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盐酸曲马多缓释片联合丁香散外敷疗法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性疼痛的效果研究
1
作者 陈孝卫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第14期194-195,共2页
目的:研究分析对恶性肿瘤骨转移性疼痛患者采用盐酸曲马多缓释片联合丁香散外敷疗法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法选取海南省第二人民医院2017年7月至2019年6月接诊的恶性肿瘤骨转移性疼痛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双号... 目的:研究分析对恶性肿瘤骨转移性疼痛患者采用盐酸曲马多缓释片联合丁香散外敷疗法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法选取海南省第二人民医院2017年7月至2019年6月接诊的恶性肿瘤骨转移性疼痛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双号分组法将其分为盐-丁组和盐酸曲马多组(35例/组)。为盐酸曲马多组患者采用盐酸曲马多缓释片进行治疗,为盐-丁组患者采用盐酸曲马多缓释片联合丁香散外敷疗法进行治疗。然后对比两组患者的疼痛缓解率和VAS评分。结果:1)治疗4周后,盐-丁组患者的疼痛缓解率高于盐酸曲马多组患者,P<0.05。2)治疗2周后和治疗4周后,盐-丁组患者的VAS评分均低于盐酸曲马多组患者,P<0.05。结论:对恶性肿瘤骨转移性疼痛患者采用盐酸曲马多缓释片联合丁香散外敷疗法进行治疗可显著减轻其疼痛的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曲马多缓释片 丁香散外敷疗法 恶性肿瘤骨转移性疼痛
下载PDF
miR-1246和NFIB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肝癌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2
2
作者 陈孝卫 黄武强 蔡道修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1年第6期772-778,共7页
目的:探讨微小核糖核酸-1246(miR-1246)和核因子I/B(NFIB)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分析二者与预后的关系。方法:纳入我院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肝癌患者160例,均获得癌组织及癌旁组织,检测癌组织、癌旁组织中miR-1246和NFIB的表达... 目的:探讨微小核糖核酸-1246(miR-1246)和核因子I/B(NFIB)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分析二者与预后的关系。方法:纳入我院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肝癌患者160例,均获得癌组织及癌旁组织,检测癌组织、癌旁组织中miR-1246和NFIB的表达情况,分析二者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根据患者24个月的累积生存情况分成生存组、死亡组,比较两组癌组织中miR-1246、NFIB表达情况,经Cox多元回归模型分析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肝癌组织中miR-1246表达量高于癌旁组织,NFIB高表达率高于癌旁组织(P<0.05)。miR-1246、NFIB高表达组临床分期Ⅲ期、肿瘤直径≥5 cm、多发性肿瘤比例高于低表达组,且NFIB高表达组ALT>40 U·L^(-1)比例高于低表达组(P<0.05)。生存组miR-1246、NFIB高表达率低于死亡组(P<0.05)。Cox多元回归分析显示临床分期Ⅲ期、肿瘤直径≥5 cm、多发性肿瘤以及miR-1246、NFIB高表达是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肝癌组织中miR-1246表达量以及NFIB高表达率较癌旁组织增高,二者对患者预后影响较大,有望成为评估预后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微小核糖核酸-1246 核因子I/B 预后 临床病理特征
下载PDF
血清SPRR2A、PECAM-1、IL-35水平变化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余丽丽 王艳波 王毅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2年第13期1612-1616,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富含脯氨酸小蛋白2A(SPRR2A)、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PECAM-1)、白细胞介素-35(IL-35)水平变化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8年1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130例胃癌患者作为胃癌组。另外,选取同... 目的探讨血清富含脯氨酸小蛋白2A(SPRR2A)、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PECAM-1)、白细胞介素-35(IL-35)水平变化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8年1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130例胃癌患者作为胃癌组。另外,选取同期于该院体检的健康志愿者8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血清SPRR2A、PECAM-1、IL-35水平,分析血清SPRR2A、PECAM-1、IL-35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随访3年,根据胃癌患者生存或死亡,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及预后不良组。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SPRR2A、PECAM-1、IL-35对胃癌患者不良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胃癌组血清SPRR2A、PECAM-1、IL-35水平明显升高(P<0.05)。不同TNM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情况的胃癌患者血清SPRR2A、PECAM-1、IL-35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血清SPRR2A、PECAM-1、IL-35水平与预后良好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SPRR2A、PECAM-1、IL-35单独及3项联合检测预测胃癌患者不良预后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3、0.811、0.819和0.9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NM分期Ⅲ+Ⅳ期、低分化、有淋巴结转移及血清SPRR2A、PECAM-1、IL-3水平升高是胃癌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胃癌患者血清SPRR2A、PECAM-1、IL-35水平明显升高,其与胃癌患者的TNM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不良预后有关,并对判断胃癌患者的临床预后有较高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含脯氨酸小蛋白2A 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 白细胞介素-35 胃癌
下载PDF
分析晚期肝癌患者疼痛控制与临终关怀护理干预措施
4
作者 陈裕燕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7期137-140,共4页
肝癌晚期癌痛患者的临床护理关怀以及疼痛控制。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晚期肝癌患者,选取时间为2019年8月-2020年8月,随机小球法分为参照组同观察组,各40例。参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于前者的基础上应用疼痛控制与临终关怀护理干预。对... 肝癌晚期癌痛患者的临床护理关怀以及疼痛控制。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晚期肝癌患者,选取时间为2019年8月-2020年8月,随机小球法分为参照组同观察组,各40例。参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于前者的基础上应用疼痛控制与临终关怀护理干预。对比护理干预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指标均好于参照组(P<0.05)。结论 在晚期肝癌患者的干预中,疼痛控制与临终关怀护理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肝癌 疼痛控制 临终关怀护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