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5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互联网时代下的以学为中心供应链管理课程设计研究——以淮北师范大学为例
1
作者 薛梅 《物流技术》 2021年第4期135-138,共4页
介绍了“以学为中心”教育理念的特点,分析了淮北师范大学《供应链管理》课程培养目标、学情和面临的挑战,并围绕教学内容和体系、教学模式、教学成果与成绩评价三个方面设计“以学为中心”的《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思路。
关键词 互联网时代 以学为中心 供应链管理 淮北师范大学
下载PDF
数字经济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薪酬福利管理》课程改革研究
2
作者 李莜莜 孙辉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教育》 2024年第5期0068-0071,共4页
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以往的知识学习模式,使得知识管理更加精准化、智能化。如何在新时代通过数字化方法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学习成效成为高校教师关注的焦点问题。因此,文章从数字经济背景出发,并在遵循高校教育教学立德... 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以往的知识学习模式,使得知识管理更加精准化、智能化。如何在新时代通过数字化方法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学习成效成为高校教师关注的焦点问题。因此,文章从数字经济背景出发,并在遵循高校教育教学立德树人的基础上,以《薪酬福利管理》课程为例探索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改革方法,旨在挖掘其知识体系背后的课程思政元素及实践教学方法,提升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学能力和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应用型本科 薪酬福利管理 课程建设
下载PDF
代际经济视角下老年收入保障充分性分析
3
作者 李萌 袁益 张力 《人口与发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9-149,共11页
研究探讨老年收入保障充分性这一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基础性问题。基于代际经济视角和国民转移账户方法,量化了2000—2019年间老年期收入和消费与其他年龄组的差距,以及转移支付对老年人口收入的再分配效应。研究发现,老年人口的收入高于... 研究探讨老年收入保障充分性这一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基础性问题。基于代际经济视角和国民转移账户方法,量化了2000—2019年间老年期收入和消费与其他年龄组的差距,以及转移支付对老年人口收入的再分配效应。研究发现,老年人口的收入高于其消费;退休后的收入替代率持续改善。老年收入保障存在的短板主要有:老年人口的财富盈余与其他年龄组别之间存在较大差距;老年人口的公共和私人转移“收”少于“支”;老年消费中所缴纳的税费对冲了公共财政对老年收入的支持;公共转移未能充分发挥减少老年人口之间收入不平等的作用。研究认为,提供充分老年收入保障,需要通过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扩容和消费性税负减免改善政府对老年人口转移支付的再分配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收入保障充分性 代际经济 国民转移账户 生命周期赤字 转移支付
原文传递
数字经济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作用机制研究——以安徽省地级市为例
4
作者 龙心月 《对外经贸》 2025年第4期50-54,共5页
持续推动数字经济发展是构建核心竞争力、促进制造业发展的应有之义。基于2011—2022年安徽省16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探究数字经济与产业结构两者之间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对产业结构具有显著... 持续推动数字经济发展是构建核心竞争力、促进制造业发展的应有之义。基于2011—2022年安徽省16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探究数字经济与产业结构两者之间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对产业结构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数字经济的发展对制造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具有非线性影响,并且呈现出倒“U”型的关系;数字经济可以通过技术创新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制造业转型升级 中介效应
下载PDF
资源型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思考——淮北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视角 被引量:2
5
作者 伯娜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3期63-65,共3页
淮北市属资源相对枯竭型城市,煤电产业对这一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拉动作用将日渐衰退。要跟上安徽省乃至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就必须转变思路,依据淮北区位、资源、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各方面的主客观条件,立足黄淮海,面向长三角,借助... 淮北市属资源相对枯竭型城市,煤电产业对这一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拉动作用将日渐衰退。要跟上安徽省乃至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就必须转变思路,依据淮北区位、资源、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各方面的主客观条件,立足黄淮海,面向长三角,借助区域总体优势,选择替代产业,转换主导产业,实现资源型城市发展方式转变,推进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型城市 转变发展方式 战略构想
下载PDF
淮北市在淮海经济区的战略定位及区域经济合作拓展探析
6
作者 贾敬全 卓翔芝 戴凤礼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2期18-21,共4页
淮北市融入淮海经济区是实施其经济区域化和后工业经济战略,深化淮海经济区及泛长三角地区紧密合作的必然要求。淮北市有必要走"互补型’、"错位式"发展之路,进一步实施区域经济合作战略,推动淮北市由被动接受区域产业... 淮北市融入淮海经济区是实施其经济区域化和后工业经济战略,深化淮海经济区及泛长三角地区紧密合作的必然要求。淮北市有必要走"互补型’、"错位式"发展之路,进一步实施区域经济合作战略,推动淮北市由被动接受区域产业分工转向自主参与区域分工,实现淮北市新一轮产业转轨升级,把淮北市建设成为淮海经济区新兴中心城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海经济区 战略定位 区域经济
下载PDF
独立学院《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探析
7
作者 董帮应 赵星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第6期81-82,共2页
《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是高等学校经管类专业教学改革中的重点和难点,然而当前独立学院《西方经济学》课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存在很多问题。本文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体系等方面阐述了独立学院《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的... 《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是高等学校经管类专业教学改革中的重点和难点,然而当前独立学院《西方经济学》课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存在很多问题。本文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体系等方面阐述了独立学院《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经济学》 教学改革 教学体系构建
下载PDF
新型城镇化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关系研究--以安徽省为例
8
作者 贾敬全 冯亚男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72-78,共7页
构建2010-2020年安徽省新型城镇化与区域经济的指标评价体系,运用熵值法测算出各指标在系统中所占的权重,得出新型城镇化与区域经济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数,以此为基础,建立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二者的耦合协调程度。结果表明:在2010-2020年间... 构建2010-2020年安徽省新型城镇化与区域经济的指标评价体系,运用熵值法测算出各指标在系统中所占的权重,得出新型城镇化与区域经济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数,以此为基础,建立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二者的耦合协调程度。结果表明:在2010-2020年间,安徽省的新型城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在不断提升,耦合协调层次由轻度失调层次发展到优质协调层次,二者的耦合阶段由最初的拮抗时期进展到优度耦合时期。基于此提出,加强要素资源的整合,推动新型城镇化的高质量建设;实行区域联动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统筹协调发展,构建新型城镇化与区域经济的良好互动机制。从而实现新型城镇化与区域经济间的良性耦合,促进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区域经济 耦合协调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路径研究——以淮北市相山区为例 被引量:3
9
作者 石森森 庄道元 赵毛毛 《安徽行政学院学报》 2019年第6期70-74,共5页
淮北市相山区地处皖北地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基础薄弱,空壳现象严重,发展困难。探索相山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路径,对加快相山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通过深入相山区13个行政村进行调研,分析了相山区村级集体经济发... 淮北市相山区地处皖北地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基础薄弱,空壳现象严重,发展困难。探索相山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路径,对加快相山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通过深入相山区13个行政村进行调研,分析了相山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现状,提出了相山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总体思路。从人才培育与引进、盘活集体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依托特色产业、抱团置业、服务生产生活、加大政府政策支持等方面对集体经济发展路径进行研究探索,有助于相山区各村进一步科学选择发展路径。通过对相山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路径的探索研究,为皖北乃至中部地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提供可借鉴、可复制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山区 乡村振兴 村级集体经济 发展路径
下载PDF
基于OBE理念的BOPPPS教学模式--设计与实践—以计量经济学课程为例 被引量:7
10
作者 朱成科 宋杨 《西部素质教育》 2024年第6期151-154,共4页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综合素质,文章基于OBE理念和BOPPPS教学模式概述,以计量经济学课程为例,论述了基于OBE理念的计量经济学课程BOPPPS教学模式设计与实践。
关键词 BOPPPS教学模式 OBE理念 计量经济学课程
下载PDF
科技创新投入、教育水平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空间计量模型分析
11
作者 张浩浩 贾敬全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02-108,共7页
基于我国2007—2019年30个省级区域的面板数据,建立空间计量模型分析科技创新投入和教育水平对于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东南沿海地区发展较好,并且表现为经济发达省份被其他经济发达的省份包围的分布态势;西部地区大多为经济欠... 基于我国2007—2019年30个省级区域的面板数据,建立空间计量模型分析科技创新投入和教育水平对于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东南沿海地区发展较好,并且表现为经济发达省份被其他经济发达的省份包围的分布态势;西部地区大多为经济欠发达省份,并且周围的省份经济发展也较差。通过分析得出科技创新投入对区域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正向溢出效应,但是教育水平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溢出效应不显著。在中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需要加强省份间经济合作,明确政府自身定位,提高科技创新投入水平和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能力,推进教育水平综合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投入 教育水平 溢出效应
下载PDF
数字经济对区域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基于长三角地区的经验证据
12
作者 王子健 崔木花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2期52-56,共5页
基于2011—2020年长三角41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数字经济对区域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显著降低长三角地区的碳排放强度,经过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检验,该结论依然成立;数字经济通过提升能源效率、优化产... 基于2011—2020年长三角41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数字经济对区域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显著降低长三角地区的碳排放强度,经过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检验,该结论依然成立;数字经济通过提升能源效率、优化产业结构以及促进绿色技术创新等途径,有效降低了长三角地区的碳排放强度;数字经济在不同维度下存在异质性,对长三角规模较大城市(如上海、南京、苏州及无锡等)影响较小,对中小城市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碳排放强度 能源效率 绿色技术创新 产业结构升级
下载PDF
海峡两岸经济合作研究热点与前沿展望——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
13
作者 柳晓明 王瑞 《台湾农业探索》 2024年第4期1-9,共9页
【目的/意义】分析两岸经济发展趋势,实现对两岸发展新动态的把握,进而洞悉未来经济发展的前沿方向。【方法/过程】全面检索中国知网(CNKI)从1994—2023年关于两岸经济合作的文献,经筛选最终纳入文献1879篇。利用Citespace进行可视化分... 【目的/意义】分析两岸经济发展趋势,实现对两岸发展新动态的把握,进而洞悉未来经济发展的前沿方向。【方法/过程】全面检索中国知网(CNKI)从1994—2023年关于两岸经济合作的文献,经筛选最终纳入文献1879篇。利用Citespace进行可视化分析,探析两岸经济合作的演变趋势、研究热点与主题领域。【结果/结论】结果发现:该研究领域经历了缓慢平稳增长与快速波动增长的阶段,其演变趋势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与政策导向性。内地投资、海峡两岸、经贸合作等方向是长期以来的研究热点。两岸合作、发展新模式、ECFA以及两岸融合发展等关键词既是当前两岸经济合作的研究热点,也是未来一段时间的分析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岸经济合作 经济融合 CITESPACE 可视化分析
下载PDF
数字普惠金融的实体经济效应与优化路径研究
14
作者 任行伟 聂盈颖 《吉林工商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86-93,共8页
基于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的最新数据,对数字普惠金融与实体经济之间可能存在的空间依赖和动态效应进行检验。结果显示:数字普惠金融影响实体经济的空间效应不明显;数字普惠金融总指数与实体经济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数字普惠金融覆盖... 基于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的最新数据,对数字普惠金融与实体经济之间可能存在的空间依赖和动态效应进行检验。结果显示:数字普惠金融影响实体经济的空间效应不明显;数字普惠金融总指数与实体经济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数字普惠金融覆盖广度指数、数字普惠金融使用深度指数与实体经济之间具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普惠金融数字化程度指数对实体经济有明显的负向作用。据此,提出相对应的优化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实体经济 结构效应 区域效应
下载PDF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研究的演化历程与展望——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
15
作者 柳晓明 梅婕 《科技和产业》 2024年第7期201-208,共8页
基于2012—2022年的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利用CiteSpace和Bicomb软件对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研究领域进行文献计量分析。结果表明:RCEP研究可分为缓慢推进、平稳过渡和加速发展3个阶段;RCEP领域核心作者和发文机... 基于2012—2022年的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利用CiteSpace和Bicomb软件对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研究领域进行文献计量分析。结果表明:RCEP研究可分为缓慢推进、平稳过渡和加速发展3个阶段;RCEP领域核心作者和发文机构整体较为分散、局部有所集中,未建立广泛的合作关系网络;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国别和区域研究、价值链、贸易方式及影响3个方面。因此,未来研究方向应紧扣RCEP规则和政策设计等层面,积极探索RCEP框架下中国深化区域经济合作的路径安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 CITESPACE 制度性开放 区域经济一体化
下载PDF
中国城市经济韧性的研究特征与趋势——基于Cite Space的文献计量分析
16
作者 宋杨 于晴 杨敬敬 《滁州学院学报》 2024年第6期35-41,共7页
本文运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以“城市经济韧性”和“区域经济韧性”为主题关键词对CNKI数据库进行检索,应用Cite Space软件,通过将发文量、研究机构和研究人员协作网络以及研究关键词进行可视化,以期分析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及热点,并根据... 本文运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以“城市经济韧性”和“区域经济韧性”为主题关键词对CNKI数据库进行检索,应用Cite Space软件,通过将发文量、研究机构和研究人员协作网络以及研究关键词进行可视化,以期分析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及热点,并根据所得研究结果梳理中国城市经济韧性研究框架。研究表明:中国的城市经济韧性研究始于2015年,起步较晚,2020年之后发文量显著增加;科研人员及科研机构间的合作性较弱等,并指出了当前的研究热点和前沿方向。最后,基于中国城市经济韧性的研究特征和趋势的分析,从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和研究方向上进行了概括总结,并以此对中国城市经济韧性的研究做了进一步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经济韧性 知识图谱 Cite Space 文献计量分析
下载PDF
应用型本科院校旅游管理类学生专业认同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17
作者 李晶晶 文斌 +1 位作者 任建华 钱晨 《成都工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90-97,共8页
专业认同影响学生在校期间的成长与进入行业后的发展。以皖北某应用型本科院校为样本,通过问卷统计分析和扎根理论研究方法概述了旅游管理类本科生专业认同现状及影响因素:专业认同得分为3.3195,整体认同情况一般;专业行为维度得分最高... 专业认同影响学生在校期间的成长与进入行业后的发展。以皖北某应用型本科院校为样本,通过问卷统计分析和扎根理论研究方法概述了旅游管理类本科生专业认同现状及影响因素:专业认同得分为3.3195,整体认同情况一般;专业行为维度得分最高,专业情感得分表现较差;专业认同在不同年级中具有差异性,大四学生具有更为强烈的专业情感依赖性。扎根理论结果显示学生专业认同受到教学环境、行业环境、产教融合、主观心理和他人评价等因素的共同作用,而产教融合会在各因素中起到铺设桥梁作用。据此提出了打造产学研合作平台、引企驻校、校企合作等途径,提升学生的专业认同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管理类专业 本科生 专业认同
下载PDF
FDI与中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空间溢出与门槛效应
18
作者 贾敬全 李烁丹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4-119,共6页
在“双碳”目标引领下,外商直接投资作为连接国内国际双循环的纽带,是推动我国经济绿色发展的重要力量。文章基于2005—2022年的省级面板数据,采用超效率SBM模型和GML指数法测算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借助空间计量模型和门槛模型实证... 在“双碳”目标引领下,外商直接投资作为连接国内国际双循环的纽带,是推动我国经济绿色发展的重要力量。文章基于2005—2022年的省级面板数据,采用超效率SBM模型和GML指数法测算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借助空间计量模型和门槛模型实证探讨FDI对中国GTFP的空间溢出效应和非线性影响。结果发现:FDI流入不仅阻碍了本地GTFP的提升,还会产生显著的负向空间溢出效应,即阻碍周边地区GTFP的提升;通过区域异质性检验发现,中西部地区FDI流入对GTFP的负面影响比东部地区更大,呈现“东弱西强”的特征,但东部地区的间接效应显著为负,其通过“虹吸效应”“以邻为壑”等方式抑制邻近地区GTFP水平的提高;通过进一步分析发现,存在以技术创新水平与产业结构高级化为门槛变量的单门槛效应,当跨越门槛值后,FDI对GTFP的影响会从抑制作用转为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DI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空间计量模型 门槛模型
原文传递
金融虚拟化的资源配置效应与金融“脱虚入实”的政策优化研究
19
作者 李运勤 查道中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1期51-56,共6页
金融虚拟的资源配置效应能够改变资源配置效率与方向,促进金融市场结构和产业的优化。为此,现提出金融虚拟化的资源配置效应与金融“脱虚入实”的政策优化研究。先对金融虚拟化、资源配置效应、金融“脱虚入实”的概念进行阐述。再描述... 金融虚拟的资源配置效应能够改变资源配置效率与方向,促进金融市场结构和产业的优化。为此,现提出金融虚拟化的资源配置效应与金融“脱虚入实”的政策优化研究。先对金融虚拟化、资源配置效应、金融“脱虚入实”的概念进行阐述。再描述金融虚拟化资源配置效应的具体现象,分别为:资金流动与优化配置、风险分散与管理、价格发现与信号传递、促进创新与经济增长。基于金融虚拟化资源配置效应的具体现象,制定针对性的金融“脱虚入实”的政策优化措施分别为:加强金融监督与风险防控、促进金融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强政策协调与配合。以期通过相关措施的落实,优化产业结构,辅助产业升级,提高其市场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兼容虚拟化 资源配置效应 金融“脱虚入实” 政策优化 金融市场 金融经济 实体经济
下载PDF
知识创新视角下数字技术驱动企业核心能力的机制研究
20
作者 宋铁波 阮志伟 吕备 《技术与创新管理》 2025年第2期184-196,共13页
随着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积极发挥数字技术优势并推动企业核心能力的提升,已成为当下企业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的必然选择。然而,目前学术界就数字技术与企业核心能力两者间的影响以及其中间机制仍缺乏讨论。本文以知识基础理论为基础,将知... 随着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积极发挥数字技术优势并推动企业核心能力的提升,已成为当下企业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的必然选择。然而,目前学术界就数字技术与企业核心能力两者间的影响以及其中间机制仍缺乏讨论。本文以知识基础理论为基础,将知识创新水平作为数字技术与核心能力的中介机制,并引入组织惯性作为调节变量,探讨数字技术对企业核心能力提升的驱动机制及边界条件。通过对216家中国企业调研数据研究发现:数字技术对知识创新水平、企业核心能力提升均具有正向影响;知识创新水平不仅促进企业核心能力的提升,同时还在数字技术与企业核心能力二者间发挥了中介作用。此外,认知惯性正向调节数字技术与知识创新水平间关系,结构惯性负向调节知识创新水平与核心能力间关系。研究结论丰富了数字技术与企业核心能力间的研究成果,打开了两者之间理论路径的“黑箱”,揭示了组织惯性在两者间影响过程中所发挥的边界条件,对企业有效利用数字技术提升核心能力提供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 核心能力 知识创新 认知惯性 结构惯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