1、T2、PD值;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各定量参数诊断ABE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最佳临界值、敏感度、特异度、约登指数;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ROI的T1、T2、PD值与血清胆红素(total serum bilirubin,TSB)的相关性。结果苍白球T1、T2值在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ABE组最低,高胆组次之,对照组最高。内囊后肢T1、T2值及大脑脚T1值在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E组最高,高胆组次之,对照组最低。T1值中苍白球AUC(0.977)最高且敏感度(95.3%)、特异度(92.0%)也最高,内囊后肢、大脑脚次之;而T2值中苍白球AUC(0.880)、内囊后肢AUC(0.857)相近,苍白球特异度略高(82.1%),内囊后肢敏感度略高(79.1%)。苍白球T1值与TSB呈负相关(r=-0.541,P<0.05),内囊后肢、大脑脚T1值与TSB呈正相关(r=0.503、0.384,P均<0.05)。结论MAGIC弛豫时间定量技术在诊断新生儿ABE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测量苍白球、内囊后肢T1、T2值及大脑脚T1值能够为临床早期诊断新生儿ABE提供客观、定量影像学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高胆红素血症 胆红素脑病 集成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成像 苍白球
下载PDF
miR-369-3p通过靶向调控DYRK1A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放疗敏感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万江花 尤晓光 +3 位作者 苏兰芳 刘旭东 林娟 邓丹琼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3期5822-5827,共6页
目的研究微小RNA(miRNA)-369-3p靶向双特异性酪氨酸磷酸化调节激酶(DYRK)1A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放疗敏感性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乳腺癌MDA-MB-231细胞,其中miR-369-3p mimic组、miR-369-3p mimic NC组、miR-369-3p inhi... 目的研究微小RNA(miRNA)-369-3p靶向双特异性酪氨酸磷酸化调节激酶(DYRK)1A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放疗敏感性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乳腺癌MDA-MB-231细胞,其中miR-369-3p mimic组、miR-369-3p mimic NC组、miR-369-3p inhibitor组、miR-369-3p inhibitor NC组分别添加对应转染混合液,对照组只添加培养基对照处理,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各组细胞中miR-369-3p水平;0、2、4、6、8 Gy X线照射后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0 Gy(没有X线照射)和6 Gy照射组进行下一步实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印迹检测细胞中DYRK1A、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caspase)3、caspase9蛋白表达情况,Targetscan预测DYRK1A基因与miR-369-3p结合位点。结果分别与对照组、miR-369-3p mimic NC组、miR-369-3p inhibitor NC组相比,miR-369-3p mimic组细胞中miR-369-3p水平显著升高(P<0.05),miR-369-3p inhibitor组miR-369-3p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miR-369-3p mimic组相比,miR-369-3p inhibitor组细胞中miR-369-3p水平显著降低(P<0.05)。分别与对照组、miR-369-3p mimic NC组、miR-369-3p inhibitor NC组相比,0、2、4、6、8 Gy X线照射下miR-369-3p mimic组存活率显著降低,miR-369-3p inhibitor组存活率显著升高(P<0.05)。随着X线剂量升高,对照组、miR-369-3p mimic NC组、miR-369-3p inhibitor NC组、miR-369-3p mimic组、miR-369-3p inhibitor组细胞存活率显著降低(P<0.05)。在0、6 Gy照射下,分别与对照组、miR-369-3p mimic NC组、miR-369-3p inhibitor NC组相比,miR-369-3p mimic组凋亡率、caspase3、caspase9蛋白水平显著升高,DYRK1A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5);miR-369-3p inhibitor组凋亡率、caspase3、caspase9蛋白水平显著降低,DYRK1A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0 Gy相比,6 Gy照射下对照组、miR-369-3p mimic NC组、miR-369-3p inhibitor NC组、miR-369-3p inhibitor组凋亡率、caspase3、caspase9蛋白水平显著升高,DYRK1A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5);miR-369-3p mimic组凋亡率、caspase9蛋白水平显著升高,DYRK1A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5)。DYRK1A基因与miR-369-3p存在结合位点。结论miR-369-3p可通过靶向调控DYRK1A调节乳腺癌MDA-MB-231细胞放疗敏感性,过表达miR-369-3p可增强MDA-MB-231细胞对X线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369-3p 双特异性酪氨酸磷酸化调节激酶1A 乳腺癌 放疗敏感性
下载PDF
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动力位下CT3D椎管容积变化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施玉森 李茂弘 涂蓉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3年第5期136-138,共3页
目的 运用三维CT(CT3D)技术分析腰椎管狭窄症(LSS)患者动力位下椎管容积变化情况。方法 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12月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30例LSS患者为研究对象,在仰卧位及动力位下均接受CT容积扫描和3D重建。分析比较不同体位... 目的 运用三维CT(CT3D)技术分析腰椎管狭窄症(LSS)患者动力位下椎管容积变化情况。方法 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12月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30例LSS患者为研究对象,在仰卧位及动力位下均接受CT容积扫描和3D重建。分析比较不同体位下及各节段椎管硬膜囊总体容积、段腰椎间盘中位硬膜囊横截面积、腰椎体中位硬膜囊横截面积、最狭窄节段硬膜囊径线、最狭窄节段距离等。结果 过屈位下总体容积最高,过伸位下总体容积最低,不同体位下腰椎管硬膜囊总体容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4.267,P<0.05)。仰卧位和过屈位下L1/2、L2/3、L3/4、L4/5腰椎管硬膜囊总体容积高于过伸位,过屈位高于仰卧位(P<0.05);同时不同体位下腰椎管硬膜囊总体容积随腰椎节段升高而降低(P<0.05)。过屈位下各节段腰椎间盘中位硬膜囊横截面积高于过伸位(P<0.05)。不同体位下腰椎体中位硬膜囊横截面积随腰椎体中位升高而降低(P<0.05)。仰卧位与过屈位、过伸位下腰椎管硬膜囊最狭窄节段横径、矢状径及腰椎管最狭窄节段骨性椎管前缘至硬膜囊前缘距离、硬膜囊后缘至骨性椎管后缘距离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 椎管造影下CT3D可全面精确且立体的测量LSS患者动力位下椎管容积,容积大小依次为过屈位、仰卧位、过伸位,CT3D容积测量优于面积和经线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管狭窄症 三维CT 动力位 椎管容积
下载PDF
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PKP术后邻近椎体骨折和骨水泥松动的因素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旭东 万江花 +2 位作者 张业雨 林娟 钟贞浩 《颈腰痛杂志》 2023年第4期582-585,共4页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患者PKP术后邻近椎体骨折(adjacent vertebral fractures,AVF)和骨水泥松动(cement loosening,CL)的影像学因素。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0年12月...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患者PKP术后邻近椎体骨折(adjacent vertebral fractures,AVF)和骨水泥松动(cement loosening,CL)的影像学因素。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0年12月在本院接受PKP治疗的OVCF患者193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和影像学资料[冠状位Cobb角、矢状垂直轴(sagittal vertical axis,SVA)、骨盆入射角(pelvic incidence,PI)、骨盆倾斜角(pelvic tilt,PT)、骶骨倾斜角(sacral slope,SS)、伤椎楔形角、局部后凸角、楔形角矫正度、局部后凸角矫正度],观察影响AVF和CL的独立风险因素。结果PKP术后AVF发生41例(21.24%)。AVF组患者伴退行性脊柱侧凸的占比、SVA、PT、局部后凸角、局部后凸角矫正度、楔形角矫正度均高于非AVF患者,SS低于非AVF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VF组患者年龄、骨水泥用量高于非AVF患者,骨密度低于非AVF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KP术后CL发生率为9.84%。CL组患者退行性脊柱侧凸的占比、SVA、PT、局部后凸角、楔形角、局部后凸角矫正度、楔形角矫正度、棘突骨折的占比均高于非CL组患者,SS低于非CL组患者(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75岁、退行性脊柱侧凸、局部后凸角是PKP术后AVF的风险因素(P<0.05);年龄、棘突骨折是PKP术后CL的风险因素(P<0.05)。结论退行性脊柱侧凸、局部后凸角等影像学特征是PKP术后AVF的风险因素,棘突骨折是CL的风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压缩性椎体骨折 球囊后凸成形术 邻近椎体骨折 骨水泥松动
下载PDF
不同亚型肾癌CT定量分析、影像表现及其临床价值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大圩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24期2179-2182,共4页
目的:研究不同亚型肾癌的CT影像表现及CT定量分析的临床价值。方法:分析131例肾癌患者的影像资料,比较三种肾癌亚型患者的平扫及增强后CT值,并分析肾癌亚型与CT影像表现的关系。结果:透明细胞癌患者皮质期、实质期、排泄期CT值显著高于... 目的:研究不同亚型肾癌的CT影像表现及CT定量分析的临床价值。方法:分析131例肾癌患者的影像资料,比较三种肾癌亚型患者的平扫及增强后CT值,并分析肾癌亚型与CT影像表现的关系。结果:透明细胞癌患者皮质期、实质期、排泄期CT值显著高于其他两种患者(P<0.05),呈现"快进快出"的特点;透明细胞癌患者中强化均匀者显著低于乳头状肾细胞癌和嫌色细胞癌患者(P<0.05);透明细胞癌患者发生坏死或囊变的概率显著高于其他两种患者(P均<0.05),嫌色细胞癌者发生坏死或囊变的概率低于乳头状肾细胞癌(P<0.05);透明细胞癌患者发生钙化的概率显著高于嫌色细胞癌(P<0.05);透明细胞癌患者肿瘤边缘清晰的概率显著低于显著低于其他两种亚型(P均<0.05)。结论:肾癌不同亚型的增强CT值和CT影像表现存在一定的差异,临床上能通过CT影像表现及CT定量分析对肾癌亚型进行初步判断,有一定的临床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癌 计算机断层扫描 肾癌亚型 定量分析
下载PDF
儿童中枢性性早熟垂体MRI影像学特征及其与骨龄的相关性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文焕 林惠恩 +2 位作者 符孔 聂国彦 洪超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2年第1期101-105,共5页
目的探讨儿童中枢性性早熟(CPP)垂体MRI影像学特征及其与骨龄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11月~2021年11月于我院收治的CPP患儿96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儿童9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MRI影像学表现和骨龄X线表现,并对CPP患儿MRI... 目的探讨儿童中枢性性早熟(CPP)垂体MRI影像学特征及其与骨龄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11月~2021年11月于我院收治的CPP患儿96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儿童9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MRI影像学表现和骨龄X线表现,并对CPP患儿MRI影像学特征与骨龄X线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MRI参数中,研究组冠状高径和前后径均长于对照组(P<0.05),冠状宽径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矢状高径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垂体上缘呈“平坦形”所占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隆起形”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垂体上缘呈“凹陷形”所占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骨龄X线结果显示“骨龄正常”所占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骨龄提前”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骨龄延迟”所占比例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垂体的冠状高径、冠状宽径、矢状高径、前后径均与骨龄提前呈负相关(r=-0.216、-0.345、-0.539、-0.478,P<0.05),与骨龄延迟呈正相关(r=0.516、0.609、0.784、0.542,P<0.05);垂体参数与骨龄正常相比相关性较弱,其中冠状高径、矢状高径与其呈相关(r=0.490、0.241,P<0.05),与冠状宽径及前后径均无明显相关性(均P>0.05)。结论排除器质性原因,CPP患儿垂体形态及高度可见明显异常,多呈“隆起形”,与骨龄提前及延迟均呈正相关,垂体影像学特征与骨龄结合可对CPP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中枢性性早熟 垂体 MRI 影像学特征 骨龄 相关性
下载PDF
DWI联合T2 mapping对腮腺肿瘤的定性诊断价值
20
作者 李治群 徐钐 +5 位作者 孙笑芬 万江花 刘旭东 李蕊蕊 邹嘉琦 施玉森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23年第4期273-277,共5页
目的探讨扩散加权成像(DWI)联合横向弛豫时间成像(T_(2)mapping)对腮腺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集82例经手术确诊的腮腺肿瘤患者,所有患者术前均行MRI检查,包括平扫、DWI和T_(2)mapping序列。采用Logistic线性回归法回顾性分... 目的探讨扩散加权成像(DWI)联合横向弛豫时间成像(T_(2)mapping)对腮腺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集82例经手术确诊的腮腺肿瘤患者,所有患者术前均行MRI检查,包括平扫、DWI和T_(2)mapping序列。采用Logistic线性回归法回顾性分析ADC值和T_(2)值作为单一参数和联合参数区分腮腺良、恶性肿瘤的诊断效能。结果82例腮腺肿瘤中良性肿瘤54例(65.9%)、恶性肿瘤28例(34.1%)。良性肿瘤的平均ADC值为(1.16±0.30)×10^(-3)mm^(2)/s,平均T_(2)值为(95.6±30.6)ms,而恶性肿瘤的平均ADC值为(0.97±0.18)×10^(-3)mm^(2)/s,平均T_(2)值为(65.5±12.7)ms。良、恶性肿瘤的ADC值和T_(2)值之间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根据ROC曲线分析,ADC值和T_(2)值作为独立参数和联合参数区分腮腺肿瘤的AUC分别为0.73、0.79和0.89,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5.7%、66.7%、89.3%和61.1%、85.7%、92.6%。ADC值与T_(2)值的联合参数诊断效能高于ADC值的单一参数(P<0.05)。结论DWI联合T_(2)mapping可提高鉴别腮腺良、恶性肿瘤的效能,可作为钆剂增强禁忌患者的替代检查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肿瘤 磁共振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横向弛豫时间成像 定性诊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