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现代生物技术在海洋功能性食品开发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
作者 毛相朝 《生物产业技术》 2019年第4期11-15,共5页
海洋功能性食品是以海洋生物资源为原料开发的具有多种生理活性的功能性食品,其开发已成为实现海洋生物资源高效利用的重要途径之一。近几年来,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和进步,对海洋资源的探究越来越深入,在海洋功能性食品的研发方... 海洋功能性食品是以海洋生物资源为原料开发的具有多种生理活性的功能性食品,其开发已成为实现海洋生物资源高效利用的重要途径之一。近几年来,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和进步,对海洋资源的探究越来越深入,在海洋功能性食品的研发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本文主要介绍了现代生物技术如发酵工程、基因工程、酶工程、蛋白质工程、代谢工程等在海洋功能性食品如脂质功能食品、活性糖功能食品、多肽功能食品及角鲨烯、虾青素开发中的应用,为现代生物技术在海洋功能性食品领域的应用提供参考。同时指出了海洋功能性食品开发中存在的构效关系不明确、效率低下等问题,并提出为进一步加快海洋功能性食品的开发与应用,需要加强对海洋生物新型代谢途径的探索,加深对海洋生物活性成分机理的分析,开发更加快速高效的制备海洋功能性食品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技术 海洋 功能性食品 生物活性
下载PDF
海洋生物资源高值利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2
作者 李鹏程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50-758,共9页
近年来随着人口增长和社会发展,人类对生物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各沿海国家都将目光投向了尚未获得有效开发的海洋生物资源,从而掀起了世界性开发海洋生物资源的浪潮。海洋生物中蕴藏着许多与陆生生物不同、结构新颖、功能独特的活性物... 近年来随着人口增长和社会发展,人类对生物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各沿海国家都将目光投向了尚未获得有效开发的海洋生物资源,从而掀起了世界性开发海洋生物资源的浪潮。海洋生物中蕴藏着许多与陆生生物不同、结构新颖、功能独特的活性物质。如果能将这些活性物质开发成新型海洋药物、生物材料、农用制品、功能食品等高值化产品,将有望解决当前我国海洋生物产业发展面临的技术水平较低、附加值不高等瓶颈问题。为此,本文重点针对我国近年来在藻、虾、鱼和水母类等海洋大宗生物资源的高值化利用方面取得的研究进展和成果进行梳理和评述,对当前我国海洋生物资源高值利用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分析和总结,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生物资源 高值化利用 研究进展 问题 展望
下载PDF
海洋糖类创新药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6
3
作者 蔡超 于广利 《生物产业技术》 2018年第6期55-61,共7页
海洋生物资源作为一种可持续利用的再生性资源,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海洋特征化合物,特别是糖类化合物已经成为寻找和发现海洋创新药物的重要源泉。海洋糖类化合物依据其来源可分为:海洋植物来源、动物来源及微生物来源糖类分子,而不同来... 海洋生物资源作为一种可持续利用的再生性资源,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海洋特征化合物,特别是糖类化合物已经成为寻找和发现海洋创新药物的重要源泉。海洋糖类化合物依据其来源可分为:海洋植物来源、动物来源及微生物来源糖类分子,而不同来源的糖类化合物由于其结构存在较大差异,可被用于不同功能的糖类药物研发。综述了海洋来源糖类化合物的结构与活性特征、修饰与衍生方法以及相关糖类药物研发的最新进展。尽管我国有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且在海洋糖药物研发方面走在世界前列,然而目前糖类药物开发仍面临巨大挑战,亟需有效解决糖类先导化合物的作用靶点、作用机制、药代动力学性质以及安全性评价等方面问题,进而建立完善的糖类药物研发技术平台,加快推进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海洋糖类创新药物的研究与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药物 糖类药物 海洋糖类化合物 药物研究与开发
下载PDF
中国海洋微塑料污染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9
4
作者 王西西 曲长凤 +2 位作者 王文宇 安美玲 缪锦来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31-141,共11页
塑料垃圾通过各种途径进入海洋,海洋塑料污染已成为全球性环境问题。本文系统总结了国内外塑料污染的研究历程与现状,发现直接或者间接来源的微塑料在环境中广泛积累,呈全球化分布趋势;重点探讨了我国微塑料的来源、分布以及污染形势和... 塑料垃圾通过各种途径进入海洋,海洋塑料污染已成为全球性环境问题。本文系统总结了国内外塑料污染的研究历程与现状,发现直接或者间接来源的微塑料在环境中广泛积累,呈全球化分布趋势;重点探讨了我国微塑料的来源、分布以及污染形势和生态影响,发现我国微塑料污染形势严峻,覆盖范围广泛,甚至涉及食品安全领域。塑料的生物降解是受到高度关注的研究领域,本文通过对微塑料的生物降解途径的归纳,总结了塑料降解的过程、生物种类以及相关的降解酶等,以期为海洋微塑料污染的治理提供启示。目前微塑料污染已经引起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但对海洋环境中微塑料的鉴定以及污染物消除技术等研究极少,迫切需要开展相关研究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塑料 塑料污染 海洋生态环境 生物降解 生物酶
下载PDF
海洋脂肪酶YS2071的固定化及酶学性质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姜峻颖 马子宾 +4 位作者 孙晶晶 郝建华 刘均忠 王跃军 孙谧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1-48,共8页
为提高脂肪酶的利用效率,更好应用于工业化生产,研究了脂肪酶YS2071的固定化技术,筛选最优载体,通过单因素实验法对脂肪酶固定化的条件进行优化,并对其性质进行了研究。采用MI-BSI伯胺功能基吸附树脂为载体,京尼平为交联剂,吸附-交联的... 为提高脂肪酶的利用效率,更好应用于工业化生产,研究了脂肪酶YS2071的固定化技术,筛选最优载体,通过单因素实验法对脂肪酶固定化的条件进行优化,并对其性质进行了研究。采用MI-BSI伯胺功能基吸附树脂为载体,京尼平为交联剂,吸附-交联的方法,分析了加酶量、吸附时间、吸附温度、初始pH、交联剂的浓度、交联时间等因素对脂肪酶固定化效果的影响,并通过PB实验和响应面实验,确定了最佳固定化条件:加酶量为8 mg,吸附时间8 h,吸附温度为20℃,初始pH 8.6,交联剂质量浓度为0.48 g/L,交联时间为1 h时,固定化效率最高,酶活回收率达到6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酶 固定化 酶学性质
下载PDF
聚苯乙烯微球固定化海洋脂肪酶YS2071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张士恒 孙谧 +3 位作者 孙晶晶 王伟 刘均忠 郝建华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99-104,共6页
采用6种不同孔径和亲疏水性的聚苯乙烯微球,通过吸附法固定化脂肪酶YS2071,筛选得到最佳载体,对固定化条件进行了优化并对其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粒径范围0. 6~1μm的氨基聚苯乙烯微球B具有最佳的固定化效果,在酶质量浓度5 mg/m L... 采用6种不同孔径和亲疏水性的聚苯乙烯微球,通过吸附法固定化脂肪酶YS2071,筛选得到最佳载体,对固定化条件进行了优化并对其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粒径范围0. 6~1μm的氨基聚苯乙烯微球B具有最佳的固定化效果,在酶质量浓度5 mg/m L、p H 10、固定化温度20℃、振荡转速250 r/min、吸附时间6 h条件下,酶活回收率达到42. 82%;与YS2071脂肪酶游离酶相比,经固定化后的载体脂肪酶的温度稳定性、金属离子稳定性、有机溶剂稳定性、pH稳定性均明显增强; 25℃存储30 d后,固定化酶酶活保留率比游离酶酶活保留率提高了15. 09个百分点;固定化酶重复使用5次后,酶活保留率为63. 7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乙烯微球 吸附法 固定化 脂肪酶 酶活回收率
下载PDF
正交实验优化南极磷虾蛋白肽的纳滤脱盐工艺 被引量:4
7
作者 李福后 黄岳磊 +4 位作者 刘小芳 冷凯良 王灵昭 于源 苗钧魁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28-235,共8页
为建立南极磷虾(Euphausia superba)蛋白肽纳滤脱盐工艺,以脱盐率和蛋白损失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对影响南极磷虾蛋白肽纳滤脱盐效果的主要因素(蛋白肽浓度、压力、循环次数)进行优化。结果显示,采用纳滤技术对南极磷... 为建立南极磷虾(Euphausia superba)蛋白肽纳滤脱盐工艺,以脱盐率和蛋白损失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对影响南极磷虾蛋白肽纳滤脱盐效果的主要因素(蛋白肽浓度、压力、循环次数)进行优化。结果显示,采用纳滤技术对南极磷虾蛋白肽进行脱盐处理的最佳工艺条件:蛋白肽浓度为3%、纳滤压力为1.2MPa、循环次数3次,在该条件下,南极磷虾蛋白肽的脱盐率达到(86.35±2.11)%、蛋白损失率为(9.10±0.35)%。采用优化工艺获得的南极磷虾蛋白肽的盐分含量为(1.14±0.12)%,蛋白质含量为(92.73±2.29)%,相对分子质量主要分布于3000 Da以下,氨基酸组成合理且符合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标准。研究将为高品质南极磷虾蛋白肽产品开发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磷虾 蛋白肽 正交实验 纳滤 脱盐
下载PDF
海洋金属蛋白酶MP仿生亲和材料纯化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1
8
作者 杨娟 李尚勇 +4 位作者 马子宾 刘均忠 郝建华 王跃军 孙谧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5期146-152,共7页
目的:建立一种高效的海洋金属蛋白酶MP仿生亲和纯化方法。方法:采用硼酸仿生亲和材料,利用单因素实验,Plackett-Burman实验设计、Box-Behnken实验等响应面优化法,对纯化条件进行优化,利用SDS-PAGE及HPLC分析纯化后样品纯度。结果:利用... 目的:建立一种高效的海洋金属蛋白酶MP仿生亲和纯化方法。方法:采用硼酸仿生亲和材料,利用单因素实验,Plackett-Burman实验设计、Box-Behnken实验等响应面优化法,对纯化条件进行优化,利用SDS-PAGE及HPLC分析纯化后样品纯度。结果:利用单因素法和响应面法对纯化条件进行优化和分析,获得硼酸琼脂糖凝胶亲和柱的最佳纯化条件为:粗酶液浓度在100 mg/m L,上样缓冲液为p H8.6的甘氨酸-氢氧化钠,上样速度1 m L/min,洗脱缓冲液为p H5.2的磷酸氢二钠-柠檬酸,洗脱速度2 m L/min,洗脱缓冲液加入75 mmol/L的甘露醇时纯化效果最好,纯化效率提高了11倍,纯化后的样品纯度达到98.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蛋白酶MP 亲和层析 纯化
原文传递
海洋脊椎动物甲状腺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9
作者 杨皓月 邢荣娥 +2 位作者 刘松 于华华 李鹏程 《海洋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18-129,共12页
甲状腺(Glandula thyreoidea)是海洋脊椎动物体内重要的内分泌腺,从海洋脊椎动物开始,才有了独立的甲状腺结构。海洋脊椎动物的甲状腺一般为实质性的组织。实质由甲状腺滤泡组成,构成滤泡的上皮细胞合成、贮存和分泌的甲状腺激素是调节... 甲状腺(Glandula thyreoidea)是海洋脊椎动物体内重要的内分泌腺,从海洋脊椎动物开始,才有了独立的甲状腺结构。海洋脊椎动物的甲状腺一般为实质性的组织。实质由甲状腺滤泡组成,构成滤泡的上皮细胞合成、贮存和分泌的甲状腺激素是调节机体生长发育的关键激素。从海洋脊椎动物开始才有了独立的甲状腺结构。对于动物甲状腺的研究多集中在甲状腺形态及甲状腺与生长发育关系方面,而对海洋脊椎动物的甲状腺的研究则越来越多的集中于环境因素所引起的甲状腺病变方面,环境因素对甲状腺功能的影响也逐渐成为科学研究的重点。海洋水体污染导致的甲状腺机能受损,使海洋脊椎动物不能正常生长发育,数目与种类骤减之时,我们不得不重视对海洋脊椎动物甲状腺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脊椎动物 甲状腺 形态 功能
下载PDF
小檗碱衍生物的合成及抗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葛莲 程珊 +1 位作者 吕钦 万升标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6-113,共8页
小檗碱具有广谱抗菌活性,但抑菌效果不强。本文对小檗碱进行结构改造,获得了具有更高抗菌活性的小檗碱衍生物。将经典的FtsZ(Filamenting temperature-sensitive mutant Z)抑制剂PC190723衍生物的苯并噻唑类活性片段引入到小檗碱中,对... 小檗碱具有广谱抗菌活性,但抑菌效果不强。本文对小檗碱进行结构改造,获得了具有更高抗菌活性的小檗碱衍生物。将经典的FtsZ(Filamenting temperature-sensitive mutant Z)抑制剂PC190723衍生物的苯并噻唑类活性片段引入到小檗碱中,对小檗碱进行结构改造并对其进行体外抗菌活性实验。合成出了10个小檗碱衍生物,其中有5个化合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活性明显优于小檗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檗碱 苯并噻唑 FtsZ抑制剂 结构改造 抗菌活性
下载PDF
荣成鲜海带及其干、盐制品的营养成分分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姜雪 刘楠 +1 位作者 孙永 周德庆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8年第8期1874-1880,共7页
目的对荣成鲜海带及其干、盐制品的营养成分进行全面分析与评价。方法采用常规方法测定荣成干海带、荣成盐渍海带的营养成分,并与荣成鲜海带进行对比。结果荣成盐渍海带中粗纤维、膳食纤维、总糖、褐藻胶含量较高,荣成干海带中甘露醇含... 目的对荣成鲜海带及其干、盐制品的营养成分进行全面分析与评价。方法采用常规方法测定荣成干海带、荣成盐渍海带的营养成分,并与荣成鲜海带进行对比。结果荣成盐渍海带中粗纤维、膳食纤维、总糖、褐藻胶含量较高,荣成干海带中甘露醇含量较高;3种海带共检测出16种氨基酸,其中7种为必需氨基酸,蛋白质组成均符合FAO/WHO推荐的理想蛋白质模式,且荣成盐渍海带的必需氨基酸/总氨基酸(essential amino acid/total amino acids,EAA/TAA)和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essential amino acid/non-essential amino acid,EAA/NEAA)值最高;荣成鲜海带的必需氨基酸指数(essential amino acid index,EAAI)最高,为74,荣成干海带的EAAI最低,为59;以氨基酸评分(amino acid score,AAS)为标准时,3种海带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都为赖氨酸,而以化学评分(chemical score,CS)为标准时,荣成干海带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是赖氨酸,荣成盐渍海带和荣成鲜海带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是赖氨酸和异亮氨酸。3种海带中矿物质元素含量丰富,其中盐渍海带中钠的含量最高,为8.24×10~4(干重计)。重金属分析表明3种海带重金属含量都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结论本研究中采集的荣成鲜海带及其干、盐制品具有较好的营养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荣成鲜海带 荣成干海带 荣成盐渍海带 营养成分 营养评价
原文传递
具有抑制植物病原真菌活性的含氮、硫、磷壳聚糖衍生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2
作者 邢荣娥 秦玉坤 +2 位作者 李克成 刘松 李鹏程 《海洋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35-142,共8页
海洋生物体内蕴含着天然活性物质,许多都具有杀菌、杀虫、抗逆、促生长等功能,已成为新农药创制的重要源泉,据此研制新型海洋生物源农药,是海洋生物产业中的一个新领域,也是新型生物农药研发的重要途径。以虾、蟹壳为原料制备的壳聚糖... 海洋生物体内蕴含着天然活性物质,许多都具有杀菌、杀虫、抗逆、促生长等功能,已成为新农药创制的重要源泉,据此研制新型海洋生物源农药,是海洋生物产业中的一个新领域,也是新型生物农药研发的重要途径。以虾、蟹壳为原料制备的壳聚糖是一种碱性多糖,能够促进植物生长,提高植物抗病、抗逆能力,在农业上受到广泛关注。为提高壳聚糖的应用性,通过改性提高其抑菌性是一个研究热点。本文主要基于本实验室近20年来在壳聚糖衍生化及抑菌活性方面开展的工作,系统地阐述了提高壳聚糖抑菌活性的活性拼接改性策略,即通过在不同位点接枝含氮、含磷、含硫等抑菌活性基团以提高其抑菌活性,分析了其构效关系,为研制新型海洋生物农药提供了理论与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衍生物 植物病原真菌 抑制活性
下载PDF
番茄红素β-环化酶和新黄质合酶功能差异关键氨基酸的发掘
13
作者 王丽 赵子龙 +1 位作者 刘振 毛相朝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41-48,共8页
酶是天然存在的高效催化剂,长期的进化过程产生了诸多的同源酶,同源酶的序列相似高却有不同的功能,而导致功能差异的原因也倍受关注。类胡萝卜素合成过程中,番茄红素β-环化酶(lycopene β-cyclase,LCYB)和新黄质合酶(neoxanthin syntha... 酶是天然存在的高效催化剂,长期的进化过程产生了诸多的同源酶,同源酶的序列相似高却有不同的功能,而导致功能差异的原因也倍受关注。类胡萝卜素合成过程中,番茄红素β-环化酶(lycopene β-cyclase,LCYB)和新黄质合酶(neoxanthin synthase,NSY)序列高度相似但对番茄红素的环化功能不同,且并未有研究报道导致环化差异的原因。因此该研究选用氨基酸序列相似性为88.2%的枸杞来源LyLCYB和番茄来源SoNSY为研究对象,通过将基因soNSY的片段替换为lyLCYB对应位置的片段构建不同的嵌合体基因,并且利用定点突变策略构建差异位点的点突变蛋白,将改造后的基因在大肠杆菌中异源表达,测定其番茄红素环化活性。最终发现了219位点是导致LyLCYB和SoNSY番茄红素β-环化功能差异的关键氨基酸,为进一步探究影响其他来源的LCYB和NSY功能差异提供了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红素Β-环化酶 新黄质合酶 嵌合体 差异氨基酸 大肠杆菌异源表达
下载PDF
新型壳寡糖γ-氨基丁酸衍生物的制备及其对小麦幼苗抗旱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尹秀晶 刘松 +4 位作者 秦玉坤 邢荣娥 于春林 李克成 李鹏程 《海洋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2-52,共11页
利用壳寡糖氨基与γ-氨基丁酸羧基发生酰胺化反应合成新型壳寡糖-氨基丁酸衍生物,并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光谱(NMR)等对合成的衍生物进行结构表征。以小麦种子为材料,各样品对小麦种子进行浸种处理后干旱胁迫培养到... 利用壳寡糖氨基与γ-氨基丁酸羧基发生酰胺化反应合成新型壳寡糖-氨基丁酸衍生物,并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光谱(NMR)等对合成的衍生物进行结构表征。以小麦种子为材料,各样品对小麦种子进行浸种处理后干旱胁迫培养到两叶一心,测定小麦生理生化指标,评价新型衍生物的抗旱作用。结果表明,新型壳寡糖γ-氨基丁酸衍生物成功合成,并且对干旱胁迫下小麦生理生化指标有明显的影响,衍生物明显降低了小麦幼苗叶片的丙二醛含量和细胞膜透性,缓解了干旱胁迫对小麦细胞膜的损伤,增加可溶性糖含量进而增强小麦植物对土壤中水分的吸收能力,减少了干旱胁迫对生理代谢的影响。总之,成功合成了具有较强诱导小麦抗旱作用的新型壳寡糖γ-氨基丁酸衍生物,为新型植物抗逆诱导剂的开发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寡糖 Γ-氨基丁酸 抗旱
下载PDF
阿尔兹海默症生物标志物和早期诊断新技术 被引量:13
15
作者 李莹 钱美齐 邱雪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53-561,共9页
阿尔兹海默症是当今世界面临的最严重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之一。阿尔兹海默症患者的大脑表现出两种主要的神经病理改变:老年斑和神经纤维缠结,其典型临床症状包括记忆丧失、情绪改变、认知能力下降、说话、写作、行走困难等。阿尔兹海默症... 阿尔兹海默症是当今世界面临的最严重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之一。阿尔兹海默症患者的大脑表现出两种主要的神经病理改变:老年斑和神经纤维缠结,其典型临床症状包括记忆丧失、情绪改变、认知能力下降、说话、写作、行走困难等。阿尔兹海默症的早期诊断对通过早期干预策略延缓疾病或改变疾病进程甚至预防疾病都至关重要。该文综述了与阿尔兹海默症相关的蛋白、基因、miRNA、补体系统、激肽系统以及金属离子等生物标志物,总结了现阶段阿尔兹海默症的临床诊断方法和检测试剂盒。由于目前临床诊断方法的有创性和高昂的费用,迫切需要简单快速、创伤性小的分子诊断技术。该文列举了基于免疫反应、荧光、探针成像、电化学、纳米材料和miRNA等发展的新型检测技术,这些分析手段为阿尔兹海默症的早期诊断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兹海默症 Β-淀粉样蛋白 TAU蛋白 新型生物标志物 分子诊断
下载PDF
添加菊粉改善藻源虾青素在机体的生物利用度
16
作者 李春君 高远 +3 位作者 郇宇晨 徐杰 薛长湖 唐庆娟 《现代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8-26,共9页
该研究在小鼠膳食中添加三种不同的益生元(菊粉、低聚果糖、壳寡糖),探究其对虾青素消化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菊粉、壳寡糖对于藻源虾青素的生物可接受率无显著影响(p>0.05),低聚果糖显著降低了虾青素的生物可接受率(p<0.01)。... 该研究在小鼠膳食中添加三种不同的益生元(菊粉、低聚果糖、壳寡糖),探究其对虾青素消化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菊粉、壳寡糖对于藻源虾青素的生物可接受率无显著影响(p>0.05),低聚果糖显著降低了虾青素的生物可接受率(p<0.01)。膳食中添加菊粉可以适当提高藻源虾青素的生物利用度,与对照组相比,菊粉组小鼠肝脏中的虾青素代谢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显著提高了36.37%。菊粉组小鼠粪便中短链脂肪酸(Short Chain Fatty Acids,SCFAs)的含量显著升高(p<0.05),其中乙酸的含量升高了139.54%,丙酸的含量升高了40.04%。16S rRNA扩增子测序结果表明,菊粉组的杜氏杆菌属、阿克曼氏菌属的相对丰度分别提高了70.55%和83.33%。综上,膳食中添加菊粉可能通过改变肠道菌群的结构来改善藻源虾青素在机体内的吸收利用。本研究成果为提高虾青素的生物利用度提供了新思路,为虾青素产品的开发提供了科技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虾青素 菊粉 益生元 肠道菌群 吸收
下载PDF
海洋链霉菌OUCMDZ-3434 wailupemycins生物合成基因簇中调控基因功能研究
17
作者 张玉峤 林筱钰 +3 位作者 肖菲 李花月 朱伟明 李文利 《中国海洋药物》 CAS CSCD 2021年第3期22-28,共7页
目的对海洋链霉菌Streptomyces sp.OUCMDZ-3434中聚酮类化合物wailupemycins生物合成基因簇wal中调控基因walC与walV进行功能探究。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手段对walC和walV功能进行分析,采用PCR-targeting策略分别阻断walC和walV基因,高效... 目的对海洋链霉菌Streptomyces sp.OUCMDZ-3434中聚酮类化合物wailupemycins生物合成基因簇wal中调控基因walC与walV进行功能探究。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手段对walC和walV功能进行分析,采用PCR-targeting策略分别阻断walC和walV基因,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析野生株与突变株在相同条件下发酵产物的差异。结果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walC和walV分别编码TetR家族和MerR家族转录调控因子,成功获得阻断突变株Streptomyces sp.OUCMDZ-3434ΔwalC和Streptomyces sp.OUCMDZ-3434ΔwalV,HPLC分析发现2株阻断突变株中wailupemycin G产量未发生明显变化。结论walC和walV对wailupemycin类化合物的产生可能并未起到明显调控作用,该类化合物的生物调控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链霉菌 转录调控 天然产物 wailupemycins
原文传递
中国南北方近岸海域中微塑料附生真核生物群落结构特征分析
18
作者 徐希媛 王帅 +4 位作者 郑立 李景喜 高丰蕾 孙承君 鞠鹏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52-663,共12页
海洋微塑料污染已经成为全球性环境问题。由于其粒径小,比表面积大,易被海洋生物附着形成生物膜。本研究应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微塑料附生生物膜中的真核生物多样性及其与海域位置,暴露时间和塑料类型的相关性关系。... 海洋微塑料污染已经成为全球性环境问题。由于其粒径小,比表面积大,易被海洋生物附着形成生物膜。本研究应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微塑料附生生物膜中的真核生物多样性及其与海域位置,暴露时间和塑料类型的相关性关系。通过对样品基因组的18S rRNA的V4区测序,共获得1 299条OTUs,涵盖了66门、126纲、196目、222科和294属的真核生物。生物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微塑料附生生物膜中包含海洋浮游植物、真菌、原生动物、后生动物及脊椎动物等多种真核生物。海域位置、暴露时间是影响真核生物群落结构的主要因素,且随着暴露时间延长,附生的进化水平较高的真核生物所占比例升高。不同塑料类型对于真核生物的附着现象未表现出选择性。研究结果表明,微塑料可以成为海洋中真核生物的新型栖息地,微塑料附生真核生物多样性的研究有助于加深微塑料对于海洋环境可能造成的生态影响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S RRNA基因 微塑料环境 生物膜 真核生物 群落结构
下载PDF
制备羟基磷灰石的贝壳种类优选及方法比较
19
作者 田璐琦 杨皓月 +4 位作者 邢荣娥 刘松 李克成 于华华 李鹏程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5-102,共8页
本研究以CaO、煅烧后的牡蛎壳、蛤蜊壳、扇贝壳和脉红螺壳为原料,分别采用反相微乳液法和聚乙二醇(PEG)辅助微波加热法制备了纳米羟基磷灰石(HA),并从产物的物理化学特性以及形态学参数方面进行比较。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X射线衍... 本研究以CaO、煅烧后的牡蛎壳、蛤蜊壳、扇贝壳和脉红螺壳为原料,分别采用反相微乳液法和聚乙二醇(PEG)辅助微波加热法制备了纳米羟基磷灰石(HA),并从产物的物理化学特性以及形态学参数方面进行比较。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对各组产物进行了化学表征,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样品的表面形貌,Zeta电位仪测定样品表面的电势差。结果表明,反相微乳液法制备的HA尺寸在(104.10±1.95)nm至(207.90±3.75)nm范围内,为近球形颗粒;而PEG辅助微波加热法制备得到的HA尺寸在(61.17±3.11)nm与(182.70±1.05)nm范围内,倾向于形成椭圆及棒状的颗粒,稳定性更高,且各组样品均表现出完全的亲水性。此外,对比于CaO制备的HA,以贝壳为原料制备的HA具有更好的纳米结构,其中利用脉红螺壳制备的HA在粒径大小、稳定性以及亲水性等方面均具有优势,并且具有更接近天然骨的钙磷比。因此脉红螺壳可以作为PEG辅助微波加热法制备羟基磷灰石的主要原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壳 反相微乳液法 微波加热 聚乙二醇 羟基磷灰石
下载PDF
基于残留偶极耦合对西松烷二萜化合物sinulariol Z立体化学的研究
20
作者 石星 张越 +1 位作者 张秀丽 王聪 《波谱学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322-330,共9页
天然产物的立体化学研究,特别是柔性大环分子化合物的立体化学问题,一直是相关领域面临的巨大难题.西松烷二萜类化合物是一类典型的柔性大环分子化合物,采用耦合常数(Coupling constant)和NOE(Nuclear Overhauser effect)效应两种局部... 天然产物的立体化学研究,特别是柔性大环分子化合物的立体化学问题,一直是相关领域面临的巨大难题.西松烷二萜类化合物是一类典型的柔性大环分子化合物,采用耦合常数(Coupling constant)和NOE(Nuclear Overhauser effect)效应两种局部特性核磁共振参数来确定该类化合物立体构型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残留偶极耦合(Residual dipolar coupling,RDC)和量子化学计算等方法的发展进一步丰富了解决立体化学问题的手段.其中,RDC作为一种非局部特性核磁共振参数,不仅被多次报道应用于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分子的结构构建及功能研究,也逐渐被应用于许多天然产物分子的立体构型确定,在药物分子构型研究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目前,RDC在西松烷二萜类化合物的立体构型确定方面的研究报道较少.本文首次采用RDC参数探索西松烷二萜类化合物sinulariol Z的立体化学构型问题,并结合单晶X射线衍射法,对sinulariol Z的立体构型进行了再次确证,进一步验证了RDC参数在西松烷二萜类化合物立体化学研究中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留偶极耦合参数 西松烷二萜 立体化学 柔性大环分子 天然产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