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8篇文章
< 1 2 3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因组学进展及其在热带作物领域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
作者 周新成 夏志强 +4 位作者 陈新 邹枚伶 卢诚 王海燕 王文泉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130-2142,共13页
基因组学的发展,不仅能获得物种个体水平染色体的精准DNA序列,解析生命科学的基本问题,而且其超高通量技术使得在群体水平诠释物种遗传多样性成为可能,从而改变了现代生命科学的进程和研究方式。本文概述了基因组技术的最新进展,以及与... 基因组学的发展,不仅能获得物种个体水平染色体的精准DNA序列,解析生命科学的基本问题,而且其超高通量技术使得在群体水平诠释物种遗传多样性成为可能,从而改变了现代生命科学的进程和研究方式。本文概述了基因组技术的最新进展,以及与相关组学技术结合,在物种群体遗传结构多样性、功能基因发掘、生物进化以及精准育种领域的广泛应用;同时简述了热带作物的生物学特性、基因组研究进展及其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基因组学发展与新的应用领域进行了简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组学 第三代测序技术 遗传多样性 进化 精准育种 热带作物
下载PDF
海南火龙果园土壤肥力与根结线虫数量调查
2
作者 李娟 高翔 +4 位作者 陈思如 武佳敏 高伟 张洪 阮云泽 《热带生物学报》 2024年第2期182-189,共8页
为了明确海南岛火龙果园土壤肥力状况和根结线虫危害情况,采集了海南岛68家火龙果园的土壤样品共204份,分析测定了土壤氮、磷、钾、钙、镁等矿质营养元素含量及根结线虫的数量,并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果园土壤综合肥力状况进行评价,分... 为了明确海南岛火龙果园土壤肥力状况和根结线虫危害情况,采集了海南岛68家火龙果园的土壤样品共204份,分析测定了土壤氮、磷、钾、钙、镁等矿质营养元素含量及根结线虫的数量,并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果园土壤综合肥力状况进行评价,分析了根结线虫数量与土壤养分状况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海南岛火龙果园土壤pH为6.4,整体呈中性或弱酸性;有机质含量为19.9 g·kg^(-1),碱解氮含量为63.9 mg·kg^(-1),速效钾含量为95.8 mg·kg^(-1),均处于缺乏状态,而有效磷、交换性钙含量为丰富及以上等级,交换性镁处于中量水平;土壤pH与有机质、交换性钙、镁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表明维持中性的pH水平有利于土壤有机质的积累,对钙、镁的有效性有重要意义;土壤有机质含量与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交换性钙、镁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说明土壤有机质的提高有助于提升土壤基础矿质养分的含量;各火龙果园根结线虫数量差异较大,其中,每100克干中土根结线虫2龄幼虫(J2)数量最多的可达736条,而较少的仅有14条;根结线虫发生轻重情况南北差异较大,整体上北部地区的火龙果园根结线虫数量低于南部地区;土壤pH、有机质、有效磷、交换性钙与根结线虫数量呈正相关。调查结果显示,海南岛火龙果园土壤综合肥力指数处于较高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 火龙果园 土壤肥力 根结线虫数量
下载PDF
海南大学儋州校区及周边地区落叶植物调查 被引量:2
3
作者 张运鸽 于旭东 +3 位作者 蔡泽坪 黄春焱 郑金金 罗佳佳 《热带农业科学》 2020年第7期29-37,共9页
对海南大学儋州校区及周边地区的落叶植物进行调查,统计其科、属、种、数量、分布、落叶月份、花期和果期,在此基础上计算出密度和林木覆盖率。结果显示,调查范围内共有19科37属46种落叶植物。从落叶月份来看,41种植物集中在11月至翌年... 对海南大学儋州校区及周边地区的落叶植物进行调查,统计其科、属、种、数量、分布、落叶月份、花期和果期,在此基础上计算出密度和林木覆盖率。结果显示,调查范围内共有19科37属46种落叶植物。从落叶月份来看,41种植物集中在11月至翌年3月落叶。对林木覆盖率进行分析显示,3月份林木覆盖率比7月份明显降低。本研究为优化景观配置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大学 儋州校区 落叶植物 调查
下载PDF
海南琼中山栏稻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4
作者 易伟鹏 袁潜华 +3 位作者 唐清杰 邢建平 冯尔勇 曹林奎 《热带农业科学》 2024年第1期33-38,共6页
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是海南岛山栏稻种植相对集中和典型的地区,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山栏稻种质资源,既是保护区域生物多样性、维持地区生态系统平衡的要求,也是传承海南地区农耕文化、保护独特农业文化遗产的需要。文章全面分析琼中山栏... 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是海南岛山栏稻种植相对集中和典型的地区,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山栏稻种质资源,既是保护区域生物多样性、维持地区生态系统平衡的要求,也是传承海南地区农耕文化、保护独特农业文化遗产的需要。文章全面分析琼中山栏稻产业发展现状与问题、市场前景并提出对策建议,旨在为加强琼中山栏稻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提升其产业化发展水平,促进山栏稻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琼中 山栏稻 产业 发展现状 对策建议
下载PDF
热带地区油茶种质资源收集及评价
5
作者 李欣窈 张诗慧 +7 位作者 赵欣 张敬涛 宋家明 赖杭桂 周扬 胡海燕 刘进平 吴文嫱 《热带生物学报》 2024年第1期27-35,共9页
为了收集和评价中国热带地区油茶的种质资源,于2021年10月至2021年12月,在3个省(海南、广西和广东)的18个市县共收集了230份热带地区油茶(Camellia oleifera)种质资源,并对其地理分布、生存条件、形态学特征及经济性状的相关性、变异性... 为了收集和评价中国热带地区油茶的种质资源,于2021年10月至2021年12月,在3个省(海南、广西和广东)的18个市县共收集了230份热带地区油茶(Camellia oleifera)种质资源,并对其地理分布、生存条件、形态学特征及经济性状的相关性、变异性进行了综合分析评价。结果表明:3个省18个市县的年均温度为21.2~24.3℃,年均降水量1304.2~2684.0 mm,海拔0.56~1090.00 m;油茶的伴生植物共计33种,其中被子植物共计29种。果实颜色主要以混合色为主,形状大都为似球型或桔形;其叶形指数存在明显差异。11个经济性状的变异系数在11.03%~145.10%之间,其中,叶形指数的变异系数较为稳定,而果实的果皮厚度是最重要的经济性状,它与果径、果高、鲜果质量、鲜籽重(质量)、鲜出籽率、籽数、千粒重(质量)均存在极显著正相关;果皮厚度和叶形指数存在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种质资源 热带地区 地理分布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海南岛典型水稻土施硅肥对水稻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6
作者 吕烈武 郭玉莲 +1 位作者 龙笛笛 吴治澎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7-96,共10页
针对海南岛典型水稻土有效硅含量严重不足的现状,合理制定硅肥施用量成为当务之急。以海南岛5种典型成土母质(玄武岩、海相沉积物、河流冲积物、砂页岩、花岗岩)发育水稻土为研究对象,开展水稻硅肥肥效的田间小区试验;分析不同硅肥处理... 针对海南岛典型水稻土有效硅含量严重不足的现状,合理制定硅肥施用量成为当务之急。以海南岛5种典型成土母质(玄武岩、海相沉积物、河流冲积物、砂页岩、花岗岩)发育水稻土为研究对象,开展水稻硅肥肥效的田间小区试验;分析不同硅肥处理下水稻产量、品质及其相关的生理生化与农艺学指标。结果表明:对于玄武岩和花岗岩发育的水稻土,相较于空白对照,T_(2)与T_(3)施硅肥量均显著提高水稻产量及其相关的水稻茎蘖数、分蘖数、有效穗数、结实率、千粒重、根系活力、叶绿素、粗纤维素含量等指标水平,且稻米的精米率、垩白度、直链淀粉含量等品质特征也达到较好水平;综合推荐玄武岩水稻土最佳施硅肥量为750~950 kg/hm^(2)(有效态SiO_(2)为187~238 kg/hm^(2)),花岗岩水稻土合理施硅肥量为625~935 kg/hm^(2)(有效态SiO_(2)为156~234 kg/hm^(2))。对于海相沉积物、河流冲积物和砂页岩发育的水稻土,相较于空白对照,T_(2)与T_(3)施硅肥量均明显增加水稻分蘖数及根系活力、叶绿素、粗纤维素含量等指标;水稻产量在T_(2)施硅肥量时最高且品质也达到较好,继续提高施硅肥量(T_(3))水稻产量及其相关农艺学指标提高不明显,甚至个别指标出现下降趋势;综合推荐海相沉积物和河流冲积物水稻土施硅肥量为560 kg/hm^(2)(有效态SiO_(2)均为140 kg/hm^(2))为宜,砂页岩水稻土施硅肥量为750 kg/hm^(2)(有效态SiO_(2)为187 kg/hm^(2))为宜。因此,本研究揭示了海南岛典型水稻土施硅肥效应,为制定海南水稻土施硅肥标准以及水稻高效施硅技术的示范与推广提供科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岛 典型水稻土 硅肥施用量 水稻产量 水稻品质
下载PDF
海南荔枝养分投入限量标准及减量潜力分析
7
作者 吴小巧 朱镕 +6 位作者 钟于秀 王鸿霖 李伟芳 洪秀杨 李菊 阮云泽 李婷玉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04-314,共11页
海南是我国荔枝最南端的生产区,但生产中养分过量投入和土壤退化的问题较为严重,缺乏合理的养分投入标准。本研究根据作物产量水平及当下优化管理获得氮素盈余关键阈值,解析不同类型农户养分管理水平的差异以及对土壤肥力的影响。通过... 海南是我国荔枝最南端的生产区,但生产中养分过量投入和土壤退化的问题较为严重,缺乏合理的养分投入标准。本研究根据作物产量水平及当下优化管理获得氮素盈余关键阈值,解析不同类型农户养分管理水平的差异以及对土壤肥力的影响。通过对海南主产区荔枝产量、养分管理和土壤肥力现状进行剖析,基于养分平衡原理,通过定量作物养分需求规律及优化条件下的合理氮素盈余水平,明确荔枝养分用量上限,提出海南荔枝氮、磷、钾养分投入减量目标,对不同经营规模的农户养分收支平衡和土壤肥力差异开展评价。结果表明:(1)不同产量水平下荔枝氮、磷、钾用量上限分别为200、100、260 kg/hm^(2)(产量<10 t/hm^(2));273、136、355 kg/hm^(2)(产量为10~20 t/hm^(2));439、220、571 kg/hm^(2)(产量为20~42 t/hm^(2))。农户施肥过量投入现象较为突出,且随着经营规模的增加,养分过量投入加剧。小农户、中等经营主体、规模化经营主体氮素投入分别高于氮肥投入上限的60%、97%、131%;磷素投入量分别高于磷肥投入上限的204%、236%、258%;钾素投入量分别高于钾肥投入上限的70%、101%、119%。同时海南荔枝氮、磷、钾养分投入均显著高于全国荔枝施肥平均水平的70.8%、189.9%、123.4%。(2)海南荔枝园氮、磷、钾养分盈余分别为365、377、542 kg/hm^(2),养分利用效率(NUE)分别为34%、21%、27%,大量磷素在土壤中固定或损失。不同类型农户养分管理存在较大差异,只有1.2%的小农户处于高氮产出和低氮盈余区间,而中高经营主体均处于高氮素盈余水平区间。(3)荔枝果园土壤磷素过量积累和土壤酸化问题突出,46%的果园土壤全磷含量超过0.96 g/kg,处于较丰富水平。94%的果园为酸性土(pH4.5~5.5),77%的果园土壤质量指数(IFI)综合评级较低。针对目前海南荔枝养分投入不合理及土壤退化问题,应尽快采取和推广肥料定额制度,同时提高有机肥和化肥利用效率,推动荔枝产业的绿色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 养分投入 养分平衡 化肥减量
下载PDF
海南大学儋州校区入侵植物格局分析
8
作者 肖定璇 张毛宁 +5 位作者 于旭东 蔡泽坪 罗佳佳 李陆冰 张涵越 曾晴 《热带生物学报》 2020年第4期492-506,共15页
为了解海南大学儋州校区及周边地区入侵植物的分布格局,笔者以校园入侵植物的分布格局为重点,对每种植物的生长特性及彼此关联进行调查,旨在明确入侵植物的分布情况和生活习性,为采取相应防治措施和应用提供参考。将海南大学儋州校区及... 为了解海南大学儋州校区及周边地区入侵植物的分布格局,笔者以校园入侵植物的分布格局为重点,对每种植物的生长特性及彼此关联进行调查,旨在明确入侵植物的分布情况和生活习性,为采取相应防治措施和应用提供参考。将海南大学儋州校区及其周边共计184.1 hm2区域平均划分为80块样地(每块样地2.3 hm2),统计223种入侵植物在不同样地的分布,进而对其多样性、分布频度等进行调查。在此基础上使用R语言中的pheatmap函数包将生长环境、样地及入侵物种进行聚类,计算不同生长环境或样地中入侵物种的相似度及不同物种在样地中同时出现的概率。结果表明:在生长环境聚类中,荒地和菜地的物种相似度最高,其次为建筑和苗圃。就样地聚类而言,可分为红、黄、蓝3大模块,其具有一定的分布规律且主要入侵物种也不尽相同。从入侵植物聚类来看,可分为灰、青、橙、绿、紫5大模块,与各物种的分布频度有一定的关联,且具有相似特性的物种往往分布在特定的样地中,这种分布格局可为搜寻或防治某类植物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域性 入侵植物 格局分析
下载PDF
海南橡胶林与热带雨林土壤微生物区系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孙树晴 康立 +3 位作者 兰国玉 陈伟 杨川 吴志祥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331-2338,共8页
【目的】研究热带橡胶林与热带雨林土壤微生物区系组成及其生物量,为海南地区橡胶林的生产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在海南地区分别选取5个橡胶林(儋州、琼中、乐东、万宁和海口)和5个热带雨林(五指山、霸王岭、尖峰岭、吊罗山和鹦哥岭)... 【目的】研究热带橡胶林与热带雨林土壤微生物区系组成及其生物量,为海南地区橡胶林的生产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在海南地区分别选取5个橡胶林(儋州、琼中、乐东、万宁和海口)和5个热带雨林(五指山、霸王岭、尖峰岭、吊罗山和鹦哥岭)的样地,每个样地选择13个取样点,旱季和雨季总计260个样本,测定土壤的理化性质(pH、有机质、全氮、全磷和全钾);采用稀释平板分析法测定土壤中微生物数量(细菌、放线菌和真菌);采用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土壤微生物区系、数量特征及其随季节的变化规律。【结果】比较橡胶林与热带雨林土壤的理化性质,二者仅pH差异不显著(P>0.05,下同),其他理化性质的差异均达显著水平(P<0.05,下同)。各样地间土壤有机质含量呈显著差异,鹦哥岭与其他样地pH差异显著;儋州与琼中、海口与吊罗山的土壤全氮含量无显著差异;儋州与五指山,琼中与乐东,吊罗山与鹦哥岭的土壤全磷含量无显著差异;乐东与霸王岭、琼中与尖峰岭的土壤全钾含量无显著差异;其他各样地的土壤全磷、全钾和全氮含量差异显著。样地土壤中不同微生物类群数量的排序为细菌>放线菌>真菌,细菌占微生物总量为95.46%~97.60%;在细菌和真菌数量上为热带雨林>橡胶林;放线菌数量上橡胶林>热带雨林。可见,橡胶林与热带雨林三大微生物类群差异均显著。土壤微生物总量上热带雨林>橡胶林;橡胶林各样地中微生物总量排序为乐东>琼中>儋州>万宁>海口,热带雨林各样地中微生物总量排序为鹦哥岭>霸王岭>吊罗山>尖峰岭>五指山。橡胶林和热带雨林中土壤微生物数量随季节变化差异明显,旱季到雨季细菌和真菌数量增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细菌、放线菌和真菌数量与土壤含水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下同);细菌和真菌与pH无显著相关性,放线菌与pH呈极显著正相关;细菌和真菌数量与有机质呈极显著负相关,仅放线菌数量与有机质无显著相关性。【结论】季节变化对微生物数量造成显著影响。土壤理化性质、地上植被的不同均会对微生物数量产生影响,热带雨林能为细菌和真菌提供更有利的生长条件,橡胶林环境则有利于放线菌生长。要有足够的肥料施入及科学的田间管理相辅,以促进微生物活动将养分转化后供橡胶树生长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微生物 微生物区系 季节变化 热带雨林 海南
下载PDF
生物炭和秸秆添加对海南热带水稻土氮素淋溶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朱启林 刘丽君 +6 位作者 张雪彬 伍延正 汤水荣 曹明 柯用春 孟磊 何秋香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93-199,共7页
通过室内土柱模拟淋洗试验,研究不同水分条件下添加秸秆和生物炭对海南热带水稻土氮淋失的影响。物料添加设对照(CK)、添加生物炭(B)、生物炭+水稻秸秆(BCS)、水稻秸秆(CS)4个处理,培养水分设75%田间持水量(WHC,模拟旱作土壤)和淹水(模... 通过室内土柱模拟淋洗试验,研究不同水分条件下添加秸秆和生物炭对海南热带水稻土氮淋失的影响。物料添加设对照(CK)、添加生物炭(B)、生物炭+水稻秸秆(BCS)、水稻秸秆(CS)4个处理,培养水分设75%田间持水量(WHC,模拟旱作土壤)和淹水(模拟水田)2个水平。结果表明,生物炭和秸秆添加均可以提高土壤pH,增加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钾和有效磷含量。75%WHC条件下,相比CK,BCS和CS处理显著增加土壤NH_(4)^(+)—N的淋失量,分别增加16.30%和48.56%,B处理无显著差异;CS处理增加土壤NO_(3)^(-)—N淋失,BCS处理降低土壤NO_(3)^(-)—N淋失,B处理对硝、铵态氮淋失无显著影响;BCS和CS处理显著增加土壤硝、铵态氮总量(S)淋失,B处理对S无显著影响。淹水条件下,相比CK,B处理降低土壤的NH_(4)^(+)—N和S的淋失,分别降低16.30%和12.81%,而对NO_(3)^(-)—N淋失量无显著影响;CS处理土壤降低土壤NH_(4)^(+)—N、NO_(3)^(-)—N和S的淋失,分别降低19.26%,33.96%和22.37%;BCS处理降低土壤NH_(4)^(+)—N和S的淋失,分别降低14.52%和14.19%,但对NO_(3)^(-)—N淋失影响不显著。综上,海南热带地区稻菜轮作种植模式下,旱作条件秸秆还田增加土壤NH_(4)^(+)—N和NO_(3)^(-)—N的淋失,但生物炭对硝、铵态氮淋失无影响;水田时,生物炭添加可以降低土壤NH_(4)^(+)—N淋失,对NO_(3)^(-)—N无影响,秸秆还田后土壤NH_(4)^(+)—N和NO_(3)^(-)—N的淋失均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素淋溶 秸秆还田 生物炭 水分条件
下载PDF
海南热带雨林土壤细菌组成与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杜昊楠 兰国玉 +2 位作者 吴志祥 陈伟 杨川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840-849,共10页
【目的】明确海南热带雨林土壤细菌的组成与多样性、时空分布规律及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响应和功能结构,为海南地区热带雨林的管理和保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海南五大热带雨林吊罗山、五指山、鹦哥岭、霸王岭和尖峰岭的土壤进行采样,... 【目的】明确海南热带雨林土壤细菌的组成与多样性、时空分布规律及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响应和功能结构,为海南地区热带雨林的管理和保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海南五大热带雨林吊罗山、五指山、鹦哥岭、霸王岭和尖峰岭的土壤进行采样,每个样地采集13份样本,分旱、雨两季,共130份样本;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土壤样本微生物中的细菌组成与多样性随空间位置和季节的变化,应用PICRUSt2功能预测分析土壤细菌功能。【结果】OTU分类统计显示,旱季的细菌OTU数目为10958,雨季的细菌OTU数目为11533,两个季节间差异不显著(P>0.05)。在细菌门水平,热带雨林旱季和雨季土壤细菌的优势菌群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浮霉菌门(Planctomycetes)和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两个季节间的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放线菌门和蓝藻菌门(Cyanobacteria)丰度差异极显著性((P<0.01,下同)。在细菌纲水平,热带雨林旱季和雨季土壤细菌的优势菌纲为放线菌纲(Actinobacteria)、酸杆菌纲(Acidobacteria)、α-变形菌纲(Alphaproteobacteria)、浮霉菌纲(Planctomycetacia)和斯巴托菌纲(Spartobacteria);两个季节间的浮霉菌纲、鞘脂杆菌纲(Sphingobacteriia)、纤线杆菌纲(Ktedonobacteria)和放线菌纲丰度差异极显著。冗余分析(RDA)表明pH和全钾对土壤中细菌的贡献度较高,解释率分别为5.03%和4.28%。ANOSIM和Adonis分析显示不同季节细菌多样性差异不明显,不同地点细菌多样性差异明显。KEGG通路显示吊罗山样本中的细菌功能丰度较其他4个样点少。【结论】海南热带雨林土壤细菌在不同地理位置(取样点)的多样性差异明显,季节变换对土壤细菌的组成影响不明显,pH和全钾是土壤中细菌旱、雨季多样性的重要环境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微生物 微生物多样性 时空分布 热带雨林 海南
下载PDF
海南甘什岭热带低地雨林不同演替阶段根系的生物量特征 被引量:3
12
作者 毛瀚 刘文杰 +3 位作者 杨秋 姚海荣 刘广路 杨怀 《热带生物学报》 2021年第2期176-184,共9页
热带地区植物根系生物量的研究对预测气候变化条件下土壤碳库的变化和热带雨林次生演替地下生态学过程的认识具有重要意义。在海南三亚市甘什岭自然保护区内,选取4个植被恢复阶段(草本群落、灌木群落、40年次生林和60年次生林),利用平... 热带地区植物根系生物量的研究对预测气候变化条件下土壤碳库的变化和热带雨林次生演替地下生态学过程的认识具有重要意义。在海南三亚市甘什岭自然保护区内,选取4个植被恢复阶段(草本群落、灌木群落、40年次生林和60年次生林),利用平均标准木机械布点法采集0~100 cm根系样品,研究根系生物量、不同根系径级组成结构以及地下垂直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甘什岭热带低地雨林不同演替阶段根系生物总量在5.23~28.98 t·hm^(-2),植被恢复演替(正向)显著地增加了根系生物量,其中草本至灌木阶段不显著;(2)木本植物群落根系生物量以粗根(>2 mm)为主,最高占其总生物量的89.76%,草本则以细根(≤2 mm)为主,占其总生物量的53.53%以上;随着甘什岭植被的恢复,粗根占根系生物量的比例逐渐增加,细根占根系生物量的比例逐渐减小。(3)甘什岭热带低地雨林近80%的根系生物量集中分布在0~20 cm土层中,随着土壤剖面深度的增加,根系生物量大幅度减少,草本群落生物量在土壤剖面中的垂直变化规律呈指数回归,其余各恢复演替阶段呈幂函数回归。(4)根系生物量模型中,树高、D2H(胸径的平方与树高的乘积)与根系生物量拟合最好,在实践应用中,可根据林木的树高和D2H估测甘什岭地区植被根系生物量。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甘什岭热带低地雨林植物群落地下碳素分配及土壤碳库变化奠定基础,还可为估算我国热带低地雨林地区植被根系生物量和生产力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低地雨林 根系生物量 演替阶段 甘什岭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不同土壤类型和利用方式下土壤酸缓冲性能分异及其机理探讨——以海南省为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胡煜杰 唐瑞杰 +7 位作者 杨安富 赵彩悦 胡玉麟 董璐 吴晓晨 孟磊 林天 伍延正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231-2244,共14页
【目的】通过研究海南省典型土壤酸缓冲性能在不同土壤类型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分异及其机理,为海南省酸化土壤的合理利用和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19年夏季选取海南省内33处地点,采集各典型植被类型(旱地、水田、林地和园地)下... 【目的】通过研究海南省典型土壤酸缓冲性能在不同土壤类型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分异及其机理,为海南省酸化土壤的合理利用和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19年夏季选取海南省内33处地点,采集各典型植被类型(旱地、水田、林地和园地)下的主要类型土壤(砖红壤、赤红壤、黄壤、燥红土、滨海风沙土、水稻土),对其酸缓冲性能进行研究。【结果】海南省典型土壤酸缓冲容量在3.17~27.70 mmol/kg,平均值为9.01 mmol/kg,供试土壤均对酸敏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园地土壤酸缓冲容量(12.14 mmol/kg)显著高于林地、水田和旱地。不同土壤类型下,黄壤酸缓冲容量(17.13 mmol/kg)显著高于砖红壤、赤红壤、燥红土、滨海风沙土和水稻土。海南省典型土壤酸缓冲容量与阳离子交换量、比表面积、黏粒含量和粉粒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有机质含量、交换性盐基总量和盐基饱和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此外,土壤酸缓冲容量与pH(H2O)和砂粒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交换性氢呈显著负相关(P<0.05)。供试土壤中稍易受酸害等级有1个,占3.0%;极易受酸害等级土壤有2个,占6.0%;易受酸害等级土壤有30个,占91.0%。【结论】海南省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园地土壤酸缓冲性能由阳离子交换量决定;旱地和林地土壤酸缓冲性能由比表面积、阳离子交换量和盐基饱和度决定;水田土壤对酸的敏感性由有机质含量决定。不同土壤类型中,黄壤酸缓冲性能受比表面积影响最大;砖红壤和赤红壤酸缓冲性能由比表面积决定;燥红土由阳离子交换量决定;滨海风沙土由pH(H2O)决定;水稻土由有机质含量决定。在日后的农业生产中,合理施用化肥、增施有机肥或采用土壤酸性调节剂等有利于提高土壤酸缓冲容量,为农业生产提供良好的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缓冲容量 土地利用方式 有机质 阳离子交换量 比表面积
下载PDF
海南产温郁金悬浮细胞培养及其挥发性成分的积累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董丽霞 陈健妙 +2 位作者 曾劲松 于靖 黄娴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17-822,共6页
目的:建立海南地区引种温郁金Curcuma wenyujin的悬浮细胞系,并初步研究离体培养材料中挥发性成分的积累。方法:甄选诱导愈伤组织的外植体、培养基以及悬浮细胞起始愈伤组织等,建立稳定的悬浮细胞系;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测... 目的:建立海南地区引种温郁金Curcuma wenyujin的悬浮细胞系,并初步研究离体培养材料中挥发性成分的积累。方法:甄选诱导愈伤组织的外植体、培养基以及悬浮细胞起始愈伤组织等,建立稳定的悬浮细胞系;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测定温郁金悬浮细胞团等离体培养材料中莪术挥发油等挥发性成分。结果:嫩根诱导的愈伤组织是建立稳定悬浮细胞系的适宜起始材料;愈伤组织继代培养2次后增殖较明显,可形成颜色鲜黄、颗粒均一、疏松易碎的胚性愈伤组织;三种离体培养材料中,常见挥发性物质总量检出率依次为组培苗、悬浮细胞团、愈伤组织;莪术挥发油中常见化学成分牻牛儿酮、莪术烯、莪术二酮、榄香烯等总量的检出率依次为组培苗、愈伤组织、悬浮细胞团。结论:海南地区引种温郁金悬浮细胞系等离体培养材料均积累了一定量的莪术油等挥发性有效成分,为进一步筛选优化培养体系、促进培养物次生代谢物的积累提供了基础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引种温郁金 愈伤组织 悬浮细胞系 挥发性成分
原文传递
基于IDW和因子分析的海南省火龙果园土壤养分空间分布预测 被引量:2
15
作者 范声浓 李华东 +4 位作者 王烁衡 谭梦怡 孟鑫 葛梅红 林电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02-611,共10页
【目的】为查明海南省火龙果园土壤综合肥力状况,采用调查采样及统计学方法分析并预测海南省火龙果园土壤养分的空间分布及变化趋势,为火龙果园科学施肥和土壤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集海南省主产区火龙果园土壤样品60个,以土壤pH、... 【目的】为查明海南省火龙果园土壤综合肥力状况,采用调查采样及统计学方法分析并预测海南省火龙果园土壤养分的空间分布及变化趋势,为火龙果园科学施肥和土壤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集海南省主产区火龙果园土壤样品60个,以土壤pH、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交换性钙、交换性镁、有效铜和有效锌为评价指标,采用反距离权重插值法(IDW)分析各指标的空间分布情况,并采取因子分析法结合IDW对调查区火龙果园土壤综合肥力进行评价预测。【结果】调查区果园土壤中性偏酸,50%的土样pH<6.5;有机质含量中等偏低,乐东部分地区与三亚有机质含量低;调查区果园土壤碱解氮较为缺乏,均值为79.17 mg/kg;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都很高,有效磷均值为119.06 mg/kg,远超过其环境风险阈值(60 mg/kg);调查区果园土壤中微量元素含量都较为丰富,IDW预测分布图显示,微量元素呈现东方市和陵水县含量高,乐东县和三亚市含量低的趋势;在综合得分IFI的分析基础上,运用IDW对整个研究区火龙果园综合肥力预测表明,研究区东部和西部果园土壤综合肥力相对较高,中部即乐东县和三亚市果园土壤综合肥力相对偏低。【结论】乐东县部分地区和三亚市火龙果园仍需加大有机肥料的投入,需增施石灰调节土壤pH,补充中微量元素;调查区果园需加大氮肥投入,控制磷肥施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龙果园 土壤养分 因子分析 反距离权重
下载PDF
覆盖作物种植对砂姜黑土团聚体稳定性及其有机碳组分的影响
16
作者 赵馨雅 刘帅 +5 位作者 徐静怡 王玥凯 郭自春 汤水荣 张中彬 彭新华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377-1387,共11页
为探究覆盖作物种植对淮北平原砂姜黑土团聚体稳定性和有机碳组分的影响,本研究以淮北平原砂姜黑土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压实及压实处理下不同覆盖作物类型(休闲、苜蓿、油菜、萝卜+毛苕子混播)对表层土壤(0~10 cm和10~20 cm)团聚体稳定性... 为探究覆盖作物种植对淮北平原砂姜黑土团聚体稳定性和有机碳组分的影响,本研究以淮北平原砂姜黑土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压实及压实处理下不同覆盖作物类型(休闲、苜蓿、油菜、萝卜+毛苕子混播)对表层土壤(0~10 cm和10~20 cm)团聚体稳定性及其有机碳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休闲相比,种植不同覆盖作物(苜蓿、油菜、萝卜+毛苕子)均能显著提高两种压实处理0~10 cm土层有机碳(SOC)含量,其中苜蓿处理增幅最大(14.3%);在10~20 cm土层,仅苜蓿处理显著增加了SOC含量(9.17%~10.8%)。在0~10 cm和10~20 cm土层,各覆盖作物处理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平均质量直径(MWD)的变化规律与土壤有机碳完全一致,均表现为苜蓿处理显著提高了两个土层的MWD。与休闲相比,3个种植覆盖作物处理均能显著提高0~10 cm土层水稳性大团聚体(≥2000μm)的含量;10~20 cm土层中仅苜蓿处理在两种压实处理下水稳性大团聚体(≥2000μm)含量较休闲处理有显著提升。种植覆盖作物使不同粒级团聚体SOC含量均呈现出增加的趋势,其中苜蓿处理显著增加了0~10 cm和10~20 cm土层≥2000、250~<2000μm和53~<250μm团聚体SOC含量。与休闲处理相比,苜蓿、油菜和萝卜+毛苕子处理均显著增加了0~10 cm和10~20 cm土层土壤颗粒有机碳(POC)含量,其中苜蓿处理的增幅均为最大(25.2%~34.5%)。覆盖作物对土壤矿物结合态有机碳(MOC)含量无显著影响。与不压实处理相比,压实处理对SOC、POC和MOC含量以及水稳性团聚体MWD均无显著影响。研究表明,种植覆盖作物尤其是苜蓿可以显著提高砂姜黑土总有机碳和颗粒有机碳含量以及水稳性团聚体的稳定性,从而改善砂姜黑土质量并提升其生产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姜黑土 覆盖作物 水稳性团聚体 颗粒态有机碳 苜蓿
下载PDF
海南东寨港流域土壤-溪流连续体溶解态黑碳分子特征及其界面转化机制
17
作者 王全超 吉恒宽 +5 位作者 李思敏 李财生 侯正伟 邓万刚 吴治澎 王登峰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39-149,共11页
研究不同土地利用背景下土壤-溪流连续体溶解态黑碳(DBC)分子特征及其界面转化规律对调控溪流温室气体排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以海南东寨港3个典型热带流域为研究区,对流域内3种土地利用类型(农田、林地、湿地)的土壤、溪流进行监测,... 研究不同土地利用背景下土壤-溪流连续体溶解态黑碳(DBC)分子特征及其界面转化规律对调控溪流温室气体排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以海南东寨港3个典型热带流域为研究区,对流域内3种土地利用类型(农田、林地、湿地)的土壤、溪流进行监测,通过超滤技术、苯多羧酸法与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技术(FT-ICR-MS)对DBC粒径分布、结构组成进行表征,进一步揭示不同土地利用背景下土壤-溪流界面中DBC转化机制。结果表明,从土壤到溪流环境DBC质量浓度逐渐变小;土壤DBC平均质量浓度、DBC/DOC比值大小顺序为湿地>农田>林地,而在溪流中湿地最低,分别为0.14 mg·L^(-1)、6.61%;林地、农田、湿地的土壤DBC分别主要分布在>10 kDa、<10 kDa、<1 kDa的粒径中,质量浓度范围为1.21—4.01 mg·L^(-1),所有溪流DBC在不同粒径中的分布更为均匀;所有土壤与溪流的DBC稠环结构以B4CAs和B5CAs为主,其中农田溪流B4CAs占比超过60%;DBC中CHO化合物的占比最高为73.56%,土壤DBC的CHOS/CHONS化合物在湿地中占比最高为21.84%,但在溪流DBC中湿地占比最低为6.73%;不同地类土壤-溪流界面中DBC含量平均损失率大小顺序为农田>林地>湿地,而林地、农田、湿地水土界面中具有最大损失率的DBC组分分别为>0.2μm、1—10 kDa、<1 kDa,而农田溪流中B3CAs、B4CAs和B5CAs平均损失率显著高于地类溪流。土壤-溪流界面的DBC转化主要受分子特征的影响,其次为界面环境理化性质与微生物组成,流域内不同土地利用方式通过改变土壤-溪流界面输入性DBC结构组成与界面环境因子共同影响DBC的界面转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解态黑碳 土地利用 土壤-溪流连续体 结构组成 界面转化
下载PDF
不同覆盖作物对砂姜黑土剖面硝态氮动态的影响
18
作者 徐静怡 张中彬 +4 位作者 王玥凯 赵馨雅 孙海军 郭自春 彭新华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281-2290,共10页
为探究不同覆盖作物整个生育期内[覆盖作物播种后(2021年11月5日)、营养生长期(2022年3月12日)和生殖生长期(2022年5月5日)]砂姜黑土剖面中硝态氮的动态变化,本研究在安徽省龙亢农场典型砂姜黑土区设置压实(Compacted,C)与不压实(Non-co... 为探究不同覆盖作物整个生育期内[覆盖作物播种后(2021年11月5日)、营养生长期(2022年3月12日)和生殖生长期(2022年5月5日)]砂姜黑土剖面中硝态氮的动态变化,本研究在安徽省龙亢农场典型砂姜黑土区设置压实(Compacted,C)与不压实(Non-compacted,NC)处理,并裂区设置冬季休闲(Con)、苜蓿(Alf)、油菜(Rap)、萝卜+毛苕子混播(Rhv)4个处理,动态监测0~120 cm土层中土壤硝态氮含量、储量和植株地上地下生物量及其氮素积累量。结果表明:整个覆盖作物生长季,Alf、Rap、Rhv处理土壤硝态氮含量持续下降,各处理0~120 cm土层平均分别下降43.3%、53.9%、57.5%。营养生长期与生殖生长期3个覆盖作物处理(除生殖生长期不压实条件下Rhv处理)硝态氮储量均较Con处理降低(P<0.05),且营养生长期的平均降幅(压实52.7%,不压实60.7%)高于生殖生长期(压实40.2%,不压实35.6%)。营养生长期,不压实条件下Alf处理土壤硝态氮储量是Rap和Rhv处理的1.41倍(P<0.05)。生殖生长期,压实与不压实条件下3个覆盖作物处理土壤硝态氮储量间无显著差异。营养生长期,Alf处理地上部生物量和氮素累积量低于Rap处理(P<0.05),地下部生物量和氮素累积量低于Rhv处理(P<0.05);但生殖生长期,Alf处理地上和地下部氮素累积量均显著高于Rap和Rhv处理(P<0.05)。相关分析表明,土壤中硝态氮储量与覆盖作物生物量以及氮素累积量呈负相关(P<0.05),表明覆盖作物对氮的吸收利用是土壤硝态氮下降的主要原因。综上,与Con处理相比,Alf、Rap和Rhv处理均可以有效降低土壤剖面中残余硝态氮,但Alf处理在前期生长缓慢,降低土壤剖面硝态氮的能力低于Rap与Rhv处理。因此,在砂姜黑土区种植油菜或萝卜+毛苕子更有利于降低覆盖作物生长期的硝态氮淋溶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姜黑土 覆盖作物 土壤硝态氮 生物量 植株氮素累积
下载PDF
海南产温郁金离体繁殖体系的优化
19
作者 曾劲松 董丽霞 +1 位作者 陈健妙 徐天颖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83-1087,共5页
目的:对海南地区引种的温郁金进行离体培养,建立离体快繁体系,为工厂化育苗奠定基础。方法:对海南地区温郁金根茎进行预处理,以萌芽为外植体,进行温郁金的初代培养、继代增殖、组培苗的生根和移栽,并对各培养阶段的培养基进行优化。结果... 目的:对海南地区引种的温郁金进行离体培养,建立离体快繁体系,为工厂化育苗奠定基础。方法:对海南地区温郁金根茎进行预处理,以萌芽为外植体,进行温郁金的初代培养、继代增殖、组培苗的生根和移栽,并对各培养阶段的培养基进行优化。结果:已贮藏半年的温郁金根茎以10 mg/L的GA_(3)浸泡30 min,芽萌发速度明显加快、萌芽率提高;根茎萌芽初代培养污染率低于5%,芽诱导率为100%;以MS+4 mg/L ZT+0.4 mg/L IAA配比的培养基进行继代增殖,增殖系数为2.4;组培生根苗以轻基质网袋容器育苗,移栽成活率为93%以上。结论:以海南引种温郁金根茎萌芽为外植体,建立离体快繁体系,可应用于温郁金组培苗工厂化繁育,保证优质种苗的供应,促进海南温郁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产温郁金 离体快繁 外植体 增殖 移栽
原文传递
海南油茶产业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
作者 黄东 刘进平 +4 位作者 胡海燕 吴文嫱 黄小龙 黄东益 赖杭桂 《热带林业》 2023年第3期91-94,共4页
对海南油茶产业现状进行总结,并指出海南油茶产业在种植、加工和市场等环节存在的问题,包括油茶种苗来源和种类混乱、授粉树种配置随意、水肥管理粗放、低产林和大小年结果问题突出、茶油产品单一、价格长期停留在高位等。针对性地提出... 对海南油茶产业现状进行总结,并指出海南油茶产业在种植、加工和市场等环节存在的问题,包括油茶种苗来源和种类混乱、授粉树种配置随意、水肥管理粗放、低产林和大小年结果问题突出、茶油产品单一、价格长期停留在高位等。针对性地提出如下发展对策:科研单位应加强油茶关键产业问题研发和成果推广;政府层面应加大油茶科研项目投入,加大油茶全产业链的支持;尽快成立海南油茶协会,促进油茶行业健康有序发展。该文对海南油茶产业的管理、研发和生产人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油茶 产业问题 发展对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