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个荔枝品种果皮着色和果肉糖酸积累特点的比较 被引量:16
1
作者 张锐 韩丽婷 +1 位作者 王娟 周开兵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74-378,共5页
对妃子笑和紫娘喜两个荔枝品种果皮着色和果肉糖酸积累的特点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果皮颜色指标a值的变化表明妃子笑和紫娘喜荔枝果皮分别在全红前2周以前和全红前4 d以前迅速转红;果皮颜色指标h值的变化表明两个荔枝品种果皮不断转红.... 对妃子笑和紫娘喜两个荔枝品种果皮着色和果肉糖酸积累的特点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果皮颜色指标a值的变化表明妃子笑和紫娘喜荔枝果皮分别在全红前2周以前和全红前4 d以前迅速转红;果皮颜色指标h值的变化表明两个荔枝品种果皮不断转红.妃子笑和紫娘喜荔枝果肉糖酸比分别在果皮全红前6 d和在果皮全红时最高.紫娘喜荔枝果皮的a值和两个荔枝品种的h值与其花色素苷含量分别呈线性正和负相关,妃子笑荔枝果皮a值与其花色素苷含量的变化趋势相同.妃子笑荔枝果肉糖酸比最高时因果皮花色素苷含量较低和叶绿素含量较高而导致果皮未全红,其果皮全红时因果肉酸含量上升而导致果肉糖酸比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 果皮着色 果肉糖酸积累 果皮花色素苷
下载PDF
三月红和白糖罂荔枝果皮着色动态差异的比较 被引量:11
2
作者 张锐 杨迎 +1 位作者 文亚迪 周开兵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13年第9期892-896,共5页
为研究三月红荔枝果皮着色与果肉变甜不同步的原因,以三月红和白糖罂荔枝果实为试材进行果皮着色动态差异的比较研究。果皮a值观测结果表明三月红荔枝果皮迅速转红主要发生在果皮全红前13d内,而白糖罂荔枝果皮迅速转红发生在果皮全红前7... 为研究三月红荔枝果皮着色与果肉变甜不同步的原因,以三月红和白糖罂荔枝果实为试材进行果皮着色动态差异的比较研究。果皮a值观测结果表明三月红荔枝果皮迅速转红主要发生在果皮全红前13d内,而白糖罂荔枝果皮迅速转红发生在果皮全红前7d内;果皮h值观测结果表明三月红荔枝果皮着色主要发生在果皮全红前10d内,而白糖罂荔枝果皮迅速转红主要发生在果皮全红前11d内;三月红荔枝果肉的糖酸比在4月22日达到最大值;白糖罂荔枝果肉的糖酸比在5月16日达到并此后维持最大值;可见,三月红荔枝果皮着色与果肉变甜发育是不同步的,前者晚约6d,主要原因是三月红荔枝果肉糖酸比最高时的果皮花色素苷含量较低;而白糖罂荔枝果皮着色与果肉变甜发育是同步的。2个荔枝品种果皮在着色过程中果皮花色素苷含量总体上呈上升趋势,果皮叶绿素含量总体上呈下降趋势;2品种果皮a和h值分别与果皮花色苷含量呈显著的线性正和负相关关系;三月红荔枝果皮全红时的果肉可滴定酸含量升高导致果肉风味变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 果皮着色 果皮色素 果肉风味
下载PDF
叶面镁营养促进妃子笑荔枝果皮着色的生理成因 被引量:8
3
作者 周开兵 周晓超 +1 位作者 苏阳 高丹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752-1758,共7页
以妃子笑荔枝(Litchi chinensis Sonn.cv.Feizixiao)成年树为试材,探讨叶面Mg营养调节妃子笑荔枝果皮着色的效果及其初步原因。以叶面喷Mg为处理,以喷清水为对照(CK),分别在坐果后1 d(2013年5月5日)和8 d进行叶面喷肥处理,观测果皮着色... 以妃子笑荔枝(Litchi chinensis Sonn.cv.Feizixiao)成年树为试材,探讨叶面Mg营养调节妃子笑荔枝果皮着色的效果及其初步原因。以叶面喷Mg为处理,以喷清水为对照(CK),分别在坐果后1 d(2013年5月5日)和8 d进行叶面喷肥处理,观测果皮着色、内源激素含量和相关关键酶活性的动态变化。在坐果后15 d,Mg处理的果皮h值最低和果肉可溶性糖含量最高,克服了果皮"滞绿"现象。在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Mg处理与CK的果皮生长素(IAA)和乙烯(Eth)含量、叶绿素单加氧酶(Pa O)和叶绿素酶(Chlase)活性在同期间均无显著差异。在坐果后11 d后,Mg处理在果皮赤霉素(GA3)和脱落酸(ABA)含量及类黄酮糖基转移酶(UFGT)活性上均显著高于同期CK,并且Mg处理使果皮ABA/GA3(含量比)高于CK。Mg处理在坐果后15 d和18 d使其果皮花色素苷含量显著高于CK,而使其叶绿素含量与CK无显著差异。可见,Mg处理克服果皮"滞绿"现象归功于果皮花色素苷含量的升高,其可能通过提高ABA/GA3值,进而刺激UFGT活性升高,从而促进果皮花色素苷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妃子笑荔枝 Mg 果皮着色 内源激素
下载PDF
苦瓜基因组DNA的提取及ISSR扩增体系的优化 被引量:12
4
作者 田丽波 谷幸幸 +1 位作者 商桑 杨衍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3年第4期88-93,共6页
为了快速获取高质量的苦瓜基因组DNA,以便进行苦瓜白粉病抗性基因分子标记研究,比较了不同的DNA提取方法、不同部位的苦瓜叶片提取基因组DNA的产量和质量,探究了苦瓜基因组DNA提取的最佳方法和叶片的最适部位;研究了ISSR-PCR的退火温度... 为了快速获取高质量的苦瓜基因组DNA,以便进行苦瓜白粉病抗性基因分子标记研究,比较了不同的DNA提取方法、不同部位的苦瓜叶片提取基因组DNA的产量和质量,探究了苦瓜基因组DNA提取的最佳方法和叶片的最适部位;研究了ISSR-PCR的退火温度,并采用正交设计法对影响ISSR-PCR的Mg2+、dNTPs、Taq酶、模板DNA以及引物浓度等5个因素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采用改良CTAB法从苦瓜顶端嫩叶中提取的基因组DNAOD260/OD280值在1.8~1.9之间,OD260/OD230值为2.0左右,对DNA样品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主带清晰,降解较少,产量和纯度均较高,效果较好。优化后的ISSR-PCR反应体系为:2.5μL10×PCRbuffer,2.5mmol/LMgCl2,250μmol/LdNTPs,10ng模板DNA,0.75UTaq酶,引物浓度0.7μmol/L,反应总体积为25μL,引物UBC826最佳退火温度为53℃。该体系在多次重复中均能获得良好的扩增结果。苦瓜基因组DNA提取的最佳方法为改良CTAB法,最适合的部位为顶端嫩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瓜 基因组DNA 提取方法 ISSR 优化体系
下载PDF
叶面K、Ca和Mg营养对妃子笑荔枝果皮相应元素含量和着色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周晓超 苏阳 +1 位作者 高丹 周开兵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93-600,共8页
在妃子笑荔枝果皮着色的过程中,叶面喷施不同肥料均能提高果皮相应元素的含量.各施肥处理和CK(喷施清水)果皮的水溶性Ca含量与水溶性K含量、全Ca含量与水溶性K含量、全Mg含量与全Ca含量间的偏相关系数均呈显著正相关,且全K、全Ca、全Mg... 在妃子笑荔枝果皮着色的过程中,叶面喷施不同肥料均能提高果皮相应元素的含量.各施肥处理和CK(喷施清水)果皮的水溶性Ca含量与水溶性K含量、全Ca含量与水溶性K含量、全Mg含量与全Ca含量间的偏相关系数均呈显著正相关,且全K、全Ca、全Mg、水溶性K、水溶性Ca和水溶性Mg含量的复相关系数呈显著相关.喷施Mg肥解决了果皮"滞绿"的问题,喷施Ca和Mg的混合肥及K、Ca和Mg的混合肥解决了果肉"退糖"的问题.各施肥处理和CK果皮的花色素苷含量与其水溶性Mg、全Mg和全Ca含量均呈一元指数函数正相关,果皮叶绿素含量与其水溶性Mg和全Ca含量均呈一元指数函数负相关.可见,果皮Ca和Mg在促进果皮着色时相互增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妃子笑荔枝 果皮 着色
下载PDF
紫娘喜荔枝果肉主要风味品质与K、Ca及Mg含量变化的关系 被引量:2
6
作者 苏阳 周晓超 +1 位作者 张锐 周开兵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71-276,共6页
【目的】探讨紫娘喜荔枝(Litchi chinensis Sonn.cv Ziniangxi)果肉主要风味品质与果肉K、Ca和Mg含量变化的关系,为制定紫娘喜荔枝合理施肥技术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测定紫娘喜荔枝果实不同生长发育期的果肉可溶性糖、总酸、单... 【目的】探讨紫娘喜荔枝(Litchi chinensis Sonn.cv Ziniangxi)果肉主要风味品质与果肉K、Ca和Mg含量变化的关系,为制定紫娘喜荔枝合理施肥技术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测定紫娘喜荔枝果实不同生长发育期的果肉可溶性糖、总酸、单宁含量和糖酸比及其K、Ca、Mg含量,采用方差分析方法分析各指标动态变化特点,并采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分析其相互间的相关性。【结果】在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紫娘喜荔枝可溶性糖含量和糖酸比持续上升,总酸和单宁含量持续下降;全K和水溶性K含量总体上呈上升趋势;全Ca和水溶性Ca含量分别在5月26日和5月22日最高,其余时期间变化差异不明显;全Mg含量除在5月22日显著较高外(P〈0.05,下同),其他时期无显著变化(P〉0.05,下同),水溶性Mg含量呈降—升—降的变化趋势。同期水溶性K含量显著提高,水溶性Ca含量5月22-29日显著高于同期水溶性Mg含量,在其余时间则反之;对全K、Ca和Mg及水溶性K、Ca和Mg含量间进行多元线性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水溶性Ca与全Ca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水溶性Ca、全Ca和Mg含量呈极显著复相关;水溶性K含量较高是促进果肉风味品质良好发育的关键因素;可溶性糖和总酸含量分别与水溶性K含量呈正和负相关的指数函数回归关系。【结论】紫娘喜荔枝果肉水溶性K含量与可溶性糖含量呈正相关,与总酸含量呈负相关,可作为制定改善紫娘喜荔枝果肉风味品质施肥技术方案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娘喜荔枝 果肉 风味品质 K CA Mg
下载PDF
妃子笑荔枝果皮K、Ca和Mg含量变化特点及其与着色的关系 被引量:1
7
作者 苏阳 周晓超 +1 位作者 高丹 周开兵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74-280,共7页
以‘妃子笑’荔枝(Litchi chinensis Sonn.cv.‘Feizixiao’)果皮为试验材料,探讨果皮K、Ca和Mg含量的变化特点及其与着色的关系,结果如下。全K含量呈下降趋势;全Ca含量呈上升趋势;全Mg含量变化不显著;同期全K、Ca和Mg含量呈显著递减趋... 以‘妃子笑’荔枝(Litchi chinensis Sonn.cv.‘Feizixiao’)果皮为试验材料,探讨果皮K、Ca和Mg含量的变化特点及其与着色的关系,结果如下。全K含量呈下降趋势;全Ca含量呈上升趋势;全Mg含量变化不显著;同期全K、Ca和Mg含量呈显著递减趋势;水溶性K含量在前期无显著变化,后期呈"下降—上升—下降"变化;水溶性Ca含量在采前一周出现低谷而其余时间无显著变化;水溶性Mg含量呈上升趋势;同期的水溶性K、Mg和Ca含量呈显著递减趋势;全Ca含量较高是促进果皮转红的关键因素;花色素苷和叶绿素含量均与水溶性Mg和全Ca含量的一元指数函数回归方程均显著相关,且前者呈正相关、后者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妃子笑’荔枝 果皮 K CA Mg 着色
下载PDF
三月红荔枝果皮钾钙镁含量变化与着色的关系
8
作者 张锐 周晓超 +1 位作者 苏阳 周开兵 《热带生物学报》 2016年第1期53-57,共5页
以三月红荔枝(Litchi chinensis Sonn.‘Sanyuehong’)果皮为材料,探讨果皮K,Ca和Mg含量动态变化与着色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果皮着色发育过程中,叶绿素含量和h值呈显著下降趋势,花色素苷含量和a值呈显著上升趋势;全K和水溶性K含量总体... 以三月红荔枝(Litchi chinensis Sonn.‘Sanyuehong’)果皮为材料,探讨果皮K,Ca和Mg含量动态变化与着色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果皮着色发育过程中,叶绿素含量和h值呈显著下降趋势,花色素苷含量和a值呈显著上升趋势;全K和水溶性K含量总体上均呈下降趋势,全Ca和水溶性Mg含量总体上呈上升趋势,全Mg含量在4月16日前总体上上升,水溶性Ca含量则无显著变化。果皮花色素苷含量与果皮全K、全Ca、水溶性K和水溶性Mg等含量分别呈负、正、负和正相关一元指数函数回归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月红荔枝 着色
下载PDF
三色堇DFR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孙海燕 安泽伟 +1 位作者 李琴 王健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34-37,共4页
从三色堇花瓣中克隆了1个花色素合成结构基因的全长c DNA,命名为Vw DFR。Vw DFR c DNA全长为1 340 bp,编码347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与胡杨的DFR序列具有较高的序列一致性。Vw DFR蛋白含有典型的植物DFR蛋白的保守功能结构域,属于SDR超基... 从三色堇花瓣中克隆了1个花色素合成结构基因的全长c DNA,命名为Vw DFR。Vw DFR c DNA全长为1 340 bp,编码347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与胡杨的DFR序列具有较高的序列一致性。Vw DFR蛋白含有典型的植物DFR蛋白的保守功能结构域,属于SDR超基因蛋白家族成员。Vw DFR基因在三色堇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存在明显差异,在初花期的花瓣中表达量最高,且色斑区高于非色斑区。结果说明,Vw DFR可能与三色堇花色形成有关。此结果为深入研究三色堇花色形成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色堇 DFR 基因克隆 表达分析 花色素合成
下载PDF
不同外源化学物质对高温胁迫下辣椒幼苗叶绿素和光合荧光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高玺 蔚莹莹 +2 位作者 刘娅 朱国鹏 陈艳丽 《中国瓜菜》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30-34,共5页
为探讨DA-6、水杨酸和氯化钙对海南夏秋高温季节‘黄灯笼’辣椒幼苗高温胁迫的缓解作用,以其幼苗为试材,喷施5种不同的外源化学物质或组合(20 mg·L^(-1)DA-6、10 mg·L^(-1)CaCl_2、60 mg·L^(-1)SA、20 mg·L^(-1)DA-... 为探讨DA-6、水杨酸和氯化钙对海南夏秋高温季节‘黄灯笼’辣椒幼苗高温胁迫的缓解作用,以其幼苗为试材,喷施5种不同的外源化学物质或组合(20 mg·L^(-1)DA-6、10 mg·L^(-1)CaCl_2、60 mg·L^(-1)SA、20 mg·L^(-1)DA-6+10 mg·L^(-1)CaCl_2、20 mg·L^(-1)DA-6+60 mg·L^(-1)SA),并对辣椒幼苗进行40℃/32℃(昼/夜)高温胁迫,研究不同外源化学物质及组合对高温胁迫时辣椒幼苗叶绿素含量和光合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20 mg·L^(-1)DA-6处理主要在提高叶绿素含量和Pn方面显著优于其他处理;10 mg·L^(-1)CaCl_2处理对叶绿素、P_n、T_r、G_s、Fv/Fm等所受的影响有缓解作用,其中对Fv/Fm的影响显著高于其他处理;60 mg·L^(-1)SA处理对叶绿素、P_n、G_s、T_r、q_N、q_P等所受的影响有缓解作用,其中对G_s、T_r的影响显著优于其他处理;20 mg·L^(-1)DA-6+10 mg·L^(-1)CaCl_2处理对叶绿素和Pn所受的影响有缓解作用,对其他指标的影响与清水对照差异不大,20 mg·L^(-1)DA-6+60 mg·L^(-1)SA处理主要对Tr有影响,其他指标与清水对照的差异不明显。综合各指标表明,20 mg·L^(-1)DA-6处理对缓解高温胁迫下辣椒幼苗的效果要优于其他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高温胁迫 外源化学物质 叶绿素 光合荧光参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