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南淮山根结线虫病发生传播规律及防控措施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王会芳 符美英 +3 位作者 何舒 赵志祥 陈绵才 芮凯 《中国热带农业》 2019年第2期46-50,62,共6页
淮山作为海南省主要经济作物之一,受到土壤根结线虫的危害日趋严重,明确淮山根结线虫发生分布规律及传播途径对防治线虫病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对海南海口、澄迈、临高根结线虫土层垂直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淮山根结线虫二龄幼... 淮山作为海南省主要经济作物之一,受到土壤根结线虫的危害日趋严重,明确淮山根结线虫发生分布规律及传播途径对防治线虫病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对海南海口、澄迈、临高根结线虫土层垂直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淮山根结线虫二龄幼虫主要分布于30~40cm土层深度,其次为20~30cm土层;带病土壤、田间病残体和带病种薯都具有传播根结线虫的能力。不同措施对淮山根结线虫的防控研究表明,75%噻唑膦EC 250mL/亩、0.3%苦参碱水剂浸种12h和5%阿维菌素微囊悬浮剂450g/亩3个处理无论对淮山根结线虫二龄幼虫还是对根结的控制均表现了良好的防控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山 根结线虫 传播规律 防控措施
下载PDF
6种植物诱抗剂对槟榔黄化病的防控效果 被引量:2
2
作者 马瑞 芮凯 +4 位作者 罗激光 田威 谢圣华 徐明月 曾涛 《中国热带农业》 2021年第3期41-43,7,共4页
为了评价植物诱抗剂对槟榔黄化病的防控效果,选用5%氨基寡糖素水剂、30%毒氟磷可湿性粉剂、0.5%几丁聚糖水剂、8%宁南霉素水剂、0.5%葡聚烯糖可溶粉剂和2%香菇多糖水剂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6种植物诱抗剂对槟榔黄化病均表现出一... 为了评价植物诱抗剂对槟榔黄化病的防控效果,选用5%氨基寡糖素水剂、30%毒氟磷可湿性粉剂、0.5%几丁聚糖水剂、8%宁南霉素水剂、0.5%葡聚烯糖可溶粉剂和2%香菇多糖水剂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6种植物诱抗剂对槟榔黄化病均表现出一定的防控效果,其中8%宁南霉素水剂防效最高,末次药后60d和150d的防控效果分别为58.60%和61.08%,与其他药剂处理的防效差异显著,在槟榔生产中可作为防控黄化病的推荐药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槟榔黄化病 植物诱抗剂 防控效果
下载PDF
6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槟榔黄化病防控上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3
作者 马瑞 芮凯 +4 位作者 田威 曾涛 谢圣华 罗激光 徐明月 《中国热带农业》 2021年第6期59-62,共4页
为了评价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槟榔黄化病防控上的应用效果,选用5%胺鲜酯水剂、2%24-表芸·嘌呤水分散粒剂、0.136%赤·吲乙·芸苔可湿性粉剂、1.8%复硝酚钠水剂、6%寡糖·链蛋白可湿性粉剂和0.001%烯腺·羟烯腺水剂进... 为了评价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槟榔黄化病防控上的应用效果,选用5%胺鲜酯水剂、2%24-表芸·嘌呤水分散粒剂、0.136%赤·吲乙·芸苔可湿性粉剂、1.8%复硝酚钠水剂、6%寡糖·链蛋白可湿性粉剂和0.001%烯腺·羟烯腺水剂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6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槟榔黄化病均有一定的防控效果,其中6%寡糖·链蛋白可湿性粉剂防效最高,末次药后60d和150d的防控效果分别为60.23%和63.24%,与其他药剂处理差异显著,在槟榔生产中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槟榔黄化病 植物生长调节剂 防控效果
下载PDF
新型植物免疫诱抗剂对槟榔黄化病的田间防效及最佳配比筛选 被引量:2
4
作者 徐明月 马瑞 +3 位作者 田威 曾涛 谢圣华 芮凯 《农药科学与管理》 CAS 2021年第7期39-43,共5页
本试验以5%氨基寡糖素水剂和0.5%几丁聚糖水剂为对照,进行新型植物免疫诱抗剂对槟榔黄化病的田间防效试验,并筛选出防控效果最好的组分配比。结果表明,组分配比为0.001%羟烯腺嘌呤+8%岩藻多糖+20%黄腐酸钾的新型植物免疫诱抗剂对槟榔黄... 本试验以5%氨基寡糖素水剂和0.5%几丁聚糖水剂为对照,进行新型植物免疫诱抗剂对槟榔黄化病的田间防效试验,并筛选出防控效果最好的组分配比。结果表明,组分配比为0.001%羟烯腺嘌呤+8%岩藻多糖+20%黄腐酸钾的新型植物免疫诱抗剂对槟榔黄化病的防效最佳,药后60d的防效为75.19%,且对槟榔安全无药害,可在生产上作为防控黄化病的备选药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诱抗剂 槟榔黄化病 田间药效 组分配比
下载PDF
不同植物免疫调节剂组合对槟榔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5
作者 田威 芮凯 +3 位作者 马瑞 符美英 冯玉洁 曾涛 《南方农业》 2021年第22期49-53,共5页
为了获得一种对槟榔落花落果有抑制作用的新型植物免疫调节剂,本试验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叶面喷雾的方法对9个不同组分的植物免疫调节剂组合物进行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0.003%玉米素、8%灵芝多糖和25%磷酸二氢钾的组合物水剂对提升... 为了获得一种对槟榔落花落果有抑制作用的新型植物免疫调节剂,本试验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叶面喷雾的方法对9个不同组分的植物免疫调节剂组合物进行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0.003%玉米素、8%灵芝多糖和25%磷酸二氢钾的组合物水剂对提升槟榔的坐果效果明显,着果率达28.48%,显著性高于对照0.01%芸苔素内酯可溶液剂的着果率,同时对槟榔黄化病也有一定的防控效果。因此,该组合物水剂可以作为预防槟榔落花落果和防控黄化病的备选药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调节剂 田间试验 着果率 槟榔黄化病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啶酰菌胺和咯菌腈在番茄与土壤中的残留 被引量:9
6
作者 冯玉洁 潘飞 +3 位作者 谢圣华 梁延坡 冯青 田海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96-600,共5页
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仪建立一种同时检测番茄和土壤中啶酰菌胺和咯菌腈残留的分析方法。样品经乙腈提取,乙二胺-N-丙基硅烷(PSA)吸附净化,以乙腈和水为流动相等度洗脱,采用可变波长紫外检测器检测,外标法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啶酰菌胺和... 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仪建立一种同时检测番茄和土壤中啶酰菌胺和咯菌腈残留的分析方法。样品经乙腈提取,乙二胺-N-丙基硅烷(PSA)吸附净化,以乙腈和水为流动相等度洗脱,采用可变波长紫外检测器检测,外标法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啶酰菌胺和咯菌腈在0.05~1μg/mL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均为0.999,方法的检出限均为0.01 mg/kg,定量限为0.1 mg/kg;在0.1~1 mg/kg范围内,添加回收率在82.8%~102.8%和86.5%~115.3%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在4.1%~8.7%和4.9%~9.1%之间。该方法简单可靠、重现性好,适用于番茄和土壤中啶酰菌胺和咯菌腈的残留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土壤 啶酰菌胺 咯菌腈 超高效液相色谱 残留
下载PDF
剑麻病害调查及其主要病原种类鉴定 被引量:9
7
作者 王会芳 芮凯 +3 位作者 曾向萍 肖敏 符美英 陈绵才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988-1994,共7页
【目的】明确我国剑麻种植区病害的发生种类和情况,为剑麻病害综合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5年4月—2017年7月,采用随机踏查、种植区随访和定点调查等方法对我国剑麻主要病害种类及发生情况进行调查。收集样本,采用组织分离培养... 【目的】明确我国剑麻种植区病害的发生种类和情况,为剑麻病害综合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5年4月—2017年7月,采用随机踏查、种植区随访和定点调查等方法对我国剑麻主要病害种类及发生情况进行调查。收集样本,采用组织分离培养法分离病原菌,并通过病原菌形态学确定病害种类。【结果】调查发现炭疽病、茎腐病、紫色尖端卷叶病、条纹病、斑马纹病、黑斑病、褐斑病、叶斑病、溃疡病和根结线虫病等10种病害,其中茎腐病和叶斑病在广西剑麻种植区发生较严重;剑麻斑马纹病和紫色卷叶病发病率较低;炭疽病和黑斑病发生范围广,发病程度略重;溃疡病仅在海南剑麻种植区发现,发病程度中等。通过形态特征观察,鉴定出5种剑麻病害的病原菌,分别为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引起的剑麻茎腐病(Sisal stem rot disease)、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Penz.)Sacc.]引起的剑麻炭疽病(Sisal anthracnose disease)、蒂腐色二孢(Diplodia natalensis)引起的剑麻黑斑病(Sisal black leaf spot disease)、新暗色柱节孢(Neoscytalidium dimidiatum)引起的剑麻溃疡病(Sisal canker disease)和交链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引起的剑麻叶斑病(Sisal leaf spot disease)。【结论】目前生产上对剑麻品质和产量影响最大的病害是茎腐病、炭疽病和叶斑病;溃疡病是剑麻新病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剑麻 真菌性病害 病原鉴定
下载PDF
一株具有产IAA能力的解淀粉芽孢杆菌的分离鉴定及功能评价 被引量:5
8
作者 陈迪 芮凯 +4 位作者 曾涛 田威 马瑞 谢圣华 罗诗彤 《中国热带农业》 2021年第3期50-58,共9页
从槟榔根际土壤和槟榔叶柄中分离细菌,测量它们对槟榔盆栽苗的促生能力。结果表明:筛选到的解淀粉芽孢杆菌菌株DC-7有着明显的促生效果,槟榔盆栽苗的株高、根长、茎粗和鲜重等指标均高于对照,且叶绿素含量、谷氨酰胺合成酶(GS)和谷氨酸... 从槟榔根际土壤和槟榔叶柄中分离细菌,测量它们对槟榔盆栽苗的促生能力。结果表明:筛选到的解淀粉芽孢杆菌菌株DC-7有着明显的促生效果,槟榔盆栽苗的株高、根长、茎粗和鲜重等指标均高于对照,且叶绿素含量、谷氨酰胺合成酶(GS)和谷氨酸合成酶(GOGAT)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DC-7菌株的LB发酵液上清中吲哚乙酸(IAA)含量为35.78±1.41ng·mL^(-1),说明菌株DC-7的促生长作用可能来源于它的产IAA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槟榔 解淀粉芽孢杆菌 吲哚乙酸 分离 鉴定
下载PDF
微生物菌剂与化学药剂对槟榔黄化病的协同防效评价 被引量:3
9
作者 曾涛 芮凯 +3 位作者 田威 马瑞 谢圣华 王海洪 《农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832-835,848,共5页
[目的]明确微生物菌剂与抗病毒或抗植原体药剂协同应用对槟榔黄化病的防效。[方法]槟榔树干注射化学药剂组合,根部埋施与叶面喷施微生物菌剂。[结果]微生物菌剂配合抗病毒药剂组合的防效最好,防效稳定,优于单独施用微生物菌剂或药剂;微... [目的]明确微生物菌剂与抗病毒或抗植原体药剂协同应用对槟榔黄化病的防效。[方法]槟榔树干注射化学药剂组合,根部埋施与叶面喷施微生物菌剂。[结果]微生物菌剂配合抗病毒药剂组合的防效最好,防效稳定,优于单独施用微生物菌剂或药剂;微生物菌剂配合抗植原体加抗病毒药剂组合的产量最高;抗植原体药剂组合处理的产量最低。[结论]微生物菌剂与抗病毒药剂协同应用可有效防控槟榔黄化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槟榔黄化病 防效 微生物菌剂 化学药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