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CiteSpace的海洋热浪研究可视化分析
1
作者 陈俏君 李德磊 冯建龙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09-124,共16页
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海洋热浪发生频率、强度、持续时间及空间范围均呈现出显著增长趋势,对海洋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造成极为严重的破坏,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CiteSpace是一款具有多元、分时、动态等优势特点的引文分析工具,可... 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海洋热浪发生频率、强度、持续时间及空间范围均呈现出显著增长趋势,对海洋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造成极为严重的破坏,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CiteSpace是一款具有多元、分时、动态等优势特点的引文分析工具,可用于分析学科或知识领域的研究发展进程和结构关系。以海洋热浪为主题,基于Web of Sciences Core Collection数据库,利用CiteSpace对检索到的514篇相关文献(2012—2021年)进行可视化分析,全面揭示了海洋热浪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研究热点及前沿。研究发现,海洋热浪研究的发文量逐年增加,从2012年至今总体呈现平稳—缓慢上升—迅速增长三个阶段特征。美国和澳大利亚两国在海洋热浪研究中占主导地位。中国虽起步较晚,但在该领域中影响力不断增强。发文作者集中度较高,且发文量排名靠前的作者合作关系紧密,对该研究领域的发展起到了引领作用。海洋热浪研究所属学科主要集中于环境科学与生态学、海洋及淡水生物学、海洋学等。基于关键词共现、突变分析及文献共被引方法,发现当前研究的前沿热点方向主要包括海洋热浪特征、变率及物理机制,海洋热浪对海洋生态系统及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气候变化下海洋热浪的响应、适应与减缓。此研究是对该领域文献综述的一个新颖尝试,为深入研究海洋热浪提供了一定的科学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热浪 CITESPACE 合作特征 前沿热点 综述
下载PDF
植物样品中硒形态分析的前处理技术
2
作者 王文静 陈通 +3 位作者 崔琬晶 郭亚飞 潘秀云 邓天龙 《盐科学与化工》 CAS 2023年第2期5-9,共5页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植物基体复杂、硒形态种类繁多,其前处理是植物中硒形态分析准确、高效的关键。文章综述了液相萃取法、固相萃取法、液相微萃取法、固相微萃取法等植物样品硒形态分析的前处理技术及其应用,指出未来硒形态分析...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植物基体复杂、硒形态种类繁多,其前处理是植物中硒形态分析准确、高效的关键。文章综述了液相萃取法、固相萃取法、液相微萃取法、固相微萃取法等植物样品硒形态分析的前处理技术及其应用,指出未来硒形态分析的前处理技术将向微型化、简便化、绿色化、超痕量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样品 前处理技术 形态分析
下载PDF
基于分源物理生态耦合模型研究东海表层溶解无机氮对叶绿素季节变化的影响
3
作者 徐帆 张晶 赵亮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75-386,共12页
东海溶解无机氮(dissolved inorganic nitrogen,DIN)有四个主要外部来源,包括黑潮、台湾海峡、河流径流和大气沉降。为探究它们的共同作用对东海浮游植物时空变化带来的多重影响,利用添加分源模块的物理-生态耦合模型分析了东海表层不... 东海溶解无机氮(dissolved inorganic nitrogen,DIN)有四个主要外部来源,包括黑潮、台湾海峡、河流径流和大气沉降。为探究它们的共同作用对东海浮游植物时空变化带来的多重影响,利用添加分源模块的物理-生态耦合模型分析了东海表层不同来源DIN支持的浮游植物(以叶绿素a浓度chlorophylla,chla表征)季节变化与空间分布以及它们之间的响应关系,从而评估多源营养盐对东海陆架表层浮游植物的影响。各来源DIN支持的chl a浓度中,黑潮来源和河流径流来源先后占据主导地位,且除了河流径流来源chl a,其余三种来源chl a季节变化均呈双峰结构。不同来源chl a空间分布特征存在季节变化差异,并且各来源chl a在东海陆架不同季节存在不同的主导区域,这与不同来源DIN供给的物理过程,如环流、混合、层化以及温度变化等密切相关。研究不同来源营养盐对东海浮游植物的影响对理解多重压力下东海生态系统变化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绿素A浓度 溶解无机氮 多源营养盐 季节变化 东海
下载PDF
无效基因fruitless参与卤虫Artemia franciscana的生殖调控研究
4
作者 李科 任翊卓 +2 位作者 韩学凯 刘雪 隋丽英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14-122,共9页
fruitless(fru)是在昆虫与甲壳动物求偶、交配行为以及生殖发育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的基因。卤虫不仅是水产育苗的重要开口饲料,而且是生物学研究的重要实验生物。本实验通过对卤虫Artemia franciscana转录组的筛选,获得了fru基因的开放... fruitless(fru)是在昆虫与甲壳动物求偶、交配行为以及生殖发育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的基因。卤虫不仅是水产育苗的重要开口饲料,而且是生物学研究的重要实验生物。本实验通过对卤虫Artemia franciscana转录组的筛选,获得了fru基因的开放阅读框(ORF)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qPCR技术研究了它在卤虫生殖腺发育的不同阶段的表达情况,最后利用RNAi显微注射技术,深入探索了它的功能。经过生物信息学分析,fru基因的ORF长度为1215 bp,其中包含了404个氨基酸,其分子量和等电点分别为45.19 kDa和5.28,属于酸性亲水性蛋白,且不含信号肽和跨膜结构;结构域预测显示fru存在BTB_POZ和HTH两个结构域,二级结构主要由α-螺旋和无规则卷组成,三级结构与其对应。qPCR结果显示,fru基因的表达量在卵囊的晚期胚胎中表现出明显的增加趋势,其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发育阶段(P<0.01);而在精巢的未成熟期,fru基因的表达量也有所增加,其表达量显著高于成熟早期、中期和晚期(P<0.01)。经过RNA干扰,我们发现fru基因的表达量有了显著的下降(P<0.01),并且经过受到干扰的雌虫后代都为休眠卵。这表明fru基因对于A.franciscana的生殖和发育有着重要的影响,甚至可能是影响卤虫繁殖方式的关键因素。通过本次研究,我们获得了关于fru基因在卤虫生殖发育中的作用及其相关分子机制的重要信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一重要的生物学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卤虫 fru基因 性腺 基因表达特征 RNAI 生殖发育
下载PDF
西藏4个盐湖卤虫卵的生物学测定值、营养组成和孵化速率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邓洪刚 解伟 +3 位作者 高美荣 杜国儒 李城 隋丽英 《天津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3期22-28,44,共8页
卤虫(Artemia)是西藏盐湖的重要生物资源.本研究旨在探究西藏4个盐湖卤虫卵的生物学特性,为西藏卤虫卵在水产养殖中的有效应用提供参考.本研究对2019―2021年采集的、经低温冷冻去休眠的西藏4个盐湖(其香错、班戈错、拉果错、当穹错)卤... 卤虫(Artemia)是西藏盐湖的重要生物资源.本研究旨在探究西藏4个盐湖卤虫卵的生物学特性,为西藏卤虫卵在水产养殖中的有效应用提供参考.本研究对2019―2021年采集的、经低温冷冻去休眠的西藏4个盐湖(其香错、班戈错、拉果错、当穹错)卤虫卵的生物学测定值、营养组成、角黄素含量和孵化速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班戈错卤虫卵卵径最小(263.6μm),拉果错卤虫卵卵径最大(342.9μm);其香错Ⅰ期无节幼体体长最小(519.6μm),拉果错Ⅰ期无节幼体体长最大(601.1μm).拉果错卤虫卵中二十碳五烯酸(EPA)的含量最高(42.49 mg/g),其香错卤虫卵中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含量最高(0.96 mg/g),当穹错卤虫无节幼体中角黄素含量最高(1.68 mg/g).4个盐湖卤虫卵开始孵化的时间较晚,达到较高孵化率所需时间较长(28 h),4个盐湖卤虫卵孵化同步性为13.7~14.8 h.综上所述,西藏卤虫卵具有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如较大的卵径和较大的Ⅰ期无节幼体体长,其香错、班戈错和拉果错卤虫卵含有较多的EPA和少量DHA,初孵无节幼体在使用时不需要额外的强化,更适用于海水鱼虾幼苗以及特殊发育阶段苗种的培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卤虫 生物学测定值 营养组成 角黄素 孵化速率
下载PDF
围填海对渤海湾泥沙冲淤的影响
6
作者 王瑞清 闫伟 丁磊 《天津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6期27-34,46,共9页
基于FVCOM(finite-volume coastal ocean model)-SWAN(simulating waves nearshore)耦合模型进一步建立三维泥沙模型,对渤海湾围填前后泥沙输运进行模拟,分析了围填海对渤海湾泥沙冲淤的影响。结果表明:围填海对围填海区附近海域泥沙输... 基于FVCOM(finite-volume coastal ocean model)-SWAN(simulating waves nearshore)耦合模型进一步建立三维泥沙模型,对渤海湾围填前后泥沙输运进行模拟,分析了围填海对渤海湾泥沙冲淤的影响。结果表明:围填海对围填海区附近海域泥沙输运的影响较为显著,而对远离其海域的影响较小。涨急、落急时,月均垂向平均含沙量在曹妃甸三港池口门、天津南港工业区附近海域和黄骅港部分海域增加,在其他主要围填海区减少。渤海湾主要泥沙输运方向没有明显变化,为由东向西的向岸输运。同时,曹妃甸三港池口门附近冲淤发生变化,内部其他水域淤积减少。天津港围填外边界附近海域淤积增加,而临港经济区口门、南港工业区的口门及其围填外边界东南转角附近海域冲刷增加。紧邻黄骅港附近海域冲淤变化幅度较小。此外还研究了波浪对泥沙的影响。波流共同作用与不考虑波浪作用的情况相比,总体上渤海湾沿岸海域的含沙量增加,单宽悬沙通量变化较明显,床面冲淤幅度差别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湾 围填海 泥沙冲淤 波流共同作用 FVCOM-SWAN模型
下载PDF
钨酸钠浓度对球等鞭金藻和棕鞭藻生长、总脂含量和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7
作者 梁英 曹春晖 +1 位作者 范丽敏 田传远 《水产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45-51,共7页
将指数生长期的球等鞭金藻(Isochrysisg albana)H24和棕鞭藻(Ochrosphaero neopolitana)H32接种到1000 m L三角烧瓶的2f培养基中,第8 d添加0 mmol/L(对照组)、0.5 mmol/L、1.5 mmol/L、2.5 mmol/L和5.0mmol/L的钨酸钠(Na_(2)WO_(4)),光... 将指数生长期的球等鞭金藻(Isochrysisg albana)H24和棕鞭藻(Ochrosphaero neopolitana)H32接种到1000 m L三角烧瓶的2f培养基中,第8 d添加0 mmol/L(对照组)、0.5 mmol/L、1.5 mmol/L、2.5 mmol/L和5.0mmol/L的钨酸钠(Na_(2)WO_(4)),光强为100μmol·m^(-2)s^(-1),连续光照、充气,水温25℃,盐度31下培养5 d,探讨不同浓度Na_(2)WO_(4)对2株海洋金藻的生长及脂质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Na_(2)WO_(4)浓度对2株金藻的细胞密度、叶绿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光系统II最大光化学效率)、r ETR(相对电子传递速率)、q P(光化学猝灭)和脂肪酸组成均有显著影响(P<0.05)。Na_(2)WO_(4)浓度对球等鞭金藻的总脂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0 mmol/L及0.5mmol/L Na_(2)WO_(4)浓度组2株金藻的最终细胞密度最大。在2.5 mmol/L Na_(2)WO_(4)浓度组,球等鞭金藻Fv/Fm值最高(第4~5 d),在0 mmol/L和2.5 mmol/L Na_(2)WO_(4)浓度组棕鞭藻的Fv/Fm值最高(第1~2 d)。2种金藻的总脂含量随Na_(2)WO_(4)浓度升高而增加,在5.0mmol/L时达到最大值(分别为31.91%和25.55%),分别比对照组高38.21%和25.24%。在5.0 mmol/L Na_(2)WO_(4)时,球等鞭金藻的18∶1(n-9)(34.54%)、饱和脂肪酸(SFA)(37.59%)和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42.65%)含量达最大值;对照组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最高(36.23%),之后随Na_(2)WO_(4)浓度增高呈下降趋势。棕鞭藻的16∶0(14.69%)和SFA(32.15%)含量在5 mmol/L达最大值,对照组18∶1(n-9)含量最高(37.33%);二十碳五烯酸(EPA,20∶5(n-3))和PUFA含量随Na_(2)WO_(4)浓度升高先增加后降低,2.5 mmol/L时达最大值,分别为10.72%和31.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钨酸钠 氮限制 球等鞭金藻 棕鞭藻 总脂含量 脂肪酸组成
下载PDF
双壳纲软体动物含碳量及年度碳储量估算——以河北昌黎黄金海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海域为例
8
作者 杨悦 王妍 +1 位作者 朱浩然 刘宪斌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57-663,共7页
在2019年昌黎黄金海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海域双壳纲软体动物调查的基础上,对该海域双壳纲软体动物含碳量进行了估算,同时分析了该保护区碳汇潜力与发展前景,以期为其他保护区海域碳储量估算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2019年昌黎自然保护区... 在2019年昌黎黄金海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海域双壳纲软体动物调查的基础上,对该海域双壳纲软体动物含碳量进行了估算,同时分析了该保护区碳汇潜力与发展前景,以期为其他保护区海域碳储量估算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2019年昌黎自然保护区海域双壳纲软体动物含碳量约为391.79~414.54 t,等同于吸收了总量为1436.57~1520.00 t/a的CO_(2)。年碳汇能力相当于21.80~23.07 ha的天然林地或23.47~24.83 ha的人工林地。按照2019年7个碳汇交易试点城市的平均交易价格计算,该保护区海域双壳纲软体动物每年产生的碳汇经济价值约为146677.6~155179.6元。今后应重点研究该保护区青岛文昌鱼及食物网其他层级含碳量及碳汇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汇 碳储量 软体动物 昌黎黄金海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黄海绿潮生消过程及其主导因素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圣 赵亮 +1 位作者 张海彦 李菲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338-1348,共11页
黄海绿潮已成为中国近海一种新的自然灾害,对经济、环境等方面均有影响,研究黄海绿潮的生消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对进一步了解浒苔暴发机制、开展绿潮灾害防治工作有重要意义。基于拉格朗日运输模型(Larval TRANSport Lagrangian model, LT... 黄海绿潮已成为中国近海一种新的自然灾害,对经济、环境等方面均有影响,研究黄海绿潮的生消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对进一步了解浒苔暴发机制、开展绿潮灾害防治工作有重要意义。基于拉格朗日运输模型(Larval TRANSport Lagrangian model, LTRANS),构建了可以模拟浒苔生长消亡的物理-生态耦合模型(Larval TRANSport Lagrangian model-Green Tide, LTRANS-GT),模拟了黄海浒苔漂移扩散和生长消亡过程,讨论了绿潮生物量季节变化特征及海表面温度、光照及氮磷营养盐在不同生消阶段所起到的作用。结果表明,在生长阶段,绿潮所在海域的海表面温度及光照处于适宜浒苔生长范围内,而氮磷营养盐浓度年际间差别较大。在消衰阶段,绿潮所在海域光照与生长阶段相比无明显差异,温度相较于生长阶段有着很明显的升高,且在浒苔消亡阶段末期平均温度均超过了26℃,温度的升高降低了浒苔的生长率,同时增加了浒苔的死亡率,此时氮磷营养盐均也处于较低水平。由敏感性试验结果发现,在生长阶段,海表面风场及表层流场的差异造成浒苔分布区域不同,带来的浒苔周围海域营养盐浓度差异是绿潮生长阶段年际差异的主导因素;在消衰阶段,温度的大幅上升及营养盐浓度的下降共同影响了绿潮消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潮 生消 海表面温度 营养盐 黄海
下载PDF
围填海对渤海湾水动力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姚剑宇 丁磊 +1 位作者 王刚 赵亮 《天津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3期28-36,共9页
基于FVCOM-SWAN双向耦合模型,对渤海湾围填前后潮流场和波浪场进行模拟,分析围填海对渤海湾水动力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围填海对围填海区附近海域水动力环境的影响较为显著,而对远离其海域的影响较小.在主要围填海区,大部分海域月均水... 基于FVCOM-SWAN双向耦合模型,对渤海湾围填前后潮流场和波浪场进行模拟,分析围填海对渤海湾水动力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围填海对围填海区附近海域水动力环境的影响较为显著,而对远离其海域的影响较小.在主要围填海区,大部分海域月均水位在高潮位时较围填前增加,低潮位时较围填前减小,而曹妃甸东北部三港池附近海域月均水位变化与其他海域相反.涨急、落急时,月均垂向平均流速在曹妃甸围填外边界附近原潮流流向改变较大的海域、天津南港工业区和黄骅港口门附近海域增加,在其他主要围填海区减小.对波浪场的影响局限在围填海域附近,月均有效波高和周期均减小.本文还比较了是否考虑波浪作用对潮流的影响.波流共同作用与不考虑波浪作用的情况相比,大部分沿岸海域水位减小,垂向平均流速和底部切应力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填海 渤海湾 水动力环境 波流共同作用
下载PDF
环境老化对轮胎磨损颗粒内源重金属释放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瑶 刘金 +2 位作者 张颖昕 李佳旸 李桂菊 《天津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2期12-17,70,共7页
为了更好地了解环境介质中轮胎磨损颗粒释放内源重金属的行为,本研究通过酸、紫外线和臭氧模拟老化的方法,研究老化作用对轮胎磨损颗粒内源重金属释放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轮胎磨损颗粒内含有多种重金属,其含量顺序为铅>锰>银>... 为了更好地了解环境介质中轮胎磨损颗粒释放内源重金属的行为,本研究通过酸、紫外线和臭氧模拟老化的方法,研究老化作用对轮胎磨损颗粒内源重金属释放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轮胎磨损颗粒内含有多种重金属,其含量顺序为铅>锰>银>镉>镍,其中铅的含量可达110.87~140.44 mg/kg;环境老化作用会加速轮胎磨损颗粒中重金属的释放,同时随着时间的延长其释放量也逐渐增加,增加了轮胎磨损颗粒的环境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胎磨损颗粒 老化作用 重金属 释放 环境风险
下载PDF
硼吸附材料及其应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贺燕青 袁菲 +1 位作者 郭亚飞 邓天龙 《盐科学与化工》 2021年第8期8-12,共5页
硼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但过量摄入会引起健康问题。吸附法具有工艺简单、绿色高效等优势,一直是饮用水硼净化研究的热点。文章归纳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制备的主要硼吸附材料及其应用,包括聚合物基硼吸附剂、功能磁性吸附剂、金属... 硼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但过量摄入会引起健康问题。吸附法具有工艺简单、绿色高效等优势,一直是饮用水硼净化研究的热点。文章归纳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制备的主要硼吸附材料及其应用,包括聚合物基硼吸附剂、功能磁性吸附剂、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等,指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材料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 应用
下载PDF
五水合五硼酸钠溶解热测定及其热力学性质
13
作者 肖举 袁菲 +3 位作者 李珑 郭亚飞 王士强 邓天龙 《盐湖研究》 CAS CSCD 2022年第1期1-6,100,共7页
不同形态硼酸盐焓、熵、吉布斯自由能等热力学参数极为缺乏,其准确测定对丰富和发展盐湖硼酸盐化学理论至关重要。采用微量热计测定了五水合五硼酸钠(NaB_(5)O_(8)·5H_(2)O)溶解热。根据设计的热化学循环和热力学基本公式,获得了Na... 不同形态硼酸盐焓、熵、吉布斯自由能等热力学参数极为缺乏,其准确测定对丰富和发展盐湖硼酸盐化学理论至关重要。采用微量热计测定了五水合五硼酸钠(NaB_(5)O_(8)·5H_(2)O)溶解热。根据设计的热化学循环和热力学基本公式,获得了NaB_(5)O_(8)·5H_(2)O在298.15 K下标准生成焓(△H^(θ)_(f),NaB_(5)O_(8)·5H_(2)O,-5189.4820kJ·ml^(-1))、标准生成熵(△S^(θ)_(f),NaB_(5)O_(8)·5H_(2)O,701.2728J·mol^(-1)·K^(-1))、标准生成吉布斯自由能(△G^(θ)_(f),NaB_(5)O_(8)·5H_(2)O,-5398.566.kJ·mol^(-1))等等热力学参数。这些基础热力学参数的获得对丰富无机盐热力学数据和促进盐湖资源综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解焓 硼酸钠 标准生成焓 标准生成熵 标准吉布斯自由能
下载PDF
不同类型纳米塑料在饱和沙土中的迁移行为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颖昕 刘金 +2 位作者 徐佳乐 字绍鑫 李桂菊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66-477,共12页
纳米塑料(Nanoplastics,NPs)在饱和多孔介质中的迁移已受到了广泛关注.然而,目前的研究大多局限于使用商业化的聚苯乙烯(Polystyrene,PS)纳米微球作为模型纳米塑料进行探索.不同类型的NPs,特别是聚氯乙烯(Polyvinyl chloride,PVC)的迁... 纳米塑料(Nanoplastics,NPs)在饱和多孔介质中的迁移已受到了广泛关注.然而,目前的研究大多局限于使用商业化的聚苯乙烯(Polystyrene,PS)纳米微球作为模型纳米塑料进行探索.不同类型的NPs,特别是聚氯乙烯(Polyvinyl chloride,PVC)的迁移行为至今尚未被充分研究.因此,本研究选择与环境相关的条件(包括老化、离子强度和离子种类),探究NPs在饱和沙土介质中的迁移和保留.结果发现,在本研究实验条件下,PVC-NPs的迁移能力小于PS-NPs,extended Derjaguin-Landau-Verwey-Overbeek(XDLVO)的计算结果表明,PVC-NPs与介质颗粒之间的势能能垒要远低于PS-NPs.老化增加了NPs的迁移能力,由紫外或臭氧老化导致的NPs的表面氧化,引入了大量的亲水官能团,从而增加了亲水性和表面电负性.此外,高离子强度下表面电荷负性降低及阻滞系数增加,强烈地抑制了NPs在饱和沙土中的迁移.Ca^(2+)会通过压缩双电层及桥联作用降低NPs的迁移能力.本研究结果可为揭示不同类型NPs的环境风险和归趋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塑料 迁移 聚苯乙烯 聚氯乙烯 XDLVO理论
原文传递
湖南东江湖表层沉积物重金属的空间分布、形态及生态风险
15
作者 张同亮 衣丽霞 +4 位作者 黎常成 袁首枢 豆奕轩 田胜艳 林岿璇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4896-4905,共10页
为全面了解东江湖重金属污染状况,于2021年9月对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含量和形态进行调查研究,对其污染程度和潜在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ω(Cd)、ω(Pb)、ω(As)、ω(Cu)、ω(Zn)、ω(Ni)和ω(Cr)分别为:0.40~34.1、 14.8~1 688、 6.99... 为全面了解东江湖重金属污染状况,于2021年9月对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含量和形态进行调查研究,对其污染程度和潜在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ω(Cd)、ω(Pb)、ω(As)、ω(Cu)、ω(Zn)、ω(Ni)和ω(Cr)分别为:0.40~34.1、 14.8~1 688、 6.99~1 155、 6.89~280、 26.2~1 739、 6.29~55.4和23.3~44.8 mg·kg^(-1);空间分布极不均匀,Cd、 Pb、 As、 Cu和Zn含量最大值均出现在毗邻瑶岗仙钨矿的站位.有效态金属所占比例较高,弱酸可提取态Cd占总量的46.7%~71.5%;可还原态Pb所占比例为46.8%~67.0%;虽然Cu、 Zn、 Ni和Cr均以残渣态为主要形态,但有效态占比分别为35%~68%、 42%~72%、 26%~51%和6%~30%.根据地累积指数I_(geo),Cd普遍达到中度到重度污染程度,90%站位的Pb处于轻度及以上污染,30%站位的Zn、 As和Cu处于轻度污染.潜在生态风险指数Eir显示,Cd存在较高及以上级别的潜在生态风险,其中80%调查站位的Cd具有极高的潜在生态风险;此外,毗邻瑶岗仙矿区的S7站位的As和Pb存在极高潜在生态风险,Cu存在中等潜在生态风险.综合潜在风险指数RI显示,所有调查站位均存在较高及以上程度的潜在生态风险,50%的调查站位存在极高的潜在生态风险.因此,东江湖表层沉积物存在严重的Cd、 Pb、 As、 Cu和Zn等的复合重金属污染,生物有效性较高,存在很高的潜在生态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形态 生态风险 沉积物 东江湖
原文传递
环境中的黑色微塑料--轮胎磨损颗粒的来源、迁移扩散及环境风险 被引量:7
16
作者 陈瑶 刘金 +2 位作者 张颖昕 李佳旸 李桂菊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260-2270,共11页
近年来,随着汽车人均保有量的持续增长,轮胎在道路上磨损产生的轮胎磨损颗粒也在各种环境介质中被广泛发现,其环境行为和效应已引起广泛关注。这些微、纳米级轮胎磨损颗粒在道路上产生后,会飘散到大气或随雨水、径流进入周边土壤、河流... 近年来,随着汽车人均保有量的持续增长,轮胎在道路上磨损产生的轮胎磨损颗粒也在各种环境介质中被广泛发现,其环境行为和效应已引起广泛关注。这些微、纳米级轮胎磨损颗粒在道路上产生后,会飘散到大气或随雨水、径流进入周边土壤、河流,部分甚至流入海洋。轮胎磨损颗粒的存在会显著影响环境中有机物的构成,同时其载带的重金属和有机添加剂的释放也会对环境生物及人体健康产生潜在危害。本文总结了近年来有关轮胎磨损颗粒的来源、特征,在水体、大气和土壤环境中的迁移扩散,分析了其环境影响和生态风险,探讨了轮胎磨损颗粒污染研究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和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胎磨损颗粒 微塑料 迁移扩散 环境影响 生态风险
原文传递
偏硼酸钾水合物溶解热的测定及其热力学性质研究
17
作者 袁菲 李华 +3 位作者 李珑 郭亚飞 王士强 邓天龙 《中国科学: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52-757,共6页
不同形态硼酸盐焓、熵、吉布斯自由能等热力学参数极为缺乏,其准确测定对丰富和发展盐湖硼酸盐化学理论至关重要,而且也有利于促进我国盐湖资源的开发利用.本文采用TAMⅣ微量热计测定了偏硼酸钾水合物(KBO_(2)·4/3H_(2)O)的溶解热... 不同形态硼酸盐焓、熵、吉布斯自由能等热力学参数极为缺乏,其准确测定对丰富和发展盐湖硼酸盐化学理论至关重要,而且也有利于促进我国盐湖资源的开发利用.本文采用TAMⅣ微量热计测定了偏硼酸钾水合物(KBO_(2)·4/3H_(2)O)的溶解热.根据设计的热化学循环、Pitzer电解质模型和热力学基本公式,获得了KBO_(2)·4/3H_(2)O在298.15 K下的标准生成焓(△^(θ)_(f,KBO_(2)·4/3H_(2)O)-1315.14 k J mol^(-1))、标准生成熵(△^(θ)_(f,KBO_(2)·4/3H_(2)O)69.13 J mol^(-1)K;)、标准生成吉布斯自由能(△^(θ)_(f,KBO_(2)·4/3H_(2)O)-1335.75 k J mol^(-1))、溶解平衡常数(K,8.19 mol^(-1)kg;)、活度系数(γ,0.52)、渗透系数(Φ,0.96)等热力学参数,结果表明KBO_(2)·4/3H_(2)O的溶解是吸热、自发和熵驱动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解热 溶解平衡常数 生成焓 钾硼酸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