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7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旅游规划”课程教学团队建设的 理论分析与实践探索 ——以HB大学为例
1
作者 任唤麟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2期79-85,共7页
建设教学团队是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高校如何建设好“旅游规划”课程教学团队是值得研究的课题。以HB大学为例,基于“旅游规划”课程教学团队师资状况、资源建设、课程教学改革等基本情况的分析,归纳、阐释团队建设的理路、特... 建设教学团队是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高校如何建设好“旅游规划”课程教学团队是值得研究的课题。以HB大学为例,基于“旅游规划”课程教学团队师资状况、资源建设、课程教学改革等基本情况的分析,归纳、阐释团队建设的理路、特色与取得的成效,分析现阶段团队建设所面临的缺乏高水平业界专家与理工科思维、课程体系设置重复或断档、不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与企业人才需求不相符等问题,提出统筹与定位系列课程的演进与时间序列、精准设置重点教学内容、加强实践环节设计与管理、以问题为导向完善课程体系、提升学生应用能力等团队建设优化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团队 旅游规划 高校 课程
下载PDF
中小城市农业节事活动发展策略研究——以淮北石榴文化旅游节为例 被引量:2
2
作者 孙园 王敏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5期51-55,共5页
农业节事活动对中小城市的品牌形象树立、旅游发展乃至城市转型等方面都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以淮北石榴文化旅游节为例,在肯定其成绩的同时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包括对特色化核心化的资源挖掘不够导致其吸引力不足,活动内容及活动形式... 农业节事活动对中小城市的品牌形象树立、旅游发展乃至城市转型等方面都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以淮北石榴文化旅游节为例,在肯定其成绩的同时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包括对特色化核心化的资源挖掘不够导致其吸引力不足,活动内容及活动形式较为单一游客兴趣不高,宣传造势不足致使其影响力有限,缺少建立完整的节后评估体系使得办节质量难以提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精准定位目标市场、提升公益性、提升文化性、重视长效持续发展、重视多维度宣传等策略,以期对中小城市农业节事活动的质量提升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城市 农业节事活动 淮北石榴文化旅游节 发展策略
下载PDF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研究——以大运河(安徽段)为例
3
作者 文斌 李晶晶 +2 位作者 胡娟娟 陈佳佳 胡妍妍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4期139-146,共8页
当前,文旅融合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活跃态势,成为影响未来文旅产业和区域发展的重要因素,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落实落地的必然要求。大运河作为世界性的中华文化标识,选取其非遗资源较丰富的安徽段作为研究对象,在解析文旅深度融合既有理论... 当前,文旅融合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活跃态势,成为影响未来文旅产业和区域发展的重要因素,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落实落地的必然要求。大运河作为世界性的中华文化标识,选取其非遗资源较丰富的安徽段作为研究对象,在解析文旅深度融合既有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以供给侧和需求侧为主体的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指标体系,依据调查问卷的数据,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定量测度大运河(安徽段)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现状,得出发展一般的结论。据此从保护传承、资源、产品、市场和管理等方面给出有针对性的对策,为文旅深度融合提出可操作性的建议,为大运河(安徽段)非遗与旅游的深度融合发展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旅深度融合 非物质文化遗产 大运河
下载PDF
“兔毫”与五胡时代西北地区的丧葬文化传播
4
作者 赵晓芳 《敦煌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1-138,共8页
吐鲁番衣物疏及实物出土的“兔毫”(狐毛)既不是制笔原料,也不是当时人财富的象征。衣物疏中与“兔毫”经常同时出现的“黄桑棺”“弩机”等,也在同时代的河西等地存在,表明两地在丧葬文化上具有一脉相承性。放置于墓主人头部的兔毫与... 吐鲁番衣物疏及实物出土的“兔毫”(狐毛)既不是制笔原料,也不是当时人财富的象征。衣物疏中与“兔毫”经常同时出现的“黄桑棺”“弩机”等,也在同时代的河西等地存在,表明两地在丧葬文化上具有一脉相承性。放置于墓主人头部的兔毫与棺木档板或壁画中的北斗、神树、手爪囊等共同构成了相对完整的墓葬逻辑。以千束、万束的兔毫等丝缕结成前往北斗、祈求长生的阶梯,从而达到灵魂升天的目的。又通过手脚指甲含血、被肉,完成复形,继续享受荣华富贵。这是西汉以来北斗求道升仙原始信仰的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兔毫 北斗 丧葬文化 传播
下载PDF
皖北地区旅游形象污名化的形成机制研究
5
作者 李晶晶 文斌 +1 位作者 张芝 任建华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127-132,共6页
地方旅游形象的污名化阻碍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否重塑地区的旅游形象直接决定了地区能否实现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发展。以安徽省皖北地区为研究案例区,在对“污名化”相关文献资料研读的基础上,运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提炼相关概念、... 地方旅游形象的污名化阻碍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否重塑地区的旅游形象直接决定了地区能否实现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发展。以安徽省皖北地区为研究案例区,在对“污名化”相关文献资料研读的基础上,运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提炼相关概念、范畴并建立类属关系,探究了皖北地区旅游形象污名化成因,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皖北地区旅游形象污名化的形成机制。研究发现,皖北地区城市刻板形象已形成,且宣传力度较小,公众了解不足。在皖北地区的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景点文化内涵挖掘不够深入,居民缺乏对旅游产业的重视,旅游链条效应尚未形成等典型短板。加之皖北地区在旅游营销过程中事件营销能力有待加强,缺乏完善的奖惩机制,忽略了媒体的影响力等问题致使出现了皖北地区旅游形象污名化的现象。以上结论对旅游形象污名化的研究具有较高理论贡献,同时为旅游形象去污名化实践路径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扎根理论 皖北地区旅游形象 污名化 形成机制
下载PDF
基于CiteSpace的康养旅游研究热点与前沿趋势分析
6
作者 邱如梅 张煜 李晶晶 《安阳工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56-63,共8页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发展及大众健康意识的提高,康养旅游行业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并取得了积极的研究进展和实践探索。以WebofScience核心数据库、中国知网核心数据库为数据来源,检索2000—2023年有关康养旅游研究主题的相关文献,...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发展及大众健康意识的提高,康养旅游行业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并取得了积极的研究进展和实践探索。以WebofScience核心数据库、中国知网核心数据库为数据来源,检索2000—2023年有关康养旅游研究主题的相关文献,并应用CiteSpace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得到如下研究结论:2000-2023年关于康养旅游中英文文献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地区影响力方面,英格兰地区是康养旅游研究领先的地区,具有较高的学术影响力,其次是美国,我国发文量虽然较多,但学术影响力仍有待提高;中文文献研究的热点领域主要集中在中医药旅游、森林康养旅游与特色小镇、康养旅游者、融合发展,以及乡村旅游与乡村振兴方面,英文文献研究的热点领域主要集中在医疗卫生系统、旅游目的地形象与游客意图决策研究和结构性变化的方面。未来该领域应较多关注旅游目的地形象与游客意图决策研究,以及医疗旅游对社会的影响效应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养旅游 健康旅游 CITESPACE 热点趋势 可视化分析
下载PDF
基于网络文本分析的旅游形象感知研究——以长沙为例
7
作者 赵金金 孙玉梅 +2 位作者 姜乃源 徐凤丹 王玉婕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82-89,100,共9页
目的地旅游形象关乎目的地吸引力及游客的选择,而准确地了解游客的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是有效提升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基础.以7个网站中2019—2020年游客视角下发表的242篇网络游记作为数据来源,利用网络文本分析法对长沙旅游形象感知进行... 目的地旅游形象关乎目的地吸引力及游客的选择,而准确地了解游客的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是有效提升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基础.以7个网站中2019—2020年游客视角下发表的242篇网络游记作为数据来源,利用网络文本分析法对长沙旅游形象感知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长沙旅游形象可分为知名建筑和旅游景点、美味特色小吃、独特人文氛围和旅游体验三大主题;(2)橘子洲、臭豆腐、岳麓山、美食、茶颜悦色、太平街等对旅游者的吸引力较大;(3)旅游者对旅游吸引物、旅游设施和服务的感知较为深刻,而对旅游环境和氛围感知仍不足;(4)旅游者对长沙情感形象的积极、消极和中性情绪占比分别为64.78%、11.57%和23.65%,长沙仍存在不能给旅游者带来深刻体验感的问题.据此,提出长沙旅游形象提升策略,以促进长沙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形象感知 网络文本分析 长沙
下载PDF
安徽省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刘博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第3期46-51,共6页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环境下,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是二者的共同需求和必然演变趋势。文章结合安徽省文旅融合发展的动态趋势,从不同维度构建安徽省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综合定性与定量研究的分析思路,采...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环境下,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是二者的共同需求和必然演变趋势。文章结合安徽省文旅融合发展的动态趋势,从不同维度构建安徽省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综合定性与定量研究的分析思路,采用层次分析法等工具对文化产业竞争力、旅游产业发展水平、文旅融合效应、文旅产业保障力四项指标权重进行量化,细致评估和检验安徽省文旅融合发展水平。研究表明,文旅融合效应权重最大,随后依次为文旅产业保障力、旅游产业发展水平、文化产业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旅融合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层次分析法
下载PDF
融合视角下安徽省区域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协同发展测度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刘博 赵金金 《铜陵学院学报》 2021年第4期54-58,共5页
文章构建了安徽省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赋权法确定指标权重,通过耦合协调度模型对两产业耦合协调关系进行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安徽省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综合发展水平呈增长态势,其中,文化产业发展更加稳定,呈现... 文章构建了安徽省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赋权法确定指标权重,通过耦合协调度模型对两产业耦合协调关系进行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安徽省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综合发展水平呈增长态势,其中,文化产业发展更加稳定,呈现出稳步增长状态,而旅游业则出现一定波动;另外,尽管两产业耦合发展已初具规模,但耦合协调水平依旧偏低,且总体处于失调状态,互动联系有待深度加强。文章从维持增长态势、政策调控、复合型人才培育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安徽省文旅协同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产业 旅游产业 协同发展 安徽省
下载PDF
安徽省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策略研究
10
作者 刘博 《皖西学院学报》 2021年第1期129-134,共6页
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对于推动产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传承区域文化,以及促进社会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安徽省文旅资源丰富,具有良好的发展文旅产业的环境条件。近年来,安徽省文旅融合趋势明显,有效促进了产业转型升级和竞争... 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对于推动产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传承区域文化,以及促进社会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安徽省文旅资源丰富,具有良好的发展文旅产业的环境条件。近年来,安徽省文旅融合趋势明显,有效促进了产业转型升级和竞争力的提升,但深入融合及协同发展过程中依然面临严峻形势,诸如市场规模等级偏低、需求结构层次落后、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公共服务体系尚未完善、融合发展体制不顺畅、人才技术为主导的外生融合动力不足等问题依旧存在。基于此,通过分析安徽省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现状,探讨影响产业协同发展的本质原因,并提出深化安徽省文旅融合发展的优质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合发展 文化产业 旅游产业 安徽省 策略
下载PDF
大运河(安徽段)区域乡村振兴与非遗旅游耦合协同发展研究
11
作者 刘博 赵金金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73-79,108,共8页
以大运河(安徽段)区域作为研究对象,引入2012—2021年的核心指标数据,构建乡村振兴和非遗旅游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借助熵值赋权法计算指标权重,构建出耦合协同模型对二者的耦合协调关系进行测度。结果表明,大运河(安徽段)区域乡村振兴... 以大运河(安徽段)区域作为研究对象,引入2012—2021年的核心指标数据,构建乡村振兴和非遗旅游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借助熵值赋权法计算指标权重,构建出耦合协同模型对二者的耦合协调关系进行测度。结果表明,大运河(安徽段)区域乡村振兴和非遗旅游的综合发展水平表现出总体增长、局部时间段波动、耦合协同度偏低的特征,故长期处于失调状态的两系统的互动联系有待加强。根据研究结果所呈现的现实问题,从维持增长趋势、强化政策调控、培育复合型人才方面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乡村振兴与非遗旅游的高质量融合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非遗旅游 耦合协同 大运河
下载PDF
从《明史·艺文志》看清人对西方文化的态度
12
作者 曹金发 王青坤 《滁州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83-88,共6页
国家图书馆藏416卷《明史》、王鸿绪《明史》与武英殿本《明史》中的《艺文志》部分收录了明末来华传教士的著作,其收录情况是清人在当时对西方文化认识的反映。《明史·艺文志》对明末来华传教士著作的收录呈数量少、种类少、内容... 国家图书馆藏416卷《明史》、王鸿绪《明史》与武英殿本《明史》中的《艺文志》部分收录了明末来华传教士的著作,其收录情况是清人在当时对西方文化认识的反映。《明史·艺文志》对明末来华传教士著作的收录呈数量少、种类少、内容高度相似以及重视天文历算之学的特点,反映出清人对西方文化的轻视、误解、排斥、实用主义态度以及背后的华夏中心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史·艺文志》 传教士 西方文化
下载PDF
大运河(安徽段)非遗旅游开发价值的评价
13
作者 刘博 赵金金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60-66,共7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了区域传统技艺和文化基因,是稀缺的“活态性”文化资源。合理的旅游开发可以有效提高其自我生存能力,使其摆脱诸多资源濒危的困境,亦是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重要方式。文章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大运...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了区域传统技艺和文化基因,是稀缺的“活态性”文化资源。合理的旅游开发可以有效提高其自我生存能力,使其摆脱诸多资源濒危的困境,亦是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重要方式。文章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大运河(安徽段)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类型和特色进行梳理,构建了该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价值评价指标体系,将定量和质性研究方法并轨使用,采用层次分析法等工具对资源禀赋条件、区域旅游发展条件、感知体验、效益与保障四项指标及维度内因素权重进行量化,科学预测大运河(安徽段)非物质文化遗产从事旅游开发的潜力和价值。研究结果为大运河(安徽段)及相似区域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旅游价值的测度和旅游开发等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旅游开发 大运河
下载PDF
全球视野下的中国史学——读《牛津历史著作史》
14
作者 李勇 《世界历史评论》 2023年第3期286-291,297,共7页
丹尼尔·沃尔夫主编两卷本《全球历史著作百科全书》,(1)1998年出版;总编五卷本《牛津历史著作史》,(2)2011—2012年出版;独著《全球史学史》,(3)2011年出版。这在西方学者中实属凤毛麟角。其中《牛津历史著作史》,在陈恒教授主持... 丹尼尔·沃尔夫主编两卷本《全球历史著作百科全书》,(1)1998年出版;总编五卷本《牛津历史著作史》,(2)2011—2012年出版;独著《全球史学史》,(3)2011年出版。这在西方学者中实属凤毛麟角。其中《牛津历史著作史》,在陈恒教授主持下译成汉文本,2017年至2021年由上海三联书店分十册出版,这对学习和研究外国史学的中国学者而言,善莫大焉!以下就其对中国史学的处理谈一些阅读后的体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三联书店 全球视野 沃尔夫 历史著作史 外国史学 牛津 学习和研究 史学史
下载PDF
近代黄山旅游指南及其承传与演变
15
作者 任唤麟 龙冥 张冠澜 《黄山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23-27,共5页
近代黄山旅游指南包括部分古代黄山旅游指南的近代承传与近代黄山新式旅游指南。近代黄山新式旅游指南包括摄影作品与风景纪录片、新式旅游指南书与旅游地图等。近代重刻、翻印或整理了部分古代黄山旅游指南,形成对古代指南的承传;受国... 近代黄山旅游指南包括部分古代黄山旅游指南的近代承传与近代黄山新式旅游指南。近代黄山新式旅游指南包括摄影作品与风景纪录片、新式旅游指南书与旅游地图等。近代重刻、翻印或整理了部分古代黄山旅游指南,形成对古代指南的承传;受国外旅游指南的影响,出现了与古代指南编排内容、表现形式有所不同的新式指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文化 旅游指南 黄山 近代
下载PDF
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空间格局及开发模式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赵金金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2期36-45,共10页
采用最邻近点指数、核密度估计、空间自相关指数等方法分析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结构类型与空间格局。研究结果表明:安徽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传统技艺、传统戏剧、传统音乐、传统美术占主体地位,而曲艺、传统体育游艺... 采用最邻近点指数、核密度估计、空间自相关指数等方法分析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结构类型与空间格局。研究结果表明:安徽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传统技艺、传统戏剧、传统音乐、传统美术占主体地位,而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医药所占比例较小;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传统技艺、民俗、传统舞蹈占主体地位,而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以及传统医药所占比例较小。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区分布,不论是在数量还是在密度上,呈现为皖南地区>皖北地区>皖中地区,具体而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的特点是呈现极核式分布特征,黄山市最多,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呈现为南多北少,且形成了一核、一带、一片区的空间格局。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在地理空间上呈集聚状态,且不同类型呈多核和组团分布格局,地区差异明显,地域性强。据此,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模式应该采取“核心+带状+片区”分区分类模式以及“政府+企业+传承人+社区居民”利益相关者共同开发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旅游 空间格局 旅游开发模式
下载PDF
大学社交礼仪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必要性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赵晓芳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20年第10期131-134,共4页
社交礼仪一方面反映着大众自身的道德品质,另一方面彰显着我国国民的文化素养与国家软实力,因此有必要在高校增设社交礼仪课程,多渠道拓展礼仪培训,搭建社交教育平台,强化教师礼仪。在大学社交礼仪教学中,将传统文化逐步渗透到现代社交... 社交礼仪一方面反映着大众自身的道德品质,另一方面彰显着我国国民的文化素养与国家软实力,因此有必要在高校增设社交礼仪课程,多渠道拓展礼仪培训,搭建社交教育平台,强化教师礼仪。在大学社交礼仪教学中,将传统文化逐步渗透到现代社交礼仪中,能有效提高现代社交礼仪的规范,促进现代社交礼仪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交礼仪 传统文化 个人素养
下载PDF
古村落旅游文化吸引力评估研究——以世界文化遗产地宏村为例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双容 赵金金 《闽江学院学报》 2022年第4期114-120,共7页
借助旅游推-拉理论,分析古村落旅游文化吸引力的形成机理,并在此基础上,从旅游者文化符号感知视角构建出由物质文化符号吸引力、制度文化符号吸引力和精神文化符号吸引力3个一级指标和13个二级指标组成的古村落旅游文化吸引力评价体系... 借助旅游推-拉理论,分析古村落旅游文化吸引力的形成机理,并在此基础上,从旅游者文化符号感知视角构建出由物质文化符号吸引力、制度文化符号吸引力和精神文化符号吸引力3个一级指标和13个二级指标组成的古村落旅游文化吸引力评价体系。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法,对世界文化遗产地宏村进行旅游文化吸引力评估得出,游客在宏村的旅游文化体检较佳,其中物质文化符号吸引力在文化吸引力评估中占比最大,主要得益于保存完好的古建筑群和优美的自然环境;宏村在制度文化符号和精神文化符号的挖掘力度不够,可以依托地域文化特色,增加相关文化符号的互动性,实现古村落旅游文化吸引力的全面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村落 旅游文化吸引力 文化符号感知 宏村
下载PDF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社交礼仪课程的实践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赵晓芳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22年第12期141-144,共4页
在大学社交礼仪课程中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能够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大学生综合素养水平,从而达到育人的目的。在这一过程中,高校应结合育人实际,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方向,始终坚持主体性、方向性、创新性等原则。... 在大学社交礼仪课程中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能够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大学生综合素养水平,从而达到育人的目的。在这一过程中,高校应结合育人实际,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方向,始终坚持主体性、方向性、创新性等原则。在制度层面上,健全传统优秀文化的融合协调机制,完善家校共育机制;在内容层面上,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挖掘其中蕴含的道德依据与文化底蕴,使其与社交礼仪规则相融合,激发大学生的礼仪文化认同感与文化自信;在实践层面上,积极设计、开展贴近现实生活、情境感较强的社交礼仪培训与活动,与时俱进地不断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堂教学、融入立德树人的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 礼仪课程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融合路径
下载PDF
“旅游凝视”视角下淮北市南湖国家湿地公园游憩价值感知评估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双容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2020年第3期25-33,共9页
以旅游凝视理论为基础,从“旅游者凝视”和“当地居民凝视”视角,构建由自然环境游憩价值、历史文化游憩价值、基础设施游憩价值和服务设施游憩价值4个维度的矿山湿地公园游憩价值评价体系。以淮北市南湖国家湿地公园为例,开展矿山湿地... 以旅游凝视理论为基础,从“旅游者凝视”和“当地居民凝视”视角,构建由自然环境游憩价值、历史文化游憩价值、基础设施游憩价值和服务设施游憩价值4个维度的矿山湿地公园游憩价值评价体系。以淮北市南湖国家湿地公园为例,开展矿山湿地公园游憩价值感知评估,得出南湖国家湿地公园游憩价值开发存在游憩产品单一、游憩基础设施不健全、游憩配套服务不完善以及游憩产品文旅融合薄弱四大核心问题;湿地公园实现游憩产品多样化、加强与地方特色文化融合和建立健全公共服务体系是资源型城市向友好生态文明城市转型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凝视 矿山 资源型城市 湿地公园 淮北市南湖 游憩价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