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2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南省基层医院病理常规制片质控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2
1
作者 吴文川 谈顺 谢富生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06年第3期556-557,共2页
病理诊断在医学的诊断及治疗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病理诊断的准确性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制片技术及质量至关重要。病理切片的质量控制是临床病理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和基础。规范的、优质的病理学技术是病理学正确诊断的基... 病理诊断在医学的诊断及治疗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病理诊断的准确性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制片技术及质量至关重要。病理切片的质量控制是临床病理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和基础。规范的、优质的病理学技术是病理学正确诊断的基本保障。近年来,病理界甚为关注提高技术操作及质控标准化的工作,从人员配置、实验室建设、业务培训、技术交流、规范化操作等方面去提高技术操作的质量水平。根据病理切片质量评分标准,目前国内华东、华北、华南地区的二甲以上医院此项工作有了较好的普及发展,部分三甲医院已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海南省几家三级医院在这方面的工作也有了较大的发展,但基层医院病理科在这方面的工作滞后,严重制约着基层医院病理诊断水平的提高与发展,以下就海南省基层医院病理制片质控现状及对策谈谈我们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常规制片 基层医院 海南省 临床病理质量控制 质控 病理学技术 病理诊断 质量评分标准 诊断水平 病理切片
下载PDF
基于云班课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口腔组织病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2
作者 解娜 王姗 +1 位作者 吴文婷 袁振亚 《继续医学教育》 2024年第2期45-48,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云班课平台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口腔组织病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2021年3月至2022年7月开展研究,以2019级口腔医学本科班作为试验组,采用基于云班课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以2018级口腔医学专业本科... 目的探讨基于云班课平台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口腔组织病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2021年3月至2022年7月开展研究,以2019级口腔医学本科班作为试验组,采用基于云班课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以2018级口腔医学专业本科班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师主讲的教学方法。对2组的实验考核、期末理论考核成绩进行比较、分析,问卷调查学生的满意度。结果试验组实验切片考核平均成绩(60.79±19.28)分,优于对照组平均成绩(55.23±17.0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期末考试平均成绩为(63.51±11.09)分,与对照组平均成绩(61.64±9.74)分相比有一定程度的提高。试验组学生对这种教学模式整体满意度为80.30%。结论基于云班课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对学生综合能力提升有较大帮助,教学效果优于传统教师主讲的实验教学方法,值得进一步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班课 口腔组织病理学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 教学效果 翻转课堂 过程性考核 实验教学
下载PDF
MicroRNA-29c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研究
3
作者 张永芳 李京城 +3 位作者 解娜 陈艳 陈俊明 黄幼生 《海南医学院学报》 2023年第13期968-974,共7页
目的:探讨miR-29c的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预测miR-29c靶基因生物学功能。方法: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下载胃癌微小RNA表达及临床数据,分析miR-29c在胃癌及正常胃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收集胃癌及正常组织石蜡标本... 目的:探讨miR-29c的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预测miR-29c靶基因生物学功能。方法: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下载胃癌微小RNA表达及临床数据,分析miR-29c在胃癌及正常胃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收集胃癌及正常组织石蜡标本,制作成组织芯片,使用miRNAscope技术检测miR-29c在胃癌及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情况,通过卡方检验分析miR-29c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TargetScan、Pictar、miRTarbase和Starbase数据库预测miR-29c的靶基因,并对潜在靶基因进行富集分析。结果:TCGA数据分析显示,与正常组织相比(n=41),miR-29c在胃癌组织(n=434)中表达显著下调(P<0.001)。miRNAscope检测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织相比,miR-29c在胃癌组织中表达下调(P<0.001),其表达水平与胃癌患者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型显著相关(P<0.05)。数据库预测得到18个潜在靶基因,主要富集在DNA甲基化转移酶活性等生物学功能,以及癌症相关miRNAs等信号通路。结论:miR-29c在胃癌组织中低表达,与胃癌患者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型相关,有望成为判断胃癌预后的潜在标记物及分子治疗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microRNA-29c miRNAscope TCGA分析
下载PDF
改良免疫组织化学与弹力纤维双重染色在非小细胞肺癌胸膜微浸润病理诊断中的应用
4
作者 罗纯 吕晓婷 +3 位作者 马小惠 刘友斌 符儒 王炳淑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3年第12期1094-1097,共4页
目的探讨免疫组织化学AE1/AE3与弹力纤维Gomori醛品红法双重染色在非小细胞肺癌胸膜微浸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非小细胞肺癌且肿瘤临近胸膜的组织学标本54例。采用HE染色、弹力纤维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AE1/AE3与弹力纤维双重染色方法... 目的探讨免疫组织化学AE1/AE3与弹力纤维Gomori醛品红法双重染色在非小细胞肺癌胸膜微浸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非小细胞肺癌且肿瘤临近胸膜的组织学标本54例。采用HE染色、弹力纤维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AE1/AE3与弹力纤维双重染色方法,观察这三种染色方法在能否明确诊断肿瘤侵犯中的差别。结果单一HE染色及单一弹力纤维染色在可以明确诊断胸膜是否侵犯中均占7%,而免疫组织化学AE1/AE3与弹力纤维双重染色方法可以100%明确诊断肿瘤是否侵犯胸膜。三组染色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非小细胞肺癌肿瘤临近胸膜时,改良的免疫组织化学AE1/AE3与弹力纤维Gomori醛品红法双重染色能够更直观的显示肿瘤细胞胸膜侵犯的情况,优于单一的HE染色和单一的弹力纤维染色。对明确非小细胞肺癌肿瘤分期及精准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力纤维 免疫组织化学 非小细胞肺癌 胸膜 微浸润
原文传递
软组织外周性原始神经外胚层瘤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谈顺 姚志仁 +1 位作者 吴文川 黎日海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1年第4期209-211,共3页
目的:分析软组织外周性原始神经外胚层瘤(pPNET)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特征,为该肿瘤的诊断与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8例pPNET组织常规处理,瑞氏-苏木素(HE)、过碘酸Schifff反应(PAS)、网织纤维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临床上大部分为青年... 目的:分析软组织外周性原始神经外胚层瘤(pPNET)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特征,为该肿瘤的诊断与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8例pPNET组织常规处理,瑞氏-苏木素(HE)、过碘酸Schifff反应(PAS)、网织纤维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临床上大部分为青年人,四肢软组织肿块,生存期短,预后差,2年生存率为33%,5年生存率为0。组织学上小圆、卵圆或梭形瘤细胞被纤维组织分割成小叶,可有或无菊形团。PAS染色阴性,网染细胞间网状纤维少或无,免疫组化染色瘤细胞表达2个以上神经性标记。结论:软组织pPNET为一种高度恶性的神经上皮瘤,临床病理与骨外Ewing瘤、Askin瘤比较无显著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性原始神经外胚层瘤 病理学 临床 免疫组织化学 软组织
下载PDF
耳部毛囊皮脂腺囊性错构瘤2例并文献复习
6
作者 李影 黄幼生 解娜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15-217,共3页
报告2例耳部毛囊皮脂腺囊性错构瘤。2例患者均为先天性,皮损发生于耳部。例1.患者男,20岁。左耳前反复出现溢脓,伴瘙痒和疼痛近20年。皮肤科检查:左侧耳轮脚前方一瘘口,皮肤表面可见一约1cm破溃口,表面红肿。例2.患者女,31岁。出生后即... 报告2例耳部毛囊皮脂腺囊性错构瘤。2例患者均为先天性,皮损发生于耳部。例1.患者男,20岁。左耳前反复出现溢脓,伴瘙痒和疼痛近20年。皮肤科检查:左侧耳轮脚前方一瘘口,皮肤表面可见一约1cm破溃口,表面红肿。例2.患者女,31岁。出生后即发现右耳郭后方肿物。皮肤科检查:右耳郭后方一隆起的2.0cm×1.2cm类圆形肿物,表面皮肤完整,质中,界清。2例患者皮损组织病理检查均表现为真皮内毛囊漏斗部扩张,毛囊周围皮脂腺呈结节状增生,毛囊及皮脂腺周围的胶原纤维增生、硬化;其中例1可见软骨成分及一些粗大的神经。2例患者均诊断为毛囊皮脂腺囊性错构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错构瘤 囊性 毛囊皮脂腺
原文传递
24例年轻人结外NK/T细胞淋巴瘤(鼻型)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王明华 罗志飞 +4 位作者 陈明净 吴文婷 郑艺菲 袁振亚 翁阳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37-340,共4页
目的探讨一组年龄≤40岁结外NK/T细胞淋巴瘤(鼻型)(extranodal natural killer/T-cell lymphoma,nasal type,ENKTL)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收集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海南省人民医院和海口市人民医院病理科2004年1月~2017年2月收治的... 目的探讨一组年龄≤40岁结外NK/T细胞淋巴瘤(鼻型)(extranodal natural killer/T-cell lymphoma,nasal type,ENKTL)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收集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海南省人民医院和海口市人民医院病理科2004年1月~2017年2月收治的年龄≤40岁ENKTL病例共24例,应用免疫组化检测CD20、CD3、CD5、CD56、TIA-1、Granzyme B和Ki-67在ENKTL中的表达,应用EBER原位杂交检测EBV表达,同时收集临床数据,分析该组病例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结果本组年龄≤40岁的ENKTL病例中,患者年龄15~40岁,中位年龄29岁,男女比为2∶1。免疫表型:CD20、CD5(-),CD3、CD56、TIA-1和Granzyme B(+),Ki-67增殖指数30%~95%,EBER原位杂交肿瘤细胞均阳性;肿瘤原发部位主要位于上呼吸道,尤其多见于鼻腔及鼻咽部;中位生存期21个月,预后与病变部位(鼻或鼻外)、是否同时伴有其他疾病及是否接受治疗相关。结论本组≤40岁ENKTL病例具有与其他年龄组相似的临床病理特征,伴有较高的HBV感染率,中位生存时间21个月,预后与病变部位(鼻或鼻外)、是否同时伴有其他疾病及是否接受治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外NK/T细胞淋巴瘤(鼻型) HBV感染 预后
下载PDF
自体动静脉内瘘动脉瘤血管玻璃样变是血管扩张和动脉瘤部分切除术后复发的主要病理基础 被引量:10
8
作者 李洪 白亚飞 +3 位作者 安娜 徐明芝 陈汝满 李新年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3期4209-4213,4221,共6页
背景2019年中国已有60万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登记在册,其中80%以上患者的透析"生命线"为自体动静脉内瘘(AVF)。而自体动静脉内瘘动脉瘤(AVFAs)是AVF最常见并发症之一,对AVFAs的研究有助于其防控。目的通过研究AVFAs部分... 背景2019年中国已有60万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登记在册,其中80%以上患者的透析"生命线"为自体动静脉内瘘(AVF)。而自体动静脉内瘘动脉瘤(AVFAs)是AVF最常见并发症之一,对AVFAs的研究有助于其防控。目的通过研究AVFAs部分切除术中切除的病变血管组织学,追踪患者AVFAs复发情况,探索AVFAs组织病理与AVFAs复发相关机制,制定相应可行防治措施。方法选择2016年4月—2019年10月在海南省人民医院进行以AVFAs部分切除术为主的修复手术的13例复杂型AVFAs患者,取切除动脉瘤血管组织(5~10)mm×(5~10)mm做病理分析;追踪AVFAs变化。结果13例患者手术均成功;术后追踪3~39个月,平均(22.4±11.9)个月;其中7例患者术后3~6个月AVFAs复发;12例患者内瘘通畅。病理:血管内皮细胞(ECs)明显减少或消失;内中膜成纤维细胞及胶原组织增生、排列紊乱,内外弹力层不完整或完全消失,网状纤维和弹力纤维减少;平滑肌细胞(SMAs)减少或完全消失。13例患者瘤壁存在既往从未报道的大范围玻璃样变性,其中10例累及血管壁全程,同时散在黏液样变性、局灶性钙化混合或单独存在;玻璃样变性累及管壁全程者追踪期间6例复发。结论AVFAs瘤体部分切除术对预防血管破裂、保留血管资源有效;术中利用的内瘘血管存在严重玻璃样变、散在黏液样变、局灶性钙化多种变性,使AVFAs容易复发,尤其是在修复部位继续穿刺;扣眼穿刺可能降低AVFAs患病率和修复术后复发率;瘤体早期局部加压可以延缓病情发展、减少干预;更大样本AVFAs组织学研究、不同AVF穿刺方法对AVFAs患病率影响的对照研究、AVFAs患病相关基因谱研究需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动静脉内瘘动脉瘤 动脉瘤部分切除术 玻璃样变性 黏液样变性
下载PDF
219例阴道镜拟诊宫颈HPV亚临床感染患者的病理诊断和HPV-DNA检测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林强 徐雯 +4 位作者 金松 张毅 翁阳 许琳 吴丹梅 《海南医学》 CAS 2011年第12期37-39,共3页
目的探讨电子阴道镜检查和HPV-DNA检测对宫颈人乳头瘤病毒亚临床感染(SPI)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00年3月至2008年4月在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妇产科门诊经阴道镜检查拟诊宫颈SPI的219例患者行病理检查,同时行HPV6/11、16/18型DNA的检测。结... 目的探讨电子阴道镜检查和HPV-DNA检测对宫颈人乳头瘤病毒亚临床感染(SPI)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00年3月至2008年4月在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妇产科门诊经阴道镜检查拟诊宫颈SPI的219例患者行病理检查,同时行HPV6/11、16/18型DNA的检测。结果 219例阴道镜拟诊宫颈SPI患者中,病理确诊为HPV感染209例,阴道镜的诊断符合率为95.4%。HPV-DNA阳性191例,HPV-DNA检测阳性率为87.2%,其中HPV6/11型阳性126例,HPV16/18型阳性62例,混合感染3例。病理诊断为单纯HPV感染患者133例,其中HPV6/11型115例,HPV16/18型18例,而病理诊断为HPV感染合并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58例,其中HPV6/11型11例,HPV16/18型44例,混合感染3例。结论阴道镜检查是一种早期发现宫颈SPI的简便、有效的方法。宫颈单纯HPV感染的主要亚型为HPV6/11型,HPV感染合并CIN的主要亚型为HPV16/18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镜 人乳头状瘤病毒 亚临床感染
下载PDF
结肠黑变病48例临床病理学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郑少江 李妹 +1 位作者 陈文彬 吴月霞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04年第3期400-401,共2页
目的 研究结肠黑变病 (Melanosiscoli ,MC)的临床病理特点。 方法 全部病例做了临床资料分析及组织学观察 ,并做了脂褐素、黑色素 ,含铁血黄素 ,胆色素和PAS特殊染色 ,其中 4例做免疫组化染色检查。 结果 结肠黑变病粘膜固有层都... 目的 研究结肠黑变病 (Melanosiscoli ,MC)的临床病理特点。 方法 全部病例做了临床资料分析及组织学观察 ,并做了脂褐素、黑色素 ,含铁血黄素 ,胆色素和PAS特殊染色 ,其中 4例做免疫组化染色检查。 结果 结肠黑变病粘膜固有层都有棕褐色色素沉着 ,该色素的脂褐素、含铁血黄素、黑色素和胆色素染色均为阴性 ,HMB45、S -10 0免疫组化染色该色素颗粒亦为阴性 ,但PAS染色阳性。 结论 结肠黑变病在很大程度上与慢性便秘服用泻药有关 ,色素可能系巨噬细胞吞噬蒽醌类泻剂后形成的脂褐素样物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黑变病 病理学 病理特点 免疫组织化学 诊断
下载PDF
临床、影像及病理检查在骨肿瘤及瘤样病变诊断中的作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谈顺 吴文川 蔡仁桑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3期216-220,共5页
关键词 骨疾病 骨肿瘤 骨软骨瘤 诊断
下载PDF
胃肠间质瘤中survivin、cyclinD1和PTEN蛋白的表达及病理意义 被引量:2
12
作者 谈顺 李群 +2 位作者 吴文川 牛海燕 罗志飞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2007年第4期295-297,共3页
目的检测survivin、cyclin D1和PTEN在胃肠间质瘤(GIST)的表达情况,从而探讨这3种蛋白在GIST生长、侵袭行为中的作用。方法对60例GIST标本进行survivin、cyclinD1和PTEN免疫组化检测。结果survivin及cyclin D1蛋白的表达在正常组织与瘤... 目的检测survivin、cyclin D1和PTEN在胃肠间质瘤(GIST)的表达情况,从而探讨这3种蛋白在GIST生长、侵袭行为中的作用。方法对60例GIST标本进行survivin、cyclinD1和PTEN免疫组化检测。结果survivin及cyclin D1蛋白的表达在正常组织与瘤组织间、低危组与高危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TEN蛋白表达在正常组织与低危组间差异不显著,但正常组织与高危组间差异显著。在高危组与低危组中survivin与cyclin D1的表达均呈正相关。核分裂数越多、瘤体越大、发病部位越低,survivin和cyclin D1表达越高,而PTEN表达越低。结论①在GIST发生、发展过程中,survivin和cyclin D1表达逐渐增高而PTEN表达逐渐减弱,其表达与肿瘤大小和核分裂数有高度一致性。②survivin和cyclin D1的表达高度相关,说明二者在GISTs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协同发挥作用。③PTEN表达降低主要表现在高危组,且与survivin和cyclin D1表达不相关,提示PTEN的变化出现较晚,可能代表不同于survivin-cyclin D1的信号转导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间质瘤 SURVIVIN CYCLIND1 PTEN 免疫组化
下载PDF
海南地区慢性鼻-鼻窦炎患者吸入性变应原血清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晓凤 周学军 +5 位作者 苏炳泽 冯勇军 郑少江 冼德生 黄家军 刘世喜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2459-2461,共3页
目的:通过检测海南地区慢性鼻-鼻窦炎(CRS)患者血清变应原,了解海南地区主要吸入性变应原分布情况,探讨有效实施变应原避免的措施,为成功开展特异性免疫治疗提供依据。方法:用UniCAP100全自动变应原检测仪对318例CRS患者进行吸入物变应... 目的:通过检测海南地区慢性鼻-鼻窦炎(CRS)患者血清变应原,了解海南地区主要吸入性变应原分布情况,探讨有效实施变应原避免的措施,为成功开展特异性免疫治疗提供依据。方法:用UniCAP100全自动变应原检测仪对318例CRS患者进行吸入物变应原过筛试验(Phadiatop)并检测7种常见变应原的血清特异性IgE(specific IgE,SIgE)水平,同时检测其血清总IgE(total IgE,TIgE)水平。结果:血清TIgE阳性率为64.15%,吸入变应原过筛实验阳性率为37.74%。SIgE阳性的总发生率为33.96%。其中户尘螨(28.30%)、热带螨(27.36%)、粉尘螨(21.07%)、蟑螂(13.52%)、屋尘(11.64%)、猫皮屑(7.86%)、狗皮屑(0.63%)。在伴鼻息肉的CRS和不伴鼻息肉的CRS之间,TIgE阳性及SIgE阳性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户尘螨、热带螨、粉尘螨是海南地区CRS患者主要的吸入性变应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鼻-鼻窦炎 变应原 特异性IGE
下载PDF
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的临床病理特征 被引量:2
14
作者 谈顺 吴文川 谢富生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1999年第2期94-96,共3页
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Malignanthistiocytosis简称MH)以往又称恶性网状细胞增生症,该病为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组织细胞异常增生的恶性疾病,具有全身性、进行性和侵袭性等特点,本病首先由Robb-smit... 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Malignanthistiocytosis简称MH)以往又称恶性网状细胞增生症,该病为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组织细胞异常增生的恶性疾病,具有全身性、进行性和侵袭性等特点,本病首先由Robb-smith和Scot于1939年最初报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组织细胞增多症 临床病理学 诊断
下载PDF
73例胃肠道梭形细胞肿瘤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谈顺 吴文川 +2 位作者 罗志飞 黄幼生 丁莉利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06年第4期636-637,721,共3页
目的研究胃肠道梭形细胞肿瘤的免疫组化及临床病理特征。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CD117、CD34、Vimentin、S-100、actin(平)蛋白在肿瘤中的表达。结果73例胃肠道梭形细胞肿瘤中潜在、低度、中度及高度危险病例数分别为6例、34例、21例... 目的研究胃肠道梭形细胞肿瘤的免疫组化及临床病理特征。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CD117、CD34、Vimentin、S-100、actin(平)蛋白在肿瘤中的表达。结果73例胃肠道梭形细胞肿瘤中潜在、低度、中度及高度危险病例数分别为6例、34例、21例及12例;诊断胃肠道间质瘤60例,平滑肌源性肿瘤8例,神经源性肿瘤3例。侵袭行为危险程度与胃肠道梭形细胞肿瘤的发生部位相关(P<0·05)。结论对胃肠道梭形细胞肿瘤进行分类诊断时,最好联合使用多项免疫组化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 梭形细胞肿瘤 间质瘤 免疫组织化学 诊断
下载PDF
猫抓病的实验室检查、临床病理特征及治疗 被引量:6
16
作者 谈顺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2年第1期60-61,64,共3页
猫抓病在国外较多见,随着豢养宠物人群不断扩大,国内报道近几年也逐渐多了起来.过去不少研究者认为猫抓病的病原体是猫阿菲波菌(Afipia felis),但现以确定汗氏巴尔通体(Bartonella henselae)是其病原.
关键词 猫抓病 巴尔通体感染 流行病学 病理学 临床诊断 化验室
下载PDF
海南地区淋巴瘤组织学类型的分布特点
17
作者 王明华 翁阳 +2 位作者 郑晶 杨丞 罗志飞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01-501,510,共2页
淋巴瘤或称恶性淋巴瘤(malignant lymphoma,ML)是指原发于淋巴结或结外淋巴组织的淋巴细胞及其前体细胞的恶性肿瘤。淋巴瘤的发生率在我国恶性肿瘤中排第10位,是儿童和青少年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淋巴瘤的分布具有较明显的地区特征,如... 淋巴瘤或称恶性淋巴瘤(malignant lymphoma,ML)是指原发于淋巴结或结外淋巴组织的淋巴细胞及其前体细胞的恶性肿瘤。淋巴瘤的发生率在我国恶性肿瘤中排第10位,是儿童和青少年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淋巴瘤的分布具有较明显的地区特征,如地方性伯基特淋巴瘤主要分布于非洲赤道附近,而T细胞性非何奇金淋巴瘤(T—NHL)则以中国和亚洲多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组织学类型 海南地区
原文传递
嗅神经母细胞瘤3例临床病理分析并文献复习
18
作者 郑少江 谢富生 黎日海 《海南医学》 CAS 2004年第5期78-79,共2页
目的 探讨嗅神经母细胞瘤 (olfactoryneuroblastoma)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对 3例嗅神经母细胞瘤进行总结分析、特殊染色检查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 神经母细胞瘤少见 ,常见于鼻腔、副鼻窦 ;光镜下可见菊形团或假菊形团结构和腺... 目的 探讨嗅神经母细胞瘤 (olfactoryneuroblastoma)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对 3例嗅神经母细胞瘤进行总结分析、特殊染色检查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 神经母细胞瘤少见 ,常见于鼻腔、副鼻窦 ;光镜下可见菊形团或假菊形团结构和腺样结构 ;免疫组化神经标记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嗅神经母细胞瘤 病理特点 组织病理学 鉴别诊断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甲状腺内胸腺或鰓囊相关肿瘤临床病理观察
19
作者 解娜 黄幼生 +2 位作者 薛逢贵 陈恩斌 高白 《海南医学》 CAS 2014年第2期277-280,共4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内胸腺或鰓囊相关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诊断思路。方法对甲状腺内胸腺或鰓囊相关肿瘤2例进行常规临床病理分析及免疫组织化学标记,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甲状腺的胸腺或鰓囊相关肿瘤相对罕见,包括异位胸腺瘤(例1)、伴胸腺... 目的探讨甲状腺内胸腺或鰓囊相关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诊断思路。方法对甲状腺内胸腺或鰓囊相关肿瘤2例进行常规临床病理分析及免疫组织化学标记,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甲状腺的胸腺或鰓囊相关肿瘤相对罕见,包括异位胸腺瘤(例1)、伴胸腺样分化的梭形细胞肿瘤(例2)和显示胸腺样分化的癌。肿瘤有相对清晰的边界和分叶状结构,不同程度的梭形瘤细胞增生,免疫标记显示CK19阳性、TG阴性为其共同特征。结论甲状腺内胸腺或鰓囊相关肿瘤的形态及生物学行为与其具体病理类型相关,结合免疫组化标记可与其他梭形细胞肿瘤鉴别,特别是与甲状腺髓样癌、未分化癌、滑膜肉瘤等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 异位胸腺瘤 伴胸腺样分化的梭形细胞肿瘤 临床病理学 鉴别诊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