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牛肺表面活性剂联合咖啡因对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患儿血气炎症指标及肺循环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黄小伟 苏红苗 廖赵妹 《河北医学》 CAS 2023年第10期1709-1714,共6页
目的:探究牛肺表面活性剂联合咖啡因对新生儿肺透膜病患儿血气、炎症指标及肺循环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2020年1月到2022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新生儿肺透膜病患儿145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脑随机法对患儿进行简单随机分组,对照组患儿(... 目的:探究牛肺表面活性剂联合咖啡因对新生儿肺透膜病患儿血气、炎症指标及肺循环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2020年1月到2022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新生儿肺透膜病患儿145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脑随机法对患儿进行简单随机分组,对照组患儿(n=72)给予枸橼酸咖啡因治疗,观察组患儿(n=73)给予牛肺表面活性剂联合咖啡因治疗,收集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比较患儿治疗前后的血气指标、炎症因子水平及肺循环功能情况,比较其组间治疗效果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86.30%)高于对照组(73.61%),P<0.05。经治疗,患儿的血气指标均有所改善,pO_(2)、BE及pH值显著升高,但患儿的pCO_(2)水平显著降低,观察组患儿血气指标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的IL-6及LDH处于相同水平(P>0.05);治疗后,患儿的IL-6水平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LDH水平随时间推移不断降低,观察组的IL-6及LDH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对应时间节点(P<0.05)。两组治疗前肺循环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患儿的血管外肺水含量、肺循环阻力、平均肺动脉压均有所降低,右室每搏功指数升高,且观察组患儿升高幅度及降低幅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对新生儿肺透明膜病进行治疗时,采用牛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咖啡因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儿的肺循环功能、血气及炎症指标,有效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肺表面活性物质 咖啡因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 血气指标 炎症指标 肺循环功能
下载PDF
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Hp感染消化道出血和脏器损害症状分布及其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2
作者 吴坤卫 李敏 吴奇发 《河北医学》 CAS 2023年第11期1876-1882,共7页
目的:分析腹型过敏性紫癜(HSP)患儿幽门螺杆菌(Hp)感染、消化道出血和脏器损害症状分布以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7月至2021年7月入院治疗的145例腹型HSP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消化道是否出血分为消化道出血组(68例)和... 目的:分析腹型过敏性紫癜(HSP)患儿幽门螺杆菌(Hp)感染、消化道出血和脏器损害症状分布以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7月至2021年7月入院治疗的145例腹型HSP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消化道是否出血分为消化道出血组(68例)和非消化道出血组(77例)。比较两组患儿肠道菌群、炎症因子、辅助检查指标、免疫功能、脏器损害损伤、关节症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腹型HSP是否是发生消化道出血的影响因素。结果:两组患儿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血红蛋白(Hb)、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E%)、血小板(PLT)计数、PLT体积、红细胞沉降率、D二聚体异常、胸腹部B超阳性、胸腹片阳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心脏病变比例比较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消化道出血组患儿乳酸杆菌、淋巴细胞的百分比(L%)、免疫球蛋白A(IgA)、IgG、IgM、CD3^(+)、CD4^(+)低于非消化道出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消化道出血组患儿大肠杆菌、血清白介素-6(IL-6)、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白细胞(WBC)计数、CD8^(+)、肾脏病变、多脏器受累、关节症状比例较非消化道出血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NF-α、IgA、IgM、肾脏病变是腹型HSP患儿发生消化道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腹型HSP消化道出血患儿较非消化道出血患儿肠道有益菌减少,有害菌增加,免疫功能降低,炎症反应程度更高,肾脏病变比例更高,TNF-α、IgA、IgM、肾脏病变是腹型HSP消化道出血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型过敏性紫癜 幽门螺杆菌 消化道出血 肾脏病变 免疫功能 炎症因子
下载PDF
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致胃肠道不良反应的防治 被引量:33
3
作者 何新 黄玉 +2 位作者 符春茹 陈道环 潘先莉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14年第3期304-305,共2页
目的探讨小儿支原体肺炎静滴阿奇霉素过程中胃肠道不良反应的预防及护理措施。方法应用阿奇霉素治疗的支原体肺炎患儿168例为观察对象,将实施针对胃肠道不良反应的预防性护理干预的102例作为干预组,其余未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的66例患儿... 目的探讨小儿支原体肺炎静滴阿奇霉素过程中胃肠道不良反应的预防及护理措施。方法应用阿奇霉素治疗的支原体肺炎患儿168例为观察对象,将实施针对胃肠道不良反应的预防性护理干预的102例作为干预组,其余未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的66例患儿作为对照组。护理干预措施主要包括用药前进食、口服蒙脱石散、与维生素B6同时配伍静滴、严密观察、及时处置等。对比分析两组患儿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干预组胃肠道不良反应为5.9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7.35%(χ2=14.973,P<0.01)。干预组给予对症处理后症状均消失或缓解,不影响继续用药。对照组6例患儿因症状严重且对症处理后不能缓解而被迫停用。结论避免空腹用药、用药前口服蒙脱石散、与维生素B6配伍同时滴注等干预措施,可减少阿奇霉素对支原体肺炎患儿的胃肠道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原体肺炎 小儿 阿奇霉素 不良反应 胃肠道 预防
下载PDF
腺苷蛋氨酸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巨细胞病毒感染所致肝炎综合征患儿疗效分析 被引量:11
4
作者 李敏 李洪 符之月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18年第3期461-462,共2页
目的探讨应用腺苷蛋氨酸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巨细胞病毒感染所致肝炎综合征患儿的疗效。方法2013年2月~2016年3月收治的60例巨细胞病毒感染所致肝炎综合征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分别给予门冬氨酸钾镁或... 目的探讨应用腺苷蛋氨酸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巨细胞病毒感染所致肝炎综合征患儿的疗效。方法2013年2月~2016年3月收治的60例巨细胞病毒感染所致肝炎综合征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分别给予门冬氨酸钾镁或腺苷蛋氨酸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2~3 w,观察疗效情况。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前各项肝功能指标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治疗后,观察组患儿血清ALT、AST和TBIL水平分别为(36.8±12.6)U/L、(44.2±10.5)U/L和(15.4±3.3)μmol/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7.4±15.8)U/L、(81.9±13.7)U/L和(68.5±16.9)μmol/L,P<0.05);观察组疾病恢复时间为(2.2±0.4)w,显著短于对照组的(3.9±0.7)w(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相差(P>0.05)。结论应用腺苷蛋氨酸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巨细胞病毒感染所致肝炎综合征患儿效果显著,能缩短病程,加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综合征 巨细胞病毒感染 腺苷蛋氨酸 熊去氧胆酸 治疗
下载PDF
联用地西泮和苯巴比妥治疗小儿惊厥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周正航 《当代医药论丛》 2015年第19期153-154,共2页
目的 :探讨分析联用地西泮和苯巴比妥治疗小儿惊厥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间我院收治的发生惊厥的患儿7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9例)和治疗组(39例),单纯使用苯巴比妥为对照组患儿进行治... 目的 :探讨分析联用地西泮和苯巴比妥治疗小儿惊厥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间我院收治的发生惊厥的患儿7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9例)和治疗组(39例),单纯使用苯巴比妥为对照组患儿进行治疗,联合使用地西泮和苯巴比妥为治疗组患儿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 :对照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6.00%,治疗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4.12%,治疗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联用地西泮和苯巴比妥治疗小儿惊厥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西泮 苯巴比妥 小儿惊厥 临床效果 分析
下载PDF
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血清NT-proBNP BMP-7及TGF-β1水平变化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戚昌丽 张雅琴 +1 位作者 李敏 王文慧 《河北医学》 CAS 2020年第7期1178-1182,共5页
目的:探讨呼吸窘迫综合征(RDS)早产儿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变化的临床研究.方法:选择2016年4月到2018年4月在本院确诊的106例RDS早产儿,收集同期同年龄阶段非RD... 目的:探讨呼吸窘迫综合征(RDS)早产儿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变化的临床研究.方法:选择2016年4月到2018年4月在本院确诊的106例RDS早产儿,收集同期同年龄阶段非RDS早产儿53例为对照组.采用ELISA检测两组早产儿血清样品中NT-proBNP、BMP-7和TGF-β1表达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NT-proBNP、BMP-7和TGF-β1与疾病严重程度之间的相关性,ROC曲线分析其对RDS的诊断价值.结果:与对照组相比,RDS患者血清中BMP-7、NT-proBNP和TGF-β1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RDS早产儿血清NT-proBNP、BMP-7和TGF-β1均与RDS早产儿病情严重程度为正相关关系(r=0.402,P=0.000;r=0.311,P=0.018;r=0.313,P=0.015);NT-proBNP诊断RDS早产儿的截点值为3655.92ng/L,灵敏度为88.7%,特异度为3.8%,AUC为0.985;BMP-7诊断的截点值为44.85ng/L,灵敏度为63.2%,特异度为11.3%,AUC为0.829;TGF-β1诊断的截点值为36.73g/L,灵敏度为81.1%,特异度为17.0%,AUC为0.829;BMP-7联合TGF-β1诊断的灵敏度为89.6%,特异度为15.1%,AUC为0.934.结论:RDS患者血清NT-proBNP、BMP-7、TGF-β1水平显著升高,且其表达量与病情严重程度为正相关关系,有望作为其诊断和预后标识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窘迫综合征 早产儿 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 BMP-7 TGF-Β1
下载PDF
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新生儿吸入性肺炎临床观察 被引量:2
7
作者 王海燕 符珍珠 符春茹 《海南医学》 CAS 2006年第1期58-58,130,共2页
目的探讨支气管肺泡灌洗术治疗新生儿吸入性肺炎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应用支气管肺泡灌洗术治疗新生儿吸入性肺炎伴明显低氧血症患儿18例。结果18例患儿显效11例,有效5例,总有效率88.9%,不良反应轻微,无1例发生肺水肿、气胸等并发症。结... 目的探讨支气管肺泡灌洗术治疗新生儿吸入性肺炎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应用支气管肺泡灌洗术治疗新生儿吸入性肺炎伴明显低氧血症患儿18例。结果18例患儿显效11例,有效5例,总有效率88.9%,不良反应轻微,无1例发生肺水肿、气胸等并发症。结论支气管肺泡灌洗术治疗新生儿吸入性肺炎疗效满意,操作较简单,创伤小,反应小,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入性肺炎 支气管肺泡灌洗术 新生儿
下载PDF
双嘧达莫联合丙种球蛋白及阿司匹林治疗川崎病疗效及对患儿免疫功能和凝血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9
8
作者 王茹 周莉蓉 戚昌丽 《河北医学》 CAS 2021年第2期317-321,共5页
目的:探讨双嘧达莫联合丙种球蛋白(IVIG)及阿司匹林治疗川崎病(KD)疗效及对患儿免疫功能和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遴选150例KD患儿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5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片+IVIG治疗,观察组在以上用药基础... 目的:探讨双嘧达莫联合丙种球蛋白(IVIG)及阿司匹林治疗川崎病(KD)疗效及对患儿免疫功能和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遴选150例KD患儿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5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片+IVIG治疗,观察组在以上用药基础上加予双嘧达莫治疗,均治疗6~8周,观察两组期间临床症状的缓解时间、治疗前及治疗后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凝血功能指标变化,统计两组治疗后的冠状动脉损伤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发热、黏膜弥漫性充血、躯干红斑、颈淋巴结肿胀及结膜充血的缓解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的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亚群百分比及CD4^+/CD8^+T淋巴细胞亚群比值相比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CD8^+T淋巴细胞亚群百分比相比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两组患儿的血浆纤维蛋白原(Fbg)水平相比治疗前有显著性降低(P<0.05),观察组变化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冠状动脉损伤程度显著轻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冠状动脉损伤的总发生率为13.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0.00%(P<0.05)。结论:双嘧达莫联合IVIG及阿司匹林治疗KD疗效确切,能明显提高患儿的免疫功能,改善其凝血功能障碍,减少冠状动脉损伤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双嘧达莫 丙种球蛋白 阿司匹林 免疫功能 凝血功能
下载PDF
小儿重症毛细支气管炎治疗前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reg Th17细胞水平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2
9
作者 王文慧 李敏副 +1 位作者 王茹 苏红苗 《河北医学》 CAS 2020年第5期800-803,共4页
目的:探讨小儿重症毛细支气管炎治疗前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reg、Th17细胞水平变化。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间收治的106例重症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严密监测病情变化,采取对症支持治疗、抗病毒及雾化吸入布... 目的:探讨小儿重症毛细支气管炎治疗前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reg、Th17细胞水平变化。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间收治的106例重症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严密监测病情变化,采取对症支持治疗、抗病毒及雾化吸入布地奈德、异丙托溴铵治疗。评估患儿疗效,比较治疗前、治疗1周后患儿Treg、Th17水平及相关细胞因子水平[白介素-17(IL-17)、白介素-23(IL-23)、白介素-10(IL-10)、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评估不同疗效患儿的Treg、Th17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法分析疗效与治疗后Treg、Th17水平的相关性。结果:①治疗7d后,患儿Treg水平高于治疗前(P<0.05),Th17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②治疗7d后,患儿IL-10、TGF-β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0.05),IL-17、IL-23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③治疗7d后,患儿显效者、有效者Treg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0.05),Th17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无效者Treg、Th17水平与治疗前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显效者、有效者、无效者治疗后Treg、Th17水平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后小儿重型支气管炎患儿Treg及其细胞因子水平高于治疗前、Th17细胞因子低于治疗前,患儿疗效与Th17/Treg平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毛细支管炎 小儿 TREG细胞 TH17细胞
下载PDF
炎琥宁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 被引量:9
10
作者 林尤宁 《河北医药》 CAS 2011年第18期2825-2825,共1页
炎琥宁注射液属于清热解毒、抗病毒药物,笔者2009至2010年采用炎琥宁注射液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患者90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关键词 炎琥宁 小儿 上呼吸道感染 疗效
下载PDF
新型综合护理干预对小儿操作性疼痛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符春茹 陈道环 占达丽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931-932,共2页
操作性疼痛是临床工作中最为常见的医源性症状,小儿可能接受的医源性疼痛刺激主要有静脉穿刺、肌内注射、腰椎穿刺、腹部穿刺等,这些侵入性操作所导致的疼痛对小儿的生长发育会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1-2],因此。
关键词 疼痛刺激 综合护理干预 操作性 小儿 侵入性操作 临床工作 静脉穿刺 肌内注射
下载PDF
De Morsier综合征合并中枢性尿崩症1例并文献复习
12
作者 王浩 吕良武 +2 位作者 陈彩萍 张劲松 成胜权 《发育医学电子杂志》 2013年第4期213-214,共2页
De Morsier综合征,即视-隔发育不良(septo-optic dysplasia,SOD),是一种先天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1941年由Reeves首次报道,1956年由De Morsier命名。该病发病率在成活新生儿中仅为1/10000[1],但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故易出现误... De Morsier综合征,即视-隔发育不良(septo-optic dysplasia,SOD),是一种先天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1941年由Reeves首次报道,1956年由De Morsier命名。该病发病率在成活新生儿中仅为1/10000[1],但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故易出现误诊和漏诊。因此,总结De Morsier综合征的临床特征,探讨其诊治方法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性尿崩症 De Morsier 缺如 视神经 脑神经 发育不良 综合病症 综合征 透明隔 眼肌疾病 眼球震颤
下载PDF
用孟鲁司特钠对轻度持续性支气管哮喘患儿进行治疗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3
作者 符珍珠 杨青原 《当代医药论丛》 2015年第18期169-170,共2页
目的:探讨用孟鲁司特钠对轻度持续性支气管哮喘患儿进行控制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3年9月~2014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8例轻度持续性支气管哮喘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对这些患儿均使用孟鲁司特钠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 目的:探讨用孟鲁司特钠对轻度持续性支气管哮喘患儿进行控制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3年9月~2014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8例轻度持续性支气管哮喘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对这些患儿均使用孟鲁司特钠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进行治疗后,这些患儿呼吸频率、咳嗽症状的严重程度、日常活动及睡眠质量的评分明显低于进行治疗前的水平,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孟鲁司特钠对轻度持续性支气管哮喘患儿进行控制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有效地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此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度持续性支气管哮喘 孟鲁司特钠 单独使用 儿童
下载PDF
非换血疗法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症35例疗效观察
14
作者 王海燕 《海南医学》 CAS 2006年第7期81-82,共2页
目的探讨应用非换血疗法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症的疗效。方法静脉应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为主配以蓝光、血清白蛋白、鲁米那、地塞米松的非换血疗法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症35例。结果35例新生儿ABO溶血症患儿治愈26例,治愈率达74.3%,好转7例,未... 目的探讨应用非换血疗法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症的疗效。方法静脉应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为主配以蓝光、血清白蛋白、鲁米那、地塞米松的非换血疗法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症35例。结果35例新生儿ABO溶血症患儿治愈26例,治愈率达74.3%,好转7例,未愈2例,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采用静脉应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为主的非换血疗法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症有效安全,治愈率较高,方法简单,操作方便,减少换血带来的不良反应,值得基层医院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O溶血症 非换血疗法 新生儿
下载PDF
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婴幼儿哮喘的疗效观察
15
作者 符珍珠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6期3832-3833,共2页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BUD)混悬液雾化吸入佐治婴幼儿哮喘的疗效。方法:120例婴幼儿哮喘患儿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布地奈德混悬液。对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持续时间进行疗效比较。结果:在缓解喘憋、缩短咳嗽及肺部...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BUD)混悬液雾化吸入佐治婴幼儿哮喘的疗效。方法:120例婴幼儿哮喘患儿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布地奈德混悬液。对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持续时间进行疗效比较。结果:在缓解喘憋、缩短咳嗽及肺部哮鸣音持续时间方面治疗组总有效率(93%)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3%)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佐治婴幼儿哮喘的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药物疗法 布地奈德/治疗应用 吸入法
下载PDF
血清PCT、IL-6和hs-CRP早期诊断新生儿肺炎的临床价值研究 被引量:36
16
作者 杨青原 符珍珠 陈连凤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9年第2期140-145,共6页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白介素-6(IL-6)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早期诊断新生儿肺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110例新生儿肺炎患儿(观察组)和同期于我院正常分娩的60例足月健康新生儿(对照组)作为研究...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白介素-6(IL-6)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早期诊断新生儿肺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110例新生儿肺炎患儿(观察组)和同期于我院正常分娩的60例足月健康新生儿(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二组新生儿的临床资料,所有新生儿均行血清PCT、IL-6和hs-CRP等相关临床指标的检测与检查,记录所有新生儿性别、出生日龄等一般临床资料并比较不同新生儿上述临床资料及指标水平的差异,分析不同临床指标对新生儿肺炎的早期诊断价值。结果 (1)根据病原学检查结果可知,110例新生儿肺炎患儿中有62例为细菌性感染,占56.36%;(2)新生儿肺炎两组患儿血清PCT、IL-6和hs-CRP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新生儿,而细菌性感染新生儿肺炎患儿其血清PCT、IL-6和hs-CRP水平均明显高于非细菌性感染新生儿肺炎患儿(P<0.05);(3)细菌性感染新生儿肺炎患儿治疗后血清PCT、IL-6和hs-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但治疗后的血清PCT、IL-6和hs-CRP水平与对照组新生儿比较均无差异(P>0.05);(4)细菌性感染新生儿肺炎患儿其血清PCT、IL-6和hs-CRP阳性率均显著高于非细菌性感染新生儿肺炎患儿(P<0.05);(5)经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得,血清PCT、IL-6与hs-CRP以及IL-6与hs-CRP均呈正相关(P<0.05);(6)血清PCT早期诊断新生儿肺炎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均较IL-6和hs-CRP诊断高,且当血清PCT>1.0μg/L时较高,但血清PCT、IL-6和hs-CRP联合检测早期诊断新生儿肺炎灵敏度和特异性均更佳,分别为93.8%和90.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PCT、IL-6和hs-CRP在新生儿肺炎患儿中均以较高水平表达,其中PCT早期诊断新生儿肺炎较IL-6和hs-CRP好,但PCT、IL-6和hs-CRP联合检测早期诊断新生儿肺炎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值得作为临床上早期诊断新生儿肺炎的首选检查方案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降钙素原 白介素-6 超敏C-反应蛋白 新生儿肺炎
原文传递
四磨汤联合微生态制剂金双歧对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23
17
作者 符珍珠 莫壮婵 彭颖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CAS 2015年第9期637-638,641,共3页
[目的]评价四磨汤联合金双歧对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8例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4例。对照组单独使用四磨汤口服液治疗,实验组在使用四磨汤口服液的基础上联合金双歧治疗。用药时间均5日... [目的]评价四磨汤联合金双歧对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8例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4例。对照组单独使用四磨汤口服液治疗,实验组在使用四磨汤口服液的基础上联合金双歧治疗。用药时间均5日。[结果]2组患者恶心、呕吐、腹胀等临床症状与治疗前比较,具有明显改善,实验组总有效率(93.7%)明显高于对照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NO水平实验组比对照组低,血浆MTL和GAS水平实验组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四磨汤口服液和金双歧联合使用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相关的症状能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磨汤口服液 金双歧 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