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槟榔新拟盘多毛孢叶斑病菌的鉴定及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晶 谢开泽 +1 位作者 张超 谢昌平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671-1678,共8页
为了确定引起槟榔叶斑病的病原菌及其生物学特性,从采集的病害标本上采用组织分离法对病原菌进行分离和纯化并对菌株的致病性进行测定,结合形态学特征和多基因(ITS-TUB-TEF)联合分析构建系统发育树对病原菌进行鉴定,并研究该病原菌在不... 为了确定引起槟榔叶斑病的病原菌及其生物学特性,从采集的病害标本上采用组织分离法对病原菌进行分离和纯化并对菌株的致病性进行测定,结合形态学特征和多基因(ITS-TUB-TEF)联合分析构建系统发育树对病原菌进行鉴定,并研究该病原菌在不同培养条件下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引起槟榔叶斑病的病原菌为Neopestalotiopsis sonneratae。该病原菌菌丝在CA培养基上生长最快,在MEA培养基上气生菌丝最发达;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最适温度均为28℃;24 h光照条件最利于菌丝生长;菌丝生长最佳pH为5,分生孢子萌发最适pH为6。该研究结果可为槟榔叶斑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槟榔 叶斑病 新拟盘多毛孢 鉴定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海南荔枝资源叶片性状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林祺英 李芳 +4 位作者 蔡汝鹏 张蕾 黎瑶 李焕苓 王家保 《热带生物学报》 2023年第6期628-635,共8页
为了给评价海南荔枝资源多样性提供更多基础资料,对193份海南荔枝资源叶片的6个质量性状、9个数量性状的变异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6个质量性状的多样性指数均大于1,说明品种间变异较大,仅叶基形状与小叶形状、叶尖形状有显著相关关系。... 为了给评价海南荔枝资源多样性提供更多基础资料,对193份海南荔枝资源叶片的6个质量性状、9个数量性状的变异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6个质量性状的多样性指数均大于1,说明品种间变异较大,仅叶基形状与小叶形状、叶尖形状有显著相关关系。9个数量性状中变异系数最大的为叶面积(21.74%),变异系数最小的为比叶重(11.31%);除叶形指数与个别性状之间无显著相关关系外,各指标间均有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关系。聚类分析结果显示193份荔枝资源可分为4大类,第Ⅰ类有7份,是所有分类中叶片最为厚实宽大的种质。第Ⅱ类有40份,比叶重最低,其余指标大小仅次于第Ⅰ类。第Ⅲ类有10份,是属于叶片窄小且薄的种质,其比叶重最高。第Ⅳ类有136份,是处于中间态的资源,性状间变异的范围较大。上述结果表明,海南荔枝叶片性状多样性丰富,可以用于评价资源的多样性。本研究为进一步研究利用海南荔枝资源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 叶片 多样性 相关分析 聚类分析
下载PDF
一种红毛丹灵芝根腐病病原鉴定及生物学特性
3
作者 朱清亮 刘芝妤 +2 位作者 李增平 李振华 张宇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89-94,共6页
2021年,在海南省保亭县植物园红毛丹Nephelium lappaceum L.活树上发现一种灵芝根腐病,为明确该病害的病原菌种类,采用常规组织分离法,从其担子果分离菌株,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优势菌株HMDGF001,对其进行致病性测定,形态学特征鉴定,rDNA-IT... 2021年,在海南省保亭县植物园红毛丹Nephelium lappaceum L.活树上发现一种灵芝根腐病,为明确该病害的病原菌种类,采用常规组织分离法,从其担子果分离菌株,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优势菌株HMDGF001,对其进行致病性测定,形态学特征鉴定,rDNA-ITS、SSU和LSU序列分析,构建系统发育树,并测定其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引起红毛丹灵芝根腐病的病原菌为热带灵芝Ganoderma tropicum(Jungh.)Bres.,该病原菌菌丝生长最适温度30℃,最适pH值6,黑暗条件有利菌丝生长,且在PDA培养基上生长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毛丹 灵芝根腐病 热带灵芝Ganoderma tropicum(Jungh.)Bres. 温度 PH值
原文传递
橡胶树HbLFG2蛋白对植物免疫防卫的调控机理
4
作者 聂雪纯 李思鹏 +2 位作者 刘玉涵 缪卫国 李潇 《热带生物学报》 2023年第4期380-388,共9页
为探究HbLFG2基因对免疫反应的功能,增强感病蛋白对橡胶树白粉菌(Erysiphe quercicola)抗性影响的认识,以进一步了解橡胶树(Hevea brasiliensis)LFG(LIFEGUARD)蛋白调控的植物免疫机制,将含有HbLFG2基因的质粒转化到农杆菌中,利用农杆... 为探究HbLFG2基因对免疫反应的功能,增强感病蛋白对橡胶树白粉菌(Erysiphe quercicola)抗性影响的认识,以进一步了解橡胶树(Hevea brasiliensis)LFG(LIFEGUARD)蛋白调控的植物免疫机制,将含有HbLFG2基因的质粒转化到农杆菌中,利用农杆菌分别在烟草和拟南芥中进行瞬时转染和永久转染。结果表明,在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和本氏烟草(Nicotiana benthamiana)上组成型表达HbLFG2抑制了细菌flg22(flagellin domain of a synthetic 22-amino-acid peptide)诱导的活性氧迸发和胼胝质积累等免疫反应,作用类似HbLFG1基因。但与HbLFG1不同的是,HbLFG2不能抑制疫霉激发子INF1和药物DTT(dithiothreitol)激发的过敏性反应,却能抑制细胞坏死诱导蛋白(Bax)激发的过敏性反应。综上,基因HbLFG1和HbLFG2都具有负调控植物免疫防卫反应的功能,但两者作用的机理不完全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树 白粉菌 植物免疫 LFG蛋白
下载PDF
2株有效抑制剑麻斑马纹病菌的生防细菌鉴定 被引量:1
5
作者 侯会霞 郑肖兰 +4 位作者 易克贤 习金根 李慧 吴伟怀 陈河龙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5-214,共10页
剑麻斑马纹病是一种由烟草疫霉(Phytophthoranicotianae)引起的传染性病害,导致剑麻出现叶斑、茎腐和轴腐的症状,对剑麻纤维的产量和质量造成严重影响。目前,剑麻斑马纹病的防治主要采取以农业栽培措施为主,抗病育种和化学药剂防治相结... 剑麻斑马纹病是一种由烟草疫霉(Phytophthoranicotianae)引起的传染性病害,导致剑麻出现叶斑、茎腐和轴腐的症状,对剑麻纤维的产量和质量造成严重影响。目前,剑麻斑马纹病的防治主要采取以农业栽培措施为主,抗病育种和化学药剂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策略,但是农业防治人工成本高,工人操作技术参差不齐;抗病育种难度大,周期长;化学防治受剑麻叶片表面带有蜡质层的影响,存在药液不易吸附的问题,而且大量施药也容易造成病原抗药性提高和环境污染。因此,开发防治剑麻斑马纹病的生防菌资源,探索综合防控新途径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以烟草疫霉菌为靶标菌,通过五点对峙法筛选,获得2株生防菌PpHyHNCJ2和PpHyHNCJ5,其菌丝生长抑制率分别为85.92%和83.10%。通过对烟草疫霉菌菌丝显微结构进行观察发现,菌株PpHyHNCJ2和PpHyHNCJ5均抑制了烟草疫霉菌菌丝的生长,生防菌对峙的烟草疫霉菌出现菌丝体膨大增粗、分枝畸形、缠绕等现象。基于细胞形态、生理生化反应以及16S rDNA基因序列比对分析,菌株PpHyHNCJ2和PpHyHNCJ5鉴定为多粘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polymyxa)。进一步研究显示菌株PpHyHNCJ2和PpHyHNCJ5均具有广谱拮抗作用,能够很好地抑制辣椒疫霉菌(Phytophthora capsica)、大豆疫霉菌(P.sojae)、瓜疫霉菌(P.melonis)、棕榈疫霉菌(P.palmivora)、豇豆疫霉菌(P.vignae)、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黑曲霉菌(Aspergillus niger)、暹罗刺盘孢菌(Colletotrichum siamense)等11种病原菌的生长。此外,菌株PpHyHNCJ2和PpHyHNCJ5具有解有机磷能力、解无机磷能力、解钾能力、固氮能力和产铁能力,可为作物的良好生长提供条件。结果表明,菌株PpHyHNCJ2和PpHyHNCJ5对剑麻斑马纹病的防治具有良好的潜力,可为剑麻斑马纹病的生物防治提供基础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剑麻斑马纹病 烟草疫霉菌 生防菌 促生特性
下载PDF
红脉穗螟雌成虫生殖系统形态特征与卵巢发育分级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都梓萌 崔广超 +2 位作者 李志东 周祥 郭技星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0-135,共6页
红脉穗螟Tirathaba rufivena Walker是槟榔等棕榈科植物的重要害虫,预测预报其发生期以推断防治适期是有效防治该害虫的关键。我们采集红脉穗螟幼虫饲养后,解剖其雌成虫生殖系统,观察分析其生殖系统结构,进行卵巢发育分级,可为红脉穗螟... 红脉穗螟Tirathaba rufivena Walker是槟榔等棕榈科植物的重要害虫,预测预报其发生期以推断防治适期是有效防治该害虫的关键。我们采集红脉穗螟幼虫饲养后,解剖其雌成虫生殖系统,观察分析其生殖系统结构,进行卵巢发育分级,可为红脉穗螟的生物学研究和田间预测预报提供参考。结果表明,红脉穗螟雌成虫生殖系统的基本结构与其他鳞翅目昆虫相似,外生殖器主要由产卵器、导精管、交配囊及其附属结构组成,内生殖器包含卵巢1对、侧输卵管2根、中输卵管1根、受精囊、附腺和生殖腔。红脉穗螟卵巢发育可分为5个级别,即Ⅰ级.乳白透明期,Ⅱ级.卵黄沉积期,Ⅲ级.成熟待产期,Ⅳ级.产卵盛期,Ⅴ级.产卵末期。红脉穗螟3日龄雌成虫卵巢普遍为Ⅳ级卵巢,进入产卵盛期;4日龄时日均产卵量达到最高,为42粒/头。本研究明确红脉穗螟雌性生殖系统结构,建立了红脉穗螟卵巢发育分级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脉穗螟 雌成虫 生殖系统 卵巢等级 卵巢结构
原文传递
无核荔枝僵果病的病原菌鉴定、入侵途径及快速检测技术
7
作者 王伟博 李松刚 +5 位作者 胡美姣 曹学仁 李敏 李焕苓 李芳 高兆银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02-608,共7页
2022年在海南无核荔枝上发现一种僵果病,与海南常见的荔枝病害炭疽病、酸腐病等病症差别明显,主要为害幼果,发病时幼果果实外观无明显变化,但无核荔枝完成疏果后,果实长至蚕豆大小时,发病果实的外果皮颜色变暗,剖开后内果皮发生不规则褐... 2022年在海南无核荔枝上发现一种僵果病,与海南常见的荔枝病害炭疽病、酸腐病等病症差别明显,主要为害幼果,发病时幼果果实外观无明显变化,但无核荔枝完成疏果后,果实长至蚕豆大小时,发病果实的外果皮颜色变暗,剖开后内果皮发生不规则褐变,果实不再膨大,形成僵果,易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本研究对该病害的病原菌进行分离和鉴定,对入侵途径和快速检测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形态学鉴定、ITS、RBP2和TEF1基因序列分析,鉴定引起无核荔枝新型僵果病的病原菌为伯氏镰刀菌(Fusarium pernambucanum)。无核荔枝幼果期果实果皮受农事操作、风、刺吸性昆虫为害等损伤后,易受到病原菌的入侵发病,而果实表面无伤口时不发病。病原菌入侵主要集中在果实纵经3.2~4.8 mm的幼果期,随着果实的生长、果皮保护组织的增加和伤口的减少,病原菌难以入侵,果实发病率快速降低。基于TUB基因序列,以伯氏镰刀菌及其他分离获得的镰刀菌属菌株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扩增测序,根据序列信息设计筛选出一对伯氏镰刀菌的特异性引物,构建了基于普通PCR的快速高效分子检测方法,该检测方法灵敏、高效,可用于指导无核荔枝僵果病的早期诊断与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核荔枝 僵果病 病原菌 鉴定 检测
下载PDF
海岛小花蝽对美洲棘蓟马的捕食作用研究
8
作者 韩姗妮 王建赟 +4 位作者 李金磊 林余伦 王景威 陈俊谕 张方平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27-235,共9页
为了明确海岛小花蝽Orius maxidentex对美洲棘蓟马Echinothrips americanus的捕食情况及防治潜能,在27℃条件下研究了海岛小花蝽5龄若虫、雌成虫对美洲棘蓟马2龄若虫、伪蛹、成虫的捕食功能反应、自身密度干扰效应及喜好性。结果表明:... 为了明确海岛小花蝽Orius maxidentex对美洲棘蓟马Echinothrips americanus的捕食情况及防治潜能,在27℃条件下研究了海岛小花蝽5龄若虫、雌成虫对美洲棘蓟马2龄若虫、伪蛹、成虫的捕食功能反应、自身密度干扰效应及喜好性。结果表明:海岛小花蝽对美洲棘蓟马的捕食功能符合HollingⅡ、HollingⅢ模型,采用HollingⅡ模型拟合,海岛小花蝽雌成虫及5龄若虫对美洲棘蓟马2龄若虫捕食能力(a′/Th)最强,分别为52.97和58.15,捕食上限最大,分别为47.38头/d和49.22头/d;采用HollingⅢ模型拟合,海岛小花蝽雌成虫及5龄若虫对美洲棘蓟马2龄若虫捕食上限最大,分别为27.50头/d和27.41头/d。海岛小花蝽在捕食时存在自身密度干扰情况,随着自身密度的增加单头捕食量逐渐减少,捕食作用率逐渐降低,分摊竞争强度逐渐增大,表明海岛小花蝽对美洲棘蓟马的捕食存在较强的种内干扰,符合Hassell-Varley干扰模型。捕食选择性试验表明,海岛小花蝽更偏向于捕食美洲棘蓟马2龄若虫,其次为成虫,对伪蛹偏好性最弱。综上所述,海岛小花蝽对美洲棘蓟马有较强的控害能力,是一种可应用于防治入侵昆虫美洲棘蓟马的本土天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岛小花蝽 美洲棘蓟马 捕食功能 自身干扰
下载PDF
中国海南省田间发现螟甲腹茧蜂寄生草地贪夜蛾 被引量:10
9
作者 李芬 王力奎 +4 位作者 吕宝乾 曹凤勤 潘雪莲 袁琳琳 吴少英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992-996,共5页
草地贪夜蛾在入侵中国后迅速扩散,发现和利用本土天敌是有效抑制其暴发为害的重要途径。2019年4月至7月在海南省各市县开展草地贪夜蛾发生情况调查时,发现玉米地草地贪夜蛾种群的卵寄生蜂。通过形态学方法鉴定该卵寄生蜂的形态特征,确... 草地贪夜蛾在入侵中国后迅速扩散,发现和利用本土天敌是有效抑制其暴发为害的重要途径。2019年4月至7月在海南省各市县开展草地贪夜蛾发生情况调查时,发现玉米地草地贪夜蛾种群的卵寄生蜂。通过形态学方法鉴定该卵寄生蜂的形态特征,确定为螟甲腹茧蜂Chelonus munakatae Munakata,并建立了实验种群,为人工扩繁及田间应用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省 草地贪夜蛾 玉米 寄生蜂 螟甲腹茧蜂
下载PDF
施氮水平对普通大蓟马繁殖及子代性比的影响
10
作者 张仲 邹游兴 但建国 《热带生物学报》 2024年第1期79-84,共6页
为了评价施氮(N)水平对普通大蓟马(Megalurothrips usitatus)繁殖及其性比的影响,采用盆栽法种植豇豆(Vigna unguiculata),分别按低N(0 kg·hm^(-2))、中N(160 kg·hm^(-2))和高N(320 kg·hm^(-2))水平于苗前土施尿素,用叶... 为了评价施氮(N)水平对普通大蓟马(Megalurothrips usitatus)繁殖及其性比的影响,采用盆栽法种植豇豆(Vigna unguiculata),分别按低N(0 kg·hm^(-2))、中N(160 kg·hm^(-2))和高N(320 kg·hm^(-2))水平于苗前土施尿素,用叶盘法在室内单头饲喂已交配的1日龄雌虫,以嫩豇豆荚饲养其子代,观察亲代雌虫的繁殖与存活状况、子代的数量与性别。结果显示:与低N和中N处理相比,高N显著延长亲代雌虫的存活天数和产卵期,缩短产卵前期,提高产卵量和日产卵量。低N、中N和高N处理的子代雄性比分别为0.70、0.59和0.45,彼此之间差异显著。子代雌虫数量随施N水平的提高而增加,高N处理的子代成虫数显著大于低N和中N。施N对子代存活率没有影响。以上结果表明,施N水平能影响普通大蓟马的生长繁殖和性比,偏施N肥有利于普通大蓟马的繁殖,促使子代性比偏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大蓟马 性比 产卵 豇豆 氮肥
下载PDF
中国植胶区橡胶小蠹虫及其诱捕防控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周祥 郭技星 +4 位作者 殷涛 干威 白春秀 徐凡丁 杨松灵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3049-3054,共6页
本文综述了我国天然橡胶植胶区小蠹虫种类多样性、空间生态位、种群发生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我国目前已报道的橡胶小蠹虫有5科51种,其中云南植胶区5科41种,海南3科14属25种。列举了云南和海南植胶区橡胶小蠹虫的种类以及优势种,... 本文综述了我国天然橡胶植胶区小蠹虫种类多样性、空间生态位、种群发生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我国目前已报道的橡胶小蠹虫有5科51种,其中云南植胶区5科41种,海南3科14属25种。列举了云南和海南植胶区橡胶小蠹虫的种类以及优势种,海南植胶区不同区域小蠹虫的物种丰富度、优势度、多样性指数、生态位宽度指数、生态位重叠指数、相似性比例、种间竞争系数等,表明小蠹虫在胶园呈聚集分布,明确小蠹虫种群发生与低温寒害、割面病害、割胶技术、胶园管理、植树品种等因素有关。还综述了小蠹虫寻找橡胶树的致害机制以及信息素诱捕防控等方面取得的研究进展。从橡胶树干鉴定出27个挥发物性组分,明确其中4种挥发性物质对橡胶材小蠹和中对长小蠹具有引诱作用。气味结合蛋白基因研究方面,明确中对长小蠹中有78个嗅觉相关基因,包含39个气味受体基因,14个气味结合蛋白基因,11个化学感觉蛋白基因,8个离子型受体基因和6个感觉神经元膜蛋白基因。找出12个具有完整开放阅读框的OBPs,明确了其中PparOBP1和PparOBP2开放阅读框的长度、编码氨基酸的信号肽及其与长叶烯、月桂烯、α-蒎烯的结合能力。最后简述了橡胶小蠹虫聚信息素筛选、改良和设计小蠹虫诱捕器、田间施用方法等诱捕防控技术及推广应用情况,指出了目前我国橡胶小蠹虫研究存在的不足和未来的研究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小蠹虫 种类多样性 生态位 气味结合蛋白 诱捕防控
下载PDF
基于DNA条形码的棕榈裸蠓雄虫的发现与描述
12
作者 何泽华 李加慧 林晓丹 《热带生物学报》 2024年第1期94-99,共6页
棕榈裸蠓Atrichopogon palmatus Tokunaga,1962年迄今仅有雌虫被记录,雄虫一直未被发现。笔者利用DNA条形码技术成功将采自海南岛的棕榈裸蠓雌、雄个体进行配对,首次发现了棕榈裸蠓雄虫,并详细描述了棕榈裸蠓雄虫的形态特征,提供了鉴定... 棕榈裸蠓Atrichopogon palmatus Tokunaga,1962年迄今仅有雌虫被记录,雄虫一直未被发现。笔者利用DNA条形码技术成功将采自海南岛的棕榈裸蠓雌、雄个体进行配对,首次发现了棕榈裸蠓雄虫,并详细描述了棕榈裸蠓雄虫的形态特征,提供了鉴定特征图以及CO I(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I)条形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鉴定 形态分类 裸蠓属 双翅目
下载PDF
香蕉枯萎病菌候选效应蛋白FoSSP20的鉴定和功能初探
13
作者 王田 符俐盈 +4 位作者 赵阳 刘爽 张玉芳 陈代朋 郑丽 《热带生物学报》 2024年第1期85-93,共9页
为了鉴定课题组前期在Foc4基因组中筛选的候选效应蛋白的毒力功能,以从中选取的FoSSP20为研究对象,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其结构,并通过信号肽分泌实验、亚细胞定位实验、烟草瞬时表达实验和qRT-PCR初步分析其功能,结果显示,利用酵母分泌... 为了鉴定课题组前期在Foc4基因组中筛选的候选效应蛋白的毒力功能,以从中选取的FoSSP20为研究对象,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其结构,并通过信号肽分泌实验、亚细胞定位实验、烟草瞬时表达实验和qRT-PCR初步分析其功能,结果显示,利用酵母分泌实验验证FoSSP20的信号肽的分泌功能,亚细胞定位分析表明分泌蛋白定位于烟草(Nicotiana benthamiana)细胞的细胞膜和细胞核中。qRT-PCR结果分析表明FoSSP20在香蕉枯萎病菌侵染前期显著上调表达。以上结果表明,FoSSP20是一个经典分泌蛋白,可能在病原菌侵染过程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 效应蛋白 亚细胞定位 细胞死亡
下载PDF
中粒种咖啡新发砖红镰刀叶枯病病原菌鉴定及其病原生物学分析
14
作者 王倩 吴伟怀 +3 位作者 贺春萍 梁艳琼 陆英 易克贤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345-2355,共11页
针对引起海南省白沙农场中粒种咖啡成株叶片呈砖红色枯萎症状的一种未知病害的病原菌进行分离,分离得到菌株21BS02-1和21BS02-2。将分离菌株接种到叶片并观察症状,发现菌株21BS02-1的发病症状与田间症状一致,通过再分离获得的菌株发病... 针对引起海南省白沙农场中粒种咖啡成株叶片呈砖红色枯萎症状的一种未知病害的病原菌进行分离,分离得到菌株21BS02-1和21BS02-2。将分离菌株接种到叶片并观察症状,发现菌株21BS02-1的发病症状与田间症状一致,通过再分离获得的菌株发病症状也与初始病原菌症状一致,由此确定菌株21BS02-1即为致病菌。菌株21BS02-1的菌落主要呈白色,毡状,菌丝致密,菌落中央呈玫瑰色;其菌丝体细长,部分菌丝为有隔菌丝;大型分生孢子两端稍弯曲,形状似镰刀,其大小为(56.26~175.76)μm×(12.93~19.78)μm,有3~7个分隔;小型分生孢子较少,呈椭圆形,0~1个分隔;根据形态特征初步鉴定该病原菌为镰刀菌(Fusarium sp.)。进一步对菌株21BS02-1的ITS、β-tubulin、TEF基因序列进行克隆测序,经Blast搜索表明,其ITS、β-tubulin、TEF序列与Fusarium lateritium的同源性分别达到99.56%(MN686293)、100%(KJ00154)、99.68%(KF918550)。3个单基因聚类树均一致,表明菌株21BS02-1属于砖红镰刀菌(F. lateritium)。生物学特性测定表明,致病菌21BS02-1最适合的培养基为OMA和CMA培养基;碳源为蔗糖时的利用率最高;牛肉浸膏为致病菌最适生长的氮源;12 h光暗交替条件下菌丝生长最快;pH在7~9范围内最适合该致病菌生长。本研究是砖红镰刀菌(F. lateritium)侵染中粒种咖啡较为详细的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咖啡 叶枯病 病原鉴定 砖红镰刀菌
下载PDF
贝莱斯芽胞杆菌HN-2发酵上清液抑制三种黄单胞菌的生物活性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谭峥 王雨 +3 位作者 杨欢 刘文波 缪卫国 靳鹏飞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14-420,共7页
贝莱斯芽胞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 HN-2为本实验室从土壤中分离得到的一株生防菌,本文研究了菌株HN-2发酵上清液活性成分的最优提取方式、抑菌效果及其活性成分的稳定性。结果表明,通过不同方式提取的菌株HN-2发酵上清液活性成分对3... 贝莱斯芽胞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 HN-2为本实验室从土壤中分离得到的一株生防菌,本文研究了菌株HN-2发酵上清液活性成分的最优提取方式、抑菌效果及其活性成分的稳定性。结果表明,通过不同方式提取的菌株HN-2发酵上清液活性成分对3种黄单胞菌均有良好的抑菌活性。其中正丁醇提取物对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Xanthomonas oryzae pv. oryzicola的抑菌效果最好,抑菌圈大小为(41.57±0.33)mm;并且在10mg/mL浓度下,贝莱斯芽胞杆菌HN-2正丁醇提取物比杆菌肽、春雷霉素和叶枯唑具有更好的抑菌效果。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贝莱斯芽胞杆菌HN-2正丁醇提取物对pH有较宽的适应范围(pH 1.0~9.0),且在紫外线及高温等环境下仍具有较好的稳定性。综上所述,贝莱斯芽胞杆菌HN-2正丁醇提取物具有开发成为生物源农药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莱斯芽胞杆菌 黄单胞菌 抑菌活性 稳定性 正丁醇提取物
下载PDF
油梨根腐病病原菌的鉴定、生物学特性及室内药剂筛选 被引量:8
16
作者 仇芳 徐刚 +2 位作者 谢昌平 李希 郑妃庆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424-1432,共9页
根腐病是油梨的毁灭性病害之一,该病害为害根部,引起根部变黑腐烂,严重时导致植株死亡。从发病典型的植株根部分离、纯化菌株,并开展致病性测定、形态学特征和多基因位点(ITS、LSU和COXⅡ)系统发育树分析相结合的病原菌鉴定。结果表明,... 根腐病是油梨的毁灭性病害之一,该病害为害根部,引起根部变黑腐烂,严重时导致植株死亡。从发病典型的植株根部分离、纯化菌株,并开展致病性测定、形态学特征和多基因位点(ITS、LSU和COXⅡ)系统发育树分析相结合的病原菌鉴定。结果表明,引起海南油梨根腐病的病原菌为樟疫霉(Phytophthora cinnamomi)。还研究了不同培养条件和10种药剂对病原菌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病原菌在PDA培养基上生长较好,最适生长温度为28℃,最适pH为8,黑暗条件更适合病原菌的生长;烯酰吗啉对病原菌的抑制作用最强,EC50为0.0929μg/mL。本研究结果为油梨根腐病的田间防控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梨 根腐病 樟疫霉
下载PDF
橡胶树灵芝茎腐病病原菌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测定 被引量:3
17
作者 胡真臻 李增平 +3 位作者 单金雪 张宇 熊秋雨 吴如慧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88-494,共7页
在海南省澄迈等地的橡胶树林地发现一种新的茎腐病,由灵芝属的一种木腐菌侵染橡胶树活立木的茎干引起,株发病率约为1%~2%,田间发生茎腐病的断干橡胶树植株,新抽枝条上的叶片失绿,无光泽,变黄后脱落,后期树冠稀疏,生长不良、枯枝,病树茎... 在海南省澄迈等地的橡胶树林地发现一种新的茎腐病,由灵芝属的一种木腐菌侵染橡胶树活立木的茎干引起,株发病率约为1%~2%,田间发生茎腐病的断干橡胶树植株,新抽枝条上的叶片失绿,无光泽,变黄后脱落,后期树冠稀疏,生长不良、枯枝,病树茎干木质部组织白腐,重病植株整株枯死。对该病害的病原菌进行致病性测定、形态学特征鉴定,并建立ITS、LSU和SSU多基因系统发育树。结合形态学鉴定和多基因系统发育树鉴定结果,海南橡胶树灵芝茎腐病的病原菌鉴定为南方灵芝[Ganoderma austral(Fr.)Pat.]。生物学特性测定结果表明,该菌的菌丝最适生长条件为:温度30℃,pH 6.0,黑暗条件,马铃薯葡萄糖琼脂(PDA)培养基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树 茎腐病 南方灵芝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温郁金白绢病菌的生物学特性及药剂毒力测定 被引量:2
18
作者 马瑞 徐刚 +2 位作者 郑樊 郑妃庆 谢昌平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410-1415,共6页
为明确温郁金白绢病菌(Sclerotium rolfsii)的生物学特性及对杀菌剂的敏感性,本实验研究了不同培养条件对病原菌菌丝生长和菌核形成的影响,并测定了10种杀菌剂对病原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该菌菌丝生长和菌核形成的最适温度范围为30~3... 为明确温郁金白绢病菌(Sclerotium rolfsii)的生物学特性及对杀菌剂的敏感性,本实验研究了不同培养条件对病原菌菌丝生长和菌核形成的影响,并测定了10种杀菌剂对病原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该菌菌丝生长和菌核形成的最适温度范围为30~32℃,适宜p H范围为5~7,适宜培养基为燕麦和玉米培养基;持续黑暗有利于菌丝生长,光暗交替有利于菌核形成;不同碳源和氮源对菌丝生长和菌核形成的影响差异显著,其中蔗糖和硝酸钠分别为最适碳源和氮源;菌丝和菌核致死温度分别为50℃和55℃。烯唑醇对该菌的抑制作用最强,EC50为0.1412 mg/L;其次是吡唑醚菌酯、苯醚甲环唑和氟硅唑;而代森锌和百菌清的抑制作用最差,不适合用于防治温郁金白绢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郁金 白绢病 齐整小核菌 生物学特性 毒力
下载PDF
枸树干基腐朽病病原菌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单金雪 李增平 +4 位作者 张宇 王晓宇 胡真臻 朱清亮 陈献镭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952-2957,共6页
2018年12月在海南省儋州市的枸树活立木上发现一种由灵芝属真菌引起的干基腐朽病,从病树上采集新鲜的担子果,组织分离法分离病原菌,对其进行科赫氏法则验证,明确该菌为致病菌。采用ITS-SSU-LSU多基因联合构建系统发育树,通过形态学特征... 2018年12月在海南省儋州市的枸树活立木上发现一种由灵芝属真菌引起的干基腐朽病,从病树上采集新鲜的担子果,组织分离法分离病原菌,对其进行科赫氏法则验证,明确该菌为致病菌。采用ITS-SSU-LSU多基因联合构建系统发育树,通过形态学特征及分子生物学鉴定为南方灵芝[Ganodermaaustrale(Fr.)Pat.],生物学特性测定结果表明该病原菌在温度条件为25~32℃范围内生长较好,最适温度为28℃,适宜生长pH为4~7,最适pH为6,在CA、PDA、PSA培养基上生长状态较好,最适培养基为PDA培养基,光照对病原菌菌丝的生长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树 茎腐病 南方灵芝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解淀粉芽孢杆菌HAB-9的鉴定及对17株植物病原菌的拮抗作用 被引量:7
20
作者 陈照 李培征 +3 位作者 刘惠芳 李秀芳 刘文波 秦春秀 《热带农业科学》 2019年第7期47-52,共6页
HAB-9是从槟榔树根际土壤中分离到的一株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该菌株对17株植物病原真菌有较好的拮抗作用。经16srDNA及生化特征测定,鉴定HAB-9菌株,应用对峙法测定了抑菌效果。结果显示,经16S rDNA鉴定,HAB-9... HAB-9是从槟榔树根际土壤中分离到的一株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该菌株对17株植物病原真菌有较好的拮抗作用。经16srDNA及生化特征测定,鉴定HAB-9菌株,应用对峙法测定了抑菌效果。结果显示,经16S rDNA鉴定,HAB-9菌株为B.amyloliquefacien;经生化特征测定,其革兰氏染色为阳性,M.R测定呈阴性,V-P测定为阳性,氧化酶测定为阴性,接触酶测定为阳性,淀粉水解试验发现具有解淀粉的功能;PDA平板对峙培养,发现HAB-9菌株对槟榔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等17株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有较大差异,平均抑制率为60.82%;对槟榔炭疽菌(C.gloeosporioides)有较好的拮抗作用,其抑菌率为70.59%;效果最差的为黄瓜炭疽病菌(C.orbiculare),抑菌率为50.22%。从本实验结果可知,HAB-9菌株对多数病原炭疽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淀粉芽孢杆菌 病原真菌 拮抗作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