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麻黄碱通过调控TGF-β1/NF-κB信号通路抑制小鼠的气道炎症反应
1
作者 徐莉 廖赵妹 +2 位作者 苏小燕 吕华龙 陈剑标 《生命科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期26-32,55,共8页
为了研究麻黄碱通过调控转化生长因子β1/核因子κB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nuclear factor-κB,TGF-β1/NF-κB)信号通路对哮喘小鼠气道炎症和气道重塑的影响,将BALB/c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哮喘模型组、麻黄碱低剂量组... 为了研究麻黄碱通过调控转化生长因子β1/核因子κB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nuclear factor-κB,TGF-β1/NF-κB)信号通路对哮喘小鼠气道炎症和气道重塑的影响,将BALB/c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哮喘模型组、麻黄碱低剂量组、麻黄碱高剂量组和地塞米松组,并利用卵清白蛋白(ovalbumin, OVA)联合氢氧化铝腹腔注射法构建小鼠哮喘模型。药物处理14 d后,通过无创性肺功能检测法测量小鼠气道反应性,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 HE staining)观察小鼠肺组织病理情况,采用瑞氏-吉姆萨染色法分析小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 BALF)中的炎症细胞比例,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检测小鼠血清OVA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 (immunoglobulin E, Ig E)的表达水平及BALF中炎症因子的表达水平,利用免疫印迹法检测小鼠肺组织TGF-β1/NF-κB通路相关蛋白质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麻黄碱可以降低哮喘小鼠血清中OVA特异性Ig E及BALF中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 IL)-4、IL-5、IL-6、IL-13、肿瘤坏死因子-α (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的表达水平,并显著抑制肺组织中TGF-β1/NF-κB通路相关蛋白质的表达,从而显著抑制由OVA诱导的小鼠气道高反应性,并改善哮喘小鼠的肺部炎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黄碱 哮喘 气道炎症 抗炎 TGF-β1/NF-κB通路
下载PDF
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IL-8、IL-33水平与肺功能指标的相关性
2
作者 徐莉 陈运旺 +2 位作者 廖赵妹 林强 陈乙云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4年第4期498-502,共5页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和白细胞介素-33(IL-33)水平与肺功能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该院儿科哮喘门诊2023年1-6月收治的6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作为研究组,根据支气管哮喘严重程度将研究组患儿分为轻度组(22例)、中...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和白细胞介素-33(IL-33)水平与肺功能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该院儿科哮喘门诊2023年1-6月收治的6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作为研究组,根据支气管哮喘严重程度将研究组患儿分为轻度组(22例)、中度组(27例)和重度组(11例),另选取同期于该院就诊的60例气管异物或气道畸形的非哮喘患儿为对照组。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以及不同病情严重程度患儿间的血清IL-8、IL-33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中IL-8、IL-33水平与各项肺功能指标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患儿血清IL-8、IL-33对重度支气管哮喘的诊断价值。结果研究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用力呼气50%时的瞬间流速(FEF50%)及最大呼气中期流速(FEF25%~75%)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血清IL-8和IL-33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血清IL-8和IL-33水平依次升高,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IL-8、IL-33水平与肺功能指标均呈负相关(P<0.05);血清IL-8和IL-33联合检测诊断重度支气管哮喘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61,大于血清IL-8(0.660)和IL-33(0.681)单独检测的AUC(Z=2.579、1.978,P=0.023、0.047)。结论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IL-8和IL-33水平与各肺功能指标密切相关,二者联合检测对重度支气管哮喘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白细胞介素-8 白细胞介素-33 肺功能 相关性
下载PDF
RGS4蛋白、CXCR4、TOPOⅡα在小儿肾母细胞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
3
作者 徐莉 陈运旺 +2 位作者 廖赵妹 林强 陈乙云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1793-1797,共5页
目的探究蛋白信号调节因子4(RGS4)、趋化因子受体趋化因子受体4(CX-CR4)、拓扑异构酶Ⅱα(TOPOⅡα)在小儿肾母细胞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于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行手术治疗的... 目的探究蛋白信号调节因子4(RGS4)、趋化因子受体趋化因子受体4(CX-CR4)、拓扑异构酶Ⅱα(TOPOⅡα)在小儿肾母细胞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于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行手术治疗的肾母细胞瘤4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并留距离癌组织边缘>4 cm的癌旁组织40例作为对照。探究RGS4蛋白、CXCR4、TOPOⅡα表达水平与肾母细胞瘤患儿临床病理特征及生存时间之间的关系。结果与癌旁组织对比,肾母细胞瘤组织中TOPOⅡα、CXCR4的高表达率升高,RGS4蛋白高表达率下降(P<0.05)。RGS4蛋白与淋巴结转移、病理种类、复发转移、TNM分期呈负相关;CXCR4、TOPOⅡα与其呈正相关(P<0.05)。RGS4蛋白、CXCR4、TOPOⅡα与复发转移、病理种类、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有关(P<0.05)。RGS4蛋白高表达者总生存率较高,CXCR4、TOPOⅡα高表达的患儿总生存率较低。结论小儿肾母细胞瘤组织中RGS4蛋白、CXCR4及TOPOⅡα的表达变化与临床病理特征变化和预后生存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母细胞瘤 蛋白信号调节因子4 选择趋化因子受体趋化因子受体4 拓扑异构酶Ⅱα
下载PDF
小儿厌食症患儿外周血神经肽Y胆囊收缩素LEP水平测定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4
4
作者 符日明 陈运旺 +1 位作者 雷智贤 梁振明 《河北医学》 CAS 2020年第9期1499-1504,共6页
目的:探讨小儿厌食症患儿外周血神经肽Y(NPY)、胆囊收缩素(CCK)、瘦素(LEP)水平测定及临床意义。方法:前瞻性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105例小儿厌食症患儿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儿童102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及不... 目的:探讨小儿厌食症患儿外周血神经肽Y(NPY)、胆囊收缩素(CCK)、瘦素(LEP)水平测定及临床意义。方法:前瞻性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105例小儿厌食症患儿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儿童102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及不同病情程度患儿血清NPY、CCK、LEP水平、临床症状评分,分析血清NPY、CCK、LEP与临床症状关联性,并以根据血清NPY、CCK、LEP表达平均数分为高表达者、低表达者,比较不同血清NPY、CCK、LEP水平患儿疗效,分析三者与疗效的关系。结果:观察组血清NPY低于对照组,CCK、LEP高于对照组(P<0.05);重度患儿血清NPY低于中度、轻度患儿,CCK、LEP高于中度、轻度患儿(P<0.05);重度患儿食量减少、神疲、神疲评分高于中度、轻度患儿(P<0.05);血清NPY与食量减少、神疲、神疲评分呈负相关,CCK与食量减少、神疲、神疲评分呈正相关(P<0.05);血清NPY高表达者总有效率高于低表达者,CCK、LEP高表达者总有效率低于低表达者(P<0.05);血清NPY与疗效呈正相关,CCK、LEP与疗效呈负相关(P<0.05)。结论:血清NPY、CCK、LEP表达与小儿厌食症病情程度及治疗效果关系密切,临床可根据以上血清指标表达情况针对性制定治疗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厌食症 外周血神经肽Y 胆囊收缩素 瘦素 疗效 病情程度
下载PDF
早发性癫痫脑病患儿SCN1A CDKL5基因突变特点与临床特征
5
作者 廖赵妹 蔡思铭 +2 位作者 陈剑标 吕华龙 雷智贤 《河北医学》 CAS 2022年第6期950-955,共6页
目的:探讨早发性癫痫脑病(early-onset epileptic encephalopathy,EOEE)患儿SCN1A、CDKL5基因突变的特点,并总结其具体临床特征。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期间收治的40例早发性癫痫脑病患儿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集患... 目的:探讨早发性癫痫脑病(early-onset epileptic encephalopathy,EOEE)患儿SCN1A、CDKL5基因突变的特点,并总结其具体临床特征。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期间收治的40例早发性癫痫脑病患儿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集患儿及相关家庭成员外周血,患儿外周血采用靶向二代测序技术分析患儿癫痫基因,家庭成员外周血采用sanger测序排查,并利用多重连接依赖的探针扩增技术(MultipIe ligation-dependen,probe amplification,MLPA)筛查SCN1A、CDKL5基因突变阴性患儿大片基因片段。结果:40例EOEE患儿中,有男性12例,女性28例,疾病发作时间为出生后6d至18个月(10.11±4.29)个月。存在23例患儿出现婴儿痉挛症,10例出现出现非特异性EOEE疾病,4例出现Dravet综合征,3例出现大田原综合征。40例患儿中共发现32例(80.00%)SCNIA、CDKL5基因突变,其中17例(42.50%)患儿SCNIA基因突变,15例(37.50%)患儿CDKL5基因突变,包括17例(42.50%)错义突变,3例(7.50%)插入突变,3例(7.50%)无义突变,3例(7.50%)剪切位点突变,6例(15.00%)微小缺失突变。在32例SCNIA、CDKL5基因突变的患儿中,有27例(84.38%)患儿首次发病出现无热惊厥,6例(18.75%)患儿伴有强直阵挛,3例(9.38%)患儿伴有全身痉挛,随着病情发展有5例(15.63%)患儿出现痉挛。32例SCNIA、CDKL5基因突变患儿中,尚无患儿具备有意义语言和独立行走能力,21例(65.63%)患儿独坐时间明显低于同年龄正常儿童,28例(87.50%)患儿具有孤独症征兆,11例(34.38%)存在手足功能低刻板和身体发育缓慢情况。结论:SCN1A、CDKL5基因突变相关的EOEE疾病在患儿群体中发病较早,且临床表现形式多样,将严重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因此,需在早期抗癫痫药物和食疗基础上探索更加针对性的治疗方法,以此对症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发性癫痫脑病 基因突变Dravet综合征 大田原综合征 钠通道蛋白编码基因 细胞周期依赖激酶样5
下载PDF
血清TRAIL、I-FABP在病毒性肠炎患儿中表达水平及其诊断价值分析
6
作者 陈秋霞 张振云 +1 位作者 符莉莉 徐莉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24年第2期194-197,共4页
目的探究病毒性肠炎患儿血清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水平及其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9月期间本院收治的64例病毒性肠炎患儿患者,作为研究组,根据脱水程度分为轻度、重度和中度... 目的探究病毒性肠炎患儿血清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水平及其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9月期间本院收治的64例病毒性肠炎患儿患者,作为研究组,根据脱水程度分为轻度、重度和中度脱水组,另同期选取健康体检儿童64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TRAIL、I-FABP水平;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和免疫球蛋白M(IgM)采用全自动特定蛋白分析仪检测;采用Pearson和Spearman法分析血清TRAIL、I-FABP以及二者与脱水严重程度和免疫球蛋白的相关性分析。结果研究组血清TRAIL(153.67±21.12)pg/mL、I-FABP(165.38±19.96)pg/mL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118.52±16.78)pg/mL和(90.35±13.57)pg/mL(P<0.05)。轻度、中度和重度脱水组血清TRAIL(120.54±12.34)pg/mL、(154.37±20.57)pg/mL和(191.34±32.16)pg/mL与I-FABP(98.58±14.57)pg/mL、(160.31±20.38)pg/mL和(250.38±25.67)pg/mL水平依次升高(P<0.05)。研究组IgA(1.15±0.27)g/L、IgG(7.68±1.55)g/L和IgM(0.63±0.16)g/L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1.78±0.35)g/L、(10.23±2.37)g/L、(0.98±0.20)g/L(P<0.05)。轻度、中度和重度脱水组IgA(1.44±0.38)g/L、(1.12±0.25)g/L、(0.85±0.17)g/L、IgG(8.82±2.01)g/L、(7.76±1.43)g/L、(6.23±1.19)g/L和IgM(0.86±0.20)g/L、(0.61±0.17)g/L、(0.39±0.10)g/L水平显著依次降低(P<0.05)。根据Pearson相关性分析得知,血清TRAIL和I-FABP呈正相关(P<0.05),二者与IgA、IgG和IgM均呈负相关(P<0.05);根据Spearman相关性分析得知,血清TRAIL和I-FABP与脱水严重程度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病毒性肠炎患儿血清TRAIL、I-FABP水平均呈现高表达,二者联合可以更好的诊断病毒性肠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肠炎 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 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诊断
下载PDF
难治性肺炎患儿感染病原学特征及免疫球蛋白、CRP、WBC、PCT的临床价值
7
作者 廖赵妹 蔡思铭 +2 位作者 陈剑标 吕华龙 雷智贤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年第1期48-51,67,共5页
目的:探讨难治性肺炎(RMPP)患儿感染病原学特征及免疫球蛋白、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计数及降钙素原(PCT)等指标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9年1月―2021年3月收治的213例RMPP患儿及87例普通肺炎(GMPP)患儿临床资料.采集... 目的:探讨难治性肺炎(RMPP)患儿感染病原学特征及免疫球蛋白、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计数及降钙素原(PCT)等指标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9年1月―2021年3月收治的213例RMPP患儿及87例普通肺炎(GMPP)患儿临床资料.采集两组患儿外周血检测免疫球蛋白、CRP、WBC、PCT水平,并采集RMPP患儿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以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免疫球蛋白、CRP、WBC、PCT水平对RMPP鉴别诊断价值.结果:213例RMPP患儿共检出158株病原菌,98株革兰阴性菌、60株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以肺炎克雷伯菌(29株)为主,革兰阳性菌以肺炎链球菌(31株)及金黄色葡萄球菌(24株)为主.药敏结果表明,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厄他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妥布霉素、阿米卡星敏感;肺炎链球菌对头孢曲松、头孢噻肟、美罗培南、厄他培南、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氯霉素、莫西沙星、左氧氟沙星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庆大霉素、万古霉素、喹奴普丁/达福普汀、利奈唑胺、替加环素、莫西沙星、利福平敏感.两组患儿IgA、WBC水平比较无差异;RMPP组患儿IgG、IgM、CRP、PCT水平高于GMPP组患儿.ROC曲线显示,IgG、IgM、CRP、PCT对RMPP具有一定鉴别诊断价值(AUC=0.770、0.778、0.824、0.806,P<0.001),且四项联合(AUC=0.902,P<0.001)鉴别诊断价值较高.结论:RMPP患儿感染病原菌主要为肺炎克雷伯菌、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经验性治疗时需覆盖以上病原体,并尽早检测病原学,疗效欠佳时需考虑耐药情况,并及时依据药敏结果予以目标性治疗.其IgG、IgM、CRP、PCT水平明显高于GMPP患儿,而RMPP不会对WBC造成较大影响,联合检测IgG、IgM、CRP、PCT可用于RMPP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肺炎 病原菌特点 免疫球蛋白 C-反应蛋白 降钙素原
原文传递
细胞因子IL-6、TNF-α评估小儿支原体肺炎病情进展和预后 被引量:10
8
作者 辜德明 周家仍 +2 位作者 罗旋 梁振明 雷智贤 《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 2021年第4期505-507,共3页
肺炎支原体(MP)为支原体肺炎中的病原体,属于病毒与细菌两者间的病原微生物,是诱发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的关键疾病因子[1]。肺炎支原体肺炎(MMP)发病率每年都不断的升高,MMP发病后导致多系统同时受侵,导致儿童死亡率的关键疾病之一[2-4]。... 肺炎支原体(MP)为支原体肺炎中的病原体,属于病毒与细菌两者间的病原微生物,是诱发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的关键疾病因子[1]。肺炎支原体肺炎(MMP)发病率每年都不断的升高,MMP发病后导致多系统同时受侵,导致儿童死亡率的关键疾病之一[2-4]。我国儿科常见的多发病依旧是肺炎,MP引发的肺炎也逐渐增多,MPP已严重威胁到儿童的身心健康[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原体肺炎 白细胞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儿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