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优先保护物种名录及其在国家公园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肖繁荣 梁伟 +3 位作者 严岳鸿 曾念开 郝馨 汪继超 《国家公园(中英文)》 2024年第1期43-49,50-55,共13页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是全国首批唯一地处热带且生物多样最高的国家公园。生物多样性保护是国家公园建设的重要任务,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极其丰富的物种为保护工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确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优先性是在生物多样性资源分...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是全国首批唯一地处热带且生物多样最高的国家公园。生物多样性保护是国家公园建设的重要任务,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极其丰富的物种为保护工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确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优先性是在生物多样性资源分布不均、受胁程度不同以及人力、物力有限的情况下缓解当前生物多样性丧失的有效手段。为有序地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推动国家公园建设,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在全国率先开展优先保护物种名录遴选工作,拟定了包含脊椎动物、植物和大型真菌在内的《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优先保护物种名录》。研究总结名录的遴选方法与结果,阐明名录对国家公园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作用,为我国的国家公园建设提供海南样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公园 生物多样性保护 优先保护 热带雨林
下载PDF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公路交通可达性
2
作者 张哲 李亦祺 +1 位作者 李匡宇 任明迅 《国家公园(中英文)》 2024年第7期447-455,共9页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是我国首批设立的国家公园之一,科学合理的交通规划是国家公园生态旅游、环境教育及社区发展的有力保障。以海口和三亚到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各乡镇或区域的公路交通线路为研究对象,采用ArcGIS 10.8对其公路交通...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是我国首批设立的国家公园之一,科学合理的交通规划是国家公园生态旅游、环境教育及社区发展的有力保障。以海口和三亚到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各乡镇或区域的公路交通线路为研究对象,采用ArcGIS 10.8对其公路交通可达性进行量化。主要结果如下:三亚与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各主要乡镇及各区域的公路交通平均旅行时间均显著低于海口;国家公园内公路交通可达性系数较高的乡镇主要分布在高速公路两侧,交通平均旅游时间及可达性系数较低,交通便利性较好;国家公园内不同区域公路交通可达性系数上,鹦哥岭区域、五指山区域、毛瑞区域、黎母山区域可达性系数小于1,表明这些区域较尖峰岭区域、吊罗山区域和霸王岭区域具有更好的交通可达性。研究结果可以为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公路道路规划提供参考和本底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 交通可达性 交通规划
下载PDF
德国小蠊钠离子通道V295N突变对α-蝎毒素LqhαIT敏感性的影响
3
作者 温淑璇 马媛 +3 位作者 陆容材 耿俊杰 张坤 吴少英 《农药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0-97,共8页
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在细胞电信号传导中是必不可少的,它控制神经元和其他可兴奋细胞间动作电位的启动和传播,钠离子通道的快速失活过程是电信号传导的关键。蝎毒素作用于钠离子通道,影响通道的失活速度,因此解析蝎毒素与钠离子通道相互... 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在细胞电信号传导中是必不可少的,它控制神经元和其他可兴奋细胞间动作电位的启动和传播,钠离子通道的快速失活过程是电信号传导的关键。蝎毒素作用于钠离子通道,影响通道的失活速度,因此解析蝎毒素与钠离子通道相互作用机制意义重大。通过比对德国小蠊(Blattella germanica)、美洲大蠊(Periplaneta americana)和哺乳动物等钠离子通道的氨基酸序列,发现4个差异氨基酸,分别为I291L、Y292F、V295N和L406I,使用定点突变技术在德国小蠊钠离子通道上构建4种氨基酸突变质粒,以非洲爪蟾卵母细胞作为表达载体,经电生理检测发现,V295N突变可显著降低钠离子通道对α-蝎毒素LqhαIT的敏感性(约21.63倍)。进一步通过3D同源建模和蝎毒素分子对接发现,V295N突变使得钠离子通道M291与LqhαIT的K63位氨基酸形成了1个氢键,阻碍其与LqhαIT结合。综上,V295N突变可间接影响钠离子通道与LqhαIT的结合,进而降低了钠离子通道对LqhαIT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小蠊 钠离子通道 LqhαIT 定点突变 双电极电压钳 同源建模
下载PDF
不同抗性番茄砧木响应象耳豆根结线虫侵染的代谢组差异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志鹏 李涵 +4 位作者 田潇潇 谢高茵 陈艳丽 朱婕 朱国鹏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407-2415,共9页
象耳豆根结线虫(Meloidogyne enterolobii)是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生产中最具破坏性的病原物之一。嫁接抗性砧木可使番茄优良品种迅速获得根结线虫抗性。前期,我们鉴定了1份中抗番茄砧木品种桂砧1号。为加深对其抗性机制的理解,... 象耳豆根结线虫(Meloidogyne enterolobii)是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生产中最具破坏性的病原物之一。嫁接抗性砧木可使番茄优良品种迅速获得根结线虫抗性。前期,我们鉴定了1份中抗番茄砧木品种桂砧1号。为加深对其抗性机制的理解,本研究将桂砧1号和高感品种亚拉接种象耳豆根结线虫,28 d内每隔3 d对根结占比和根系内虫数进行检测。结果表明:亚拉根结占比可高达71.7%,而桂砧1号根结占比始终保持在36.0%以下,抗、感品种根结占比在接种第12、16、20、24、28天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抗、感品种根系的线虫数量在除了第20天以外的其他时间点均无显著差异。可见桂砧1号的抗性不体现在限制线虫入侵上。基于LC-MS技术对接种第5天的抗、感品种根系开展非靶向代谢组测定,以VIP>1且P<0.05为阈值,筛选出抗、感差异显著代谢物415种,其中280种上调,135种下调。差异显著代谢物种类为氨基酸及其代谢物、杂环化合物、苯及其衍生物、有机酸及其衍生物、醛酮酯类、脂肪酰类、甘油磷脂类和醇胺类等8类物质。利用KEGG数据库进行代谢通路富集分析,结果发现甘油磷脂代谢、抗坏血酸和阿糖二酸代谢、烟酸和烟酰胺代谢、甜菜素生物合成、类黄酮生物合成等代谢途径富集程度较高,以甘油磷脂代谢富集最为显著。其中磷酸胆碱、磷脂酰胆碱、溶血磷脂酰胆碱、sn-甘油-3-磷酸胆碱、三乙醇胺、二乙醇胺等物质在抗、感品种间存在显著差异。推测甘油磷脂代谢通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桂砧1号的根结线虫抗性。本研究初步探索了番茄砧木品种桂砧1号抗象耳豆根结线虫的组织生理和代谢物基础,为后续深入研究其抗性机理提供信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砧木 抗象耳豆根结线虫 差异代谢物 代谢通路 甘油磷脂代谢
下载PDF
犬心脏二尖瓣退行性疾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陈淑敏 曾丽薇 +1 位作者 陈宇 刘萌萌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215-3223,共9页
黏液瘤样二尖瓣疾病(myxomatous mitral valve disease,MMVD)又称为退行性二尖瓣疾病,是瓣膜发生退行性病变的结果。该病是犬最常见心脏病之一,会导致其发生二尖瓣反流(mitral regurgitation,MR)和左侧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 黏液瘤样二尖瓣疾病(myxomatous mitral valve disease,MMVD)又称为退行性二尖瓣疾病,是瓣膜发生退行性病变的结果。该病是犬最常见心脏病之一,会导致其发生二尖瓣反流(mitral regurgitation,MR)和左侧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HF)等严重后果。MMVD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在某些品种犬中具有高遗传特性。MMVD的病理变化主要是二尖瓣的增厚、脱垂和腱索的伸长甚至断裂。该病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晰,目前已有的研究分别从组织细胞层面、遗传学和蛋白质组学及信号通路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研究结果。从组织细胞层面研究发现,在犬等物种上证实,MMVD与瓣膜间质细胞(valve interstitial cells,VICs)的活化及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中胶原和蛋白聚糖的沉积相关。从遗传学和蛋白质组学层面研究发现,miRNAs可能参与了MMVD的遗传调控,血液循环中的miRNAs有望成为MMVD患犬CHF的生物标志物。从分子信号通路层面研究发现,MMVD与许多信号通路息息相关,其中研究较多的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和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通路在VICs的活化中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其还受二尖瓣在心脏收缩和舒张时所受的牵拉和血液冲刷的机械应力影响,两条通路相互影响,促使MMVD的发生和发展。笔者就犬MMVD流行病学特征、病理变化、临床症状、诊断分期、治疗手段和疾病相关机制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液瘤样二尖瓣疾病 二尖瓣 瓣膜间质细胞 5-羟色胺 转化生长因子Β
下载PDF
灌木辣椒(Capsicum frutescens)抗象耳豆根结线虫的组织学及生理生化特征分析
6
作者 陈梅红 黄银香 +4 位作者 林珑 高畅 涂容生 朱婕 刘子记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902-1911,共10页
象耳豆根结线虫(Meloidogyne enterolobii)寄主范围广,侵染能力强,已发展为根结线虫(Meloidogyne spp.)中最具破坏性的1个种。海南地区辣椒生产受象耳豆根结线虫影响较大。利用作物本身的抗性来防治该病害是比较绿色、经济、环保的办法... 象耳豆根结线虫(Meloidogyne enterolobii)寄主范围广,侵染能力强,已发展为根结线虫(Meloidogyne spp.)中最具破坏性的1个种。海南地区辣椒生产受象耳豆根结线虫影响较大。利用作物本身的抗性来防治该病害是比较绿色、经济、环保的办法。前期,本研究团队已从30份本地灌木辣椒(Capsicumfrutescens)资源中筛选出1份抗病种质CF25。为更好地利用该种质开展抗病育种工作,加深对其抗病机理的理解,本研究对抗病种质CF25和感病种质CF29接种象耳豆根结线虫,通过酸性品红染色和石蜡切片等方法,结果发现在根结线虫侵入量方面,CF25的线虫侵入量比CF29少;在根结线虫发育形态方面,CF25中线虫发育比CF29缓慢,且出现雌虫发育不良的现象;在根系解剖结构方面,CF25巨细胞中的内容物逐渐减少,出现空洞化现象。为初步探索CF25抗根结线虫的生理基础,对CF25和CF29进行过氧化物酶(POD)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测定。结果显示,接种后多数时间点CF25的POD和PAL活性显著高于CF29。综上所述,从组织学角度来看,灌木辣椒资源CF25对象耳豆根结线虫的抗性主要体现在抗侵入和限制取食两方面;CF25巨细胞内容物的减少可能抑制了根结线虫的进食,从而导致其发育缓慢且不良;从生理生化角度来看,CF25较高的POD活性可能有利于清除根结线虫侵染导致的活性氧积累。此外,较高的POD和PAL活性可能导致包括木质素在内的更多苯丙烷类次生代谢产物的生成,从而提高了CF25的抗病性。本研究分析了灌木辣椒资源CF25抗象耳豆根结线虫的组织学和生理生化基础,可为后续深入探究灌木辣椒抗象耳豆根结线虫机理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象耳豆根结线虫 抗性 灌木辣椒 组织学 POD PAL
下载PDF
甘薯CIN基因家族鉴定及影响块根膨大关键CIN基因的挖掘
7
作者 刘嘉婷 辛曙丽 +2 位作者 赵添 刘永华 朱国鹏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067-2080,共14页
细胞质转化酶(CIN)催化蔗糖不可逆地水解为葡萄糖和果糖,在模式植物根系生长发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尚未对甘薯CIN基因家族进行研究,更不清楚CIN在甘薯块根膨大中的具体作用。本研究系统鉴定了甘薯CIN基因家族的种类和数量并分析其... 细胞质转化酶(CIN)催化蔗糖不可逆地水解为葡萄糖和果糖,在模式植物根系生长发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尚未对甘薯CIN基因家族进行研究,更不清楚CIN在甘薯块根膨大中的具体作用。本研究系统鉴定了甘薯CIN基因家族的种类和数量并分析其蛋白质理化性质、染色体定位、系统发育、基因结构和保守基序、启动子顺式元件,同时,分析甘薯CIN家族基因在不同组织部位进行的表达特异性分析及其在不同类型根系中的表达水平和酶活性,初步筛选出在甘薯块根膨大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关键候选CIN基因。结果如下:(1)从甘薯(Ipomoeabatatas)基因组中共鉴定出12个IbCIN基因(IbCIN1-12),分布于8条染色体上,编码蛋白质的氨基酸数量范围为417~825 aa,分子量范围为46.60~93.75 kDa,等电点范围为4.83~7.17。(2)系统发育分析发现IbCIN可分为3个亚组,其中α1亚组1个,α2亚组3个,β亚组8个。α1、α2亚组成员之间在保守基序和基因结构上差异较小、相对保守,而β亚组成员之间则差异较大,表明β亚组的IbCIN基因可能在功能上更为多样,可以参与更多的生物过程。此外,IbCIN1、IbCIN7、IbCIN10、IbCIN12与拟南芥和木薯根系发育相关CIN基因的亲缘关系较近,推测其可能与非块根类型根系发育密切相关。(3)IbCINs在不同组织部位(幼叶、成熟叶、茎、花、60 d块根)和不同类型根系(白色纤维根、红色纤维根、柴根和60 d块根)中的表达水平分析表明,IbCIN4、IbCIN8和IbCIN11在块根中的表达水平最高,同时块根中的CIN酶活性也显著高于非块根类型根系,推测这3个基因可能在甘薯块根膨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4)生物信息学分析进一步揭示IbCIN4、IbCIN8和IbCIN11可能通过调控蔗糖转运和代谢、光周期反应、赤霉素信号转导等途径和机制来共同促进甘薯块根的发育。本研究可为后续通过转基因技术等手段深入研究甘薯CIN基因的功能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细胞质转化酶 蔗糖代谢 基因家族 块根膨大
下载PDF
瓜实蝇雄性决定因子基因MoY功能及其上游调控序列活性分析
8
作者 符竣凯 温健 +2 位作者 曹凤勤 颜日辉 林先武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39-345,共7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鉴定瓜实蝇Zeugodacus cucurbitae雄性决定因子基因MoY上游调控序列,并探索该序列在胚胎早期驱动MoY表达对瓜实蝇性别决定的影响,为后续的瓜实蝇转基因品系的构建提供参考依据以及可用元件。【方法】使用基因组步移... 【目的】本研究旨在鉴定瓜实蝇Zeugodacus cucurbitae雄性决定因子基因MoY上游调控序列,并探索该序列在胚胎早期驱动MoY表达对瓜实蝇性别决定的影响,为后续的瓜实蝇转基因品系的构建提供参考依据以及可用元件。【方法】使用基因组步移法扩增瓜实蝇Y染色体连锁的MoY上游序列并测序,将获得的上游序列连接MoY的CDS区构建其驱动MoY表达的质粒;将MoY表达质粒注射进瓜实蝇新鲜的胚胎中,待胚胎孵化后观察成虫的表型以及性比并提取基因组DNA,通过使用基因组DNA扩增MoY以判断获得的MoY上游调控序列是否具有驱动MoY表达的功能,同时分析MoY在胚胎中的表达对性别决定的影响。【结果】克隆并获得瓜实蝇MoY上游1660 bp序列,构建该序列驱动MoY表达的质粒p1660。由注射胚胎发育而来的瓜实蝇雄成虫18头和雌成虫13头及另外发现3头成虫的生殖器发育异常且MoY的扩增结果为阴性,确认为间性个体。【结论】本研究通过对MoY进行基因组步移扩增发现所获得的瓜实蝇MoY上游调控序列具有驱动MoY表达的活性,当MoY于瓜实蝇胚胎早期表达可使原本发育为雌性的个体出现性别逆转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瓜实蝇 MoY 上游调控序列 性别逆转 间性个体
下载PDF
盐胁迫下转DcCIPK24拟南芥的转录组比较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张婷婷 谭永强 +4 位作者 刘莹 袁改改 芮荣涛 周扬 凌冬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10期75-84,共10页
【目的】探究铁皮石斛(Dendrobium catenatum Lindl.)DcCIPK24的下游响应基因,为研究DcCIPK24提高耐盐性的分子调控途径提供指导。【方法】利用Illumina NovaSeq 6000测序平台对200 mmol/L NaCl处理和对照组的转DcCIPK24拟南芥、野生型... 【目的】探究铁皮石斛(Dendrobium catenatum Lindl.)DcCIPK24的下游响应基因,为研究DcCIPK24提高耐盐性的分子调控途径提供指导。【方法】利用Illumina NovaSeq 6000测序平台对200 mmol/L NaCl处理和对照组的转DcCIPK24拟南芥、野生型拟南芥进行测序,分析差异表达基因的富集通路,并对通路中的差异基因进行荧光定量PCR验证。【结果】盐胁迫下,从2个转基因拟南芥株系与野生型拟南芥的比较组合中共鉴定出96个差异表达基因;GO注释分析发现96个差异基因主要被富集在分子功能相关通路;KEGG富集分析发现差异基因主要被注释在氨基糖和核苷酸糖代谢、植物MAPK信号通路和甘油酯代谢通路中,选取上调表达的差异基因AtGPAT5、AtSIRK、AtMEE25、AtUGE5和下调表达基因AtAMT1-2、AtATTI3、AtCYP71A25、AtLHCB4.3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结果表明盐胁迫下8个差异基因表达趋势与转录组数据基本一致。【结论】盐胁迫下,DcCIPK24主要通过氨基糖和核苷酸糖代谢途径、植物MAPK信号途径和甘油酯代谢通路响应耐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皮石斛 DcCIPK24 转基因 差异基因 代谢通路
下载PDF
海马齿NHX基因家族的鉴定及表达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雨欣 王鹏 +1 位作者 刘雯 周扬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10期85-96,共12页
【目的】海马齿(SesuviumportulacastrumL.)是典型的海岸植物和红树林伴生植物,能够固沙护岸,在海水中可以正常生长,具有极强的耐盐性。Na+/H+逆向转运蛋白(Na+/H+exchange,NHX)在植物耐盐和生长发育中起关键作用,为了解NHX在海马齿耐... 【目的】海马齿(SesuviumportulacastrumL.)是典型的海岸植物和红树林伴生植物,能够固沙护岸,在海水中可以正常生长,具有极强的耐盐性。Na+/H+逆向转运蛋白(Na+/H+exchange,NHX)在植物耐盐和生长发育中起关键作用,为了解NHX在海马齿耐盐过程中的作用,对海马齿NHX基因家族进行鉴定和分析。【方法】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从海马齿全长转录组数据中鉴定NHXs成员,对其蛋白理化性质、保守基序和进化关系进行分析,并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研究盐胁迫下NHXs成员的表达模式。【结果】从海马齿中共鉴定出12个SpNHX基因,命名为SpNHX1~SpNHX12。SpNHXs基因编码的氨基酸长度为276~554 aa,分子量为31.22~61.21 kD,等电点为5.55~8.64,不稳定指数为32.14~50.54,均为疏水性蛋白。系统发育分析表明,SpNHX蛋白可分为2个亚组,同一亚组具有相似的保守基序。多序列比对结果发现,SpNHX均具有Na+/H+exchange保守结构域。转录组数据和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SpNHXs基因在盐胁迫下均受到不同程度的诱导,其中SpNHX1、SpNHX9、SpNHX10、SpNHX11和SpNHX12在盐胁迫下显著上调表达。【结论】本研究明确了海马齿NHX基因家族在高盐胁迫下的表达模式,表明SpNHX1、SpNHX9、SpNHX10、SpNHX11和SpNHX12可能参与海马齿盐胁迫响应,为进一步研究NHX在海马齿耐盐过程中的作用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马齿 盐胁迫 NHX基因家族 基因鉴定 生物信息学分析 基因表达
下载PDF
铁皮石斛DcNAC1基因克隆、表达及转录自激活活性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彧 邢文婷 +3 位作者 李雨欣 张婷婷 饶丹丹 周扬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612-1621,共10页
【目的】克隆铁皮石斛NAC转录因子基因(DcNAC1),并进行表达模式及转录自激活活性分析,为铁皮石斛抗逆相关基因鉴定及其分子机制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铁皮石斛cDNA为模板,PCR扩增DcNAC1基因,运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DcNAC1蛋白的理化... 【目的】克隆铁皮石斛NAC转录因子基因(DcNAC1),并进行表达模式及转录自激活活性分析,为铁皮石斛抗逆相关基因鉴定及其分子机制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铁皮石斛cDNA为模板,PCR扩增DcNAC1基因,运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DcNAC1蛋白的理化性质、保守结构域、信号肽、跨膜结构域及亚细胞定位,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DcNAC1基因在不同组织和不同逆境胁迫下的表达模式。同时构建该基因的酵母表达载体,分析其转录自激活活性。【结果】从铁皮石斛中PCR扩增获得DcNAC1基因的开放阅读框(ORF),全长为945 bp,与参考序列(LOC110104882)的核苷酸序列相似性为100%。该基因编码314个氨基酸残基,蛋白分子量为35.40 kD,理论等电点(pI)为8.16,为不稳定的亲水性蛋白,定位于细胞核,不含信号肽和跨膜结构域,含有特征性的NAC保守结构域。DcNAC1基因的启动子序列含茉莉酸甲酯响应元件(CGTCA-motif和TGACG-motif)、胁迫响应元件(TC-rich repeats)、光响应元件(G-box)、干旱诱导MYB结合位点(MBS)和低温响应元件(LTR)。根中DcNAC1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在高温胁迫和低温胁迫处理6 h分别达最高,显著高于处理0 h(P<0.05,下同);茎中DcNAC1基因在盐胁迫处理48 h的相对表达量达最高,显著高于处理0 h。将构建的重组质粒pGBKT7-DcNAC1转化酵母菌株Y2HGold,结果发现该重组质粒无毒性,DcNAC1蛋白具有自激活活性。【结论】DcNAC1基因表达受到茉莉酸、低温、干旱、光信号和逆境胁迫等多种信号的调控。DcNAC1蛋白具有自激活活性,通过激活下游基因的表达,参与到植物生长发育和逆境胁迫响应的转录调控过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皮石斛 NAC转录因子 基因克隆 转录自激活活性 逆境胁迫
下载PDF
气候与土地利用变化对粤港澳大湾区增强型植被指数时空变化影响
12
作者 温旭丁 罗赵慧 符良刚 《生态科学》 CSCD 2023年第6期222-232,共11页
为了解粤港澳大湾区植被生长态势变化及气候与土地利用变化对植被生长的影响,基于MODIS-EVI数据、气候数据和土地利用类型数据,采用趋势分析、相关分析和响应分析,探讨粤港澳大湾区2001—2018年生长季植被EVI时空格局演变规律及其与平... 为了解粤港澳大湾区植被生长态势变化及气候与土地利用变化对植被生长的影响,基于MODIS-EVI数据、气候数据和土地利用类型数据,采用趋势分析、相关分析和响应分析,探讨粤港澳大湾区2001—2018年生长季植被EVI时空格局演变规律及其与平均气温、累积降雨量和土地利用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1)2001—2018年粤港澳大湾区年EVI均值呈中心区和东南区向东北、西北和西南方向递增的趋势。年均增加速率约为0.003 EVI/年。从未来变化趋势看,大部分区域EVI在未来呈下降趋势;(2)EVI与平均气温和累积降雨量总体呈正相关关系,但EVI与降雨的相关性大于EVI与平均气温的相关性,EVI对气温和降雨总体呈正响应,其响应均值分别为0.009 EVI/℃和0.003 EVI/100 mm;(3)土地利用变化对EVI产生显著影响,其中城市扩张对EVI产生极显著负效应(P<0.0001),而生态恢复对EVI表现为极显著正效应(P<0.0001),且城市扩张对EVI的影响远高于生态恢复对EVI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为分析粤港澳大湾区生态系统变化、生态系统恢复、城市生态规划及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VI 气候变化 土地利用变化 相关性
下载PDF
茄果类蔬菜砧木对象耳豆根结线虫的抗性评价
13
作者 王海闯 张志鹏 +4 位作者 殷晓敏 陈艳丽 朱国鹏 刘子记 朱婕 《中国蔬菜》 2025年第1期138-146,共9页
象耳豆根结线虫(Meloidogyne enterolobii)是一种对茄果类蔬菜危害较大的土传病害,嫁接抗性砧木是防治该病害较为经济有效的措施。为了探究现有茄果类砧木品种作为抗性砧木的潜力,本研究分别对番茄、辣椒和茄子砧木品种各10份接种象耳... 象耳豆根结线虫(Meloidogyne enterolobii)是一种对茄果类蔬菜危害较大的土传病害,嫁接抗性砧木是防治该病害较为经济有效的措施。为了探究现有茄果类砧木品种作为抗性砧木的潜力,本研究分别对番茄、辣椒和茄子砧木品种各10份接种象耳豆根结线虫,60 d后利用根结指数、卵粒指数、病情指数和繁殖系数评价其抗病性。结果表明:依据病情指数共鉴定出高抗品种5份、中抗品种4份、抗病品种7份、中感品种13份和高感品种1份。依据繁殖系数只鉴定出托鲁巴姆和摩西2份抗病品种,其余品种皆表现为感病。依据综合隶属函数值进行排名,发现茄子砧木的抗性明显高于番茄和辣椒砧木,其中综合抗性最强的为茄子砧木托鲁巴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茄果类蔬菜 砧木 象耳豆根结线虫 抗性鉴定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