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真空玻璃技术与应用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王元麒 王磊 李继定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154-1158,共5页
研究真空玻璃技术的性能及应用分析。基于热量传递理论,分析了真空玻璃的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介绍了真空玻璃生产的关键技术难点,针对传统的外加支撑点真空玻璃结构具有支撑物材料选择制作难、支撑点多均匀布放难、易脱落不能实现异型... 研究真空玻璃技术的性能及应用分析。基于热量传递理论,分析了真空玻璃的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介绍了真空玻璃生产的关键技术难点,针对传统的外加支撑点真空玻璃结构具有支撑物材料选择制作难、支撑点多均匀布放难、易脱落不能实现异型等缺陷,在筋条自支撑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凸点自支撑真空隔离方法,为真空玻璃生产与应用提供了新思路;通过与中空玻璃比较,对真空玻璃的应用领域进行了分析研究;对真空玻璃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在全球低碳节能大背景下,具有综合性能优势的真空玻璃将随着产业化进程的加快获得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玻璃 传热系数 自支撑 低碳 节能
原文传递
基于LSSVM的真空玻璃传热过程建模 被引量:5
2
作者 王元麒 王磊 李桂香 《真空》 CAS 2015年第2期57-60,共4页
真空玻璃传热过程隔热性能和质量评价关键指标-传热系数(U值)受真空度影响,难以精确检测。为实现真空玻璃隔热性能和质量的快速评定,建立了基于LSSVM的真空玻璃传热过程智能模型,应用MATLAB软件和实验数据,对真空玻璃传热过程进行了模拟... 真空玻璃传热过程隔热性能和质量评价关键指标-传热系数(U值)受真空度影响,难以精确检测。为实现真空玻璃隔热性能和质量的快速评定,建立了基于LSSVM的真空玻璃传热过程智能模型,应用MATLAB软件和实验数据,对真空玻璃传热过程进行了模拟,在线预测了真空玻璃传热后侧(非热源侧)的中心温度。结果表明:模型理论正确,预测迅速(时间<1 s),误差小(相对误差<1.2%),为真空玻璃隔热性能和真空玻璃质量的快速评定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手段。同时,也为后续研究能将温度参数预测转化为传热系数预测奠定一定的理论和应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玻璃 传热过程 LSSVM 智能建模 性能检测
原文传递
基于思维进化优化灰色神经网络在真空玻璃需求中的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杜萍 王磊 王元麒 《真空》 CAS 2016年第5期25-28,共4页
由于真空玻璃需求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传统的数据模型无法准确找寻订单变化规律,导致预测精度较低。为了提高预测精度,结合灰色神经网络模型,利用思维进化算法优化灰色神经网络,确定灰色神经网络的最优初始参数。分别利用灰色神经网络(G... 由于真空玻璃需求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传统的数据模型无法准确找寻订单变化规律,导致预测精度较低。为了提高预测精度,结合灰色神经网络模型,利用思维进化算法优化灰色神经网络,确定灰色神经网络的最优初始参数。分别利用灰色神经网络(GNN)模型和思维进化-灰色神经网络(MEC-GNN)模型,用训练好的网络预测某真空玻璃制造商订单,预测结果表明:改进的MEC-GNN模型明显地提高了预测结果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网络 思维进化算法 灰色模型 真空玻璃需求
原文传递
基于非稳态传热过程的真空玻璃性能建模 被引量:1
4
作者 杜萍 王磊 王元麒 《真空》 CAS 2016年第4期45-48,共4页
由于真空玻璃的导热系数测量复杂,本文提出一种基于非稳态传热过程的软测量表征真空玻璃导热系数的模型。首先,在连续介质与半无限大物体的前提下,采用能量守恒定律与拉普拉斯变换法,对数学物理模型进行求解,建立非加热面的中心温度计... 由于真空玻璃的导热系数测量复杂,本文提出一种基于非稳态传热过程的软测量表征真空玻璃导热系数的模型。首先,在连续介质与半无限大物体的前提下,采用能量守恒定律与拉普拉斯变换法,对数学物理模型进行求解,建立非加热面的中心温度计算公式。然后,利用数值仿真软件FLUENT对物理模型进行温度场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检测时间少于5分钟,达到节约时间的目的;为保证温度测量准确,取多个测量点的测量值;为减小测量误差,采用圆形加热片时,加热片的半径与真空玻璃厚度之比要大于3。这些为后续研究真空玻璃导热系数与温度变化之间的关系奠定一定的理论和应用基础,对实验有指导意义,为真空玻璃导热系数的在线检测和其过程的优化控制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玻璃 非稳态传热 计算流体力学仿真 导热系数
原文传递
基于LSSVM的天然气脱CO_2膜分离在线软测量模型 被引量:3
5
作者 王磊 李桂香 +2 位作者 王元麒 王旭芳 吴桐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836-1840,共5页
针对天然气脱CO2膜分离过程中一些重要性能参数难以在线测量,建立了基于LSSVM的天然气脱CO2膜分离过程在线软测量模型。用网格搜索、交叉验证结合贝叶斯估计,得到LSSVM模型的2个最优参数值;基于天然气脱CO2膜分离过程数据建立软测量模... 针对天然气脱CO2膜分离过程中一些重要性能参数难以在线测量,建立了基于LSSVM的天然气脱CO2膜分离过程在线软测量模型。用网格搜索、交叉验证结合贝叶斯估计,得到LSSVM模型的2个最优参数值;基于天然气脱CO2膜分离过程数据建立软测量模型并对过程关键性能参数进行在线预测。仿真结果表明,所建软测量模型正确合理,精度高(相对误差都在1.4%以内),速度快(<1s),能很好的实现天然气脱CO2膜分离过程关键性能参数脱碳气流量和脱碳气CO2浓度的实时预测和估计,可为天然气脱CO2膜分离过程的实时优化控制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气体膜分离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 软测量 脱碳指标
原文传递
基于PSO算法优化的BPNN天然气脱CO_2膜分离过程软测量模型 被引量:2
6
作者 王磊 李桂香 王元麒 《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5年第1期28-33,共6页
天然气脱CO2膜分离过程是一个非线性复杂系统.针对其过程中一些关键性能参数如脱碳气流量和尾气CO2浓度难以在线精确测量,建立了基于PSO算法优化的BP神经网络天然气脱CO2膜分离过程软测量模型.其中,为克服BP神经网络收敛速度慢、易陷入... 天然气脱CO2膜分离过程是一个非线性复杂系统.针对其过程中一些关键性能参数如脱碳气流量和尾气CO2浓度难以在线精确测量,建立了基于PSO算法优化的BP神经网络天然气脱CO2膜分离过程软测量模型.其中,为克服BP神经网络收敛速度慢、易陷入局部最小值等缺点,引入惯性权重算法和收缩因子对传统PSO算法进行改进后,用PSO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的权值和阈值;然后,基于Matlab软件和采集的现场数据对天然气脱CO2膜分离过程进行建模仿真.结果表明,模型收敛速度快,模型测量的天然气脱CO2膜分离过程中的关键参数脱碳气流量和尾气CO2浓度值与实测值符合较好,误差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膜分离 粒子群 BP神经网络 软测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