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iR-582-5p靶向调控FOXO1对新生大鼠缺血缺氧性脑病神经元损伤的影响
1
作者 颜海峰 吴小红 +2 位作者 林欲庆 霍开明 王莹莹 《天津医药》 CAS 2024年第4期356-361,共6页
目的 探讨微小RNA-582-5p(miR-582-5p)靶向调控叉头框转录因子1(FOXO1)对新生大鼠缺血缺氧性脑病(HIE)神经元损伤的影响。方法 90只新生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NC)组、模型(HIE)组、miRNA对照(LV-miRNA-NC)组、miR-582-5p过表... 目的 探讨微小RNA-582-5p(miR-582-5p)靶向调控叉头框转录因子1(FOXO1)对新生大鼠缺血缺氧性脑病(HIE)神经元损伤的影响。方法 90只新生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NC)组、模型(HIE)组、miRNA对照(LV-miRNA-NC)组、miR-582-5p过表达(LV-miR-582-5p)组、miR-582-5p过表达+mRNA对照(LV-miR-582-5p+LV-NC)组、miR-582-5p过表达+FOXO1过表达(LV-miR-582-5p+LV-FOXO1)组。除NC组外的各组大鼠建立HIE模型,对大鼠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TTC染色测定脑梗死体积,Real-time PCR检测miR-582-5p和FOXO1表达,双萤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miR-582-5p和FOXO1靶向关系,HE染色观察海马组织病理变化,TUNEL和Neu N荧光双标共定位检测海马组织神经元凋亡,免疫组化染色检测FOXO1、胱天蛋白酶3(Caspase-3)蛋白表达。结果miR-582-5p和FOXO1具有靶向关系,与NC组比较,HIE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梗死体积、FOXO1表达、神经元凋亡率、FOXO1、Caspase-3蛋白表达增加,miR-582-5p表达降低,海马组织出现病理损伤(P<0.05);与LVmiRNA-NC组比较,LV-miR-582-5p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梗死体积、FOXO1表达、神经元凋亡率、FOXO1、Caspase-3蛋白表达降低,miR-582-5p表达增加,海马组织病理损伤好转(P<0.05);LV-FOXO1可以逆转LV-miR-582-5p对于HIE大鼠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结论 miR-582-5p可以直接靶向负调控FOXO1表达,减少HIE新生大鼠神经元凋亡,对神经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缺血 创伤 神经系统 叉头框蛋白O1 微小RNA-582-5p
下载PDF
JNK/CCl2通路诱导巨噬细胞募集并促进PM(2.5)颗粒物暴露诱导的幼年大鼠过敏性气道炎症
2
作者 岑红霞 蔡思铭 +1 位作者 姜虹羽 廖赵妹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20-725,共6页
目的:基于JNK/CCl2信号通路诱导的巨噬细胞募集探讨PM(2.5)暴露对幼年大鼠气道炎症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幼年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5组(n=10),其中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处理,PM(2.5)组幼年大鼠接受PM(2.5)颗粒物暴露,PM(2.5)+茴香霉素组幼年... 目的:基于JNK/CCl2信号通路诱导的巨噬细胞募集探讨PM(2.5)暴露对幼年大鼠气道炎症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幼年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5组(n=10),其中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处理,PM(2.5)组幼年大鼠接受PM(2.5)颗粒物暴露,PM(2.5)+茴香霉素组幼年大鼠接受PM(2.5)暴露以及静脉注射JNK的激活剂茴香霉素,PM(2.5)+SP600125组幼年大鼠接受PM(2.5)暴露以及静脉注射JNK拮抗剂SP600125,PM(2.5)+吡非尼酮组幼年大鼠接受PM(2.5)暴露以及静脉注射CCl2拮抗剂吡非尼酮。安乐死幼年大鼠取肺组织,Western blot法检测JNK、磷酸化的JNK(p-JNK)和CCl2的蛋白表达水平变化,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检测肺部气道组织的病理变化并进行肺支气管炎症评分。流式细胞术分析肺泡灌洗液中巨噬细胞含量的变化。ELISA检测各组幼年大鼠的肺泡灌洗液中促炎因子IL-6、IL-1β、TNF-α水平。结果:各组间JNK、p-JNK、CCl2的表达水平(F=205.296、950.408、260.019;均P<0.001),巨噬细胞含量(F=48.414;P<0.001),肺支气管炎症评分(F=101.703;P<0.001)以及IL-6(H=44.890;P<0.001)、IL-1β(H=42.071;P<0.001)、TNF-α(F=297.154;P<0.001)的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PM(2.5)组JNK/CCl2通路蛋白JNK、p-JNK、CCl2的表达上调(均P<0.05),同时巨噬细胞含量增加(P<0.05),肺支气管炎症评分升高(P<0.05),IL-6、IL-1β、TNF-α水平上调(均P<0.05)。与PM(2.5)组相比,PM(2.5)+茴香霉素组中巨噬细胞含量均上调(P<0.05),肺支气管炎症评分升高(P<0.05),另外IL-6、IL-1β、TNF-α的水平升高(均P<0.05),且JNK、p-JNK、CCl2的表达水平升高(均P<0.05)。与PM(2.5)组相比,PM(2.5)+SP600125组、PM(2.5)+吡非尼酮组的巨噬细胞含量均下调(P<0.05),且肺支气管炎症评分降低(P<0.05),另外IL-6、IL-1β、TNF-α的水平均下调(均P<0.05)。与PM(2.5)组相比,PM(2.5)+SP600125组的JNK、p-JNK、CCl2的表达水平下调(均P<0.05),PM(2.5)+吡非尼酮组的CCl2的表达水平下调(均P<0.05)。结论:JNK/CCl2通路诱导巨噬细胞募集促进PM(2.5)颗粒物暴露诱导的幼年大鼠过敏性气道炎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NK/CCl2通路 巨噬细胞 PM(2.5) 幼年大鼠 气道炎症
下载PDF
辛伐他汀抑制川畸病大鼠心肌损伤
3
作者 姜虹羽 庄秀娟 +1 位作者 蔡思铭 岑红霞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36-39,共4页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川崎病大鼠心肌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随机将SD雄性大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及辛伐他汀组,除对照组外其余两组均利用干酪素酸杆菌提取物构建大鼠川崎病心肌损伤模型。心脏超声及组织学切片观察辛伐他汀对大鼠心功能及心...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川崎病大鼠心肌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随机将SD雄性大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及辛伐他汀组,除对照组外其余两组均利用干酪素酸杆菌提取物构建大鼠川崎病心肌损伤模型。心脏超声及组织学切片观察辛伐他汀对大鼠心功能及心肌结构的影响。ELISA试剂盒检测各组血清中心肌损伤指标及心肌组织炎症因子水平。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心肌组织中凋亡相关蛋白、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AGE)通路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心功能指标水平、抗凋亡蛋白B细胞淋巴瘤-2(Bcl-2)表达显著下降,心肌组织炎症细胞浸润增加,炎症因子水平、促凋亡蛋白Bcl-2关联X蛋白及活化的Caspase-3、HMGB1/RAGE通路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辛伐他汀组以上各个指标均显著逆转(P<0.05)。结论辛伐他汀可抑制川崎病导致的大鼠心肌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HMGB1/RAGE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伐他汀 川崎病 心肌损伤 HMGB1/RAGE
下载PDF
百令胶囊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疗效及对血清sPD-1、CYTL1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梁文婷 吴小红 +1 位作者 颜海峰 霍开明 《疑难病杂志》 CAS 2023年第2期124-131,共8页
目的观察百令胶囊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及对血清可溶性程序性死亡受体1(sPD-1)、细胞因子样蛋白1(CYTL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21年9月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儿科二区诊治支原体肺炎患儿140例,通过随机数... 目的观察百令胶囊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及对血清可溶性程序性死亡受体1(sPD-1)、细胞因子样蛋白1(CYTL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21年9月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儿科二区诊治支原体肺炎患儿140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例。对照组给予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百令胶囊治疗。比较2组患儿的总有效率、症状改善时间,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用力肺活量(FVC)、FEV_(1)/FVC)]、血气分析[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pH、动脉血氧饱和度(SaO_(2))]、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免疫功能指标[CD4^(+)、CD4^(+)/CD8^(+)、CD3^(+)、免疫球蛋白G(IgG)]、血清sPD-1、CYTL1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2.86%vs.67.14%,χ^(2)=4.809,P=0.028)。观察组咳嗽减轻时间、血象恢复时间、退热时间和啰音消失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t=23.253、14.382、33.859、14.960,P均<0.001)。治疗2周后,观察组FEV_(1)、FEV_(1)/FV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t=17.305、8.743,P均<0.001);PaO_(2)、pH、SaO_(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aCO_(2)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t=10.717、5.435、7.513、6.426,P均<0.001);血清CRP、IL-6、IL-10、TNF-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t=24.031、7.203、8.499、7.743,P均<0.001);CD4^(+)、CD4^(+)/CD8^(+)、CD3^(+)、IgG水平均高于对照组(t=7.130、4.830、7.298、5.698,P均<0.001);血清sPD-1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CYTL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t=10.292、7.787,P均<0.001)。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百令胶囊联合阿奇霉素能明显提高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疗效,缩短症状改善时间,增强肺功能,改善血气分析指标,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提高免疫功能,降低血清sPD-1水平,升高CYTL1水平,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原体肺炎 百令胶囊 阿奇霉素 可溶性程序性死亡受体1 细胞因子样蛋白1 儿童
下载PDF
MiR-125b-5p靶向BACH1增强β-地中海贫血单核细胞吞噬活性的机制研究
5
作者 岑红霞 蔡思铭 +1 位作者 姜虹羽 廖赵妹 《河北医药》 CAS 2023年第15期2245-2250,共6页
目的探讨miR-125b-5p通过靶向BACH1增强β-地中海贫血(β-thal)单核细胞吞噬活性的机制。方法收集健康儿童与HbE型β-thal(HbE/β-thal)患儿外周血,流式细胞仪分析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表型,qRT-PCR法测定miR-125b-5p的表达量,分析HbE/... 目的探讨miR-125b-5p通过靶向BACH1增强β-地中海贫血(β-thal)单核细胞吞噬活性的机制。方法收集健康儿童与HbE型β-thal(HbE/β-thal)患儿外周血,流式细胞仪分析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表型,qRT-PCR法测定miR-125b-5p的表达量,分析HbE/β-thal患儿miR-125b-5p表达与病情及激活表型的关系,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检验miR-125b-5p与BACH1的靶向关系,western blot检测BACH1与HO-1的表达量,在正常PBMC中同时上调miR-125b-5p与BACH1,在HbE/β-thal来源PBMC中同时下调miR-125b-5p与BACH1,测定PBMC吞噬活性的变化。结果2组儿童PBMC数量没有明显差异(P>0.05),但HbE/β-tha患儿CD14hiCD16+表型PBMC比例增加(P<0.05),HbE/β-thal患儿PBMC内miR-125b-5p表达量显著高于健康儿童(P<0.05),miR-125b-5p的表达与RBC计数、Hb含量、Hct、MCH均呈负相关(P<0.05),而与CD14hiCD16+比例呈现正相关(P<0.05);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与western blot证实miR-125b-5p能靶向抑制BACH1表达(P<0.05),且与正常儿童比较,HbE/β-thal患儿PBMC中BACH1表达量降低(P<0.05),而HO-1表达量升高(P<0.05);miR-125b-5p上调可以显著增强健康儿童来源PBMC的吞噬能力(P<0.05),而过表达BACH1能逆转该情况(P<0.05),相反,抑制miR-125b-5p能降低具有高吞噬能力的HbE/β-thal患儿来源PBMC的吞噬活性(P<0.05),而抑制BACH1能逆转该现象(P<0.05)。结论miR-125b-5p通过抑制BACH1来增强HbE/β-thal患儿PBMC吞噬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125b-5p HbE型β-地中海贫血 单核细胞 吞噬 BTB结构域和CNC同系物1
下载PDF
凝血功能和内环境监测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换血治疗过程中的作用 被引量:13
6
作者 庄秀娟 《安徽医药》 CAS 2017年第12期2218-2221,共4页
目的探讨凝血功能和内环境监测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换血治疗过程中的作用。方法收集108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换血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儿均采用外周动静脉全自动同步换血疗法,将其分为观察组(58例)和对照组(50例),其中对照组采取... 目的探讨凝血功能和内环境监测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换血治疗过程中的作用。方法收集108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换血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儿均采用外周动静脉全自动同步换血疗法,将其分为观察组(58例)和对照组(50例),其中对照组采取术中常规监测,而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凝血功能和内环境(血气)监测,且在换血前后从外周同一静脉抽血测定生化指标K^+、Na^+、Cl^-、Ca^(2+)、Mg^(2+)离子;凝血因子: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指标;血气氧分压[p(O_2)]、二氧化碳分压[p(CO_2)]、pH指标。比较两组患儿换血前和换血后生化指标、血气指标、凝血因子、免疫状态(CD3^+、CD3^+CD4^+、CD4^+/CD8^+)各项数据变化情况。结果换血后,两组患儿同换血前比较,对照组血清K^+、Na^+、Cl^-、Ca^(2+)、Mg^(2+)离子的变化无明显变化,观察组的K^+、Na^+、Cl^-变化亦不大,但Ca^(2+)、Mg^(2+)离子的变化较大;组间比较,换血后Ca^(2+)、Mg^(2+)离子有显著的变化(P<0.05),而p(O_2)、p(CO_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与对照组换血前后BE的变化较大,且观察组的pH值在换血前后也有大幅变化。观察组换血后较换血前凝血四项异常人数占比均偏低,而对照组仅两项有降低无明显改变;换血后观察组CD3^+、CD3^+CD4^+、CD4^+/CD8^+与治疗前比较均升高(P<0.05);而对照组治疗后CD3^+、CD3^+CD4^+、CD4^+/CD8+均无明显变化。结论外周动静脉全自动同步换血疗法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对机体血气分析、内环境及凝血常规有一定影响,治疗安全有效,但这些影响不对新生儿构成生命危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血功能 内环境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换血疗法
下载PDF
胎儿生长受限与脐动脉血流异常的相关性及影响胎儿生长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姜虹羽 庄秀娟 +2 位作者 蔡思铭 岑红霞 陈燕青 《河北医学》 CAS 2022年第8期1379-1383,共5页
目的:分析胎儿生长受限与脐动脉血流异常的相关性及影响胎儿生长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胎儿生长受限孕妇120例作为研究对象为观察组,另选100例正常孕妇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孕妇脐动脉血流收缩期... 目的:分析胎儿生长受限与脐动脉血流异常的相关性及影响胎儿生长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胎儿生长受限孕妇120例作为研究对象为观察组,另选100例正常孕妇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孕妇脐动脉血流收缩期峰值与舒张期峰值之比(S/D)、血流阻力指数(RI)、血流脉动指数(PI)等指标情况,并对导致胎儿生长受限的各类因素进行分析,将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分析导致胎儿生长受限的相关独立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S/D、PI、RI等指标显著的高于对照组孕妇,两组相较结果显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贫血、胎盘异常、脐带异常、为导致胎儿生长受限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孕妇腹中胎儿出现生长受限其脐动脉血流会出现明显的异常情况,其血流阻力也显著升高,而贫血、胎盘异常、脐带异常、胎膜异常为导致胎儿生长受限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中对于该类情况孕妇要各位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生长受限 脐动脉血流异常 相关性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天冬氨酸转氨酶与血小板比值指数对早产儿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症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8
作者 蔡思铭 岑红霞 +1 位作者 廖赵妹 陈剑标 《肝脏》 2021年第8期917-919,共3页
目的探讨天冬氨酸转氨酶与血小板比值指数(APRI)对早产儿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症(PNAC)的临床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2018年3月至2020年2月实施肠外营养治疗的极低体重早产儿132例,分为PNAC组和非PNAC组。记... 目的探讨天冬氨酸转氨酶与血小板比值指数(APRI)对早产儿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症(PNAC)的临床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2018年3月至2020年2月实施肠外营养治疗的极低体重早产儿132例,分为PNAC组和非PNAC组。记录肠外营养治疗后第1、2、3周直接胆红素(DB)、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血小板(PLT),计算APRI值。结果肠外营养治疗后第一周PNAC组APRI显著高于非PNAC组(P<0.05),DB、AST和PLT在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肠外营养治疗后第二周PNAC组APRI和DB显著高于非PNAC组(P<0.01),PLT显著低于非PNAC组(P<0.05),AST在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肠外营养治疗后第三周PNAC组APRI、DB和AST显著高于非PNAC组(P<0.05和P<0.01),PLT显著低于非PNAC组(P<0.01)。APRI曲线下面积为0.701,截断值取0.43,诊断效率最高,敏感度为78.6%,特异度为73.1%。结论PNAC早产儿APRI会显著升高,早期监控APRI有利于PNAC早期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与血小板比值指数(APRI) 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症(PNAC) 早产儿
下载PDF
感染标志物、炎症因子、血小板参数诊断新生儿早发型败血症的价值 被引量:2
9
作者 吴小红 颜海峰 +2 位作者 古裕鸟 钟娇霞 霍开明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090-1093,共4页
目的分析感染标志物、炎症因子、血小板参数诊断新生儿早发型败血症(EOS)的价值,为优化临床诊断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2年3月在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儿科就诊的156例细菌性感染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39例发生EOS患... 目的分析感染标志物、炎症因子、血小板参数诊断新生儿早发型败血症(EOS)的价值,为优化临床诊断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2年3月在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儿科就诊的156例细菌性感染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39例发生EOS患儿作为研究组,将117例未发生EOS患儿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儿出生36 h内的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及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进行检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实验室指标诊断EOS的价值。结果研究组患儿的PCT、CRP、IL-6、TNF-α、MPV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PLT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EOS的发生与PCT、IL-6和MPV水平具有相关性(P<0.05)。PCT、IL-6、MPV诊断EOS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MPV的AUC最高,为0.837,将三者联合检测时,AUC和敏感度分别提升至0.960和84.62%。结论EOS患儿在出生36 h内即可出现感染标志物、炎症因子和血小板参数的异常,其中,PCT、IL-6和MPV对于EOS的诊断具有辅助价值,将三者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标志物 炎症因子 血小板参数 新生儿早发型败血症 诊断
原文传递
肠炎宁颗粒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研究
10
作者 吴小红 颜海峰 古裕鸟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23年第12期3052-3057,共6页
目的观察肠炎宁颗粒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情况。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1年7月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30例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5例。对照组... 目的观察肠炎宁颗粒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情况。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1年7月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30例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5例。对照组口服蒙脱石散,6个月以下患儿每次1/3袋,1~2岁患儿每次2/3袋,3岁以上患儿每次1袋,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肠炎宁颗粒,6个月以下患儿每次1/3袋,1~2岁患儿每次2/3袋,3岁以上患儿每次1袋,3次/d。两组患儿治疗时间均为5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主要症状改善时间、中医症候评分、血清炎症因子和肠道菌群。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儿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退热时间、止泻时间、止吐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大便清稀、低热、呕吐、食欲不振、腹胀、口渴评分较治疗前下降明显(P<0.05),且治疗组中医症候评分降低更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较对照组更低(P<0.05)。经治疗,两组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较治疗前显著增加,大肠杆菌均显著下降(P<0.05),治疗组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较对照组更高,大肠杆菌较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肠炎宁颗粒联合蒙脱石散可有效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改善临床症状和中医症候,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肠道菌群、抑制炎症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炎宁颗粒 蒙脱石散 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 退热时间 止泻时间 止吐时间 中医症候评分 C反应蛋白 白细胞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双歧杆菌 嗜酸乳杆菌 大肠杆菌
原文传递
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小儿重症腺病毒肺炎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黄顺 于洋 +1 位作者 吴娴婕 林强 《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 2022年第3期439-440,共2页
腺病毒肺炎(adenovirus pneumonia)是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中较为严重的类型,占社区获得性肺炎的4%~10%,其中1/3发展为重症腺病毒肺炎(severe adenovirus pneumonia,SAP)[1-4]。腺病毒致SAP的发病机制仍不清楚,其治疗是临床儿科面临的难... 腺病毒肺炎(adenovirus pneumonia)是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中较为严重的类型,占社区获得性肺炎的4%~10%,其中1/3发展为重症腺病毒肺炎(severe adenovirus pneumonia,SAP)[1-4]。腺病毒致SAP的发病机制仍不清楚,其治疗是临床儿科面临的难题。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是近年来新兴的医疗技术,可用于诊断和临床治疗[5]。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在重症肺炎的治疗中有显著辅助治疗作用,本文对我院收治的64例腺病毒肺炎进行分析,在积极抗病毒治疗的基础上辅助使用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治疗儿童SAP,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病毒肺炎 儿童 支气管镜 肺泡灌洗
原文传递
极低出生体质量儿PICC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影响因素及早期临床特点 被引量:8
12
作者 庄秀娟 霍开明 +2 位作者 徐莉 吴小红 岑红霞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5期2372-2376,共5页
目的探讨极低出生体质量儿发生中心静脉导管(PICC)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早期临床特点,并分析其病原菌分布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7年4月医院确诊的384例极低出生体质量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极低出生体质量儿是否并发PICC导... 目的探讨极低出生体质量儿发生中心静脉导管(PICC)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早期临床特点,并分析其病原菌分布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7年4月医院确诊的384例极低出生体质量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极低出生体质量儿是否并发PICC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将患儿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分析极低出生体质量儿并发PICC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总结其并发PICC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早期临床特点。结果 384例极低出生体质量儿,有73例发生PICC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感染发生率为19.01%;送检标本培养共分离病原菌73株,其中革兰阴性菌34株占46.58%、革兰阳性菌11株占15.07%及真菌28株占38.36%;感染组极低出生体质量儿辅助机械通气、预防性应用药物、血清白蛋白水平、胎龄、出生体质量、置管日龄、导管置留时间方面,与非感染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辅助机械通气、预防性应用药物少、血清白蛋白水平低下、胎龄较小、出生体质量较低、置管日龄较早、导管置留时间较长与极低出生体质量儿发生PICC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有关(P<0.05)。结论极低出生体质量儿发生PICC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病原菌常见于革兰阴性菌及真菌感染,在临床治疗及护理工作中,应针对早期临床表现及相关影响因素给予相应预防处理,及时拔出PICC导管,控制血流感染,满足患儿及家属期望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CC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影响因素 极低出生体质量儿 临床特点
原文传递
雷公藤多苷片联合泼尼松治疗儿童自身免疫性肝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蔡思铭 岑红霞 +1 位作者 廖赵妹 陈剑标 《药物评价研究》 CAS 2021年第2期398-402,共5页
目的探讨雷公藤多苷片联合泼尼松治疗儿童自身免疫性肝炎的疗效,以及其对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取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儿科2018年2月—2020年4月收治的自身免疫性肝炎患儿92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式将92例患儿分为对照组和... 目的探讨雷公藤多苷片联合泼尼松治疗儿童自身免疫性肝炎的疗效,以及其对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取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儿科2018年2月—2020年4月收治的自身免疫性肝炎患儿92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式将92例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口服醋酸泼尼松龙片,2 mg/(kg·d),2次/d,最大剂量<60 mg/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雷公藤多苷片,1 mg/(kg·d),3次/d,剂量<30 mg/d。两组均治疗3个月。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及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M和球蛋白水平,和调节性T细胞(Treg)和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1.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0%(P<0.05)。治疗后,两组ALT和AST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且观察组ALT和AST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血清IgG、IgM和球蛋白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血清IgG、IgM和球蛋白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Treg细胞比例和IL-10水平均显著性升高(P<0.05),且观察组Treg细胞比例和IL-10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雷公藤多苷片联合泼尼松治疗自身免疫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显著升高患儿Treg细胞比例和IL-10因子水平,使用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多苷片 泼尼松 自身免疫性肝炎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调节性T细胞 白细胞介素-10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