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颈异位胸腺囊肿1例报告 被引量:2
1
作者 陈献珊 陈锋夏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2期174-174,176,共2页
患者,男性,11岁,发现左颈前肿块半年入院。该肿块逐渐长大,无明显不适症状。2005年7月7日入院。体查:左颈根前可见一肿块,无红肿,3.0cm×2.5cm大小,质中,界欠清,延伸入胸骨后,吞咽时肿块可稍上下移动。颈B超:胸骨上... 患者,男性,11岁,发现左颈前肿块半年入院。该肿块逐渐长大,无明显不适症状。2005年7月7日入院。体查:左颈根前可见一肿块,无红肿,3.0cm×2.5cm大小,质中,界欠清,延伸入胸骨后,吞咽时肿块可稍上下移动。颈B超:胸骨上窝实囊混合性占位性病变。颈CT:左下颈部左锁骨上窝上方肿块,突入前上纵隔,密度不均匀,平扫CT值约22HU。于2005年7月11日经颈横切口肿块切除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病例报告 颈异位胸腺囊肿
下载PDF
外科治疗气管、支气管恶性肿瘤23例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潘和 王德伟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6期527-528,共2页
目的:总结1990~2004年23例气管恶性肿瘤患者手术术式和手术效果。方法:行气管、主支气管袖状切除对端吻合术15例,隆凸切除成形术8例。结果:2例术后咳痰困难,肺内感染合并呼吸衰竭死亡,1例术后吻合口漏并发脓胸死亡,随访时失访1例。余者... 目的:总结1990~2004年23例气管恶性肿瘤患者手术术式和手术效果。方法:行气管、主支气管袖状切除对端吻合术15例,隆凸切除成形术8例。结果:2例术后咳痰困难,肺内感染合并呼吸衰竭死亡,1例术后吻合口漏并发脓胸死亡,随访时失访1例。余者1年生存率79.0%(15/19),3年生存率47.4%(9/19),5年生存率31.6%(6/19)。结论:支气管、隆凸成形术可以扩大肺癌的手术适应证,最大限度地保存肺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 支气管 外科手术
下载PDF
^(32)P胶体联合顺铂胸腔灌注治疗恶性胸腔积液临床观察 被引量:1
3
作者 戴儒奇 李诗运 钟晓捷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8期1802-1804,共3页
目的:探讨采用胸腔内灌注胶体磷酸32P铬注射液(32P胶体)和顺铂治疗恶性肿瘤大量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和副反应.方法:46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5例,对照组21例.在胸腔闭式引流使胸水量减少到一定程度后,治疗组分别采用32P... 目的:探讨采用胸腔内灌注胶体磷酸32P铬注射液(32P胶体)和顺铂治疗恶性肿瘤大量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和副反应.方法:46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5例,对照组21例.在胸腔闭式引流使胸水量减少到一定程度后,治疗组分别采用32P胶体和顺铂胸腔内灌注治疗,对照组以32P胶体单纯胸腔内灌注治疗.结果:治疗组可统计病例24例,临床反应完全缓解(CR)11例(45.8%),部分缓解(PR)9例(37.5%),无效(NC)4例(16.7%),总有效率83.3%,其中5例CR和2例PR患者经2 mo的观察无明显的复发;对照组CR 1例(4.8%),PR 7例(33.3%),NC 13例(61.9%).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9.75,P<0.01),副作用主要是轻度全身反应和轻度骨髓抑制.结论: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后胸腔内注入32P胶体及顺铂是临床上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有效方法,无严重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胸腔积液 ^32P胶体 顺铂 胸腔内灌注
原文传递
甲状腺癌双侧颈淋巴清扫术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汤鹏 钟晓捷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2006年第2期124-126,共3页
目的 探讨甲状腺癌双侧颈淋巴结清扫术及甲状腺肿瘤切除术的疗效。方法 11例甲状腺癌患者,2例双侧者行甲状腺近全切除,单侧的9例均行患侧甲状腺叶及峡部全切除,7例附加对侧腺叶次全切除。所有病例均行功能性双侧颈淋巴结清扫术。结果... 目的 探讨甲状腺癌双侧颈淋巴结清扫术及甲状腺肿瘤切除术的疗效。方法 11例甲状腺癌患者,2例双侧者行甲状腺近全切除,单侧的9例均行患侧甲状腺叶及峡部全切除,7例附加对侧腺叶次全切除。所有病例均行功能性双侧颈淋巴结清扫术。结果 TNM分期:T4N1M11例,T4N1bM07例,T3N1bM02例,T3N0M01例。10例双侧有淋巴结转移,1例双侧均阴性。3例术后出现一过性甲状腺功能低下,补钙后缓解,3周后恢复正常;1例颜面水肿,2周内消退。无喉返神经麻痹等严重并发症。随访3~7年,仅2例复发,经I^131放疗后得以控制。所有患者均健在。结论 对Ⅲ期甲状腺癌进行同期功能性颈淋巴结清扫术不仅达到根治性切除的目的,而且术后颈部外形和功能恢复更为满意,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甲状腺切除术 颈淋巴结清扫术
下载PDF
乳腺癌c-erbB-2原癌基因与ER、PR的关系和临床意义 被引量:3
5
作者 陈献珊 陈锋夏 王德伟 《海南医学》 CAS 2008年第1期5-6,共2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c-erbB-2原癌基因和ER、PR表达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我院95例乳腺癌组织进行c-erbB-2和ER、PR测定,分析它们之间的表达关系及其临床意义。结果c-erbB-2阳性表达者占69.47%。c-erbB-2阳性率...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c-erbB-2原癌基因和ER、PR表达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我院95例乳腺癌组织进行c-erbB-2和ER、PR测定,分析它们之间的表达关系及其临床意义。结果c-erbB-2阳性表达者占69.47%。c-erbB-2阳性率在ER阳性组为48.39%,在ER阴性组为79.69%(P<0.005);c-erbB-2阳性率在PR阳性组为48.15%,在PR阴性组为77.94%(P<0.01)。,随诊2年以上,激素受体阳性复发率约为4%,阴性者约为13%,c-erbB-2阳性复发率为14.0%,阴性者为2.5%(P<0.05)。结论c-erbB-2阳性表达与ER、PR阳性表达呈负相关,c-erbB-2是判断乳腺癌预后的有效指标,联合检测C-erbB-2、ER、PR可指导临床综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ER PR C-ERBB-2 免疫组化
下载PDF
经锁骨下切口甲状腺手术4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4
6
作者 李高 黎亮 《海南医学》 CAS 2010年第8期42-45,共4页
目的探讨锁骨下小切口入路甲状腺部分切除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实验组40例单侧甲状腺良性结节,单侧锁骨下切口(Subclavicular incision,SI)3-5 cm,经胸锁乳突肌颈前肌间隙入路,行甲状腺部分切除。对照组,40例同期单侧甲状腺良性结节,颈前... 目的探讨锁骨下小切口入路甲状腺部分切除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实验组40例单侧甲状腺良性结节,单侧锁骨下切口(Subclavicular incision,SI)3-5 cm,经胸锁乳突肌颈前肌间隙入路,行甲状腺部分切除。对照组,40例同期单侧甲状腺良性结节,颈前低领弧形小切口(Low-collar incision,LI)2.5-4cm,常规手术入路,行甲状腺部分切除。结果SI和LI两组共80例患者均成功接受手术,无手术并发症,术后3-4 d出院,随访1-22个月,平均9.5个月,B超检查无复发。两组在年龄、性别、肿瘤大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手术安全性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SI组在美容满意度(P=0.003 andP=0.01)、患者术后疼痛(P=0.003)及吞咽不适感(P=0.01)等方面优于LI组。结论直视下锁骨下单切口甲状腺手术在处理单侧甲状腺结节时,与颈前低领小切口手术相比,同样安全可行,且其美容程度、患者术后疼痛及吞咽不适感优于后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下切口 甲状腺部分切除
下载PDF
食管疾患病人围手术期行PICC插管与锁骨下静脉插管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3
7
作者 石燕 《海南医学》 CAS 2004年第11期108-109,共2页
目的 比较经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置管 (PICC)和锁骨下静脉插管两种方法在食道疾患病人治疗中的优缺点。方法  2 0例经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置管术组为A组 ,2 0例经锁骨下静脉置管组为B组 ,记录穿刺成功率、留管时间、封管时间及... 目的 比较经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置管 (PICC)和锁骨下静脉插管两种方法在食道疾患病人治疗中的优缺点。方法  2 0例经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置管术组为A组 ,2 0例经锁骨下静脉置管组为B组 ,记录穿刺成功率、留管时间、封管时间及并发症。结果 A组一次置管成功率为 95 % ,B组为 85 % ,P <0 .0 1;A组平均留管时间为 12 6天 ,B组为 12天 ,P <0 .0 1;A组并发症 1% ,B组并发症 10 % ,P <0 .0 1;A组封管时间 3天 ,B组封管时间 1天。结论 A组较B组一次置管成功率高 ,留置时间长 ,并发症少 ,安全性强 ,护士易掌握 ;B组较A组在手术中能快速输液或行CT加压泵入造影剂 ,可解决抢救病人急救时给药及测中心静脉压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疾病 外周穿刺 中心静脉置管 锁骨下静脉插管 护理 PICC插管 围手术期
下载PDF
乳腺癌根治术后负压吸引压力值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6
8
作者 石燕 丁孟翠 高允锁 《现代护理》 2004年第7期603-604,共2页
目的 探讨乳腺癌根治术后负压吸引压力值数值的意义。方法 将 1 0 5例乳腺癌标准根治术后患者的不同负压值 ,随机分成A、B 2组。研究组 (A) 5 0例实施引流负压值为1 5kPa ,使用S - 2 0型负压吸引治疗仪、容量为 2 5 0 0ml的负压吸引... 目的 探讨乳腺癌根治术后负压吸引压力值数值的意义。方法 将 1 0 5例乳腺癌标准根治术后患者的不同负压值 ,随机分成A、B 2组。研究组 (A) 5 0例实施引流负压值为1 5kPa ,使用S - 2 0型负压吸引治疗仪、容量为 2 5 0 0ml的负压吸引瓶吸引引流 ;对照组 (B)5 5例执行传统负压值为 2 .6kPa,用容量为 1 0 0ml的负压引流盒吸引引流。观察 2组治疗效果、置管时间、引流量、平均引流量、并发症。结果 A组比B组缩短了置管天数 ,缩短了平均住院日 (P均 <0 .0 0 1 ) 且减少了并发症 ,提高了治疗效果 (P均 <0 .0 0 5 )。结论  - 1 5kPa的负压吸引值可缩短置管天数 ,减少并发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引流负压值 护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