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胃复春对不同NLR水平的胃早癌ESD术后患者的消化道症状、胃肠激素、胃功能指标和血常规指标的影响
1
作者 许冬佳 翟浩亮 +1 位作者 沈宏 孙威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347-354,共8页
背景胃复春可治疗内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后的胃早癌患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可作为评估此类患者活动度和预后的指标.目前尚未确定不同NLR水平的ESD术后胃早癌... 背景胃复春可治疗内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后的胃早癌患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可作为评估此类患者活动度和预后的指标.目前尚未确定不同NLR水平的ESD术后胃早癌患者是否存在与之相关的胃复春疗效差异.目的探讨胃复春对不同NLR水平的胃早癌ESD术后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20-01/2022-12收治的160例胃早癌ESD术后患者,将其分为常规治疗组(n=40)和常规治疗+胃复春治疗组(n=120).将胃复春治疗组再按照NLR水平进行三分位分组,分为高三分位组(NLR≥3.23)40例,低三分位组(NLR≤1.74)40例,中三分位组(NLR:1.74-3.23)40例.比较以上各组治疗前后的主要的消化道症状评分、胃肠激素水平、胃功能指标及血常规指标水平,并计算治疗的总有效率.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各组患者的胃脘灼热、胃脘胀满、胃脘疼痛和胃纳呆滞评分均降低(P<0.05),其中以低三分位组治疗效果最佳(P<0.05),总有效率最高(P<0.05).常规治疗不能改变患者NLR与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 to lymphocyte ratio,PLR)水平,而常规治疗+胃复春治疗能降低患者的NLR与PLR水平(P<0.05).治疗后,与常规治疗组比较,胃复春治疗组(低、中和高三分位组)的抑胃肽、胃动素、胃泌素、胃蛋白酶原Ⅰ和胃蛋白酶原比值水平均增高(P<0.05)、白细胞、胃蛋白酶原Ⅱ和癌胚抗原均降低(P<0.05),其中以低三分位组最为明显.结论胃复春在不同NLR水平的胃早癌ESD术后患者中均显示出改善消化道症状、胃肠激素、胃功能指标和血常规指标的作用,尤其对于低NLR水平患者而言,治疗效果最为显著.在选择治疗方法时,建议优先考虑低NLR水平的胃早癌ESD术后患者使用胃复春进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早癌 内镜粘膜下剥离术 胃复春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消化道症状 胃肠激素 胃功能
下载PDF
水辅助结肠镜检查在老年人结直肠腺瘤性息肉检出率的应用效果
2
作者 闻瑜 朱健 +2 位作者 齐任威 鲁林杰 翟浩亮 《医师在线》 2025年第2期45-48,共4页
目的研究水辅助结肠镜检查在老年人结直肠腺瘤性息肉检查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3年6月在海宁市人民医院接受结肠镜检查的128例老年人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检查方法分为观察组(n=65)和对照组(n=63)。对照组接受常规结肠镜检... 目的研究水辅助结肠镜检查在老年人结直肠腺瘤性息肉检查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3年6月在海宁市人民医院接受结肠镜检查的128例老年人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检查方法分为观察组(n=65)和对照组(n=63)。对照组接受常规结肠镜检查,观察组接受水辅助结肠镜检查。比较两组腺瘤性息肉检出率、进镜时间、退镜时间、盲肠插管率、体位调整率、腹部按压率、腹痛评分及炎症反应指标[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结果观察组腺瘤性息肉检出率为32.31%,高于对照组的15.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进镜时间为(8.49±1.12)min,长于对照组的(7.83±1.24)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体位调整率、腹部按压率及腹痛评分分别为21.54%、15.38%、(3.13±0.59)分,均低于对照组的38.10%、30.16%、(3.81±0.6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检查后30 min的CRP、IL-6水平分别为(9.43±1.83)mg/L、(7.63±1.34)ng/L,均低于对照组的(10.39±1.92)mg/L、(8.46±1.58)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水辅助结肠镜检查可提高老年人结直肠腺瘤性息肉检出率,减少腹部按压和体位调整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镜检查 水辅助 腺瘤 息肉 老年人
下载PDF
耳穴压豆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及对负性情绪的影响
3
作者 孙威 沈贤 +3 位作者 许冬佳 朱亚琴 张磊 潘晶晶 《新中医》 2025年第5期157-162,共6页
目的:观察耳穴压豆联合穴位贴敷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疗效及对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24年1—10月海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2例肝郁脾虚型IBS-D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及试验组各36例。治疗中试验组自行退出1例,脱落1... 目的:观察耳穴压豆联合穴位贴敷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疗效及对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24年1—10月海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2例肝郁脾虚型IBS-D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及试验组各36例。治疗中试验组自行退出1例,脱落1例,失访1例;常规组自行退出2例,失访1例。最终2组各纳入33例患者。常规组予以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联合匹维溴铵片治疗,试验组在常规组基础上予以耳穴压豆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2组治疗前后肠易激综合征症状严重程度评价量表(IBS-SSS)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中医症状分级量表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IBS-SSS腹痛频率、腹胀程度、腹痛程度、排便满意度及对生活的困扰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试验组上述5项评分均低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2组HADS-A、HADS-D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试验组HADS-A、HADS-D评分均低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2组腹痛/腹胀,大便溏稀(频数、性状)、急躁易怒、胸胁胀满、纳呆、倦怠乏力、喜太息、肠鸣矢气中医症状分级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试验组上述9项评分均低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3.94%(31/33),常规组为81.82%(27/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18%(6/33),试验组为15.15%(5/33),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压豆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肝郁脾虚型IBS-D效果较好,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有效缓解焦虑、抑郁情绪,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 腹泻型 耳穴压豆 穴位贴敷 负性情绪
原文传递
窄带成像放大内镜联合血清CEA、CA72-4、CA199、CA242在胃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黄土星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24年第8期694-697,共4页
目的探讨窄带成像放大内镜(ME-NBI)联合血清癌胚抗原(CEA)、癌抗原724(CA72-4)、癌抗原199(CA199)及癌抗原242(CA242)在胃癌早期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行胃癌筛查的2186例受检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ME-NBI检查,并检测血清... 目的探讨窄带成像放大内镜(ME-NBI)联合血清癌胚抗原(CEA)、癌抗原724(CA72-4)、癌抗原199(CA199)及癌抗原242(CA242)在胃癌早期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行胃癌筛查的2186例受检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ME-NBI检查,并检测血清CEA、CA72-4、CA199及CA242水平。以病理结果为准,分析良性病变者、早期胃癌者、进展期胃癌者及健康无病变者间血清CEA、CA72-4、CA199、CA242、ME-NBI检出率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单一与联合诊断效能。结果病理结果显示,2186例受检者中,良性疾病者672例、早期胃癌者30例、进展期胃癌者5例、健康无病变者1479例。血清CEA、CA72-4、CA199、CA242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s分别=0.42、0.39、0.41、0.43,P均<0.05);ME-NBI对胃黏膜病变的总体检出率为88.40%,其中对早期胃癌检出率最高,为90.00%。ME-NBI对不同胃黏膜病变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0,P>0.05)。联合检测ROC曲线下面积(AUC)最高为0.95。结论ME-NBI技术联合血清CEA、CA72-4、CA199、CA242可作为临床诊断早期胃癌的辅助方法,能提高诊断准确性,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窄带成像 放大内镜 癌胚抗原 癌抗原724 癌抗原199 癌抗原242
下载PDF
养胃颗粒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舌苔菌群的影响
5
作者 闻瑜 许冬佳 +2 位作者 沈贤 鲁林杰 翟浩亮 《医师在线》 2024年第12期3-6,共4页
目的 探讨养胃颗粒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患者舌苔菌群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在海宁市人民医院体检的健康体检者7例为A组,不予任何干预;并选取同期消化内科收治的CAG患者7例,以养胃颗粒治疗前为B组、养胃颗粒治疗后为C... 目的 探讨养胃颗粒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患者舌苔菌群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在海宁市人民医院体检的健康体检者7例为A组,不予任何干预;并选取同期消化内科收治的CAG患者7例,以养胃颗粒治疗前为B组、养胃颗粒治疗后为C组。采集三组受检者的舌苔菌群标本,结合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获得各组的舌苔微生物信息,分析CAG患者与健康人群舌苔样本微生物群落的差异,以及养胃颗粒治疗前后CAG患者舌苔菌群的变化。结果 在属水平上,各组物种群落构成、菌属含量、优势菌属不同,B组和A组在属水平的各物种丰度较C组多。与A组相比,B组消化链球菌属(Peptostreptococcus)的丰度显著偏低(P <0.05),B组毛绒厌氧杆菌属(Lachnoanaerobaculum)的丰度显著偏高(P <0.05),C组普雷沃菌属_7(Prevotella_7)、消化链球菌属(Peptostreptococcus)、缠结优杆菌属(Eubacterium_nodatum_group)的丰度显著偏低(P <0.05),C组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的丰度显著偏高(P <0.05);B组毛绒厌氧杆菌属(Lachnoanaerobaculum)、消化链球菌属(Peptostreptococcus)、梭菌属_UCG-014(Clostridia_UCG-014)的丰度显著比C组高(P <0.05)。结论 养胃颗粒能使CAG患者的舌苔菌群在治疗前后发生变化,可能影响舌苔的微观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养胃颗粒 舌苔菌群 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
下载PDF
内镜联合X光监视下食管支架置入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沈宏 闻瑜 +1 位作者 翟浩亮 朱健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0年第12期991-994,共4页
食管狭窄是指由先天原因、疾病(如食管癌、食管炎症等)或吞咽腐蚀性物质后造成瘢痕组织等所导致的一种疾病,其临床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吞咽困难,易反复呛咳,或并发肺部炎症等,影响营养摄入,生活质量差,严重时危及生命[1-2]。临床上治疗食... 食管狭窄是指由先天原因、疾病(如食管癌、食管炎症等)或吞咽腐蚀性物质后造成瘢痕组织等所导致的一种疾病,其临床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吞咽困难,易反复呛咳,或并发肺部炎症等,影响营养摄入,生活质量差,严重时危及生命[1-2]。临床上治疗食管狭窄的方法主要为置入食管支架,其创伤小,疗效显著,术后恢复快,已广泛被国内外认可和接受[3-4]。传统的支架置入术主要为X光监视下支架置入或内镜直视下支架置入[5]。X光监视下置入支架相对安全且释放时可随时调整,基本能够做到准确放置[6-7],但其在吻合口或有转角狭窄时支架置入不易成功[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狭窄 内镜监测 X光监测 支架置入
下载PDF
老年人消化性溃疡临床与内镜特点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翟浩良 闻瑜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2年第2期222-224,共3页
目的分析老年人消化性溃疡临床和内镜特点。方法回顾分析本院347例消化性溃疡老年患者的临床和内镜资料,与同期350例中青年消化性溃疡进行比较。结果老年人消化性溃疡临床表现及伴随疾病与中青年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目的分析老年人消化性溃疡临床和内镜特点。方法回顾分析本院347例消化性溃疡老年患者的临床和内镜资料,与同期350例中青年消化性溃疡进行比较。结果老年人消化性溃疡临床表现及伴随疾病与中青年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胃溃疡尤其是高位溃疡所占比例明显高于中青年组(P〈0.01);老年组巨大溃疡所占比例明显高于中青年组(P〈0.01);在幽门螺杆菌检出率方面,老年组与中青年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人消化性溃疡并发症明显多于中青年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老年人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表现多不典型,典型上腹痛少,无症状及非特异性症状多,伴随疾病多,其中胃溃疡及巨大溃疡的发生率高,且并发症发生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性溃疡/诊断 内窥镜检查 胃肠道
原文传递
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血清白蛋白和球蛋白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1
8
作者 朱健 许冬佳 翟浩亮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CAS 2017年第8期625-628,共4页
[目的]通过对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HBC)患者的生化指标ALB、GLB及A/G的表达情况进行分析,探讨其在HBC病情评估中的临床价值,为将来的临床诊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非HBC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及HBC患... [目的]通过对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HBC)患者的生化指标ALB、GLB及A/G的表达情况进行分析,探讨其在HBC病情评估中的临床价值,为将来的临床诊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非HBC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及HB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符合条件的病例患者有无肝性脑病及腹水、胆红素、ALB、GLB、A/G、PT情况等资料,对HBC患者进行Child-Pugh评分与分级。[结果]HBC患者根据Child-Pugh评分进行分级:A级13例,B级14例,C级10例。肝硬化组随着Child-Pugh分级的提高,其血清ALB浓度、A/G值均逐步降低,而GLB浓度逐步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BC患者血清ALB浓度与Child-Pugh评分分级呈负相关(r=-0.932,P<0.01);GLB浓度与Child-Pugh评分分级呈正相关(r=0.949,P<0.01);A/G比值与Child-Pugh评分分级呈负相关(r=-0.945,P<0.01)。HBC评价参数中血清ALB的敏感度、特异度、约登指数分别为0.798、0.603、0.401;血清GLB的敏感度、特异度、约登指数分别为0.663、0.711、0.374;A/G比值的敏感度、特异度、约登指数分别为0.559、0.823、0.382。[结论]ALB、GLB、A/G比值对肝硬化代偿期的诊断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可以对代偿期的肝硬化做出合理诊断,且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病毒性肝炎 肝硬化 白蛋白 球蛋白 临床意义
原文传递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双歧三联活菌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观察 被引量:15
9
作者 沈宏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1年第1期78-79,共2页
目的 探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与双歧三联活菌联合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l50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联合用药治疗组和两个单独用药对照组,比较各组临床疗效.结果 各组临床征状均有缓解,以联合用药组最为明显(92.3%与64.0... 目的 探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与双歧三联活菌联合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l50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联合用药治疗组和两个单独用药对照组,比较各组临床疗效.结果 各组临床征状均有缓解,以联合用药组最为明显(92.3%与64.0%、58.3%).结论 联合应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双歧三联活菌治疗肠易激综合征呈现协同效果,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 双歧三联活菌 肠易激综合征
原文传递
GerdQ量表在胃食管反流病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10
作者 翟浩良 闻瑜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3年第5期697-699,共3页
目的探讨以反流症状为主的问卷调查(GerdQ)在诊断胃食管反流病(GERD)中的价值。方法对消化内科门诊就诊存在反流相关症状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按照烧心、反流、上腹痛、恶心、睡眠障碍、是否服用OTC药物6项的发作频率进行记分。采... 目的探讨以反流症状为主的问卷调查(GerdQ)在诊断胃食管反流病(GERD)中的价值。方法对消化内科门诊就诊存在反流相关症状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按照烧心、反流、上腹痛、恶心、睡眠障碍、是否服用OTC药物6项的发作频率进行记分。采用内镜及质子泵抑制剂(PPI)试验作为GERD诊断的金标准,并与GerdQ分值进行比较,计算出诊断GERD的临界值,评估GerdQ量表在GERD诊断中的价值。结果20845例门诊患者中1480例有反流相关症状。GERD组的GerdQ积分主要集中于7-12分,非GERD组主要集中于6分以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erdQ分值与反流性食管炎严重程度呈正相关。以GerdQ分值7为临界值,Youden指数最大(0.50),ROC曲线下面积0.741,其敏感度为88.46%,特异性为61.76%。结论GerdQ量表是诊断GERD的一个良好的筛选试验,可作为初步诊断GERD易行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 诊断 问卷调查
原文传递
内镜下胆管金属支架引流术治疗恶性胆道梗阻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1
作者 闻瑜 王敏荣 +1 位作者 许明辉 郝建宏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6年第6期910-913,共4页
目的探讨内镜下胆管金属支架引流术(EMBE)治疗胆道恶性梗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因无法行手术根治切除而接受EMBE术的胆道恶性梗阻患者的资料,分析金属支架置入后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术后生存时间,并与同期行... 目的探讨内镜下胆管金属支架引流术(EMBE)治疗胆道恶性梗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因无法行手术根治切除而接受EMBE术的胆道恶性梗阻患者的资料,分析金属支架置入后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术后生存时间,并与同期行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的患者进行比较。结果EMBE组36例,支架置入成功34例(94.44%),PTCD组18例。成功完成的EMBE组与PTCD组术前血清总胆红素分别为(236.77±139.92)μmol/L、(269.67±106.80)μmol/L。术后1周总胆红素降低率分别为(52.54±29.42)%、(27.53±31.3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MBE组与PTCD组的生存时间分别为(138.68±129.83)d、(68.06±92.45)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无一例出血、穿孔、腹膜炎等并发症,无一例因行EMBE或PTCD治疗而死亡。结论EMBE是治疗无法行手术根治切除的胆道恶性梗阻患者安全、有效的手段,其引流效果快速、显著,较PTCD更能延长生存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窥镜检查 金属 支架 引流术 胆汁淤积/外科学
原文传递
血清铁蛋白对肝硬化失代偿患者早期死亡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4
12
作者 翟浩亮 闻瑜 +3 位作者 朱健 祝秋萍 沈宏 朱忠杰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15年第16期2724-2727,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铁蛋白对肝硬化失代偿患者早期死亡的预测价值。方法根据研究对象血清铁蛋白(SF)水平高低分为低、中、高3组,比较肝硬化相关指标的基线水平。根据随访15 d和30 d内是否存活分生存组和死亡组,比较2组SF指标、终末期肝病的... 目的探讨血清铁蛋白对肝硬化失代偿患者早期死亡的预测价值。方法根据研究对象血清铁蛋白(SF)水平高低分为低、中、高3组,比较肝硬化相关指标的基线水平。根据随访15 d和30 d内是否存活分生存组和死亡组,比较2组SF指标、终末期肝病的危险度评分模型(MELD)积分、Child-Turcotte-Pugh(CTP)积分,并比较SF、MELD积分、CTP积分的相关性及ROC曲线下面积。结果 SF高、中、低水平组相关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5 d内和30 d内,生存组与死亡组的SF、MELD、CTP积分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F与MELD、CTP呈正相关。随访30 d内,MELD、SF指标和CTP的AUC(95%CI)分别为0.867(0.806~0.928)、0.800(0.723~0.877)、0.786(0.706~0.865),表明MELD法优于SF诊断,SF优于CTP,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F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病变程度和短期预后相关,可预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早期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铁蛋白 肝硬化失代偿 早期死亡
原文传递
全覆膜与非覆膜金属支架治疗胆道恶性梗阻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评估 被引量:2
13
作者 闻瑜 翟浩亮 +2 位作者 许明辉 朱健 郝建宏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5年第10期1569-1571,共3页
目的 探讨全覆膜金属支架与非覆膜金属支架治疗胆道恶性梗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浙江省海宁市人民医院所有因无法行手术根治切除而接受经内镜下胆管金属支架内引流术(EMBE)的胆道恶性梗阻3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采用全... 目的 探讨全覆膜金属支架与非覆膜金属支架治疗胆道恶性梗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浙江省海宁市人民医院所有因无法行手术根治切除而接受经内镜下胆管金属支架内引流术(EMBE)的胆道恶性梗阻3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采用全覆膜金属支架与非覆膜金属支架治疗前后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支架通畅率及术后生存时间.结果 支架置入成功率94.29%(33/35),其中,全覆膜金属支架13例,非覆膜金属支架20例.全覆膜支架与非覆膜支架均可显著降低血清胆红素及胆系酶(P <0.05),两者在降低总胆红素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覆膜支架与非覆膜支架两组术后通畅率、并发症及生存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覆膜金属支架与非覆膜金属支架治疗对于因无法行手术根治切除的胆道恶性梗阻均安全又有效,两者术后通畅时间相似,也不影响生存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架 引流术 胆汁淤积/治疗 胆道肿瘤/治疗 内窥镜检查
原文传递
小儿肠道准备期间应用针对性宣教方式改善患儿依从性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 被引量:5
14
作者 马萍芳 曾芳 张磊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20年第11期1964-1966,共3页
目的分析探究针对性宣教方式在小儿肠道准备期间对改善患儿依从性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开展时间2017年10月-2019年10月,选取该时间段内在该院消化内科行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的80例患儿(1~12岁)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 目的分析探究针对性宣教方式在小儿肠道准备期间对改善患儿依从性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开展时间2017年10月-2019年10月,选取该时间段内在该院消化内科行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的80例患儿(1~12岁)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患儿划分为对照组(40例,实施常规宣教和护理)和观察组(40例,实施针对性宣教及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平均灌肠时间、平均灌肠天数、术前肠道清洁度、术前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情况,调查患儿肠道准备依从性以及患儿家长对术前肠道准备健康宣教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患儿平均灌肠时间、平均灌肠天数和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术前肠道清洁度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儿肠道准备期间依从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长对肠道准备健康宣教总体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肠道准备期间采取针对性宣教措施以及家长参与式护理,可显著提高患儿依从性,有助于缩短灌肠时间和住院天数,减少并发症,保证肠道清洁度,进而增加患儿家长满意程度,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肠道准备 针对性宣教 依从性 肠道清洁度 并发症 满意度
原文传递
早期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并发食管静脉曲张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分析
15
作者 翟浩亮 闻瑜 +4 位作者 顾陆昀 朱健 祝秋萍 沈宏 朱忠杰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CAS 2016年第3期165-169,共5页
目的探讨早期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PBC)伴食管静脉曲张的发生率及相关危险因素,为PBC患者并发食管静脉曲张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1990年1月至2004年1月期间于本院经肝活检诊断明确的244例PBC患者... 目的探讨早期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PBC)伴食管静脉曲张的发生率及相关危险因素,为PBC患者并发食管静脉曲张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1990年1月至2004年1月期间于本院经肝活检诊断明确的244例PBC患者(早期PBC患者208例,进展期PBC患者3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208例无食管静脉曲张的早期PBC患者进行分析。对食管静脉曲张发生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8例PBC患者就诊时已发现食管静脉曲张。食管静脉曲张在进展期PBC患者中比例(22.2%,8/36)明显高于早期PBC患者(4.8%,10/2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伴静脉曲张较无静脉曲张患者有更多肝脏疾病特征。早期PBC患者中伴静脉曲张的患者较不伴静脉曲张患者年龄大,且碱性磷酸酶(ALP)比值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LP比值和免疫球蛋白G(Ig G)水平的升高及血小板计数的降低与PBC患者食管静脉曲张的发生密切相关(P<0.01),但Mayo风险评分并未表现相关性。在早期PBC患者中,ALP比值升高及血小板计数降低与食管静脉曲张的发生存在显著相关性(P<0.01);进展期PBC患者Ig G水平升高与食管静脉曲张发生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无食管静脉曲张的早期PBC患者,高ALP比值及低血小板计数与随访期食管静脉曲张的发生呈显著相关性(P<0.01,P<0.05),按相关危险因素分组分析,发现诊断时ALP比值≥1.9的患者食管静脉曲张的发生率高于ALP比值<1.9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诊断时ALP比值升高以及随访期间血小板计数下降对于早期PBC患者食管静脉曲张发生的预测具有一定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食管静脉曲张 发生率 相关因素
原文传递
缺血性结肠炎6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闻瑜 翟浩亮 马萍芳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5年第24期3742-3744,共3页
目的:分析缺血性结肠炎(IC)的临床和内镜特点,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减少误诊、漏诊。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确诊为 IC 的住院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患者临床表现、合并症、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结肠镜检查、病理学检查、诊治经过及随... 目的:分析缺血性结肠炎(IC)的临床和内镜特点,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减少误诊、漏诊。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确诊为 IC 的住院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患者临床表现、合并症、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结肠镜检查、病理学检查、诊治经过及随访等资料。结果62例患者中男17例,女性45例,平均年龄(66.1±10.7)岁,>60岁47例(75.81%),其中38例(61.29%)存在一种或多种基础疾病;所有患者均为急性起病,腹痛57例(91.94%),血便56例(90.32%);结肠镜检查显示,60例为一过型,2例为狭窄型,未见坏疽型,病变部位以左半结肠为主;所有患者均给予禁食、抗感染、改善微循环及静脉营养支持,无一例出现严重并发症或转外科手术治疗,4~8周后复查结肠镜,62例愈合或好转,2例在3年观察期内再次发作入院,复发率为3.23%。结论缺血性结肠炎以老年人多见,加强对该病的认识及警惕,以结肠镜为主要诊断方式进行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具有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炎 缺血性 结肠镜检查
原文传递
原发于十二指肠球部的T细胞淋巴瘤一例
17
作者 闻瑜 廖炳福 徐松明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354-355,共2页
患者男,64岁,因纳差、消瘦半个月入院。患者无明显诱因下起病,食欲不佳,进食以半流质为主,每餐约100g,较既往减少一半,伴有明显乏力,半个月来体质量下降3 kg,无畏寒、发热,无胸闷、气急,无恶心、呕吐,无腹痛、腹胀、腹泻,... 患者男,64岁,因纳差、消瘦半个月入院。患者无明显诱因下起病,食欲不佳,进食以半流质为主,每餐约100g,较既往减少一半,伴有明显乏力,半个月来体质量下降3 kg,无畏寒、发热,无胸闷、气急,无恶心、呕吐,无腹痛、腹胀、腹泻,无返酸、嗳气,无皮肤眼白发黄,无夜间盗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细胞淋巴瘤 十二指肠球部 体质量 患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