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洋资源开发与海洋工程地质——第二届国际海洋工程地质学术研讨会(ISMEG 2019)总结 被引量:13
1
作者 刘晓磊 陆杨 +2 位作者 王胤 杨庆 贾永刚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69-177,共9页
2019年10月18~20日,第二届国际海洋工程地质学术研讨会(ISMEG 2019)在中国大连成功召开。本次研讨会是在国际工程地质与环境协会(IAEG)架构下由海洋工程地质委员会(C34)主办,海岸与近海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大连理工大学)承办的全球性海... 2019年10月18~20日,第二届国际海洋工程地质学术研讨会(ISMEG 2019)在中国大连成功召开。本次研讨会是在国际工程地质与环境协会(IAEG)架构下由海洋工程地质委员会(C34)主办,海岸与近海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大连理工大学)承办的全球性海洋工程地质学术研讨会。研讨会以"海洋资源开发与海洋工程地质"为主题,针对海洋土工程性质、海洋地质灾害与工程防护、海洋工程地质原位勘测、监测与试验模拟、海洋资源开发水动力环境与作用、海床沉积物和天然气水合物开采、海洋工程结构基础、海流-结构-海床相互作用等7个专题设置了10个特邀报告、21个主题报告及71个学术报告。作为国内外海洋工程地质研究者交流、分享、合作、创新的平台,国际海洋工程地质学术研讨会二度在我国召开,是对我国海洋工程地质学科快速发展的肯定,同时也对我国海洋工程地质研究取得高水平成果和成果转化提出了更高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工程地质 海洋资源开发 国际研讨会 IAEG海洋工程地质委员会 ISMEG
下载PDF
预应力型钢超高强混凝土梁抗弯延性试验 被引量:13
2
作者 贾金青 孟刚 +1 位作者 封硕 朱伟庆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4-70,共7页
为研究预应力型钢超高强混凝土梁的抗弯延性性能,进行了15根预应力型钢超高强混凝土梁和3根预应力超高强混凝土梁在静力荷载作用下的受弯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内置型钢提高了试验梁承载力的同时,提高了试验梁峰值荷载后的持载能力;试件的... 为研究预应力型钢超高强混凝土梁的抗弯延性性能,进行了15根预应力型钢超高强混凝土梁和3根预应力超高强混凝土梁在静力荷载作用下的受弯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内置型钢提高了试验梁承载力的同时,提高了试验梁峰值荷载后的持载能力;试件的位移延性系数随着有效预加力、型钢含钢率、普通纵筋和预应力筋配筋率的增大而降低,随着钢绞线和型钢在截面内位置高度的降低而降低.分析了考虑截面整体配筋情况的综合配筋指数ωc与位移延性系数的关系,通过数据线性回归,给出以综合配筋指数ωc作为单一变量的位移延性系数简化计算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 型钢 超高强混凝土 抗弯延性 综合配筋指数
下载PDF
桩-砂土界面循环弱化宏细观机制 被引量:5
3
作者 刘俊伟 王明明 +2 位作者 凌贤长 黄孝义 李晓玲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46-153,共8页
循环荷载下桩-土界面研究是桩土体系相互作用的重要研究方向,循环荷载下桩-土界面弱化效应主要包括界面剪应力循环弱化、界面法向应力循环弱化以及界面砂土颗粒破碎机制3部分,三者彼此影响共同制约桩-土界面的承载性能.界面粗糙度是影响... 循环荷载下桩-土界面研究是桩土体系相互作用的重要研究方向,循环荷载下桩-土界面弱化效应主要包括界面剪应力循环弱化、界面法向应力循环弱化以及界面砂土颗粒破碎机制3部分,三者彼此影响共同制约桩-土界面的承载性能.界面粗糙度是影响桩-土界面力学机制的重要影响因素,为此,利用自主研发的可视化恒刚度界面剪切仪结合数字图像技术(DIC),研究不同界面粗糙度下桩-土界面循环弱化效应的宏细观机制.结果表明,界面剪应力、法向应力与剪切位移关系曲线分别呈"滞回环"和"碟"状发展;相同粗糙度下,界面剪应力、法向应力随循环次数的增加呈对数型弱化,界面粗糙度越大弱化系数越大;应力路径曲线呈"蝴蝶环"状发展,界面摩擦角随着界面相对粗糙度的增加而增大;界面剪切带随剪切循环数和界面粗糙度的增加逐渐增厚,30个循环剪切后剪切带厚度稳定在(4~5) D_(50);剪切带内颗粒破碎明显,相对破碎率为1. 86%~10. 25%,随粗糙度增大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土界面 恒刚度剪切 循环弱化 数字图像相关技术 颗粒破碎
下载PDF
平行试样土水特征曲线及其力学性质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杨钢 杨庆 李吴刚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1期224-228,72,共6页
基于压力板仪对相同制样参数的8个三轴试样进行SWCC试验,对比试样土水特征曲线的差异,并对试验完成后的7个有效三轴试样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通过对比研究剪切力与剪切位移关系、峰值强度与饱和度关系等内容,对试样的力学性质进行研... 基于压力板仪对相同制样参数的8个三轴试样进行SWCC试验,对比试样土水特征曲线的差异,并对试验完成后的7个有效三轴试样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通过对比研究剪切力与剪切位移关系、峰值强度与饱和度关系等内容,对试样的力学性质进行研究,并通过饱和度时程曲线对其结果进一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即便是相同条件制备的试样,其SWCC之间也会存在差异性,并与一定基质吸力范围相对应,但随着基质吸力增大,SWCC趋于一致;在SWCC试验后,由于高基质吸力下试样的平衡饱和度差异极小,试样的峰值强度与平衡饱和度没有必然联系;在一定基质吸力范围内,饱和度时程曲线相近的试样,最终的力学特性也相近,考虑这一基质吸力范围对应的孔隙在试样中占主导地位,因此这段时程曲线可以为试样均一性的研究提供一定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WCC 压力板仪 试样差异性 无侧限抗压强度 时程曲线
原文传递
沉箱码头地震液化任意拉格朗日欧拉方法大变形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刘顺 唐小微 赵祥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17-125,共9页
为解决传统UL方法在大变形分析中由于网格畸变出现分析中断的问题,基于水土二相混合理论和算子分离技术,开发了一种解耦合任意拉格朗日欧拉方法(ALE方法),并将其用于松砂地基沉箱码头地震液化大变形分析。ALE方法能够在UL方法失效时完... 为解决传统UL方法在大变形分析中由于网格畸变出现分析中断的问题,基于水土二相混合理论和算子分离技术,开发了一种解耦合任意拉格朗日欧拉方法(ALE方法),并将其用于松砂地基沉箱码头地震液化大变形分析。ALE方法能够在UL方法失效时完成强震作用下松砂地基沉箱码头的地震响应分析,保证网格整体质量并提供误差较小的数值解。此外,将ALE方法用于松砂地基沉箱码头地震液化减灾措施评价,为松砂地基下沉箱码头优化设计提供了一种途径。结果表明:松砂地基条件下,加密置换区土体能显著减小沉箱结构的位移和沉箱趾部前端隆起;对于置换区不加密的情况,加密回填区土体能减小沉箱结构的位移,但对置换区加密的情况,加密回填区土体对沉箱结构的位移无明显减小作用;置换区和回填区均存在临界有效加密范围,超过此范围,沉箱结构的位移响应无明显变化;碎石桩结合置换区和回填区加密措施能进一步减小沉箱结构的位移响应,并提高沉箱结构的抗液化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任意拉格朗日欧拉方法 沉箱码头 地震液化 碎石桩
下载PDF
海上风力机高桩承台基础反应特性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孙明明 李昕 李炜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265-273,共9页
采用ANSYS建立由实体单元、壳单元、杆单元和管单元组成的海上风力机高桩承台混合模型。对极端工况下高桩混凝土承台进行有限元分析,得到承台混凝土和钢结构应力分布模型。通过对不同荷载组合下混凝土拉应力超限区域分布对比得到海上高... 采用ANSYS建立由实体单元、壳单元、杆单元和管单元组成的海上风力机高桩承台混合模型。对极端工况下高桩混凝土承台进行有限元分析,得到承台混凝土和钢结构应力分布模型。通过对不同荷载组合下混凝土拉应力超限区域分布对比得到海上高桩承台基础结构在风力机荷载作用下的反应特性。结果表明:桩基础结构应力主要受波流荷载影响,塔筒过渡段结构应力主要受风力机荷载影响。高桩承台基础最易发生破坏结构为混凝土承台,在风力机荷载和波流荷载联合作用下,混凝土承台拉应力超限区主要分布在法兰盘受压区混凝土和钢管桩管壁处填芯混凝土。风力机上部结构产生的风力机荷载使高桩承台迎水面填芯混凝土处和与中心法兰盘接触处的混凝土拉应力超限;在波流荷载作用下,该超限区中高桩承台与风力机塔筒连接处和迎水面填芯混凝土处的拉应力超限区域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力机 应力分析 有限元分析 高桩承台基础 极端工况
原文传递
基于熵权法优化组合的PSO-SVR-NGM边坡位移预测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晴文 裴华富 +1 位作者 宋怀博 朱鸿鹄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949-958,共10页
基于边坡监测数据建立数学模型,是边坡变形和稳定性分析的重要方法。但是单一预测模型的形式和应用范围具有一定的确定性,不同模型对数据的利用程度也有所差别,往往不能充分运用已知信息,导致模型精度不高,适用性不强。针对单一预测模... 基于边坡监测数据建立数学模型,是边坡变形和稳定性分析的重要方法。但是单一预测模型的形式和应用范围具有一定的确定性,不同模型对数据的利用程度也有所差别,往往不能充分运用已知信息,导致模型精度不高,适用性不强。针对单一预测模型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熵权法的PSO-SVR-NGM优化组合模型。该模型结合高精度变权缓冲NGM(1,1,k,c)模型和PSO-SVR模型,能够减小单一预测模型的误差,大幅度提高预测精度。首先通过引入变权缓冲算子λ和背景值权重系数η、κ改进无偏NGM(1,1,k,c)模型,构建新的3参数变权缓冲NGM(1,1,k,c)模型。结合最大灰色关联度和最小平均相对拟合误差重新构造粒子群算法的适应度函数,利用改进的粒子群算法对提出的变权缓冲模型进行搜索寻优,确定最佳的参数组合。然后通过熵权法对改进的变权缓冲NGM(1,1,k,c)模型和PSO-SVR模型进行赋权建立优化组合模型。最后,将该组合模型应用于3个不同变形特征的边坡工程中,并与其他单一模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相对于单一模型,本文所提出的组合模型的拟合和预测误差较小,与原始位移数据的相关性较好,能够更真实地反映边坡变形规律,具有较强的工程适应性。同时组合模型的提出与发展也促进了单一模型的优化改进,为解决实际工程问题提供了良好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权缓冲算子 变权缓冲NGM(1 1 k c)模型 粒子群优化 支持向量机 熵权法
下载PDF
考虑SSI效应的适用于风电结构设计的地震反应谱
8
作者 白久林 龚彦安 +1 位作者 李晨辉 王宇航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70-179,共10页
针对风电结构的低阻尼特性及设计反应谱未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Soilstructure Interacton,SSI)的问题,提出了考虑SSI效应的适用于风电结构设计的地震反应谱.选取具有不同场地特征的3034条地震动,并按照建筑抗震规范进行场地分类;基于无... 针对风电结构的低阻尼特性及设计反应谱未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Soilstructure Interacton,SSI)的问题,提出了考虑SSI效应的适用于风电结构设计的地震反应谱.选取具有不同场地特征的3034条地震动,并按照建筑抗震规范进行场地分类;基于无质量集总参数模型,建立了风电结构考虑SSI效应的单自由度分析模型.基于大样本地震动结果的统计分析与非线性最小二乘技术,形成了新反应谱的规范形式.分析表明,对于低阻尼比,新反应谱值大于规范谱值,比传统采用建筑抗震规范反应谱的计算更加安全.提出的新反应谱概念清晰、形式简便,可为风电结构的抗震初步设计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结构 反应谱 抗震设计 土-结构相互作用 阻尼比
下载PDF
改进模糊综合评价法在基坑稳定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凯 刘铁新 +3 位作者 张正虎 梁正召 韩鞠 詹必雄 《土工基础》 2022年第6期925-931,共7页
深基坑监测数据直接反映相应部位岩土体的受力和变形,综合考虑不同类型、不同部位监测数据的变化规律对深基坑整体稳定性评估具有重要的工程价值和科学意义。然而,目前的相关研究对此缺乏系统的定量考虑。基于此,提出了改进的熵权-层次... 深基坑监测数据直接反映相应部位岩土体的受力和变形,综合考虑不同类型、不同部位监测数据的变化规律对深基坑整体稳定性评估具有重要的工程价值和科学意义。然而,目前的相关研究对此缺乏系统的定量考虑。基于此,提出了改进的熵权-层次分析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并建立深基坑施工安全状态等级评定参考指标,从权重角度对不同类型、不同部位监测数据进行客观地整体性考量,研究深基坑工程的稳定性情况。利用差异系数ρ对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计算得出的各项指标权重进行线性加权组合,增强指标权重确定的客观性,获得综合权重值;同时,结合风险发生的概率和事故破坏损失程度,建立了深基坑施工安全状态等级评定表;在此基础上进行模糊综合评判完成对深基坑工程的稳定性评价。以深圳某深基坑工程为例,展示了该方法的实用性。研究表明,该评价方法对指标权重赋值更为客观,安全等级评定指标划分更为细致。该方法可以为深基坑工程的稳定性评价提供定量参考和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基坑 稳定性评估 监测数据 熵权 层次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