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优质护理措施应用于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效果 被引量:9
1
作者 童丽灵 林白浪 +2 位作者 张玉娟 邓严梅 高小惠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3年第17期2328-2330,共3页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模式在失血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新加坡中央医院急诊科2008年1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48例失血性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常规护理组患者仅接受常规护理模式指导下的失血性休克护理措施,而护理干预组患者则接...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模式在失血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新加坡中央医院急诊科2008年1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48例失血性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常规护理组患者仅接受常规护理模式指导下的失血性休克护理措施,而护理干预组患者则接受优质护理模式指导下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救治效果、焦虑抑郁情绪和患者对护理人员提供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护理干预组患者焦虑标准分(41.29±4.53)分、抑郁标准分(42.45±4.46)分,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护理干预组患者救治好转率(100.00%)对护理人员提供护理服务满意度(100.00%)均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患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活动能够明显提高失血性休克患者救治效果,降低失血性休克患者焦虑抑郁程度,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提供护理服务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护理 失血性休克 护理质量 新加坡
下载PDF
科室护理信息化管理平台临床评价体系建立与应用效果 被引量:15
2
作者 林桦 陈希 +2 位作者 俸永红 王小霞 黎福理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0年第13期181-184,共4页
目的研究信息化管理平台评价体系在临床科室中的建立与应用效果。方法以海南省海口市人民医院护理信息化数字管理系统为依托,主要研究信息化建设在临床护理领域的应用。在全面整合医护药、技、财等临床信息的基础上构建临床数据中心(CD... 目的研究信息化管理平台评价体系在临床科室中的建立与应用效果。方法以海南省海口市人民医院护理信息化数字管理系统为依托,主要研究信息化建设在临床护理领域的应用。在全面整合医护药、技、财等临床信息的基础上构建临床数据中心(CDR),并结合CDR构建的临床决策系统和围绕临床诊疗的九大闭环管理,优化护理工作流程,保障护理质量和安全,开发建立临床科室护理信息化体系,包括护理电子病历管理系统、护士工作站平台、静脉药物配置平台、护理后勤支持等信息系统等,了解信息化建立之后对护理工作的管理效果。结果实施信息化管理后,平均每位护理人员每日送达各类标本和通知、药房取药、领取各类耗材、患者转科、检查治疗、送患者出入院、送修各类仪器时间均明显缩短,基础护理时数、病情观察时数、健康教育时数均得到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信息化管理模式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能够提高管理质量,优化护理质量与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化管理平台 临床护理管理 评价体系 应用效果
下载PDF
双重胃管固定法在普外科患者胃管护理中的应用和效果观察 被引量:14
3
作者 赖云青 张玉娟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7年第9期1317-1318,共2页
目的研究双重胃管固定法在普外科患者中的应用及其护理策略。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该院普外科留置胃管患者142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71例,对照组患者行传统固定胃管,观察组患者则行双重胃管固定法给予固定... 目的研究双重胃管固定法在普外科患者中的应用及其护理策略。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该院普外科留置胃管患者142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71例,对照组患者行传统固定胃管,观察组患者则行双重胃管固定法给予固定,对比两组非计划拔管率、胃管留置时间、胃管移位情况、患者舒适度以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非计划拔管率、胃管留置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胃管无移位患者所占百分比显著高于对照组,而移位人数以及脱出患者所占百分比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舒适以及中度舒适患者所占百分比显著高于对照组,而不舒适患者所占百分比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100.00%(71/7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92%(61/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重胃管固定法应用于普外科患者胃管护理的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重胃管固定法 普外科 胃管 护理
下载PDF
计算机管理护理质量控制检查结果的尝试 被引量:4
4
作者 高淑红 云嵘 韩玉芳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902-902,共1页
关键词 检查结果 护理质量控制 尝试 做法 计算机管理 统计分析 具体
下载PDF
创新实践凸显优质护理亮点
5
作者 赖云青 张玉娟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第28期316-317,共2页
随着"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的推进,我院结合自身特点,以外塑形象、内强素质,外延职责,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护理队伍,将温馨优质的护理服务贯穿于患者就医的全过程。充分展示"服务、技能、专业"的护理内涵。各科室根据自身的不同特... 随着"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的推进,我院结合自身特点,以外塑形象、内强素质,外延职责,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护理队伍,将温馨优质的护理服务贯穿于患者就医的全过程。充分展示"服务、技能、专业"的护理内涵。各科室根据自身的不同特点,创新思维,制订出专科的优质护理特色目标,突显各专科亮点,充分体现了全院优质护理科科有特色,人人有行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护理 创新 疗效
下载PDF
老年直肠癌术后髂内动脉置泵化疗观察及护理
6
作者 赖云青 《河北医药》 CAS 2012年第18期2859-2860,共2页
近年来,恶性肿瘤呈现上升趋势,而低位直肠癌的患病率也不例外,呈现上升趋势,该病的患病率为0.77%~4.82%,病死率为2.14~5.94%,患病后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受到影响,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及精神压力。目前,手术仍是治疗直... 近年来,恶性肿瘤呈现上升趋势,而低位直肠癌的患病率也不例外,呈现上升趋势,该病的患病率为0.77%~4.82%,病死率为2.14~5.94%,患病后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受到影响,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及精神压力。目前,手术仍是治疗直肠癌的首选方法,但是术后易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这直接影响手术效果,降低患者的生存期。直肠癌术后采用全身化疗往往药物不良反应大,到达肿瘤局部药物的浓度较低,临床效果往往不理想。如何改善直肠癌术后患者的预后是普外科医务工作者及学者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直肠肿瘤 髂内动脉置泵化疗 护理
下载PDF
基于前馈控制理念的干预措施对重症鼻饲患者减少胃潴留、食物反流及并发症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6
7
作者 童丽灵 林桦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8年第3期360-362,共3页
目的探究基于前馈控制理念的干预措施对重症鼻饲患者减少胃潴留、食物反流及并发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行鼻饲治疗的156例重症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试验组... 目的探究基于前馈控制理念的干预措施对重症鼻饲患者减少胃潴留、食物反流及并发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行鼻饲治疗的156例重症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基于前馈控制理念干预措施。对2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鼻饲时间、营养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生命质量、护理满意度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试验组在呕吐、反流、呛咳、胃潴留、腹泻和吸入性肺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发生便秘的概率低于对照组,但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治疗费用、鼻饲时间、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营养情况和生命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满意度比较,试验组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前馈控制理念下的干预护理在重症鼻饲患者治疗过程中可有效促进患者恢复,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保证患者有效营养供应,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馈控制理念 干预护理 鼻饲法 胃潴留
下载PDF
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学习培训后的监督机制介绍与体会 被引量:1
8
作者 高淑红 王伟 +2 位作者 林桦 王小霞 宋芳芳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1年第19期75-77,共3页
淡马锡基金中国护理培训项目是由新加坡淡马锡基金会提供赞助、南洋理工学院(NYP)承办的护理培训班。此项目将培训156名护理人员,分为项目管理人员、护理管理、护理教学培训、ICU和手术室护理培训、急诊科护理培训6批人员,培训期限为... 淡马锡基金中国护理培训项目是由新加坡淡马锡基金会提供赞助、南洋理工学院(NYP)承办的护理培训班。此项目将培训156名护理人员,分为项目管理人员、护理管理、护理教学培训、ICU和手术室护理培训、急诊科护理培训6批人员,培训期限为两年。这些学员到新加坡学习后作为项目管理人员和教学师资再培训其他护理人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培训 新加坡 监督机制 学院 护理培训班 护理人员 管理人员 培训项目
下载PDF
ICU清醒患者心理压力源现状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14
9
作者 林桦 高淑红 +2 位作者 宋芳芳 韩艳丽 周有泠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5年第25期3038-3040,共3页
目的:探讨在ICU环境中影响意识清醒患者心理的主要压力源。方法对40例入住ICU病房后清醒的患者进行清醒24 h后的状态特质焦虑( STAI)、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 PSQI)的问卷调查,分析ICU患者的主要心理压力源。结果不同性别、职业、婚... 目的:探讨在ICU环境中影响意识清醒患者心理的主要压力源。方法对40例入住ICU病房后清醒的患者进行清醒24 h后的状态特质焦虑( STAI)、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 PSQI)的问卷调查,分析ICU患者的主要心理压力源。结果不同性别、职业、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转入前所住科室的患者其睡眠质量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患者在ICU清醒24 h后使用STAI调查,结果与常模得分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患者在ICU清醒24 h后的睡眠质量情况与入住ICU前的回顾性调查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4.578,P〈0.01)。对影响患者睡眠质量的原因进行调查,95.0%的患者认为声音污染最影响其睡眠质量。结论声音污染、安全性、治疗舒适度是ICU清醒患者主要心理压力源,直接导致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是影响睡眠质量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U 清醒患者 压力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