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急诊心电图分层策略的肺栓塞急诊患者临床评估效能分析
1
作者 钟玉福 林亚发 +1 位作者 林明强 廖旺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4年第12期1457-1460,共4页
目的分析急诊心电图(ECG)及Daniel ECG评分在肺栓塞(PTE)急诊患者中的危险分层评估效能。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3年3月213例于海口市第四人民医院急诊科确诊的PTE患者,所有患者均行CT肺动脉造影(CTPA)检查并确诊,根据危险分层标准分为... 目的分析急诊心电图(ECG)及Daniel ECG评分在肺栓塞(PTE)急诊患者中的危险分层评估效能。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3年3月213例于海口市第四人民医院急诊科确诊的PTE患者,所有患者均行CT肺动脉造影(CTPA)检查并确诊,根据危险分层标准分为高危组(n=40)、中低危组(n=173)。分析患者入院48 h内标准的12导联ECG,按照Daniel ECG评分计算得分,对PTE患者进行分层评估。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Daniel ECG评分及ECG波形改变。绘制ROC曲线评估Daniel ECG评分对高危PTE的预测准确性。结果高危组4周内有手术/骨折/制动占比、有DVT或PTE病史占比高于中低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13例PTE患者中,ECG正常者为30例(14.08%),ECG出现异常者183例(85.92%)。其中胸前导联T波倒置最为常见,出现特异性SⅠQⅢTⅢ波形者仅占10.33%。高危组窦性心动过速、TⅢ、SⅠ>1.5mm、SⅠQⅢTⅢ、V_(1)~V_(4)所有导联倒置>2mm、TV_(1)倒置>2mm、TV_(2)倒置>2mm及TV_(3)倒置>2mm占比高于中低危组(P<0.05)。高危组DanielECG评分为(3.47±0.36)分,中低危组为(3.04±0.3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Daniel ECG评分预测高危PTE敏感性、特异性及AUC分别为57.50%、90.75%、0.746(95%CI:0.682~0.803),(Z=6.106,P<0.001)。结论Daniel ECG评分可较好的预测高危PTE的发生,Daniel ECG评分低于3分时排除高危PTE的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anielECG评分 心电图 评估效能 危险分层
下载PDF
心理弹性在急诊科护士D型人格与创伤后应激障碍间的中介效应分析
2
作者 陈小花 王妙 杨慧 《职业与健康》 2025年第3期378-383,共6页
目的调查急诊科护士D型人格、心理弹性与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现状,分析其相关性,并验证心理弹性在D型人格与创伤后应激障碍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3年9—12月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D型人格量表、心理弹性量表及创伤后应激... 目的调查急诊科护士D型人格、心理弹性与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现状,分析其相关性,并验证心理弹性在D型人格与创伤后应激障碍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3年9—12月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D型人格量表、心理弹性量表及创伤后应激障碍量表(大众版)对海口市4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240名急诊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采用描述分析、单因素分析、相关分析及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进行相关影响因素分析。应用AMOS 26.0软件建立结构方程模型,并采用Bootstrap检验法对心理弹性在D型人格与创伤后应激障碍间的中介作用进行分析。结果急诊科护士D型人格总得分为(19.94±12.02)分,心理弹性总得分为(59.35±12.06)分;创伤后应激障碍总得分为(29.65±7.99)分。相关分析显示,D型人格与心理弹性呈负相关(r=-0.265~-0.523,均P<0.01),与创伤后应激障碍呈正相关(r=0.444~0.685,均P<0.01);心理弹性与创伤后应激障碍呈负相关(r=-0.327~-0.676,均P<0.01)。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D型人格和心理弹性是急诊科护士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影响因素(P<0.01);心理弹性在急诊科护士D型人格与创伤后应激障碍间起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40.44%。结论海口市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急诊科护士D型人格不仅对创伤后应激障碍有直接影响,还可以通过心理弹性对创伤后应激障碍有间接影响。护理管理者可针对D型人格和心理弹性开展干预,从而有效预防和改善急诊科护士创伤后应激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科护士 D型人格 心理弹性 创伤后应激障碍 影响因素 中介效应
原文传递
超声VTI引导液体复苏治疗ARDS伴右心功能不全的效果研究
3
作者 吕有凯 吉晓霞 云天奇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5年第2期207-211,共5页
目的以常规中心静脉压(CVP)指导下复苏为对照,研究超声左心室流出道速度时间积分(VTI)引导液体复苏应用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伴右心功能不全的价值。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年7月—2023年8月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 目的以常规中心静脉压(CVP)指导下复苏为对照,研究超声左心室流出道速度时间积分(VTI)引导液体复苏应用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伴右心功能不全的价值。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年7月—2023年8月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ARDS伴右心功能不全患者分为CVP组、VTI组,各40例。CVP组在常规CVP指导下进行液体复苏,VTI组在超声VTI引导下进行液体复苏。比较两组复苏前后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中心静脉压(CVP)、心指数、每搏输出量指数(SVI)、脉搏血氧饱和度(SpO_(2))、氧合指数、动脉氧分压(PaO_(2))、血乳酸、pH值、机械通气时间、液体复苏量、ICU住院时间、去甲肾上腺素用量、血管外肺水指数(ELWI)、肺毛细血管通透性指数(PVPI)。结果VTI组复苏后APACHEⅡ、SOFA评分与CVP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TI组复苏后CVP、心指数、SVI、SpO_(2)高于CVP组(t=2.137、2.540、2.134,P=0.036、0.013、0.036);VTI组复苏后氧合指数、PaO_(2)、血乳酸、pH值与CVP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TI组24 h液体复苏量高于CVP组,24 h去甲肾上腺素用量低于CVP组(t=2.492、6.914,P=0.015、0.000);VTI组复苏后ELWI、PVPI与CVP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肺水肿等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与常规CVP相比,超声VTI引导液体复苏应用于ARDS伴右心功能不全,对复苏量把控更精准,能避免液体复苏不充分,有效改善血流动力学,减少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速度时间积分 液体复苏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右心功能不全 中心静脉压
下载PDF
疫苗接种不良事件紧急处理中国急诊专家共识 被引量:11
4
作者 徐胜勇 张秋彬 +6 位作者 李克莉 袁媛 徐军 田英平 赵晓东 吕传柱 于学忠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2021年第2期93-100,共8页
传染病一直是人类健康最大的威胁之一,天花、脊髓灰质炎、麻疹、风疹曾给人类社会造成极大伤亡,随着疫苗的发明伤亡已经大大减少甚至基本被消灭。疫苗在人类健康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接种疫苗是迄今为止最有效的保护全社会免受传染病危... 传染病一直是人类健康最大的威胁之一,天花、脊髓灰质炎、麻疹、风疹曾给人类社会造成极大伤亡,随着疫苗的发明伤亡已经大大减少甚至基本被消灭。疫苗在人类健康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接种疫苗是迄今为止最有效的保护全社会免受传染病危害的公共卫生措施之一[1]。现代的疫苗相对是很安全的,但仍然存在着少许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灰质炎 疫苗接种 风疹 专家共识 接种疫苗 传染病 不良反应 天花
下载PDF
qSOFA评分与CURB-65评分对急诊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8
5
作者 林妍丽 邢柏 陈太碧 《海南医学》 CAS 2017年第20期3293-3296,共4页
目的探讨快速序贯器官衰竭评估(q SOFA)评分与CURB-65评分对急诊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严重程度和预后判断的评估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6年6月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收治的符合CAP诊断标准的成年患者,... 目的探讨快速序贯器官衰竭评估(q SOFA)评分与CURB-65评分对急诊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严重程度和预后判断的评估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6年6月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收治的符合CAP诊断标准的成年患者,均进行q SOFA评分和CURB-65评分,比较入选时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SCAP)患者与非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NSCAP)患者、28 d死亡与存活患者之间各指标的差异;并通过绘制各评分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比较各曲线下面积(AUC),评估q SOFA评分和CURB-65评分对CAP严重性和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共入选CAP患者320例,其中SCAP患者80例;28 d病死率为21.3%(68/320)。SCAP患者q SOFA评分[(2.08±0.86)分vs(0.69±0.73)分,P=0.000]和CURB-65评分[(3.98±1.00)分vs(2.18±1.32)分,P=0.000]显著高于NSCAP患者;28 d死亡患者q SOFA评分[(2.18±0.87)分vs(0.73±0.74)分,P=0.000]和CURB-65评分CURB-65评分[(4.12±0.98)分vs(2.23±1.32)分,P=0.000]显著高于存活患者。q SOFA评分和CURB-65评分预测SCAP的AUC分别为0.874和0.878,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175,P=0.861);预测患者预后的AUC分别为0.831和0.870,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713,P=0.476)。结论 q SOFA评分与CURB-65评分一样,均能有效评估急诊CAP的严重程度并判断预后,并且q SOFA评分较CURB-65评分具有更简洁易行的优势,值得临床加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序贯器官衰竭评估评分 CURB-65评分 急诊 社区获得性肺炎 重症肺炎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CAP)
下载PDF
血清剪切型X-盒结合蛋白1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心肌灌注损伤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符超 王日兴 林芳崇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1年第9期824-828,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剪切型X-盒结合蛋白1(XBP-1S)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AMI)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发生心肌灌注损伤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本院急诊接受PCI治疗的150例AMI患者病历资料,依据PCI 6 h后是否发... 目的探讨血清剪切型X-盒结合蛋白1(XBP-1S)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AMI)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发生心肌灌注损伤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本院急诊接受PCI治疗的150例AMI患者病历资料,依据PCI 6 h后是否发生心肌灌注损伤,将入选者分为发生组与未发生组,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及检测实验室指标,重点分析PCI治疗前血清XBP-1S水水平与患者心肌灌注损伤的关系。结果全部150例AMI患者,经PCI治疗6h后,发生心肌灌注损伤69例,发生率为46.00%;发生组血清MPO[93.27(87.23,103.72)AUU/L]和XBP-1S[180.03(157.44,203.01)pg/ml]水平均高于未发生组[81.30(75.55,86.25)AUU/L]和[148.31(139.28,162.25)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7.136、6.846;P均<0.001);组间其他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前血清MPO和XBP-1S水平与AMI患者经PCI治疗后发生心肌灌注损伤有关,各指标过表达可能是AMI患者经PCI治疗后发生心肌灌注损伤的风险因子(OR>1,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治疗前血清髓过氧化物酶MPO和剪切型X-盒结合蛋白1(XBP-1S)水平单独及联合预测AMI患者经PCI治疗后发生心肌灌注损伤风险的曲线下面积(AUC)>0.80,预测价值较理想,且以治疗前血清MPO和XBP-1S的cut-off值分别为85.980 AUU/L和159.023 pg/ml时,预测价值最佳。结论 AMI患者PCI前血清XBP-1S水平与PCI后心肌灌注损伤有关,可能是患者经PCI治疗后发生心肌灌注损伤的风险因子,对预测患者心肌灌注损伤发生风险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心肌灌注损伤 剪切型X-盒结合蛋白1 相关性
下载PDF
急诊老年心肺复苏中面罩与插管联合抢救的疗效 被引量:1
7
作者 郑源任 李诗阳 冯奇桃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2期5400-5402,共3页
目的分析面罩与插管联合在急诊抢救老年心肺复苏的疗效。方法纳入老年呼吸心搏骤停患者,依据心肺复苏时给氧气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气管插管联合面罩给氧)及对照组(面罩给氧)。共计纳入观察组43例,对照组44例。分析两组抢救效果、... 目的分析面罩与插管联合在急诊抢救老年心肺复苏的疗效。方法纳入老年呼吸心搏骤停患者,依据心肺复苏时给氧气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气管插管联合面罩给氧)及对照组(面罩给氧)。共计纳入观察组43例,对照组44例。分析两组抢救效果、患者系统性应激及炎症反应情况。结果抢救1 h后,观察组血氧饱和度及平均动脉压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心肺复苏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外周血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及白细胞介素-6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结论在急诊抢救老年心肺复苏中,面罩与插管联合法比单独面罩效果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复苏 急诊抢救 面罩吸烟 气管插管
下载PDF
体外膜肺氧合联合急诊PCI抢救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脏骤停的效果 被引量:10
8
作者 鄞松峰 陈太碧 +1 位作者 谢惠晗 黄明勇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8年第11期1023-1028,共6页
目的探讨体外膜肺氧合联合急诊PCI抢救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脏骤停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来自2015年1月至2016年10月在我院接受传统心肺复苏无效后接受急诊膜肺PCI治疗和体外膜肺氧合的患者,共40例,其中男性34例,平均年龄(57.7±14.1)岁... 目的探讨体外膜肺氧合联合急诊PCI抢救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脏骤停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来自2015年1月至2016年10月在我院接受传统心肺复苏无效后接受急诊膜肺PCI治疗和体外膜肺氧合的患者,共40例,其中男性34例,平均年龄(57.7±14.1)岁。根据是否停用体外膜肺氧合治疗,将患者分为撤机失败组(24例)和撤机成功组(16例);根据是否院内死亡,将所有患者分为死亡组(28例)和生存组(12例)。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方法分析患者撤机成功和生存出院的相关因素以及其相关关系。结果①传统心肺复苏时间为(45.2±24.7)min,体外膜肺氧合的使用时间为(103.2±59.5)h,其复苏成功率为100%(40/40)。②撤机失败组传统心肺复苏时间比撤机成功组长[(55.3±24.9)min比(35.7±12.1)min,P<0.01],心脏监护病房住院时间比撤机成功组短[(11.1±3.7)d比(19.8±11.5)d,P<0.01],且两组间罪犯血管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心脏监护病房住院时间(r=0.778,P<0.01)、罪犯血管分布(右冠状动脉r=0.609,P<0.05;左前降支r=-0.609,P<0.05)与成功撤机相关。③死亡组传统心肺复苏时间明显比生存组长[(50.9±22.0)min比(31.7±9.7)min,P<0.01],撤机比例比生存组低(P<0.01)、心脏监护病房住院时间较生存组短[(6.1±4.7)d比(12.8±10.5)d,P<0.01]。体外膜肺氧合辅助后48h平均动脉压较生存组低[(64.3±17.3)mm Hg比(88.3±18.7)mmHg,P<0.01],动脉乳酸水平明显比生存组高[(6.43±5.11)mmol/L比(1.76±0.84)mmol/L,P<0.01],且两组间罪犯血管分布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心脏监护病房住院时间(r=0.709,P<0.01)、罪犯血管为右冠状动脉(r=0.585,P<0.05)、成功撤除体外膜肺氧合(r=0.832,P<0.01)、体外膜肺氧合辅助后48h平均动脉压(r=0.593,P<0.05)与生存出院呈正相关关系。结论体外膜肺氧合联合急诊PCI抢救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脏骤停的效果良好,可以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膜肺氧合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心肌梗死 心脏骤停
下载PDF
改良版危重症营养风险评分对脓毒症病人发生持续炎症-免疫抑制-分解代谢综合征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9
作者 洪巧 李云婷 李芬 《安徽医药》 CAS 2024年第5期943-948,共6页
目的探讨改良版危重症营养风险(mNUTRIC)评分对脓毒症病人发生持续炎症-免疫抑制-分解代谢综合征(PICS)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2021年1月至2022年8月在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接受治疗的285例脓毒症病人为研究对象。收... 目的探讨改良版危重症营养风险(mNUTRIC)评分对脓毒症病人发生持续炎症-免疫抑制-分解代谢综合征(PICS)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2021年1月至2022年8月在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接受治疗的285例脓毒症病人为研究对象。收集病人入ICU时的年龄、查尔森合并症指数评分、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价Ⅱ(APACHEⅡ)评分、序贯器官衰竭估计(SOFA)评分、mNUTRIC评分以及实验室指标和器官功能支持治疗情况。根据是否发生PICS将病人分为PICS组(n=102)与非PICS组(n=183),比较两组间各指标的差异。应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和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mNUTRIC评分与脓毒症病人发生PICS的关系。结果脓毒症病人PICS发生率为35.79%。PICS组年龄、查尔森合并症指数评分、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mNUTRIC评分、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时间≥72 h占比、机械通气时间≥72 h占比、连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时间≥72 h占比以及血清C-反应蛋白、乳酸水平分别为(73.49±8.64)岁、[2.00(1.00,3.00)]分、(21.67±6.62)分、(8.69±2.63)分、[5.00(5.00,6.00)]分、53.92%、71.57%、48.04%、[32.85(20.83,74.98)]mg/L、[3.33(2.30,4.78)]mmol/L,均高于非PICS组的(67.72±8.63)岁、[1.00(0.00,2.00)]分、(17.83±6.05)分、(7.45±2.43)分、[3.00(2.00,4.00)]分、29.51%、41.53%、23.50%、[27.00(18.50,38.30)]mg/L、[2.60(2.02,4.00)]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ICS组的血清白蛋白水平为(37.17±2.92)g/L,低于非PICS组的(38.22±2.88)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NUTRIC评分≥5分的脓毒症病人PICS发生率为73.64%,高于mNUTRIC评分<5分的12.00%(χ^(2)=111.66,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NUTRIC评分值升高[OR=2.61,95%CI:(1.73,3.94),P<0.001],机械通气时间≥72 h[OR=3.24,95%CI:(1.60,6.56),P=0.001]、CRRT时间≥72 h[OR=3.45,95%CI:(1.68,7.08),P=0.001]是脓毒症病人发生PICS的独立危险因素。mNUTRIC评分预测脓毒症病人发生PICS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5,95%CI:(0.81,0.89),最佳截断值为4分时,预测脓毒症病人发生PICS的灵敏度为79.41%、特异度为84.15%和约登指数为0.64。结论发生PICS的脓毒症病人入ICU时mNUTRIC评分明显高于非PICS病人,同时mNUTRIC评分是脓毒症病人发生PICS的独立预测因子,并且mNUTRIC评分在预测脓毒症病人PICS方面具有更好的区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改良版危重症营养风险评分 持续炎症-免疫抑制-分解代谢综合征 预测价值
下载PDF
血清淀粉样蛋白A/C反应蛋白比值、活化蛋白C、簇分化抗原64与重症肺炎的关系及对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6
10
作者 吕有凯 吉晓霞 云天奇 《中国医刊》 CAS 2024年第4期452-455,共4页
目的分析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C反应蛋白(CRP)比值、活化蛋白C(APC)、簇分化抗原64(CD64)与重症肺炎(SP)的关系及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00例SP患者作为病例组,50例普通肺炎患... 目的分析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C反应蛋白(CRP)比值、活化蛋白C(APC)、簇分化抗原64(CD64)与重症肺炎(SP)的关系及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00例SP患者作为病例组,50例普通肺炎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分析病例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测指标、临床肺部感染(CPIS)评分、肺炎严重指数(PSI)评分。分析血清SAA/CRP、APC、CD64与SP患者CPIS评分、PSI评分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SP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入院后28 d,根据病例组患者的预后将其分为预后不良组(死亡,47例)与预后良好组(存活,53例),比较分析不同预后SP患者的血清SAA/CRP、APC、CD64。分析血清SAA/CRP、APC、CD64对SP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病例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吸烟史比例以及饮酒史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患者的血清SAA/CRP、CD64、CPIS评分、PS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APC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SAA/CRP、CD64与SP患者的CPIS评分、PSI评分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APC与SP患者的CPIS评分、PSI评分均呈显著负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SAA/CRP、APC、CD64均为SP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病例组患者的预后不良发生率为47.00%(47/100),预后不良组患者的血清SAA/CRP、CD64均高于预后良好组,APC低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SAA/CRP、APC、CD64联合预测SP患者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为0.993,大于SAA/CRP(曲线下面积为0.828)、APC(曲线下面积为0.776)和CD64(曲线下面积为0.785)单一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P血清患者的SAA/CRP、CD64明显升高,APC明显降低,且血清SAA/CRP、APC、CD64联合指标检测对SP患者的预后不良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肺炎 淀粉样蛋白A C反应蛋白 活化蛋白C 簇分化抗原64
下载PDF
中国急诊科医护人员工作场所暴力流行现状及空间分布分析
11
作者 张若凡 冯晶 +7 位作者 屈歌 李欣妍 雷子辉 孙宇超 申奥琪 吕传柱 宋兴月 甘勇 《中国公共卫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471-1476,共6页
目的 分析我国急诊科工作场所暴力流行现状及空间分布规律,明确全国急诊科工作场所暴力流行趋势和高发区域,为政府制定和实施相关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于2019年7—9月对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共34 819名急诊... 目的 分析我国急诊科工作场所暴力流行现状及空间分布规律,明确全国急诊科工作场所暴力流行趋势和高发区域,为政府制定和实施相关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于2019年7—9月对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共34 819名急诊科医护人员进行工作场所暴力调查。采用Stata 17.0和GeoDa 1.18软件分析数据,基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和空间分析方法探究工作场所暴力发生的空间分布。结果 我国急诊科工作场所暴力的平均发生率为84.16%,其中情感虐待发生率最高(80.43%),其次是威胁恐吓(59.96%)、躯体暴力(42.11%)、言语性骚扰(30.54%)、躯体性骚扰(15.27%)。空间自相关分析表明,工作场所暴力中的躯体暴力(Moran′s I=0.246)、威胁恐吓(Moran′s I=0.092)和躯体性骚扰(Moran′s I=0.478)存在明显的空间聚类关系(均P <0.05)。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我国急诊科工作场所暴力高发区域主要在西北地区和东北地区,其中内蒙古自治区的工作场所暴力情况尤为严重,而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发生率则普遍较低。结论 我国急诊科医护人员工作场所暴力发生情况较为严重,尤其在西北地区和东北地区,存在着明显空间分布差异,亟须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场所暴力 急诊科 空间分布 地理信息系统
原文传递
C-X3-C基序趋化因子配体1/C-X3-C基序趋化因子受体1通路参与失血性休克/复苏大鼠记忆功能恢复
12
作者 吴小军 王日兴 +3 位作者 林芳崇 吕有凯 冯奇桃 云天奇 《解剖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2期158-166,共9页
目的探讨C-X3-C基序趋化因子配体1(CX3CL1)/C-X3-C基序趋化因子受体1(CX3CR1)通路调控的小胶质细胞活化对失血性休克/复苏大鼠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2部分。第1部分,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0.5 h组,模型-1.5 h组,模型-3 h... 目的探讨C-X3-C基序趋化因子配体1(CX3CL1)/C-X3-C基序趋化因子受体1(CX3CR1)通路调控的小胶质细胞活化对失血性休克/复苏大鼠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2部分。第1部分,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0.5 h组,模型-1.5 h组,模型-3 h组,每组10只,模型组之间失血性休克时间存在差异。第2部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与CX3CL1组,每组10只。CX3CL1组大鼠脑室注射CX3CL1蛋白,对照组大鼠注射生理盐水。所有大鼠在模型制作前开展Morris水迷宫训练,模型制作后4 d,开展水迷宫测试。完成后,取全脑组织进行HE染色与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取脑脊液检测炎性细胞因子含量,取脑组织进行Real-time PCR检测与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逃避潜伏期增加,穿越平台次数与第Ⅲ象限停留时间减少,且HE染色中显示神经元状态受损。此外,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脑组织中离子钙结合衔接分子1(Iba1)表达升高,脑脊液中肿瘤细胞坏死因子α(TNF-α)与白细胞介素(IL)-6含量升高,M1型小胶质细胞标记CD16、TNF-α、IL-1β与诱导性一氧化氮合酶(iNOS)mRNA含量升高。与此同时,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脑组织中CX3CL1、CX3CR1蛋白表达降低,磷酸化核因子κB(p-NF-κB)与核苷酸结合寡聚结构域(NOD)样受体蛋白3(NLRP3)蛋白表达升高。然而,与模型组相比,CX3CL1组大鼠逃避潜伏期减少,穿越平台次数与第Ⅲ象限停留时间增加,且神经元状态恢复。此外,与对照组相比,CX3CL1组大鼠脑组织中Iba1表达降低,脑脊液中TNF-α与IL-6含量降低,M1型小胶质细胞标记CD16、TNF-α、IL-1β与iNOS mRNA含量降低,M2型小胶质细胞标记CD206、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精氨酸酶1(Arg1)、几丁质酶3样蛋白1(Ym1)mRNA含量升高。结论CX3CL1有助于抑制小胶质细胞过度激活,诱导小胶质细胞向M2型极化,抑制M1型极化,降低炎性细胞因子释放,减轻失血性休克/复苏诱发的记忆功能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血性休克/复苏 C-X3-C基序趋化因子配体1 记忆功能 炎症反应 小胶质细胞 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大鼠
原文传递
肝脓肿致脓毒症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基于PNI、SII预测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13
作者 李泽标 李秋呈 +1 位作者 吴秋萍 邢柏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930-938,共9页
目的:探讨肝脓肿致脓毒症的危险因素,并基于预后营养指数(prognostic nutrition index,PNI)、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ystemic immune inflammation index,SII)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2月收治于海南医学院第... 目的:探讨肝脓肿致脓毒症的危险因素,并基于预后营养指数(prognostic nutrition index,PNI)、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ystemic immune inflammation index,SII)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2月收治于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主要诊断为细菌性肝脓肿的21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是否发生脓毒症分为脓毒症组(n=71例)和非脓毒症组(n=144例),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比较。计算患者的PNI值及SII值,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预测肝脓肿患者并发脓毒症的最佳界值,转化为二分类变量;应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影响肝脓肿患者并发脓毒症的独立预测因子,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通过进一步绘制预测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AUC)、校准曲线及决策曲线分析(DCA),评价预测模型效能和临床实用性。结果:215例细菌性肝脓肿患者中,未行肝脓肿穿刺70例(70/215)、行穿刺培养但病原学阴性8例(8/215)、行穿刺培养且病原学阳性137例(137/215);其中肺炎克雷伯菌114例(114/137),为本研究中肝脓肿患者最常见的菌株;经ROC曲线分析,PNI诊断肝脓肿患者并发脓毒症的AUC为0.760(95%CI:0.697~0.816),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803、0.681(P<0.05);SII的AUC为0.756,(95%CI:0.693~0.812),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732、0.722(P<0.05);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肝脓肿患者并发脓毒症的6个独立预测因子(P<0.05),包括性别、PNI、SII、治疗方法、糖尿病,以上述5个预测因子构建的列线图模型预测肝脓肿患者并发脓毒症风险,列线图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该模型的AUC分别为0.886(95%CI:0.837~0.934),相对应的灵敏度、特异度为0.845、0.806。结论:肝脓肿中以肺炎克雷伯菌最为常见,性别为男性,患有糖尿病、PCT值>10 ng/mL、SII升高是肝脓肿患者发生脓毒症的危险因素,而抗感染联合脓肿穿刺引流、PNI值升高为患者的保护因素。基于本研究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对肝脓肿患者并发脓毒症具有较好的准确性、校准度和临床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脓肿 脓毒症 预后营养指数 全身免疫炎症指数 列线图 预测模型
下载PDF
全身免疫炎症指数对低中危社区获得性肺炎发生脓毒症的预测价值
14
作者 柴豆豆 王晓苗 邢柏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3-119,共7页
目的:评估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ystemic immune inflammation index,SII)对低中危社区获得性肺炎发生脓毒症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2020年1月~2023年1月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收治的589例低中危社区获得性肺炎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 目的:评估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ystemic immune inflammation index,SII)对低中危社区获得性肺炎发生脓毒症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2020年1月~2023年1月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收治的589例低中危社区获得性肺炎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测结果,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连续变量预测低中危社区获得性肺炎老年患者并发脓毒症的最佳界值,转化为二分类变量,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低中危社区获得性肺炎老年患者发生脓毒症的影响因素。并以此构建预测脓毒症发生风险的列线图模型。分别通过校准曲线和ROC曲线验证模型的区分度、一致性和准确性,并采用决策曲线分析法确定模型的临床实用性。结果:本研究共纳入589例低中危社区获得性肺炎老年患者,其中发生脓毒症者96例(16.30%)。脓毒症组和非脓毒症组的年龄、合并糖尿病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Lac、PCT、SII等指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合并糖尿病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Lac、SII为低中危社区获得性肺炎老年患者发生脓毒症的独立危险因素。使用列线图预测模型进行验证,结果显示AUC为0.826(95%CI:0.780~0.872),校准曲线趋于理想曲线,具有较好的准确性。决策曲线表明,该模型的阈值在0.10~0.78之间时,该模型有临床获益优势。结论:基于SII构建的预测低中危社区获得性肺炎老年患者发生脓毒症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准确性,可以早期预测脓毒症的发生,有助于早期识别高危人群和及时干预,从而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全身免疫炎症指数 社区获得性肺炎 脓毒症 列线图模型
下载PDF
番石榴及其提取物抗炎机制的研究进展
15
作者 王菲 代伟宏 王日兴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12期196-198,共3页
炎症是身体的防御机制,可分为慢性和急性,而抗炎药物的研究一直是医学领域的热点之一。目前临床上治疗炎症相关疾病的药物主要是抗生素,但长期使用不仅损害器官还产生耐药性,药物疗效减弱。番石榴及其提取物有潜在的抗炎作用,且毒副作用... 炎症是身体的防御机制,可分为慢性和急性,而抗炎药物的研究一直是医学领域的热点之一。目前临床上治疗炎症相关疾病的药物主要是抗生素,但长期使用不仅损害器官还产生耐药性,药物疗效减弱。番石榴及其提取物有潜在的抗炎作用,且毒副作用小,可调节多种靶点带来综合治疗,故通过抑制机体转录因子活化、细胞因子分泌等作用机制,成为炎症疾病治疗的新策略。本文将对近年国内外番石榴及其提取物在炎症性疾病中的抗炎机制进行综述,为临床开发新型、副作用小、耐药性低的辅助抗炎药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石榴 番石榴提取物 炎症性疾病 炎症机制
下载PDF
基于预后营养指数对脓毒症患者并发急性肾损伤预测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16
作者 李泽标 李秋呈 邢柏 《安徽医学》 2024年第7期868-873,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预后营养指数(PNI)对脓毒症患者并发急性肾损伤(AKI)的独立预测因子,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收集2021年10月至2023年10月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重症监护室收治的685例脓毒症患者资料,根据是否发生AKI,分为AKI组(... 目的探讨基于预后营养指数(PNI)对脓毒症患者并发急性肾损伤(AKI)的独立预测因子,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收集2021年10月至2023年10月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重症监护室收治的685例脓毒症患者资料,根据是否发生AKI,分为AKI组(n=219)和非AKI组(n=466)。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比较。计算患者的PNI值,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预测脓毒症患者并发AKI的最佳界值为45.23,转化为二分类变量;应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挑选出影响脓毒症患者并发AKI的独立预测因子,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通过评估ROC曲线下面积(AUC)、校准曲线及决策曲线分析(DCA),以评价预测模型效能和临床实用性。结果ROC曲线结果显示,PNI预测脓毒症患者并发AKI的AUC为0.760(95%CI:0.719~0.801),灵敏度为0.594,特异度为0.826。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年龄、合并糖尿病、慢性心衰病史、脓毒性休克、PNI、SOFA评分、血清乳酸(Lac)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脓毒性休克、PNI值、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OFA)评分、血清Lac水平是脓毒症患者并发AKI的独立预测因子(P均<0.05)。以上述5个预测因子构建的列线图预测脓毒症患者并发AKI风险的校准曲线与理想曲线走势几乎重合。列线图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该模型的AUC为0.817(95%CI:0.783~0.852),灵敏度、特异度为0.703、0.783。DCA结果显示,该模型的阈值在0.10~0.70时,有临床获益优势。结论PNI与脓毒症患者并发AKI风险相关,基于PNI等预测因子所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对于预测脓毒症患者并发AKI具有较高的价值和临床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急性肾损伤 预后营养指数 列线图 预测模型
下载PDF
老年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外周血氧化应激及炎症指标的改变 被引量:16
17
作者 李云婷 陈丽荣 +1 位作者 李诗阳 冯奇桃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3期3205-3207,共3页
目的分析老年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外周血氧化应激及炎症指标的改变。方法老年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45例为观察组,同期老年糖尿病患者50例为对照组(不合并酮症酸中毒)。对比两组外周血氧化应激及炎症指标,并分析与空腹血糖间的相关性。... 目的分析老年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外周血氧化应激及炎症指标的改变。方法老年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45例为观察组,同期老年糖尿病患者50例为对照组(不合并酮症酸中毒)。对比两组外周血氧化应激及炎症指标,并分析与空腹血糖间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外周血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丙二醛(MD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平均空腹血糖水平为(21.3±4.6)mmol/L。观察组空腹血糖水平与MDA(r=0.794,P<0.05)及TNF-α(r=0.720,P<0.05)水平呈正相关,而与GSH-Px(r=-0.777,P<0.05)及SOD(r=-0.718,P<0.05)水平呈负相关。结论老年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存在严重的系统性氧化应激及炎症,且与血糖水平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酮症酸中毒 氧化应激 炎症
下载PDF
医护一体化疼痛护理干预对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患者生存质量及营养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15
18
作者 李云婷 王茹春 郑源任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7年第5期704-706,共3页
目的评价医护一体化疼痛护理干预对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患者的营养状态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148例在该院接受治疗的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患者,随机分组两组,每组各74例。实行常规护理干预的患者设为对照组,实行医护一体化疼痛护理干预的... 目的评价医护一体化疼痛护理干预对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患者的营养状态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148例在该院接受治疗的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患者,随机分组两组,每组各74例。实行常规护理干预的患者设为对照组,实行医护一体化疼痛护理干预的患者设为试验组。比较两组患者在护理前后的疼痛程度的改善情况、营养评分,以及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情况。结果护理后,试验组患者的疼痛评分为(3.53±1.13)分,明显优于与对照组患者的疼痛评分[(4.98±1.6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营养评分为(3.84±1.78)分,与对照组患者的营养评分[(2.43±1.48)分]相比,具有显著优势;试验组患者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护一体化管理在疼痛护理干预中应用可以对放射性口腔黏膜炎进行有效控制,降低营养不良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护一体化 疼痛护理干预 放射性口腔黏膜炎 营养 生存质量
下载PDF
机械通气老年脓毒症患者并发重症监护病房获得性衰弱的风险因素分析及mNUTRIC评分的早期预测价值 被引量:14
19
作者 李云婷 李芬 邢柏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0期2568-2573,共6页
目的分析机械通气老年脓毒症患者并发重症监护病房(ICU)获得性衰弱(ICUAW)的风险因素,并探讨改良版危重症营养风险(mNUTRIC)评分对ICUAW的早期预测价值。方法选取本院ICU收治的320例机械通气老年脓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是否发生I... 目的分析机械通气老年脓毒症患者并发重症监护病房(ICU)获得性衰弱(ICUAW)的风险因素,并探讨改良版危重症营养风险(mNUTRIC)评分对ICUAW的早期预测价值。方法选取本院ICU收治的320例机械通气老年脓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是否发生ICUAW将患者分为ICUAW组(n=98)与非ICUAW组(n=222)。分别收集并比较两组患者入ICU时的一般资料、mNUTRIC评分及实验室指标。比较不同mNUTRIC评分组的ICUAW发生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探讨mNUTRIC评分与机械通气老年脓毒症患者并发ICUAW的关系。结果ICUAW组患者年龄、体质量指数、查尔森合并症指数评分、序贯器官衰竭评估评分、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价系统Ⅱ评分、mNUTRIC评分、脓毒性休克比例、机械通气时间以及血乳酸水平显著高于或长于非ICUAW组,而血清白蛋白水平显著低于非ICUAW组(P<0.05)。不同mNUTRIC评分危险分层ICUAW发生率分别为0~4分(6.28%)、5~9分(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2.141,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脓毒性休克(OR=2.238,95%CI:1.099~4.555,P=0.026)、长机械通气时间(OR=1.131,95%CI:1.019~1.254,P=0.020)和mNUTRIC评分值升高(OR=2.508,95%CI:1.968~3.196,P<0.001)为机械通气老年脓毒症患者并发ICUAW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mNUTRIC评分预测机械通气老年脓毒症患者并发ICUAW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70(95%CI:0.828~0.905),灵敏度为87.76%,特异度为80.63%。结论入ICU时mNUTRIC评分对预测机械通气老年脓毒症患者并发ICUAW与否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脓毒症 机械通气 改良版危重症营养风险评分 重症监护病房获得性衰弱
下载PDF
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采用应激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7
20
作者 李云婷 王茹春 郑源任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7年第5期693-695,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采用应激心理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该院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10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患者,按入院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的患者采用应...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采用应激心理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该院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10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患者,按入院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的患者采用应激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下床时间、焦虑评分、抑郁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9.09±1.25)d,下床时间为(4.18±1.26)d,焦虑评分为(49.23±3.01)分,抑郁评分为(47.24±3.31)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14.49±1.42)d]、下床时间[(8.69±1.94)d]、焦虑评分[(56.87±3.87)分]、抑郁评分[(55.76±3.5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激心理护理干预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护理效果显著,改善患者预后,缩短了住院时间,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急性冠脉综合征 护理干预 应激心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