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肾茶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罗灿 于旭东 +2 位作者 吴繁花 高鑫 王童欣 《热带生物学报》 2015年第2期204-222,共19页
为了探讨中国肾茶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本研究采用100条ISSR引物对87份肾茶种质资源进行试验分析,发现20条引物能扩增出清晰条带.在87份供试材料中,20个ISSR引物共产生144条扩增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120条,多态率83.3%,平均每个ISSR标... 为了探讨中国肾茶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本研究采用100条ISSR引物对87份肾茶种质资源进行试验分析,发现20条引物能扩增出清晰条带.在87份供试材料中,20个ISSR引物共产生144条扩增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120条,多态率83.3%,平均每个ISSR标记能产生6.0条多态性片段.87份材料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变化范围为0.48 ~0.98,但6份栽培品种间遗传相似系数为0.88 ~ 0.98显示出栽培种的遗传基础相对狭窄.利用UPGMA聚类分析,供试材料可聚为2类,其中栽培品种单独聚成1类,野生材料聚为1类.结果显示,中国野生肾茶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丰富,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茶 CTAB法 ISSR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夏秋季遮光处理对海南黄灯笼辣椒幼苗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王旭 范飞 +3 位作者 陈艳丽 李绍鹏 刘为侠 吴震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7-112,共6页
【目的】探寻适宜热带地区黄灯笼辣椒育苗遮光的遮阳网及遮光时段,为海南黄灯笼辣椒生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分别设置遮光率30%(T3)、50%(T5)、70%(T7)和90%(T9)4个处理,以大棚内不遮光为对照(CK),测定黄灯笼辣椒(热辣2号)的形态指... 【目的】探寻适宜热带地区黄灯笼辣椒育苗遮光的遮阳网及遮光时段,为海南黄灯笼辣椒生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分别设置遮光率30%(T3)、50%(T5)、70%(T7)和90%(T9)4个处理,以大棚内不遮光为对照(CK),测定黄灯笼辣椒(热辣2号)的形态指标、壮苗指数及叶绿素、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含量和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探讨热带地区夏秋季不同遮光处理对海南黄灯笼辣椒幼苗的影响。【结果】随着遮光率的增加,热辣2号的形态指标、壮苗指数、叶绿素含量和Fv/Fm呈下降趋势;T3处理的叶片在光合作用旺盛阶段净光合速率(Pn)最高,说明光照过高或过低均抑制黄灯笼辣椒的光合作用;对照(CK)辣椒幼苗的株高、茎粗、光合产物积累、壮苗指数、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Fv/Fm均显著高于T5、T7和T9处理(P<0.05,下同);CK、T5、T7和T9处理的黄灯笼辣椒幼苗叶片质膜透性显著高于T3处理,脯氨酸含量显著低于T3处理。【结论】热带地区夏秋季选用遮光率30%的遮阳网在中午对黄灯笼辣椒幼苗进行短期遮光,可减少高光强对黄灯笼辣椒幼苗的影响,有利于培育健壮的黄灯笼辣椒种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灯笼辣椒 遮光处理 形态指标 生理指标 光合作用
下载PDF
利用电导率法测定六种芳香植物的耐热性 被引量:17
3
作者 龚萍 王健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038-2040,共3页
运用电导率法对香蜂草(Melissa officinalis L.)、苹果鼠尾草(Salvia officinalis L.)、丁香罗勒(Oci-mum basilicum L.)、阔叶薰衣草(Lavandula spica L.)、匍匐迷迭香(Rosmarinus officinalis L.)、香露兜(Pandanus amaryllifolius Ro... 运用电导率法对香蜂草(Melissa officinalis L.)、苹果鼠尾草(Salvia officinalis L.)、丁香罗勒(Oci-mum basilicum L.)、阔叶薰衣草(Lavandula spica L.)、匍匐迷迭香(Rosmarinus officinalis L.)、香露兜(Pandanus amaryllifolius Roxb.)等6种芳香植物进行了耐热性测定。结果显示,叶片在梯度高温处理后,温度与细胞伤害率之间呈现"S"形曲线关系。通过显著性检验,结合Logistic方程拐点确定半致死温度,测得6种芳香植物的高温半致死温度分别为香蜂草57.00℃、苹果鼠尾草58.55℃、丁香罗勒59.80℃、阔叶薰衣草59.55℃、匍匐迷迭香59.19℃、香露兜65.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香植物 高温 LOGISTIC方程 半致死温度.
下载PDF
海南昌江县濒危药用植物的种群动态 被引量:4
4
作者 周文嵩 冯丹丹 +4 位作者 李东海 陶楚 万春红 邢莎莎 杨小波 《热带生物学报》 2014年第4期392-399,共8页
对昌江县的4种濒危药用植物进行调查,分析其大小级结构、静态生命表及存活曲线特征。结果表明:白木香(Aquilaria sinensis)和野龙眼(Dimocarpus longan)种群属于增长型,海南龙血树(Dracaena cambodiana)种群属于衰退型,野荔枝(Litchi ch... 对昌江县的4种濒危药用植物进行调查,分析其大小级结构、静态生命表及存活曲线特征。结果表明:白木香(Aquilaria sinensis)和野龙眼(Dimocarpus longan)种群属于增长型,海南龙血树(Dracaena cambodiana)种群属于衰退型,野荔枝(Litchi chinensis)种群属于稳定型。白木香和野荔枝种群的存活曲线接近DeeveyⅡ型,海南龙血树种群接近DeeveyⅠ型,野龙眼种群接近DeeveyⅢ型。结合静态生命表的分析,整体上白木香和野龙眼种群表现为增长型、海南龙血树种群表现为衰退型、而野荔枝种群表现为稳定型。野生濒危药用植物的生存环境较差,人为干扰明显,需要进行必要的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濒危药用植物 大小级结构 静态生命表 存活曲线 昌江县
下载PDF
甜瓜属12份种质的核型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成善汉 王吉明 +2 位作者 林师森 李春子 候凯腾 《热带生物学报》 2011年第3期241-245,共5页
利用染色体压片技术对1份野生种甜瓜和11份近缘野生种甜瓜的核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除西印度瓜、迪普沙瓜各有1份种质染色体分别为2n=48,2n=44外,其余种质染色体均为二倍体,2n=24。10份染色体数为24的甜瓜种质核型可分为5种类型:迪普沙... 利用染色体压片技术对1份野生种甜瓜和11份近缘野生种甜瓜的核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除西印度瓜、迪普沙瓜各有1份种质染色体分别为2n=48,2n=44外,其余种质染色体均为二倍体,2n=24。10份染色体数为24的甜瓜种质核型可分为5种类型:迪普沙瓜、普拉菲瓜为24m;马包瓜为2M+18m+4sm;泡状瓜、非洲瓜、小果瓜、无花果叶瓜、西印度瓜为20m+4sm;酸黄瓜为14m+10sm;吉赫瓜为12m+12sm,未发现随体。除马包瓜属2A型,迪普沙瓜、普拉菲瓜为1B型,非洲瓜为2C型外,其余种质皆为2B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瓜 近缘植物 染色体计数 核型
下载PDF
园艺学学科现状、定位及创新人才培养的探讨 被引量:4
6
作者 吴友根 杨东梅 +3 位作者 丁琼 朱国鹏 王健 宋希强 《科技信息》 2014年第7期13-14,共2页
本文介绍了海南大学园艺学学科的现状、优势和学科定位,并探讨了该学科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途径。
关键词 园艺学 学科定位 人才培养
下载PDF
海南岛华石斛根部可培养的共生细菌的多样性 被引量:3
7
作者 李骜 宋希强 《热带生物学报》 2015年第3期279-284,共6页
采集3个居群的野生华石斛根系,从中分离到130株内生细菌,并对细菌进行16S r DNA序列谱系分析,结果表明:华石斛根部内生细菌主要有:芽孢杆菌属(Bacillus)、伯克氏菌属(Burkholderia)、泛菌属(Pantoea)、肠杆菌属(Enterobacter)、藤黄杆菌... 采集3个居群的野生华石斛根系,从中分离到130株内生细菌,并对细菌进行16S r DNA序列谱系分析,结果表明:华石斛根部内生细菌主要有:芽孢杆菌属(Bacillus)、伯克氏菌属(Burkholderia)、泛菌属(Pantoea)、肠杆菌属(Enterobacter)、藤黄杆菌属(Luteibacter)、沙雷氏菌属(Serratia)和西地西菌属(Cedecea)7个属的15个种。其中优势类群为Bacillus,次优势类群为Enterobacter和Burkholderia。优势内生细菌Bacillus spp.在3个不同的居群华石斛根部均有出现,且频率相近。环境因子差异最大、附生宿主组成最相近的霸王岭与吊罗山之间,华石斛根部内生细菌群落物种组成相似性最高。说明附生宿主植物差异是附生植物根部内生细菌物种组成差异的重要驱动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生细菌 多样性 相似性系数 芽孢杆菌 华石斛居群
下载PDF
不同苦瓜品系的抗白粉病能力及其与防御酶活性的相关性 被引量:24
8
作者 田丽波 杨衍 +1 位作者 商桑 司龙亭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84-291,共8页
为筛选抗白粉病的苦瓜种质开展抗病育种,探讨苦瓜抗白粉病的生理生化机制,以21份来源不同的苦瓜种质资源为试材,连续2年鉴定白粉病抗病性,并从中选出4份抗性不同的材料,分别测定接种白粉病菌前及接种后不同时期的5种防御酶活性,结合病... 为筛选抗白粉病的苦瓜种质开展抗病育种,探讨苦瓜抗白粉病的生理生化机制,以21份来源不同的苦瓜种质资源为试材,连续2年鉴定白粉病抗病性,并从中选出4份抗性不同的材料,分别测定接种白粉病菌前及接种后不同时期的5种防御酶活性,结合病情指数做一元线性相关分析,研究防御酶的动态变化与白粉病抗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来源的苦瓜品系之间白粉病发病程度表现出较大的差异和多样性,28.57%的苦瓜种质资源表现为抗病,28.57%表现为中抗,33.33%表现为感病,9.53%表现为高感;健康植株的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和多酚氧化酶(PPO)5种防御酶活性差异不大,接种白粉病菌后,抗感品系植株体内除CAT外,各种酶的活性均升高,抗病品系的酶活及酶活增幅高于或显著高于感病品系,抗病品系在接种白粉病菌后的第10天POD和PAL活性最高,PPO在接种后第5天活性最高,感病和高感品系则一直保持较低的酶活性,因此POD、PAL和PPO可以作为衡量苦瓜抗白粉病的指标;相关分析表明,5种酶的酶活和酶活增幅均与病情指数呈负相关或显著负相关关系,说明酶活或酶活增幅越高,抗病性越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瓜 白粉病 抗性鉴定 防御酶
下载PDF
外源一氧化氮对低温胁迫下苦瓜幼苗生长及部分抗逆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3
9
作者 杜卓涛 杨衍 +2 位作者 朱国鹏 田丽波 商桑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76-781,共6页
为探讨外源一氧化氮(NO)提高苦瓜抗冷性的内在机制,以碧绿苦瓜幼苗为试材,对其施加不同浓度(0,0.1,0.5,1.0,1.5和2.0 mmol·L^(-1))的外源NO供体(SNP)并进行低温(8℃)处理,研究外源NO对低温胁迫下苦瓜幼苗的生长、相对电导率、丙二... 为探讨外源一氧化氮(NO)提高苦瓜抗冷性的内在机制,以碧绿苦瓜幼苗为试材,对其施加不同浓度(0,0.1,0.5,1.0,1.5和2.0 mmol·L^(-1))的外源NO供体(SNP)并进行低温(8℃)处理,研究外源NO对低温胁迫下苦瓜幼苗的生长、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脯氨酸含量以及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SNP处理提高了茎粗/株高和叶面积/根体积的比值,降低了苦瓜幼苗叶片相对电导率和MDA含量,提高了叶片脯氨酸含量和SOD,CAT,POD三种酶的活性,从而降低低温胁迫对苦瓜幼苗的伤害。低浓度的SNP处理的苦瓜幼苗抗冷效果好于高浓度的,尤其以0.5 mmol·L^(-1)SNP处理效果最佳。结果表明:低温胁迫下,适宜浓度的外源NO通过提高抗氧化酶活性,促进渗透调节物质的合成,降低膜透性和膜脂过氧化水平,保护了细胞膜结构的稳定性,从而提高苦瓜幼苗抗低温胁迫的能力,促进了苦瓜幼苗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瓜 外源NO(SNP) 低温胁迫 防御酶
下载PDF
外源NO对低温胁迫下辣椒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4
10
作者 陶天龙 商桑 +2 位作者 朱白婢 田丽波 林师森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573-2577,共5页
以辣椒幼苗作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浓度的外源NO供体硝普钠(sodium nitroprusside,SNP)对低温胁迫(10℃)下辣椒幼苗的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0.5-0.7 mmol/L SNP处理的辣椒幼苗的株高、茎粗、鲜重、干重、蛋白质含量、可... 以辣椒幼苗作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浓度的外源NO供体硝普钠(sodium nitroprusside,SNP)对低温胁迫(10℃)下辣椒幼苗的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0.5-0.7 mmol/L SNP处理的辣椒幼苗的株高、茎粗、鲜重、干重、蛋白质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叶绿素含量等明显增加,POD活性和根系活力提高,MDA含量和脯氨酸含量明显下降。说明在低温胁迫下通过施用外源NO供体硝普钠(SNP)可以提高渗透调节物质和叶绿素含量,降低细胞膜伤害,提高防御酶活性,改善根系活力,从而降低了低温胁迫对辣椒幼苗的伤害,促进了辣椒幼苗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源NO 低温胁迫 辣椒 形态指标 生理特性
下载PDF
不同砧木嫁接对苦瓜幼苗抗冷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杜卓涛 朱白婢 +5 位作者 赖彩余 商桑 田丽波 邹凯茜 朱国鹏 林师森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306-2311,共6页
为了提高苦瓜抗冷性,筛选出抗冷性好的苦瓜嫁接砧木,探讨不同砧木嫁接对苦瓜抗冷性的影响,以翠柳2号苦瓜为接穗,以丝瓜、南瓜等5个品种为嫁接砧木,以翠柳二号苦瓜自根苗和自嫁苗为对照,在昼/夜8℃下进行低温胁迫。结果表明,低温胁迫下,... 为了提高苦瓜抗冷性,筛选出抗冷性好的苦瓜嫁接砧木,探讨不同砧木嫁接对苦瓜抗冷性的影响,以翠柳2号苦瓜为接穗,以丝瓜、南瓜等5个品种为嫁接砧木,以翠柳二号苦瓜自根苗和自嫁苗为对照,在昼/夜8℃下进行低温胁迫。结果表明,低温胁迫下,嫁接苗的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生长指标、生长速率、根系活力均高于自根苗、自嫁苗,其中中原共荣、苦砧2号、根无敌等南瓜砧木的嫁接苗表现较好,且均显著高于对照;嫁接苗的冷害指数、细胞膜渗透率均低于对照,其中中原共荣、苦砧2号、根无敌嫁接苗的冷害指数显著低于对照。这说明嫁接能明显提高苦瓜幼苗的耐冷性,减少低温胁迫对苦瓜幼苗生长的影响。研究认为,5个砧木品种的嫁接苗的生长势和抗冷性均优于自根苗、自嫁苗,其中中原共荣、苦砧2号、根无敌3个砧木品种综合表现较优异,在生产上可以作为苦瓜耐低温砧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瓜 嫁接 低温胁迫 抗冷性
下载PDF
石斛属植物基因组DNA提取方法的对比 被引量:14
12
作者 郑云柯 胡翔宇 +1 位作者 宋希强 王健 《热带生物学报》 2015年第2期168-172,共5页
笔者使用6种DNA提取方法提取7种含糖量较高的石斛属植物的DNA,比较不同方法提取DNA的效果,结果表明:改良PEX法和改良CTAB法对含有丰富多糖和多酚类的石斛属植物的DNA提取效果较好。改良PEX法与其他5种方法对比,可以更好地去除多糖类和... 笔者使用6种DNA提取方法提取7种含糖量较高的石斛属植物的DNA,比较不同方法提取DNA的效果,结果表明:改良PEX法和改良CTAB法对含有丰富多糖和多酚类的石斛属植物的DNA提取效果较好。改良PEX法与其他5种方法对比,可以更好地去除多糖类和多酚物质的干扰,能够满足后续的分子生物学实验的要求。改良CTAB法和改良SDS法与CTAB法和SDS法相比,可获得较高的DNA产率,并且可以较好地去除多糖类杂质的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斛 含糖量 DNA提取方法 多酚
下载PDF
茶树油对2种农业致病菌的抑菌效果 被引量:11
13
作者 张丽 李霆格 +5 位作者 杨文汉 曾媛 李婧 梅晶晶 赵安瑾 王健 《热带农业科学》 2016年第3期49-52,57,共5页
茶树油具有良好的抑菌能力,在果蔬天然保鲜杀菌剂的开发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采用滤纸扩散法测定不同浓度的茶树油对香蕉炭疽菌和芒果炭疽菌的离体抑制效果。结果显示,茶树油对这2种菌都具有良好的抑菌效果,且浓度增加,抑菌作用逐渐增... 茶树油具有良好的抑菌能力,在果蔬天然保鲜杀菌剂的开发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采用滤纸扩散法测定不同浓度的茶树油对香蕉炭疽菌和芒果炭疽菌的离体抑制效果。结果显示,茶树油对这2种菌都具有良好的抑菌效果,且浓度增加,抑菌作用逐渐增强,对芒果炭疽菌和香蕉炭疽菌的EC50分别为339.13和143.10μ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油 香蕉炭疽菌 芒果炭疽菌 抑菌率
下载PDF
不同倍性西瓜原生质体制备与低温耐受性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静 乔飞 +2 位作者 江雪飞 党选民 詹园凤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06-209,共4页
以同源二倍体、四倍体西瓜为试验材料,对其叶片及叶片制备的原生质体进行低温处理,分别测定叶片电解质外渗率、原生质体细胞膜导水系数,分析不同倍性西瓜对亚低温的耐受能力。结果表明:(1)将2.7%纤维素酶+0.78%离析酶R-10溶于0.4 mol/L... 以同源二倍体、四倍体西瓜为试验材料,对其叶片及叶片制备的原生质体进行低温处理,分别测定叶片电解质外渗率、原生质体细胞膜导水系数,分析不同倍性西瓜对亚低温的耐受能力。结果表明:(1)将2.7%纤维素酶+0.78%离析酶R-10溶于0.4 mol/L甘露醇中,于80 r/min下酶解120 min,西瓜叶片原生质体产率最高,制备效果最好;(2)四倍体西瓜原生质体直径为11.26μm,比二倍体直径为10.41μm的高8.2%;(3)用电导法测西瓜叶片电解质外渗率发现,-20、0℃处理时,二倍体西瓜的抗寒性略高于四倍体,但10~20℃的亚低温范围内没有检出差异;(4)15~25℃的亚低温处理原生质体,测定细胞膜导水系数发现,二倍体导水系数的增幅极显著小于四倍体,说明二倍体西瓜对亚低温的耐受能力明显高于四倍体。研究结果为植物种质资源低温抗性鉴定及多层次评价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和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瓜 多倍体 低温胁迫 原生质体 导水系数
下载PDF
ALA对菠萝蜜树光合生理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吴凡 李绍鹏 +1 位作者 李茂富 游丽媛 《农学学报》 2014年第11期73-76,84,共5页
以定植后2年菠萝蜜树为试验材料,分别用不同浓度ALA喷施叶面后用LI-6400便携式光合系统分析仪测定相关光合参数,以研究外源5-氨基乙酰丙酸对菠萝蜜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ALA可显著促进菠萝蜜树的光合作用,各处理浓度中,以10 m... 以定植后2年菠萝蜜树为试验材料,分别用不同浓度ALA喷施叶面后用LI-6400便携式光合系统分析仪测定相关光合参数,以研究外源5-氨基乙酰丙酸对菠萝蜜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ALA可显著促进菠萝蜜树的光合作用,各处理浓度中,以10 mg/L处理效果最佳,该处理Pn、Tr、WUE、Gs、Ci比CK分别提高了56.0%、30.6%、19.4%、23.8%、54.2%,Ls降低了37.6%,均达到极显著差异水平。浓度高达20 mg/L时,其Pn、Tr、Gs、Ci比CK分别降低了2.2%、28.4%、31.1%、11.6%,WUE、Ls升高了36.3%、8.1%。由此可见,适宜浓度ALA可以有效促进菠萝蜜的光合效能,浓度过高反而产生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A 菠萝蜜 光合作用 光合生理 光合参数
下载PDF
油棕花粉活力和贮藏性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沈雁 陈卫军 +2 位作者 陆晨 牛晓庆 祝志欣 《热带农业科学》 2016年第10期24-27,共4页
棕榈油是由油棕树的棕榈果压榨而成,是重要的食用油及工业用油。自然状态下,油棕的产量受到授粉率的制约。将油棕花粉在适宜的条件下贮存并保持其活力,在适当时间对油棕人工授粉对于提高油棕的产量有实际的意义。本研究运用培养基萌发... 棕榈油是由油棕树的棕榈果压榨而成,是重要的食用油及工业用油。自然状态下,油棕的产量受到授粉率的制约。将油棕花粉在适宜的条件下贮存并保持其活力,在适当时间对油棕人工授粉对于提高油棕的产量有实际的意义。本研究运用培养基萌发法研究干燥时间、保存温度、培养温度和培养基成分对油棕花粉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油棕花粉保存的最佳条件为在38℃干燥36 h后保存于-20℃;油棕花粉萌发的最佳培养温度为35℃;适宜浓度的蔗糖和硼酸能促进花粉萌发,高浓度则抑制;硝酸钾的浓度对油棕花粉萌发没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棕 花粉 活力 耐贮性
下载PDF
五唇兰根部内生细菌的筛选及其促生活性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芳芳 宋希强 +1 位作者 丁琼 朱国鹏 《热带生物学报》 2015年第3期285-292,共8页
以野生五唇兰植株根部中分离出的15株内生细菌为研究对象,将其接入五唇兰组培苗中进行共培养,研究其对组培苗的促生影响并分析其固氮、溶磷和产IAA能力等促生活性。结果表明,15株内生细菌中有11株对五唇兰组培苗有促生作用,其中,Paeniba... 以野生五唇兰植株根部中分离出的15株内生细菌为研究对象,将其接入五唇兰组培苗中进行共培养,研究其对组培苗的促生影响并分析其固氮、溶磷和产IAA能力等促生活性。结果表明,15株内生细菌中有11株对五唇兰组培苗有促生作用,其中,Paenibacillus graminis(TW2-1)对五唇兰组培苗有显著的促生影响,促生效果最佳。15株内生细菌中,9株具潜在固氮能力;10株具产IAA的能力,其中Bacillus cereus(TW1-4)产IAA能力最强;7株具溶解无机磷能力,Bacillus megaterium(TW1-1)溶磷量最高,内生细菌的溶磷能力与其产酸能力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唇兰 内生细菌 植物促生活性
下载PDF
小议香蕉几个性状的描述差异问题
18
作者 高龙燕 周双云 +2 位作者 曾丽萍 王令霞 李新国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74-77,共4页
不同书刊、文献往往对于同一个香蕉性状有不同的描述,有时还会存在相互矛盾的情况。为了规范写作及本着对读者负责的目的,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探讨粉蕉和大蕉基因组类型的归类、长梗蕉的苞片褪色、尖叶蕉的柱头色泽等问题。结果表明,粉... 不同书刊、文献往往对于同一个香蕉性状有不同的描述,有时还会存在相互矛盾的情况。为了规范写作及本着对读者负责的目的,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探讨粉蕉和大蕉基因组类型的归类、长梗蕉的苞片褪色、尖叶蕉的柱头色泽等问题。结果表明,粉蕉和大蕉的基因组类型应为ABB,长梗蕉的苞片为"内部均匀不褪色",尖叶蕉柱头的色泽是"橙黄色或深黄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 性状 差异
下载PDF
ALA对幼龄芒果树光合生理的影响
19
作者 吴凡 李绍鹏 李茂富 《中国园艺文摘》 2014年第4期23-25,共3页
以幼龄芒果树叶为试验材料,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系统分析仪和DPS数据分析方法,研究不同浓度外源5-氨基乙酰丙酸对芒果树叶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蒸腾速率(Tr)、水分利用率(WUE)、气孔限制值(Ls)的影响。结... 以幼龄芒果树叶为试验材料,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系统分析仪和DPS数据分析方法,研究不同浓度外源5-氨基乙酰丙酸对芒果树叶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蒸腾速率(Tr)、水分利用率(WUE)、气孔限制值(Ls)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的ALA溶液预处理可提高芒果树的光合作用,以10 mg/L处理效果最佳,该处理Pn、Tr、Gs、Ci的值分别比CK提高65.5%、107.4%、172%、41.3%,WUE、Ls分别降低19.5%、47.9%,除WUE达到差异显著水平,其余均达到极显著差异水平。当用20 mg/L ALA处理时,Pn、Tr、Gs、Ci的值都分别小于10 mg/L处理的值,WUE、Ls的值则大于10 mg/L处理的值。由此可见,适宜浓度5-氨基乙酰丙酸可以有效促进芒果的光合作用,浓度过高反而达不到促进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氨基乙酰丙酸(ALA) 芒果 光合作用
下载PDF
不同基肥对大棚土壤养分、豇豆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5
20
作者 夏枫 成善汉 +3 位作者 林师森 苏蓉蓉 赵柳莹 王龙飞 《热带生物学报》 2017年第1期42-47,共6页
以豇豆(Vigna unguiculata)为材料,采用椰糠有机肥、生物酵素·活性菌肥和化肥作基肥,研究不同种类肥料和不同施用量对土壤养分、豇豆品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施用椰糠有机肥对土壤质量的改善效果更明显,尤其施用量在14 286 ... 以豇豆(Vigna unguiculata)为材料,采用椰糠有机肥、生物酵素·活性菌肥和化肥作基肥,研究不同种类肥料和不同施用量对土壤养分、豇豆品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施用椰糠有机肥对土壤质量的改善效果更明显,尤其施用量在14 286 kg·hm^(-2)(B2)时,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以及p H值较种植前(CK0)及施用化肥的处理(CK)均有不同程度上升,且均达显著性差异;(2)椰糠有机肥总体表现出优于化肥及生物酵素·活性菌肥的良好效果,其中施用量为9 524 kg·hm^(-2)(B1)时,产量最高,B2次之,但B1,B2之间差异不显著;(3)B2处理豇豆表现出最好的综合营养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椰糠有机肥 活性菌肥 化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