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心力衰竭超声指数及血清学指标构建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短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的预测模型 被引量:2
1
作者 吴晶晶 赵妍妍 +3 位作者 王燕 陈蝶 胡杨 秦闻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24年第1期4-8,共5页
目的基于心力衰竭超声指数(HFEI)及血清学指标构建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ADHF)患者短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风险的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1年6月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ADHF患者190例,随访期间依据患者是否发... 目的基于心力衰竭超声指数(HFEI)及血清学指标构建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ADHF)患者短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风险的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1年6月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ADHF患者190例,随访期间依据患者是否发生MACE分为MACE组80例和非MACE组110例。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以及二尖瓣血流频谱E峰和A峰比值(E/A),并评估HFEI。采用COX回归分析影响ADHF患者短期MACE的危险因素。采用R软件构建预测ADHF患者短期MACE风险列线图模型。结果MACE组LVEDd、HFEI、尿酸、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尿素氮(BUN)水平明显高于非MAC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419、9.754、11.250、34.063、26.464,P<0.05),MACE组E/A、钠离子水平、LVEF明显低于非MAC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946、4.236、5.922,P<0.05)。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FEI、尿酸、NT-proBNP是ADHF患者短期MACE的影响因素(HR=1.423、1.005、1.001,P<0.05)。预测ADHF患者短期MACE风险列线图模型的校准曲线,且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χ2=7.381,P>0.05),一致性较好。ROC曲线下面积为0.879(95%CI=0.830~0.928),区分度较优。结论本研究构建的预测ADHF患者短期MACE风险列线图模型,具有较好的区分度和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超声指数 N末端脑钠肽前体 尿酸
下载PDF
妊娠早期超声胎儿颈项透明层厚度对胎儿畸形及胎儿健康状况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2
作者 林莉妃 王冰冰 +1 位作者 陈寸 黄利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2期73-77,共5页
目的 探讨妊娠早期超声胎儿颈项透明层厚度(NT)对胎儿畸形及胎儿健康状况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0月三亚市妇幼保健院经超声诊断的胎儿NT增厚的孕妇210例,比较有无器官结构畸形、有无染色体核型异常的胎儿的NT厚度的差... 目的 探讨妊娠早期超声胎儿颈项透明层厚度(NT)对胎儿畸形及胎儿健康状况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0月三亚市妇幼保健院经超声诊断的胎儿NT增厚的孕妇210例,比较有无器官结构畸形、有无染色体核型异常的胎儿的NT厚度的差异,比较正常分娩存活与不良妊娠结局胎儿NT厚度的差异。结果210例孕妇中,最终诊断胎儿器官结构畸形87例(41.43%),其中多处畸形者50例;胎儿染色体核型异常68例(32.38%)。有胎儿器官结构畸形组NT厚度高于无胎儿器官结构畸形组(P <0.05)。有染色体核型异常组NT厚度高于无染色体核型异常组(P <0.05)。胎儿NT厚度诊断器官结构畸形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显示,曲线下面积为0.879(95%CI:0.832,0.927),截断值为4.21 mm,敏感性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8.50%(95%CI:0.810,0.930)和75.60%(95%CI:0.700,0.805);胎儿NT厚度诊断染色体核型异常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40(95%CI:0.785,0.896),截断值为4.30 mm,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8.20%(95%CI:0.803,0.940)和66.90%(95%CI:0.603,0.760)。正常分娩存活胎儿NT厚度低于不良妊娠结局胎儿(P <0.05)。胎儿NT厚度诊断不良妊娠结局的ROC曲线结果显示,曲线下面积为0.833(95%CI:0.780,0.887),截断值为4.52 mm,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6.30%(95%CI:0.610,0.723)和84.30%(95%CI:0.760,0.910)。结论 妊娠早期超声胎儿NT在诊断胎儿器官结构畸形、染色体核型异常以及不良妊娠结局方面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诊断 胎儿颈项透明层厚度 妊娠早期 胎儿畸形 染色体核型异常 妊娠结局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评估利托君防治早产时对孕妇心脏结构及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崔晓菁 吴嗣泽 +2 位作者 林诗彬 郑晓妹 陈蝶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15期1187-1190,1195,共5页
目的:研究超声心动图评估利托君防治早产时对妊娠者心脏结构及功能可能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因有早产征象来本院就诊住院且无利托君应用禁忌证中晚期妊娠者共112例,首先根据妊娠者用药时间及妊娠数目不同分组:A组(首次应用利托君48 h,... 目的:研究超声心动图评估利托君防治早产时对妊娠者心脏结构及功能可能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因有早产征象来本院就诊住院且无利托君应用禁忌证中晚期妊娠者共112例,首先根据妊娠者用药时间及妊娠数目不同分组:A组(首次应用利托君48 h,双胎妊娠)、B组(末次应用利托君,双胎妊娠)、C组(首次应用利托君48 h,单胎妊娠)、D组(末次应用利托君,单胎妊娠)4组;其次将单胎妊娠者按照用药时间及孕妇年龄不同分组:E组(首次应用利托君48 h,单胎适龄)、F组(末次应用利托君,单胎适龄)、G组(首次应用利托君48 h,单胎高龄)、H组(末次应用利托君,单胎高龄)4组。应用超声心动图对妊娠者进行检查,记录心脏各项参数(左房收缩末期前后径、左房收缩末期左右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右房舒张末期内径、右室舒张末期内径、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后壁厚度、左心室射血分数、舒张早期最大峰值流速、舒张晚期最大峰值流速、收缩期主动脉瓣最大峰值流速、三尖瓣反流速度、心包积液)进行比较。结果:A组与B组心脏各项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C组比较,LAD1、LVD、EF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D组比较,仅E峰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组与G组比较,仅PE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组与H组比较,LVD、E峰、TRVmax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利托君防治早产期间孕妇心脏结构及功能可能发生一定变化,超声心动图检查可以早期发现孕妇心脏结构、大小和功能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早产 利托君 超声心动图
下载PDF
妊娠期附件区包块所致急腹症的超声成像评估 被引量:8
4
作者 崔晓菁 李云波 +3 位作者 刘光清 关莹 吴晓妹 童玉燕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9年第5期56-58,103,I0001,共5页
目的探讨妊娠期附件区包块所致急腹症的超声声像图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以术中所见和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对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02年11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26例妊娠期附件区包块所致急腹症患者的超声声像表现、手术治疗及妊娠结局... 目的探讨妊娠期附件区包块所致急腹症的超声声像图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以术中所见和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对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02年11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26例妊娠期附件区包块所致急腹症患者的超声声像表现、手术治疗及妊娠结局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6例患者附件区包块超声定位诊断准确率为96.1%(25/26),超声诊断结果与术中所见及病理诊断结果比较准确率为57.7%(15/26);26例患者术中所见附件区包块扭转18例,超声诊断9例,准确率为50.0%。26例患者手术治疗后流产1例(3.8%)、未产23例(88.5%),顺产后手术治疗1例(3.8%),剖宫产并附件区包块切除术1例(3.8%)。结论超声检查能及时发现妊娠期附件区包块所致急腹症的病变并进行定位诊断,但对病灶病理性质诊断价值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 附件区包块 急腹症 超声成像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食管静脉曲张预测价值分析 被引量:15
5
作者 林诗彬 郑恩海 +4 位作者 杨克丰 王燕 陈蝶 吴晶晶 潘相静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19年第3期409-412,共4页
目的探讨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门静脉血流动力学指标预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食管静脉曲张的价值。方法我院收治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75例和健康体检者25例,接受胃镜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经胃镜检查,发现静脉曲张56例和无静脉曲... 目的探讨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门静脉血流动力学指标预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食管静脉曲张的价值。方法我院收治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75例和健康体检者25例,接受胃镜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经胃镜检查,发现静脉曲张56例和无静脉曲张19例;存在静脉曲张和无静脉曲张患者门静脉血管内径分别为(13.7±3.2)mm和(12.1±3.2)mm,显著大于对照组[(10.9±3.0) mm,P<0.05],门静脉血流速度分别为(9.3±2.1)cm/s和(13.6±2.7) cm/s,显著慢于对照组[(17.7±2.4) cm/s,P<0.05],门静脉血流量分别为(1054.3±336.8)ml/min和(921.6±327.5) ml/min,显著大于对照组[(832.5±234.1) ml/min,P<0.05];食管静脉曲张患者胃左静脉离肝血流发生率为80.4%,显著高于无静脉曲张患者的0.0%(P<0.05);以门静脉血流量等于1000 ml/min为截断点,其判断存在食管静脉曲张的敏感性为78.6%,特异性为79.0%,阳性预测值为91.7%,阴性预测值为55.6%。结论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门静脉血流动力学指标对肝硬化患者存在食管静脉曲张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而发现胃左静脉离肝血流提示肝硬化患者存在食管静脉曲张的风险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食管静脉曲张 彩色多普勒超声 诊断
下载PDF
超声造影模型构建在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3~5类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3
6
作者 冯冰 邹秋果 +1 位作者 曾奕 卢彦达 《安徽医药》 CAS 2021年第6期1124-1127,I0004,共5页
目的探讨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3~5类诊断中构建超声造影模型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海口市中医医院、海口市人民医院、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行乳腺超声造影检查、且BI-RADS分类3~5类病人共312例... 目的探讨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3~5类诊断中构建超声造影模型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海口市中医医院、海口市人民医院、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行乳腺超声造影检查、且BI-RADS分类3~5类病人共312例的临床资料,评价超声造影模型诊断效能,比较构建前后乳腺肿物穿刺活检比例、乳腺癌确诊率及漏诊率。结果全部1050个病灶依据超声造影模型诊断结果进行重新分类调整后可见BI-RADS 3类比例由0.00%(0/1050)增加至23.33%(245/1050),4A类由41.05%(431/1050)降低至21.24%(223/1050),4B类由28.86%(303/1050)降低至12.19%(128/1050),4C类由12.86%(135/1050)提高至14.76%(155/1050),5类由16.67%(175/1050)增加至28.19%(296/1050)。根据超声造影模型诊断结果调整并将BI-RADS 4A类作为阈值诊断良恶性病变,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及约登指数分别为93.44%,76.67%,83.09%,0.70。超声造影模型构建后根据活检阈值不同分类:BI-RADS 3类作为阈值穿刺活检比例为88.46%(276/312),乳腺癌确诊率为49.28%(136/276),漏诊率为0.64%(2/312);BI-RADS 4A类作为阈值,穿刺活检比例为83.33%(260/312),乳腺癌确诊率为49.23%(128/260),漏诊率为3.21%(10/312);BI-RADS 4B类作为阈值,穿刺活检比例为74.36%(232/312),乳腺癌确诊率为49.14%(114/232),漏诊率为7.69%(24/312);BI-RADS 4C类作为阈值,穿刺活检比例为57.05%(178/312),乳腺癌确诊率为57.30%(102/178),漏诊率为11.54%(36/312)。结论乳腺良恶性病灶超声造影模型建立可以提供更有价值诊断信息,完善BI-RADS分类,减少不必要穿刺活检或手术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疾病 超声检查 乳房 线性模型 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
下载PDF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分娩前后血管内皮功能的高频超声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万映 南瑞霞 关莹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25期47-50,共4页
目的研究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IH)患者分娩前后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变化。方法高频超声检测146例PIH患者(研究组)分娩前(孕28~40周)、分娩后6周右侧肱动脉血管内皮功能,对照组为100例健康生育期妇女。测量静息状态下右侧肱动脉内... 目的研究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IH)患者分娩前后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变化。方法高频超声检测146例PIH患者(研究组)分娩前(孕28~40周)、分娩后6周右侧肱动脉血管内皮功能,对照组为100例健康生育期妇女。测量静息状态下右侧肱动脉内径(D1)、血流量(Q1)以及反应性充血后内径(D2)、血流量(Q2);计算内径变化率(△D%)、血流量变化率(△Q%)。结果研究组分娩前、分娩后6周肱动脉△D%及△Q%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分娩前与分娩后6周肱动脉△D%及△Q%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娩前、分娩后6周妊娠期高血压组与轻度子痫前期组肱动脉△D%及△Q%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肱动脉△D%及△Q%与重度子痫前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低于重度子痫前期组。结论 PIH患者分娩前即存在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受损,并至少持续至分娩后6周无改善和恢复;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分娩前后血管内皮功能受损程度均重于妊娠期高血压及轻度子痫前期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 分娩
下载PDF
动态超声测量视神经鞘直径在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治疗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6
8
作者 冼丽娜 邓小彦 +1 位作者 梁娴 杨远征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13期988-992,共5页
目的:探究动态超声监测视神经鞘直径(ONSD)在中、重型颅脑损伤(CI)患者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中、重型CI患者16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80例)和观察组(80... 目的:探究动态超声监测视神经鞘直径(ONSD)在中、重型颅脑损伤(CI)患者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中、重型CI患者16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80例)和观察组(80例),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分别按临床症状/颅脑CT和ONSD监测指导进行脱水降低颅内压(ICP)。比较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Ⅱ评分)、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并发症、预后情况及ICU入住时间、机械通气时间。结果:两组伤后1个月时NIHSS评分、APACHEⅡ评分均明显低于入院时,GCS高于入院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伤后1个月时,观察组NIHSS评分、APACHEⅡ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GCS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脑积水比例、并发症总发生率、重残比例、植物生存比例、死亡比例、ICU入住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良好比例及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超声监测ONSD指导中、重型CI患者脱水治疗效果显著,可明显降低ICP,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外伤 视神经鞘直径 颅内压 预后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卵巢性索间质肿瘤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
9
作者 关莹 南瑞霞 +3 位作者 黄利 陈燕 陈蝶 万映 《海南医学》 CAS 2020年第5期633-635,共3页
目的观察卵巢性索间质肿瘤的相关病理特征,并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其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2019年期间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0例卵巢性索间质肿瘤的超声表现,观察其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与病理结构特点的相... 目的观察卵巢性索间质肿瘤的相关病理特征,并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其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2019年期间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0例卵巢性索间质肿瘤的超声表现,观察其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与病理结构特点的相关性。结果 50例卵巢性索间质肿瘤患者共52个病灶,超声声像图特点与病理结果所示瘤体内结构一致。其中纤维卵泡膜瘤30例,超声表现肿瘤呈实性或以实性回声为主,伴后方回声衰减,呈栅栏状或弧形衰减,部分肿瘤内可见条状影,瘤体血供稀少,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 RI) 0.5~0.7,超声诊断符合率100%(30/30)。颗粒细胞瘤17例,超声表现以实性或囊实性为主,部分实性成分内见小片状无回声区,7例血供丰富,RI>0.5者12例,RI<0.5者5例,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4%(16/17)。硬化性间质瘤3例,超声表现肿瘤以实性为主,内见小片状液性区,瘤体血供丰富,RI 0.25~0.4,超声诊断符合率为100%(3/3);两性母细胞瘤2例,超声表现囊性为主的混合性包块,内见大片状液性区,部分区域成蜂窝状,血供稀少,超声诊断符合率100%(2/2)。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能清晰显示卵巢性索间质肿瘤的内部结构特点,其声像图表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其病理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 性索间质肿瘤 超声 多普勒 病理 相关性
下载PDF
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医辨证治疗前后卵巢形态学变化的超声评价 被引量:6
10
作者 洪莲 南瑞霞 +1 位作者 符娇文 符传虹 《海南医学》 CAS 2023年第5期706-708,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技术评价中医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前后患者卵巢形态学变化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1月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诊治的40例PCO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PCOS患者中医辨证治疗3个月为1个疗程,需完成2个疗程的治疗,... 目的探讨超声技术评价中医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前后患者卵巢形态学变化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1月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诊治的40例PCO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PCOS患者中医辨证治疗3个月为1个疗程,需完成2个疗程的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后,采用超声测量并比较所有患者的卵巢体积、窦卵泡数目以评价中医治疗PCOS患者是否有效。结果治疗前、后卵巢体积分别为(12.89±1.10)cm^(3)、(10.03±0.75)cm^(3);窦卵泡数分别为16.0(14.3,17.0)个、10.0(9.0,10.8)个。治疗后卵巢体积减小、窦卵泡数目减少,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可观察PCOS患者的卵巢形态学的变化,有效评估PCOS患者经中医辨证治疗后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超声 中医 卵巢形态学
下载PDF
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分娩前后血管内皮功能的超声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万映 关莹 南瑞霞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2018年第3期273-276,共4页
目的研究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分娩前及分娩后不同时间肱动脉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MD)。方法对49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研究组)分娩前(孕28-40周)、分娩后1、6、24周行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右侧肱动脉FMD,对照组为60例... 目的研究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分娩前及分娩后不同时间肱动脉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MD)。方法对49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研究组)分娩前(孕28-40周)、分娩后1、6、24周行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右侧肱动脉FMD,对照组为60例健康生育期妇女。测量静息状态下右侧肱动脉内径(D1)、血流量(Q1)以及反应性充血后内径(D2)、血流量(Q2);计算血管内径变化率(△D%)、血流量变化率(△Q%)。结果研究组分娩前、分娩后不同时间(1、6、24周)的△D%和△Q%均低于对照组(P〈0.001)。研究组内分娩前、分娩后不同时间(1、6、24周)的△D%及△Q%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分娩前存在血流介导的FMD受损并持续至分娩后,且至分娩后24周时尚无明显恢复和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子痫前期 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 彩色多普勒超声
下载PDF
超声影像特征Logistic回归模型对腮腺良恶性病变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开良 黄利 +2 位作者 刘玉 袁振亚 吴文婷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9期1080-1085,共6页
目的探讨超声影像特征Logistic回归模型对腮腺良恶性病变的预测价值。方法记录231例腮腺肿块超声特征(边界、形态、内部回声、回声分布、液化、钙化、后方回声、血流分级及血流模式),按照病理结果分为良性组和恶性组,经单因素分析选出... 目的探讨超声影像特征Logistic回归模型对腮腺良恶性病变的预测价值。方法记录231例腮腺肿块超声特征(边界、形态、内部回声、回声分布、液化、钙化、后方回声、血流分级及血流模式),按照病理结果分为良性组和恶性组,经单因素分析选出与腮腺恶性病变相关的变量,用有统计学差异的指标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以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估模型相关指标评价对腮腺良恶性病变的预测价值。结果腮腺恶性病变主要特征为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钙化;良性病变主要特征为边界清晰、形态规则、无明显钙化,这些特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模型预测腮腺恶性病变的AUC为0.835、敏感性为73.9%、特异性为88.1%、准确性为85.3%、阳性预测值为60.7%、阴性预测值为93.1%。结论以边界、形态和钙化三项超声特征建立的Logistic回归模型对预测腮腺恶性病变具有较高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 恶性病变 超声 Logistic模型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预测价值
下载PDF
胎儿生长受限严重不良妊娠结局与血流异常关系的超声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烨 南瑞霞 《海南医学》 CAS 2023年第11期1616-1619,共4页
目的探讨胎儿生长受限(FGR)严重不良妊娠结局与胎儿血流异常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5月在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出生的生长受限胎儿141例,按妊娠结局分组,其中良好结局组103例,严重不良结局组38例。比较两组结局胎儿... 目的探讨胎儿生长受限(FGR)严重不良妊娠结局与胎儿血流异常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5月在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出生的生长受限胎儿141例,按妊娠结局分组,其中良好结局组103例,严重不良结局组38例。比较两组结局胎儿的产前24 h内脐动脉(UA)、大脑中动脉(MCA)、脑胎盘率(CPR)、静脉导管(DV)等各种胎儿血流参数异常的发生率。统计围产期死亡、超早产、重度窒息胎儿情况,比较各结局胎儿的产前24 h内UA、MCA、CPR、DV等血流参数异常的发生情况。结果严重不良结局组胎儿的UA、MCA、CPR、DV异常发生率分别为81.2%、65.8%、71.1%、42.1%,明显高于良好结局组的34.0%、33.0%、34.0%、7.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围产期死亡组胎儿产前UA、MCA、CPR、DV异常发生率分别为85.3%、67.6%、73.5%、44.1%,明显高于存活组胎儿的34.6%、33.6%、34.6%、8.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早产胎儿产前UA、MCA、DV异常发生率分别为76.9%、69.2%、46.2%,明显高于非超早产胎儿的43.8%、39.1%、14.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PR异常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重度窒息产前UA、DV异常发生率分别为83.3%、50.0%,明显高于非重度窒息新生儿的34.6%、8.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MCA、CPR异常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GR严重不良妊娠结局均有各种胎儿血流异常,围产期死亡、超早产、重度窒息的妊娠结局均出现UA和DV异常发生率增高,其中DV异常发生率增高最为明显,关注UA异常则有助于发现更多的严重不良妊娠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生长受限 妊娠结局 脐动脉 大脑中动脉 静脉导管 脑胎盘率
下载PDF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的高频超声表现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陈开良 吴文婷 《肿瘤影像学》 2020年第6期570-573,共4页
目的:探讨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dermatofibrosarcoma protuberan,DFSP)的高频超声声像图特征。方法:回顾并分析经术后病理学检查证实的59例DFSP患者的超声声像图。结果:59例患者中,发生于躯干34例,四肢19例,头部6例。50例位于皮肤及皮下... 目的:探讨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dermatofibrosarcoma protuberan,DFSP)的高频超声声像图特征。方法:回顾并分析经术后病理学检查证实的59例DFSP患者的超声声像图。结果:59例患者中,发生于躯干34例,四肢19例,头部6例。50例位于皮肤及皮下层,9例位于皮下层,与皮肤层不关联。44例边界清晰,15例边界不清。40例形态规则,19例形态不规则。肿块最大径0.5~10.0 cm,纵横比均<1。39例后方回声增强,20例后方回声无改变。12例内回声均匀,47例内回声不均。40例内部回声呈低回声背景下,见各种形状(点状、短线状、片状及裂隙状)高回声镶嵌;16例内部呈低-弱回声;3例内部呈高回声。血流Adler分级:0级1例,Ⅰ级8例,Ⅱ级25例,Ⅲ级25例。所有患者均未见液化、钙化及淋巴结转移。结论:DFSP的声像图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可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的诊断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 超声 声像图
下载PDF
颈部血管超声、CT血管成像及磁共振血管造影诊断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狭窄的研究 被引量:46
15
作者 陈蝶 陈红 +2 位作者 吴晶晶 郑恩海 关莹 《中国医学装备》 2023年第4期52-55,共4页
目的:分析颈部血管超声(CVUS)、CT血管造影(CTA)及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在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狭窄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帮助。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8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均进行数字血管减影造影(DSA)、CVUS、CTA及MRA检查... 目的:分析颈部血管超声(CVUS)、CT血管造影(CTA)及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在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狭窄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帮助。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8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均进行数字血管减影造影(DSA)、CVUS、CTA及MRA检查,以DSA诊断结果为“金标准”,观察对比CVUS、CTA及MRA在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狭窄诊断检查中的准确率,采用Kappa检验,比较CVUS、CTA及MRA与DSA的一致性。结果:8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狭窄程度诊断结果显示:DSA诊断轻度21例,中度32例,重度33例,闭塞2例;MRA诊断轻度18例(漏诊3例),中度33例(错诊轻度3例、重度1例),重度35例(错诊中度3例、闭塞1例),闭塞2例(错诊重度1例),MRA与DSA的一致性良好(Kappa=0.846,P<0.001)。CVUS诊断轻度16例(错诊中度1例、重度4例),中度31例(错诊轻度5例、重度3例、闭塞1例),重度35例(错诊轻度4例、中度5例、闭塞1例),闭塞6例(错诊轻度1例、中度4例、重度1例),CVUS与DSA一致性一般(Kappa=0.497,P<0.001)。CTA诊断轻度17例(错诊重度2例),中度32例(错诊轻度4例、重度2例、闭塞1例),重度32例(错诊轻度2例、中度3例),闭塞7例(错诊中度4例、重度2例),CTA与DSA一致性较好(Kappa=0.667,P<0.001)。结论:在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狭窄诊断中,CVUS、CTA及MRA检查均具有良好作用,其中MRA与DSA的一致性较好,具有更高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颈动脉狭窄 颈部血管超声(CVUS) CT血管成像(CTA) 磁共振血管成像(MRA)
下载PDF
超声造影联合Lemur-酪氨酸激酶3水平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及预测其颈部淋巴结转移的价值 被引量:7
16
作者 杨克丰 陈开良 +1 位作者 赖积能 林启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CSCD 2023年第3期177-182,共6页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联合Lemur-酪氨酸激酶3(LMTK3)水平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PTC)及预测其颈部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92例甲状腺结节患者,根据病理结果分为良性组42例和PTC组50例,其中PTC组根据有无颈部淋...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联合Lemur-酪氨酸激酶3(LMTK3)水平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PTC)及预测其颈部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92例甲状腺结节患者,根据病理结果分为良性组42例和PTC组50例,其中PTC组根据有无颈部淋巴结转移进一步分为转移组28例和非转移组22例,术前均行甲状腺CEUS检查和LMTK3水平检测,比较良性组与PTC组、转移组与非转移组CEUS特征和LMTK3水平的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CEUS和LMTK3水平单独及联合应用诊断PTC及预测其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效能。结果PTC组CEUS等增强、低增强、非均匀增强、灌注缺损、增强时边界不清晰占比及达峰时间(TTP)、CEUS量化值、LMTK3水平均高于良性组,峰值强度(PI)低于良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转移组CEUS等增强、高增强、非均匀增强、灌注缺损、增强时边界不清晰占比及TTP、PI、CEUS量化值、LMTK3水平均高于非转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与CEUS和LMTK3水平单独应用比较,CEUS和LMTK3联合应用诊断PTC及预测其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曲线下面积分别为84.8%、86.0%、83.3%、0.835(95%可信区间:0.738~0.937)和88.0%、89.3%、86.4%、0.895(95%可信区间:0.822~0.948),与单独应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CEUS联合LMTK3水平在诊断PTC及预测其颈部淋巴结转移中均有较好价值,可为临床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造影剂 甲状腺乳头状癌 淋巴结转移 颈部 Lemur-酪氨酸激酶3
下载PDF
心肌超声造影结合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估心肌梗死患者心肌微循环损伤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2
17
作者 韩莉 曹东明 +1 位作者 曹剑标 张博洋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1年第13期1443-1447,共5页
目的探究心肌超声造影(MCE)结合二维斑点追踪技术(2D-STI)评估心肌梗死(MI)患者心肌微循环损伤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文昌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3例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心肌微血管阻力指数(IMR)≤25 U者(低IMR... 目的探究心肌超声造影(MCE)结合二维斑点追踪技术(2D-STI)评估心肌梗死(MI)患者心肌微循环损伤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文昌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3例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心肌微血管阻力指数(IMR)≤25 U者(低IMR组)49例,IMR>25 U者(高IMR组)44例,另择同时期体检正常者4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MI患者均行压力导丝、冠脉造影,所有入试者均行MCE和2D-STI检查。比较3组研究对象的MCE定量参数和2D-STI检测结果,分析MCE结合2D-STI评估心肌微循环损伤的临床价值。结果MCE定量参数比较:低IMR组、高IMR组曲线上升斜率(β)、峰值强度(A)×β均显著低于对照组,高IMR组β、A×β均显著低于低IMR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D-STI检测结果比较:低IMR组、高IMR组心内膜心肌纵向应变(LSendo)、心外膜心肌纵向应变(LSepi)、整体心肌纵向应变(LSgloba)均显著低于正常组,高IMR组LSendo、LSepi均显著低于低IMR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测价值显示:β、A×β、LSendo、LSepi诊断高IMR的AUC分别为0.599、0.652、0.530、0.644,敏感度分别为0.682、0523、0.705、0.532,特异度分别为0.898、0.837、0.571、0.612,联合诊断AUC为0.712,敏感度为0.715、特异度为0.857。且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IMR与β、A×β均呈负相关(P<0.05),IMR与LSendo、LSepi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MCE结合2D-STI的检查手段,有助于临床医师评估MI患者心肌微循环损伤程度,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心肌微循环损伤 心肌超声造影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
下载PDF
常规超声特征、超声造影参数联合炎症指标对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5
18
作者 杨克丰 陈开良 +1 位作者 赖积能 林启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CSCD 2023年第9期728-731,共4页
目的探讨常规超声特征、超声造影参数联合中性粒细胞计数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NLR)、血小板计数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PLR)对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我院病理证实的PTMC患者113例,其中淋巴结转移组4... 目的探讨常规超声特征、超声造影参数联合中性粒细胞计数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NLR)、血小板计数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PLR)对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我院病理证实的PTMC患者113例,其中淋巴结转移组42例,淋巴结未转移组71例,均行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检查,比较两组结节大小、边界、纵横比、包膜侵犯、微钙化及超声造影增强模式、峰值强度(PI)的差异;实验室检查获取两组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计算NLR和PLR并比较其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常规超声特征联合超声造影参数、NLR联合PLR及四项联合应用预测PTMC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能。结果淋巴结转移组包膜侵犯、微钙化占比及PI均高于淋巴结未转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余超声特征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淋巴结转移组中性粒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NLR、PLR均高于淋巴结未转移组,淋巴细胞计数低于淋巴结未转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常规超声特征联合超声造影参数预测PTMC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52,灵敏度为90.5%,特异度为46.5%;NLR联合PLR预测PTMC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AUC为0.828,灵敏度为71.4%、特异度为81.1%;四项联合应用的AUC为0.868,灵敏度为97.6%,特异度为88.7%。结论常规超声特征、超声造影参数联合NLR、PLR能提高对PTMC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造影剂 中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 血小板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 淋巴结转移
下载PDF
超声造影联合弹性成像在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杨克丰 赖积能 +1 位作者 林启 陈开良 《中国医学装备》 2023年第10期103-107,共5页
目的:探讨单独超声造影(CEUS)、超声弹性成像技术(UE)及二者联合应用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医院住院接收手术治疗并经病理检查确诊为PTC的64例患者,根据术后病理结果中结节性质及是否有淋巴结转移将... 目的:探讨单独超声造影(CEUS)、超声弹性成像技术(UE)及二者联合应用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医院住院接收手术治疗并经病理检查确诊为PTC的64例患者,根据术后病理结果中结节性质及是否有淋巴结转移将其分转移组(34例)和非转移组(30例)。比较UE弹性评分和弹性应变率,CEUS特征和相关参数,以及CEUS和UE单独及联合应用对PTC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能。结果:转移组UE弹性评分>3分比例显著高于非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4.579,P<0.05),转移组弹性反应率显著高于非转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2.264,P<0.05);转移组造影评分>2分比例、增强强度为等和(或)高增强的比率均显著高于非转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30.548,x^(2)=9.170;P<0.05),CEUS相关参数峰值强度(PI)均显著高于非转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791,P<0.05),上升时间(RT)、参数达峰时间(TTP)、平均通过时间(MTT)及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弹性反应率和PI是PTC淋巴结转移的重要危险因素,ROC曲线结果显示,UE及CEUS单独应用时AUC为0.823和0.761,灵敏度为82.42%和84.37%,特异度为78.93%和80.64%,准确率为83.68%和79.59%,而联合应用时AUC为0.958,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3.30%和95.52%,准确率为94.36,其诊断效能更高,三者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3.633,x^(2)=68.562,x^(2)=56.358,x^(2)=47.361,x^(2)=62.339;P<0.05)。结论:UE弹性指数和CEUS定量参数PI有助于早期鉴别和诊断PTC淋巴结转移,对临床确定治疗方案有一定的参考意义,但CEUS或UE单独应用效能不如联合检测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造影(CEUS) 超声弹性成像(UE) 甲状腺乳头状癌(PTC) 淋巴结转移 诊断
下载PDF
超声造影在阑尾黏液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8
20
作者 梁娴 黄利 刘光清 《中国医学装备》 2020年第5期126-129,共4页
目的:研究超声造影在阑尾黏液性肿瘤鉴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2例阑尾黏液性肿瘤患者,术前均行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检查,术后经病理证实,分析阑尾黏液性肿瘤常规超声、超声造影表现,比较两种方法诊断符合率。结果:22例阑尾黏液性肿... 目的:研究超声造影在阑尾黏液性肿瘤鉴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2例阑尾黏液性肿瘤患者,术前均行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检查,术后经病理证实,分析阑尾黏液性肿瘤常规超声、超声造影表现,比较两种方法诊断符合率。结果:22例阑尾黏液性肿瘤超声下均可显示,其中4例明确诊断,诊断符合度为18.18%;超声造影对所有病例均明确诊断,诊断符合度为100%,超声造影诊断符合率显著高于常规超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7.171,P<0.05)。阑尾黏液性囊肿超声下表现为右下腹椭圆形、管状囊性包块,其透声性差,部分伴有"洋葱皮"样改变,可伴有钙化或结节;超声造影可见回声增强及腔内液性暗区,内有光点或网状分隔。阑尾黏液腺癌超声下可见囊实性包块,形态不规则,边界模糊且活动性较差;超声造影下包块先于肠壁增强,初期见树枝状血管增强,而后整体增强,肠壁稍晚开始增强。结论:超声造影可提高阑尾黏液性肿瘤诊断准确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超声造影 阑尾黏液性肿瘤 鉴别诊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